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X13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程序方案.docx
《CX13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程序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X13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程序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X13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程序方案
1.目的
通过施工质量控制,确保公司承建的每一个工程项目均为合格产品,力争达到“每建必优”.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项目施工质量控制。
3.职责
3.1公司项目质量管理在公司总工程师领导下,实行公司(分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管理分层负责制。
3。
2公司工程管理部为全公司范围内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责任部门,负责指导并检查分公司及直属施工项目部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公司重点项目施工质量检查。
3。
4分公司工程管理部为分公司范围内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责任部门,负责指导并检查所属项目部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分公司级别的项目施工质量检查。
3.5班组为施工质量的具体实施者,应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规范标准要求,并负责施工质量的自检、原始数据记录等工作。
3.6公司(分公司)工程管理部负责内部生产质量信息及外部相关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处理;负责工程项目全过程持续改进、创新和纠正、预防措施的控制及实施;负责组织对质量改进、创新课题效果实施验证。
3。
7公司(分公司)市场经营部负责内部经营质量信息及外部相关顾客反馈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处理;
3。
8项目部为其施工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责任单位,负责施工全过程中的质量策划、实施及管理控制,负责组织项目施工质量的检查、验收;负责工程项目全过程持续改进、创新、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4.控制流程
5.质量控制要求
5.1施工机具设备的控制
施工机具设备的管理控制按《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办法》(Q2SC37)要求实施。
5。
2施工材料的控制
施工材料的管理控制按《采购控制程序》(CX11)要求实施。
5.3施工测量设备及测量过程的控制
施工测量设备及测量过程的管理控制按《测量管理体系管理手册》(MIBG05)及《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MIBG06)要求实施。
5.4项目分包工程质量控制
项目分包工程质量管理控制按《工程分包及项目责任承包管理办法》(Q2SC03)中的要求实施。
5。
5施工技术资料的控制
施工技术资料的收集、填写、编制、审批、组卷等管理控制,按《施工技术文件管理办法》(Q2JS22)要求实施。
5。
6项目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5.6。
1项目部组织机构应根据项目特性组成,并报公司(分公司)工程管理部审批或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主要管理人员应持证上岗。
5。
6.2项目部在图纸会审前应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自审,并形成书面自审记录;主要技术人员应参加图纸会审,必要时可要求公司(分公司)工程管理部派员参加;图纸会审应形成书面纪要并妥善保存.
5.6。
3重点工程、创杯工程、特种设备安装工程及合同额3000万以上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创杯质量计划、开工报告、告知书需经分公司工程管理部审核后报公司工程管理部审批,其余由分公司工程管理部审批,详按《施工技术文件管理办法》(Q2JS22)要求实施.
5.6。
4公司(分公司)工程管理部在项目开工前应组织对项目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可直接利用技术交底表式进行),也可与安全、文明标化、环境管理共同进行项目综合管理交底。
5.7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5。
7.1项目部自行采购的材料应选择合格分承包商;材料进场(含甲供)应由材料员组织监理、专业施工员进行验收;设备进场应由业主、监理、施工三方人员共同在场进行验收;材料、设备进场验收应有记录,参与各方应签字确认。
5。
7.2项目部施工技术人员在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作业前,应对施工班组人员进行书面施工技术交底,双方应在技术交底记录表上签字确认.
5。
7。
3施工过程工序检查应实行自检、互检(下道工序前对上道工序检查)、专检。
5.7。
4项目部应每星期组织一次质量检查;分公司工程管理部应每月对所属项目组织一次质量检查;公司工程部应每季度组织一次在建重点项目质量大检查。
质量检查可与安全、文明标化、环境检查同时进行.项目部、公司(分公司)工程管理部均应建立质量检查台帐。
5。
7.5质量检查应有记录,对检查出的问题应开具整改通知书,并应落实整改及纠正预防措施,对整改后的结果进行验证;无特殊原因不进行整改的,质量检查人员可开具处罚通知书,具体《按质量、技术、安全、文明标化管理奖罚制度》(Q2BG38)处罚条款执行。
5。
7。
6关键测量过程(试压、接地电阻、绝缘电阻的测试)的操作人员应经培训合格,并经公司审核并发文确认.
