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校本培训材料1教学文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731253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7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校本培训材料1教学文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班主任校本培训材料1教学文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班主任校本培训材料1教学文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班主任校本培训材料1教学文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班主任校本培训材料1教学文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班主任校本培训材料1教学文案.docx

《班主任校本培训材料1教学文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校本培训材料1教学文案.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班主任校本培训材料1教学文案.docx

班主任校本培训材料1教学文案

班主任校本培训材料1

(2012-02-1614:

31:

40)

转载▼

标签:

教育

班主任校本培训材料1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大力开展班主任校本培训的有关精神,我校于5月份起全面实施班主任全员培训的校本培训工作,主要安排如下:

一、组织班主任开展《班主任工作读本》的学习,同时要求广大班主任老师应按学校要求做好学习笔记;

二、开展优秀班会课学习活动,主要通过观看市优秀班会课评选活动获奖音像资料的学习和开展校内优质班会课评选活动来提高班会课的时效性;

三、通过对德育工作方法的学习和探讨,审视我校德育工作中的得与失,进而规范各种班级管理常规和学校管理常规,摸索出一套适合我校生情学情的德育管理制度,更新德育管理方法,提高德育工作效率。

为做好此项工作,今后,学校将陆续编定各种学校自主学习和培训的材料,以资广大班主任学习和借鉴。

第一部分:

德育工作方法新探

人人都是小管家个个都是好帮手

——建瓯市小桥中学德育工作创新探索与实践

德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品德优良,素质全面,具有创新意识“四有”新人的一项基础工程。

怎样设计和创新学校的德育工作,才能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近年来建瓯市小桥中学提出“个个都是小管家,人人都是好帮手”德育工作目标,进行了创新探索与实践。

一、发挥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主动性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的道德素质出现滑坡现象,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

德育形式化、口号化,说教化。

远离生活、情感的德育缺乏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学生来说就缺乏魅力,学生参与德育活动主动性差。

实践证明,德育要产生入脑,入心的效果,光说教是不行的,必须通过开展各种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来进行,这不仅符合中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好强的心理特点,也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因此,我校重视通过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提高学生道德认识。

注重发挥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性,广泛性和活动本身的教育性,精心策划,细心指导,使活动富有特色。

(一)、为学生量身定制设计德育活动

在法制安全教育活动中,我们除开展法律知识讲座、竞赛、报告会、图片展等活动外,还通过设置模拟法庭、组织现场安全演练、主题辩论赛等,让学生参与角色体验,使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

在文体活动方面,成立学生篮球爱好者协会,先后举办五届“希望杯”学生篮球赛。

赛事海报、活动过程由学生自己策划、创作和组织,学生担任赛场解说员;球赛中场休息时,有啦啦队、舞蹈队表演,学生把NBA比赛中许多精彩环节用于活动中,使整个比赛富有新的创意,吸引广大师生观看。

学校还与玉山中学联合举办“玉桥杯”篮球赛,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交流;在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时,开展“文明礼貌用语展示”活动,举办《我心飞扬》校园歌曲大赛,把歌手赛与歌咏赛结合起来,既重视学生特长发挥,又培养班级团队精神,把个人风采与集体风貌充分展示出来。

(二)、为学生创建了多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在培养学生组织管理能力方面,学校重视学生参与教育管理活动的开展,安排专人指导学生会工作,学生会设有广播台、校报编辑部、记者团、文体、生活、宣传、纪律、卫生等八个部门,由学生自己策划、组织了许多健康有益的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同时由学生干部组织的卫生、行为督导等评比活动也受到师生的好评。

在展示学生知识技能方面,组织了“书画、泥塑、布贴画、剪纸、木浮雕、快乐英语”等兴趣小组,聘请相关教师指导,定期举办书画、英语朗诵、布贴画展评等系列活动,同时,学校还精心布置了一间德育展室,专门展示学生的各类作品并由学生担任讲解员,定期向全校师生开放。

