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第7章+解表药word资料21页.docx
《中药学+第7章+解表药word资料21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第7章+解表药word资料21页.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学+第7章+解表药word资料21页
第七章 解表药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
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学习要求】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1.掌握解表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分类及其性能特点,熟悉配伍方法和使用注意。
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
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2.掌握麻黄、桂枝、紫苏、生姜、荆芥、防风、羌活、白芷、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葛根、柴胡的主要性能和功效与应用,熟悉配伍和使用特点,了解其来源和现代研究情况。
3.了解其他解表药的分类位置和功效特点。
含义:
凡能发散表邪,解除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表证是由六淫之邪或疫疠邪气从人体皮毛或口鼻侵入,病位在表,引起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或有汗,舌苔薄、脉浮等症状表现。
以感受风邪为主,兼夹寒邪侵犯人体所致者,称为风寒表证;若兼夹热邪侵犯人体所致者,称风热表证。
性能特点:
解表作用,发散表邪,都有辛味。
在发散风寒药中,有一部分能燥湿,苦能燥,发散风热药中,很多能清热泻火,苦能清泻,故解表药有些兼有苦味。
表症都是肺系的病,都归肺经,肺合皮毛,开窍于鼻,表邪多从皮毛口鼻而入,表证多见肺经症状,又膀胱亦主一身之表,故解表药主归肺、膀胱经。
主治风寒表证的药物,多为温性;主治风热表证的药物,药性多偏寒凉。
都偏于升浮;狭义毒性特征,毒性药仅2味,是细辛和苍耳子。
根据其性能特点和功效主治的不同,解表药可分为发散风寒药、发散风热药两类(过去叫辛温解表、辛凉解表药)。
发散风寒药:
性味多辛温,辛以发散、温可祛寒,故以发散风寒为主。
发散风热药:
性味多辛凉,发汗作用比较缓和,辛以发散,凉可祛热,故以发散风热为主要作用。
解表药多为辛散之品,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而降低疗效。
解表,主要来源于中医治法中的治疗八法的理论(汗吐下和)。
解表是汗法。
严格讲,这一章最好叫祛风药,能祛风、兼止痒、清头目、利咽喉等。
功能与主治:
基本功效为解表,基本主治是表症。
风寒表症药:
恶寒、身痛较明显,口不渴,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浮紧。
兼有功效,止痛、祛风湿。
发散风热的药:
兼有功效,透疹、清热。
有的药重点祛风,散寒不明显;有的发汗较强,有的发散风热,个性不同。
配伍和应用:
根据寒热虚实和病症两个方面来考虑。
体虚外感者,应根据正气衰弱的不同(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不同)配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药,以益气解表、养血解表、滋阴解表、助阳解表以攻补兼施,扶正驱邪。
对于实,有暑、有湿、有燥者,配清暑、祛湿、润燥药。
表证夹湿者,宜选用兼有祛风胜湿作用的解表药,并可与化湿药配伍。
外感兼食积者,配消食药。
根据表证兼有症状,如恶寒、发热、咳喘痰多、气喘、呕吐、咽喉肿痛、目赤头痛、鼻窍不通等,可分别与化痰止咳、和胃止呕、清热利咽、清肝明目、平喘、通鼻窍药配伍。
