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61680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案例.docx

《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案例.docx

案例

案例

案例一

一、一般情况

求助者:

张某,男,汉族,22岁,大学毕业生。

二、求助者自述

主诉:

焦虑,烦躁,入睡困难,经常做噩梦等1个多月。

个人陈述:

2个月前临近毕业时,我第一次在一场大型的招聘会上递交了几十份个人简历,我都是在一些大企业、大公司投的简历。

招聘单位说:

过一个星期会通知面试,当时自己心里还挺兴奋,心想总会有一两家大公司会录用我。

过了三天,有一家公司通知我去面试。

面试的前一天晚上,我把面试应该注意的事项都考虑了一遍,面试当天我还精心打扮一番,面试时,心里还是挺紧张,以至于说话有点发抖。

面试结束后,他们告诉我若通过第一次面试会有第二次面试。

在等待第二次面试的日子里,我手机天天开着,连晚上都开着机,总是随身带着,结果一个星期、两个星期过去了,没人通知我第二次面试,也没有其他公司通知我去面试。

马上就要毕业了,工作还没有着落。

我每天晚上总在想:

为什么找不着好工作?

是不是因为我的学校不起眼,不是名牌大学?

这时父母亲的话在我耳边响起:

只有名牌大学毕业生才能找到好的工作。

越想越觉得自己找不着好工作就是这个原因。

现在想起真后悔,后悔当初没有考上名牌大学。

心情也非常烦躁,焦虑,看书没有以前专心,老是走神,食欲也下降了,我总是担心今后找不着好工作。

找工作也是竞争,也不好意思问其他同学,有时上网聊天,心情稍好点。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求助者犹犹豫豫走进咨询室,述说时,眉头紧锁,不敢正面看咨询师,来回搓手,内心体验与表情一致。

出生在中等城市,从小性格内向,不爱交朋友,父母亲对他在学习方面的要求特别高,小学、初中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排第一名,高中时的成绩,偶有一次排在第2名,在下一次的考试非争取第1名不可。

平常父母总是教育他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因为只有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才能找到好的工作。

高考时由于太紧张,只考上一所普通大学,本来想重新再考,却因当年父亲生病去世了,家里的经济状况一下很.紧张,只好上了这所普通大学,在大学期间与同学交往少,业余时间大部分用在学习上。

   四、心理测验结果

   SDS:

40,SAS:

60,EPQ:

N:

65,E:

30,P:

40,L:

30,根据求助者的测验结果考虑求助者为内向不稳定型人格特征,有焦虑情绪。

   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一、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二、对该求助者的诊断及依据是什么?

   三、对该求助者需做哪些鉴别诊断?

四、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

焦虑、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入睡困难、睡眠障碍、食欲下降。

   二、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是:

一般心理问题。

   诊断依据: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主动就医,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烦躁、睡眠障碍等症状。

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不甚强烈,反应也只局限在找工作的范围内,没有影响逻辑思维等,无回避和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从病程标准看,病程只有1个多月。

从除外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样心理问题。

   3.根据以上依据诊断为:

一般心理问题。

   三、对该求助者需做的鉴别诊断有:

   1.与精神病相鉴别:

根据病与非痼的三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患者的知情意不统一,没有自知力,一般也不主动就医,常常表现出幻觉、妄想、逻辑思维紊乱及行为异常等。

而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有自知力,主动求治,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

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度强烈,反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个月。

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的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

焦虑性神经症在症状表现上主要是焦虑,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出现泛化和回避,反应也与初始事件本身不相关,持续时间长,大于3个月或半年。

而该求助者虽然也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没有泛化和回避,而且持续时间只有1个多月,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四、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

   1.生物原因:

该求助者的问题中没有明显的生物原因。

   2.社会原因:

存在负性生活事件,如找工作失败,没有被大企业、大公司录用。

家庭教育中父母对他要求高,对他的教育也不准确客观,如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才能分配到好工作。

同时该求助者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

3.心理原因:

(1)存在明显认知错误:

不是名牌大学毕业,就找不着好工作,认为只有大公司才算是好工作。

(2)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自己没被录用不知道怎样去解决。

(3)被焦虑情绪所困扰,不能自己解决。

(4)人际关系上与同学交往少,缺乏沟通与交流。

(5)个性特征:

性格较内向,追求完美,争强好胜。

 

案例二

   一、一般情况   

   求助者:

唐某,女,26岁,离异,某国家机关公务员。

   

   二、求助者自述   

   主诉:

心情紧张,烦躁,爱发脾气,睡眠差等3个月。

   

   个人陈述:

我出生于干部家庭,家教一直很严,父母一直要求孩子要做好每一件事\情,因此养成了我严格要求自己的习惯。

我从小学到大学,从读书到工作一直是比较顺利的。

可在婚姻上却不是一帆风顺,我与前夫是大学同班同学,他人比较英俊,学习成绩也很优秀,虽然性格内向,但我还是非常喜欢他,大学快毕业时我们两人确立了恋爱关系,但是遭到家庭的反对,父母认为我们两人性格相差很大,不容易相处。

但我一直坚持,后来我父母也只得同意了。

但婚后的朝夕相处使我发觉我与前夫在性格、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确有较大差距,可能因为都是独生子女,我们两人经常因一些小事发生争吵,前夫还经常无故猜疑与我交往的男性,有时还跟踪我上下班,查我的手机。

我曾经多次与前夫沟通,但是始终无法达成共识,我终因无法忍受前夫的种种无端猜忌,以夫妻感情不和为由提出离婚。

   离婚后,我曾有一段时间十分忧郁,悔恨没有听从我家人的劝告,后来由于朋友、父母的关心,我逐渐好转,恢复了原来开朗的性格。

但是不幸的婚姻经历的阴影总是涌上心头,挥之不去。

3个月前,我在工作中接触的一位男性向我表达了爱慕之情,我对他也有好感。

我还年轻,按理说应该再婚,我也有再婚的想法,可万一失败怎么办?

我前夫那样优秀的一个人,我们都失败了,万一这个人也是这种结果,我可怎么活呢?

我一想起这件事就烦的要命,心里很紧张,担心重蹈覆辙,害怕婚姻再一次失败,晚上睡不着,白天没精神,觉得特别累,饭也不想吃,班也懒得上,大部分应酬都推掉了,我哪有心情啊,最近一段时间还爱发脾气,真不知该怎么办好!

我感到十分苦恼,心情也很不好,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被领导批评了好几次。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求助者是独生女,相貌一般,衣着整洁,神情紧张,身体不放松,咨询合作。

父母亲均是国家干部,母亲要求很严。

自幼性格活泼,外向,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史。

大学期间与同班同学确立恋爱关系,大学毕业后结婚,婚后1年离异,无生育史,现与父母同住。

求助者平时对自己要求严格,自尊心很强,人际关系良好,能胜任工作,工作成绩优秀。

求助者无家族精神病史及遗传病史。

   

   3个月前一位男士向求助者示爱,求助者不知道如何对待,一想起这个事情就紧张、心烦,对婚姻担心、畏惧,不想吃东西,工作中也出现了差错,被领导批评。

求助者感到痛苦,曾向家人及朋友诉说自己的苦闷,但仍然无法解决问题,希望咨询师能给予帮助。

   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一、该求助者在心理、躯体方面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二、对该求助者做出诊断的程序是什么?

   三、对该求助者可选用什么心理测验并说明理由?

四、怎样评估本案例的咨询效果?

 

参考答案:

   一、该求助者在心理方面的主要症状是:

有内心的冲突、焦虑、紧张、恐惧.痛苦,情绪低落,情绪不稳定兴趣下降,意向下降。

   在躯体方面的主要症状是:

疲惫感、睡眠差、食欲下降。

   二、对该求助者做出诊断程序如下:

   l.分析该求助者是否经经历过较强烈的现实性的刺激。

   2.分析该求助者的内心冲突是否具有道德性质或现实意义,是否有求治的愿望。

   3.分析该求助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各方面是否受到影响。

   

4.分析该求助者的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的病变作基础。

 

5.综合以上分析、排查,与神经衰弱、神经症或其他精神病相鉴别。

   三、对该求助者可选用的心理测验及其理由如下:

   、

   l.对该求助者可选用MMPI测验,用来探询其病理人格特征以及做精神病的鉴别诊断。

   

   2.对该求助者可选用SAS测验,以评估其在焦虑方面的状态及程度。

   3.对该求助者可选归SDS测验,以评估其在抑郁方面的状态及程度。

   4.对该求助者可选甫SCL--90测验以了解其对自身症状的评估以及程度。

   四、可以从如下五个维度评估本案例的咨询效果:

   l.该求助者的主观体验,求助者对焦虑、烦躁等症状改变方面的主观体验是评估咨询效果的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指标。