5.7。
7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停滞点,应告知现场监理旁站确认,其施工记录应及时由现场监人员签字确认;必要时,应通知公司(分公司)工程管理部派员参加。
5。
7。
8特种设备安装(维修)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停滞点应提前告知项目当地技监局监检人员,经旁站确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5.7.9施工过程中应依据施工具体内容,及时编制各专项方案;涉及到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其专项方案需经专家论证通过后方可实施,具体要求参见《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5。
8项目竣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5。
8.1项目部应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竣工前的全面自查,重点及创杯工程由公司(分公司)工程管理部组织进行竣工前的自查。
5。
8.2工程竣工资料的组卷应按项目所在地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及城建档案馆的要求编制。
5.8.3工程竣工资料应由公司(分公司)工程管理部审核通过后再装订成册或装入档案盒内.
5。
8.4工程竣工后,公司(分公司)工程管理部应组织对使用单位(业主)进行质量回访,回访可采用电话、书面、上门咨询等形式,并应形成书面记录。
5。
8。
5工程竣工后质量保修期内,如出现施工质量问题,公司(分公司)工程管理部、项目部接到使用单位的投诉后,应在24小时内组织施工人员进行维修;维修记录应经使用单位责任人签字确认.
6.质量管理自查及评价规定
6。
1公司质量管理实行分级管理,逐级监督检查;检查按上述5.7。
4要求进行.
6。
2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结束前,公司(分公司)工程管理部应对《项目综合管理检查考评档案》进行汇总,填写“项目综合管理考评情况统计分析意见反馈表",对项目部在施工全过程中的管理能力进行评价,并反馈给项目经理及相关方,以促进项目部的施工管理不断持续改进。
6。
3公司组织联合考评组,对各部门、各分公司进行年中、年末考评(内审)。
6。
3。
1公司每年进行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结合季度项目考评滚动进行),并视管理体系具体运行情况,可临时增加内审频次。
6.3。
2当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或者内、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等特殊情况时,公司(分公司)相关部门应及时安排检查(内审)。
6。
4各级监督检查主要内容
6.4.1公司对分公司质量管理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
6。
4.1。
1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执行情况;
6.4.1。
2质量管理制度及相关文件的实施情况;
6.4.1。
3分公司对项目施工质量检查后的整改落实情况;
6.4。
1.4分公司对业主方、总包方、监理方等相关方的意见处理及整改落实情况。
6。
4.2分公司对项目部质量管理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
6。
4.2。
1项目质量管理策划(计划)的实施情况;
6。
4。
2。
2对上级部门及相关方提出的意见和整改要求的落实情况;
6.4。
2。
3现场施工质量及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
6。
4。
2。
4工程合同的履行情况;
6.4.2.5检查依据为现场察看(检查)及相关资料台帐。
6.4.3项目部对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
6。
4.3.1项目部质量检查包括自检(班组)、专检(质检员)和交接检(项目总工或技术负责人);
6。
4。
3.2项目部每周由项目经理或项目总工(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等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并布置下周施工计划及要求(可通过班前会、安全交底、技术交底等方式进行)。
6.5质量管理体系年度审核、评价、整改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与环境、职业安全健康、测量管理体系、特种设备管理体系等同时进行年度审核,其审核策划、评价、整改等要求按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实施。
6。
6工程建设相关方信息收集、处理
6.6.1收集工程建设相关方对公司(分公司)满意度的信息并加以分析,是发现质量问题、提出改进要求、进而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的重要手段。
6.6。
2信息收集中应关注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竣工、维保等不同阶段中业主、监理、总包、供应商、分包商、作业人员、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等的满意情况。
信息的收集可采用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
