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提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58900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社会心理学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社会心理学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社会心理学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社会心理学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提纲.docx

《社会心理学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提纲.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提纲.docx

社会心理学提纲

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

许美华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1.西方有关社会心理学的界说

第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社会行为或相互影响所产生的行为科学。

第二.社会学的基本观点: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制度,社会团体与个体行为的关系。

S.L.阿尔布赖齐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之间的交互作用。

I.H.戴维斯,D.J.贝姆,R.E.西尔费曼

2.前苏学者有关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研究受所属的社会团体制约的人们的生活行为活动的规律,以及由这些团体本身产生的心理特征。

G.M.安德烈耶娃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多种无组织(偶然集合的人群)和有组织的人类共同体,人们在交往中的相互作用和联系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

A.B.彼得罗夫斯基B.B.施巴林斯基

3.我国学者对社会心理学的不同定义:

吴江霖(1982年)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条件下心理活动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潘菽(1983年)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在一切社会活动中所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科学。

沙莲香(1987年)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的基本过程及其变化发展的条件和规律的具体科学。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过程

内过程

外过程

社会认知社会情绪

社会动机社会态度

各种层次的群体心理

孔令智.汪建新(1988年)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一定社会环境下个体人际关系及群体心理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乐国安(南开大学教授)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规律进行研究的科学。

周晓虹(1997年)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具有独特文化和完整的人格对各种简单与复杂的社会刺激所作的反应。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1.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第一.人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第二.人的社会动机

第三.社会认知第四.社会态度和态度改变

2.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

人际关系:

对人际关系的认知、人际关系的功能、人际关系的改善

人际沟通:

人际沟通的类型、人际沟通的功能、人际沟通的程序、人际沟通发效果

人与人关系之间的社会行为是如何发生作用的。

3.群体心理

群体对群体成员行为的影响;群体领导人的地位和作用;群体领导人的领导行为;

大众群体心理、民族心理...

4.应用社会心理学

环境社会心理学:

人们与生活环境的相互作用、污染、噪音.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社会心理的影响。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常用术语

1.概念:

指一组在某种程度上相似的现象,并用一个词代表这一组现象,称之为概念。

如:

侵犯.社会化.动机.认知等

2.命题:

包括一个或更多概念的陈述,它是指可以观察到现象。

如: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有所上升;关键时刻掉链子

3.变量:

变量是概念的一种。

变量可以作为命题检验是否正确或准确的因素。

变量与概念不同,其数量和大小是可以观察和测定的。

4.假设:

一个正在被检验的命题就是假设。

5.效度与信度:

效度是指测量被测对象所具有的真确度,也就是说,所测量的结果必须符合该测量的目的。

信度是指一个实验的可靠程度。

信度的高低是以相关系数来表示,这一相关系数的计算以两项测验成绩为佳。

二.社会心理学具体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分为:

一般观察法和参与观察法;参与观察法又分为:

公开参与和隐蔽参与

2.实验法分为:

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现场实验法

3.调查法分为:

访谈法、问卷法

4.档案研究法

实验室实验法的优缺点比较

优点:

1.对自变量高度控制;2.被试的报告率较高;3.被试所做的事必须征得实验者的同意,其权利和安全都可得到保护;4.无关变量受到控制。

缺点:

1.人为性;2.被试知道自己当被试;3.被试人数有限

现场实验法的优缺点的比较

优点:

1.现实性高,能在正常情境下对社会行为进行研究。

2.能广泛地观察被试(人数多)3.被试不知情,行为会更自然

缺点:

1.对自变量控制较低2.无关因素的影响可能较大3.难以对被试的权利和安全加以保护

****************************************************

****************************************************

第二章人的社会化与社会角色

第一节社会化及其基本途径

一.不同学科对社会化的解释

1.社会学:

偏重社会化过程中人与社会的互动,关注社会规范的内化及社会角色的形成。

2.心理学:

偏重社会化过程中个人的成长,关注个人的人格与自我意识的形成及一般的社会学习过程。

3.文化人类学:

偏重社会化过程中文化的继承,关注一个民族代代相传的文化模式对其成员共有人格及社会行为的影响。

也称“文化儒化”或“文化熏染”。

二.社会化的定义

E.弗洛姆:

社会化诱导社会成员去做那些能使社会正常就必须做的事,是使社会和文化得以延续的手段。

安德列耶娃:

社会化包括两方面过程,一是个体通过加入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系统的途径、掌握社会经验的过程;另一方面是个体对社会关系系统的积极再现的过程。

1.社会化的定义:

社会化是指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2.社会化的两个任务:

第一.使个体知道社会或群体对他有哪些期待,规定了哪些行为规范。

第二.使个体逐步具备实现这些期待的条件,自觉地以社会或群体的行为规范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三.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1.社会教化:

即广义教育,指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机构及其执行者对人实施社会化的过程。

第一.系统正规的教育:

各级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监狱与劳动教养部门对违法犯罪分子的强制社会化第二.非系统非正规的教育包括社会风俗、群体亚文化、大众传媒等

2.个体内化:

个体内化是指个体将社会教化的内容得以实现的内在因素。

个体内化的社会心理机制:

第一.观察学习--替代性的强化;第二.认知加工;第三.角色扮演;

第四.主观认同--自居作用;第五.自我强化。

3.社会教化与个体内化的关系:

两者相辅相成;没有社会教化,个体内化无从进行;如果没有个体内化,社会教化便毫无意义。

四.社会化种类:

1.基本社会化;2.预期社会化;3.发展社会化;4.再社会化。

五.社会化内容:

1.政治社会化;2.道德社会化;3.文化社会化;4.性别角色社会化。

第二节社会化因素

一.遗传因素

1.基本特征(身高.体形肤色.血型智力.感觉动作.性格);2.男女性别;3.单胎与双胎

二.社会环境因素

1.社会文化: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包括经济.政治.科学.教育.文学艺术.宗教.风俗习惯.思维模式及生产力水平等等。

文化是社会整体性的产物,潜移默化地熏陶着生活在这一地域内的每个社会成员,使其思想观念、心理、行为等自然而然地符合这一文化模式的准则,以价值观念积淀于民族心理意识之中,并世代相传,这被荣格称之为“集体无意识”。

2.家庭环境:

家庭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基本群体,主要由婚姻关系与血缘组成。

赖德克:

家庭气氛对儿童影响的6个指标:

第一.对孩子是专制还是民主;第二.孩子所受到的限制和具有的自由程度;

第三.处罚的严厉程度;第四.父母与孩子的亲密程度;

第五.父母对孩子教育各自所分担的责任;第六.兄弟姐妹之间的亲密程度。

3.学校的社会教化功能:

第一.教授人类生活应具备的各种普通与专门的知识和技能;

第二.形成个人思想、观念、信仰及态度,熟悉其所生活地域的社会风俗;

第三.指导与训练各种生活习惯;

第四.指导与训练各种正当的行为标准和价值标准。

4.亲朋好友及邻居的影响:

第一.各种不同的习惯、态度和情绪倾向;第二.各种不同的信仰、理想与迷信;

第三.各种不同的知识与技巧。

5.游戏伙伴(同辈群体):

第一.关系平等;

第二.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

a.养成在社会生活中领导与服从的态度;b.形成一种平等的观念;

c.养成社会上分工与合作的习惯;d.养成人们之间相互冲突的调适与忍耐的习惯;e.练习相互间的竞争。

6.大众传媒的影响:

第一.迅速向人们提供和传递有关社会事件和社会变革的信息;

第二.向人们提供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模式、角色评价、价值标准、行为规范等。

第三节社会化的理论

一.精神分析学说流派:

这一流派的研究起点是从人的本能与动机出发的趋向着手。

1.弗洛依德的观点:

按照弗洛依德的观点,人格就是由本我、自我、超我组成,人的社会化过程也是由它们的交互作用决定的。

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主要由“唯乐原则”支配,其行为不受道德规范的约束,甚至是潜意识的。

自我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在适应环境中形成和发展成熟的。

自我的功能:

第一.获得基本需要的满足,以维持个体的生命;第二.调节本我的需要,以符合现实的要求;

第三.管理不为超我所接受的冲动;第四.调节本我与超我的冲突

超我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将社会规范、道德标准、价值判断等内化的结果,即人们常说的“良心”、“理性”。

超我的功能:

第一.管制社会不容许的原始冲动;第二.诱导自我用合乎社会规范的标代替较低的现实目标;第三.使个人向理想人格发展。

本我、自我、超我的关系:

本我追求享乐,自我受现实环境的限制,而超我则具有评价是非善恶的功能。

2.埃里克森的观点:

修正了弗洛依德的观点,将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

第一.信任与不信任(出生--1岁);第二.自主、怀疑与羞怯(2--3岁)

第三.首创性与内疚感(4--5岁);第四.勤奋与自卑(6--11岁);

第五.统一的角色与混乱的角色(12--18岁);第六.亲近与孤立(青壮年期);

