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考试和自学本科兽医生理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61426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升本考试和自学本科兽医生理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专升本考试和自学本科兽医生理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专升本考试和自学本科兽医生理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专升本考试和自学本科兽医生理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专升本考试和自学本科兽医生理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升本考试和自学本科兽医生理资料.docx

《专升本考试和自学本科兽医生理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考试和自学本科兽医生理资料.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升本考试和自学本科兽医生理资料.docx

专升本考试和自学本科兽医生理资料

生理学:

研究生物有机体功能的科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理学的研究层次:

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

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

整体水平的研究

家畜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1、急性实验

(1)离体器官实验:

从动物体内取出器官,置于与体内环境相似的人工模拟环境中,使其在短时间内保持生理功能,以便进行研究。

(2)活体解剖实验:

在麻醉或破坏大脑的情况下,暴露所要研究的器官,以便进行各种实验。

(3)优点:

实验条件简单,且可以消除与研究无关的因素。

缺点:

不能完全代表正常生理条件下的功能状态。

2、慢性实验

以完整健康的动物为对象,在正常的环境下进行各种实验。

一般来说,进行这类实验的动物都需要在一定部位安置慢性瘘管,以便直接观察某些器官的生理活动规律。

优点:

能反映动物正常的生理活动

缺点:

不便于分析诸多的影响因素

体液:

动物体内所含的液体

分类:

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

内环境:

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浸润生存的环境

稳态将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生理特性保持相对稳定的生理学现象。

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其中最主要的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生理功能所发挥的调节作用。

反射反射:

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有规律的适应性反应。

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体液调节机体内某些特定的细胞,能合成并分泌具有信息传递功能的化学物质,经体液途径送到特定的靶组织、靶细胞,作用于相应的受体,对靶组织靶细胞活动进行的调节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跨膜转运的形式:

 简单扩散

 易化扩散

 主动转运

 入胞和出胞作用

生物电:

生命活动中出现的电现象称为生物电现象,是一切活细胞共有的基本特性。

兴奋性:

细胞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可兴奋细胞:

神经细胞、肌肉细胞、腺细胞。

可引起兴奋的条件:

适宜刺激、有一定的强度、作用一定时间。

静息电位细胞未受到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表现为外正内负)称为静息电位或膜电位。

动作电位细胞受到刺激而发生兴奋时,膜电位的变化过程,称动作电位。

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正常时细胞内的K+浓度和有机负离子A-浓度比膜外高,而细胞外的Na+浓度和Cl-浓度比膜内高。

在这种情况下,K+和A-有向膜外扩散的趋势,而Na+和Cl-有向膜内扩散的趋势。

细胞内外K+的不均衡状态和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是细胞在静息状态下保持极化状态的基础。

静息状态下,细胞内的K+浓度远高于细胞外,且此时膜对K+的通透性高,结果K+以易化扩散的形式移向膜外,但带负电荷的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透过膜而留在膜内。

故随着K+的移出,膜内电位变负而膜外变正。

当K+外移造成的电场力足以对抗K+继续外移时,膜内外不能再有K+的净移动,此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即为静息电位。

因此静息电位是K+的平衡电位,静息电位主要是K+外流所致。

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细胞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突然增大,膜外高浓度的Na+在膜内负电荷的吸引下以易化扩散方式迅速内流,结果造成膜内负电位迅速降低。

由于膜外Na+具有较高的浓度势能,当膜电位减小到0时,仍可继续内移而转为正电位,直至膜内正电位足以阻止Na+内移为止。

随后Na+通道失活,K+通道开放,于是K+外流,使电位复极到静息电位水平。

在Na+-K+泵的作用下,Na+被主动转运到细胞外而K+被泵回细胞内,以维持正常的离子分布。

动作电位包括:

去极化、反极化和复极化

细胞受到刺激后的兴奋性变化:

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

第三章血液

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压积、PCV):

被离心压紧的红细胞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

血细胞比容:

被离心压紧的血细胞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

血量:

包括:

循环血量和储备血量

循环血量:

循环系统中不断流动的部分

储备血量:

 滞留于肝、脾、肺和皮下的血窦、毛细血管网和静脉内,流动很慢

失血量对机体的影响:

1、一次失血若不超过血量的10%,一般不会影响健康,

   因为失血所损失的水分和无机盐,在1~2h内可从组织液中得到补充;血浆蛋白可由肝脏在1~2d内加速合成;血细胞可由储备血液的释放得到暂时补充,还可由造血器官生成。

2、一次急性失血达血量的20%,生命活动会受到明显影响

3、一次急性失血达血量的30%,则会危及生命

血浆蛋白的组成及作用:

白蛋白(清蛋白):

1.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

2.运输激素、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3.维持血浆pH的相对恒定(蛋白质钠盐/蛋白质)。

球蛋白包括α-β-γ-球蛋白

γ-球蛋白:

免疫物质

其它:

运输脂类物质的载体

纤维蛋白原:

参与凝血过程

血浆渗透压渗透压:

促进纯水或低浓度溶液中的水分子透过半透膜向高浓度溶液中渗透的力量。

晶体渗透压:

血浆中的晶体物质形成;

胶体渗透压:

各种血浆蛋白构成

等渗溶液:

0.9%氯化钠溶液、5%葡萄糖溶液。

渗透压等渗溶液:

渗透压与细胞质和血浆相等的溶液

  如:

0.9%氯化钠溶液、5%葡萄糖溶液

高渗溶液:

渗透压比细胞质和血浆的渗透压高的溶液。

如:

50%的葡萄糖溶液

低渗溶液:

渗透压比细胞质和血浆的渗透压低的溶液。

如:

1%的葡萄糖溶液

红细胞内外渗透压是否相等?

相等

血液的酸碱度为何能维持相对恒定?

正常酸碱度:

pH7.35~7.45

耐受极限:

pH7.0~7.8

1.血液中的缓冲物质

血浆中主要的缓冲对:

NaHCO3/H2CO3;

另外:

Na2HPO4/NaH2PO4和蛋白质钠盐/蛋白质等

2.机体其它器官的酸碱调节

呼吸运动和肾的排泄

血细胞的种类及其作用红细胞:

运输O2和CO2

对酸碱平衡有缓冲作用(kHb/HHb和kHbo2/HHbo2)

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具有很强的变性运动和吞噬能力,趋化性强。

嗜酸性粒细胞:

缓解过敏反应和限制炎症过程。

嗜碱性粒细胞:

含有的组织胺对炎症区域的小血管有舒张作用,加大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肝素对炎症局部起抗凝血作用。

单核细胞:

具有变形运动和吞噬能力,可渗出血管变成巨噬细胞。

淋巴细胞:

参与机体的免疫过程。

血小板:

参与止血、凝血过程,以及纤维蛋白的溶解。

血液凝固血液凝固:

血液由流动的溶胶状态转变成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凝血因子:

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

血液凝固的过程:

第一步:

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第二步:

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

第三步:

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

凝血因子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统称为凝血因子。

共12种:

因子Ⅰ-因子ⅩⅢ ,其中因子Ⅵ是活化的因子Ⅴ,因而未列入

抗凝和促凝的措施抗凝或延缓凝血的措施:

1.移钙法:

血液中加入适量柠檬酸钠、草酸盐、EDTA等

2.肝素:

增强抗凝蛋白的活性

3.脱纤法:

使用一小束细木条不断搅拌容器中的血液

4.低温

5.血液与光滑面接触

6.双香豆素:

阻碍部分凝血因子在肝内的合成

促凝的措施:

1.加温提高酶的活性

2.补充维生素K

血型与红细胞凝集血型:

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红细胞凝集:

血型不相容个体的血滴混合时,其中的红细胞凝集成簇,这种现象称为红细胞凝集。

输血的原则为安全起见,在输血前必须做血型鉴定,只允许输同型血。

但在情况紧急下,初次输血时可允许输给家畜少量血型未明的同种血液。

实际工作中,常用交叉配血实验确定能否输血。

交叉配血实验把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进行配血实验,称为交叉配血主侧;

