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音乐456单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64675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4.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上音乐456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五上音乐456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五上音乐456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五上音乐456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五上音乐456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上音乐456单元.docx

《五上音乐456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上音乐456单元.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上音乐456单元.docx

五上音乐456单元

铜山区小学音乐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四单元

乡音多喜乐

课时安排

3课时

授课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

《抓妈荷》

听:

《五月五赛龙会》

采集与分享:

抓妈荷

认:

三拍子指挥图示

教学目标

1.热情、诙谐地演唱《抓妈荷》,并能边唱边玩“抓妈荷”的游戏。

2.学习三拍子的指挥图示,能随《抓妈荷》音乐,边唱边划拍。

3.乐于接受原汁原味的童谣民歌,在边唱边玩中体会民谣独特的旋律与句式。

4.积极参与采集与分享“抓妈荷”,在与同伴的合作中享受到自信表现和交流分享的快乐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采用多种演唱形式表现歌曲,唱出游戏氛围

难点:

在边玩边唱中体会民谣独特的旋律与句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沙包或沙包代替品

 

 

 

主备

复备

一、组织教学

师生音乐问好

二、导入

1.徐州话考试

(一)选择题

①许清    ②吼咸

A.形容河水清澈  A.味道特别咸

B.形容女孩长的漂亮  B.大声的嚎叫

C.说明一个人清白  C.一种动物的叫声

(二)简答题

请根据所给徐州口语单词填出所对应的普通话单词 

“各拜子”——“膝盖”

2.游戏“心有灵犀”

老师做抓沙包动作,学生猜一猜。

三、感受体验

1.新授歌曲《抓妈荷》

主备

 

复备

(1)初听《抓妈荷》

这个游戏各地名称不同,但大多数学生都会做,在江苏沭阳就叫抓妈荷,而在徐州叫做抓沙仔,夹沙仔。

(2)学习游戏当中的主要动作

在强拍上徒手做出扔沙包的动作,体验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3)节奏诵读

看着歌谱先做节奏诵读练习,为学习歌曲做铺垫,巩固体验三拍子指挥图示。

(4)视唱歌曲

歌曲旋律简洁,音域只有七度,旋律起伏不大,节奏平稳,歌唱中带念白,简单易学。

(5)歌曲处理

歌曲采用多种演唱形式演唱,唱出游戏的氛围。

(表演唱:

一部分同学用三拍子指挥图示指挥其他同学边唱边玩“抓妈荷”。

2.听《五月五赛龙会》

(1)端午节

结合视频创设苏州过端午的情境,简单了解歌曲背景,以及中华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

(2)初听《五月五赛龙会》

随音乐做击鼓、划船等动作。

(体验苏州民歌委婉柔美的旋律特点)

(3)范唱

教师分别用方言与普通话范唱歌曲,引导学生对比感受用“吴侬软语”演唱歌曲的风格特点。

(装饰音多而细密、发音靠前靠上,润腔丰富、音调软糯)

四、拓展延伸——采集与分享:

抓妈荷

1.抓妈荷的玩法

介绍最基本的玩法------接等式及对应歌词。

a.妈荷:

先将5个妈荷抓在手中,选出其中一个作为头子,向空中抛出头子,同时将其他4子放下,然后再快速接住刚才抛出的头子妈荷。

b.一个:

向空中抛出头子,同时快速捡起地上的任何一个妈

荷并接住刚才抛出的头子。

 

 

主备

复备

c.抓三:

将捡起的妈荷放在手中拿好,再向空中抛出头子,同时快速捡起地上剩下的3个妈荷并接住刚才抛出的头子。

d.弯撮:

继续向空中抛出头子,同时将其他4子放下,然后再快速接住刚才抛出的头子妈荷。

e.抓一对呀,对撮:

方法同b.c,只是两个两个捡。

f.好撮:

同d

g.撒立头,头头哇,好头哇,不梳好头不下楼:

方法同b.c,只是一个一个的捡。

2.儿童游戏歌曲分享

以小组为单位,从网络上、图书中,或者是爸妈那里,搜集一些传统的儿童游戏,以及在玩游戏时唱或者念的童谣,带到课堂和老师同学一起分享。

 

孩子天性爱玩,这节课恰恰把孩子最喜爱的几项活动整合在一起,游戏、过节、猜谜等。

考验老师驾驭课堂的重要一项就是掌握分寸。

在念童谣的过程中感受游戏的氛围;从抓妈荷游戏中体验三拍子的节奏韵律;在方言的学习中领会不同地域的风格特点。

能够在纷杂的游戏设计中找到侧重点,从而达成教学目标,在熟悉了元素教学以及感受体验的教学方法后,教师将在音乐课堂中如鱼得水。

铜山区小学音乐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四单元

乡音多喜乐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唱:

《采莲谣》

歌表演:

“采莲谣”

成长的足迹

(一)

教学目标

1.有表情地演唱《采莲谣》,并能边唱边做荡舟水乡的律动,表现好三拍子的韵律。

2.在二声部演唱时能基本做到声部清晰、和谐。

3.能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自主的设计表演的方式方法。

教学

重、难点

在二声部的演唱中获得声部清晰、和谐合成的体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

 

 

 

主备

复备

一、组织教学

师生音乐问好

二、导入

图片、诗歌以及音乐等为学生创设情境。

(播放黄自版《采莲谣》)

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用动作体验坐在采莲船里荡悠悠的形象。

三、感受体验

1.新授《采莲谣》

(1)初听——熟悉歌曲旋律。

(2)衬词

a.用短促、富有弹性的断音唱好旋律。

b.找一找衬词出现在歌曲的什么位置,合作唱一唱。

c.为衬词设计打击乐器伴奏。

3/4

XXXO|XXO|XXXO|XXO||

(3)完整演唱

(4)歌曲处理

除了衬词部分可用断音唱法外,歌曲还有什么地方也可以用

主备

 

复备

这样的断音唱法?

632020|632020|232125|6——|

(5)新授二声部

a.全体学唱低声部旋律。

b.音准较好的同学演唱高声部,音准一般的同学和教师一起演唱低声部。

c.借助高低声部相同的音符,找到自己所唱声部的音准。

d.高声部跟录音,低声部跟教师钢琴。

e.寻找歌曲中相同节奏或相似旋律的方法,通过多次有效聆听,逐渐学会歌曲。

《采莲谣》的第二乐段二声部有分有合,长音多用同度、四度和八度音程,通过练习掌握无难度。

2.成长的足迹

(一)

(1)用卡农的方式演唱《抓妈荷》。

交流:

第二声部比第一声部晚几个小节进入比较好?

(在比较演唱的基础上,确定最佳方案。

(2)两个声部虽然演唱相同旋律,但依照一定间隔进入,造成一种此起彼伏,连绵不断的效果,最先出现的旋律是导句,以后模仿的是答句。

(两组声音要相互倾听、关注、配合,切忌争先、争抢、争强。

四、拓展延伸——歌表演“采莲谣”

(1)多种演唱形式表现歌曲

领唱与合唱:

一个或一组领唱前半部分,后半部分混声合唱。

(也可分男女声进行合唱部分声部划分)

(2)指挥演唱

用四三拍指挥图示指挥学生演唱,用恰当的指挥动作引导学生做到有表情、有变化地歌唱。

(3)设计动作随音乐律动

结合图片,引领学生了解水乡孩子的生活

交流:

用什么动作表现?

(划船、采莲)

是不是用相同的动作、节奏、情绪表达整首歌曲?

(随音乐变化编创动作)

 

主备

复备

五、课堂小结

 

 

 

铜山区小学音乐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四单元

乡音多喜乐

第三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听:

《喜报》

成长的足迹

(二)

教学目标

1.熟悉《喜报》主题旋律,能在教师指导下借助曲谱听辨乐曲段落以及各段落间节拍的变化。

2.感受竹笛的音色特点和丰富多彩的演奏技巧。

3.能体会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熟悉《喜报》主题旋律,听辨各段落间节拍的变化。

感受竹笛的音色特点和多彩的演奏技巧。

难点:

体会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主备

复备

一、组织教学

课前播放曾格格作品《天上人间》,营造一个喜庆、愉悦的音乐氛围。

二、导入

交流:

在什么情况下会播放这首或者这一类音乐?

(结婚、过年、考学……)

听到这类音乐时是怎样的心情?

总结:

有喜事儿的时候

听,又是谁来报喜了?

(播放《喜报》)

三、感受体验

听赏《喜报》

1.初听

交流:

演奏乐器、演奏姿势、音色特点。

2.简介作者陆春龄

陆春龄先生是中国笛子泰斗、新中国第一代笛子演奏家、南派笛子宗师之一。

他曾多次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

他还经常深入基层演出,并创作了大量具有民族性、时代性、艺术性的优秀作品,培养了众多笛子演奏家,为我国民乐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主备

 

复备

而《喜报》正是1959年陆春龄到山东、安徽深入生活,创作了这

首歌颂人民建设祖国的赞歌。

透过欢快的笛声,唱出了对伟大祖国的崇高敬意。

3.音色解读

松、透、圆、亮

4.演奏技巧

视谱演唱,对比感受竹笛丰富多彩的演奏技巧。

主要通过“叠、打、震、颤”的手指技法和内在的音头来实现。

如:

吐音:

用舌尖轻吐的一种技巧,有单吐(T)、双吐(TK)、三吐(TKT或TTK),是一种断奏的技巧,吐奏时短而急促。

滑音:

音符之间移动的过程是“圆滑的”,有上滑音、下滑音、复滑音。

借助手指移动慢慢打开或按闭音孔,造成类似唱腔的效果(滑音),或借助气息控制,达到类似软绵绵的效果(气滑音)

历音:

由低而高(上历音)或由高而低(下历音)急速的逐级上行或下行的音,叫做“历音”。

吹奏中要求手指起落肯定、果断,使经历的每个音都十分清楚、流畅,好像快速上下楼梯那样一级一级地出现。

5.分段欣赏

(1)借助曲谱听辨乐曲段落,进一步熟悉主题旋律。

(2)听辨各段落节拍的不同,设计相应的体态律动参与音乐欣赏。

6.重点听赏第一部分

(1)创设情境,设定情节

交流:

报喜的过程用对话的方式演奏,一问一答,非常生动,富有情趣。

(2)编创相应的节奏随乐队一起演奏。

锣4/4XOXX—|

鼓4/4XXXXXX|

7.完整听赏

用不同的体态律动和队形变化,再次体验不同节拍的韵律,完成对乐曲的诠释。

四、拓展延伸——成长的足迹

(二)

 

主备

复备

单元复习与测试

1.分组跟琴视唱P25旋律片段。

2.说出旋律出自哪个作品片段。

3.注意唱出不同节拍的韵律感。

五、课堂小结

“喜报报喜”,是艺术也是生活,生活的情境用艺术的手段表现,只因为艺术源于生活。

 

 

 

铜山区小学音乐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五单元

睦邻佳音

课时安排

3课时

授课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故乡恋情》

成长的足迹

(一)

教学目标

用舒展连贯的声音演唱《故乡恋情》,表现出歌曲的情感及民族音乐形象。

在演唱歌曲时能准确把握弱起节奏,以及升re、升sol和升fa等变化音的音准。

初步了解泰国的音乐历史、风格以及与之相伴随的风俗人情,从而获得异国的音乐体验。

教学

重、难点

准确把握弱起节奏,以及升re、升sol和升fa等变化音的音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主备

复备

一、组织教学

师生音乐问好

二、导入

1.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大家去“中国好邻居”——泰国游览,多媒体出示亚洲地图,了解地理位置。

2.和学生共同讨论泰国的人文风情,说一说你对他们的了解。

3.多媒体出示泰国“千佛之国”名称的由来,背景音乐播放佛教音乐。

三、感受体验

不同的国家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人文风情,更奇妙的是他们将给我们带来不同的音乐享受,共同感受《故乡恋情》

1.请学生聆听《故乡恋情》,思考:

音乐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2.新授歌曲

(1)学习歌曲第一部分。

出示歌谱

1=D4/4

05123434|515—|

主备

 

复备

06165321|3.53—|

0565643|2.55—|

0345325|1———|

交流:

a.这一部分有几个乐句?

b.跟琴用“lv”哼唱

(用“搭梯子”的方法指导学习每一句的弱起节奏)

c.加入歌词,并在唱歌词中感受这一段在节奏、音程、旋律、力度和情绪五个方面的特点。

节奏--轻快音程—跨度小

旋律—优美平静力度—mf

情绪—真挚甜美

(2)学习歌曲第二部分

交流:

a.教师范唱第二段,感受与第一段在五个方面的不同之处,并对比标记。

b.反复体验升sol升re升fa与本位音之间的区别,唱准升高音。

c.朗读歌词,感受第一乐句放声歌唱的直抒胸臆和第二乐句低吟浅唱的内心独白。

(3)共同演唱第三部分

交流: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完整再现,但它表达的感情与

第一乐段不尽相同,特别是在具有对比情绪的第二部分

之后呈现,更显出内在情感的进一步升华,让人回味。

四、拓展延伸

1.学生唱歌曲A段,教师在每句结束处唱回声。

2.师生互换,学生唱回声,教师指挥提示。

例:

1=D4/4

05123434|5.15—|

0000|005.1|

 

 

 

主备

复备

06165321|3.53—|

5—00|003.5|

0565643|2.55—|

3—00|002.5|

0345325|1———|

5—00|1———|

简单的回声合唱,既巩固了弱起节奏的演唱,又体验了丰富的和声以及协同合作的愉悦。

五、课堂小结

音乐无国界。

这节课,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千佛之国--泰国,领略了那里的迷人风光,并演唱了他们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希望同学们课后能找一找更多亚洲国家的歌曲,唱响我们亚洲人自己的歌。

