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如何培养职业道德.docx
《大学生应如何培养职业道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应如何培养职业道德.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应如何培养职业道德
大学生职业道德如何养成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才的竞争,不光是在学历上而更多是在劳动者素质上的竞争。
如今在这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人们最大化地追求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忽视了道德品质的培养,导致了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下降,而职业道德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应遵循的特定的职业思想与行为准则,面对这样的社会环境,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应该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的培养,为以后正确处理职业内部、职业之间、职业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关系做好前提准备。
从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知己。
职业道德行为是作为大学生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这也是社会一般道德在职业中的具体表达与要求,它不仅关系着个人的名誉与形象,还与公司、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声望与利益密切相关,良好的职业道德会给公司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
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是职业需要,也是我们应当具备的条件。
现代的学校对职业道德教育上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在学校对道德教育上要培养怎样的人,如何培养等存在的不确定的因素较多,没有一定的标准可以衡量,因此,学校往往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
从学生角度看,知己是高材生可高枕无忧,从而疏忽了自身职业道德水平与素养的提高,然而等毕业后进入社会,往往会感到现实残酷。
目前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于:
1、动力不足,缺乏恒心。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呈多元化,部分学生政治观念模糊,没有远大的理想与抱负,趋向于实用主义,重功利讲实惠,缺乏长远打算、远大理想、抱负与社会责任感,因而没有强大的动力。
2、缺乏奉献精神。
在父母身边生活惯了的学生们,容易形成“小皇帝”脾气,因而养成了只讲索取、不懂奉献的习惯。
必定导致成年后的敬业精神匮乏、社会诚信形象不佳的情形。
背离了职业人才的最基本、最核心的要求,难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3、缺乏正确开展社会交往的能力。
有的学生霸气十足,举止不雅,破坏公共秩序、语言粗俗,容易被宿舍排斥;有的学生性格孤僻,自制能力差,不善于交往,缺乏宽容与合作精神。
4、缺乏自理、自立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业基本功不扎实,专业素质不高,实干能力欠缺,被动应付现象突出,主动参与能力较差,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5、身体、心理上的问题。
许多学生身体状况不佳,身体瘦弱,近视眼较多,有许多学生体育成绩一般或勉强过关,心理比较脆弱,一旦受到挫折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
职业道德包括职业理想,职业信念,职业态度,职业品质,职业责任,职业良心,对学生在源上进行综合的学习,。
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是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与落脚点,是学校培养目标的首位。
首先学校在职业道德规范应当要求以下几点:
(1)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是职业道德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2)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工作,刻苦钻研职业技术与业务,在职业活动中发挥创造才能。
(3)遵纪守法,团结协作,诚实守信,以主人翁精神对待工作。
(4)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注意增产节约,爱护公共财务,廉洁奉公。
由于各行各业有自身的特点,所以职业道德规范也不一样,因此要根据本行业的性质、地位、作用与特点,按照职业活动的客观要求来制定职业道德规范。
(5)要想事业获得成功,那么首先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只要长期坚持做好的小事,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才能成就大事。
比如:
要培养敬业精神,首先要从热爱本专业做起,从上好每一节课做起。
其次在职业道德教育中也要要求:
教师有特殊的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的行为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
教师职业行为的示范性与教育性决定着教师必须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热爱教育工作。
在职业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激发与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与对所学专业的刻苦钻研的精神,使学生认识到本职业的重要性、趣味性,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所做出的贡献,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与主人翁精神,对本职工作负起道德责任与义务。
让学生认识到职业道德水准提高,是职业岗位的本质属性与职业工作人员自身素质提高的内在要求。
最后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强调其职业特性的同时,也要强调培养学生对未来职业岗位变换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岗位变换作好准备,使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或自己更感兴趣的工作。
岗位变换也可消除一个人长期从事某项工作的厌烦心理,重新调动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
在学习中要与实习活动结合,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的培养即道德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来培养综合素质的人才要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变动性的整体,各个因素之间要求。
来培养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
职业与道德是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它们密不可分。
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欠缺,都会造成人的整体素质的降低。
所以我们从小就要注重培养自己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人生的价值。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与。
每个从业人员,不论是从事哪种职业,在职业活动中都要遵守道德。
如教师要遵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
医生要遵守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等等。
职业道德不仅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与要求,而且是本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化。
要理解职业道德需要掌握以下四点:
首先,在内容方面,职业道德总是要鲜明地表达职业义务、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
它不是一般地反映社会道德与阶级道德的要求,而是要反映职业、行业至产业特殊利益的要求;它不是在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而是在特定的职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它往往表现为某一职业特有的道德传统与道德习惯,表现为从事某一职业的人们所特有道德心理与道德品质。
甚至造成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在道德品貌上的差异。
如人们常说,某人有“军人作风”、“工人性格”、“农民意识”、“干部派头”、“学生味”、“学究气”、“商人习气”等、.