兼有里寒或里热的,配温里、清热药;
使用注意:
有三个原则:
一是因症选药;有痛止痛,无汗发汗,止咳平喘。
二是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三是中病即止,维持汗出,出点汗即可。
使用发汗力强的解表药,用量不宜过大,以微汗出为宜。
症候禁忌:
自汗、盗汗、淋证、失血、久患疮疡等正气不固、津血亏虚者,虽有表证也应当慎用或忌用。
解表药多为芳香辛散之品,易于挥发散失,故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降低疗效。
汗多者、伤津者不宜再发汗。
解表:
就是辛散的药,外散表邪,以解除表症的治疗作用。
又称发表、疏表。
1.解表药、发散风寒药、发散风热药的含义:
以发散表邪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以发散风寒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风寒表证的药物,称为发散风寒药;有时亦称辛温解表药。
以发散风热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风热表证或温热病卫分证的药物,称为发散风热药;有时亦称辛凉解表药。
2.解表药的功效与主治:
本章内的所有药物均具有解表功效,都可主治外感表证,症见发热、恶寒(或恶风)、头身痛、无汗或有汗而不畅、脉浮等。
根据解表药的性能和功效特点,本章又将解表药分为发散风寒药和发散风热药两类。
前者均有发散风寒的功效,都可主治风寒表证(感冒风寒),症见发热、恶寒较重、头身疼痛、口不渴、苔白而润、脉浮紧者。
后者均具有发散风热的功效,都可主治风热表证(感冒风热)或温热病卫分证,症见发热、微恶风寒、舌边尖红、苔薄黄、口微渴、脉浮数者。
发散风寒药还分别兼有平喘止咳、止痛、祛风湿(胜湿)、利尿、通鼻窍、祛风止痒等功效;又可分别主治咳喘、头痛、痹痛、水肿、鼻渊、皮肤瘙痒等证而有风寒外束者。
发散风热药还分别兼有利咽喉、清头目、止痒、透疹及清里热的功效;又可分别主治风热所致的头昏头痛、目赤多泪、皮肤瘙痒、麻疹初起疹出不畅及与清热功效相应的里热证。
3.主要有关功效术语的含义:
解表:
是解表药以其辛散之性,外散表邪以解除表证的治疗作用;又称发表、疏表等。
发散风寒:
是性味辛温的解表药对于风寒表证的治疗作用;有时又称辛温解表。
发汗解表:
是辛散的解表药,通过发汗使表邪外出,以治疗表证的作用。
祛风解表:
是药性较平和,且发汗作用不明显,长于辛散风邪,以治疗表证的作用。
发散风热:
是味辛性偏寒凉的解表药,对于风热表证的治疗作用;有时又称辛凉解表,或疏风热等。
4.解表药及发散风寒药、发散风热药的性能特点:
解表药具有发散作用,根据辛能散的理论,故均有辛味;并具有升浮的作用趋向;按脏腑辨证则归肺经。
发散风寒药主治风寒表证,故皆为温性;发散风热药主治风热表证,故药性皆偏于寒凉;以升浮为主并多兼沉降的作用趋向。
5.解表药的配伍原则:
①根据邪气的偏盛配伍:
兼里热或暑热者,配伍清热药,尤其是卫分证常辅以清热解毒药;兼里寒者,配伍温里药;兼湿邪者,配伍化湿药;兼燥邪者,配伍润燥药。
②根据正气的虚衰配伍:
体虚之人外感表邪,应分别其气虚、阳虚、阴虚、血虚的不同,配伍相应的益气、助阳、滋阴、养血之药。
③根据表证的主要兼有症状配伍:
如兼见咳喘痰多,或气滞胸闷、恶心呕吐者,可酌情配伍化痰、止咳、平喘药,或行气和中药。
6.解表药的使用注意:
①注意根据表证的不同特点,选择相宜的解表药。
如风寒表证选用发散风寒药,风热表证选用发散风热药;喘咳、头身疼痛较重,或兼湿浊者,选用兼能平喘止咳、止痛及胜湿、化湿的解表药。
②应以微令汗出,得汗即止为原则,谨防过汗而伤阴损阳。
③年老体虚及津血亏耗之人,虽有表证,亦应慎用辛燥发汗或峻烈的解表药。
④使用解表药还应注意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如炎热之时、温燥之地,当用发散风寒药时,用量宜轻;而当用发散风热药时,用量可稍重。
⑤解表药多为辛香之品,入汤剂一般不可久煎,以免挥发性有效成分过分逸散而影响药效。
⑥用发散风寒药治疗风寒表证时,其汤剂宜于饭后热服,服药后温覆其体,可助发汗散寒以解表之力。
一、含义