把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进行配血实验,称为交叉配血次侧。

   如果交叉配血实验的两侧都没有凝集反应,则为配血相合,可以输血。

   如果主侧有凝集反应,则为配血不和,不能输血;

   如果主侧不发生凝集反应,而次侧有凝集反应,则只能在紧急情况下输血,但输血时速度要慢,输血量不能太多。

   如果两侧反应均为阳性反应时,绝对不能输血。

第四章血液循环

1.心动周期:

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

s/次

2.心率:

单位时间的心动周期数。

次/min

奶牛:

60-80马:

28-42

山羊、绵羊:

60-80兔:

120-150

猪:

60-80鸡、火鸡:

300-400

犬:

80-130

猫:

110-130

3.每搏输出量:

一个心动周期中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

4.每分输出量:

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

5.血压:

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

收缩压:

心脏收缩时,主动脉压急剧升高,在收缩的中期达到最高值,此时的动脉血压称收缩压

舒张压:

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在心舒末期降至最低,称舒张压。

脉压:

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

平均动脉压:

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

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

6.动脉脉搏:

由周期性的压力变化引起的动脉管壁振动的能量以脉搏波的形式外传,形成动脉脉搏。

静脉脉搏:

随着心房的舒缩活动大静脉管壁出现规律性的膨胀和塌陷。

心动周期

心房收缩期

心房开始收缩前,心脏处于全心舒张期,心房心室内的压力都很低,房室瓣处于开启状态。

当心房开始收缩,心房容积缩小,压力升高,将血液逐入心室,

心室收缩期

等容收缩期:

心房舒张后心室开始收缩,室内压立即上升,并超过房内压,房室瓣关闭。

这时,心室内压力还小于外周动脉压力,半月瓣处于关闭状态。

快速射血期:

心室继续收缩,压力急剧上升,当心室内压超过外周动脉时,高压血流冲开半月瓣,快速射入主动脉。

减慢射血期:

随后心室肌收缩力减弱,射血速度减慢。

心室容积进一步缩小至射血期的最小程度。

心脏舒张期

等容性舒张期:

心室开始舒张,心室内压急剧下降,高压的动脉回流使半月瓣关闭。

此时,心室收缩不久,心室内压仍然高于心房内压,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

快速充盈期:

心室继续舒张,当压力低于心房内压时,心房内大量血液冲开房室瓣并快速流入心室。

减慢充盈期:

这时心室容积显著增大,压力回升,心房内血液以及回流血液较慢地流入心室,心室容积进一步扩大。

过后,进入下一个心动周期。

心音是如何产生的,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的区别?

心音是心脏收缩和舒张过程中瓣膜关闭和血液撞击心室壁等引起的振动产生的。

第一心音:

发生于心收缩期的开始,又称为心缩音。

音调低、持续时间长。

产生原因:

心室肌的收缩、房室瓣的关闭以及射血开始引起的主动脉管壁的振动。

第二心音:

发生于心舒期的开始,又称心舒音。

音调高,持续时间短。

产生原因:

半月瓣关闭、血液冲击半月瓣以及主动脉中血液减速等引起的振动。

心肌细胞的分类及其生理特性?

分类:

分为普通心肌细胞(工作细胞)和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自律细胞)

自律细胞又包括:

P细胞和蒲肯野氏细胞

特性:

具有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心脏的传导系统:

窦房节、节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和蒲肯野氏纤维。

窦房节、房室结主要由P细胞组成;

其它由蒲肯野氏细胞组成。

一定频率的刺激可以引起骨骼肌的强直收缩,同样频率的刺激作用对于心肌会强直收缩吗?

为什么?

