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道床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748190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体道床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整体道床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整体道床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整体道床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整体道床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体道床施工方案.docx

《整体道床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体道床施工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体道床施工方案.docx

整体道床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

1.编制说明

编制依据

1.1.1《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2003;

1.1.2《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

1.1.3新建上海动车段工程施工图上海动车段施(房)-0409,上海动车段施(房)-0408,上海动车段施(房)-0803;

1.1.4现场调查资料和现有队伍技术力量;

编制原则

1.2.1总体原则:

满足施工工期及质量要求,同时保证施工安全。

1.2.2遵循设计图纸的原则,认真阅读核对设计资料,了解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资料和设计原则编制施工方案,满足设计标准和规范要求。

1.2.3遵循现行施工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的原则,在编制施工方案时,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要求优化施工方案,认真执行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2.施工概况

工程概况

在中铁四局上海动车段经理部一分部二队负责承建的上海动车段检查存车场中,轮对受电弓动态检测装置、外皮清洗装置及控制室、临修库、不落轮镟库和四线库两端各18m范围内采用整体道床。

轮对受电弓动态检测装置中整体道床长度为20m,两端均设置10m过渡段,钢轨为P60轨。

整体道床为钢筋混凝土支承块式,道床为C30钢筋混凝土,道床底部配置220×220mm的φ16钢筋网,道床下面为一层200mm的C15混凝土基础。

支承块为C50钢筋混凝土。

整体道床每段长5m,设伸缩缝,缝宽均为2cm,用沥青木板填塞。

整体道床与普通道床衔接部分设10m过渡段,采用粒径为20~60mm的碎石道床,在与整体道床相接处普通道床厚度不应小于150mm,道碴层下面用C15混凝土铺底。

外皮清洗装置及控制室中清洗线整体道床长度为94.2m,钢轨为P50轨,扣件采用DJK5-1型。

整体道床为C25钢筋混凝土,道床底部配置φ8@200,φ10@150mm的钢筋网,道床下面为一层100mm的C15混凝土垫层。

整体道床每段长6m,设伸缩缝,缝宽均为2cm,用沥青木板填塞。

临修库、不落轮镟库中D4道整体道床长度为76m,D5道整体道床长度为66m,钢轨为P60轨,扣件采用DJK6型。

整体道床为C30钢筋混凝土,道床底部配置Φ12@200,Φ14@150mm的钢筋网,道床下面为一层100mm的C10混凝土垫层。

整体道床混凝土基础以第2-1粘土层为持力层,基底入持力层深度不少于500mm,若达不到应采用回填。

整体道床每段长6m,设伸缩缝,缝宽均为2cm,用沥青木板填塞。

四线库两端各18m的整体道床由我二队进行预埋和预留,负责铺设P50~60异形轨并和轨道桥P60钢轨连接。

周转料材料表

整体道床周转料表

名称

规格

m3

m

竹胶板

2440×1220×1.5mm

100

 

 

 

方木

10×10cm

 

8

 

 

钢管

(φ48×)mm

6m

 

 

100

 

3m

 

 

150

 

1m

 

 

200

 

PVC管

φ75mm

 

 

 120

 

 

 

 

 

 

人员组织机构

由中铁四局上海动车段经理部一分部二队负责施工的整体道床,现场配架子队队长1名为韩文勇、技术主管1名为左冬生、技术员1名为姜雪松、领工员1名为刘胜,安全员1名为边荣。

施工组织结构见下图:

人员数量表

序号

工种人员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施工负责人

1

2

技术员

2

3

线路工

1

4

电工

1

5

司机

3

含特种车司机

6

钢筋工

10

7

模板工

5

8

架子工

10

9

混凝土工

5

10

杂工

20

合计

53

3.施工步骤及方法

承块式整体道床

3.1.1支承块预制

按照整体道床钢筋混凝土支承块的几何尺寸加工定型钢模,在施工整体道床时,提前预制支承块。

支承块为C50钢筋混凝土,钢筋为φ6,φ10的A3钢筋,预留孔采用φ50的PVC管,具体尺寸见附图。

支承块预制尺寸允许偏差:

⑴预留孔中心间距:

±2mm;

⑵预留孔径:

+3mm,-2mm;

⑶承轨槽内边缘至预留孔中心间距:

±2mm;

⑷承轨槽肩高:

+3mm,-1mm;

⑸承轨槽挡肩坡度:

±2mm;

⑹承轨槽凹凸不得大于1mm;

