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通信工程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749448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通信工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计算机通信工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计算机通信工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计算机通信工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计算机通信工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通信工程试题.docx

《计算机通信工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通信工程试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通信工程试题.docx

计算机通信工程试题

计算机通信工程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

一、填空题

1.目前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主要有OSI、TCP/IP和(IEEE802)三种。

2.路由器是用于将局域网与广域网连接设备,它具有判断网络地址和选择(传输路径)及传输流量控制等功能。

3.网关用于完全不同的网络之间的连接,它为网间提供(协议转换),使应用不同协议的网络可以通过网关相连。

4.广域网中一个突出的核心技术是(路由选择),解决分组在各交换机中如何进行转发,即通过哪条通路将数据从源主机传送到要通信的目的主机。

5.网络集线器的作用将信号(再生转发),使用集线器可以改善网络的管理和维护,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单项选择题

1.城域网是指局限在一座城市的范围内,覆盖的地理范围在(D)

A.十几公里B.几十公里C.几百公里D.十几公里至几十公里

2.广域网是指将分布范围在(C)范围内的计算机连接起来的网络,其典型代表是国际互联网。

A.几十公里B.几百公里C.几百公里至几千里D.几千公里

3.网桥是连接两个使用(A)、传输介质和寻址方式的网络设备,是用于连接两个相同的网络。

A.相同协议B.不同协议C.同一路由D.相同网络

4.IP地址是指用于标识接入国际互联网的每台主机,它由(C)位二进制表示,采用分段地址方式,段与段之间用圆点分开。

A.8B.16C.32D.64

5.网关使应用不同协议的网络可以通过网关相连,网关使用了OSI协议的全部(D)。

A.四层B.五层C.六层D.七层

三、多项选择题

1.计算机网络的拓朴结构可分为(ABC)和环形网络。

A.总线型网络B.星型网络C.树型网络D.复合形网络

2.计算机网络中网络构件包括(ABCD)等。

A.网络服务器B.网络工作站C.传输介质D.网络设备

3.网络设备是指网络连接所需的设备或部件,包括(ACD)、集线器、中继器、路由器和交换器等。

A.网卡B.网桥C.网址D.网关

4.局域网是一种计算机通信网络,具有(ABCD)特点。

A.覆盖一个小的地理位置B.较小的时延和较低的误码率

C.各站点之间形成平等关系D.进行广播或组播

5.计算机网络具有(ABCD)的功能。

A.信息传递B.资源共享C.系统可靠性D.分布处理

四、判断题

1.计算机网络中的TCP/IP协议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与所有网络进行交流的语言,是国际互联网标准连接协议。

(√)

2.计算机网络中的TCP协议属于运输层的协议,可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服务。

(√)

3.网络工作站一般指用户直接使用的入网计算机。

(√)

4.双绞线由8对线组成,其中每对由两根带绝缘层的导线以螺旋形绞合在一起,这两条线使用时作一条通信线路。

(×)

5.交换式以太网数据包的目的地址将以太包从原端口送至目的端口,主要用于连接Hub、Server或分散式主干网。

(√)

6.星形网络的特点是组网简单、易扩充、易监控网络,但网络安全性和稳定性较差。

(×)

7.网络协议TCP/IP体系结构向用户提供一组常用应用程序,如邮件传输协议、域名系统服务、远程登录协议、文件传输协议和超文本协议等。

(√)

五、简答题

1.简述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定义及其功能。

答:

通常用下面的公式表达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通信。

计算机网络具有信息传递、资源共享、系统可靠性和分布处理的功能。

2.IP协议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

IP协议是网络的主要协议,其主要功能是无连接数据报传输、路由选择和差错控制。

数据报是IP协议中传输的数据单元。

无连接数据报传输是指在数据报传输前并不与目标端建立连接即可将数据报传输。

路由选择给出一个从源到目标的IP地址序列,要求数据报在传输时严格按指定的路径传输。

3.简述计算机局域网中路由器的主要功能。

答:

选择转发数据的路径,均衡网络负载;利用通信协议本身的流量控制功能数据的传输;具有判断是否转发数据分组的功能,对于不该转发的信息进行过滤;根据局域网网络地址、协议类型、网间地址、主机地址和数据类型(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等),把一个大网络划分为若干个路由。

4.简述计算机网络设备中网卡的主要功能。

答:

网卡的主要功能是并行数据与串行数据的转换、数据包的装配和拆装、网络的存取控制、数据传输和数据传输后的缓存、网络信号的产生等。

六、论述题

1.阐述目前国际上流行的计算机通信网络中局域网的实用协议。

答:

目前国际流行的局域网实用协议有IPX/SPX和NetBEUI协议。

(1)IPX/SPX协议。

IPX/SPX协议主要由IPX和SPX两大协议组成,其中SPX是IPX的扩展,IPX是网络层的协议,全称为互联网报文交换协议,它提供无连接的数据报文服务。

作为网络层的协议,IPX负责互联网的路由选择和维护网络的逻辑地址。

(2)NetBEUI协议。

NetBEUI协议是有微软公司开发的运输层协议,是微软网络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扩充。

由于其拥有比较小、易于实现、传输快的特点,是目前应用于WindowsNT的最快的运输层协议。

在同一微软产品联网时,建议采用NetBEUI协议。

2.阐述计算机网络通信中TCP/IP体系结构的层次。

答:

TCP/IP体系结构共有如下四层:

(1)应用层。

应用层有着许多著名的协议,如邮件传输协议(SMTP)、文件传输协议(FTP)和远程登录协议(Telnet)等。

(2)运输层。

运输层又称主机到主机层,该层传输的数据单位是报文或数据流,可使用的协议有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协议(UDP)。