以发散表邪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根据解表药的药性和功效主治差异,常将其分为发散风寒药与发散风热药两类,有时又有称为辛温解表药与辛凉解表药者。
二、功效与主治
本章内的所有药物都具有解表功效,可主治外感表证,症见发热,恶寒或恶风,头身疼痛,无汗或有汗而不畅,脉浮,或有鼻塞流涕、咽痒、咳喘等表现者。
发散风寒药与发散风热药,除主治风寒表证(感冒风寒)和风热表证(风热感冒)外,风邪所致的头昏头痛、目赤咽痛、皮肤瘙痒等,亦多选用;此外,本类药还分别兼有止痛及透疹等其他多种功效,因而又有其相应的主治病证。
这些内容将分述于以下两节的概述之中。
三、性能特点
解表药气味大多芳香,性质轻宣疏散,主要用以发散表邪,根据五味中“辛能散”的理论,故一般为辛味;发散风热药因能清泄,又多兼苦味。
其作用趋向为升浮,能疏散经肌肤或口鼻内犯的邪气,或开腠发汗,使表邪随汗而外解。
肺合皮毛,开窍于鼻,足太阳膀胱经亦主一身之表。
以脏腑辨证而言,则表证在肺;以六经辨证或经络辨证而言,则表证当属膀胱经的证候,故解表药的解表功效归此二经。
现代中药学多谓其归肺经,而古代本草多言其归膀胱经。
在药性方面,发散风寒药偏于温性,发散风热药偏于寒凉
四、配伍应用
使用解表药,应区分表证的寒热,四时气候变化及患者体质的不同,因证选药并作适当的配伍。
如风寒表证宜选用发散风寒药,风热表证宜选用发散风热药。
温热病邪在卫分,宜用发散风热药,并辅以清热解毒药;表证夹湿,宜以祛风胜湿的解表药为主,并合用化湿之药。
若体虚之人外感,应辨别不同的正气虚衰,分别与益气、助阳、养血、滋阴药配伍,以扶正解表。
此外,还可依据兼有症,进行必要的配伍。
如见咳喘痰多,或气滞胀闷、呕恶者,可与化痰、止咳、平喘药,或行气和中药同用。
五、使用注意
1.使用解表药,尤其是发汗解表药,服用量不可过大,应以微令汗出,得汗即止为原则,可使邪气外出,而正气不伤;发汗是使人体阳气蒸化津液,并从汗孔出于体表,如发汗太过,汗出淋漓,既会伤阴,又有亡阳的危险。
又因津血同源,凡平素表虚不固,自汗盗汗,久患疮疡、淋证、失血及孕妇、产后、年老体虚等各种津血亏耗之人,虽有表证,亦应慎用。
2.解表药的用量,还应注意因时因地制宜,凡寒冷之时或阴凉之地,发散风寒药的用量宜稍重,若当用辛凉之药亦宜稍轻;而温暖之时或炎热之地,发散风寒药的用量宜稍轻,若用辛凉之药可稍重。
3.在药材方面,解表药多为芳香质轻之物,一般不宜久煎,以免挥发性有效成分逸散而药效降低。
4.此外,发散风寒药之汤剂宜饭后热服,药后温覆其体,可助散寒解表之力。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以发散风寒表邪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改善或消除风寒表证的药物,称为发散风寒药;其性温味辛,又称辛温解表药。
风寒表证以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不畅、头身疼痛、鼻塞、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为主要表现,兼有咳气喘。
部分发散风寒药分别兼有止咳、祛风湿、止痛、通鼻窍、止呕等功效,又可治疗咳喘、头痛、风湿痹痛、鼻渊、呕吐等,尤其兼有风寒表证者,更为适宜。
本类药物,性偏温燥,多数药物具有发汗作用,阴虚血亏,里热偏盛者,不宜使用。
发散风寒药性味辛温,故又称辛温解表药。
其辛能外散风邪,温可祛寒,以发散肌表风寒邪气为主要功效,主治风寒表证,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口不渴、苔白而润,脉浮紧,或兼咳喘,鼻塞流涕者。
部分发散风寒药,还分别兼有止咳、平喘、止痛、祛风湿、利尿、通鼻窍、祛风止痒等不同功效,又可主治咳喘,头痛,风湿痹证,水肿初起,鼻渊及风邪外郁引起的皮肤瘙痒等证。
但仍以兼有风寒表证或属寒证者,最为适宜。
本类药物,性偏温燥,多能开腠发汗,忌用干燥热内盛者;平素阴虚津亏,表虚不固而外感风寒者,亦当慎用。
麻黄
《本经》
为麻黄科草本状小灌本草麻黄Ephedrasinicastapf.、木贼麻黄EphedraequisetinaBge.或中麻黄EphedraintermediaSchrenketC.A.Mey的草质茎。
生用,蜜炙或捣绒用。
淡黄色。
明代本草学家讲,麻黄如麻,它是草质茎的纤维,与麻类的纤维相似,麻是形容它的纤维。
