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吉德玛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744246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吉德玛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森吉德玛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森吉德玛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森吉德玛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森吉德玛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森吉德玛教学反思.docx

《森吉德玛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吉德玛教学反思.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森吉德玛教学反思.docx

森吉德玛教学反思

树有根,水有源,生活是音乐的沃土,民歌是创作的源头。

本单原以“溯流探源”为主题,展现给孩子们一条条脉络清晰的探寻音乐之根的思路。

本单元从民族民间音乐出发,利用民间音乐素材让学生有比较地感受经艺术提炼加工的音乐作品与民族民问音乐的渊源关系。

在“听一听、比一比”、“采集与分享”等多种音乐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民族民间音乐宝库的艺术魅力,并认识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音乐及其相关文化的兴趣。

今天学习苏北民歌〈李玉莲调〉与钢琴独奏曲〈向阳花〉之间的联系。

《李玉莲调》是一首家喻户晓、广泛流传的苏北民歌。

歌曲旋律朴实、朗朗上口,具有明显的民歌中小调的特点。

在教唱之前我先导入歌曲:

同学们,你们去过苏北吗?

苏北是指哪些地方?

有没有听过苏北民歌?

通过听唱法,在反复听唱的基础上,提示学生关注本首歌曲的骨干音,从而总结归纳了苏北地区民歌的特点,请学生找出歌曲中主要的几个音1、2、3、5、6;初步知道苏北民歌的旋律特点;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结合苏北地理特点,人文景观有感情地朗读歌词,用整体听唱法学唱歌曲,感受苏北人民鱼米之乡的幸福生活情景;当学生掌握歌曲后,再来欣赏钢琴独奏曲《向阳花》。

学生很快就能找出与主题相关的不同变奏段落,体验到音域、节奏、音色、速度的变化与不同情绪之间的联系,原来〈向阳花〉旋律出自于歌曲〈李玉莲调〉旋律。

《七色光之歌》一课,我以二声部为重点,通过歌曲优美的旋律,让学生对这首歌曲产生兴趣,同时通过师生合作,生生互助的教学方法建立了平等相融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呈现出了课改里经常提到的师生参与、生生参与、自主学习的和谐场面。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边唱边讲知识点的方法,将歌曲中的难点解决,特别是对歌曲中出现的比较多的切分节奏,学生在演唱时对于切分节奏的强弱拍把握不到,要多加强练习。

还有多次出现的上波音,我先将上波音音乐记号简单向学生解释,如像波浪一样,上下波动,学生在演唱时要快速的演唱,也就是说要在短时间内演唱完三个音。

这些难点都解决好了,学生可以完整的演唱歌曲。

最后要解决的是本堂课的重点:

二声部合唱。

学生在演唱这部分的时候很容易被高声部带跑音,所以在演唱时一定要对本声部十分熟悉,当两个声部合起来的时候,音量要放低,特别是低声部,声音不要盖过高声部。

在这部分教学时,学生注意得非常好,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对二声部合唱进行多练习,所以在演唱《七色光之歌》时,配合得还算不错。

其次,在课堂气氛上,我觉得音乐课应该是互动与自由的。

教师要给学生一方自由的空间,尽量减少对学生的无谓限制,给他们自由表现的机会。

比如说在教唱歌曲时,我请一位同学或者几位同学上台演唱,表演唱或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歌曲等;儿童天生就有音乐创造的潜能,在他们的内心世界中,时时刻刻都回荡着美妙的歌唱。

因此,倡导音乐素质教育的一个根本任务,就是要利用音乐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最大限度地激活或唤醒儿童沉睡的创造潜能,让音乐课成为他们展示的舞台。

这是一首富有特色的民族乐曲,非常优美动听,富有感染力。

乐曲前后两段节奏区分明显,第一段表现优美、抒情,第二段表现欢快、奔放。

在有些班级的教学中,我发现这首歌曲初听很容易让学生注意力集中于旋律上,很少关注到音乐本身,节奏、速度、音色、结构等其他音乐元素的关注很少或几乎忽略。

分析《森吉德玛》这个音乐作品,撇开乐器的因素,单从音乐的曲调来看,它是由两段旋律完全相同的音乐构成的,仅仅是速度不同。

我把分辨速度作为教学难点,同时还要注意相同旋律的感受。

其实对于学生,找相同相似比发现不同要困难。

这其实就是这次音乐欣赏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即:

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快慢速度的变化,了解不同速度能表现不同的情绪情感。

教学难点:

尝试发现两段音乐旋律相同,感受相同旋律不同速度的音乐所表达的不同音乐形

象,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我们可以打破按顺序分段欣赏的习惯,先欣赏第二段音乐。

原因一:

第二段音乐轻快,时间长度短,学生容易熟悉旋律;原因二:

如果刚开始就欣赏舒缓而又不熟悉的第一段音乐,课堂气氛会显得沉闷不活跃。

欣赏顺序调换后,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尽快熟悉音乐,而且还能让课堂结构显得更加紧凑、合理。

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再欣赏第一段舒缓的音乐,教师再抛出问题:

“这段音乐听起来熟悉吗,为什么?

”这时,学生稍作比较就能发现。

欣赏课关键在于提高教师自己的音乐修养。

不妨按科普兰的要求来聆听音乐,来分析音乐教材,来挖掘教材中有教学价值的音乐元素,不着痕迹地带入到欣赏教学活动中,让他们获得更多的体验,培养出真正懂得音乐、热爱音乐的人。

篇二:

管弦乐《森吉德玛》教学反思

管弦乐《森吉德玛》教学反思

管弦乐《森吉德玛》教学反思管弦乐《森吉德玛》是贺绿汀管弦乐组曲的第五乐章。

乐曲以舒缓的节奏开始,第一小提琴与中提琴以相距三个八度的音程持续演奏主音,与第二小提琴、大提琴、单皇管的长音,构成开放排列的和玄,双簧管在空旷、辽阔的背景中,吹起了优美的主旋律。

听到“森吉德玛”孩子们都很好奇,基于这种好奇,在教学中,我首先告诉孩子们这是蒙古族中一个姑娘的名字,并简单讲述了森吉德玛与主旋律的一段故事,孩子们听得很认真,为之后的聆听乐曲做了很好的铺垫。

聆听乐曲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不仅仅是感受情绪,还要了解演奏形式;所用乐器;用文字、肢体语言、画画等形式表现音乐等,这首乐曲中让学生通过聆听乐曲,听出主旋律出现了几次及速度上的变化,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

1、仔细聆听、哼唱主旋律并记住主旋律,2、要完整记住这八小结的旋律,而不仅仅是其中的一两个小结。

其实还是对旋律的记忆程度,然而,每个班能自己听出来的孩子并不多。

或许孩子们平时接触的管弦乐较少,喜爱的程度也不够,这是值得思考的,管弦乐是高雅音乐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孩子们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中应多一些这样的高雅音乐,而不仅仅只听过“小苹果”、“套马杆”这样的音乐,只有这样,才会提高孩子更高的艺术修养,获得更多的艺术体验。

篇三:

口琴课《森吉德玛》教案及反思

口琴教研课《森吉德玛》教案

武康英溪小学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使学生感受管弦乐曲《森吉德玛》的艺术语

言魅力,了解速度、音色等音乐要素在乐曲音乐表现

中的重要性。

2、在熟悉音乐的旋律、节奏和音高等要素的基础上准确、

连贯地吹奏《森吉德玛》的主旋律,并加入合适的节

奏乐器较好地表现、再现音乐。

3、通过本课使学生掌握口琴练习、学习的方法,增加学

生的学习口琴和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难点、重点:

1、了解、发现乐曲的艺术特点。

2、在口琴上准确、连贯地吹奏乐曲,具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1、引入语:

同学们,我们从四年级开始学习口琴,已经学

会了很多好听的乐曲,今天杨老师要考考大家,请你们看谱吹一吹,然后举手告诉我乐曲的名称是什么。

2、出示课件

(一)吹一吹,并说出乐曲的名称。

(欢乐颂、念故乡、茉莉花、春天来了、萤火虫、菊花台)

3、师小结:

刚才大家的表现非常好,那么今天老师要考验

大家一下,给大家学一首有点难度的曲子《森吉德玛》,大家有没有信心来学习啊?

二、聆听、熟悉《森吉德玛》

1、出示曲谱,一边听老师吹奏乐曲,一边请大家看着曲谱

2、师生交流:

老师的口琴声好听吗?

好听在哪里?

大家听

这首乐曲的时候,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

3、简介:

森吉德玛就是一位蒙古草原上的女孩子的名字,

蒙古有首民歌就是叫《森吉德玛》,我国音乐家贺绿汀先生根据这首民歌编写了一首管弦

乐合奏曲,下面我们来完整地聆听一遍。

一边听一边看谱,同时考虑几个问题:

刚才老师吹奏的音乐主题一共出现了几次?