第七.创造力感与停滞感(壮年期);第八.自我完善与悲观失望感(老年期)。

二.认知理论

皮亚杰的理论:

皮亚杰将人的道德发展分为两个阶段——他律性道德阶段与自律性道德阶段。

三.社会学习理论

四.正常成熟理论

第四节社会角色

一.角色的含义:

1.社会角色个人在社会关系体系中处于特定的社会地位,并符合社会要求的一整套个人行为模式。

社会角色是一套社会行为模式;社会角色是由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而非自定的;

2.社会角色的分类:

第一.根据角色存在的形态不同分为:

理想或期望角色指社会或团体对某一特定社会角色所设定的理想规范和公认的行为模式

领悟角色是指个体对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行为模式的理解

实践角色是指个体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在执行角色规范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实际行为

第二.根据角色扮演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分为:

先赋角色(Ascriptiverole)指个人与生俱来或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获得的角色。

自致角色(Achievingrole)指个人通过努力和活动而获得的角色。

第三.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分为:

规定性角色(Formalrole)或正式角色,是指扮演者的行为方式和规范都有明确的规定,角色不能按自己的理解自行其是。

规定性角色要求理想角色和实践角色是高度一致的。

开放性角色(Informalrole)或非正式角色,是指个人可以根据对自己的地位和社会期望的理解,自由地履行行为角色。

第四.根据角色和角色之间的权力和地位关系分为:

具有支配他人的权力就是支配角色;受他人支配的就是受支配角色。

第五.根据角色扮演者的最终意图:

功利性角色指该角色的行为是要计算成本.讲究报酬.注重实际效益。

表现性角色的行为不是为了获得报酬而采取的行为模式。

第六.根据角色的参与程度分为七种类型:

1.零度参与

街上行人、影院观众

2.漫不经心参与

浏览商品的顾客

3.传统议事性参与

参加婚丧仪式的亲友

4.生物性参与

母亲对子女、虔诚的教徒

5.神经质型深度参与

职业赌徒

6.情迷意乱地参与

深恋的情侣

7.精神与外物合一的参与

神灵附体的道士

二.角色学习.扮演.冲突

角色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客观期望,借助自己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

1.角色学习(RoleLearning):

是角色扮演的基础和前提,包括两个方面:

形成角色观念;学习角色技能。

第一.角色观念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自己演的角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的总和。

a.角色地位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地位的认识。

b.角色义务观念指个体对自己所应履行的角色义务职责的认识。

c.角色行为观念指个体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行为模式的认识。

d.角色形象观念是指个人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所应具有的思想、品格和风格方面的认识。

第二.角色学习:

a.角色本身是由各种行为方式组合起来的一个整体,所以角色学习是综合性的学习,如果零碎而片段的学习,都会导致角色错位,甚至会出现角色混乱和角色冲突;

b.角色学习是在互动中进行的,也就是说,角色学习必须在社会交往中实现,有一定的参照个体或群体作为楷模或榜样;

c.角色学习是随着个体角色的改变来进行学习的。

2.角色扮演(Role-taking)人们按照其特定的地位和所处的情境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是角色扮演。

a.了解常规姿态的能力;b.运用这一姿态去扮演他人的角色;c.想象演习各种行动方案。

3.角色冲突(RoleConflict)

处于一定地位的个体与角色期望发生冲突,也就是个体不能执行角色要求而引起冲突的情境或是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中出现的心理与行为的不适应和不协调的状态。

角色冲突的表现形式:

角色内冲突与角色间冲突:

角色内冲突是由于角色互动对象对同一角色抱有矛盾的角色期望而引起的冲突;角色内冲突既可来自不同类型的角色互动对象矛盾的角色期望,也可出自同一类型的角色互动对象矛盾的角色期望。

同一类型或同一角色互动对象也可能对某一角色提出相互矛盾的角色期望。

角色间冲突是由角色紧张造成的,其表现有两种:

第一.一个角色丛中的几个角色如果同时对其提出履行角色行为要求时,就会发生角色间冲突;

第二.当两个角色同时对一个人提出两种相反的角色要求时,也会引起角色冲突,这需要角色扮演者在两种相反的角色行为之间作出痛苦的选择。

如何缓解角色冲突?

