第22课滴水穿石的启示.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65895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2课滴水穿石的启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22课滴水穿石的启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22课滴水穿石的启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22课滴水穿石的启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22课滴水穿石的启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22课滴水穿石的启示.docx

《第22课滴水穿石的启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2课滴水穿石的启示.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22课滴水穿石的启示.docx

第22课滴水穿石的启示

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

22滴水穿石的启示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给”,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与“滴水穿石”意思相近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中心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通过理解关键词语感悟古今中外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想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道理。

3.熟读课文,初步探究说明事理的文章的写作方法,学习运用几个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了解从正反两方面说明问题的方法。

4.借助写话、口语交际的形式,运用学到的说明方法介绍自己佩服的名人。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把“单一、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转变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完成学习目标。

《滴水穿石的启示》这是一篇说理文,课文的脉络清晰。

如何做到“说理不轻文”,使得说理文教学也可以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如何根据文体特点,结合五年级的学生情况展开教学活动?

如何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领悟“滴水穿石”的启示呢?

基于文本及学生特点,特制定以上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抓住关键词语感悟古今中外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

难点:

学习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说明的写作方法。

感悟“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懂得要想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道理。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轮读、汇报、交流等形式了解学生独立识字、读书及对课文内容掌握情况,以学定教。

2.在初识奇观这一环节,让学生自读自悟,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抓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注重学生阅读的引导,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滴水穿石”的原因。

3.在品读名人这一环节,紧扣本文的中心观点“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放手让学生来品味语言文字,感悟人物形象。

同时了解课文说明事理的方法:

举例说明、正反说明。

4.在积累拓展环节,鼓励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借助写话、口语交际的形式,运用学习到的方法进行有条理地介绍自己佩服的名人,既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在语文实践中掌握了说理的方法。

5.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做出评价。

四、教与学的准备:

教师:

1.查看学生前置性学习单,了解学情。

2.《滴水穿石的启示》多媒体课件。

3.重点词语写在卡片上。

收集、研究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等名人艰苦奋斗的经历和伟大精神。

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思考这些现象与教学的关系。

学生:

1.完成前置性学习单(见附件),按照学过的预习方法提前预习好课文。

2.搜集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等名人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时间:

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揣摩图画,揭示课题

1.(出示图画)同学们,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你从图上发现了什么?

(看到水滴不停地滴,把石头滴出了一个光滑圆润的小洞;听到了水滴的声音)

2.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想到了哪个成语?

看老师书写这个成语(板书:

滴水穿石)谁来读一读这个成语?

说说你对这个成语的理解。

3.人们通过观察这样的现象,得出了一些思考,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板书:

的启示)——“滴水穿石的启示”。

4.请哪个同学来读一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检查预习。

1.检查读词。

“滴水穿石”是一个成语,也叫“水滴石穿”。

课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的四字词语,你都会读吗?

(出示课文中的四字词语)

接连不断  锲而不舍  日雕月琢  

微不足道  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

翻山越岭  自谋生计  坚持不懈

孜孜不倦  炉火纯青  给予启示 

(1)指名读,相机纠错。

如“锲qiè”,学生可能读成“qì”。

全班齐读。

(2)同学们,你们已经能够把这些词语读正确了,这非常好。

那么,通过预习你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吗?

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你对这个词语的理解表达出来吗?

比如,“持之以恒”这个词语,老师以为要有坚定的决心才能做到持之以恒,所以要读得坚定有力。

(师范读“持之以恒”)你也来试试,好吗?

生练读词语。

请几位学生起来分别读几个他刚刚练习的词语,并问问他这样读的原因。

全班同学带着自己对这些词语的理解齐读所有的四字词语。

2.检查读文。

 

(1)课前老师布置大家认读了生字,朗读了课文。

你认为哪一部分比较难读?