在风采展示方面,组织成立学生志愿者服务队,校园护绿队,各班级组建爱心小分队。

近年来志愿者服务队、爱心小分队共组织进社区服务近1000人次,为贫困学生捐款近10000元,开展“学雷锋,做好事”近500件,学生拾到钱物交还失主近400元。

学校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及规律,精心设计的许多实践活动,创造良好的氛围,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道德认识,养成良好习惯和态度,学会管理和服务,增长才干。

二、让学生成为宿舍管理的小管家

寄宿生管理既是保证学校良好教学秩序的“总后勤”,也是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一块重要阵地和载体。

宿舍的环境、管理方法及渗透其中的道德教育,都对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我校在新的形势下提出:

“让学生成为宿舍管理的小管家”教育管理理念,突出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

生管教师积极转换“角色”,既是严格的“管理者”,同时又是寄宿生的“好朋友”。

我们的做法是:

1、征求广大寄宿生意见制定《宿舍公约》等管理制度和措施;2、每个宿舍选出舍长、安全委员、纪律委员、卫生委员等四位干部,并定期进行培训,通过指导培养宿舍干部,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管理能力,教育和带动全宿舍同学遵守纪律、爱护集体并积极参与服务与管理。

3、成立学生自我管理的组织——舍管会,安排教师指导他们工作,帮助选拔和用好干部,制定工作计划。

舍管会进行宿舍卫生评比、出勤管理、公物保护等。

通过舍管会组织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在自我管理中学会自我服务,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如:

①舍管会每天安排学生干部进行寄宿生出勤情况登记;②舍管会组织舍长、层长对各宿舍午休、晚上就寝的出勤情况进行记录;③每天由值日学生对每个宿舍的内务情况进行检查记录,督促同学按要求做好内务。

舍管会的成立,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机会,使得同学转变了观念,不再是“要我做”,而是“我要做”。

学生在一项项具体实践活动中体验,感受,交流,反思,从而不断增强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意识,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内化,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的。

三、让学生成为班级建设的好帮手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重视学生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班级充满生动活泼的气氛。

学校在班级建设中提出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个个是好帮手”理念。

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班级目标的提出。

首先发动学生全面解剖自己和其他同学,让学生对自己和班级整体的长短处有一个大致了解。

然后由学生针对班级的优缺点,提出并讨论制定符合班级特点的目标、班训、班风、班歌。

学生参与班级目标的制定,能认识本班的优点和不足,明确应该着手哪些方面的努力,对班级目标也有一个内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次自我教育;在彼此了解和目标制定讨论的过程中形成集体意识和凝聚力。

第二,班级纪律的形成。

充分让学生参与班级纪律的制定。

引导学生认识到制定纪律的目的是严格要求自己,能经常告诫自己,使自己养成较强的自控能力。

组织学生提出并讨论班级应有哪些纪律,最后制定出本班的纪律规章。

由学生提出并经过讨论了的班级纪律,得到了学生的认可,符合学生的实际和愿望,学生更能主动遵守。

第三,班干部的选聘。

班主任要重视班干部的选聘工作,引导学生参与班级建设,让学生在管理中体验。

如:

新组建的班级不必一开始就确定所有班干部,班主任可根据学生档案及初步表现,先指定几个临时性班干部,并及时公布班干部的选聘方案。

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学习和生活之后,进行班干部的民主选举或是采用竞选的方式让学生竞争上岗,并且根据学生对班委民主评议的结果进行适当调整。

这样产生的班委在学生中会享有较大的威信,他们的工作会得到更多同学的支持和配合。

第四,班级活动的设计。

班主任在指导学生设计、策划班级活动时要注意把握分寸。

首先,班主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班级活动形式及其对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可能产生的作用。

其次,指导学生制订班级活动的计划。

第三步,组织学生就活动的可行性、趣味性、知识性、程序安排等方面进行讨论,形成一项最佳计划方案。

第四步,班主任对产生的最佳方案进行适当的补充,并征得学生的理解。

这样的班级活动设计既能反映教育者的要求,又能反映学生的意愿和兴趣,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