学习时注意以功效为核心。
【性味归经】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
【功效与应用】
1.发汗解表(发汗作用强些叫发汗解表)。
主治:
风寒表证表实证(表证:
恶寒、头身痛、苔薄白、舌质较淡、口不渴、脉浮紧、无汗、有的流涕、鼻塞或咳嗽)。
本品发汗作用强,通过发汗以解除表证,故适宜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无汗患者,并常与桂枝配伍,如麻黄汤。
它与其它同类药相比发汗作用最强,所以说它长于开泻腠理,透发毛窍。
能和其它发散风寒药配伍,典型配伍:
与桂枝相须为用,互相协同增效(前人说,麻黄汤是发汗的峻剂),有汗、伤津者轻用。
2.平喘(宣肺平喘、平喘止咳),用于各种喘咳气急病证。
外感容易造成肺的清肃下降功能失调,引起咳嗽,如果表实无汗,兼有咳嗽,则用麻黄,即可发散风寒,又可发汗解表,还可宣散肺气,缓解咳嗽症状,肃降肺气平喘,是最佳应用。
所以此功能叫平喘止咳最好。
麻黄本品辛散苦泄,外散风寒,内宣肺气,有良好的平喘作用,不论风寒、痰浊、热邪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喘咳气急者,均可配伍应用。
因其能发汗解表,最宜于风寒表证兼有喘咳者。
常与杏仁配伍,如三拗汤。
若肺热咳喘,可与石膏配伍,以清肺平喘,如麻杏石甘汤。
若寒饮喘咳,可配伍细辛、干姜,如小青龙汤。
当肺气壅盛或壅遏不宣,就是不能宣肃下降,麻黄能在宣发中有肃降,即能辛散、又能苦降肺气,所以它有辛味(辛能散),还有苦(苦能降泻)。
对肺热壅盛的咳嗽,常常有汗出,再发汗不利,可通过配伍,与清泻肺热的药为伍,降低它的发汗作用,成为清热平喘的方剂,如张仲景的麻杏石甘汤,麻可配杏仁为臂,杏仁是麻的使药。
麻本身无明显的祛痰作用,往往加祛痰药如半夏等。
3.利水(利尿)。
利尿消肿(利尿作用不强),主要用于风水肿,水肿兼有表邪时用(这种水肿兼有表证时称风水)。
本品宣肺利尿以消肿,并可解表,适宜于水肿、小便不利兼风寒表证者。
风水,有风邪表证,因为肺能主水,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
当肺宣发功能降低,不通调水道,小便不通畅时,麻黄第一可发散表邪,风寒的可配辛温的紫苏一类,风热的可配辛凉的牛蒡子一类,表证解除了,再通过宣发和通调水道功能利汗利尿,汗润肌肤,消肿,从毛孔、腠理、毛窍中发汗水湿。
麻还可以风寒郁闭引起的肿痛、皮肤瘙痒、鼻塞不通、流涕不止,用于过敏性皮肤病,用于鼻渊、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
麻黄可疏风止痒,通窍,还可用于寒邪凝滞经脉的一些症状。
【用法用量】煎服,2~9g。
麻黄生用发汗力强;蜜炙麻黄长于平喘止咳;麻黄捣绒后只剩纤维了,作用缓和,宜于小儿、老人及体虚者。
【使用注意】麻黄发汗之力强,药性温燥,故体虚汗出、头痛失眠者不宜使用。
解表药一般不宜久煎。
【现代研究】含麻黄碱等多种生物碱和挥发油。
麻黄碱有兴奋中枢作用,能加重失眠、收缩血管、升高血压、松驰支气管平滑肌。
伪麻黄碱有明显利尿作用。
麻黄挥发油能解热发汗,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桂枝
《名医别录》
为樟科常绿乔木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的嫩枝。
于春季割取嫩枝,切片或切段用。
产于广西、越南。
【性味归经】辛、甘,温。
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与应用】
1.发散解表,解肌(张仲景把调和营卫叫解肌),用于风寒表实与表虚证。
本品辛甘温煦,可畅旺营血,旺于肌表(汗是营阴,在阴气作用下化生,解于外,为汗提供物质基础),即畅旺营阴作用,能助卫实表,外散风寒。
在表实证中,与麻黄相须为用。
在表虚症中(这个虚和八刚中的虚不同,八刚的实,邪气盛者实,所以外感虚实都是实。
而这个虚,不是八刚之虚,是指肌表的一种状态,指外感风寒后,肌表开合情况,有汗无汗分虚实),如表虚有汗(病理机理是营卫不和,自汗),可与白芍同用,如桂枝汤(桂枝发散风寒,祛除郁闭在肌表的风寒邪气,因为表虚,营阴不能固守,而加白芍敛阴止汗,调治营卫不和);若表实无汗,可与麻黄同用,如麻黄汤。