6.6。
3公司(分公司)工程管理部负责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信息收集、处理。
6.6.4公司(分公司)市场经营部负责工程竣工后维保过程中的信息收集、处理。
6.6。
5对收集到的信息均应登记、备份,责任部门应及时通知信息处理的相关部门,并跟踪处理过程及结果。
6。
6。
6工程建设相关方信息及处理结果是公司管理体系内审及管理评审的依据之一。
7.质量信息和质量管理改进规定
7.1以质量方针和目标管理为基础,通过监督检查、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价和信息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和质量管理的需要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确定需改进、创新的方向,实施质量管理改进。
7.2信息收集
7.2。
1外部信息
7。
2。
1.1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规章制度等;
7。
2。
1。
2工程建设有关方对施工企业的工程质量和质量管理水平的评价;
7.2。
1。
3同行业其他施工企业的经验教训;
7.2。
1.4市场需求;
7。
2。
1。
5质量回访和服务信息。
7.2.2内部信息
7。
2。
2.1各管理层次工程质量管理情况及工程质量的日常检查结果;
7。
2。
2.2工程项目日常管理及季度安全生产大检查汇总结果;
7。
2.2。
3公司及分公司工程招投标管理信息
7。
3信息分类整理
7。
3。
1质量目标和要求(合同、设计及标准规范要求)的实施情况;
7.3。
2质量管理组织建立和职责履行情况;
7.3.3施工管理依据文件的执行情况;
7.3.4人员、技术、施工机具等资源的需求和配置情况;
7。
3。
5项目场地、道路、水电、消防、临时设施规划的情况;
7.3.6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分析及其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
7.3。
7进度控制措施的制定落实情况;
7。
3。
8施工质量检查、验收及其相关标准执行情况;
7.3.9突发事件的报告和处理情况;
7.3.10对违规事件的报告和处理情况;
7。
3。
11应收集的信息及传递要求的落实情况;
7.3。
12与工程建设有关方的沟通方式的制定和实施情况;
7。
3。
13施工记录管理的制定和落实情况;
7。
3。
14质量管理和技术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情况;
7.3。
15其他要求的落实情况.
7。
4信息分析
7。
4.1工具和方法
常用的质量管理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调查表法、排列图法、分层法、因果关系图法、直方图法、控制图法和相关图法。
同时还可进行回归分析、方差分析、实验设计、标杆分析等。
7。
4.2分析方式
所涉及范围:
单一质量问题分析和综合质量问题分析;
问题的性质:
技术问题的分析和管理问题的分析;
7.4.3分析周期:
根据日常检查、收集的信息进行日常分析,季度检查进行季度综合分析,年度信息收集做汇总分析。
7。
5分析结果
7.5.1工程建设有关方对施工企业的工程质量、质量管理水平的满意度;
7。
5。
2施工和服务质量达到要求的程度;
7.5.3工程质量水平、质量管理水平发展趋势及改进、创新的机会;
7。
5。
4与供货方、分包方合作的评价。
7。
6分析评价
根据分析结果,评价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提出改进、创新目标和要求。
质量体系的评价包括:
7。
6。
1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
7.6。
2施工和服务质量满足要求的程度;
7。
6.3工程质量、质量管理活动状况及发展趋势;
7.6。
4潜在问题的预测及改进建议;
7.6.5工程质量、质量管理水平改进和提高的机会;
7。
6。
6资源(人、基础设施、环境和信息等)需求及满足要求的程度。
7.7持续改进、创新
7。
7.1针对以下情况应进行持续改进、创新
7.7.1。
1公司承诺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未完成时;
7。
7。
1。
2内审、外审时发现同类型严重不合格项,或存在管理失控区域;
7.7。
1。
3管理评审认为体系需变更,方针与目标需修正时;
7.7.1。
4纠正或预防措施效果不佳,同类型问题重复出现两次以上时;
7。
7.1。
5顾客满意度等分析数据表明质量是下降趋势时;
7.7。
1.6提出的改进、创新课题,以及员工或顾客提出合理化建议时;
7.7。
2持续改进、创新的方法及步骤
7.7。
2.1根据公司现有状况及管理评审、战略决策等的要求,由工程部做出质量改进、创新的策划,其中主要包括组织结构、资源配置、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等方面;
7。
7.2。
2质量改进、创新策划所涉及的相关责任部门,须明确改进项目负责人,制定改进、创新计划交工程部;
7.7。
2。
3对于改进、创新计划中涉及一些重大战略项目的改进可考虑跨部门、跨职能来实施;
7。
7。
2.4所有改进计划均须呈报总经理批准后,由工程部将改进项目纳入公司《质量改进创新课题》中;
7.7。
2.5工程部负责在员工中倡导持续改进、创新意识,发动公司全员积极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搜集同类企业的先进方法和技术,以提高各工作岗位的效率,持续改善现有工作。
7.8。
3持续改进、创新的评审及奖励
执行公司《科技进步发展基金暨科技成果评审管理办法》.