⑺表面除伸出钢筋外不得露筋。

3.1.2放样与基底处理

施工前进行轨道线路中线、水平贯通测量,误差调整闭合后,根据设计设置控制基准点。

同时进行基坑开挖,达到标高后按照设计要求对基底进行干铺20cm厚碎石处理,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1.3道床钢筋

整体道床钢筋网采取在钢筋加工棚内下料、加工,现场绑扎焊接成型的作业方式,纵向钢筋按两相邻伸缩缝长度配料。

下料后的钢筋运输至工作面后,一捆一捆分散布置后,人工抬运钢筋散布在道床底板上。

人工绑扎固定,调整网格间距。

3.1.4设置支承块

整体道床钢筋网绑扎完成后,在网格上按照设计尺寸放样支承块的位置。

支承块用Φ16钢筋加工成的马凳进行定位,用2mm厚的薄铁片在马凳上对标高进行调整,确保承轨槽距设计轨顶的距离为186mm,支承块中心距线路中心距离为750mm。

3.1.5浇注混凝土

整体道床模板采用1.5cm厚的竹胶板,加固采用10cm×10cm方木间距50cm做肋,φ48的钢管间距50cm做横撑和斜撑。

安装模板前要复查道床标高及轨道中心线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确保模板安装正确。

浇筑道床混凝土前,再次对轨道状态进行测定,确认符合验收标准后方可浇筑道床混凝土。

道床砼采用商品供应,插入式振捣器振捣,人工抹面的方法施工。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注意不要碰撞马凳与支承块,施工中随时检查支承块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混凝土浇筑时分层、水平、分台阶进行,确保施工连续性。

根据试验控制的初凝时间对道床表面进行压平抹光,确保道床表面平整。

排水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养护在自然气温条件下洒水养护,喷洒均匀。

混凝土强度达到70%设计强度后才允许承重。

3.1.6螺栓道钉的锚固

设计整体道床的支承块采用弹条Ⅱ型扣件,在铺设轨道前先进行螺纹道钉的锚固。

锚固采用硫磺锚固,由硫磺、水泥、砂子和石蜡混合配置而成。

a.材料技术条件:

①硫磺:

Ⅱ~Ⅲ级工业用硫磺,纯度为95%及以上(即:

含硫量不小于95%),配制前打成碎块,如受潮,应在配制前干燥。

②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不低于400号,如有结块,应在配制前过筛。

③砂子:

天然级配中粗砂,含泥量不得大于2%,粒径不得大于2mm,配制前过筛、洗净、烘干。

④石蜡:

一般工业用石蜡,配制前打成碎块。

⑤各种材料不得混有杂物。

b.成份配合比:

①清理好钉孔,恢复原来的喇叭型。

②用粗砂将孔底封死并捣固,孔径径剩长度不得小于160mm。

③摆正锚固架,控制螺纹道钉位置,确保前后、左右不倾斜。

④锚固溶液一次灌够,但不宜太满。

⑤锚固材料成份按照实验室配合比(质量比):

硫磺:

水泥:

砂子:

石蜡=1:

注:

配制而成的溶液应较稠,其流动度以不影响灌注为宜。

c.溶制工艺:

①按照选定的配合比,称好各种材料的一次溶制量。

②先将砂子放入锅内搅拌加热至100℃~120℃,再将水泥放入锅内搅拌加热至130℃左右,最后将硫磺和石蜡放入锅内,继续搅拌加热,使溶液混合均匀,由稀变稠成液胶状时(温度升高至160℃左右)即可使用。

d.锚固工艺:

①将螺纹道钉顺锚固架左右旋转垂直插入,螺纹道钉的方圆台应高出承轨台面,对于弹条扣件要高出0~2mm。

(即:

道钉的上端要高出轨枕表面70~75mm)

②外溢的溶液凝固后,要铲除平整干净。

3.1.7铺轨

铺轨时,轨排对准中线就位,控制两轨排间轨缝。

预留轨缝隙尺寸当日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的总偏差量在继续铺轨时加以调整消除。

轨条架设完成后进行粗调,调轨时先用专用工具定好一股钢轨的方向、高低,然后再定另一股。

轨道的方向和轨距大致拨好后开始安装垫板及扣件。

扣件按照设计规定的类型有次序地散布、安装。

用直角道尺和支距尺对轨道进行精调,检查、调整与基标同一侧的钢轨。

现浇整体道床

3.2.1放样与基底处理

施工前进行轨道线路中线、水平贯通测量,误差调整闭合后,根据设计设置控制基标。

同时进行基坑开挖,达到设计标高后按照设计要求对基底进行10cm厚素混凝土垫层处理,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2.2道床钢筋

