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数说课稿.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717048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负数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负数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负数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负数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负数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负数说课稿.docx

《负数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负数说课稿.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负数说课稿.docx

负数说课稿

通过现实情境,充分展现负数的魅力,激起学生探索的兴趣

---《负数》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

《认识负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第12册第一单元“负数”中的内容。

二、我的教材和学生的理解

(一)教材分析:

《认识负数》是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的自然数、并初步认识了分数、小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负数的引入是数系的一次扩展。

通过学习,可以适当拓宽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并对学生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以及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生活中的负数”之前,学生已经系统认识了整数和小数,并且对“分数”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知道这些已学过的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

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可能在某些地方已经知道了负数的存在,但对于负数的产生的背景和意义还是不清楚。

基于这样的学习起点,本节课必须在学生认知冲突产生矛盾的前提下让学生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并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负数的意义。

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我的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将负数的认识安排在第二学段“数与代数”的知识体系中,具体目标是: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从《课标》中可以发现,本课的学习,意在让学生感受负数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没有复杂的概念与计算,知识层次比较浅。

因此我认为,如何充分地展现负数的魅力,激起学生探索的兴趣,是教师在设计本课时值得关注的问题。

在认真研读教材后,我改变了教科书原有的编排。

教材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用“气温”和“温度计”这两个熟悉的情境,让学生认识负数和理解负数。

我适时加入初一学习数轴初步知识,改变原有的编排顺序,整合学习内容,“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为后面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新课程》指出:

“数学教学应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感受数学的力量,激发学习数学兴趣。

”为此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读写正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会初步应用正负数来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2、过程和方法:

在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理解负数的意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数学化与符号化的过程,感受负数产生的过程和必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在实际应用中感受数学、亲近数学,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负数的意义,知道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的产生与应用,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六、教法、学法:

本节课充分运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学友合作交流的教学形式,通过学生的学友交流,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等学习方式体会负数的意义,认识到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在探索交流中掌握负数的表示方法,整节课充分体现“和谐互助,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

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数学的乐趣。

七、教学资源:

学生材料:

数学纸、分层测试单

教师材料:

课件、温度计学具、分层测试单

八、教学过程:

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分别是:

一、课前游戏,铺垫新知——激发兴趣

二、巧设情境、感知引入——引出负数

三、体验内化、探求新知——认识负数

四、联系生活,体会理解——理解负数

五、回归生活,拓展应用——分层练习

六、课堂总结、知识延伸——拓展负数

下面,我就来具体阐述教学环节以及我的设计意图。

一、课前游戏,铺垫新知

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

游戏的名字叫“与我相反”。

游戏规则是:

老师说一句话,你们要快速地说出与这句话意思相反的话。

1、上    2、左      3、起立

下面要加大点难度了,仔细听,看谁反应最快。

1、服装店今年九月份赚了2000元。

   2、我在银行存入了300元。

3、我向南走了100米。

引入谈话:

在生活中,像这样表示意思相反的两个量的情况还真多,今天,我们将研究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表达意义相反的两个量。

(设计意图:

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能及时把学生课间德兴奋转移到课堂中来。

因此我出示了两组有层次的游戏,目的一是集中学生的精力,二是学生的头目脑先“预热”一下,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二、巧设情境、感知引入——引出负数

(一)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1)师:

像这样表示相反意义的两个量,应该怎样表示呢?

请同学们拿出记录表,听清老师说的话,用最简捷的方式记录这些信息。

(师叙述,生记录。

①383路公共汽车在龙泉宾馆站上来2位乘客,到河滩站下去2位乘客。

②本学期咱们五年级转来5名新同学,转走6名同学。

③小名妈妈投资股票,四月份赚了6000元,五月份亏了2000元

(2)汇报

展示学生的记录情况:

文字、用↑↓符号表示、+、—……

师:

刚才我们用各种方式表示了相反意义的量,通过交流,你们觉得哪种记录方式更加简练?

(设计意图:

以现实生活素材为教学切入口,创设一种具体的生活情境展开教学,凸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的理念。

同时,在记录数据的过程中,让学生因为需要而思考,因为思考而创造。

三、体验内化、探求新知——认识负数

(二)介绍正、负数的读写法。

1、师:

根据记录的需要,产生了一种新数,知道叫什么数吗?