7.9纠正问题的识别
7.9.1责任部门随时收集各部门情况,及时汇总及通报相关动态情况。
7。
9.2责任部门根据以下情况应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分析。
7。
9.2。
1项目建设和服务过程中多次出现类似的不合格项或发现重大不合格项。
7。
9.2.2质量分析会中提出的不合格项.
7.9。
2.3施工过程中检查发现的不合格项。
7。
9.2。
4顾客投诉的不合格项。
7.9。
2。
5内部质量审核、管理评审或第三方机构认证审核中提出的不合格。
7。
9.2.6质量监督部门在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项。
7。
9.3纠正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制定纠正措施应与不合格的影响程度相适应,责任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分析不合格原因、制定纠正措施、组织实施、验证,并将采取纠正措施的内容及实施情况填写在《质量、安全、环境因素检查整改通知书》中。
7。
9.4由责任部门组织相关部门根据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并将评价结果填写在《质量、安全、环境因素检查整改通知书》中.
7。
10预防措施
7。
10。
1预防措施的提出主要考虑以下几种情况
7。
10.1.1工程监理过程中发现的潜在不合格因素.
7.10。
1。
2在有关数据统计分析中发现潜在不合格。
7。
10。
1.3在检查评审中发现存在的潜在不合格因素。
7。
10.1.4在与顾客沟通/内部沟通/质量体系运行监控中发现潜在不合格.
7。
10.2由责任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对潜在不合格因素进行原因分析,并评价防止不合格发生的措施的需求。
7。
10。
3由责任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制定预防措施,并由责任部门将预防措施的内容填写在《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中.预防措施应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7。
10。
4预防措施的实施
7.10.4.1各部门在质量体系运行中,发现潜在不合格项,在质量分析会中及时报告,责任部门采取预防措施,由责任部门跟踪预防效果。
7.10.4。
2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潜在不合格因素,由工程部向施工和监理单位下发《工作联系单》等,采取措施以消除潜在的不合格因素,并跟踪预防效果。
7。
10。
4.3在有关数据分析中发现潜在不合格,责任部门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并填写《质量、安全、环境因素检查整改通知书》,验证其有效性。
7。
10。
4。
4工程在检查评审中发现潜在不合格因素,责任部门应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不合格的发生,工程部验证其有效性。
7。
10。
4.5在与顾客沟通及内部沟通中发现潜在不合格,责任部门须采取预防措施,进行跟踪验证其有效性。
7。
10。
5由责任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对采取的预防措施实施效果进行评审,并将评审结果填写在《质量、安全、环境因素检查整改通知书》中。
7.10。
6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效果应整理汇总后提交公司办公室,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之一。
8.相关文件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CX03)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CX04)
《采购控制程序》(CX11)
《施工过程控制和监视、测量管理程序》(CX18)
《测量管理体系管理手册》(MIBG05)
《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MIBG06)
《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办法》(Q2SC37)
《施工技术文件管理办法》(Q2JS22)
9.质量记录
《技术记录及质量验评记录》(Q3JS13)
《质量意见征询表》(Q3JS17)
《质量、安全、环境因素检查整改通知书》(Q3GC62)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审批表》(Q3JS16)
《项目综合管理检查考评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