不发生强直收缩。

由于心肌细胞有效不应期长,几乎延续到心肌收缩期及舒张早期。

此期内任何刺激都不能使心肌发生第二次兴奋和收缩。

期前收缩:

如果在有效不应期后给心肌一个外加刺激,则可使心肌发生一次正常节律以外的兴奋和收缩,称为期前兴奋和期前收缩。

代偿间歇:

心肌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出现一段较长的舒张期。

微循环:

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组成;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和微静脉七部分组成

(1)直捷通路:

由微动脉经后微动脉和通血毛细血管进入微静脉。

流速快、流程短,没有物质交换的作用,是安静状态下大部分血液流经的通路。

(2)营养通路:

血液从微动脉经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汇入微静脉。

与组织接触面广,流速慢,是物质交换的地方。

(3)动静脉短路:

血液由微动脉经动静脉吻合支,直接流回微静脉。

一般处于关闭状态,没有物质交换功能,仅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

淋巴回流的重要意义将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分子带回至血液中

清除组织液中不能被毛细血管重吸收的较大的分子以及组织中的红细胞和细菌等。

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对营养物质,特别是脂肪的吸收起重要的作用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1、神经调节(心血管反射)

①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

   动脉血压升高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多,通过中枢机制,使心迷走神经紧张加强,心交感神经紧张和交感缩血管紧张减弱,其效应为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降低,故动脉血压下降。

   反之,当动脉血压降低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减少,使迷走神经减弱,交感神经紧张加强,于是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增高,血压回升。

②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

   大多数心肺感受器受刺激时引起的反射效应是交感神经紧张降低、心迷走神经紧张加强,导致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降低,故血压下降。

③颈动脉体与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

   动物自然呼吸的情况下,化学感受器受刺激时主要引起呼吸的加深加快,并可间接的引起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增大,血压升高。

   主要在低氧、窒息、失血、动脉血压过低和酸中毒等情况下发挥作用。

2心血管活动的体液调节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②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对心脏的作用: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都能与心肌细胞β受体结合,使心输出量增加。

但肾上腺素的强心作用强于去甲肾上腺素。

   对血管的作用:

   去甲肾上腺素主要与α受体结合,因而对体内大多数器官都具有显著的缩血管作用。

   肾上腺素对血管的作用取决于血管平滑肌中受体种类的分布。

对α受体分布占优势的血管,如皮肤、肾及胃肠等器官的血管,可产生缩血管效应。

对β受体占优势的血管,如:

骨骼肌、肝血管以及较小的冠状血管等,具有缩血管作用。

③血管升压素(抗利尿激素)

使血管平滑肌收缩

④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

舒血管物质:

前列环素(也称为前列腺素I2)、内皮舒张因子

缩血管物质:

内皮缩血管因子

⑤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

   激肽释放酶是一类蛋白酶,能分解激肽原为激肽。

激肽具有舒血管活性,参与对血压和局部组织血流的调节

⑥心钠素:

可使血管舒张,外周阻力降低;

     每搏输出量减少,心率减慢,而使心  输出量减少。

⑦前列腺素:

使局部血管舒张,调节局部血流量。

⑧阿片肽:

降低血压

⑨组胺:

有强烈的舒血管作用

第五章呼吸

呼吸有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式呼吸三种类型,健康家畜的呼吸式属于胸腹式呼吸。

呼吸生理

呼吸过程的三个环节外呼吸:

又称肺呼吸,包括肺泡气与外界气体之间的气体交换和肺泡气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即肺通气和肺换气。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内呼吸:

又称组织呼吸,指细胞通过组织液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胸膜腔内压胸膜腔内压:

胸膜腔内的压力,因总是小于大气压,所以又称为胸内负压。

形成原理:

实际上是加在胸膜表面的压力间接形成的。

   胸膜壁层的表面受到胸廓组织的保护,故不受大气压的影响。

胸膜脏层表面的压力有两个:

其一是肺内压,使肺泡扩张,吸气与呼气末与大气压相等;其二是肺的回缩力,使肺泡缩小,其作用方向与肺内压相反。

因此,胸膜腔内的压力实际上是这两种方向相反的力的代数和:

   胸膜腔内压=肺内压(大气压)-肺的回缩力

   若以大气压为零位标准,则:

胸膜腔内压=-肺的回缩力

   正常情况,肺总是表现出回缩倾向,因而胸膜腔内压通常为负。

胸膜腔内压意义

(1)使肺维持扩张状态,从而能持续的与周围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2)有助于静脉回流和淋巴回流。

(3)有利于呕吐和反刍。

呼吸过程中,肺内压的变化?

