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纶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25657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氨纶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氨纶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氨纶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氨纶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氨纶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氨纶施工方案.docx

《氨纶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氨纶施工方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氨纶施工方案.docx

氨纶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述

温州华峰工业集团1000吨/年氨纶技改工程,我单位负责聚合、纺丝主车间以及相关的动力站、辅助动力电气仪表安装工程的施工,其中主车间由纺丝及聚合两部分组成,纺丝部分:

由一套1000T/Y的机组组成,其控制设备全部为日本进口控制盘柜100多台,其他配套动力盘柜为国产电源柜,共计15台;纺丝部分设有CENTUMCS1000DCS系统,聚合部分:

MCC控制室新增6台MCC柜和一台电源柜,用来控制聚合动力系统。

1.主要电气仪表设备及工程量如下表:

见附表一

2.编制的依据及施工执行的标准、规范:

1)温州华峰工业集团1000吨氨纶技改工程安装合同。

2)1000吨/年氨纶技改工程电气、仪表施工图纸:

电气图图号为:

DS-100-06、-100-01、-100-04、-300-05;

仪表图图号为:

00111KS-100-00~21、-100、-101等;

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8-92

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92

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0-92

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

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50150-91

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9-96

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8-96

10)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J303-88

11)全国通用建筑电气装置标准图集

12)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93-86

13)自控安装图册HGJ3516-96

14)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SHJ3521-99

二、施工程序,方法及技术措施

1.施工前准备

1.1施工中所需用的主要机具、试验设备、电气仪表设备齐全,安放就位。

(需用品种、规格详见附表二、三)

1.2组织参加本工程施工人员熟悉图纸,做好施工前的图纸会审,设计交底。

1.3对上道工序的要求及进场设备、材料的验收;

a.控制室土建地面、吊顶、四周墙壁、门窗等全面完工;

b.材料验收:

各种材料进库前需认真核对规格、型号与设计是否相符,并应有材质合格证,必要时进行抽查、检验,不符合要求拒绝使用。

附表一、电气主要实物工作量

品名

型号规格(或位号)

备注

1

仪表柜

APBPCPCD

7

2

进口盘柜

WDGRINVCONV

136

3

国产盘柜

配套动力柜MCC盘柜

7

4

动力盘柜(箱)

纺丝变频等

20

5

插座箱

6

6

电缆桥架

XQJ-P

900

7

电力电缆

VV-1系列

千米

10

8

控制电缆

KVV-0.5系列

千米

12

9

钢管

千米

1.5

10

灯具

186

11

仪表设备

台件

962

12

仪表配管

千米

2.3

13

仪表电缆

千米

14.2

14

15

16

17

 

2.电气管线预埋

在土建施工的前期,电气专业应做好照明配管,电缆保护管的同步施工。

2.1配管的加工时,管口应无毛刺和尖锐棱角,电缆管管口宜做成喇叭形,电缆管在弯制后,其弯扁程度不宜大于管子外径的10%。

2.2钢管的连接管口应对准,加接短套管,不宜直接对焊;应连接牢固,密封良好;两端的管口应采取可靠措施封堵好。

2.3利用钢管作接地线时,应先焊好接地线;对于焊接钢管还应做好防腐工作;从室内引出的保护管应埋出防水坡150-200mm,并应有不小于1%的排水坡度。

2.4按设计图纸要求,检查预埋件、预留孔洞位置应正确,数量应齐全,大小合适;在有电缆、接地线穿墙和穿梁的地方应预先留好保护管。

对于设计要求利用土建基础钢筋作为接地装置,利用柱子主筋作为接地引上线时,应将主筋焊接牢固可靠,并留好接地测试点,当接地电阻不符合要求时,还应补做接地极。

3.动力控制盘柜安装

3.1安装前土建必须完工,门、窗安装完毕,房顶不得有渗漏现象。

3.2基础槽钢的制作与安装:

水平度与不直度均应满足条件:

〈1mm/m及〈5mm/全长;安装后其顶部宜高出地面10mm。

3.3电气设备安装前验收,所有电气设备安装前应进行交接验收,外观应完好,主体、附件、备件数量应与设备出厂交货消单相符;规格、型号与设计相符并应有出厂合格证和产品技术要求说明书。

3.4盘、柜间用螺栓拧紧,找平、找正后与基础槽钢焊接在一起,控制盘、继电保护盘、自动装置、信号盘不得与基础焊死,应用螺栓固定在基础上,对装有电器元件需开动的门需用4-6mm2的软铜线与接地干线相连作为保护接地。

3.4.1盘、柜单独或成套安装时,其垂直度、水平度、不平度允许偏差如表3.4.1;

3.4.2安装后各盘、柜内抽屉或手车应操作灵活,接触可靠,柜内控制电缆、内部配线位置应防止损伤其绝缘层。

表3.4.1盘柜安装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垂直度(每米)

1.5

水平度

相邻两盘顶部

2.0

成行盘顶部

5.0

不平度

相邻两盘边

1.0

成行盘盘面

5.0

盘间接缝

2.0

4电缆保护管、桥架及电缆敷设

4.1明配的保护管,外表应无裂纹,内壁光滑无毛刺,弯扁度不得大于管外径的10%,管口应作嗽叭型或磨光。

弯曲半径根据电缆截面、型号选择合适的弯曲半径,一根保护管最多不能超过3个弯头,90度弯头不得超过2个;配管固定间距在没有规定时应不大于3m。

4.2桥架的规格,支吊架跨距、防腐类型应符合设计要求,

连接螺栓应紧固、螺母位于梯架外侧;电缆桥架转弯处的转弯半径不应小于桥架上的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的最大者。

4.3电缆支架全厂均应有良好的接地。

4.4电缆敷设前需用摇表测量绝缘电阻,不符合要求不能敷设。

4.5电缆敷设不能拧绞,多根电缆应按高压、低压、控制分层隔开排列,不得交叉。

终端头、中间接头处应挂标示牌,直埋电缆沿线路、拐弯处分别埋标桩,电缆埋入深度距地面为0.7m,沿支架敷设电缆首、尾、转弯处需加卡或用尼龙带加以固定。

转弯处弯曲半径应符合表4.5规定。

(表中倍数为电缆直径的倍数)

电缆敷设允许最低温度应符合表4.5规定。

表4.5电缆敷设最小弯曲半径及最低温度

电缆种类

护层结构

多芯

(倍数)

允许最低温度

油浸纸绝缘

铠装或无铠装

15(20)

-10℃

橡皮绝缘

橡皮

10

-15℃

裸铅护套

15

-20℃

塑料绝缘

铅护套钢带铠装

20

0℃

铠装或无铠装

10

0℃

控制电缆

铠装或无铠装

10

-15℃

5防雷、接地安装

5.1接地体除按设计要求外还可利用自然接地体(如金属构架,配线钢管、混凝土结构内的钢筋等);钢接地体的最小规格如表

5.2接地极顶面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6m.与建筑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5m,明设接地线支持件间距离在水平直线部分为1-1.5m,垂直敷设为1.5-2m.转弯部分为0.5m

5.3接地线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离地面高度为250-300mm,与墙壁间应有10-15mm的间隙,过建筑物伸缩处需弯成弧形或Ω状加以补偿。

表5-1钢接地体的最小规格

种类

地上

地下

圆钢直径(mm)

室内

室外

8(10)

5

6

扁钢

截面(mm)

24

48

48

厚度(mm)

3

4

4(6)

角钢厚度(mm)

2

2.5

4(6)

钢管管壁厚度(mm)

2.5

2.5

3.5(4.5)

5.4接地体与接接线连接需采用焊接,其搭接长度:

扁钢为其宽度2倍(需三个棱边焊接),圆钢为其直径的6倍,扁钢与圆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

5.5电气装置每个接地支线应单独与接地干线相连接,不允许几个部分串接后与干线相连。

5.6避雷引下线在距地面1.5-1.8m处需设断卡,如利用烟囱做引下线,其壁厚需大于4mm,独立避雷针接地线应与独立接地装置相连.