第五,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我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包括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四个方面。

各班成立评定小组,成员由年段长、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学生代表组成,班级评定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开展对学生的培训,依据学校综合素质评定实施方案和程序组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完成班级评定工作,并对全班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作出定性描述,对学生的操行确定等级。

基本程序是:

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价——班级评定。

做综合素质评定时,班主任一方面要征求各任课教师、生管老师、学生家长、班团干部及其他学生的意见,另一方面也要征求学生本人的意见。

多方面参与操行评定可以保证评定的公正性、客观性、准确性。

学生在自评和评他的过程中会对一段时期以来自己和他人的所作所为有一个总结认识过程。

对自己的好的方面会产生自豪、快乐等情绪体验,会激发学生发扬优点、继续努力的愿望;对别人表现好的方面会产生羡慕、佩服等情绪体验,会激发学生学习别人、赶超别人的决心;对自己表现不佳的方面会产生不安、内疚、羞愧等情绪体验,会促使学生产生改正缺点、完善自身的要求;对别人表现差的方面,会促使学生产生“注意”、“我不能这样”等自警心理。

学生产生这种种心理体验,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

在几年的德育实践中,我校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手段,充分发挥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主动性;以“有目标、有主题、有内容、有载体、有评价”为方法,营造和谐、融洽、奋发上进校风;选择“贴近学生、贴进现实、贴进生活”的内容,努力实现“人人都是小管家,个个都是好帮手”的德育目标。

让学生通过道德实践,提高德道认识,提升自身素质。

使学生发展成为以集体利益为重,有责任感、使命感,有主人翁精神,有管理能力的未来的建设者。

              班主任校本培训材料2

第二部分:

名师经验介绍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评魏书生)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必须最大限度地释放学生自身的能量,调动学生源自内心的学习积极性。

要做到这些,教师就必须有教学民主的思想。

●国外极注视孩子们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孩子们自主能力的培养。

相形之下,我国许多“娃娃”的年龄太大了,有的到了三四十岁还不能自立,还需要躺在父母的功劳簿上才能生活。

●脑子紧用一阵子,也像肌肉紧用一阵子一样。

久不激烈地跑200米,乍一跑,一个猛劲跑完了,第二天就会腿部肌肉疼。

久不让大脑思维紧张地运转,乍一猛用,过后也会有不舒适的感觉。

思考惯了的人不思考,不思考惯了的人开始思考,几乎要有同样的毅力才能战胜惯性。

●种庄稼,首先要知道各种作物的生长发育特点,才能适时适量地施肥浇水;治病耍了解每个病人的具体病情,才能对症下药;教师,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选择、确定教育的方法、措施。

(摘自:

《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著))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从孩子出生起,每个家庭就都已经在进行家庭教育了。

达尔文主张从婴儿诞生之日起就进行教育。

民国初年的广东省省长朱庆澜,在任职拥间的1916年,亲自撰写了一部名为《家庭教育》的著作,并于1917年由他本人捐款公开出版,分发给广东全省的家家户户。

 朱庆澜认为学龄前阶段儿童的家庭教育,是人一生成长的基础,是“至要紧的事”。

他把一个人从出生到6岁入学前,入学读书和离开学校走上社会这三个阶段,形象地比喻为“三道染 缸”。

 他说:

“小孩子生下来,好似雪白的丝。

在家里生活6年,好似第一道染缸。

”“家里6年教得好,养得好,好似白丝染成红底子。

到了进学堂,再得好先生。

就将那红红的底子好好加上一层,自然变成了大红。

到了世界(社会)上,哪怕逼着坏朋友、坏染缸,想把他变成黑色,他那大红的底子,一时总不得变的。

如果再遇上好朋友、好染缸,不用说,自然变成真正的朱红,头等的好人。

万一在家6年,教的法子、养的法子不好,比如白丝一下缸已 经染成黑底子,进了学堂,就有好先生,想把他变成红色,那底子总难退得去。

就是勉强替他加上一层红色,仍旧是半红半黑的。

如果学生再遇着不热心的先 生,到了世界上,再遇着坏朋友、坏染缸,将黑底子一层一层加上黑色,自然变成永不褪色的黑青,永不回头的坏蛋了。

” 

心理学指出,学习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系统性和稳定性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方式,是个性特征的重要方面。

叶圣陶先生说:

“教育是什么?