其次,在表现形式方面:
职业道德往往比较具体、灵活、多样。
它总是从本职业的交流活动的实际出发,采用制度、守则、公约、承诺、誓言、条例,以至标语口号之类的形式,这些灵活的形式既易于为从业人员所接受与实行,而且易于形成一种职业的道德习惯。
再次,从调节的范围来看,职业道德一方面是用来调节从业人员内部关系,加强职业、行业内部人员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它也是用来调节从业人员与其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用来塑造本职业从业人员的形象。
最后,从产生的效果来看,职业道德既能使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与规范的“职业化”,又使个人道德品质“成熟化”。
职业道德虽然是在特定的职业生活中形成的,但它决不是离开阶级道德或社会道德而独立存在的道德类型。
在阶级社会里,职业道德始终是在阶级道德与社会道德的制约与影响下存在与发展的;职业道德与阶级道德或社会道德之间的关系,就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
任何一种形式的职业道德,都在不同程度上表达着阶级道德或社会道德的要求。
同样,阶级道德或社会道德,在很大范围上都是通过具体的职业道德形式表现出来的。
同时,职业道德主要表现在实际从事一定职业的成人的意识与行为中,是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成熟的阶段。
职业道德与各种职业要求与职业生活结合,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形成比较稳定的职业心理与职业习惯,以致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在学校生活阶段与少年生活阶段所形成的品行,影响道德主体的道德风貌。
1、职业活动中基本的道德情感
⏹A敬畏感
⏹B羞耻感
⏹C义务感
⏹D幸福感
⏹E“诚”的情感
⏹F“恩”的情感
积极体验,自我调节
⏹首先任何道德情感都来源于人们对道德行为的直接体验
⏹其次职业道德情感的养成依赖于从业人员的自我调节
二、职业道德情感
定义:
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对事物进行善恶判断所引起的情绪体验,是从业人员把职业道德认识转化为职业道德行为的中心环节。
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感促使从业人员对善的职业行为倾心向往努力效仿,对不道德的职业行为则厌恶、憎恨,努力避免;不良的职业道德情感则让人员在职业活动中是非不分、善恶不明美丑不辨,导致错误职业行为的发生
1、职业活动中基本的道德情感
⏹敬畏感一位哲学家曾说:
”敬畏就是对事物尊严的直观。
”就是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对职业规范与要求的认同与敬仰,对不道德职业为行为所带来的惩罚与人格贬损的畏惧。
康德说:
“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已的景仰与敬畏:
在我之上的星空与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羞耻感 从业人员对于自己不道德的职业行为产生的不光彩的心理与自责的心理。
羞耻感是促人奋发与自我完善的原动力。
能让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对自己不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进行自我谴责,自我改正。
幸福感是从业人员对自身所从事的职业活动或取得的工作业绩产生的归宿感与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就感。
对幸福感的强烈追求促使从业人员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刻苦钻研业务,积极提高职业技能。
这是个人事业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是为企业与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内在动力。
爱岗敬业为社会多做奉献是人生的幸福。
因为这样你虽然苦了自己,却充实了自己的精神世界,使更多的人生活得美好,你的人生价值也得到实现。
⏹“诚”的情感这里的诚区别于“诚信”,这里的“诚”主要指率真、无私、不懈怠、不抱怨、顺应自然等等。
古人把诚分为真诚、
信诚、
直诚、
精诚、
真诚——真情的自然流露,人性的平与本性
信诚——符合实际,言语真实不虚
直诚——不计个人利害,做事不绕弯子,惟求真求善
精诚——做事坚持不懈,精益求精
⏹“诚”的情感这里的诚区别于“诚信”,这里的“诚”主要指率真、无私、不懈怠、不抱怨、顺应自然等等。
古人把诚分为真诚、
信诚、
直诚、
精诚、
真诚——真情的自然流露,人性的平与本性
信诚——符合实际,言语真实不虚
直诚——不计个人利害,做事不绕弯子,惟求真求善
精诚——做事坚持不懈,精益求精
⏹恩”的情感“恩”的情感是人类道德的基础,是对他人与周围环境的尊重与敬意。
培养“恩”的道德情感,才能与他人、周围环境与天地自然建立与谐的伦理关系。
每一个从业人员对周围环境、天地自然抱有一份“感恩”之心,才能时时处处维护工作环境的整洁,爱护设备、工具,节约资源,尊重他人,并且自己也能在这种环境中分享工作的快乐。
“待物如待手足”,“物心如人心”,只要从业人员能用心地去爱惜、使用物品,物品就能发挥最大功效。
2、积极体验,自我调节
职业道德情感是伴随着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认识而产生与发展的。
职业道德情感的培养,一方面依赖于社会、集体与他人的外在培育,另一方面又需要从业人员的内在自觉,而后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直接影响到职业情感的倾向性、深刻性、稳定性与有效性。
首先,任何道德情感都有来源于人们对道德行为的直接体验,形成对职业道德情感的正确判断,这是职业道德情感养成的起点。
其次:
职业道德情感的养成依赖于从业人员的自我调节.这种调节就是努力使外在舆论与内在体验相一致时,职业道德情感就得到维持与巩固.
