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21904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94.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答案和解析

【最新】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古代发明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甲骨刻字B.火药使用C.粮食酿酒D.陶瓷烧制

2.每年的4月15日是我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高层楼房着火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离

B.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的标志

C.在房间里放盆水防止煤气中毒

D.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

3.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

下列措施不利于建设“蓝天工程”的是

A.严禁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B.生产中加大煤炭和石油等燃料的使用量

C.加强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D.大力推行汽车使用天然气或氢气为燃料

4.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实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B.

液体的量取

C.

取用固体药品D.

测定溶液pH

5.榴莲被誉为“果中之王”,切开榴莲时可闻到特殊香味,这说明()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质量很小C.分子体积很小D.分子间有间隔

6.X先生雅兴大发,某日晚间小酌后发了个朋友圈,内容是晚餐:

猪耳切半个,黄瓜拌一截。

啤酒二三瓶,鸡爪四五根。

鸡脖六七段,酒性八九分。

花生小半碗,十分幸福人。

从中可以看出X先生在饮食方面,有如下缺点需要纠正

A.没有补充蛋白质

B.没有补充淀粉类

C.没有补充维生素

D.没有补充油脂

7.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丁的化学式为N2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保持不变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丁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8.如图所示,锌片,铜片,硫酸铜溶液,连接上电表,一段时间之后,关于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锌极表面出现红色物质

B.铜表面增厚

C.电流表读数不为零,显示出电路中铜极到锌极的电流

D.这个装置可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9.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

B.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C.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将t2℃时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了

10.能在水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H4+、Na+、C1-、SO42-

B.H+、Na+、NO3-、CO32-

C.K+、Ba2+、OH-、SO42-

D.K+、Ag+、NO3-、C1-

11.某硝酸铵样品经测量含氮量35.7%,其中只含一种杂质,该杂质可能为

A.NH4HCO3

B.(NH4)2SO4

C.NH4Cl

D.CO(NH2)2

12.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A.

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

B.

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C.

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13.下表中对部分化学知识归纳总结正确的是

A

B

①热水瓶中的水垢可用食醋除去

②常用洗涤剂通过乳化作用洗去餐具上油污

①酒精溶液是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

②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

D

①可用水来区分NaCl和CaCO3固体

②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别白酒和白醋

①可燃物燃烧必须与O2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②森林灭火使用隔离带是使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A.AB.BC.CD.D

二、填空题

14.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市场上销售的食盐种类有加钙盐、加锌盐、加碘盐等。

所谓“加碘盐”是指在一定量的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化学式为KIO3),请写出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2)煤、石油和_________常被称为化石燃料,大量燃煤(含杂质硫、氮等)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有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在含有硫酸镁、硫酸铜的工业废水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渣是(填写化学式)____________。

(4)氢化钙(CaH2)固体可用于登山队员的能源提供剂,它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

请写出每千克该物质的能够制取的氢气质量为____________g(保留到0.1g)。

三、简答题

15.同学们研学游出行大多会携带保温杯,小明同学的保温杯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示的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1种即可)。

(2)使用不锈钢做外壳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1点即可)。

(3)鉴别涤纶和棉布的简易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______(填“强”或“弱”)。

空气中,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__________(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

四、实验题

16.根据如图所示装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CO2的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E装置中,能看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

(3)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字母),若选择充满水的D装置收集O2,气体应从__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4)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与熟石灰固体来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

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对人体特别是粘膜组织有腐蚀作用。

①写出制取氨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②干燥时不能选用下列干燥剂中的____________(填序号)。

a.固体氢氧化钠

b.浓硫酸

c.生石灰

五、流程题

17.燃料在使用的过程中的碳循环示意图如图:

(1)除了燃料燃烧释放大量CO2外,常见释放CO2的途径还有____________,空气中的CO2含量增多导致的正面后果是____________。

(2)利用海水进行碳储存,可以缓解空气中CO2过多的问题,写出海水吸收CO2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3)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CO2转化为化工原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4)生物燃料(如酒精)可来源于植物体写出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结合如图信息,从碳循环角度说出生物燃料的优点有______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六、科学探究题

18.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展了氢气的燃烧实验的相关探究:

(1)氢气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在氢气点燃之前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2)作研究氢气的燃烧实验,需用试管收集不同体积比的氢气与空气的混合物,现用正确装置制取氢气,如何用试管(假设试管容积为10mL)收集氢气与空气体积比为4:

1的混合气体,写出其操作方法:

____________。

(3)用不同体积比的混合气体做氢气的燃烧实验,结果如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氢气与空气体积比

9:

1

8:

2

7:

3

5:

5

3:

7

1:

9

0.5:

9.5

点燃现象

安静燃烧

安静燃烧

弱的爆鸣声

强的爆鸣声

强的爆鸣声

弱的爆鸣声

不燃烧不爆鸣

分析上表信息,你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可燃物能否燃烧除具备燃烧条件外,还与____________有关。