   2.该求助者适应社会的埴况,能否恢复到以前正常的社会功能状态也是一项重要

而有效的指标。

3.该求助者周围人士的评价,其家人、亲朋好友及同事对该求助者改变情况的评估也是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指标。

4.心理测验的结果。

5.咨询师的观察。

 

案例三

   一、一般情况

   求助者:

杨某,汉族,28岁,未婚,大学学历,公司职员,收入中等,经济状况良好。

   二、求助者自述

   近2个月来总是反复思考一些毫无意义的问题,如“洗水果时是多用一点水好,还是少用一点水好”,“削带皮的蔬菜如黄瓜时,是去皮厚一点好还是薄一点好”,等等。

虽然认为想这些事情没有必要,但是控制不住还要想。

继而出现洗衣服时总担心洗不干净而反复洗涤,直到自认为洗干净为止,为此耽误了许多时间,正常的工作、生活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逐渐的脾气变得急躁,遇到一点小事就爱发火,经常感到疲惫,做事情的兴趣也不如从前,还出现了睡眠不好,经常要到凌晨一两点才能入睡。

故感到很苦恼,迫切希望能够得到咨询师的帮助。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求助者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

2个多月前,求助者在报纸上偶然看到这样一条报道,现在的许多蔬菜和水果都含有大量的农药,对人体有很大的损害,食用前最好多洗几遍或去皮食用。

自此,求助者在洗蔬菜和水果时就变得很紧张,总是担心农药去不干净而反复洗,情况逐渐加重而不能自控,甚至只要是洗的东西都要反复洗。

后来又出现了一种奇怪的想法,走过街天桥时总想着跳下去,为此感到害怕,尽量避免走过街天桥。

由于这些问题的困扰,求助者的工作、生活受到了影响,但尚能坚持应对,只是感觉苦恼,希望尽快解决,因此前来进行心理咨询。

   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一、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二、本案例的初步诊断是什么?

诊断的依据是什么?

   三、如何对该求助者的心理活动进行定性分析?

   四、在与该求助者制定咨询目标时,如何判定咨询目标是有效的?

参考答案:

   一、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

强迫洗涤、强迫意向、回避行为、易激惹、兴趣减退、睡眠障碍。

   二、本案例的初步诊断是:

神经症性一心理问题。

   诊断依据:

   1.引起的心理冲突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涉及生活中不太重要的事情,且不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

   2.痛苦的情绪体验持续时间为2个月,未超过3个月。

   3.精神痛苦程度较难以解脱,对工作和生活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4.心理冲突的内容泛化。

   5.本案例虽有强迫症状,但持续时间较短,社会功能受损程度不重,未达到神经症的诊断标准,故考虑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三、对该求助者的心理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定性分析:

   1.根据判断正常心理活动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可知该求助者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符合统一性原则;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协调一致;其个性相对稳定,故其心理活动在正常范围。

   2.从求助者的“求医行为”来判断,可知本案例中求助者表现出强烈的求治愿望而主动求医。

   3.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程度来分析,可知本案例中求助者能认识到自己的心理行为异常,也能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希望通过一定的方法来解决。

   四、在与该求助者制定咨询时,判定咨询目标是否有效,应该具有以下要素:

   1.具体。

目标不具体,就难以操作和判断,目标越具体,就越容易见到效果。

具体目标是应该受终极目标指引的具体目标,而不是孤立的具体目标。

   2.可行。

目标没有可行性,超出了求助者可能的水平,或超出了咨询师所能提供的条件,则目标就很难达到。

此外,经济条件等因素也会成为影响可行性的因素。

   3.积极。

目标的有效性在于目标是积极的,符合人们发展的需要。

   4.双方可以接受—咨询目标应该由双方共同商定。

若双方的目标有差异,则应通过双方的交流来修正。

若无法协调,应以求助者的要求为主。

若咨询师无法认可,也可中止咨询关系或转介给别的咨询师。

   5.属于心理学性质。

对于不牵涉心理问题的来访,一般不属于心理咨询范围。

   6.可以评估。

目标无法评估,则不称其为目标。

及时评估有助于看到进步,鼓舞双方信心,可发现不足,及时调整目标或措施。

7.多层次统一。

咨询目标是多层次的,既有眼前目标,又有长远目标;既有特殊目标,又有一般目标;既有局部目标,又有整体目标。

有效的目标应该是多层次目标的协调、统一。

 

