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病句修改专题.docx
《中考语文病句修改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病句修改专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病句修改专题
一、常见的病句类型
(1)搭配不当
句子成分的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及关联词搭配不当。
例如:
①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主谓搭配不当,“月光”不会发出声响。
)
②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动宾搭配不当,“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
③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
④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关联词搭配不当,应将“也”改为“就”。
)
(2)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常见的有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和必要的修饰限制语。
例如:
①通过特级老师的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缺主语,多用了介词或介宾结构,使原来的主语变为状语。
应去掉“通过”或“对”。
)
②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缺谓语,在“参与”前加上“承担”)
③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
(缺宾语,在“肯吃苦”后加上“的决心”)
④细菌是有害的。
(缺必要的限制语,应加上“有些”)
(3)重复多余
句子结构完整,句意清晰,仍使用了不必要的词语作句子的成分,也叫赘余。
常见的情况有:
第一,语法成分重复;第二,语意堆砌。
例如:
①篮球场上十位队员正在激烈地打比赛。
(谓语重复,应删去“打”)
②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
(语意堆砌,"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
)
③走近美丽的丹阳中学,我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停下脚步和驻足意思重复,删除一个)。
(4)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是多种多样的,要结合语意、语言结构等灵活分析。
常见的情况有:
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多层修饰语语序不当;不符合语言习惯;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如:
①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深刻说明”应照应“理论”,“详细的规定”应照应“政策”。
)
②我国棉花的生产,现在已经自给有余。
(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应改为“生产的棉花”)
③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
(多层状语语序不当,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中心语,应改为“热情的同他交谈”)
④这首歌是广大音乐爱好者倍受欢迎的。
(语序不合习惯,应把“倍受”移至“广大的”前面。
)
⑤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即使"应移到"文字"前。
照原句就变成了只是文字要不得,不是作品要不得。
)
(5)句式杂糅
句式杂糅指把两个意思或两种句式杂糅在一句之中,造成结构混乱,意思不清。
例如:
①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
(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两句意思凑在一块儿,应该删去“我们”。
)
②听了他的报告,对我启发教育很大。
(把“他的报告对我启发教育很大”与“听了他的报告,我受到很大的启发教育”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应选其中一种。
)
(6)句意歧义
所谓有歧义的句子,是指失去了确定性,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的句子。
例如:
①局长、副局长和其他局领导出席了这次表彰会。
(其他局领导是本局领导还是别局领导,不明确。
)
②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是“巴勒斯坦游击队进攻以色列”还是“以色列进攻巴勒斯坦游击队”,不清楚)
③现全渠已勘测完毕144华里。
(没说全渠有多长,如果全长144华里,那么144华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么不能说"完毕",该说"现全渠已勘测了144华里"。
)
④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
(可以解释为"介绍一种权威著作",也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
如果作者意思是后者,就应把"一种"提到句首。
)
(7)不合事理
不合事理是指在表述中,或违反人们的逻辑思维,或违背客观现实情况,或前后矛盾,或顾此失彼等,造成不合事理。
例如:
①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