6照明安装

6.1照明配管,暗敷采用镀锌钢管,明敷应整齐、美观,固定牢固。

6.2连接时应用丝扣连接,且要求无脱扣现象,连接丝扣不少于5扣,丝扣处应涂以电力复合脂。

6.3管内穿线不得有接头,接头应改在接线盒内、开关或插座内。

6.4灯具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密封完好,附件完整。

由于本工程电气施工工期紧张,因此具体施工中,以上各种工序可能同时展开,交叉作业。

7仪表的校验与调整

根据2001年3月3日与甲方协商的调试方案(见TCC-仪-01),国外进口设备不作调试要求;对国产设备的单校要求如下:

1)热电阻及热电偶仅作通断试验;

2)调节阀需连接电气阀门定位器进行上下行程试验;

3)EJA变送器用手持终端检查其参数的设置;

4)工艺开关在参数点检查开关的道通和死区;

7.1一般规定

7.1.1仪表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性能校验和调整。

7.1.2仪表外观检查内容及要求如下:

一、铭牌及实物的型号、规格、材质、测量范围、刻度盘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二、无变形、损伤、油漆脱落、零件丢失等缺陷,外形主要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三、端子、接头、固定件等应完整,附件齐全,合格证及检定证书齐备。

7.1.3仪表调校人员应熟悉仪表使用说明书,并准备必要的调校仪器,工具。

7.1.4校验用的标准仪器,应具备有效的检定合格证,其基本误差的绝对值不应超过被校仪表基本误差绝对值的1/3。

7.1.5仪表校验调整后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基本误差不应超过该仪表精度等级的允许误差;

②、变差不应超过该仪表精度等级的允许误差;

③、仪表零位正确,偏移值不超过允许误差的1/2;

④、指针在整个行程中应无抖动、摩擦和跳动现象;

⑤、电位器和可调节螺丝等可调装置在调校后仍应留有余地。

7.1.6仪表校验合格后,应及时填写校验记录,要求数据真实,字迹清晰。

校验人应签名并注明校验日期。

7.2压力仪表

7.2.1压力仪表的精度校验应按其测量范围可采用以下信号源和校验设备进行:

一、校验测量范围小于0.1MPa的压力表,宜用仪表空气作信号源,与测量范围相适应的标准压力计进行比较;

二、校验真空压力表时,用真空泵产生真空度,与测量范围相适应的液柱压力计或标准真空表比较;

三、测量范围大于0.1MPa的压力表应用活塞式压力计加压,与标准压力表或标准砝码相比较,在砝码旋转的情况下读数;

四、膜盒式压力计和吸力计的精度校验宜用注射器或气压球加压,用补偿式微压计作标准表。

7.2.2压力仪表和差压计的校验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按增大或减小方向施加压力信号,压力仪表指示值的基本误差和变差不得超过仪表精度要求的允许误差,指针的上升与下降应平稳、无迟滞摇晃现象;

二、校验点应在刻度范围内均匀选取,且不得少于五点,真空压力表的压力部分不得少于三点,真空部分不应少于两点,但压力部分测量上限值超过0.3MPa,真空部分只校验一点;

三、轻敲仪表外壳时,指针移动偏差不应超过基本允许误差的一半,且示值误差仍不超过仪表的基本允许误差。

7.2.3压力表校验合格后应加铅封。

7.3温度仪表

7.3.1高压及接触剧毒易燃、可燃介质的温度计保护套应进行液压强度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停压10分钟应无泄漏。

7.3.2热电偶、电阻温度计应作导通检查,并应按不同分度号各抽10%进行热电性能试验,其中应包括装置中的主要检测点和有特殊要求的检测点。

热电性能试验如不合格,应与建设单位协商处理。

7.4调节阀

7.4.1调节阀出库时,应核对调节阀铭牌的内容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检查各部件有否损坏,阀芯阀体有否锈蚀以及规格、尺寸、材质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7.4.2调节阀应进行行程试验,行程允许偏差为±2.5%,带阀门定位器的调节阀行程允许偏差±1%。