(3)网际层。

网际层的主要功能是使主机能把数据报文独立传向目标(可能经不同网络),主要协议是网际协议IP,该层传输的是分组(Packet)。

(4)网络接口层。

该层主要是与其他网络的接口协议。

第二章INTERNET应用服务系统

一、填空题

1.因特网中文件传送服务的连接模式有两种,即PORT和(PASV)。

2.因特网超文本式浏览工具中的主页—HomePage在Web述语中是指一个(Web站点)的首页。

3.因特网中的虚拟专用网是一种利用(公共网络)来构建的私有专用网络。

4.因特网域名系统的数据文件中存储着主机名和与之相匹配的(IP)地址。

5.在因特网域名系统中,无论主机注册是如何完成的,这种注册的主要目的是在某个列表中记录下其他计算机需要时可以被查到的主机名及其(源地址),这种记录称为资源记录。

6.多用途Internet邮件扩展协议是一种编码标准,解决了SMTP协议仅能传送(ASCII)码文本的限制。

二、单项选择题

1.在因特网文件传送服务中连接模式PORT建立数据传输通道是由服务器端发起的,服务器使用(A)端口连接客户端的某一个大于1024的端口。

A.20B.21C.22D.23

2.在因特网文件传送服务PASV连接模式中,数据传输的通道的建立是由FTP客户端发起的,它使用一个大于1024的端口连接服务器的(C)以上的某一个端口。

A.1010B.1011C.1024D.1021

3.因特网虚拟私有拨号网络的速率最大可达到(B)以上。

A.50KB.56KC.60KD.75K

4.因特网多协议标记交换虚拟专网是第(C)层的虚拟专用网技术,在IP多媒体网上部署非常灵活,能提供一定安全性保障。

A.一B.二C.三D.四

5.因特网中的文件传送服务客户在和服务器建立连接前就要经过一个被广为熟知的(D)的过程。

A.连接B.面向连接C.两次握手D.三次握手

6.因特网中的文件传送服务需要2个端口,其中(B)端口是作为控制连接端口,用于发送指令给服务器以及等待服务器响应。

A.20B.21C.22D.23

三、多项选择题

1.因特网文件传送服务PORT连接模式中的数据传输端口是用来建立数据传输通道的,其主要作用主要是(ABC)。

A.从客户向服务器发送一个文件B.从服务器向客户发送一个文件C.从服务器向客户发送目录列表D.从客户向服务器发送目录列表

2.因特网超文本文件的指针可以使本地的、远程服务器上的各种形式的文件,如(ABCD)等连接在一起。

A.文本B.图像C.声音D.动画

3.统一资源定位器是WWW上的一种编址机制,由(ABD)组成。

A.代码B.服务器地址标识C.web地址

D.服务器定位文档的全路径名

4.主机名和IP地址注册就是将主机名和IP地址记录在一个列表或者目录中,注册的方法有(ABCD)。

A.人工B.自动C.静态D.动态

5.电子邮件在发送和接收的过程中还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协议和标准,如(ABC)等,这样一份电子邮件才能顺利地被发送和接收。

A.SMTPB.POP3C.MIMED.IPX

6.目前虚拟专用网能够用于构建VPN的公共网络包括Internet和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ABC)等。

A.DDN专线B.帧中继C.ATMD.分组交换

四、判断题

1.在因特网文件传送协议的工作模式中,文件传输分为上传和下载两种。

(√)

2.在因特网文件传送服务协议客户连接服务器的整个过程中,数据传输通道是一直保持连接的,而控制信道是临时建立的。

(×)

3.因特网超文本式浏览工具使用非线性网络结构来组织信息和浏览。

(√)

4.在虚拟专用网中,PPP数据包流是由一个LAN上的路由器发出,通过共享IP网络上的隧道进行传输,再到达另一个LAN上的路由器。

(√)

5.当一台客户机需要另一台主机的IP地址时,一般它首先查询自己所在的DNS服务器,前提是这台服务器列在搜索次序的末位。

(×)

6.电子邮件将邮件发送到收信人的邮箱中,收信人可随时进行读取。

(√)

7.SMTP协议是Internet上基于TCP/IP应用层协议,适用于主机之间电子邮件交换。

(√)

8.POP3协议不允许用户在不同的地点访问服务器上电子邮件。

(×)

五、简答题

1.电子邮件在发送和接收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协议有哪些?

答:

(1)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2)POP3(邮局协议版本3);(3)MIME(多用途Internet邮件扩展协议)。

2.简述超文本式浏览工具(WWW)中统一定位器(URL)的功能作用及其组成。

答:

统一资源定位器是WWW上的一种编址机制,用于对WWW的资源进行定位,以便于检索和浏览。

一个URL,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代码,用于标识所使用的超文本传送协议;

(2)服务器地址标识;(3)该服务器定位文档的全路径名。

六、论述题

1.阐述因特网应用服务系统中电子邮件的传递过程。

答:

在Internet网上,一封电子邮件的实际传递过程如下:

(1)由发送方计算机(客户机)的邮件管理程序将邮件进行分拆,即把一个大的信息块分成一个个小的信息块,并把这些小的信息块封装成传输层协议(TCP)下的一个或多个TCP邮包(分组)。

(2)TCP邮包又按网络层协议(IP)要求,拆分成IP邮包(分组),并在上面附上目的计算机的地址(IP地址)。

(3)根据目的计算机的IP地址,确定与哪一台计算机进行联系,与对方建立TCP连接。

(4)如果连接成功,便将IP邮包送上网络。

IP邮包在Internet的传递过程中,将通过对路径的路由选择,经过许许多多路由器存储转发的复杂传递过程,最后到达接收邮件的目的计算机。

(5)在接收端,电子邮件程序会把IP邮包收集起来,取出其中的信息,按照信息的原始次序复原成初始的邮件,最后传送给收信人。

2.阐述超文本式浏览器工具(WWW)的工作过程。

答:

超文本式浏览器工具WWW是Internet上的一个超文本信息查询工具,是基于Internet的信息查询与管理系统。

WWW的工作过程可以归纳如下:

(1)先和服务器提供者连通,启动Web客户程序。

(2)如果客户程序配置了缺省主页连接,则自动连接到主页。

否则它只是启动,等待指示。

(3)输入想查看的Web页的地址。

(4)客户程序与该地址的服务器连通,并告诉服务器需要哪一页。

(5)服务器将页发送给客户程序。

(6)客户程序显示该页内容。

(7)你便可以阅读该页。

(8)每页又包含了指向别的页的指针(就象Gopher菜单项一样),有时还包含指向本页其他内容的指针,只需单击该指针就可到达相应的对方。

也可以找到有表格的Web页,通过填表将信息发送给某人或是请求服务器为你做工作(比如搜索)。

(9)跟着这些指针,直到完成Web上的旅行为止。

3.阐述计算机通信中虚拟私有拨号网络(VPDN)通信的建立过程。

答:

(1)拨号用户使用VPDN业务时,只需在WINDOWS中启动拨号网络,填入完整用户域名和对应口令,则可启动业务;

(2)用户终端(PC)呼叫通信接入服务器(LAC);(3)用户终端将用户域名和口令发送到通信接入服务器;(4)通信接入服务器将收到的用户域名和口令送到通信端AAAServer进行认证,是否为一个VPDN用户,是哪一个域的用户;(5)如果是一个VPDN用户,通信接入服务器将根据从AAAServer返回的Radius属性与用户端设备LNS协商建立隧道连接;(6)在通信接入服务器与LNS之间为该用户建立VPDNSession;(7)LNS将从通信接入服务器转发而来的用户名和口令发送到用户端RadiusServer进行认证;(8)如果认证通过,则在用户终端与LNS之间建立PPPSession;(9)OK,用户可以开始正常通信。

第三章多媒体信息服务系统

一、填空题

1.多媒体计算机指的是计算机综合处理多媒体信息,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的技术。

2.多媒体通信中彩色摄像机得到的信号是经过(ν)校正的RGB信号。

3.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技术中,常用的压缩编码方法可以分为(无损压缩法)和有损压缩法两大类。

4.多媒体通信中数学化音频采样频率范围是(5~44.1)kHz。

5.多媒体通信中数学化音频采样量化位为(8/16)位。

二、单项选择题

1.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技术中的量化的过程是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B)。

A.反射B.映射C.置换D.变换

2.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技术中的量化概念主要来自于从模拟量到数学量的转换,即(C)转换。

A.C/DB.A/BC.A/DD.B/C

3.常用的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主要有统计编码、(D)和变换编码。

A.数学编码B.二进制码C.量化编码D.预测编码

4.现代的彩色电视系统中,一般采用摄像机把摄到的彩色图像信号,经过分色棱镜分成(A)分量的信号。

A.R0、G0、B0B.YC.R-YD.B-Y

5.为解决彩色与黑白的兼容和减少幅度失真等问题,必须对彩色信号进行压缩,具体方法是让色差信号乘上一个小于(A)的压缩系数,经过运算整理得YUV与RGB之间的关系表达式。

A.1B.2C.3D.4

三、多项选择题

1.多媒体音频卡的功能主要有(ABCD)、CD-ROM接口、MIDI接口和游戏接口等。

A.音频录放B.编辑C.音乐合成D.文语转换

2.多媒体计算机彩色监视器的输入需要(ABC)彩色分量,通过不同分量的不同比例的组合,在显示器屏幕上可得到任意的颜色。

A.红B.绿C.蓝D.黄

3.在彩色电视系统中,彩色全电视信号是由(ABCD)等组成的。

A.色度信号B.亮度信号C.复合消隐信号D.复合同步信号

4.多媒体编辑与合成就像一部数字音频编辑器、它可以对声音文件进行各种特殊的处理,如倒播、增加回音效果、(BD)和静噪音等。

A.音频录放B.交换声道C.文语转换D.往返放音

5.多媒体声音的合成与处理是音频卡的核心部分,它由(ABC)组成。

A.数字声音处理器B.调频音乐合成器

C.乐器数字接口控制器D.功率放大器

四、判断题

1.多媒体数字音频是通过采样量化把模拟量表示的音频信号转换成许多二进制数1和0组成数字音频文件。

(√)