第一.角色规范化:

将社会体系中明确角色的权利与义务(角色规范化),就会减少角色的冲突;

第二.角色合并法:

当一个人同时持有两个以上角色并发生冲突时,可以将两个相矛盾的角色合二为一,发展成一个新角色;

第三.角色层次法:

角色持有者将两个以上相互冲突的角色“价值”进行分层次排列,将最有价值的角色排在首位。

取舍角色的标准:

一看该角色对个体的意义;

二看如果不扮演某些角色可能会产生的积极的和消极的后果;

三看周围的人对拒绝某些角色的反应。

***********************************************

***********************************************

第三章社会动机

第一节社会动机概述

一.社会动机

1.社会动机概念

社会动机是指引起、维持和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内部的动力。

也是个人行为的直接原因,一种内部刺激。

动机的两层含义:

一是动机的活动性,动机是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二是动机选择性,人是根据动机的强弱进行选择。

2.动机与需要

需要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由于缺乏某种东西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一种主观状态,也是引起动机的内在原因。

形成需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个体感到缺乏什么东西,有不足之感;二是个体期望得到什么东西,有求足之感。

需要的形式是主观的;需要的内容则是客观的。

你需要什么可以随心所欲地想,需要能否被满足,则受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

3.动机与目的:

目的是人的活动达到的结果,动机则是推动人去达到目的的心理活动。

4.动机与行为:

同一动机可以表现为不同的行为;而同一行为也可能由不同动机构成。

二.动机的特征

1.动机的强度与力量测定动机强度的指标:

第一.能量。

动机强度与某一内驱力的能量大小成正比;第二.持续性与可变性。

2.动机的清晰度:

指个体对可见到或能预见到的某一特殊目标的意识程度。

衡量动机清晰度的指标:

第一.选择行为的自觉性;第二.可以测量的语言和行为。

3.动机的更替性:

动机的更替性是改变个人行为的直接原因。

当人发现其行为不符合组织目标时,要改变其行为,必须从改变其动机着手。

4.动机的复杂性:

第一.个体的行为是由几种动机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必有一个主导动机在起着关键作用;

第二.个体内心的动机往往与其口头或书面表达的动机是不一致的;

第三.个体内心实际起作用的动机与其本人意识到的动机也常常不一致。

三.动机的功能

1.激发个体活动,对行为有推动作用;

2.维持个体活动,对行为有强化作用;

3.引导个体活动朝向一定目标,对其行为具有定向作用。

四.社会动机的类型

1.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推动个体追求和完成自认为最重要、最有价值的工作,并设法将其达到某种理想地步的一种内在的力量。

2.权力动机--指对权力的欲求。

3.赞许动机--就是真心实意对他人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与称赞,并想以此获得对方的好感。

从另一个角度讲,我们也需要他人的赞许。

4.亲和动机--指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友好联系的一种内心欲求。

五.动机受到挫折后的行为反应

挫折(Frustration):

挫折指个体遭受阻碍后引起的情绪状态。

受挫折后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

1.攻击(Aggression):

攻击是一种最常见的对挫折采取的公开对抗的行为。

攻击分直接攻击和转向攻击:

直接攻击是指把攻击行为直接指向阻碍自己达到目标的人或物。

转向攻击是指当不能直接攻击阻碍自己达到目标的人或物时,把攻击目标转向某种代替的人或物。

2.冷漠(Apathy):

当一个人受到挫折后压力过大,无法攻击而招致更大的痛苦,于是便将他愤怒的情绪压抑下来,采取冷漠的行为。

3.幻想(Fantasy):

幻想是在个人遭受挫折后退缩脱离挫折的情况。

他把自己置身于一种想象的境界,企图以非现实的虚构方式来应付挫折或解决问题。

4.退化(Regression):

退化是指个体在遇到挫折时,会表现出与自己年龄不相称的反常行为。

5.忧虑(Anxiety):

忧虑是指一个人连续遭受挫折与失败,便失去自尊与自信,逐渐形成一种由紧张、不安、焦虑、恐惧交织在一起复杂的情绪状态。

6.固执(Fixation):

个体一再遭受同样的挫折,不是随机应变,而是采取一成不变的反应方法,即使情况有所变化,而这种刻板式反应方式仍会盲目出现,这种现象就是固执。

7.妥协(Compromise):

妥协指受挫折后采取的一种减轻情绪上紧张状态的缓冲性的行为。

弗洛依德称其为“防御性作用”,指这种妥协能保护受挫者免受过分紧张压力的损害。

妥协的几种表现形式:

第一.文饰(Rationeization):

文饰的作用是自我安慰,指人受到挫折后寻找各种理由原谅自己或为自己的失败来辩解的一种行为方式。

第二.逃避(Escape):

逃避是指人遭受挫折之后不敢面对挫折情况,而是逃避到较安全的地方,或幻想的世界,或称病不起。

第三.投射(Projection):

