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3第三节 城市化+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754396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018.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3第三节 城市化+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学年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3第三节 城市化+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学年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3第三节 城市化+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学年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3第三节 城市化+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学年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3第三节 城市化+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3第三节 城市化+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3第三节 城市化+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3第三节 城市化+Word版含答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3第三节 城市化+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3第三节城市化+Word版含答案

第三节 城市化

课程标准:

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

1.了解城市化的定义、标志。

2.了解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掌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3.掌握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什么是城市化

1.概念

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动力机制

城乡人口迁移的根本原因是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

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时间,推力和拉力的具体内容可能不同,相互作用的结果也不一样。

3.标志

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4.意义

(1)带来聚落形态的变化。

(2)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3)是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进步的表现,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逆城市化不是城市的衰败,而是城市化扩展的一种新形式,它是建立在城乡差别近于消失、形成一体化的基础上,乡村、小城镇的基础设施的完善,加上优越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久在城市中面对浑浊空气、噪声的大城市居民到乡村城镇暂住、定居的现象。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城市化对城市环境的改变

3.生态城市化

(1)目的

(2)目标

1.城市化速度最快的阶段是不是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时期?

[提示] 不是。

城市化中期阶段速度最快,城市化后期阶段水平最高。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都是负面的吗?

[提示] 不一定。

合理的城市化能改善环境,过快的城市化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

知识点一什么是城市化

材料 2017年4月1日,新华社发表了一篇震动中国的通稿: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

[问题] 上述材料反映了城市化的哪一方面?

[提示] 城市用地面积增加。

1.城市化的内涵和标志

2.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1)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①社会经济发展是促进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主要表现在三大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见下表。

产业

影响

第一产业

随着农业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农村人口向城市大量转移

第二产业

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工业化进程为进城的农民从事加工制造、建筑等行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民工已成为城市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产业

经济繁荣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

进城的农民工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廉价劳动力,也为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②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

工业化扩大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出现了一大批工矿业城市;工业化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人口增加;工业化促进了城市本身基础设施的完善,加大了对工业和人口的吸引力。

工业化是近代城市迅猛发展的根本动力,城市化通常指工业革命及其以后的城市化。

3.城市化的意义

项目

意义

促进人口转化

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

改善产业结构

城市化过程能够卓有成效地带动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

推动工业发展

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

推进科技进步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

改变文化、

思想、观念

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例1】 读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1990年和2011年比较图,回答

(1)~

(2)题。

(1)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

A.城市总人口增加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D.城市工业部门更齐全

(2)从1990年到2011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  )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②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③为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④郊区廉价劳动力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审题指导] 解答本题一是要认真读图,对比两图的变化;二是要明确城市的标志和动力机制。

[解析] 

(1)读图,从图中不能判断出城市总人口增加,A错误。

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市用地规模扩大,B正确。

不能判断出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C错误。

城市工业部门齐全不是城市化的主要标志,D错误。

(2)从1990年到2011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是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①正确。

城市交通网不断完善后,工业外迁可减少城区交通拥堵,②正确。

有利于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③正确。

工业不全是劳动密集型,郊区廉价劳动力不是主要影响因素,④错误。

A正确。

[答案] 

(1)B 

(2)A

 

(1)城市化的标志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高低,而城市的人口数量和用地规模则反映城市的发展是否合理。

(2)城市化的主要标志都是相对的,不能作为绝对指标。

在分析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时,还应结合城乡收入、劳动方式、人均收入、文化教育的差异性和价值观念的趋同性等各项指标。

知识点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材料 城市的“空心现象”: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农村和小城镇迁移,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兴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而且在老城和新城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

[问题] 材料中叙述的现象是什么?

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这种现象是逆城市化。

原因:

大城市中心环境恶化,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农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再加上交通发展,人口向农村和小城镇迁移,从而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1.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1)时间差异

(2)空间差异

2.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及再城市化的表现、成因与联系

【例2】 读某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a)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就业的百分比图(图b),回答

(1)~(4)题。

(1)图a中,⑤→⑥反映的现象是(  )

A.城市化加速发展B.城市郊区化

C.逆城市化D.城乡差别拉大

(2)不是产生上题现象的原因的是(  )

A.城市环境污染严重B.交通便捷

C.农村劳动力丰富D.农村基础设施完善

(3)若图b中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劳动力就业比重状况,那么乙处在图a中的(  )

A.③阶段B.④阶段

C.⑤阶段D.⑥阶段

(4)若图b中甲、乙代表世界上两类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下列有关甲、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