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
②再就业工程能否顺利实施,是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条件。
(“能否”包含正反两方面的意义,只能说“再就业工程的顺利实施,是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条件。
”,而不能说“再就业工程不能顺利实施也是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条件。
”
(8)用词不当
用词不当包括词性使用不当,词义使用不当,词的感情色彩使用不当等等。
例如:
①这次试验能否成功,还是个怀疑。
(动词“怀疑”误用作名词,应改为“疑问”)
②大家对于我很热情友好。
(介词运用不当,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用“对”,不能用“对于”。
)
③他的父亲仍然健在,享年83岁,精神尚佳。
(“享年”一词称死去人的岁数,前后矛盾,属于用词错误。
)
辨别修改病句的方法、步骤
一读、二提、三改、四查
一读:
借助语感找出病句,往往别扭的地方就是有语病的。
二提:
提取主干,从而辨析句子是否有错误(抓主要动词)。
三改:
增(即增加缺少的成分)、删(删去多余的部分)、调(调整字词顺序)、换(更换字词)。
四查:
进行复查(是否通顺、有无新语病)。
4、特别注意
1、“有无”“能否”“优劣”“好坏”“成败”含有两方面,不能呼应就出错。
2、容易的重复词语
“目的是为了”“约……左右”“更加变本加厉”“让它任其自然”“忍俊不禁地笑起来”“从心里发自肺腑”“显得相形见绌”“一气呵成地写就”“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一个刻骨铭心的难忘的教训”
二、辨析及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辨析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得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有无滥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修改
修改病句的方法有增、删、调、换,即增加字词、删去多余字词、调整字词顺序、更换字词。
无论用那种方法,修改病句都要遵循两条原则:
一是保留原句基本意思不变,二是多就少改。
三、经典题解
例1.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的故居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淮安。
B.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C.在酷热的夏季,雪碧、娃哈哈、农夫山泉等矿泉水是深受考生喜爱的夏季饮品之一。
D.中国珠峰登山队之所以能成功登上珠峰,是因为全体队员不畏艰险、团结协作的精神。
[解析]A项将“<<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和“吴承恩的故居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淮安”两句式杂糅,应选取其中一种表达。
C项列举的是三种饮品,与“之一”矛盾。
D项滥用关联词,应去掉“之所以”。
答:
B
例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使用并研制了禽流感灭活油乳剂疫苗,在实验室检测中,免疫有效率可达100%。
B.经过阿富汗和伊拉克两次战争,美国得出无须依靠大型军事基地也可以打赢一场战争。
C.今年以来,随着国产儿童动画图书《哪吒传奇》的全套上市,《哈利•波特》这部风靡全球的少儿读物在中国少儿图书界的霸主地位被打。
D.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发出通知,大幅度降低24种常用药最高零售价,平均降价幅度为30%,降价金额约35亿元左右。
[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将“使用”和“研制”交换位置。
B项“得出”后缺少了宾语中心语,可在句末加上“的结论”。
D项“约”和“左右”语意重复。
答:
C
例3.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2004.南通)
①有关医学人士与心理学家认为,一些青少年长期迷恋上网,会患上一种病——“网络成瘾症”。
②这种病的主要症状有:
精神依赖、茶饭不思、记忆力减退和焦躁不安等。
③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网。
④为此,专家建议,我们在强化网络监管的同时,也要有效的寻找治疗疾病的方法。
第—句,修改意见:
第二句,修改意见:
[解析]第③句,修改意见:
否定不当,删去“阻止孩子不上网”中的“不”。
第④句,修改意见:
语序不当,应将“有效的”调至“寻找”后面。
例4.下面语段中有四处语病,请选择其中的两处加以改正。
(2004.镇江)
①爱因斯坦是杰出的20世纪科学家。
②他生于德国,后迁居美国。
作为一位可以同牛顿相媲美的科学巨匠,③他在物理学的许多领域内作出了重大贡献,④其中最重要的是发现了“相对论”。
英国大物理学家汤姆生激动地宣称:
⑤爱因斯坦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1921年,⑥爱因斯坦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殊荣。
第 处,改为
第 处,改为
[解析]第①处语序不当,改为“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第④处、第⑤处、第⑥处均属搭配不当,可分别改为“其中最重要的是创立了‘相对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爱因斯坦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或“爱因斯坦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殊荣”)。
