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检测管理规定试行 第11分册 机械振动检测细则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754072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电检测管理规定试行 第11分册 机械振动检测细则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变电检测管理规定试行 第11分册 机械振动检测细则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变电检测管理规定试行 第11分册 机械振动检测细则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变电检测管理规定试行 第11分册 机械振动检测细则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变电检测管理规定试行 第11分册 机械振动检测细则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变电检测管理规定试行 第11分册 机械振动检测细则doc.docx

《变电检测管理规定试行 第11分册 机械振动检测细则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电检测管理规定试行 第11分册 机械振动检测细则doc.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变电检测管理规定试行 第11分册 机械振动检测细则doc.docx

变电检测管理规定试行第11分册机械振动检测细则doc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检测管理规定

 

第11分册机械振动检测细则

 

国家电网公司

二〇一七年三月

前言II

1检测条件1

1.1环境要求1

1.2待测设备要求1

1.3人员要求1

1.4安全要求1

1.5检测仪器要求1

2检测准备2

3检测方法2

3.1检测原理图2

3.2检测步骤3

3.3检测验收3

4检测数据分析与处理3

5检测记录和报告4

5.1检测记录4

5.2检测报告4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设备机械振动检测报告5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设备机械振动测点位置6

 

前言

为进一步提升公司变电运检管理水平,实现变电管理全公司、全过程、全方位标准化,国网运检部组织26家省公司及中国电科院全面总结公司系统多年来变电设备运维检修管理经验,对现行各项管理规定进行提炼、整合、优化和标准化,以各环节工作和专业分工为对象,编制了国家电网公司变电验收、运维、检测、评价、检修管理规定和反事故措施(以下简称“五通一措”)。

经反复征求意见,于2017年3月正式发布,用于替代国网总部及省、市公司原有相关变电运检管理规定,适用于公司系统各级单位。

本细则是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变电检测管理规定》编制的第11分册《机械振动检测细则》,适用于35kV及以上变电站的变压器、电抗器及其附属设备。

本细则由国家电网公司运维检修部负责归口管理和解释。

本细则起草单位:

国网湖南电力。

本细则主要起草人:

魏继龙、韩忠晖、毛柳明、曾波、陈平、叶会生、曾鹏、李丹民、罗湘慈、刘安定、黄阳岗、罗勇。

设备机械振动检测细则

1 检测条件

1.1 环境要求

a)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

b)环境相对湿度不宜大于80%。

c)应在良好的天气下进行,户外作业如遇雷、雨、雪、雾等恶劣天气和5级以上风力时,不宜进行该项工作。

d)附近无其它外部作业。

e)检测时应避免对讲机、手机等无线信号的干扰。

1.2 待测设备要求

a)设备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且外观无异常。

b)正常运行的设备,电压、电流值稳定。

c)新安装及检修设备投入时,运行时间30min以上。

d)设备外壳清洁、无覆冰。

e)设备上无其它作业。

1.3 人员要求

进行设备机械振动检测的人员经过上岗培训后,应具备如下条件:

a)熟悉设备机械振动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诊断程序和缺陷分析的方法。

b)了解设备机械振动检测仪器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和仪器性能,掌握机械振动检测仪器的操作程序和使用方法。

c)了解被测设备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运行状况和导致设备故障的基本因素。

d)具有一定的现场工作经验,熟悉并能严格遵守电力生产和工作现场的相关安全管理规定。

1.4 安全要求

a)应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的相关要求。

b)振动检测工作不得少于三人。

检测负责人应由有经验的人员担任,开始检测前,检测负责人应向全体检测人员详细布置检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交待邻近间隔的带电部位,以及其它安全注意事项。

c)应有专人监护,监护人在检测期间应始终行使监护职责,不得擅离岗位或兼职其他工作。

d)检测时,检测人员及检测仪器应与设备带电部位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e)不得踩踏设备和仪表,并防止误碰、误动设备。

f)行走中注意脚下状况,防止人员摔倒或脚部扭伤。

g)防止振动传感器坠落而碰伤设备和仪表。

h)检测时应戴绝缘手套,防止检测人员触电。

i)现场出现明显异常时(如噪音、振动等异常),应立即停止检测并撤离现场。

1.5 检测仪器要求

设备机械振动检测宜采用传感器与主机分离的分体式振动测量分析仪器,推荐使用ICP压电加速度传感器,主机由信号滤波、信号放大、信号处理和分析诊断等单元组成。

主要技术指标

a)传感器频响范围:

2Hz~1000Hz。

b)传感器质量(包括磁座)建议10g以内(以不影响振动的真实性为准)。

c)仪器量程范围:

振动位移0~1mm(p-p)、振动速度0~100mm/s(rms)。

d)仪器准确度:

±1%。

e)仪器谱线数:

1600线以上。

f)仪器储存容量:

8MB以上。

功能要求

a)可显示振动位移峰峰值大小。

b)可显示振动速度有效值大小。

c)可实时显示振动波形。

d)具有频谱分析功能。

e)测试数据和图形可存储、导出。

f)检测仪器具备抗外部干扰的能力。

g)电池供电时,工作时间不少于4h。

2 检测准备

a)了解被测设备的型号、制造厂家、安装日期等信息。

b)了解被测设备的检修情况、运行状况。

c)掌握被测设备振动检测的历史数据。

d)配备与检测工作相符的数据记录表格(见附录A)。

e)现场具备安全可靠的独立电源,禁止从运行设备上接取检测用电源。

f)按相关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办理工作许可手续。

3 检测方法

3.1 检测原理图

图1设备机械振动检测原理图

3.2 检测步骤

a)检测前,记录被测设备运行参数,如电压、电流等。

b)按照被测设备结构细分测试区域,确认测点位置并编号标注(见附录B,历次检测位置应相对固定)。

c)将传感器旋入磁座并拧紧,传感器正确连接到振动测量分析仪相应通道。

d)振动测量分析仪主机开机,设置传感器型式、灵敏度和测量类型等参数。

e)将传感器放置在任意一个振动测点上,观察检测信号和仪器读数,确认仪器工作正常。

f)将传感器逐一放置在振动测点上,读取并记录各测点振动位移值。

g)对于振动超标的测点,排除干扰后,除测量振动位移外,还应检测并保存振动波形和频谱。

h)检测结束后,再次确认电压、电流等运行参数稳定。

3.3 检测验收

a)检查检测数据是否准确、完整;

b)对有疑问的数据进行复测,确认数据正确。

4 检测数据分析与处理

检测完成后,在记录表格中标出振动值超过标准的测点,与上次数据比较后计算出各测点的振动变化量。

a)根据振动检测数据,对比如下振动标准,并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判断设备的运行状况。

设备名称

振动标准

油浸式电抗器(变压器)

在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频率和允许谐波电流分量下,油箱壁振动优良值不大于60μm(p-p),油箱壁振动最大值不大于100μm(p-p),油箱底部振动不大于30μm(p-p)。

油箱壁振动变化量不大于20μm(p-p)。

干式电抗器

夹件最大振动值不大于100μm(p-p)。

b)当振动或者振动变化量超过标准时,结合振动波形和频谱,初步分析设备振动原因。

c)变电设备机械振动通常以100Hz频率分量为主,小于100Hz为单纯的机械振动,大于100Hz的振动分量说明设备存在故障征兆。

5 检测记录和报告

5.1 检测记录

对于振动和振动变化量超过标准的测点,振动频率及对应振动数据记录完整,振动数据、波形和频谱应及时从保存仪器中导出,形成纸质文件作为附录A报告的附件同时保存。

5.2 检测报告

检测工作完成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检测报告整理并录入PMS系统,报告格式见附录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设备机械振动检测报告

A.1 设备机械振动检测报告

表A.1机械振动检测报告

一、基本信息

变电站

委托单位

试验单位

运行编号

试验性质

试验日期

试验人员

试验地点

报告日期

编写人

审核人

批准人

试验天气

环境温度(℃)

环境相对湿度(%)

二、设备铭牌

生产厂家

出厂日期

出厂编号

设备型号

额定电压(kV)

额定电流(A)

接线相别

相数

三、检测数据

运行电压(kV)

负荷电流(A)

检测位置

振动位移

(μm)

与上次比较振动变化(μm)

检测位置

振动位移

(μm)

与上次比较振动变化(μm)

1

19

2

20

3

21

4

22

5

23

6

24

7

25

8

26

9

27

10

28

11

29

12

30

13

30

14

32

15

33

16

34

17

35

18

36

振动范围

振动变化最大

超标点及频谱

仪器型号

结论

(正常/异常)

备注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设备机械振动测点位置

根据被测设备的结构特点,将设备表面分成若干检测区域(建议长、宽度尺寸按照400~600mm划分区块),标注区块的几何中心为测点位置并依次编号。

如图B.1所示,设备下部等分为1~12共12个测点,中部、上部同样分为13~24、25~36各12个测点,底部根据情况分为5~9个测点,总共41~45个测点。

各区块中振动较大的部位可适当增加测点,另行编号为该区块测点编号加下标,如11、21、……等等,并在振动测点位置图上标注。

测点选择应尽量避开加强筋板(刚度较大)、顶部(距离带电体较近)等部位,根据设备的具体尺寸和现场实际情况,可以适当地增减测点数量。

图B.1设备机械振动测点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