B.乙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C.乙目前城市化速度较快,城市环境质量高

D.甲城市化速度缓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审题指导] 解答本题首先需要注意各坐标轴代表的意义,其次需要结合所学城市化的知识,判断城市化进程的阶段及相应特点。

[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⑤→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降低,反映的是逆城市化现象,所以C正确。

(2)该现象为逆城市化现象,产生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有城市环境污染严重、交通便捷、农村基础设施完善等,与农村劳动力丰富无关。

(3)乙阶段劳动力在农业、工业、服务业中就业的百分比分别约为48%、30%、22%,因此乙阶段从事非农业活动人口百分比大约是52%,应处于城市化中期阶段,对应图a中的③阶段。

(4)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工业、服务业劳动人口比重总和高),乙类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工业、服务业劳动人口比重总和较低),因此甲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缓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乙代表发展中国家,目前城市化速度较快,城市环境质量低。

[答案] 

(1)C 

(2)C (3)A (4)D

 

(1)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的区别

前者主要由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反映,比重越大,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

后者表示某一时间段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快慢。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而发展中国家虽然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化水平仍然低于发达国家。

(2)逆城市化并不是城市化的倒退

虽然逆城市化阶段人口由市中心向外迁移,但其还是城市人口,这些人口并不从事农业活动,因此逆城市化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并不是城市化的倒退。

知识点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材料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城市化中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目前我国约1/5的城市大气污染严重,1/3的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国家二级标准。

下面是表现城市化问题的漫画。

[问题] 材料反映了城市化带来的什么环境问题?

[提示] 大气污染。

1.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的发展,使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变化,环境也相应受到影响,使地理环境各要素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了变化,其表现如下:

2.城市化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

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过快的城市化就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其表现、原因和治理措施如下表所示:

主要

表现

成因

整治措施

大气

污染

城市居民燃烧煤炭等燃料所排放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废气;汽车、飞机、火车等各类交通工具排放出的尾气

合理布局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中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

水污染

城市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

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

固体废

弃物

污染

工业生产、建筑规模扩大、居民消费,产生大量固体垃圾

及时清除,实行分类回收、利用

噪声

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工地和社会生活,产生的噪声

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

3.城市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主要表现

成因

危害

整治措施

交通拥挤,

居住条

件差

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

造成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影响城市环境质量;导致住房紧张,影响居住质量

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加快住房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就业困难,

失业队

伍增加

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乡村人口无序迁入

造成贫困问题、社会治安问题

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例3】 为贯彻中央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要求,云南提出了“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特色城镇化模式,多利用坡地、荒地搞建设,走“山水田园一幅画,城镇村落一体化,城镇朝着山坡走,田地留给子孙耕”的新型发展模式,这是对传统城镇形象的一次重塑。

据此完成

(1)~

(2)题。

(1)云南提出“城镇上山”的特色城镇化模式,是为了(  )

A.发展山地旅游业B.实现逆城市化

C.拓展生存空间D.保护优质耕地

(2)云南“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特色城镇化模式,将进一步(  )

①提高人口素质 ②加快城市化进程 ③缓解人地矛盾 ④破坏坡地生态环境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审题指导] 题目信息重点强调了利用坡地、荒地进行城镇建设,将耕地留给子孙,有利于对耕地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解析] 

(1)由材料“城镇朝着山坡走,田地留给子孙耕”可知,云南提出“城镇上山”的特色城镇化模式,是为了保护优质耕地,D正确。

(2)云南“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特色城镇化模式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减少城镇建设对耕地的占用,缓解人地矛盾。

①②③正确,故选A。

[答案] 

(1)D 

(2)A

 

图解“城市病”的表现及解决措施

一、教材P31 读图思考

从图中可以看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化

表现

理由

说明

城市数

目增多

特大城市由2个增加到5个,中小城市增加若干

城市人口增多

城市规

模扩大

原有的3个大城市发展成为特大城市,同时又增加了3个大城市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产业结

构变化

由过去大面积的农村到现在大、中、小城市星罗棋布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二、教材P34 活动

城市化阶段

水平

发展速度

地域扩

展趋势

常见的问题

初期阶段

20%~

30%以

下,低

缓慢

缓慢

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

中期阶段

30%~

70%,

较高

迅速

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

后期阶段

70%以

上,高

缓慢,甚

至停滞

继续

增大

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

三、教材P35 活动

1.发达国家城市化开始时间早,如英国于1800年、美国于1825年前后开始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开始时间晚,如巴西于1940年、印度于1910年前后开始城市化。