 

 

 

课堂导入也可由多国语言的问好进入,如:

泰国——萨瓦迪卡,韩国——阿尼呀噻呦,日本——哦哈哟库尼奇瓦……自然而然的过渡到异国风情中去。

铜山区小学音乐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五单元

睦邻佳音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唱《哈啰哈啰》

听《脚铃舞曲》

露一手:

脚铃舞

教学目标

1.用弹性、跳跃的声音演唱《哈啰哈啰》,感受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

2.能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表现马来西亚人民在节日里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

3.了解马来西亚和孟加拉国的音乐特点,感受两国的美丽风光和风土人情。

对比欣赏两国的音乐风格。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用弹性、跳跃的声音演唱《哈啰哈啰》,准确把握弱起节奏。

难点:

在自制铃铛律动、观赏孟加拉舞蹈视频等音乐活动的基础上,加深对东亚、南亚音乐的不同音乐体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自制打击乐、自制脚铃

 

 

 

主备

复备

一、组织教学

师生音乐问好

二、导入

这节课将继续我们的旅程。

今天为大家安排的行程是游览两个邻邦国家——马来西亚和孟加拉国。

三、感受体验

1.走进马来西亚

a.多媒体播放马来西亚的美丽风光和风土人情

师简单简介马来西亚的人文地理(马来半岛作为亚洲大陆和南方群岛之间的海上“桥梁”,各民族往来频繁)

b.马来西亚的音乐,如实地反映了这种国际性以及多彩性。

例如,作为歌曲和音乐风格的“隆根”,起源于葡萄牙;男子跳的民族舞“哈德拉”与男女共舞的“鲁达特”起源于阿拉伯等。

2、新授歌曲《哈罗,哈罗》

a.初听,说说自己的感受。

交流:

马来西亚的人民特别好客,看到我们的到来,

很高兴的对我们说:

“哈罗!

哈罗!

我的朋友”。

主备

 

复备

b.播放歌曲录音,在色块处加进“哈罗!

哈罗!

我的朋友。

XXXX|XXXX|

哈罗!

哈罗!

我的朋友(生齐读)

c.教师范唱歌曲

学生模仿好客的马来西亚人在歌曲色块处加入“哈罗!

哈罗!

我的朋友”的邀请声。

d.学唱歌曲

①学生跟琴用lv哼唱歌曲。

②注意休止符。

演唱时在休止符处可用拍手等动作帮助演唱。

③唱词

④提问歌曲中出现的一些音乐记号。

如:

反复跳跃记号、换气记号、连音等。

⑤学生用轻快跳跃和舒展连贯两种不同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

e.表现歌曲

①将学生分成两组。

一组演唱歌曲,一组加入邀请声。

②拍一拍

0XXX|X00|

③找一找歌曲中有几处这样的节奏。

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注意乐器休止两拍再加入,形成轮奏的效果。

练习

完整表现

将学生分成三组.一组演唱歌曲、一组打击乐伴奏、一组加入邀请声。

3.走进孟加拉国《脚铃舞曲》

(1)欣赏孟加拉国的美丽风光和风土人情。

多媒体出示孟加拉国风光民俗。

(2)完整听《脚铃舞曲》

关注音乐节拍和情绪的变化,并充分展开舞蹈场面的想象

(3)交流自己所感受到的音乐情景,猜测演奏乐器的名称,教师点评并小结。

 

 

主备

复备

(4)关注脚铃声出现在音乐的第几拍,并用拍手或跺脚的方式将其表现出来。

四、拓展延伸

1.欣赏印度与孟加拉国歌舞电影片段

进一步了解到两国音乐舞蹈之间的渊源关系以及音乐的主

表现形式——载歌载舞。

(继承印度古老音乐、舞蹈的传统)

2.女生在自己的脚踝上系上小铃,随音乐舞蹈。

男生拿出自制的手鼓为女生伴奏。

五、课堂小结

比较两国音乐特点,说说自己的看法。

 

 

由于《脚铃舞曲》的脚铃声出现在第一拍和第三拍上,使得音乐在规律中稍显变化。

那么在露一手活动中,如若因此造成节奏上的混乱,不如退而求其次,只合上第一拍的脚铃声,或者在熟练的基础上再追求舞步和乐曲的完美配合。

铜山区小学音乐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五单元

睦邻佳音

第三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听《樱花谣》

我的编创

成长的足迹

(二)