,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
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
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通过对职业效能感所强调得对个人完成职业规
定的内容与职业行为过程的信念的掌握,使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
更清晰、更目标的对个人作出评估,从而进行合理、可行的生涯规划。
论文摘要:
21世纪的中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竞争是趋激烈。
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职业学校的青年学生们应该如何做好走向社会的准备工作,是一个必须认真对待与严肃思考的现实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配置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才的就业渠道也发生了翻天搜地的变化。
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素质高,能力强的创新型与实用型劳动者方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职业学校的学生不但要认真学习文化知识,熟练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而且还要适时地接受职业道德与就来、创业指导,特别是要做好学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对提高青年学生素质,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l职业道德行为养成及其作用
1.1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涵义
职业道德行为是指做从业者在一定的职业道德知识、情感、意志、信念支配下所采取的自觉活动,对这种活动按照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训练与培养,称之这职业道德行为养成。
这是道德学习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把道德原则与规范贯彻落实到自己的行为中去,达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所说的养本意是培养性情或陶冶情操。
“养成”连用,是指人们自觉学习、磨练、培养与陶冶性情,达到良好品质与理想人格的功夫。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以道德立国的国家,讲究道德修养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道德养成的意义更加突出。
所谓职业道德行为养成至少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从业者按照特定的职业道德规范进行自我反省、自我剖析;二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通过自我修养形成的道德品质与道德境界。
1.2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作用
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可以使从来者做好本职工作,形成平等友善人际关系与良好的社会风尚的需要,促进行业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与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俄们处在讲人权、讲人性、以人为本的春天,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素质就显得更为重要。
人生的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职业生涯中度过的。
一个人在职业上是否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是他人生成功的重要保证,而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则决定着他能否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2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与方法
“一个实际的行动胜过一打空洞的纲领”。
要使职业道德规范为从业人员所认识与实践,并在他们的思想与行动中表现出来,成为个人职业道德行为中稳定的特点与倾向,必须通过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锻炼来实现。
养成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职业道德原则与规范贯彻落实到职业活动之中,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进而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并达到崇高的职业道德境界。
那么学生的职业道德行为该如何养成呢?
2.1在日常生活中培养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职业道德行为的最大特点是自觉性与习惯性,而培养人的良好习惯的载体是日常生活。
因此要体,有意识培养自己的良好习惯,久而久之,习惯就会成为一种自然,即自觉的行为。
一是从小事做起,严格遵守行为规范;二是从自我做起,自觉养成良好习惯
2.2在专业学习中训练
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离不开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一个从业者只有具备了深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职业技能,他所拥有的职业道德知识、情感、意志与信念,才能有用武之地,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应有的贡献。
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离不开知识与学习与技能的提高。
学生可以通过专业学习亲自体会专业与行业具体而又丰富的职业道德内涵
首先,增强职业意识,遵守职业规范,其次,重视技能训练,提高职业素养。
2.3在社会实践中体验
“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丰富的社会实践是指导人们成才的基础,是实现知行统一的主要场所。
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离不开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根本途径。
一是参加社会实践培养职业情感;二是学做结合,知行统一。
2.4在自我修养中提高
自我修养是指个人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与各种实践中,按照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与规范,在职业道德品质中有目的地“自我锻炼”、“自我改造”与“自我提高”。
2.4.1体验生活,经常进行内省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
“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
内省即内心的检讨与自我评价,使自己的言行符合职业道德标准的要求。
人们在职业活动中,经常会发生一定的道德要求同个人主观需要、动机与兴趣之间的矛盾。
这个矛盾主要靠从业人员自身的思想斗争,即“内省”来解决。
只有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依据道德要求与规范不断评价自我言行,进行自我反省,才能在职业活动中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原则与规范。
“内省”一要严于解剖自己,善于认识自己,客观地看待自己,勇于正视自己的缺点;二要敢于自我批评,自我检讨;三要有决心改进自己的缺点,扬长避短,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道德品质。
2.4.2学习榜样,努力做到“慎独”
周恩来总理生前有段名言:
“要把思想改造着成像空气一样,非有不可b不然,你的思想就会生锈,就会受到腐蚀”。
侨他是这样说的,终生也是这样做的。
青年学生应以周恩来总理为榜样,从他的身上看到我们自己的不足与努力的方向。
提倡“慎独”是重在自律,即在道德上自我约束。
真正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5在职业活动,卜强化
职业活动是检验一个人职业道德品质高低的试金石,是职业道德养成的关键途径。
2.5.1将职业道德知识内化的信念
“内化”是指把学到的道德知识规范变成个人内心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职业道德理想与职业道德原则,对自己履行的职业责任与义务的真诚信奉。
它是职业道德知识、情感与意志的结晶,也是人们职业行为的强大动力与精神支柱。
只有这样的职业道德行为,才有坚定性与永久性。
2.5.2将职业道德信念外化为行为
“外化”是把内心形成的职业道德情感、意志与信念变成个人自觉的职业道德行为,指导自己的职业实践活动。
这是职业道德素质的具体表达。
职业学校学生要履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做一个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有职业道德的人。
总之,职业道德行为养成对个人的职业生涯至关重要,在学习生活中,要注重行为规范训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提高职业道德素质,要坚持参加各种实践,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