一个人想否认自己不正当的行为,就说大家都具有这种不正当行为,用这种方式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解,以此减轻自己的内疚、不安和忧虑等紧张情绪。

第四.替代(Replacement):

个体所确定的目标与社会要求相矛盾或受现实条件限制而无法实现时,就选择另一个目标来取代原定目标。

替代中最积极的办法,就是升华。

第五.反向(Reaction):

个体的行为与其所思所想完全相反,常常以虚假的外表来掩饰其内心真实动机,这就是反向。

第六.模仿(Identi):

模仿与投射的含义相反,它是把别人身上所具有的优良品质加在自己身上,通常表现为模仿别人的言谈和举止。

第二节侵犯动机

一.侵犯行为的含义

侵犯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地伤害他人的行为。

一是为个体的外在行为表现;二是内在意图或动机。

考察是否是侵犯行为的四个因素:

1.行为发生的社会情境;2.行为者的社会角色;3.行为发生前的有关线索;4.行为者的身份特征。

二.侵犯动机的观点:

1.生物学本能论的观点(其代表人物:

弗洛依德):

认为侵犯行为是由人的本能支配的。

2.挫折——侵犯假说

主要观点:

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

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反之,挫折的存在也总是导致某种形式的侵犯。

对此说法的修正:

如果个体所处的环境之内不存在给人以引导的认识线索,挫折不一定导向特定形式的反应。

总结:

挫折是引起人类侵犯行为的一个条件,但决不是唯一的条件,挫折的一个可能作用是加强个人对暴力有关联事件的侵犯反应。

3.社会学习理论:

第一.模仿学习(代表人物--班杜拉)

关于侵犯行为的三个必要条件:

a.榜样的侵犯行为;b.榜样的侵犯行为的“合理性”;

c.观察者在榜样表现侵犯行为的时候必须在场,即观察者处在与榜样表现侵犯行为相同的情境内。

关于侵犯行为的三个充分的条件:

a.观察者有足够的动机注意榜样表现侵犯行为及当时的情境;

b.榜样的所作所为和所有相关的刺激必须使观察者储存在记忆中;

c.观察者有能力对所观察到的行为序列作出的反应。

具备了上述三个条件,观察者便可能产生三种结果:

a.观察者将所看到的榜样或场景经过个体认知系统地整理之后,将相关刺激的线索联结起来使观察者习得了新的反应;

b.由于看到榜样的行为得到一定的奖赏或处罚,使观察者体尝到替代性的酬赏或处罚,从而修正自己习得的行为表现;

c.榜样的行为助长了观察者表现已习得的行为,也就是说,榜样的行为为观察者提示了可以做些什么。

第二.侵犯与大众传播:

a.观众所看到的电视节目某一主题内容反复出现并且相当一致;

b.观众经常地、有规律地收看同一主题内容的各种节目;

c.观众知觉并学习到该主题内容所表现的行为,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应付和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d.观众对于主题内容所表现出的思想必须有某种程度的接受。

三侵犯的消除与控制

1.宣泄--在心理治疗中,通过言语表现的方式,让患者把自己思想体系中某些讨厌的思想倾述出来,使思想得到澄清,身心得到纯洁,从而可以收到治疗上的效果。

2.习得的抑制(惩罚):

第一.加强社会规范的教育学习;第二.痛苦线索的抑制;第三.对惩罚或报复的畏惧。

3.置换--就是寻找“替罪羊”。

替罪羊的特征:

第一.软弱性;第二.特异性

第三节利他行为

一.利他行为(动机)概述

1.利他行为的定义及决定过程模式:

利他行为是指在任何形式下都不指望得到报答而主动帮助他人的一种行为。

2.利他行为的特征:

第一.以利他为目的;第二.不期望得到任何精神或物质方面的奖励;

第三.自觉自愿,没有任何外界压力;第四.利他者本人会有损失。

3.利他行为种类:

第一.对陌生人的利他行为;第二.见义勇为;第三.个人节制自己;第四.偿还行为。

二.影响利他行为的不利因素:

1.他人在场与利他动机--“旁观者效应”:

第一.在紧急情况下,他人在场会起到抑制作用。

第二.旁观者的无动于衷会对我们产生“别人不管,我为什么要管”的心理暗示。

第三.他人的冷漠会使人产生当时情境没有什么危险的错觉。

第四.他人在场会“削弱”我们自身的道德责任感。

2.在紧急情况下影响利他行为的特征

与一般情况相比,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的特点,有可能会阻碍人们的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