把你认为难读的部分再读一读。

   

(2)同桌分一下工,每人读若干个自然段,合作把课文读完。

读的认真读,听的仔细听,读完一节,听者及时给予评价。

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3)指名读,任挑一节,5位合作,按顺序把课文读完。

每读完一节,师生共同对读的效果进行评价,学生随时可以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并相互讨论。

   教师随机穿插引导(小卡片上出示)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锲而不舍日雕月琢微不足道持之以恒迷恋

孜孜不倦坚持不懈炉火纯青铭记

多音字“给”在文中的读音。

 3.俗话说:

不动笔墨不读书。

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文中的中心句画下来,并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4.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后,让学生快速再读课文,划出滴水穿石给我们的启示。

交流讨论,得出启示。

出示:

只要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齐读。

(相信学完课文,对此你会有更深的体会)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初识奇观,浅悟启示 

   1.品读“滴水穿石”的现象部分。

(课件出示滴水穿石图片)师口述:

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有一块状如卧兔的石头,石头正中有一个光滑圆润的小洞。

你有疑问吗?

(引导学生提问:

这个小洞是怎么形成的呢?

)赶紧读书,请你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特别是哪些词更值得你细细品味一下。

出示:

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的落下来,而且总是滴落在同一个地方。

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石块,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

(配乐:

水滴声)

   

(2)仔细阅读,这段话中你对哪些词语的感受比较深?

谈谈体会。

在学生交流中,教师相机点出重点词语“接连不断”、“总是”、“一个地方”、“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

并引导学生交流感悟到的内容。

(设计意图:

让学生自读自悟,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抓重点词体会,注重学生阅读的引导。

   (3)用自己的话说:

“滴水为什么能够穿石”,并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

   (4)关于“滴水能够穿石”的原因,作者是怎么写的呢?

出示:

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

①指导朗读,点出“可是”、“所以”两个关联词,体会“可是”前后语气的不同。

   ②板书:

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2.将雨水和“水滴”比较,感受水滴的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在生活中,雨水同样是水滴,而且速度很快地从高空落下来,力量肯定比太极洞里的水滴大得多,为什么却没有把石块滴穿呢?

(1)雨水的致命弱点是什么?

水滴和雨水比,我们更喜欢谁?

(2)让我们带着喜欢水滴的感情,再来朗读第二节,注意突出“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有感情朗读第二节。

第二节在全文起——

(3)出示:

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这是一句什么句子?

你能改变一下表达方式,把问号变成句号吗?

(指名说)

“像水滴那样”指的是什么意思?

放到句子中说说。

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____________,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____________,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____________,什么事情都能做成。

(4)其实水滴的力量都是微不足道的,但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最终就能创造出滴水穿石的奇迹,让我们再读一读需要我们铭记的启示,出示“只要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相信你一定有更深的理解。

(5)再读启示。

(四)写字教学。

练习书写本课生字词语,描红课后第二题,并根据情况指导。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五)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

接连不断 锲而不舍日雕月琢 微不足道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

翻山越岭 孜孜不倦坚持不懈 炉火纯青三心二意 半途而废

指名读齐读

2.谁能用上面的词语讲讲安徽广德太极洞一大奇观。

(播放水滴声)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学生在水滴声中勾起了对课文的回顾,情不自禁地回想起那些与“滴水穿石”意思相近的词语,巧妙渗透了课文所要传递的一种精神。

(六)品读名人,感受精神

过渡:

是呀,这小小的水滴,滴穿的是石头,滴出的是精神!

其实在我们人类社会里也有许多像小水滴一样的人。

1.快速地读一读课文第三小节,看看文中介绍了哪些名人?

(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指导学生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这三个小故事。

2.对啊,因为他们都像小水滴那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他们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板书:

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3.下面就让我们放慢阅读的脚步,品析文字,走进名人,去读懂他们成功的奥秘。

首先让我们穿越时光的隧道,来到四百多年的明朝仰望医学大家——李时珍。

★紧抓关键词语感悟李时珍的精神

出示:

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从小立志学医。

他翻山越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访名医,尝药草,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1)指名读描写李时珍的句子。

(2)大家细细地读一读这句话,你从哪些词语可以感受到李时珍像小水滴那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翻山越岭”“访名医”、“尝药草”、“二十几年”等,抓住“二十几年”这个关键词,引导学生谈感受。

(3)二十几年,由30多岁的青年到60多岁的老人啊!

人的一生能有多少这宝贵的二十年!

这二十几年他都做了些什么?