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习惯。

爱因斯但在《论教育》中说:

“如果青年人通过体操和走路训练了他的肌肉和体力的耐劳性,以后他就会适合任何体力劳动。

思想的训练以及智力和手艺方面的技能锻炼也类似这样。

”他还借用别人的话给教育下这样的定义:

“如果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

”这“留下来的”就是习惯。

特级教师魏书生教书令人惊讶:

他担任实验中学校长与书记兼任两个班的班主任,承担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一年平均外出开会达4个月之久,却从不请人代上一节语文课,他学期之初即进行期未考试,一学期教材他用30多课时就讲完了;他不批作业,不改作文,但他的学生在升学成绩却能比重点中学平均高7.8分……面对这一切,人们不禁要问:

魏书生究意依靠什么获得教学的成功?

从教育是发展学生个性来说,语文教学就是要从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方面来完善学生的个性。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就是语文教学的全部任务,是一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终极目的。

魏书生老师是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

他认为:

“自学能力是一个具有不同层次的、主体的范畴,是较为复杂的特殊能力。

这就不能幻想通过一两次自学行动的过程使学生具备这种能力。

每次自学过程好像点,自学习惯好像线,线才能组成面,最终构成自学能力体。

培养习惯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关键,这个关键一接通,学生大脑这部机器就持久的运转起来了。

”从他介绍的经验我们看到,通过他的三年训练,学生在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自学习惯初步养成。

这是:

学生养成了一篇短文听一遍,就试着归纳中心,分析层次结构,复述课文内容的习惯。

养成了口头作文、口头总结每节课学习过程的习惯。

养成了自学教材、读课外书,积累格言,观察思考社会问题的习惯。

就写的方面而言,学生养成了自留作业,自己批改作文,互相出考试题,写日记,办《班级日报》的习惯。

以写日记为例,三年中最差的学生都写了15万字以上的日记。

魏老师培养学生的这些学习习惯,看上去似乎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哪一样却都需要花费心血。

其中最需要的、最考验人的就是教师的耐心和学生的持久性。

魏老师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其中的困难,结合学生特点,制定了具体实施的计划。

他的大体做法是:

第一,首次慢动。

开始时注意求稳、求慢,以使学生有一个适应过程。

例如阅读速度,刚开始只要求达到300字/分钟。

写日记既不讲格式,也不要求中心等,只要写就行,一天写两句话三句话都可以、等等。

目的是使每部大脑机器转起来。

第二,逐渐加速。

经过一两个月训练之后,大家都转动起来后,适当加快动的速度。

例如阅读由300字/分钟,提高到400字/分钟。

日记要中心集中,写250字以上。

这个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困难期,中下等学生可能不适应。

老师辩证的分析每个学生的心理,帮助他们制定适应加速的措施。

第三,系统计划。

引导学生把自己看做一个完整的系统,注意德智体美劳之间的关系。

计划明确具体,既有每年训练总量,又有每月、每天的具体训练数字,而且每天课内写什么,课外读什么都是由学生确定出明确的目标。

计划由学生充分讨论,让他们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第四,控制时空。

要保证良好的习惯在足够的时空内发展,就要控制坏习惯在时空内的活动范围。

班里将好同学与差同学组成互助组,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同时注意发挥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

第五,形成习惯。

经过缓慢的首次推动,渡过了困难期,制定了系统的计划,又创设了一个执行计划的时空环境,“学生好像冲破重重阻力进入空间轨道的飞行器,基本可以靠惯性运转了,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形成了自学习惯。