2.温经散寒(温通经脉)。
主治:
主要应用于淤血证和寒痹证中。
用于寒凝血淤证。
凡是淤血证,兼有寒的均可。
寒邪凝滞在血脉中,血脉受寒易凝为淤血,桂枝不能活血化淤,但有助于消散血脉中的寒邪,使血脉流畅,所以常配活血化淤药,治疗寒凝血淤引起的月经失调、通经、跌打损伤等。
还可用于风寒痹证(风寒凝滞在人体的关节、经络部位)。
桂枝不是祛风湿药,是通过散寒而增强祛风湿效果。
本品能温通经脉、散寒止痛,如胸痹心痛,可与枳实、薤白配伍,如枳实薤白桂枝汤。
若脘腹冷痛,常与白芍、饴糖同用,如小建中汤。
若妇女经闭腹痛,多与当归、吴茱萸同用,如温经汤。
若风寒湿痹,肩臂疼痛,常配伍附子,如桂枝附子汤。
3.温助阳气(有的称温阳化气)。
是一个不典型的温养阳气,作用温和微弱,而相对不如它的干皮(肉桂)温补、温养阳气,桂枝是助阳。
凡人体诸阳虚中均可用(肾阳、心阳、脾阳虚等)。
本品甘温可助心肾脾之阳气,其温煦功能较肉桂温和。
在脾阳虚起的脘腹冷痛、大便溏泻、食欲减少、消化不良等就可用桂枝温助脾阳。
温阳化气主要是指用于痰饮、水肿中,这比温助阳气范围小得多。
用于心悸、痰饮及蓄水证,常在助阳解表方中。
本品辛甘性温,助阳化气,用于心阳不振所致的心动悸、脉结代,可与甘草、麦冬同用,如炙甘草汤。
用于脾阳不运所致痰饮眩悸,以及膀胱气化不行所致水肿小便不利,常与茯苓、白术同用,如苓桂术甘汤、五苓散。
桂枝是温性药、发散药,是辛味的,也有甘味(因为助阳属补虚的范畴,甘能补),归肺经(解表)、肝经(寒凝血淤),归五脏(温助阳气)。
【用法用量】煎服,3~10g。
因为含芳香性挥发油,不宜久煎。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助热,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者忌用。
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汗多、伤津不宜用。
热症免用(温热病阴虚火旺证,血热妄行,不用。
因它是入血分的温性很强的药,易动血)。
血分有热的不用桂枝。
【现代研究】桂枝含挥发油,其中主要成分为桂皮醛等。
桂枝煎剂有降温解热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皮肤真菌及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桂皮油、桂皮醛能抑制结核杆菌,桂皮油对子宫有特异性充血作用,还有健胃、强心、利尿、止咳作用,桂皮醛有镇静、抗惊厥作用。
*麻黄去节:
文献说麻黄去节。
其实麻黄哪个草质茎(2~3mm)有节(一般2~3厘米),现代研究,节占麻黄总重<3%,节与节之间的化学成分没有质的区别,只是含量少一点,所以不用去节。
张仲景讲去节,是去根节,草质茎长在地表,根茎长在地下,去掉根茎木质茎应该。
*麻黄煎时去上末,无道理。
*桂枝去皮。
本身就是桂树皮,所以是去皮表面粗糙的栓皮,不是桂枝去皮用木质部分。
紫苏
《名医别录》
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紫苏Perillafrutescens(L.)Britt.的茎、叶。
阴干,生用。
紫色。
【性味归经】辛,温。
归肺、脾经。
【功效与应用】
1.发汗解表,用于风寒感冒,咳嗽痰多。
作用温和,故临床用于轻证,表邪不盛,用其煎汤或加一点生姜、红塘。
本品辛温发散,若感冒兼气喘咳嗽者,每与前胡、杏仁等药同用,如杏苏散。
若感冒兼气滞胸闷者,常配香附等药,如香苏散。
2.行气。
行气宽中,消胀,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吐。
紫苏为醒脾宽中,行气止呕良药,并有理气安胎作用。
用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胸闷呕吐者,常与藿香等药配伍,如藿香正气散。
若胎气上逆,胎动不安者,常与砂仁、陈皮等理气安胎药同用。
如外感发热、恶寒,还兼有气滞的胸脘痞闷或恶心呕吐,通过它发散风寒和行气的同时作用解除。
如理气解表的代表方参苏饮。
现在胃肠型感冒,感冒全身症状明显,还拌有消化系统的症状(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胀、食欲不振等)就可理气解表。