7.4.3调节阀的灵敏度试验可用百分表测定,使调节阀薄膜气室压力分别为0.03、0.06、0.09MPa,阀位分别停留于相应行程处,增加或降低信号压力,测定使阀杆开始移动的压力变化值,该压力不得超过信号范围的1.5%,有阀门定位器的调节阀压力变化值不得超过0.3%。

8仪表设备安装

8.1一般规定

8.1.1仪表安装前应按照设计图纸对其型号、规格及材质进行核对。

仪表所带附件应齐全,外观应完好无损,并且有出厂合格证。

8.1.2现场就地仪表安装高度,由表中心距地面宜为1.2m。

显示仪表应安装在便于观察的位置。

8.1.3仪表应安装在不受机械振动并远离磁场和高温管线及设备的场所,同时应避免腐蚀介质的侵蚀。

8.1.4安装在室内的就地仪表应选择光线充足、通风良好、操作维修方便的地方。

8.1.5安装仪表时,仪表不应受敲击及振动,安装应牢固端正,并不承受配管或其它任何外力。

8.1.6安装在工艺管道上的仪表,在管道吹扫时应将其拆下,待吹扫完成后再重新安装。

仪表外壳上的箭头指向应与管道介质流向一致。

8.2控制室设备及设备安装

8.2.1控制室内仪表盘和操作台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

8.2.2仪表盘、操作台的外形尺寸及仪表开孔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8.2.3仪表盘的型钢基础应在地面二次抹面前安装完毕。

型钢基础制作应平直、牢固、外形尺寸与仪表盘尺寸应一致。

其偏差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外形尺寸偏差≤±2mm;

二、平直度偏差1/1000,总长超过5m时,最大偏差为5mm;水平最大倾斜度不超过1/1000,全长超过5m时,最大倾斜度不应超过5mm;

三、型钢基础制成后应进行除锈防腐处理。

8.2.4仪表盘与基础型钢之间应采用防锈螺栓连接。

8.2.5单个安装的仪表盘、操作台,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垂直、平正、牢固;

二、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5/1000;

三、水平方向的倾斜度允许偏差为1/1000。

8.2.6成排的仪表盘(操作台)安装,除应符合第4.2.5条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相邻两盘(操作台)顶部高度允许偏差为2mm;

二、当盘间连接超过两处时,其顶部高度最大允许偏差为2mm;

三、相邻两盘(操作台)正面接缝的平面度允许偏差为1mm;

四、当盘间连接超过5处时,盘正面的平面度最大允许偏差为5mm;

五、相邻两盘(操作台),间接缝的间隙不大于2mm

8.3就地仪表盘(板)、保温箱、保护箱的安装

8.3.1就地仪表盘(板)、保温箱、保护箱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应安装在光线充足,环境干燥的地方;

二、应垂直、平整、牢固,垂直度允许偏差为3mm,箱(板)的高度大于1.2m时,垂直度允许偏差为4mm;

三、水平方向的倾斜度允许偏差为4mm;

四、仪表盘(箱)底距地面或平台的距离宜为600mm,表箱支架应牢固可靠。

8.3.2在多尘、潮湿、有腐蚀性气体或爆炸性危险的厂房内安装的就地仪表盘(箱)应选用密封性良好的仪表箱和封闭性仪表盘。

8.3.3在振动场所安装的仪表盘(箱)应采取防振措施。

8.4温度仪表安装

8.4.1温度计(热电偶、热电阻、双金属温度计)应安装在被测介质流动平稳,并能准确反映介质温度的位置。

8.4.2安装在工艺管道上的温度计应与管道中心线垂直或倾斜45°,插入深度一般在管道中心,其插入方向应与被测介质逆向,管道直径小于70mm时可安装在弯头处或加扩大管。