四、能力测试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山东的花生是全国产量最高的省份。
B.我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
C.据有关专家分析,今年冬春出现的旱情为建国以来所罕见。
D.“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难免没有缺点。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校党委讨论了发动全校师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B.小李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C.经调查,某社区18岁以下青少年吸烟人数前年高达120人,经过广泛宣传教育,今年已下降到60人,正减少一倍。
D.改革解放了生产力,释放出一个民族的青春活力。
3.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专家呼吁尽快淘汰二冲程燃油助力车是当前形式的迫切需要。
B.记者又到学校采访了许多陈老师的事迹。
C.如果进行认真的反思和探索,付出加倍的努力,中国歌坛一定能够走出低谷,进而走向更为坚实的繁荣。
D.鲁迅十分重视少年儿童的文艺创作。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老王接受同事的劝告,检举了那个徇私舞弊的工作人员。
B.转眼到了第二年夏天,一场不幸的噩运突然降到高家头上。
C.我公司出品的新一代产品为了防止假冒,特采用了新颖、美观和螺旋外形;并保持优质优价。
D.经过专家组的考核验收,该市被授予“省级节水型城市”。
5.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父亲从头到脚凝视着面前的儿子,激动得热泪盈眶,一句话也说不上来。
B.经过几个世纪建立起来的古典芭蕾舞体系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舞蹈动作的技巧性、表现力和协调性,培养演员的体力和悟性。
C.北京市将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保证了“绿色奥运”对北京环境质量的要求。
D.他非常酷爱电脑,除了成天把自己关在房里玩电脑外,对其它东西好象都只有三分钟热情。
6.下面这个病句可以有两种不同的修改方法,请你改好它。
(每种改法只能改动一处,不得改变原意)
近日,有关部门发出紧急通知,严禁一切猎捕、出售、收购果子狸和其他野生动物。
修改
(1)
修改
(2)
7.下面一段话有两处语病,找出来并改正。
情感是调节师生关系的精神纽带。
①教育内容能否被接受,很大程度上关键取决于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
②师生间保持愉快活泼和融洽和谐的气氛,③互相尊重、理解、信任,教育的内容在情感的传输带上才能顺利通行。
④心理学研究表现:
⑤师生健康情感的双向交流,⑥会使学生从老师身上感受到一个人应该如何生活、学习和工作。
第处改为
第处改为
8.下面是从某书店的一则海报中摘录出来的话,文字表述上有两处毛病。
请找出并进行修改。
①我店刚到最新出版的长篇小说《人间正道》。
②该书有精装和简装两种版本,③其精装本封面、插图、印刷讲究,④质量上乘。
⑤为沟通读者和作者联系,⑥特邀著名作家——该书作者周梅森来此签名售书。
⑦地点在二楼文学作品专柜出售。
⑧欢迎广大读者互相转告并踊跃参加。
第处改为
第处改为
能力测试答案1、C2、D3、C4、A5、B
6、
(1)去掉“一切”
(2)在句末加“的活动”
7、①“教育内容能否被接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
”
④“心理学研究表明”
8、⑤“为沟通读者和作者”或“为便于读者和作者联系”
⑦“地点在二楼文学作品专柜”
附加一:
答案解析
1.答案:
D
【解析】:
A句成分残缺,缺主语。
“从……里”构成了介宾关系短语,不能作主语。
B句谓宾不能搭配,顾此失彼。
“节省”“开支和浪费”,可以去掉“浪费”,改为“节省开支”;或者将两个宾语分开来说,改为“……不必要的开支,杜绝浪费。
”C句判断自相矛盾。
“团结一致”才是“搞好工作的关键”,应在原句中去掉“否”字。
2.答案:
D
【解析】:
A句毛病在于谓宾次序不当,“危害性”应该是人们通过防治“非典”的斗争后所深刻认识到的结果,而不能放在谓语的位置。
还有谓宾搭配不当的毛病,不能说“提高危害性”。
此句可这们修改“公众深刻认识到了滥吃野生动物的危害性”或“公众对滥吃野生动物的危害性有了深刻的认识”。
B句的状语修饰成分含糊不清。
修饰成分“基本”和“全都”是两个相对立的概念,不能并列地放在一起。
C句因滥用介词,缺主语,应去掉介词“通过”或“使”。
3.答案:
A
【解析】:
B句“发挥”的修饰成分“充分”的位置不当,“充分”应作“发挥”的状语,而不能作“才能”的定语。
C句缺必要的宾语,应改为:
“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
”D句语义重复。
“报告”和“讲座”是同一个意思,应删掉其中一个。
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一定要注意修饰成分是否恰当、合理,句子的结构是否完整,句子中的词语是否重复累赘。
4.答案:
D
【解析】:
句A中状语“广泛”位置不当,它应当在“交换”的前面,应为“广泛交换了意见”。
句B的问题在于滥用介词“经过”、“使”,从而让句子没有了主语,可去掉后面的“使”。
C句病因是谓宾搭配不当。
运用主干压缩法,这句句子主干是“我们应该树立勇气”,“树立”与“勇气”显然不能搭配,应是“鼓起勇气”或“树立信心”等。
这三个句子容易出错的原因在于没有过细推敲修饰语和介词的作用,没有推敲谓宾搭配是否正确。
5.答案:
B
【解析】:
可用提取句子的主干的方法进行辨析。
A句句子主干是“山是时候”,很显然,病因在于陈述的内容与陈述对象“山”不对应。
可将前一分句里的“的岳麓山”去掉。
C句谓语先后无序,应是先发现后解决,不能本末倒置。
D句判断不明,条件只有一个,到底是根治呢还是不根治?