2.目前英国、美国、巴西处于城市化的后期阶段,印度处于城市化的初期阶段。

3.近20年来,英国、美国、印度城市化的发展速度较慢,巴西城市化的发展速度较快。

4.未来英国、美国、巴西城市化发展趋于缓慢,印度城市化发展可能加快。

5.发达国家城市化开始时间早,现处于城市化的后期阶段,城市化发展速度变缓;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开始时间晚,现正处于城市化的中级阶段,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

四、教材P37 活动

1.略。

2.城市化给地理环境带来的压力有:

总体的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生物栖息地减少,影响生物多样性;地表和地面环境的改变,使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水量及其运动发生改变;地表和地面环境的改变,使得局部的气候条件发生变化。

由于城市排放的废弃物数量大,自然环境的分解能力有限,导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等。

过快的城市化还带来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医疗和教育压力大等问题。

3.合理规划城市;使城市化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提高城市绿化程度;提高城市居民的绿化意识;分散大城市职能等。

五、教材P38 活动

a模式优点是可以净化从郊区流入城市的空气;缺点是无法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城市中心污染物不易稀释,尤其是遇到大气稳定少动时更是如此。

b模式优点是在a模式基础上,绿地向城市中心延伸,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城市的热岛效应。

缺点是城市中心地区较其他用地面积比重大,向城市中心延伸的绿地在调节、净化环境等方面的作用有限。

c模式优点是在b模式基础上,绿地在城市中心形成网状,进一步减小了城市热岛效应。

而且由于绿地从城市边缘延伸到中心地区,使空气流动较通畅,有利于降低城市的大气污染。

缺点是城市中心地租高的地区,土地利用率降低。

针对三种城市绿地系统模式的缺点,学生提出改进意见合理即可。

根据下表资料,回答1~2题。

城市数目

(个)

工业总产

值(万元)

城市人口

(万人)

城市人口

比重(%)

1950年

1

12

12

2.7

1980年

3

19

65

38.6

2012年

8

35

83

67.8

1.下列数据不能反映城市化进程的是(  )

A.城市数目B.工业总产值

C.城市人口D.城市人口比重

[解析] 城市化的衡量标志有城市数目增多,城市等级升高,城市人口增多,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大,A、C、D三项能反映城市化进程;工业总产值与城市化进程无关,故选B项。

[答案] B

2.下列因素与逆城市化现象无关的是(  )

A.小城镇和乡村地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B.城市居民追求更好的环境质量

C.进城务工人员数量增多

D.城区与小城镇和乡村地区交通联系更加便捷

[解析] 逆城市化是指市区经济衰落、环境恶化,人口持续向郊区(农村、小城镇)迁移的过程。

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城乡之间交通更加便捷,人们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都是逆城市化的条件,故A、B、D三项正确。

C项是城市化的表现,故选C项。

[答案] C

如图1所示为我国大部分城市道路两侧绿化种植池现状,针对当前的城市问题,有环保学者提出设计建议(图2)。

读图回答3~4题。

3.图1中路缘石与种植池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最可能为(  )

A.阻挡雨水杂物B.美化城市环境

C.防止人为践踏D.减少建设成本

[解析] 路缘石狭窄且明显高于路面,是为了防止人为践踏种植池,C项正确;阻挡雨水杂物不是路缘石与种植池设计的主要原因,且图1这种模式更容易存留杂物,A项错误;绿化带的作用之一是美化环境,路缘石的设计无法美化环境,提升城市形象,B项错误;建设成本会增加,D项错误。

[答案] C

4.环保学者提出的设计建议主要是解决城市的(  )

A.热岛问题B.内涝问题

C.拥堵问题D.大气污染问题

[解析] 热岛效应是城市温度高于郊区形成的,调整路边绿化带解决不了热岛问题,A项错误;种植池低于路面,有利于路面排水和下渗,减少内涝情况的发生,B项正确;拥堵问题与交通管理有关,C项错误;大气污染问题与汽车尾气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有关,D项错误。

[答案] B

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

1920~2000年,总人口增长速度较快的是______________,城市人口增长较快的是___________。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相同原因是什么?

(3)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带来了哪些问题?