8.4.3双金属温度计安装时,刻度盘面应便于观察。

8.4.4热电偶、热电阻水平安装插入深度超过600mm,温度超过700℃时应加保护套管或支撑等防弯曲措施。

8.5压力仪表安装

8.5.1安装在高压设备和管道上的压力仪表,如在操作岗位附近。

安装高度宜距地面1.8m以上,否则应在仪表正面加保护罩。

8.5.2压力仪表不宜安装在振动较大的设备和管线上。

8.5.3被测介质压力波动大时,压力仪表应有缓冲措施。

8.5.4被测介质粘性大、腐蚀性强、易于汽化液化时,压力仪表安装应加隔离罐。

测量固体颗粒或粉尘介质时应加吹洗装置。

8.6调节阀及其辅助设备安装

8.6.1调节阀安装应垂直,底座离地面距离不小于200mm,阀体周围要有足够空间以便于安装定位器及配制信号管线。

8.6.2带定位器的调节阀,应将定位器固定在调节阀支架上,并便于观察和维修,定位器的反馈连杆与调节阀阀杆接触要紧密牢固。

8.6.3气动执行机构应安装在-40~60℃环境温度中,安装位置应便于操作及维修。

8.6.4执行器的输出轴与阀体(调节机构)连接的连杆或接头,安装时应保持适当的间隙,保证执行器动作灵活平稳,止档限位应在出轴的有效角范围内紧固,不可松动。

9电气线路敷设

9.1桥架的安装

9.1.1桥架的结构形式、规格、选材、涂漆等均应符合设计规定,产品应有合格证。

9.1.2预制件应平整,内部光洁、无毛刺,宽度、高度、对角线的尺寸误差不得大于设计尺寸的0.5%,长度按钢板尺寸或下料机械规格在现场确定。

9.1.3桥架均应避开强磁场、高温、腐蚀性介质以及施工与检修时经常动火、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汇线槽安装在工艺管架上时,宜在工艺管道的侧面或上方。

9.1.4桥架的安装程序应先主干线,后分支线。

先将弯头、三通和大小头定位后,再进行直线段安装。

9.1.5桥架之间的连接,可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采用螺栓连接时,应安装加强板,螺母应在槽内的外侧。

9.1.6桥架安装时,应与支架连接牢固,水平安装长度超过20米时,汇线槽板不应直接固定在支架上,应在支架上焊接导向板,使汇线槽在导向板内能滑动自如,槽板接口处应预留适当的膨胀间隙。

9.1.7桥架安装应保持横平竖直,底部接口应平整无毛刺,多层桥架安装时,弯曲部分弧度应一致,层间间距均匀,允许误差±3mm。

9.1.8保护管开孔的位置可在汇线槽高度的2/3处以上,并应采用油压开孔机或其它机械开孔,不得用电弧焊切割。

开孔后,边缘应打磨光滑,及时修补油漆。

9.2电缆(线)保护管敷设

9.2.1电缆、电线、补偿导线保护管(以下简称保护管),宜选用薄壁镀锌钢管,防爆厂房则宜采用厚壁镀锌钢管,管内径应为线束外径的1.5~2倍。

保护管不应有变形及裂缝,内壁应清洁、光滑、无毛刺。

当采用水煤气管时,管外应除锈涂漆,当埋地敷设时,必须采取防腐措施,但埋入混凝土内的保护管,管外不应涂漆。

9.2.2保护管的弯制应采用冷弯法,薄壁管采用弯管机煨弯,φ60以上的管子宜采用标准预制弯头。

弯制保护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弯曲角度不应小于90度;

二、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要求:

当穿无铠装的电缆且明敷设时,不应小于保护管外径的6倍。

当穿铠装电缆以及埋设于地下或混凝土内时,不应小于保护管外径的10倍。

三、保护管弯曲处不应有凹陷、裂缝;

四、单根保护管的直角弯不得超过两个。

9.2.3保护管的直线长度超过30m或弯曲角度的总和超过270°时,中间应加拉线盒。

9.2.4当保护管直线长度超过30米,沿塔槽、加热炉,或穿过建筑物伸缩缝时,采取下列热膨胀补偿措施之一。

一、根据现场情况,弯管形成自然补偿;

二、在两管连接处,预留适当的间距;

三、增加一段软管;