应去掉“能否”。
在训练中运用提取句子的主干的方法,可迅速查出句子的病因。
6.答案:
D
【解析】:
A句属于滥用介词“通过”、“使”,句子缺少主语,应去掉其中一个介词。
B句问题在于词语重复累赘。
“长时间”和“久久”只能取其一,二者不能并列地放在一起。
C句病因在于判断不当,前后不一致,“基本条件”判断应当肯定,不能模棱两可地说“能不能”,应与后面的条件相对应。
能稳定就返回,不能稳定就不返回。
如要修改,可在后一分句“返回”前加上“能不能”。
这样的句子的病因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判断要明确,肯定否定叠用时要前后一致,不能含糊其词。
7.答案:
C
【解析】:
本题可采用“逐句淘汰法”。
C句病因在于句子成分残缺,结构不完整。
具体为主语含糊不清,两个分句,主语不同,后一句不能承前省。
前一句的主语应是“人们”、“我们”之类,而后一分句的主语则是“他们”(成功者),前后不一致。
这道题病因较隐蔽,分析时要仔细揣摩。
8.答案:
B
【解析】:
本题也可采用“逐句淘汰法”。
A句病因为并列不当。
词或短语结合在一起,可发生并列关系,什么样的词语可以并列,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凡不合乎规律的并列,都属并列不当,产生病句。
本题“全班同学”和“团员”这两个概念分类角度不同,二者语义交叉,不能并列在一起。
应去掉其中一个。
C句病因在于介词“通过……使”构成介宾关系,使得句子没了主语,应去掉其中一个介词。
D句属于句式杂糅。
一个分句结构已经完整,却又把它的宾语用作另一分句的开头,不仅使后面的分句缺少主语,而且整个句子都不通顺。
可在“是世界上……”这一分句前加逗号,并且后一分句应改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9.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搭配和衔接的辨析能力。
采用逐句分析和整体判断的方法。
从搭配的角度辨析,只有D句有问题。
提取D句主干:
“它是组成”,很显然,后面的谓宾搭配不当。
可以将判断动词“是”改为“由”,让“组成”充当谓语。
从衔接角度看,也是D句有问题,从前三句的句式特点来看,D句应是总括句,如果放在最前面,代词“它”就要变成“三峡”,而后面三句的“三峡”可换成“它”。
10.答案:
C
【解析】:
A句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就本句内容来说,“无论”是表示无条件的,它应该与“都”或“总”等副词搭配使用,然而后一分句却用了“却”,搭配不当。
B句病因是主语残缺,“在……下”是一个介宾短语,不能充当主语。
D句忽视了否定性动词“防止”的运用,本句将“防止”与“不”连用,把意思搞反了。
11.答案:
D
【解析】:
这道题旨在从实际出发,考查学生对词语理解与运用的能力。
可采用逐句推敲的方法。
A、B、C三项分析准确,修改到位,只有D项评改不正确。
“评改”中说,应将句中的“蹒跚”改为“迤逦而行”。
“迤逦”是“曲折连绵”的意思,这个词用在此处就不恰当了。
它“更能表现他们认错后的愧疚心情”,又何以见得?
这个病句的误区存在于不明词义。
12.答案:
B
【解析】:
A句的毛病属于“成分残缺”一类,“显示了”的宾语是什么?
“快捷、稳定、方便”是它的三个方面的优势,为了让其表达完整,可以在“方便”一词的后面加上“的优势”。
C句用词重复罗嗦。
可改为“……比赛今晚七时半在学校大礼堂开始举行”,“将”和“开始”在此连用也不好。
D句“成就”用词不当,可改为“成绩”。
13.答案:
①删去“处于”或在“发掘”后加“状态”②改为“而有些基建单位却擅自动工,导致破坏性 挖掘,这种状况令人担忧”,或“而令人担忧的是有些基建单位却擅自动工,导致破坏性挖掘”③删去 “已经”或“正”
【解析】:
①句成分残缺,缺必要的宾语。
“处于”,必须带宾语,要么去掉“处于”,让“发掘”充当谓语,这样句子结构就完整了。
②句存在句式杂糅的问题。
“感到担忧”的主语不是承前省的“有些基建单位”,故不能放在“挖掘”的后面。
改为“而有些基建单位却擅自动工,导致破坏性挖掘,这种状态令人担忧”,或“而令人担忧的是有些基建单位擅自动工,导致破坏性挖掘”。
③句谓语“制定”的状语修饰语“已经”“正”不能并列在一起,这是两个互相矛盾的概念。
可去掉其中的一个。
14.答案:
⑴去掉“地笑”或去掉“忍俊不禁地” ⑵ 去掉“否”或在“是”后填“能不能”。
【解析】 第一句语义重复,“忍俊不禁”本来就有“笑”的意思,后面没有必要再加“笑”了。
第二句判断模糊,谓宾搭配不当。
前面的条件是“能否保持”,后面结果也应是“能否……”。
所以,要么去掉“否”,要么在“是”后填“能不能”。
15.答案:
⑴将“喜闻乐见”改为“喜爱”。
⑵ 将“把它”改为“被”。
【解析】:
第一句“喜闻乐见”用词不当,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喜欢听,乐意看。
对她的画,我们能说喜欢听吗?