2.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的技术中,量化的作用是在图像质量或声音质量达到一定保真度的前提下,舍弃那些对视觉或听觉影响较大的信息。

(×)

3.多媒体视频会议系统根据通讯节点数量分为点对点视频会议系统和多点视频会议系统两大类。

(√)

4.由于混合信号处理器输出的信号功率还不够大,不能推动扬声器或音箱,所以一般多媒体音频卡中都有一个功率放大器。

(√)

5.多媒体系统总线接口有多种,早期的音频卡为ISA总线接口,现在的音频卡一般是PCI总线接口。

(√)

五、简答题

1.多媒体信息服务系统中常用的声音文件格式有哪几种?

答:

多媒体技术中常用的声音文件格式有:

(1)WAV文件;

(2)VOC文件;(3)MIDI文件。

2.多媒体信息服务系统中音频卡工作原理框图主要由几个部分组成?

答:

音频卡的工作原理框图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声音的合成与处理;

(2)混合处理器;(3)功率放大器;(4)总线接口和控制器。

3.简述视频会议系统视频会议终端的功能。

答:

视频会议终端的主要功能是完成视频音频信号的采集、编辑处理及输出、视频音频数字信号的压缩编码和解码,最后将符合国际标准的压缩码流经线路接口送到信道,或从信道上将标准压缩码流经线路接口送到终端。

六、论述题

1.阐述多媒体信息服务系统中哈夫曼编码方法的步骤。

答:

哈夫曼编码方法的步骤是:

第一步:

概率统计(如对一幅图像,或m幅同种类型图像作灰度信号统计),得到n个不同概率的信息符号。

第二步:

将n个信源信息符号的n个概率,按概率大小排序。

第三步:

将n个概率中,最后两个小概率相加,这时概率个数减为n-1个。

第四步:

将n-1个概率,按大小重新排序。

第五步:

重复第三步,将新排序后的最后两个小概率再相加,相加和与其余概率再排序。

第六步:

如此反复重复n-2次,得到只剩两个概率序列。

第七步:

以二进制码元(0.1)赋值,构成霍夫曼码字,编码结束。

2.阐述多媒体信息服务系统中视频采集卡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答:

(1)视频采集卡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①模数(A/D)变换和数字解码;②窗口控制器;③帧存储器系统;④数模(D/A)转换和矩阵变换;⑤视频信号和VGA信号的叠加;⑥数字式多制式视频信号编码。

(2)视频卡的工作原理可概述如下:

视频信号源、摄像机、录像机或激光视盘和信号首先经过模数(A/D)变换,送到多制式数字解码器进行解码得到Y、U、V信号,然后由视频窗口控制器对其进行剪裁,改变比例后存入帧存储器。

帧存储器的内容在窗口控制下,与VGA同步信号或视频编码器的同步信号同步,再送到数模(D/A)变换器模拟彩色空间变换矩阵,同时送到数字式视频编辑器进行视频编码,最后输出到VGA监视器及电视机或录像机。

3.阐述多媒体信息服务系统中运动图像压缩编码标准中的MPEG-I和MPEG-Ⅱ标准。

答:

(1)MPEG-I标准。

MPEG-I标准是运动图像专家小组1981年制订的数字存储动图像及伴音编码标准。

该标准分为视频、音频和系统三部分。

它是一个通用标准,既考虑了应用要求,又独立于具体应用之上。

视频部分为1.5Mbit/s活动图像压缩编码算法,对于带宽为1.5Mbit/s的位流,能够获得可接受的图像质量。

该算法帧内编码采用二维余弦变换、自适应量化、行程编码、变字长编码和DPCM技术,帧间编码采用运动补偿预测和运动补偿内插技术。

MPEG-I对于较低的传输速率、窄带宽的应用(如单速CD-ROM)是相当完善的,并通过插值可处理大于352×240的画图。

(2)MPEG-Ⅱ标准。

MPEG-Ⅱ是MPEG-I的扩充,丰富和完善。

MPEG-Ⅱ标准的视频数据速率为4-5Mbit/s,能提供720×480(NTSC)或720×576(PAL)分辨率的广播级质量的视像,适用于包括宽屏幕和高清晰电视(HDTV)在内的高质量电视和广播。