每次的速度有什么不同?

每次表现的情景有

什么不同?

4、聆听,师生交流

三、吹奏、表现《森吉德玛》

1、唱一唱,唱完说一说乐曲共有几个乐句?

分句唱一唱。

2、考考大家:

这些小句子你们能不能轻松地吹奏出来?

①13|321|

②6532|1.2|1—|

③2576|5.6|5—|

④1216|53|2—|

⑤3216|11|

⑥7276|5.

3、出示课件,逐个出现各个音符,请同学们依次吹奏,然

后连起来吹奏。

4、难点突破,把长句子分成一个一个小句子,再来练一练。

①11|55|35

②3216|11|

5、师生接龙,老师吹第一小句,大家接着吹第二小句。

6、小组接龙。

交换

7、考验大家的耳朵,吹一吹,老师弹的是哪一句?

8、完整地吹奏

9、改变一下演奏的形式,把这首曲子变为领奏和齐奏相结

合的方式,哪些同学来领奏呢?

领奏的同学吹奏每个乐句的前面四小节,后面的部分,

大家齐奏。

10、改变乐曲的速度,老师再加上一个特殊的打击乐器来给

大家伴奏,我们一起把草原上热闹欢快的场面用口琴表现出来。

11、加上节奏乐器音乐是不是变得更加欢快了?

你们想知

道我是用怎样的节奏来给大家伴奏的吗?

(出示课件)这些节奏都非常简单,请大家用

自己的身体乐器来给音乐加伴奏。

x0|x0|x0|x0|0|0|0|0|x0|x0|x0|x0|

x0|x0|x0|x0|0x|0x|0x|0x|

12、节奏练习,加上管弦乐的音乐

13、为了加深大家对这首乐曲的记忆,杨老师自己给这首乐曲创编了歌词,请大家和我

一起来唱一唱。

我的家乡在蒙古草原上,辽阔美丽的大草原。

草原上有成群的

牛羊,蓝天白云乐悠悠。

唱起歌来跳起舞,琴声悠扬传四

方。

欢迎大家来做客,亲爱的朋友们,大家来做客,草原欢迎你,草原

欢迎你,大家来呀!

四、小节

今天我们学会了一首蒙古民歌改编的口琴曲,也学会了一首由老师自己编的歌曲,老师

可以看出大家学习的兴趣很浓,这么高难度的乐曲,我们花了一节课的时间一步一步地克服

了困难,虽然今天吹得还不是很自如,但老师相信,只要坚持练习,小小口琴就会带给大家

很多很多的收获,最后杨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

让口琴音乐像阳光一样照耀你我!

谢谢大家!

《森吉德玛》课后反思

杨芳

本课内容是我自选的一个口琴教学内容。

《森吉德玛》是根据内蒙民歌改编的一首管弦乐

合奏的作品。

具有内蒙民歌的旋律悠长连阔,起伏较大,情绪热烈奔放的特点,用口琴吹奏

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讲,这一内容难度偏高了。

但这首乐曲特别适合口琴吹奏,学习这首乐曲

对学生的口琴学习、提高音乐感受能力及表现能力都会有不少进步,因此,我认为这个内容

有意义的。

如何使学生轻松地掌握这首乐曲,并能愉悦地进行音乐表现,便是这节课的重点。

为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设计了聆听熟悉乐曲、视唱分析乐曲、以及“化难为易”、

“化整为零”的几个教学环节。

运用课件,使学生把难点句从单音的吹奏,到几个音短句的

吹奏,再到长句的练习,一步一步学下去,轻松学会。

在完整吹奏中,也能有个合理的过程,

那就是从师生接龙到小组接龙和男女生接龙,最后是齐奏。

整个过程都体现了从易到难的原

则。

为使学生能够理解乐曲,并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更好地表现这首乐曲,我设计了示范、

聆听、改变乐曲演奏形式、改变速度、加入节奏乐器、歌词创编等环节。

这些教学环节的进

行,起到了较好地引导学生的作用。

课堂上同学们对各环节的参与热情,使我感受到只要能篇四:

教案

一、同学们跟随《草原英雄小姐妹》音乐走进课堂,跟随音乐做律动。

二、导入新课

1、学生介绍蒙古族。

师:

刚才我们表演的是那个民族的舞蹈?