师: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负数,了解负数的有关知识。

板书:

-100,-6,-300,-2,-1.5,+300,+12,+500,+2.9

师:

教师领读,学生读

问:

数字前面的符号你知道叫什么吗?

你见过吗?

有什么不同?

正号、负号和以前学的加减号写法相同,但表示的意义却有所区别。

 问:

正数前面的正号可以省略不写,那么负号呢?

2、快速抢读,并判断是正数还是负数。

+66、-100、+7.8、-、36(同时贴在黑板相应位置)

师:

36是什么数?

介绍:

写正数时,正号可写出,也可省略不写,写出正号的,一定要读出“正”字,省略正号的,“正”字也省略不读。

师:

负号能省略吗?

为什么?

强调:

写负数时,一定要写出负号,读时也一定要读出“负”字。

(设计意图:

本课是学生初次认识负数,为了让学生对负数的内涵和外延有完整的认识,读数中增加了小数和分数,通过读数让学生体会过去已学过的数(除0外)都是正数,沟通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四、联系生活,体会理解——理解负数

(一)理解负数的意义

1、出示:

当天天气预报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以及室内气温

(1)读一读

(2)说什么意思?

2、从温度计上找到温度

(1)先介绍温度计

(2)让学生动手拨出5℃和零下6℃(课件出示)

引导:

学生在没有给出0刻度的温度计上轻易的拨出了5℃,但是学生在拨零下5℃时,发现应该确定0℃。

加深了他们对分界点0的认识。

(2)师:

这三种温度各是多少?

根据刚才的学习,可以怎样表示这些温度?

电脑出示:

0℃、+5℃、-6℃、+20℃(同时板书)

(3)哪种温度最高?

出示温度计课件:

闪烁0℃

(4)为什么0℃是分界点?

小结:

要找准0℃,它正好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

零上温度可以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可用负数表示。

(5)“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

在同学发言的基础上,强调:

“0”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设计意图:

华罗庚说过: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

可见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有多密切。

本节课在学生认识了正、负数,会读写正负数的基础上,我让学生举一举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负数,唤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然后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负数的意义。

而“理解负数的意义“是本课难点之一。

我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充分利用了学生常见的温度计,在学生认识了温度计上刻度的之后,设计如下活动引导学生参与:

指名学生读出温度计上指示的温度,然后结合多媒体动态演示温度下降,学生回应“越来越冷”的感觉。

通过温度计上不同温度水银柱的高低让学生了解正数和负数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正数比负数所表示的温度高。

新颖有趣的活动教学效果显著,既深入体会温度计表示温度的特点,同时暗伏了负数大小比较的后继知识。

同时通过温度计的展示使“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这一道理清晰地建立在学生脑海中。

(二)生活中的负数

1、你还在哪里见过?

负数是什么?

(学生举例,老师板书)

 这样的正、负数能写完吗?

(板书:

… …)

强调指出:

像过去我们熟悉的这些整数、小数、分数等都是正数,也叫正整数、正小数、正分数;在它们的前面添上负号,就成了负整数、负小数、负分数,统称负数。

2、、课件出示:

生活中的例子

如:

股票、存折、电梯

(设计意图:

用课件出示银行存折上的存入与支出情况等例子,使学生更进一步的认识正负数。

介绍正负数的读写方法时,通过领读、齐读等不同的形式巩固正负数的读法。

并指出正数书写时可以省略+号,通过提问强调负数在书写时不能省略负号。

(三)数轴的负数

1、认识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

师:

从刚才这些资料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地区有一定的温差。

可是在我国的有些地区,它在同一天内,也会产生较大的温差。

你们有没有听说过“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话,这是对我国海拔最低的新疆吐鲁番盆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形象描述。

在那里,9月份清晨的最低气温经常下降到0℃以下,中午的最高气温又经常上升到40℃以上,一天中忽而炎炎烈日,转而集风飘雪,令人难以琢磨。

那新疆吐鲁番盆地如此奇特的气温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其实这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关。

它是我国海拔最低的地区。

那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到底是多少呢?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海拔高度图。

(出示海拔高度图)

(1)师:

先请一个同学来读读上面这句话。

师:

什么是海平面呢?