呼吸过程中,肺内压是周期性变化的。

(1)平静吸气之初,肺内压暂时下降,空气顺气差进入肺泡。

肺内压随之逐渐升高,至吸气末,肺内压等于大气压。

(2)平静呼气初,肺内压暂时比大气压要高,于是肺内气体顺气压差排出。

至呼气末肺内压又下降至等于大气压。

简述气体在血液中是如何运输的?

氧的运输形式:

物理溶解

化学结合:

HbO2

二氧化碳的运输形式:

物理溶解

化学结合:

碳酸氢盐和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呼吸的神经调节1、肺牵张反射

包括:

   肺扩张反射:

是肺充气或扩张时抑制吸气的反射。

   肺缩小反射:

肺缩小时引起吸气的反射。

2、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

   当肌梭(即肌细胞)受到牵张刺激而兴奋时,冲动经背根传入脊髓中枢,反射性引起受刺激肌梭所在肌肉收缩。

3、防御性呼吸反射:

咳嗽反射、喷嚏反射

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1、Pco2对呼吸的调节

   一定范围内动脉血Pco2的升高,可以加强对呼吸的刺激,但超过一定限度则有抑制和麻醉效应。

   二氧化碳刺激呼吸通过两条途径实现:

一是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而兴奋呼吸中枢;二是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冲动沿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反射性地使呼吸加深、加快、增强肺通气。

其中,前者是主要的。

2、H+的影响

    动脉血中〔H+〕降低,呼吸受到抑制;〔H+〕增加,呼吸加深,肺通气增加。

   H+也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两条途径实现对呼吸的调节。

Po2的影响

   吸入气Po2降低时,肺泡气、动脉血Po2都随之降低,呼吸加深、加快,使肺通气增加。

   低氧对呼吸的刺激作用可以完全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实现。

第六章消化系统

消化吸收的概念消化:

是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以被动物直接利用的小分子物质过程。

吸收:

消化分解后的营养成分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

消化可以分为物理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和生物学消化。

胃底腺区的腺细胞只要有主细胞、壁细胞和黏液细胞三种类型。

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凝乳酶和脂肪酶。

壁细胞分泌盐酸和内因子

小肠运动的三种方式:

蠕动、分节运动和钟摆运动。

反刍的概念及意义反刍:

反刍动物采食时,粗饲料未经充分咀嚼就吞咽入瘤胃,经瘤胃液浸泡和软化一段时间后,食物经逆呕重新回到口腔,经过再咀嚼,再次混入唾液并再吞咽进入瘤胃。

意义:

有利于进一步切碎饲料;

   混合唾液,中和胃内容物发酵时产生的有机酸;

   排出瘤胃内发酵产生的气体;

   有利于食糜中饲料颗粒的选择性排空;

嗳气:

瘤胃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气体由食管、口腔向外排出的过程。

1、促进胃液分泌

由于进食引起的胃液分泌的增加,称为消化期分泌。

按照接受食物刺激部位的先后,将胃液分泌分为头期、胃期和肠期。

(3)肠期

食糜进入十二指肠

-->刺激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促进胃液分泌

-->刺激十二指肠黏膜--->分泌肠泌酸素--->促进胃酸的分泌

2、胃液分泌的抑制:

对胃液分泌的抑制因素主要是盐酸、脂肪和高渗溶液。

(1)盐酸

酸度升高,PH在1.2~1.5时,反过来抑制胃液的分泌。

-->盐酸直接刺激G细胞-->抑制胃泌素的分泌;

-->刺激小肠黏膜的S细胞-->促胰液素-->作用于G细胞-->抑制胃泌素的分泌;

-->作用于胃黏膜的D细胞-->释放成长抑素-->抑制胃液的分泌。

(2)脂肪

刺激肠黏膜分泌肠抑胃素,抑制胃液的分泌。

(3)高渗溶液

刺激小肠壁渗透压感受器,抑制胃液的分泌。

简述胰液的消化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1、胰液有多种消化酶组成:

①胰蛋白水解酶:

包括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等,分解蛋白质为多肽和氨基酸。

②胰脂肪酶:

分解脂肪为甘油和脂肪酸。

③胰淀粉酶:

分解淀粉为糊精和麦芽糖等。

④核糖核酸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

分解RNA和DNA为单核苷酸。

2、胰液分泌的调节①神经调节:

口腔、胃、小肠中的食糜-->刺激胰液分泌中枢-->迷走神经-->作用于胰腺细胞-->分泌胰液;

-->作用于肠黏膜的G细胞-->胃泌素-->作用于胰腺细胞-->分泌胰液。

抑制作用:

交感神经。

②体液调节:

促进胰液分泌的体液性因素包括:

促胰液素、缩胆囊素和促胃液素。

抑制作用:

胰高血糖素和成长抑素。

胆汁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1、胆汁的生理作用:

1)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

   胆酸盐、胆固醇和软磷脂可以乳化脂肪,增加与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

   胆酸盐是胰脂肪酶的激活剂,可以增强酶的活性。

  中和胃酸,为胰脂肪酶提供适宜的PH值。

   胆酸盐可与脂肪酸结合成水容性的复合物,促进脂肪酸的吸收。

2)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

 3)调节胆固醇代谢

4)参与某些代谢产物的排泄,如一些药物、胆红素等可经胆汁排出。

5)作为促进剂,刺激胆汁分泌。

2、胆汁分泌的调节①神经调节:

口腔、胃、小肠中的食糜-->刺激中枢-->迷走神经

-->肝脏-->促进胆汁分泌;

-->作用于肠黏膜的G细胞-->胃泌素-->促进胆汁分泌

-->促进胆囊收缩-->促进胆汁排出

抑制作用:

交感神经。

②体液调节:

促进胰液分泌的体液性因素包括:

促胰液素、缩胆囊素和促胃液素。

吸收的主要机制肠道中经过消化的营养物质和水的吸收途径包括:

跨膜途径、旁细胞途径。

吸收的主要机制:

  被动吸收:

简单扩散、易化扩散

  主动转运

为什么说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肠很长、食糜在其中停留的时间长。

肠黏膜上有环形的皱褶,并拥有大量密集的指状肠绒毛,使消化吸收面积增大;

小肠中含有大量消化酶。

第七章体温是指身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通常用直肠温度来代表动物体温

马:

37.637.2~38.1

乳牛:

38.638~39.3

绵羊:

39.138.3~39.9

山羊:

39.138.5~39.7

犬:

38.937.9~39.9

猪:

39.238.7~39.8

鸡:

41.740.6~43

散热机体散热的四个途径:

皮肤散热(占全部散热量的75-85%)

呼吸器官散热

消化器官散热

排尿散热

皮肤散热的四种方式:

辐射、传导、对流、蒸发

等热范围等热范围:

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动物的代谢强度,和产热量可保持在生理的最低水平而体温仍能维持恒定。

这种环境温度称为动物的等热范围或代谢稳定区。

生产实践中以在等热范围内饲养畜禽最为适宜。

牛:

16-24犬:

15-25

猪:

20-23鸡:

16-26

绵羊:

10-20

第八章泌尿

尿液生成的两个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分泌和排泄作用

饮用等量的生理盐水和清水,哪种情况下引起的尿量增加更为显著?

机制是什么?

饮用清水引起的尿量增加更为显著。

原因:

血浆晶体渗透压因饮用清水而下降,抗利尿激素(ADH)释放量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而生理盐水未改变血浆晶体渗透压。

体内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四个途径肺:

排泄二氧化碳和水

皮肤:

排泄水、氯化钠和尿素等

消化道:

排泄血红蛋白代谢产物血红素及来自血液的钙、镁、铁等。

肾脏:

以生成和排出尿的形式排泄体内大部分代谢产物及进入体内的异物、药物。

第九章肌肉

简述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

1、当神经冲动到达时,接头前膜去极化,引起该处特有的电压门控式Ca2+通道开放,细胞外C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