研究魏老师培养学生自学习惯的方法和过程,我们至少应该注意这样几点:

(一)习惯的培养需要一个科学有序的过程

教育学上有一条基本原理,就是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必须训练。

听说读写是感知和运用语文的能力,所以必须经过训练,而且要经常训练,反复的训练,适应各种不同环境的不同内容和不同方式的训练。

训练到自动化的程度才能成为习惯,成为习惯才能随时运用。

分析一下魏老师培养学生自学习惯的过程,我们会看到他采用的五个步骤,是从学生接受程度和形成规律出发的,形成了一个由浅入深的有序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又是每一个学生认同的(经过了学生的充分讨论研究决定的),这样就使学生能够把计划变为比较自觉的行动。

因为学生年龄的原因,心理发展的原因,以及每个学生意志品质的差异,在养成自觉习惯的过程中,会出现动摇或反复。

魏老师针对不同的情况的学生和不同阶段的问题,在具体帮助个别学生的同时,努力营造班集体学习的氛围,采用组对互助的形式,促进耳惯的养成。

这些做法的意义和道理都值得我们从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方面做进一步探讨。

(二)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严格的要求

魏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注意安排科学有序的步骤,同时又不放松对学生的要求。

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如果放松要求就不会成功,这已被无数教师的无数经验和教训所证明。

叶(圣陶)老说:

“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遍,指点一番,只是个开始而不是终结。

要待技能技巧在受教育的人身上生根,习惯成自然,再不会离谱走样,那才是终结。

所以讲说和指点之后,接下去有一段必要的工夫,督促受教育的多多练习,硬是要按照规格练习,练成技能技巧不是别人能够代劳的,非自己动手,认真练习不可。

魏老师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不论是提高阅读速度,还是坚持记日记,都一丝不苟。

他常教育学生说:

“定了干,说了算。

”这不仅能够培养出学生自学的习惯,而且也有益于形成学生良好的品格。

我们在学习魏书生老师的经验时,总能从中看到他对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

从为师者来说,这也是一种美好的品格。

心理学告诉我们,先天素质是个性发展的前提条件,就一般人来说这种条件是相差不远的;后天养成是个性发展的决定条件,而这种条件是相差甚远的。

所以孔子说:

“性相近,习相远也。

”而且,完整的个性正是在良好习惯的养成中形成的。

王夫之说:

“习成而性成也。

”语文教学(不只语文教学)重要的工作不完全在于教学生多少知识、教学生读懂多少篇课文,而是要使学生在后天的学习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一定意义上说,习惯的养成就是能力的形成。

教学中忽视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教学不会是成功的教学。

魏老师注重培养学生自学习惯,确是探到了语文教学的真谛 。

(三)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魏老师的课上得好。

这不完全在于他亲切的教态、生动的语言和使用几种字体的板书,主要在于他把学习的主动权、学习的时间交给了学生!

他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语文课上展示出自己某方面的优长。

魏老师的课上得好。

这不完全在于他使大部分学生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主要在于他使每一个学生,不论程度如何都能够取得进步,“不断获得成功”。

魏老师的课上得好。

这不完全在于他善于组织课堂教学,使他的课上得自然流畅,主要在于他的语文课上,学生们能够看到比语文课本广阔得多丰富得多的大千世界!

“为人类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做”。

这些,我们了解了魏老师的“激发兴趣”的做法,特别是他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之后,就能体会得到的。

“在传统教学法中,起特殊重要作用的是一些实质上跟认识没有内在联系的学习动机。

最强烈的动机之一就是要获得优良的分数。

当这一动机起着作用的时候,教学论里所说的克服困难和作出努力就只是为了达到与认识无关的外部目的,而掌握知识只是一种手段。

在实验体系中,不借助分数及类似的方法对学生施加压力。

实现我们的教学论原则,就能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内部诱因。

增加和深化这种诱因,不断的以知识丰富学生的智慧,让他们思考,树立学生自己去探索真理的志向,让他们完成复杂的任务——这一切都会产生强烈的、稳定的内部诱因。

当然,这里也往往会产生勤奋,但是勤奋是由内容丰富的、使渴望认识深入成为习惯的活动交织在一起的,所以,勤奋没有来自外部压力所造成的不愉快性质。

”(赞可夫《教学与发展》第50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魏书生老师教学的成功,就在于他使每一个学生“勤奋”起来。