整体道床钢筋网采取在钢筋加工棚内下料、加工,现场绑扎焊接成型的作业方式,纵向钢筋按两相邻伸缩缝长度配料。

下料后的钢筋运输至工作面后,一捆一捆分散布置后,人工抬运钢筋散布在道床底板上。

人工绑扎固定,调整网格间距。

3.2.3设置套管预留孔

套管预留孔采用25cm长的φ75mmPVC管进行预留。

整体道床钢筋网绑扎完成后,在整体道床上按照设计尺寸放样套管预留孔的位置。

套管预留孔用Φ16钢筋加工成的骨架进行定位与固定,确保套管预留孔孔口距设计轨顶的距离(P60轨为214mm,P50轨为190mm),单根轨下两套管预留孔中心距钢轨中心距离(P60轨为105mm,P50轨为97.5mm)。

3.1.4浇注混凝土

整体道床模板采用1.5cm厚的竹胶板,加固采用10cm×10cm方木间距50cm做肋,φ48的钢管间距50cm做横撑和斜撑。

安装模板前要复查道床标高及轨道中心线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确保模板安装正确。

浇筑道床混凝土前,再次对轨道状态进行测定,确认符合验收标准后方可浇筑道床混凝土。

道床砼采用商品供应,插入式振捣器振捣,人工抹面的方法施工。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注意不要碰撞预埋PVC管与钢筋骨架,施工中随时检查PVC管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混凝土浇筑时分层、水平、分台阶进行,确保施工连续性。

根据试验控制的初凝时间对道床表面进行压平抹光,确保道床表面平整,同时在混凝土初凝前将预埋的PVC管拔出,拔出时注意不影响预埋孔的形状和深度。

排水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养护在自然气温条件下洒水养护,喷洒均匀。

混凝土强度达到70%设计强度后才允许承重。

3.1.5套管固定与铺轨

将螺旋道钉装入套管中,在整体道床达到强度后,用环氧树脂将装有螺旋道钉的套管固定在预留孔中。

固定前在整体道床上按照设计要求精确放出轨道中线,将轨条架设在铺轨位置上,然后进行粗调,调轨时先定好一股钢轨的方向、高低,然后再定另一股。

轨道的方向和轨距大致拨好后,用直角道尺和支距尺对轨道进行精调,检查、调整与基标同一侧的钢轨。

先将钢轨的中心对准预留孔的中心,道尺滑动块架在同侧的钢轨上。

同时将万能道尺紧贴直角道尺架在两股钢轨上,控制另一侧的钢轨并检查轨距。

经调整就位的轨道,对中线位置和轨距等用直角道尺或万能道尺检查,其误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a.直线以一股钢轨为准,距基标中心线允许误差为±2mm。

b.轨距:

允许误差为+2mm、-1mm,变化率不超过1‰。

依据调整就位的轨道,精确定位出套管的位置,用环氧树脂将装有螺旋道钉的套管固定在预留孔中。

待强度上来后,将螺旋道钉取出,重新安装垫板和扣件。

4.质量保证措施

建立健全测量复核制度,以队技术主管为主要控制者,对中线、水平严格控制,严格执行测量复核制,确保数据资料的准确性和连续性。

工程技术人员做到图纸审核、技术交底、施工测量及时准确,实行复核签字制度,所有资料必须经技术主管审核后方能交付施工。

建立完善的试验检测机构,配置专职试验检测人员,配备良好的试验仪器,按规定对进场的材料进行抽检,确保未经复验或复验不合格的材料不投入使用。

加强工序质量控制,制定各工序、各环节的操作标准、工艺标准和检验标准,对工序标准执行情况做出记录,使工序衔接。

整道过程中,应对线路的方向、标高、水平、轨距、轨缝、接头错牙、曲线正矢及超高等进行认真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直至达到规范要求

5.安全保证措施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持证上岗,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着装统一。

施工现场设专职安全员进行安全防护。

施工现场设安全标志。

危险作业区要悬挂“危险”或者“禁止通行”等标志,夜间设红灯示警。

收工前工点负责人应组织专人对本工点进行一次详细的安全检查,确认无事故隐患,才准撤除防护收工。

6.环境保护措施

硫磺锚固过程中外溢的溶液凝固后,要铲除平整干净,不得污染环境。

夜间施工要尽量减少噪音,对噪音较大的施工作业工序,尽量安排在日间进行。

工程完工的同时,严格按照环保及生态保护的要求,对临时设施、施工工点及其他施工区域范围做好环保及生态保护的恢复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