案例四

 一、一般情况

 求助者:

李某,男,汉族,2l岁,北京市某高校四年级学生。

 二、求助者自述

 主诉:

觉得生活没意义,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情绪低落,失眠,烦躁近3年。

 个人陈述:

出生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家庭教育严格,因此养成了较为内向的性格。

父母非常看重他的学习成绩,小学、中学在学习上很努力,是家长、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同学心目中的好班长,学习成绩非常优秀,高考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某名牌大学。

升人大学后尽管依然努力学习,但成绩就是不如高中时的好,有一种失落感,总想提高学习成绩,但事与愿违,在班上的排名不升反降,大学一年级的期末考试,居然排倒数第二,为此父母极为严厉地批评了他,他觉得自己真没用,感到自己很没面子,感到父母、老师及同学都看不起自己,觉得自己的一切都完了,从此心情非常低落,闷闷不乐,打不起精神,觉得活着没有意思,因此什么也不想干,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也不愿意与别人交流,经常是独来独往,我行我素,逐渐开始出现失眠、烦躁不安等症状。

由于注意力无法集中,大二以后的学习成绩一直排在班里的后几名,父母并没在意其异常,只是一味要求他努力学习,对他学习成绩下降很气愤。

他为此痛苦不堪,感到活着没意义,还不如死了算了,曾想到自杀但又缺乏胆量和勇气。

感觉不到生活、学习的兴趣,自己也不明白原因。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求助者由于家庭教育的原因,非常注重学习成绩,总是不断地追求第一,从小性格内向,胆小怕事,小学、中学时是最愉快的时光,学习成绩优异,读大学后由于成绩下降很自卑,一直打不起精神,总想大哭一场,不能正常学习,无精力、注意力不集中,对任何事情没有兴趣,感到极度痛苦,活着没有一点价值,感到自己的生物钟错乱。

平素不太愿意参与集体活动,很少与人交流,独来独往,我行我素,学习很勤奋,但学习

成绩一般,家长邻里认为其不活泼,但很听话。

几次去校医院门诊就诊,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医生考虑其可能有“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建议看心理门诊,自己也认为有心理问题而主动前来就诊。

求助者无家族精神病史及遗传病史。

   四、心理测验结果

   1.症状自评量表测试结果:

抑郁4,焦虑3.8,人际关系2.6,躯体症状2.8。

   2.抑郁自评量表测试结果:

SDS粗分为58,标准分为73。

   3.焦虑自评量表测试结果:

SAS粗分为52,标准分为65。

   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一、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二、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是什么?

诊断的依据是什么?

   三、对该求助者需做哪些鉴别诊断?

   四、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五、对该求助者可选用什么心理测验并说明理由?

   六、还应收集该求助者哪些方面的资料?

   七、与该求助者进行摄人性谈话时,怎样选择切人点?

八、怎样和该求助者商定咨询方案?

 

参考答案:

   一、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

情绪低落、兴趣下降、意向下降、焦虑、自我评价低、绝望、有自杀倾向、失眠等。

   二、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是:

抑郁性神经症。

   诊断依据: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由于其初始反应强烈,持续时间长达3年,内容充分泛化,心理痛苦无法自行摆脱,已严重地影响了社会功能,有泛化、回避出现,根据许又新教授的神经症评分标准,该求助者在严重程度、有无泛化及病程上的得分为7分,可以诊断为神经症。

   .

   3.该求助者的症状主要为情绪低落、兴趣下降、意向下降、焦虑、自我评价低、绝望、有自杀倾向等。

根据这些症状诊断为抑郁性神经症。

   4.心理测验的结果及相关资料等支持本诊断。

   三、对该求助者需做的鉴别诊断有:

   1.与精神病相鉴别:

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抑郁症相鉴别:

该求助者虽然表现出情绪低落、兴趣下降、意向下降、焦虑、

自我评价低、绝望、有自杀倾向等症状,但在病程上已持续3年以上时间,因此可以排除抑郁症。

   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

根据CCMD一2的标准,焦虑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不利情况而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出汗和运动性不安等。

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症状,但与其抑郁症状相比,焦虑症状不是主要的,。

而是抑郁症状的伴发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四、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

   1.生物原因:

本案例中未见明显的生物原因。

   2.社会原因:

(1)家庭教育的原因,出生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家庭教育严格,父母非常看重他的学习成绩。