(蒙古族)谁了解蒙古族,给大家介绍一下。

2、教师介绍蒙古族。

(播放多媒体课件,屏幕显示一望无际的草原画面,配背景音乐《森

吉德玛》,教师进行解说。

3、导入欣赏曲《森吉德玛》

师:

蒙古美丽吗?

(美丽)蒙古有美丽的景色,有勤劳、善良的人民,这里的小伙子健

壮、剽悍,这里的姑娘美丽、大方。

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一首由贺绿汀爷爷创作的乐曲《森吉

德玛》,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共同分享这首乐曲。

三、教授新课

1、简单介绍作曲家贺绿汀及他的作品《森吉德玛》的来历。

2、初听乐曲,师提要求。

师: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的聆听,在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了怎样的一幅画面,你联想到

了什么?

3、复听乐曲,师提要求。

样的情景。

并用你手中的画笔把不同的情绪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

(b)、教师总结

乐曲体现了蒙古人民的淳朴、憨厚的性格,写出了他们迎接解放时的欢欣心情。

全曲分为两段,第一段用慢板演奏,一开始就呈现缓慢而安静的旋律。

描写了辽阔草原和无边沙漠的大自然景象。

第二段的音乐主题变为活泼的快板,表现了蒙古人民欢庆解放的喜悦心情。

4、学唱歌谱。

(可分组演唱)

师:

蒙古人民都喜欢这首乐曲,你们愿不愿意学唱呢?

5、复听乐曲,师提要求。

师: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旋律上相同还是不同。

造成两个部分的强烈对比的原因是什么?

四、创编活动

全体学生分四组,进行创编活动。

(乐器组、舞蹈组、诗歌组、绘画组)

五、课堂小结,师生再见。

《森吉德玛》教学反思

音乐新课程标准对于实施音乐教学的若干理念作了比较全面的归纳:

首先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欣赏曲《森吉德玛》是一首管弦乐曲,音乐体现了蒙古人民纯朴憨厚的性格,写出了他们迎接解放时的欢欣心情。

本节课通过听、唱、画、看、说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欣赏、感受乐曲优美、抒情的旋律。

我设计本堂课的初衷有以下几点: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的脑、眼、手、口,让他们在美的享受中去感受音乐优美的旋律,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

2.将欣赏、歌唱、创编进行教学整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发掘学生的音乐想象力,音乐创造力。

3.作品通过速度的变化,而使同样的旋律、同样节奏的音乐主题在气氛、情绪和性格上出现了强烈的反差,塑造了两个截然不同的音乐

形象。

要求学生在欣赏时将这一变化总结出来。

学生有秩序的走进教室,师生问好。

一、感受大草原

1、师:

小朋友们,愉快的音乐课开始了。

今天的音乐课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瞧!

(出示小红马画面)它来自辽阔的大草原,今天特意来请我们到它的家乡做客呢!

想不想去?

(想)那好,全体起立,我们拉好缰绳,摆好姿势,跟着小红马出发吧!

2、律动:

随《我是草原小牧民》歌曲做骑马动作

二、走进大草原

1、欣赏草原风光

2、学跳筷子舞师:

(出示筷子)咦?

这是什么?

(筷子)你可别小瞧它,在蒙古人民的眼里它可是跳舞的好道具呢!

老师看到有些小朋友似乎有些怀疑,那让老师给你们跳一段吧!

(1)师示范动作手位:

简单的筷子交叉敲击动作脚位:

前蹲、后仰

(2)师:

怎么样?

信了吧!

谁学会了?

(3)指名学生上台示范动作——师指导——台上学生带领大家一起跳——全体学生跟音乐齐跳

3、变化筷子舞节奏

(1)师:

简单的筷子舞小朋友一学就会了,现在老师要给筷子舞变个魔术,你们仔细

找一找,它变在哪?

(2)师示范在第二乐句和第四乐句的最后一小节加入xxx

谱)变变变,你们瞧!

这个新节奏变到这儿来了,老师用红色的符号表示,还变了一个

动作在这儿呢!

(师示范)

5、师生合作表演节奏:

我邀请你们跟老师合作一下,我来念前面的节奏,你们来念后面

红色的节奏,可以吗?

(1)师念前面节奏,生念后面

(2)念前面节奏,生敲后面

(3)师:

敲的这么好,我也想加入你们的队伍,我来敲前面的节奏吧,你们还是敲后

面的部分(师敲前面节奏,生敲后面)

(4)师:

用你们的节奏告诉老师它的节奏,让筷子发出声音吧!

