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输电线路距离保护教学文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3292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1.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0kV输电线路距离保护教学文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110kV输电线路距离保护教学文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110kV输电线路距离保护教学文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110kV输电线路距离保护教学文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110kV输电线路距离保护教学文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0kV输电线路距离保护教学文案.docx

《110kV输电线路距离保护教学文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0kV输电线路距离保护教学文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0kV输电线路距离保护教学文案.docx

110kV输电线路距离保护教学文案

 

110kV输电线路距离保护

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名称:

110KV输电线路距离保护设计

系别:

物理与电气工程系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日期:

 

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原始资料:

如下图所示网络,系统参数为:

,,,,,,=0.5s,=,,,线路阻抗,,,,,,,,,,,。

对线路L1、L3进行距离保护的设计。

(对2、9处进行保护设计)

设计要求:

本文要完成的内容是对线路的距离保护原理分析及整定计算,并根据分析和整定结果,合理的选择继电保护设备设备,并选择正确的安装方式,以确保安装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行。

主要参考资料:

[1]杨启逊主编.微机型继电保护基础[M].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2]贺家李主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M].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3]张保会主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M].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4]傅知兰.电力系统电气设备选择与实用计算[M].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5]姚春球.发电厂电气部分[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6]孙丽华.电力工程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设计原始资料

1.1题目

如图1-1所示网络,系统参数为:

,,,,,,=0.5s,=,,,线路阻抗,,,,,,,,,,,。

对线路L1、L3进行距离保护的设计。

(对2、9处进行保护设计)

图1-1110kV网络接线图

1.2设计要求

本文要完成的内容是对线路的距离保护原理分析及整定计算,并根据分析和整定结果,合理的选择继电保护设备设备,并选择正确的安装方式,以确保安装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行。

2继电保护方案设计

2.1主保护配置

距离保护Ⅰ段和距离保护Ⅱ段构成距离保护的主保护,如图2-1为距离保护网络接线图。

距离保护的Ⅰ段

 

 

图2-1距离保护网络接线图

瞬时动作,是保护本身的固有动作时间。

保护1的整定值应满足:

考虑到阻抗继电器和电流、电压互感器的误差,引入可靠系数(一般取0.8~0.85),则

同理,保护2的Ⅰ段整定值为

如此整定后,距离Ⅰ段就只能保护线路全长的80%~90%,这是一个严重的缺点。

为了切除本线路末端10%~20%范围以内的故障,就需要设置距离保护第Ⅱ段。

距离Ⅱ段

整定值的选择和限时电流速断相似,即应使其不超出下一条线路距离Ⅰ段的保护范围,同时带有高出一个的时限,以保证选择性,当保护2第Ⅰ段末端短路时,保护1的测量阻抗为

引入可靠系数(一般取0.8),则保护1的Ⅱ段的整定阻抗为

2.2后备保护配置

为了作为相邻线路的保护装置和断路器拒绝动作的后备保护,同时也作为距离I段与距离II段的后备保护,还应该装设距离保护第III段。

距离III段:

整定值与过电流保护相似,其启动阻抗要按躲开正常运行时的负荷阻抗来选择,动作时限还按照阶梯时限特性来选择,并使其比距离III段保护范围内其他各保护的最大动作时限高出一个。

3保护的配合及整定计算

3.1保护2处距离保护的整定与校验

1、保护2处距离保护第I段整定

(1)2处的I段的整定阻抗为

(2)动作时间

(第I段实际动作时间为保护装置固有的动作时间)。

2、保护2处距离保护II段整定

(1)与相邻线路距离保护I段相配合,线路的II段的整定

(2)灵敏度校验

距离保护II段,应能保护线路的全长,本线路末端短路时,应有足够的灵敏度。

考虑到各种误差因素,要求灵敏系数应满足

满足要求

(3)动作时间,与相邻线路距离I段保护配合,则

它能同时满足与相邻保护以及与相邻变压器保护配合的要求。

3、保护2处距离保护III段整定

(1)整定阻抗:

按躲开被保护线路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的最小负荷阻抗来整定计算的,所以有

已知,,,带入公式(3.5)可得

(2)灵敏度校验

距离保护III段,即作为本线路I、II段保护的近后备保护,又作为相邻下级线路的远后备保护,灵敏度应分别进行校验。

作为近后备保护时,按本线路末端短路进行校验,计算式为

满足要求

作为远后备保护时,按相邻线路末端短路进行校验,计算式为

满足要求

(3)动作时间

3.2保护9处距离保护的整定与校验

1、保护9处距离保护第I段整定

(1)线路L1的I段的整定阻抗为

(2)动作时间(第I段实际动作时间为保护装置固有的动作时间)。

2、保护9处距离保护第II段整定

(1)与相邻线路距离保护I段相配合考虑到分支系数的影响,线路L1的II段的整定阻抗为

于是

(2)灵敏度校验

距离保护II段,应能保护线路的全长,本线路末端短路时,应有足够的灵敏度。

满足要求

(3)动作时间,与相邻线路距离II段保护配合,则

它能同时满足与相邻保护以及与相邻变压器保护配合的要求。

3、线路L1距离保护第III段整定

(1)整定阻抗:

按躲开被保护线路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的最小负荷阻抗来整定计算的,所以有

其中,,于是可得

(2)灵敏度校验

距离保护III段,即作为本线路I、II段保护的近后备保护,又作为相邻下级线路的远后备保护,灵敏度应分别进行校验。

作为近后备保护时,按本线路末端短路进行校验,计算式为

满足要求

作为远后备保护时,按相邻线路末端短路进行校验,计算式为

满足要求

(3)动作时间

4、三段式电流接线原理图如图3-1所示。

图3-1三段式电流接线原理图

4二次展开图的绘制

4.1保护测量电路

对于动作于跳闸的继电保护功能来说,最为重要的是判断出故障处于规定的保护区内还是保护区外,至于区内或区外的具体位置,一般并不需要确切的知道。

可以用两种方法来实现距离保护。

一种是首先精确地测量出,然后再将它与事先确定的动作进行比较。

当落在动作区之内时,判为区内故障,给出动作信号;当落在动作区之外时,继电器不动作。

另一种方法不需要精确的测出,只需间接地判断它是处在动作边界之外还是处在动作边界之内,即可确定继电器动作或不动作。

4.1.1绝对值比较原理的实现

如前所述,绝对值比较的一般动作表达式如式所示。

绝对值比较式的阻抗元件,既可以用阻抗比较的方式实现,也可以用电压比较的方式实现。

该式两端同乘以测量电流,并令,,则绝对值比较的动作条件又可以表示为

称为电压形式的绝对值比较方程。

电路图如图4-1所示。

图4-1绝对值比较的电压形成

4.1.2相位比较原理的实现

相位比较原理的阻抗元件动作条件的一般表达式如式所示,相位比较的动作条件可以表示为

称为电压形式相位比较方程。

电路图如图4-2所示。

图4-2相位比较

4.2保护跳闸回路

三段式距离保护主要由测量回路、起动回路和逻辑回路三部分组成,电路如图4-3所示。

(1)起动回路

起动回路主要由起动元件组成,起动元件可由电流继电器、阻抗继电器、负序电流继电器或负序零序电流增量继电器构成。

正常运行时,整套保护处于未起动状态,即使测量元件动作也不会产生误跳闸。

起动部分用来在短路时起动整套保护,即解除闭锁,允许1、2ZJK和3ZJK通过与门和去跳闸。

起动部分启动后,起动时间电路,在0.1s时间内(开放时间内)允许距离I段跳闸。

超过0.1s时动作,一方面通过禁止门闭锁距离I段,另一方面起动切换继电器,对于各段或各相有公用阻抗继电器的距离保护装置,进行段别或相别切换。

(2)测量回路

测量回路的I段和II段,由公用阻抗继电器1、2ZJK组成,而第III段由测量阻抗继电器3ZJK组成。

测量回路是测量短路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用以判断故障处于哪一段保护范围。

(3)逻辑回路

逻辑回路主要由门电路和时间电路组成。

与门电路包括与门、、或门和禁止门,用以分析判断是否应该跳闸。

图4-3保护跳闸回路

 

5总结

通过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本人从中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对距离保护设计的过程有了一个很大程度了解,对设计的思路、基本方法、步骤有了深刻的认识。

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次设计,本人深刻的认识到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是学习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且从中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

参考文献

[1]杨启逊主编.微机型继电保护基础[M].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2]贺家李主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M].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3]张保会主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M].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4]傅知兰.电力系统电气设备选择与实用计算[M].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5]姚春球.发电厂电气部分[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6]孙丽华.电力工程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成绩评价表

课程名称

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名称

110KV输电线路距离保护设计

学生姓名

苏媛媛

学号

B2011052238

指导教

师姓名

黄丽霞

职称

教师

序号

评价项目

指标

满分

评分

1

工作量、工作态度和出勤率

按期圆满的完成了规定的任务,难易程度和工作量符合教学要求,工作努力,遵守纪律,出勤率高,工作作风严谨,善于与他人合作。

20

2

课程设计质量

课程设计选题合理,计算过程简练准确,分析问题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文理通顺,撰写规范,图表完备正确。

40

3

创新

工作中有创新意识,对前人工作有一些改进或有一定应用价值。

5

4

答辩

能正确回答指导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35

总分

评语:

该生报告内容较详实,结构比较合理;报告字数符合相关要求,工整规范,整齐;设计方案合理、可行,论文逻辑性较强,有一定的说服力;能对整个设计进行总结,得出一定的实验结果。

报告书写规范完整,自述清晰,问题回答准确,设计认真。

指导教师: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