教学目标

1.欣赏《樱花谣》,通过跟音乐哼唱《樱花谣》旋律,了解日本都节调式并对此调式音乐产生印象。

2.在鉴赏亚洲音乐的地域与风格特征时有一定的识别能力。

3.积极主动地参与本节课的音乐活动,感受日本特色的音乐特点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歌曲风格特点的体验和实践。

难点:

旋律编创。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等。

 

 

 

主备

复备

一、组织教学

师生音乐问好

二、导入

多媒体课件出示日本富士山、樱花盛开、亲朋好友齐聚观赏樱花、日本民族乐器演奏等图片或视频给学生欣赏,背景音乐采用另一首日本民谣《樱花》,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日本风情。

三、感受体验

1.《樱花谣》

(1)欣赏《樱花谣》(日本)

a.欣赏女生独唱——《樱花谣》

交流:

尽情想象音乐所描述的情景。

(小组讨论,设定情境,相互交流,教师小结)

进一步了解歌曲的内涵

b.教师范唱歌谱,学生记录下唱名,并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

尝试总结出mifalatidomi的构成

(2)都节调式

主备

 

复备

a.在钢琴上将所写音列弹奏出来,揭示其调式音节为日本特

有的“都节调式”。

b.比较听辨

听辨P28两条旋律的风格,进一步感受不同调式所带来的不同体验。

(结合教材中的两组音列,对日本都节调式和中国五声调式进行对比,从第二条旋律中找出五声调式的音节构成doremisolla)

(3)补充欣赏

欣赏日本筝演奏的《樱花谣》

2.我的编创

(1)用课堂乐器分别演奏日本都节调式和中国五声调式

346713

612356

(2)小组合作,按照老师的既定节奏进行编创。

(3)共同演唱编创歌曲。

3.成长的足迹——音乐游戏:

听赏竞答

多媒体展示游戏内容,听赏音乐,参考风景图片竞答国家名称、音乐名称、风景名称。

(1)说出国家名称得一颗星,风景名称得一颗星,音乐名称得两颗星,说出一种与这个国家相关的人文风情得一颗星。

(2)在音乐播放结束之后即可抢答。

在活动中检测学生在本单元的学习情况,及时捕获具有亮点的教学资源信息,及时点评、总结。

四、课堂小结

亚洲,有地球上面积最大的陆地,亚洲,是世界上居住人口最多的

“村庄”。

在这里,升起了人类文明的曙光;在这里,蕴藏着丰富

多彩的艺术宝藏。

我们的邻居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每个国家

都有其风格独特的音乐。

通过欣赏这些音乐,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这

些国家音乐文化的丰厚底蕴,还能领略到风土人情及人文习俗的缤

纷多彩。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语言,我们在“亚洲音乐之旅”中领略

到了亚洲音乐的魅力,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能有所收获。

 

 

 

1.在编创环节,请老师给出既定节奏,学生分别把2种调式的音符加入,既能保证教学内容的顺利进行,体验编创的乐趣,又能感受2种调式的不同风格特点。

2.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使用音块乐器、铝板琴、音条乐器等进行旋律创作。

也可以由音乐教师取12只玻璃杯,向杯中注水,敲击发出声音,调出上述两组音阶,供学生上课编创用。

铜山区小学音乐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六单元

蓝天白云

课时安排

3课时

授课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牧场上的家》

听《空山鸟语》

教学目标

1.能用连贯和富有韵律感的声音歌唱《牧场上的家》。

2.唱准弱起拍及二声部。

3.感受二胡的音色与表现特点,以及《空山鸟语》所表达的情绪、意境和风格。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学习用连贯和富有韵律感的声音演唱《牧场上的家》。

难点:

唱准弱起拍及二声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主备

复备

一、组织教学

师生音乐问好

二、导入

出示一幅寂静茂密树林的图片。

思考交流:

加入一个元素使其变得生意盎然。

(鸟鸣、潺潺水声)

三、感受体验

1.听赏《空山鸟语》

(1)初听

演奏乐器、演奏姿势、揭示演奏主题《空山鸟语》。

(2)简介作者——刘天华

中国作曲家、民族乐器演奏家、音乐教育家。

江苏江阴人。

一生致力于改进国乐,提出要顾及一般民众。

珍视中国民族音乐传统,认为发展国乐必须一方面弘扬本国固有的精粹,另一方面容纳外来的潮流,从东西方的调和与合作中辟出一条新路来。

(3)分主题欣赏

围绕“空山”与“鸟语”两个主题加以听辨。

主备

 

复备

a.“空山”

“空山”主题即引子部分,节奏自由,营造了宁静、深邃、神秘、肃穆的气氛,不同高低、强弱的声音,好似让人听到了空谷里的回响。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