(2)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上大学后学习成绩下降,成绩排在班里的后几名。

(3)求助者人际关系紧张,很少与人交流,独来独往。

(4)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未得到父母、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关注。

   3.心理原因:

(1)存在认知错误:

因为学习成绩没有中学时好就认为自己没用,认为自己很没面子,认为父母、老师及同学因为自己成绩不理想就都看不起自己,觉得自己的一切都完了。

(2)情绪方面的原因,受情绪低落、焦虑等情绪的困扰不能自己解决。

(3)在行为模式上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巧,面对学习成绩下降,不知所措。

(4)个性追求完美,争强好胜,无法正视挫折。

   五、对该求助者可选用的心理测验及其理由如下:

   1.对该求助者可选用MMPI测验,用来了解其病理人格特征。

   2.对该求助者可选用UPI测验,该求助者是大学生,可选用UPI测验来了解其人格特征。

   3.对该求助者可选用EPQ测验,用来了解其人格特征。

   六、还应收集的该求助者的资料如下:

   1.该求助者的婚恋情况。

   2.该求助者以往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

   3.该求助者的早年回忆,有无负性情绪记忆。

   4.该求助者对未来的希望。

   5.该求助者性欲的发展及性生活的相关情况。

   6.该求助者的生活状况。

   7.该求助者的社会交往情况。

   8.该求助者的娱乐活动。

   9.该求助者个人内心世界的重要特点。

   七、与该求助者进行摄人性谈话时,可从如下几个方面选择切人点:

   1.根据该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2.根据在咨询中观察到的疑点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3.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初步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4.根据上级咨询师下达的谈话目标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八、和该求助者商定咨询方案时应注意:

   1.首先向该求助者介绍咨询方案的内容及制定的原则。

   2.按照咨询目标、原理与方法、评估、双方的责权利、时间与次数的安排、费用的估计及其他等项内容逐一商定。

   3.咨询方案是双方商定的,不能由咨询师或求助者单方制定。

   4.最终制定的咨询方案以文字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

5.咨询方案制定后,经双方认可,可以进行修改。

 

案例五

   一、一般情况

求助者:

王某,女,18岁,北京市某重点中学高中三年级学生。

   二、求助者自述

   主诉:

紧张,害怕,注意力不集中,伴有睡眠障碍4个月。

   个人陈述:

我是一名高中生,还有几个月就要高考了,可是我越来越害怕考试,每天从家里出来都觉得非常紧张,我平时学习很刻苦,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老师对我抱有很大的希望,说只要发挥正常,考上重点大学是没有问题的,我家邻居都知道我学习不错,都以我为榜样教育自己的孩子。

可是我越来越害怕考试,不是成绩不好,即使考试成绩好,我也认为是别人没考好,不是自己真正学好了。

最苦恼的,最着急的是现在上课不能集中精力,有时会觉得脑子里一片空白,别人都能百分百的集中精力,而我却不能,这样下去,成绩就会很快滑落下去,将来也考不上大学了,一想到这件事我心里就特别难受,白天晚上都在想,所以晚上怎么也睡不着,白天没精神,注意力就更难集中了,我都快烦死了。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求助者由母亲陪伴而来,咨询时很紧张,并顾虑重重,一直低着头,说着说着哭了起来。

从其母亲处了解到:

求助者自幼就观察到奶奶总和母亲吵架,二叔家比自己家有钱,认为奶奶嫌家里穷而偏向二叔家。

父母亲都是高中毕业,没什么本事,父亲是普通工人,母亲下岗在家,因为没钱送礼,再就业的机会被别人抢去了,家里确实挺困难的,父母从小就教育她今后一定要争气,将来必须上大学。

求助者很懂事、很要强,常说一定要考上大学,学金融专业,将来多挣钱孝敬父母。

最近发现她回家后,脾气特别大,总爱发火,有时还自己哭。

求助者从小性格很内向,很少和别的同学来往,没有什么朋友,只是安心在家学习,因此学习成绩特别好。

   四、心理测验结果

   焦虑自评量表测试结果:

SAS标准分80分。

   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一、对该求助者做出诊断的程序是什么?

二、对该求助者诊断的依据是什么?

三、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四、对该求助者可选用什么心理测验并说明理由?

五、还应收集该求助者哪些方面的资料?

六、在与该求助者进行摄人性谈话中提问问题时要注意些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