他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引导学生再现李时珍翻山越岭、访名医、尝药草等画面)

(设计意图:

这一教学过程紧紧抓住“二十几年”这一个词,引导学生谈感受并再现李时珍翻山越岭、访名医、尝药草等画面,巧妙整合了学生所找出的关键词。

(4)指导朗读:

在这二十几年中,他翻山越岭,走遍大半个中国,不知承受了多少寂寞和艰辛那,他放弃了吗?

(生齐:

没有!

指名一生读描写李时珍的句子)在这二十几年中,他遍访名医,不知要遭受多少白眼和挫折啊,他放弃了吗?

(生齐:

没有!

指名一生读)在这二十几年中,他不知亲自品尝过多少带毒的药草,那要面临多少次死亡的威胁啊,他放弃了吗?

(生齐:

没有!

指名一生读)

(5)就是凭着这份决心,这份艰难的探索,这份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补充《本草纲目》相关资料体会李时珍的成就。

(6)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用朗读感受李时珍那小水滴的精神!

让这种精神的种子深深埋植在我们的心田。

(齐读描写李时珍的句子)

(设计意图:

老师的激情小结以及背景介绍,帮助学生孕育了情感,学生自然而然走进文本,触摸文本,从而真切地体会李时珍为写成《本草纲目》付出的艰辛,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4.自学爱迪生、齐白石两个事例并交流。

1.在语文学习中,我们要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运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自学爱迪生、齐白石两个事例,想一想他们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在你有所感悟的地方作批注。

2.学生自学,教师相机指导。

3.小组互相交流谈收获。

★交流爱迪生的故事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并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幼年生活也比较艰苦,可是他为什么能成功?

(1)学生谈爱迪生成功的经历。

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谈。

(2)哪个词最能看出他像小水滴那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学生围绕“迷恋”、“毕生”、“孜孜不倦”等关键词谈自己的感悟)

(3)5年过去了,10年过去了,几十年过去了,他就是这样像小水滴一样锲而不舍,日日研究,月月研究,终于成为闻名世界的发明大王,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

指名读描写爱迪生的句子。

★交流齐白石的故事

谁来讲讲齐白石的故事?

哪个词最能打动你?

(1)引导学生抓住“始终”、“不叫一日闲过”、“坚持不懈”等关键词体会齐白石像小水滴那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2)欣赏齐白石的作品(配乐:

古筝曲《春江花月夜》),找共同点(由作品的落款可知共同点是:

都是齐白石高龄所作的画)九十几岁还能画出这样的画,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生命不止,他对艺术的追求不歇。

引读:

我们可以看出,他在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生齐:

始终没有停止过挥毫作画)这也正应了他的那句——(生齐:

不叫一日闲过)就是到了晚年——(生齐:

也仍然坚持每天作画三幅)正是白石老人的坚持不懈的创作——(生齐:

他的技艺才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设计意图:

通过“扶”“放”结合、学法迁移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的能力,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体会爱迪生和齐白石像小水滴一样的精神。

5.李时珍就是这样像小水滴一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写出了《本草纲目》;(齐读描写李时珍的句子)爱迪生也是这样像小水滴一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最终拥有了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齐读描写爱迪生的句子)齐白石不正也是靠着像小水滴一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才成为著名画家的吗?

(齐读描写齐白石的句子)

(设计意图:

通过引读,将三个名人事例浓缩在一个环节之中,这样的设计能使教学过程从分散走向整体。

6.小结:

三个名人,虽然年代不同,国籍不同,研究领域不同,成就也不同,但是他们成功的秘诀却是相同的。

出示句子:

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指名读。

7.当我们耳畔再响起滴答滴答的流水声时(播放水滴声),你还想起了哪些具有“滴水穿石精神”的人?

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以及课前搜集的资料。

8.是啊,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现在你是怎样理解“滴穿”、“顽石”的呢?

能把你的理解融进填空里去说一段完整的话吗?

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_______________的精神,才________________,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环节三、回归整体———探究写法,积累拓展

(七)学法总结,指导仿写

1.课文列举了三个名人的事例,语言凝练,并不像我们学过的《李时珍夜宿古寺》,也不像《诺贝尔》那样对人物的行为举止、心理、语言进行具体描绘,但是却充分证明了“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将事情做成”的道理。

这是我们这篇说理文独特的写法,观点鲜明、叙事简明。

你能用这种方法用两三句话写一写你心目中最敬佩的那个名人的事迹吗?