请看资料介绍:

海平面,顾名思义,就是大海的水面。

它用在测量高度上,又叫海拔。

我国所有的大地测量和标志,都以黄海海面的基点开始,任何海拔标高,都是相对于黄海海面的基准点。

(2)师:

你们看,这就是海平面。

珠穆朗玛峰大约比海平面高8848米,可以记作什么?

 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可以记作什么?

师:

正如同学们所说,我们以海平面为基准,珠穆朗玛峰大约比海平面高8848米,通常称为海拔8848米,可以记作+8848米。

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通常称为海拔负155米,可记作-155米。

(3)你能从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的海拔高度吗?

(课件出示:

竖的变横的,再变成数轴的样子)

总结:

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

述:

你还能从数轴上找到其他的正数和负数吗?

(学生举例)

(设计意图:

用正负数来表示海拔高度,是学生对相反的量的再一次感知。

由于前面有对气温的认识基础,所以本环节力求利用前面学习中获得的用正负数表示气温的经验和范式,在突出“以海平面为界”这一基准后,就让学生尝试解决。

学生在先前经验的作用下,容易想到“高于海平面为正、低于海平面为负”的计数规则。

在深层次上把握了负数产生的背景和计数的要领与方法,并由此引出数轴,加深了知识的宽度,为后续的学习埋下伏笔。

五、回归生活,拓展应用——分层练习

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三种练习:

1、基础练习:

以书上做一做第一题4页

书上做一做第二题

 (设计意图:

基础练习:

以书上做一做第一题为基础,我将题型以“快速抢读并判断”的游戏方式出现来刺激学生的思维,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熟练的掌握知识。

再用书上做一做第二题作巩固,山峰的海拔高度和盆地让学生再次感受“份额数真的是无处不在”啊!

另外我还增加了一个类似的习题,多样化的练习,既不枯燥,又检查了学生对负数的理解。

2、综合练习:

填空:

(1)收入:

2600元,()教育支出:

300元()娱乐支出:

500元()。

(2)电梯间的负数

-3层是什么意思?

是以谁为标准的?

以学校为起点,往东走为正,往西走位负,小明从学校走了+50m,又走了-100m,这时小明离学校的距离是()。

(3)食品包装上常注明:

“净重500±5g,”表示食品的标准质量是(),实际没袋最多不多于(),最少不少于()。

(设计意图:

综合练习:

课件演示平时生活方位中的负数,向北走几步,向南走几步,这些不仅针对教学重点“用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而且又紧密联系生活,学生好学、乐学。

3、拓展练习

出示:

刘翔在110米跨栏比赛时风速是每秒-0.4米,-0.4米/秒是什么意思呢?

 (设计意图:

拓展性练习。

我借助刘翔这个不仅是小学生会关注、大人会关注乃至全世界都会关注的任务的跨栏成绩的研究,把学生的积极性提到最高处。

刘翔比赛时风速是每秒-0.4米,-0.4米/秒是什么意思呢?

这里给予学生讨论的空间,并用肢体语言表示出来,借助两位同学的表演相对而跑,造成风向阻力,揭示出负数是表示相反意义的数。

再让学生想想如果风速是每秒+0.4米,又会出现什么情况?

这些有价值的问题,我想,学生是愿意去思考的。

六、课堂总结、知识延伸——拓展负数。

(一)课堂总结:

同学们,想一想,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认识了哪位新朋友?

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

(二)介绍负数的历史

 其实,负数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课件配音播放):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运用负数的国家,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着作《九章算术》中对正数和负数就有了记载。

魏朝数学家刘徽在该书的注文中则更进一步地概括了正、负数的意义:

‘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

’古代用算筹表示数,这句话的意思是:

‘两种得失相反的数,分别叫做正数和负数。

’并且规定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算筹表示负数。

由于记录时换色不方便,到了十三世纪,数学家还创造了在数字上面画斜杠来表示负数的方法。

国外对负数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并且也出现了各种表示负数的形式,直到20世纪初,才形成了现在的形式。

但比中国晚了数百年!

(三)质疑提升:

你还想了解关于负数的哪些知识呢?

(设计意图:

  这三个环节主要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并说说有那些地方需要提醒其他同学注意的,这种生生互动,效果远比教师总结好得多。

为了提高学生对负数知识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出示了负数的产生历史,树立民族自豪感。

接着的提问:

你还想了解那些与负数有关的知识?