四、增加一个鹤首管。

9.2.5保护管之间及保护管与连接件之间,应采用螺纹连接,管端螺纹的有效长度不应小于管接头的1/2,并保持管路的电气连续性。

当采用大管径钢管埋地敷设时,可以加套管焊接,管子对口应处于套管的中心位置,对口应光滑,焊口严密。

大口径保护管架空或沿沟壁敷设时,可以直接对口焊,焊口应牢固,内壁不得有焊渣、焊瘤。

9.2.6保护管与仪表盘、就地仪表箱、接线箱、拉线盒等连接时,应用锁紧螺母固定,管口应加护线帽。

保护管与检测元件或就地仪表之间,采用挠性管连接,管口应低于进线口约250mm,保护管从上向下敷设时,在管末端应加防水三通,仪表及仪表设备进线口应用密封垫密封,当保护管与仪表之间不采用挠性管连接时,管末端应加工成喇叭口或带护线帽。

9.2.7暗配保护管应按最短距离敷设,在抹面或浇灌混凝土之前安装,埋入墙或混凝土内时,离表面的净距离不小于15mm。

外露的管端应加木塞封堵或用塑料布包扎保护螺纹。

9.2.8明配保护管应排列整齐,横平竖直,支架的间距不宜大于1.5m,且应在拐弯、伸缩缝两侧和管端300mm处安装支架。

固定卡宜用U形螺栓或管卡。

9.2.9保护管穿过楼板和钢平台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开孔准确,大小适宜:

二、不得切断楼板内钢筋或平台梁钢;

三、穿过楼板时,应加保护套管,穿过钢平台时,应焊接保护套或防水圈。

9.2.10电缆穿过楼板、钢平台或隔墙处,应预留保护管,管段宜高出楼面1m;穿墙保护管段两端伸出墙面净长度不应大于30mm。

9.3电缆敷设

9.3.1电缆敷设前应进行下列准备工作:

一、对部分敷设长度进行实测,其实际长度应与设计长度基本一致,否则应要求设计全部进行实测核算;

二、根据电缆到货长度、敷设长度编制电缆分配表。

三、根据现场电缆分布情况和电缆分配表,安排电缆敷设顺序,宜先远后近,先集中后分散。

9.3.2电缆敷设前应进行下列检查:

一、汇线槽或桥架应安装完毕、清扫干净、内部平整、光洁、无杂物、无毛刺;

二、电缆型号、规格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观良好,保护层不得有破损;

三、绝缘电阻检查合格。

9.3.3电缆应集中敷没。

敷设过程中,必须由专人统一指挥,并应停止在汇线槽或桥架上空的吊装、焊接等作业;敷设完毕及时加好盖板,避免造成电缆的机械损伤和烧伤。

9.3.4不同信号、不同电压等级和本质安全防爆系统的电缆在汇线槽内应分区敷设,在桥架上应分层敷设。

9.3.5电缆在汇线槽内,应排列整齐,在垂直汇线槽内敷设时,应用支架固定,并做到固定松紧应适度。

电缆在拐弯、两端、伸缩缝、热补偿区段、易震部位等应留有裕度,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铠装电缆不小于其外径的10倍;

二、无铠装电缆不小于其外径的6倍。

9.3.6敷没电缆时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下列规定:

一、交联聚丙烯电缆0℃;

二、低压塑料电缆-20℃;

三、聚氯乙烯保护套橡胶绝缘电缆-15℃;

四、聚氯乙烯保护套聚氯乙烯绝缘电缆-10℃。

当在温度低于上述规定条件下敷设电缆时,应预先加热,方法如下:

一、将电缆盘在10℃左右温度内放置24h;

二、将电缆盘用40~50℃的热风吹18h~24h。

烘热后的电缆,敷设时间不宜超过1h。

9.3.7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从开始剥切电缆皮到制作完毕,应连续一次完成,以免受潮;

二、剥切电缆时不得伤及芯线绝缘;

三、铠装电缆应用钢线将钢带固定;

四、电缆终端头应用绝缘胶带包扎密封。

本安回路统一用天蓝色胶。

潮湿油污的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