紫苏和它的种子一样,可化痰、止咳、平喘,但较种子缓和,微弱。
所以外感风寒,兼有痰、咳、喘时,可用它治疗。
气滞主要涉及脾胃和肝,紫苏行气主要是脾胃,紫苏偏于消除胀满,不是止痛。
所以其功能为行气宽中,消除中焦脘腹的胀满。
也可用它来行气消胀,它还略有点止呕作用,寒邪凝滞,气机凝阻不畅类可用。
可配清热药,治胃热引起的气滞或呕吐。
配消食药,除饮食积滞。
配化痰药,治痰气互结。
也用于孕妇胃失和降,恶心呕吐,妊娠恶阻。
此外,本品可用于鱼蟹中毒,腹痛吐泻。
【用法用量】煎服,3~10g;不宜久煎。
紫苏叶即紫苏;紫苏梗,无发散风寒作用,但有缓和的行气宽中作用,但也不如叶强。
【现代研究】本品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紫苏醛、左旋柠檬烯及少量α-蒎烯。
水煎剂能扩张皮肤血管,刺激汗腺分泌,故能发汗而解热。
能减少支气管分泌物,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并能健胃和止血。
水浸剂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
生姜
《名医别录》
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ZingiberofficinaleRosc.的根茎。
生用(鲜姜)。
【性味归经】辛,温。
归肺、脾、胃经。
【功效与应用】
1.发汗解表,用于风寒感冒。
本品发汗力较弱,轻者用。
作为辅助的发散风寒药来使。
适用于风寒感冒轻证,或加入其他辛温解表剂中,作辅药使用,以增强发汗解表之力。
2.温中止呕,用于胃寒呕吐。
本品有“呕家圣药”之称,胃寒呕吐,可配伍半夏,如小半夏汤。
胃热呕吐,可配伍黄连同用。
还可用于炮制其他止呕药,以增强止呕作用。
温中是消除中焦(脾胃)的寒邪。
用于胃寒症(脾胃有寒,虚寒的证)。
脾主运化,胃主纳受,有寒就出现食欲降低,纳食减少,消化不良,腹泻便溏或恶心呕吐、腹痛、脘腹冷痛,不通则痛,这些都可用。
腹泻的,配除湿止泻药;消化不良、食少的,配开胃消食的;胃痛的,配温中止痛的;胃寒的,寒凝气滞,配行气削胀的;虚寒的,配补气的(人参、党参、白术等),既补虚又去寒,另外,中焦有寒,要既温中又行气(砂仁、白豆蔻一类)。
呕吐可能是胃寒引起的胃气上逆,温中止呕就是一个因果关系,通过温中散寒缓解呕吐。
但如无寒,它也可止呕,是止呕圣药。
3.温肺止咳,用于肺寒咳嗽,风寒咳嗽,但也是辅助。
本品辛温发散,能温肺散寒,化痰止咳,对风寒客肺,痰多咳嗽,恶寒头痛者尤为适宜。
此外,生姜能解半夏、天南星及鱼蟹毒。
【用法用量】煎服,3~10g;或捣汁服。
生姜汁:
可急救昏厥。
生姜皮:
利水消肿。
【使用注意】本品伤阴助火,故阴虚内热者忌服。
【现代研究】本品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姜醇、姜烯、水芹烯、莰烯、柠檬醛、芳香醇、甲基庚烯酮、壬醛、d-龙脑等;尚含辣味成分姜辣素。
姜辣素能促进胃液分泌和肠管蠕动,而助消化;能兴奋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心脏,升高血压,并有一定的抗炎消肿及镇痛作用,对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堇色毛癣菌及阴道滴虫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香薷
【其他名称】香薷香菜香戎香茸紫花香菜蜜蜂草。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石香薷MoslachinensisMaxim.的干燥地上部分。
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果实成熟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主要成分】花香薷含有挥发油0.3%,其中主成分为香薷二醇。
还含甾醇、酚性物质和黄酮甙等。
全草含挥发油约0.7%,油中主含香芹酚约65%,另含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