所以将这个词改为“喜爱”。
第二句的后一分句“在全市作文比赛中把它评为一等奖”,主语不能承前省,没有主语,不能为主动句,而应改为被动句。
将“把它”改为“被”。
不理解成语的意思,滥用成语;不注意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句式特点和用法,是造成这种病句的主要原因。
16.答案:
③删去“阻止孩子不上网”中的“不”。
④将“有效的”调到“寻找”后面。
【解析】:
第③句否定性动词“阻止”和否定性副词“不”放在一起,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而句子要求是否定意思,即“让孩子不上网”,显然,原句把意思搞反了。
应删去“阻止孩子不上网”中的“不”。
第④句修饰语“有效”位置不当。
“有效”应修饰“治疗疾病的方法”,而不能修饰“寻找”。
应将“有效的”调到“寻找”后面。
滥用否定词,修饰语位置不当都是产生病句的主要原因。
17.答案:
①“委”改为“萎”。
②“大约”与“左右”重复,删掉其中一个。
③“强烈增加”搭配不当,改为“急剧增加”或“大量增加”。
④“生产”和“生活”是并列的,不是递进关系,应将“并且”改为“和”或者改为顿号。
【解析】:
①句“委”是错别字,应改为“萎”。
②句语义重复,“大约”、“左右”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应删掉其中一个。
③句状语修饰语不配,不能说“强烈增加”,而应改为“急剧增加”或“大量增加”。
④滥用递进关系词“并且”,“生产”和“生活”是并列的,不是递进关系,应用表并列关系的词或标点符号。
18.答案:
①将“展示”改为“暴露”。
②在“终于成为”前加上“我国”或“中国”等。
【解析】:
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辨析和修改语病的能力。
第①句可用提取句子的主干的方法进行辨析,“事件展示了本质”,很显然,谓宾搭配不当。
将“展示”改为“暴露”。
第②句的后一分句“终于成为……的国家”的主语不能承前省,缺必要的主语,应在“终于成为”前加上“我国”或“中国”等。
19.答案:
①“远近扬名”与“闻名遐迩”任去其一。
②“良好的”与“一个”互换。
【解析】:
第一句语义重复,“远近扬名”与“闻名遐迩”重复罗嗦,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应去掉其中一个。
第二句修饰语次序不当。
“一个”、“良好”都是“环境”的定语,“良好”是说明“环境”的性质,应离“环境”最近。
将这两个定语位置换一下即可。
20.答案:
①“即将”和“马上”删去其中任何一个。
②把“连我在内”提到“我们班”之后。
③改为“请老师点拨一下”或“我们共同来斟酌斟酌”。
④有两种改法:
其一是改为“交稿日期本月底截止”,其二是“交稿日期截至本月底止。
”
解析:
第①处:
“即将”和“马上”语意重复,可以删去其中任何一个。
第②句:
语序存在问题,在修改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连我在内”提到“我们班”之后。
第③处,属于语言表达得体的问题。
“我给你们点拨点拨”一句,让人听后有居高临下的感觉,同时,说这句话也太不谦虚了。
可以改为“请老师点拨一下”或“我们共同来斟酌斟酌”。
第④处:
这里有两种改法:
其一是改为“交稿日期本月底截止”,其二是“交稿日期截至本月底止。
”我们应当明白:
“截止”是“(到一定期限)停止”,“截至”是“截止到(某个时候)”。
不同词义、不考虑句子的完整、不注重说话的得体等是不能答好此题的重要原因。
21.答案:
修改:
(1)去掉“一切”;
(2)在“野生动物”后面加上“的行为”。
【解析】:
回答此题可运用“语义分析法”。
纵观整句所表达的意思,说白了就是“严禁猎捕、出售、收购果子狸和其他野生动物”。
然而句子中又加了“一切”一词,其表意就有些含糊了,因此,可以把“一切”删去。
如果真要将“一切”留在句中,为了让句子完整,使其表彰明了,那么我们就该在“野生动物”的后面加上“的行为”。
答不好此题的原因可能在辩不清语意和不考虑句子的完整性。
这种题型比起孤立地修改病句题显得更有意义。
我们知道,病句不是独立的,一定是存在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因此,今后我们答此类题必须慎之又慎。
22.答案:
(1)将“也”改为“就”。
(2)应该是“一个天然的海水浴场”,不是“天然的一个海水浴场”。
(3)把“防止”改为“做到”“保证”等。
(4)将“重要”删去。
【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