(学生完整敲击歌曲节

奏)

(5)播放《我是草原小牧民》歌曲,生随音乐齐跳

(6)师:

这么厉害,看来难不倒你们,如果让你们加入脚步来跳,会吗?

6、加入脚步师生齐跳

7、师生随音乐齐跳筷子舞

三、歌唱大草原

1、师:

欢快的筷子舞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而草原上小牧民的生活更是多姿多彩,他

们勤劳、勇敢、放牧、欢歌,你们听

2、聆听范唱《我是草原小牧民》

3、随琴哼唱:

你觉得小牧民在唱起这首歌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

跟着篇五:

大班音乐

活动森吉德玛

大班音乐活动《森吉德玛》

执教者:

吴中幼儿园夏维红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音乐《森吉德玛》两段音乐不同的特点,并能用相匹配的动作表现。

2、鼓励幼儿用不同线条、图形等表现两段音乐的不同。

3、体验参与音乐活动的愉悦。

教学重难点:

感受乐曲表现的不同画面场景,能用多种手段表现乐曲情绪变化。

教具准备:

白云、小草、笛声。

三种线条:

白云、拱门波浪线、大波浪线骑

马、挤奶、抖肩。

线条、形状:

圆圈、竖线、齿轮线等教学过程:

一、通过图片,让幼儿了解草原风景、生活。

1、出示两张图片。

讲述图片内容。

“图上有些什么?

蓝蓝的天空上飘着一朵朵白云,广阔的草原上小草随着微风轻轻摇摆,地上雪白的羊儿

悠闲自在地吃着嫩嫩的青草,放牧的人吹出悠扬、动听的笛声。

在这如诗如画的草原上,有

的蒙古族人正在进行激烈的骑马比赛;有的人正在快乐的挤着牛奶;还有一位漂亮的姑娘,

正欢快地跳着豪放的舞蹈。

2、介绍作者贺绿丁创作乐曲的背景,引入课题。

师:

草原美丽的风景和蒙古人们快乐的生活深深地打动了作曲家贺绿汀爷爷的心,于是,

贺绿汀爷爷根据这两幅画的内容创作了一首乐曲,名字叫《森吉德玛》。

今天,我们就来听听

这首动人的乐曲。

听听想想说说,从乐曲中听到了什么?

好象看到了什么?

二、整体欣赏

1、播放音乐,聆听全曲。

2、谁来说说你的感受?

从乐曲中听到了什么?

好象看到了什么?

3、音乐有几段,你觉得第一段音乐讲的是那幅图画,第二段呢?

三、分段欣赏

1、聆听第一乐段。

(1)我们一起来欣赏第一段音乐,

*你听了音乐有什么感觉?

从第一段音乐中听到了什么?

好象看到了什么?

师:

这段抒情、优美的音乐表现了大草原美丽、宽广的风景,让人听后觉得心情悠闲、舒畅。

(2)我们听着音乐做一做动作,表演一下大草原上美丽的风景。

*你刚才做的什么动作?

白云飘、小草,师哼音乐个别表演,集体学习,

(3)老师把你们的动作配着音乐画下来,你们看一看。

老师边哼音乐边画。

牧人吹笛你们觉得可以用什么线条画下来。

*我们听着音乐按着顺序也来画一画音乐。

你们发现第一段内容有几句?

三句。

第一句白云飘,第二句小草摇摆,第三句牧人吹笛。

(4)我们看着图谱听着音乐一起来表演一下。

2、对比聆听第二乐段

播放第二段音乐。

(1)这段音乐是怎样的?

和第一段有什么不同?

表现了草原上的什么事情?

我们也来做蒙古族的小牧民表演一下。

幼儿回答,师小结:

速度变快,音乐的情绪由舒缓变为热闹、欢快,表现了蒙古草原上人们欢庆节日、载歌载舞的喜庆场面。

(2)跟着音乐表演一下。

*你刚才怎么表演的?

个别表演——集体学习。

骑马、挤奶、跳舞。

(3)你觉得用什么线条或者简单的图案可以把音乐画下来。

幼儿自由讲述后教师出示已画好的图案、线条请幼儿选择。

(4)*跟着音乐表演动作。

四、完整表演。

我们看着图完整的表演一下。

五、延伸。

下次老师给你们准备好纸头,你们也来听着音乐画一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