19.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探究活动学习和理解化学知识。

请你一起研究学习,并回答有关问题。

研究问题:

水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微观实质

相关信息:

(Ⅰ)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能反映离子浓度大小。

(Ⅱ)相同温度下同种溶液电导率越大,离子浓度越大。

(1)实验一:

恒温条件下,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稀Ba(OH)2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滴加稀硫酸,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中甲曲线所示。

①写出Ba(OH)2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②M点时电导率为零,离子浓度也几乎为零,此时混合液体静置后呈____________色;

③通过对甲曲线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M点前曲线下滑的过程中,H+和OH-结合成H2O,Ba2+和SO42-结合成BaSO4

B.M点后溶液电导率逐渐增大,仅由于溶液中H+在逐渐增大

(2)实验二:

恒温条件下,向等量同浓度的稀Ba(OH)2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滴加稀Na2SO4溶液,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上图乙曲线所示。

①通过对乙曲线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实际参加反应的是Ba2+和SO42-结合成了BaSO4,Na+和OH-还是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B.溶液红色只会变浅,但不会褪去

②N点时,溶液中大量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③通过比较分析,结合已学知识可知,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参与反应的离子,结合生成了沉淀、气体或水,导致其浓度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3)拓展:

①请根据示例仿写离子方程式。

示例

离子方程式:

仿写:

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一定量饱和澄清石灰水中持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溶液先变浑浊后浑浊逐渐消失。

请推测此过程的溶液中Ca2+的浓度变化情况_________________。

20.已知草酸(H2C2O4)加热时在浓硫酸的作用下会发生分解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其分解产物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1)分解产物是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混合物.

(2)分解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混合物.

(3)分解产物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混合物.

你认为合理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依据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产物除掉水之外,剩余部分碳氧原子比为2:

3。

[查阅资料]

(1)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以将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脱去.

(2)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为蓝色.

(3)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进行实验]为了检验草酸的分解产物的成份,小组同学将草酸的分解产物通过下图所示的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1)装置A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草酸分解产生了_______________。

(2)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证明草酸分解产生了一氧化碳的现象应包括_______________。

(4)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从环保角度考虑,上述实验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

A、甲骨刻字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符合题意;

B、火药使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不符合题意;

C、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不符合题意;

D、陶瓷烧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C

【解析】

【详解】

A、高层楼房着火时,容易电路损坏,乘坐电梯容易被困电梯内,发生更大的危险,不符合题意;

B、加油站的汽油等都属于易燃物,容易引发火灾,因此张贴严禁烟火的标志,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不溶于水,在房间内放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符合题意;

D、久未开启的地窖容易积聚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会使人窒息死亡,故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先做灯火试验,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灯火实验检验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过高,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B

【解析】

A、严禁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正确,减少了有害气体和粉尘污染,利于建设“蓝天工程”,故选项错误;B、生产中加大煤炭和石油等燃料的使用量,不利于建设“蓝天工程”,故选项正确;C、加强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利于建设“蓝天工程”,故选项错误;D、大力推行汽车使用天然气或氢气为燃料,利于建设“蓝天工程”,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

有害气体和粉尘。

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有:

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植树造林、严禁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

4.D

【解析】

A、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图中操作错误;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错误;C、取用块状固体药品时,要用镊子,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应用药匙或纸槽,不能用手直接拿,图中操作错误;D、测定溶液的pH时,可在点滴板上放一条pH试纸,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从而得出溶液的pH,图中操作正确。

故选D。

5.A

【解析】

我们能闻到榴莲散发出来的特殊香味,是因为榴莲中含有特殊香味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运动到了我们的鼻子中,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

点睛: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就是指利用分子与原子的“质量小,体积小,总是在不停的运动,彼此之间有间隔;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不同”。

6.B

【详解】

猪耳、鸡爪、鸡脖等可提供蛋白质和油脂,黄瓜可提供维生素,故X先生没有补充淀粉类。

故选B。

7.D

【解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是碳和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氮气和甲烷,反应的方程式是:

3C+4NH3

3CH4+2N2。

A、由上述分析可知,丁的化学式为N2,正确;B、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正确;C、该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正确;D、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12+17=29,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16+24=40,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不等于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通过微观示意图,考查了从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A

【详解】

A、在原电池中,锌比铜活泼,锌失去电子,电子从锌片流向铜片,铜离子在铜片上得到电子,生成红色的铜单质,故锌应不断溶解,铜表面出现红色物质,符合题意;

B、在原电池中,电子从锌片流向铜片,铜离子在铜片上得到电子,生成红色的铜单质,铜表面增厚,不符合题意;

C、在原电池中,电子从锌片流向铜片,而电流从铜片流向锌片,所以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不符合题意;

D、该装置为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B

【详解】

A、由图可知,t1℃时,A、B的溶解度曲线相交,故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不符合题意;

B、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故将t2℃时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有固体析出,B中溶质质量变小,故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固体的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本题考查固体的溶解度曲线,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得出:

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10.A

【详解】

A、四个离子之间不会生成沉淀、气体、水,可以共存,选项A正确;

B、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而不能共存,选项B错误;

C、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会生成硫酸钡沉淀而不能共存,选项C错误;

D、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氯化银沉淀而不能共存,选项D错误。

故选A。

11.D

【分析】

硝酸铵中含氮量为:

,硝酸铵样品中含氮量为35.7%,故杂质中含氮量大于35%。

【详解】

A、NH4HCO3中含氮量为:

,不符合题意;

B、(NH4)2SO4中含氮量为:

,不符合题意;

C、NH4Cl中含氮量为:

,不符合题意;

D、CO(NH2)2中含氮量为:

,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12.C

【详解】

A、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同时生成二氧化碳。

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的质量应不断减少,反应结束后固体质量不再变化,但生成的生石灰是固体,反应结束时固体的质量不可能为0,选项A不正确;

B、化学反应中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不管是否使用催化剂,反应结束时生成的氧气质量应该相等,选项B不正确;

C、稀盐酸的pH小于7,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加入,溶液的pH逐渐增大,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pH等于0,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大于7,且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加入pH继续增大,选项C正确;

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硝酸钾晶体不能被溶解,溶液的组成不变,因此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选项D不正确。

故选C。

13.A

【详解】

A、①热水瓶上水垢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能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故可用食醋除去;

②洗涤剂中含乳化剂,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可以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正确;

选项A全部正确,符合题意;

B、①酒精溶液是由乙醇和水混合而成的混合物,乙醇由乙醇分子组成,水由水分子组成,说法正确;

②有的物质由分子构成,如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有的物质由原子构成,如铁由铁原子构成,有的物质由离子构成,如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说法错误;

存在错误,不符合题意;

C、①氯化钠溶于水,碳酸钙不溶于水,可以用水区分,说法正确;

②白酒和白醋都是无色的,不能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分,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说法错误;

存在错误,不符合题意;

D、①燃烧的条件是:

可燃物、氧气,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缺一不可,说法正确;

②森林灭火使用隔离带是清除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说法错误;

存在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灭火的原理:

清除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14.+5天然气酸雨Zn、Cu95.2

【详解】

(1)钾元素通常为+1价,氧元素通常为-2价,设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

(+1)+x+(-2)×3=0,x=+5;

(2)煤、石油和天然气常被称为化石燃料;

大量燃煤(含杂质硫、氮等)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酸雨、温室效应等;

(3)在含有硫酸镁、硫酸铜的工业废水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镁位于锌之前,锌不与硫酸镁反应,铜位于锌之后,锌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故滤渣是:

Zn、Cu;

(4)氢化钙(CaH2)固体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设制取氢气的质量为x

x≈95.2g,每千克该物质的能够制取的氢气质量为95.2g。

15.塑料(或涤纶)不锈钢耐腐蚀,经久耐用(其他合理答案均可)灼烧,闻气味强,4Al+3O2===2Al2O3,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解析】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品材质的识别,合金,涤纶和棉布的鉴别,金属的化学性质。

内容较多,难度不大。

(1)图中标示的物质中,不锈钢外壳、铝合金扣环是用金属材料制成,塑料壶盖、涤纶腕带是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棉布隔热套是用天然材料制成,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塑料(或涤纶);

(2)使用不锈钢做外壳的优点是不锈钢耐腐蚀,经久耐用等;

(3)涤纶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棉布燃烧会产生烧纸的气味。

鉴别涤纶和棉布的简易方法是灼烧,闻气味;

(4)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铝排在铁之

前,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强;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铝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

16.酒精灯锥形瓶D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b

b

【详解】

(1)仪器①的名称是酒精灯;仪器②的名称是锥形瓶;

(2)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故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D;

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能看到的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应选B;

若选择充满水的D装置收集O2,氧气的密度比水小,应从b端进入;

(4)①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与熟石灰固体来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氨气能与浓硫酸反应,故不能选用浓硫酸做干燥剂;故选b。

17.呼吸作用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H2

可循环再生

【详解】

(1)除了燃料燃烧释放大量CO2外,常见释放CO2的途径还有呼吸作用,空气中的CO2含量增多导致的正面后果是:

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海水吸收CO2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

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结合

,故X的化学式为:

H2;

(4)酒精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图可知,生物燃料燃烧可产生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植物可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生物燃料,故优点有:

可循环再生。

18.

验纯在试管中加入8mL水,用排水法收集可燃物与空气的体积比

【详解】

(1)氢气燃烧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氢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故点燃前,应验纯;

(2)氢气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用试管(假设试管容积为10mL)收集氢气与空气体积比为4:

1的混合气体:

在试管中加入8mL水,用排水法收集;

(3)由表可知,可燃物与空气的体积比较低时,不能燃烧,故可燃物能否燃烧除具备燃烧条件外,还与可燃物与空气的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