[解析] 

(1)首先观察图中图例所占的比重,192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共10亿左右,2000年增长到45亿左右,总人口增长速度较快的是发展中国家。

192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2亿左右,而2000年增长到近20亿,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较快的仍是发展中国家。

(2)二战后,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各国城市化的发展。

(3)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会给城市带来巨大的人口压力,造成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等。

[答案] 

(1)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

(2)二战后,新的技术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世界城市化的速度、规模、范围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3)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秩序混乱。

课后作业(六)

一、选择题

半城市化地区是指已经初步具备城市的某些特点和功能、但尚未被划为城市的地区,在中国主要指城乡结合部、小镇、乡和非农产业发达的村。

据此回答1~2题。

1.半城市化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郊区大力发展农业B.外来资本的投入

C.乡村工业化D.政府规划形成

[解析] 半城市化地区是非农产业比较发达的非城市地区,郊区大力发展农业不可能促进半城市化的形成,A项错误;半城市化地区是自发形成的,不是政府规划建设形成的,D项错误;乡村工业化有利于促进非农产业发展,从而推动半城市化的形成,C项正确;外来资本的投入若用于非农产业,则有利于半城市化的形成,若用于农业相关项目,则与半城市化形成无关,故B项所述不可能是半城市化形成的最主要原因。

[答案] C

2.为促进半城市化地区的发展,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加快中小城镇的产业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B.加大对半城市化地区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的投入

C.加大对中心城市的投入,提高中心城市的吸引力

D.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劳动力的均衡分配

[解析] 加大对中心城市的投入,会加大半城市化地区与所在区域城市的经济差距,不利于当地非农产业的发展,从而不利于半城市化地区的发展;而加快中小城镇的产业发展、加大对半城市化地区的投入、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都有助于改善半城市化地区的经济发展条件,都有利于半城市化地区的发展。

[答案] C

下图为我国两城市不同年份的人口分布构成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显示,1992~2012年(  )

A.甲城市老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小

B.甲城市近郊和新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小

C.甲、乙两城市远郊区县人口数量比较接近

D.甲、乙两城市近郊和新城区人口比重均增大

[解析] 读图可知,甲城市老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大,甲城市近郊和新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也比乙城市大,故A、B项错误;图中只显示了两城市不同年份的人口分布构成,无法进行人口数量的比较,C项无法判断;1992~2012年,甲、乙两城市近郊和新城区人口比重均增大。

[答案] D

4.甲、乙两城市处于城市化的(  )

A.初期阶段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D.逆城市化阶段

[解析] 读图可知,20年来,两城市近郊和新城区人口增长幅度大,郊区城市化现象突出,故两城市处于城市化的中期阶段。

[答案] B

城市景观的变化,如道路繁荣、高楼林立被称为景观城市化;城市内部人口潜在的变化,如精神文明建设、人口素质提高被称为人文城市化。

读某城市局部区域的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指数越大,表示城市发展水平越高)分布图,回答5~6题。

5.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

A.甲区域B.乙区域

C.丙区域D.丁区域

[解析] 由材料可知,城市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越大,表示城市发展水平越高。

由图中四区域的城市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的数值可知,甲区域的城市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之和最大,且甲区域景观与人文两方面的契合度最高,可推知甲区域的城市发展水平最高。

[答案] A

6.当城市景观发展速度大于人文发展速度时,会形成“过度城市化”,反之,则形成“滞后城市化”。

下列有关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区域——景观城市化建设亟待加强

B.乙区域——应加强道路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

C.丙区域——人口素质高,城市规划合理

D.丁区域——景观城市化发展程度较高

[解析] 由图可知,甲、丁两区域人文发展指数稍低于景观发展指数,应适度加强人文城市化建设;乙、丙两区域的人文发展指数与景观发展指数相差较大,乙区域应加强道路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丙区域需加强人文城市化建设。

故B项正确。

[答案] B

德国是人口较稠密的欧洲国家,2016年德国人口总数为8200多万。

下表是德国不同规模城市个数统计表,下图示意德国不同规模城市及乡村人口比重。

据此回答7~8题。

城市人口规模

个数

>100万的大城市

4

100万~50万的中等城市

10

50万~10万的小城市

70

<10万的乡镇

13500

7.图表数据表明,德国(  )

A.城市化水平高,逆城市化进程快

B.环境质量下降,城市问题严重

C.城市人口比重大,集中在中小城镇

D.卫星城市众多,形成城市群(带)

[解析] 图示德国城市人口比重为58.32%+32.91%,则体现了城市人口比重大;其中小城镇人口比重达58.32%,人口在50万以上的城市只有14个,体现了人口集中在中小城镇。

故C项正确。

[答案] C

8.德国的城市结构与人口分布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有效阻止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B.不断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C.第三产业的空间布局趋于平衡

D.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均衡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