4.阐述多媒体信息服务系统中视频会议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

答:

(1)视频会议终端。

视频会议终端的主要功能是完成视频音频信号的采集、编辑处理及输出、视频音频数字信号的压缩编码和解码,最后将符合国际标准的压缩码流经线路接口送到信道,或信道上将标准压缩码流经线路接口送到终端。

(2)多端控制单元(MCU)。

多端控制单元的主要功能是对视频、语音及数据信号进行切换。

(3)信道(网络)。

信道(网络)的主要功能是:

保证视频音频数据压缩码流安全在信道上传输到视频会议系统的终端。

(4)控制管理软件。

控制管理软件主要是视频会议系统的标准,其中最著名的标准是H.320系列和T.120系列建议。

H系列的建议和标准是专门针对交互式电视会议业务而制定的,而T系列是针对其他媒体的管理功能做出规定,两种协议的结合将使多媒体会议系统的通信有更完善的依据。

第四章软件工程

一、填空题

1.计算机软件工程结构化分析方法是利用(图形)等半形式化的描述方法表达需求。

2.计算机软件工程中描述工具数据字典对数据流图中出现的每一个数据流、文件、(加工)给出详细定义。

3.计算机软件的体系结构中,模块是可组合、分解和(更换)的单元。

4.计算机软件工程中通过信息隐藏,可以定义和实施对模块的过程细节和(局部数据)结构的存取限制。

5.计算机软件设计中,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是以需求分析阶段产生的(数据流图)为基础,按一定的步骤映射成软件结构。

二、单项选择题

1.计算机软件(A)是指开发人员要准确理解用户的要求,进行细致的调查分析。

A.需求分析B.分析C.用户需求D.需求定义

2.计算机软件结构化分析是面向(C)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

A.数据B.结构C.数据流D.信息

3.计算机软件结构化分析方法采取的是(A)逐层分解的分析策略,即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划分成若干小问题,然后再分析解决。

A.自项向下B.自下向顶C.自前向后D.由里向外

4.数据流图是计算机软件结构化分析方法中用于表示系统(D)的一种工具,它以图形方法描绘数据在系统中流动和处理的过程。

A.模块B.软件C.数据D.逻辑模型

5.计算机软件模块的大小在(A)行左右(两屏幕可以显示的行数)较为合适,过大的模块不易理解,过小的模块增加了系统接口的数量,加大了系统的不必要开销。

A.50B.60C.70D.80

三、多项选择题

1.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开发计划是一个管理性的文档,它的主要内容是项目概述、(BCD)。

A.配置管理B.实施计划C.人员组织及分工D.交付期限

2.计算机软件设计中编写概要设计文档的内容主要有(AB)、进一步补充需求分析阶段编写的用户手册和修订测试计划,对测试策略、方法、步骤提出明确要求。

A.概要设计说明书B.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C.编写详细设计说明书D.选择程序设计语言说明书

3.计算机程序语言的工程特性主要有软件的可重用性、(AC)

和开发工具的可利用性。

A.可移植性B.不可移植性C.可维护性D.不可维护性

4.在进行编写操作系统、编译系统等系统软件时,可选用的计算机语言有(ABCD)等。

A.汇编语言B.C语言C.Pascal语言D.Ada语言

5.计算机软件工程中,软件测试一般要经过(ABCD)。

A.单元测试B.集成测试C.确认测试D.系统测试

四、判断题

1.计算机软件是能够在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能够被计算机识别的数据及与程序和数据相关的各种文档的统称。

(√)

2.计算机软件工程描述工具数据流图是一种功能模型。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