2.学生片段练习,然后交流,教师抓住学生片段中的关键词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借助写话、口语交际的形式,运用学习到的方法进行有条理地介绍,既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在语文实践中掌握了说理的方法。

(八)再听水滴,深悟启示

1.这些名人都成功了,他们成功的背后也付出了很多,让我们记住“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出示句子:

“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指名读启示

2.作者给我们举了3位名人的故事来说明这个道理(板书:

举例说明),那课文第四小节是不是多余的?

读读看。

学生交流

这是正反说明的方法(板书:

正反说明),这样说理更充分,让我们更加明白滴水穿石带给我们的启示——(生齐读启示)

3.老师感受到了小水滴带给你们的力量,也同样情不自禁地再一次想起了太极洞内那滴了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的接连不断的水滴声,那是一曲美妙的音乐,那是一种扣人心弦的力量,那是一种伟大的精神!

让我们再一次静下心来,走进太极洞。

(播放水滴声)

4.同学们,课文学到这你一定深受启发,谁来给大家谈谈你受到的启发?

请大家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要懂得自己在现实中应该如何去做,如何在实际行动中落实“滴水穿石”的启示,最终实现理想。

总结:

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顽石”可能不尽相同,但只要我们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能“滴穿”一块块“顽石”,取得成功。

这也就是“滴水穿石”给我们的启示。

(生再次齐读启示)在学习的征程上,在人生旅途的跋涉中,当你泄气时,不妨静下心来,听听这微不足道但是给人力量的水滴声。

(播放水滴声)

(设计意图:

再听水滴声,首尾呼应,是情感的内化,是主题的升华。

(九)布置作业

这节课就上到这,老师这儿有项作业请大家课下完成。

出示作业:

1.积累习题2中的词语,并用横线划出与“滴水穿石”意思相近的词语。

2.选择其中一个话题写一写:

(1)写一篇读后感。

(2)写一篇《XXX的启示》

七、板书设计:

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举例说明

正反说明

滴水穿石的启示

附1前置性学习单

1.读几遍课文,划出生字新词并反复读读。

将生字美观、正确地写在下列田字格中。

2.正确认读以下词语,并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它们。

接连不断  锲而不舍  日雕月琢  

微不足道  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

翻山越岭  自谋生计  坚持不懈

孜孜不倦  炉火纯青  给予启示 

迷恋铭记

 

3.我会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1)在读课文时,发现“给”有两个读音,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我能分别组词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一篇说明________的课文。

文中列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人物的事例,说明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都是靠这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取得成功的。

4.收集一条名人名言,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收集一个名人事例(100字左右),仿照第3自然段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并附上他的图片(可剪贴、复印或创作)(事例和图片分页准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查阅有关本课三位名人的资料。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感受小水滴的精神,我采取了扶放结合的方法,精讲李时珍的事例,让学生自学二、三两个事例。

在学生充分感悟的基础上,揭示文章的写作方法,并引导学生模仿文章写法用简洁的语言写一写自己敬佩的名人。

这样,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巧妙渗透说理文的事例论证的叙述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了说理文构篇的基本方法。

既说明了理,又扎扎实实对学生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努力实现了三个维度目标中的知识与能力的高度统一。

不足之处:

对“滴水穿石”的成因这一部分学得不好。

教学这部分时,我的目的在于教学生通过抓关键词理解内容,因此做了一个示范,谈了自己对“接连不断”的理解。

谁知学生一点也不买帐,自己谈自己的,王莹的想法甚至早已超越了本段教学,显得很深刻了。

这些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好不容易才生拉硬扯地把他们的思路拉回来(拉回我的教案)。

说明我的备课中还没有备好学生,(他们课前为了上好课,对课文都做了比较详细的预习)可见我的备课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而且课上还是以我的教案为中心。

教学建议:

尽量做到训练和感悟并举。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要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

在教学中要力求体现这点,比如对“持之以恒”这一词语的理解;比如要通过朗读来加强对三个名人事例的理解;比如对“滴水穿石”启示的出示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