这样,不仅能让课堂画上圆满的句号,还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的热情!

八、板书设计:

认识负数

正数:

+66、+7.8、+5℃、+20℃

0℃

负数:

-100、-36、、-6℃、

(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板书,体现知识的体系,使学生头脑中知识脉络更佳清晰。

九、教学设计的特点

1、体现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感的培养。

数感是负数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核心概念。

《课标》对数感的阐述是:

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依据《课标》的要求,在本节课中,我力图通过一些有效的环节,来着力培养学生的数感。

通过正数和负数的对比,感受负数的意义,初步感知负数和正数是相反的量,负数可能比正数小。

2、体现数学知识形成的逻辑性。

新知的形成往往是在旧知的迁移或是与旧知产生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形成的。

在课前我准备了一个小游戏,叫做《对对子》。

小游戏,作用未必小。

它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迅速地把学生带入到“相反”的意义中,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信息感悟。

我特别提供了一组信息,让学生记录,使之表达更加简洁。

接着启发学生设计新的记录方法,并展示出来,这些教学活动促使学生不断地进行有意义的数学思考,直到产生“需要找到一种统一的形式”的内需。

这时,负数的概念呼之欲出。

根据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我预设会有部分学生用正负号的方式记录。

学生感悟正、负数的意义时,体验了由具体到抽象的符号化、数学化过程,认识也逐渐从模糊到清晰。

这样的过程更让学生简约地经历了人类探索负数的历程,实现了数学学习的再创造。

这样的知识形成过程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符合数学知识和思维的逻辑性。

   3、体现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的紧密性。

华罗庚说过: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

可见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有多密切。

本节课在学生认识了正、负数,会读写正负数的基础上,我让学生举一举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负数,唤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然后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负数的意义。

而“理解负数的意义“是本课难点之一。

我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充分利用了学生常见的温度计,在学生认识了温度计上刻度的之后,设计如下活动引导学生参与:

指名学生读出温度计上指示的温度,然后结合多媒体动态演示温度下降,学生回应“越来越冷”的感觉。

通过温度计上不同温度水银柱的高低让学生了解正数和负数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正数比负数所表示的温度高。

新颖有趣的活动教学效果显著,既深入体会温度计表示温度的特点,同时暗伏了负数大小比较的后继知识。

同时通过温度计的展示使“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这一道理清晰地建立在学生脑海中。

4、体现数学知识结构形成的严整性。

本节课我是将“认识负数”与“负数的意义”两节教材有效进行整合,在一节课内使学生对正负数的知识结构有了一个系统的形成和完善。

我认为既然本节课让学生认识了负数,就应该尽可能地在一节课内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升华,而不是零零散散地将它放在下节课再进行完善。

因此我把负数大小的比较、绝对值等后续知识很好地渗透进来,温度计教具突显出优势。

在上面的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广泛举例,初步明确正、负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这时,学生对正、负数集合的认识是浅显的、体验是感性的。

再适时地引导学生讨论:

用圆圈把所有的负数或正数都圈起来,要不要把省略号也圈进去呢?

 简单而又巧妙的设问给学生创造了体验的机会。

通过小小的省略号充分体现了无限的观念、集合的思想,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认识数轴另本课另一难点,我用课件巧妙的演示温度计顺时针转90º后把它与直尺建立起联系,又把直尺进一步延伸得到了一把数轴尺,然后让学生齐读数轴上的正.负数。

集合圈、数轴、无限等思想的渗透,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使学生数的认识这一知识网络得到了扩展。

5、体现数学知识中渗透的人文性和趣味性。

数学知识中如果能有效结合教材实际对学生进行精神和思想教育,那就更体现数学教学的人文性了。

本节课我就结合了负数的历史,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国负数的渊源历史,有效地对学生渗透了思想教育。

数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

从教学的角度看,这一课内容属于“概念教学”的范围,但是考虑到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觉得正负数的概念不便下定义,因此在课的结尾处,我设计了一个有趣的环节:

孩子眼中的正负数。

这一内容不仅是对本课所学负数的一个回顾和总结,也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了正负数之间的关系、学生乐于接受而且印象很深。

 

 

结束语:

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

教学的真境界应是“朴实无华、真实有效”的。

它是真实、真效、真智慧的生动过程,是师生智慧共生的乐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