语文课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课。

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实践,因此语文课上学生的学习活动应该是主要的。

学生学习初中语文的基础不是零,教师反复的讲解不但不能促进学生学习,而且使他们产生厌倦之情。

他们不需要过多的思考,不需要通过分析综合的思维过程去理解未知的东西;他们只需要记住教师讲解的结论,然后背下来应付考试就行了。

这样的课,很难使学生感到成功的愉悦。

语文课应该是最丰富最有意思的课,因为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宇宙,小到一叶扁舟,古今中外无不包括在语文之中。

然而,我们的学生更多的只是反复在读教材中的百篇左右的“基本课文”,兴趣从哪里来呢?

 既是工具性的课,既要求实践性强,就应该让学生大胆的去使用这个工具,去大胆的实践!

他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学到使用语言的规律,才能把语言使用得好起来,也只有在这个过程中,在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实践中,他们才能体会到成功,才能看到自己的价值,才能爱学。

而教师,只在其中起引导、点播作用,好像一个大人教小孩子走路一样,放手让他走,只有在他摔倒的时候才去扶一扶。

魏书生老师是这样做的,所以他是成功者,他的学生是成功者。

魏老师教学的成功,自然也离不开他在教学中灵活机巧恰当的使用一些教学手段。

这些手段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样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例如教师的语言、板书、教态,以至带学生唱歌,甚至作“气功”,都给学生以新鲜感、新奇感,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钦佩,甚至敬慕。

反过来,从钦佩教师进而喜欢这门课。

这也是我们很多老师有过的经验。

学生在课上的情绪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自然就活跃了。

魏老师的课上学生兴趣浓厚,教学气氛始终是活跃的,这又与教师的教风大有关系。

教学实践证明:

课堂气氛的形成和多种条件有关。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节奏、教师的语言、教态、教风以及班级的学风等等都是其构成因素。

教学内容丰富有趣,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节奏紧凑有致,教师的语言简练生动,教态亲切等等都是创造良好气氛的重要条件。

但是,教师的教风尤为重要。

哪个教师大力发扬了民主教风,哪个班级的学风就端正,哪个班级的课堂教学气氛就会持久的保持其良好的状态。

魏老师是一个在教学中讲求民主、科学的人,自然他的教学能够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因而受到学生欢迎。

魏老师总结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若干“法”,但是激发学生兴趣不是目的,是手段。

因为心理学实验证明,人在有兴趣时会伴随着血液循环的亢奋,使大脑皮层得到充分的营养,并把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各种心理活动都调动起来,呈现出积极活跃的状态,并且由于兴趣具有指向性、情感性和动作性,能够引起高度的注意,激起饱满的热情,产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所以对其他非智力活动也具有积极影响。

这种实验证明:

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发挥80%以上,而做不感兴趣的工作,只能发挥20%。

爱因斯但在《论教育》中说:

“在学校里和在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是工作获得结果时的乐趣,以及对这个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

启发并且加强青年人的这些心理力量,我看这该是学校的最重要任务。

只有这样的心理基础才能导致一种愉快的愿望,去追求人的最高财产——知识和艺术技能。

要启发这种创造性的心理能力,当然不像使用强力或者唤起个人好胜心那样容易,但它是更有价值的……如果学校从这样的观点出发,工作很成功,那么……学校所规定的作业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

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了,才能爱学,才能学得好。

可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师是成功的教师,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是成功的教学。

魏老师是成功者。

 

魏书生老师热爱学习、善于学习,总结了许多先进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

在他的指导下,学生们不只是掌握了学习方法,养成了学习习惯,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