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案例各地十大劳动案例之工伤篇20件案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1673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争议案例各地十大劳动案例之工伤篇20件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劳动争议案例各地十大劳动案例之工伤篇20件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劳动争议案例各地十大劳动案例之工伤篇20件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劳动争议案例各地十大劳动案例之工伤篇20件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劳动争议案例各地十大劳动案例之工伤篇20件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劳动争议案例各地十大劳动案例之工伤篇20件案例.docx

《劳动争议案例各地十大劳动案例之工伤篇20件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争议案例各地十大劳动案例之工伤篇20件案例.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劳动争议案例各地十大劳动案例之工伤篇20件案例.docx

劳动争议案例各地十大劳动案例之工伤篇20件案例

各地十大劳动案例之工伤篇〔20件案例〕

01劳务派遣工遭车祸两东家均被裁赔偿常*是*劳务派遣公司派遣至*食品公司的员工,在2013年1月下班途中遭遇车祸,经工伤部门鉴定,其所受伤害已经到达了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标准柒级。

常*要求劳务派遣公司、食品公司向其支付工伤待遇。

劳务派遣公司以社会保险应由食品公司缴纳、"劳务派遣协议"约定由该公司支付工伤待遇为由拒绝了常*的要求。

食品公司则认为常*是劳务派遣员工,是与劳务派遣公司存在劳动关系,也拒绝了常*的要求。

常*于是申请劳动仲裁。

仲裁委经审理后认为,按照法律规定劳务派遣公司属于用人单位,而食品公司则属于用工单位,"劳动合同法"规定,用工单位应当履行支付加班工资、绩效奖金以及与工作岗位相关福利待遇的义务。

常*的社会保险本应由用人单位也就是劳务派遣公司为其缴纳,因未缴纳社会保险造成的工伤待遇损失应由劳务派遣公司承当,同时按法律规定,食品公司作为用工单位,承当工伤保险待遇的连带赔偿责任。

点评:

劳务派遣员工发生工伤,用人用工两东家都有责。

所谓连带责任就是指将来如果劳务派遣公司不按照裁决书的裁决结果向常*支付相关的工伤保险待遇时,常*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申请强制执行时他既可以以劳务派遣公司作为被执行人,也可以把食品公司作为被执行人,谁有归还能力就让谁做被执行人,多了一个选择更有利于保护常*的合法权益。

连带责任的设立就是法律对于劳务派遣工的一项特殊保护措施。

〔,2014年〕

02达退休年龄因工受伤用工单位应担责*,女,1950年7月出生。

2008年,*到长丰县双墩*建材厂工作。

2012年10月6日,*在传运砖块时不慎受伤。

2012年12月,经劳动行政管理部门认定为工伤;2013年3月,经鉴定确定为劳动功能障碍八级。

双方就工伤赔偿等问题发生争议,*申请劳动仲裁,后双方均提起诉讼。

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认为,*因工受伤时虽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但其所受伤害系在长丰县双墩*建材厂工作时发生,且被劳动行政管理部门认定为工伤,该建材厂应比照工伤保险待遇承当相应责任,故判决该建材厂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医疗费等合计66301.5元。

点评: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

“劳动者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

〞对于劳动者到达退休年龄以后仍然从事工作,特别是那些已达退休年龄尚未享受根本养老保险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在工作期间发生伤害的,仍然应当为其提供必要的权益保障。

因此,对于到达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因工受伤,并且已经劳动行政管理认定为工伤的情况下,法院判决用工单位比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相关的赔偿费用。

〔,2014年〕

03中断缴纳社保致员工无法享受工伤待遇俞**于2007年10月进*机械公司处工作,2010年4月13日,俞**在该公司车间在用行车吊运动臂油缸时被砸伤,经住院清创缝合加固定手术。

2010年5月认定为工伤,2012年8月评定为八级伤残。

该公司因中断为俞**缴纳社保费用,致使俞**未能依据"工伤保险条例"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2013年6月经劳动争议仲裁裁决:

*机械公司解除与俞**劳动关系,一次性支付俞**伤残补助金等118570元。

*机械公司不服该裁决,提起诉讼。

铜山区法院2014年5月作出判决:

解除双方劳动关系,*机械公司一次性支付俞**伤残补助金、工伤医疗补助金、伤残就业补助金等合计118570元。

*机械公司上诉,市中院维持了原判。

点评:

用人单位为其职工依法缴纳社会保险是其法定义务,违反该法定义务应承当相应的法律责任。

"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方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如用人单位出现中断缴费情形,应当按照规定足额补缴工伤保险费后,职工继续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才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按照"条例"和上述方法规定的工程和标准支付。

本案中,*机械公司虽曾为俞**办理了工伤保险,但是因自身的原因出现中断缴费情形且至今未能向社保部门补足,殆于履行法定义务,致使俞**未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应承当因此给俞**造成的损失。

〔,2014年〕

04因第三人侵权单位可先赔付工伤保险汪*于2007年到*科技公司工作,从事库管工作。

2011年10月2日16时许,汪*驾驶该公司车辆给客户送电脑主机返回途中,与*驾驶的车辆碰撞,*及汪*受伤。

2011年10月,交警部门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负此次事故的全部责任,汪*无责任,后认定为工伤,九级伤残。

2012年1月,汪*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判令*、保险公司赔偿其因交通事故产生的各项损失。

铜山区法院在判决中确认了汪*因交通事故产生的各项损失,但该判决因*确无财产可供执行,被终结执行。

2014年3月汪*经劳动仲裁后再次诉至法院,请求判令*科技公司承当其因交通事故产生的各项损失。

法院经审理认为,汪*因第三人侵权造成人身损害,同时构成工伤。

因侵权人无力赔偿,且已被法院终结执行,汪*并未获得足额赔偿,故用人单位应在扣除第三人已支付的医疗费等实际发生费用的围先行支付工伤保险赔偿,并有权在第三人应当承当的赔偿责任围向第三人追偿。

遂判决*科技公司赔偿汪*其因交通事故产生的医疗费等,并先行支付相关工伤保险赔偿。

点评:

对第三人侵权造成的劳动者工伤的,如果劳动者已获得侵权赔偿,用人单位承当的工伤保险责任中应扣除第三人已经支付的医疗费等直接损失。

对第三人未赔付的直接费用,劳动者可主用人单位先行支付工伤保险赔偿,此后,用人单位可在第三人应承当的赔偿责任围向其行使追偿权。

〔,2014年〕

05发包人与个人承包经营者承当连带责任包*承包了*钢制品公司的业务,双方签订"平安生产责任状",按月结算相关费用。

包*雇用吴*,吴*的工作由包*管理,工资由包*发放。

2009年8月,吴*在市省道由北向南行驶时与邱*发生交通事故,邱*、吴*相继死亡。

2011年5月,市人社部门作出"关于吴*为工亡的决定",*钢制品公司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后又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判决维持人社部门作出的工伤决定。

因包*、*钢制品公司均未支付工伤赔偿费用,吴*的妻子钱*申请仲裁,要求包*和*钢制品公司支付工伤保险待遇赔偿。

仲裁机构裁决包*和*钢制品公司连带承当赔偿责任。

包*不服,诉至法院,请求判决其不承当对吴*工伤待遇赔偿的连带责任。

法院认为,*钢制品公司实行承包经营,实际用工的包*不具备用工资格,包*违反规定招用劳动者,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伤亡的,由*钢制品公司工伤保险责任,包*对此承当连带责任,遂判决驳回包*的诉讼请求。

点评:

用人单位实行承包经营,使用劳动者的个人承包人不具备用人单位资格,由具备用人单位资格的发包人承当工伤保险责任,个人承包人对此承当连带责任。

对于企业经常采用的承包经营方式,"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方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实行承包经营,使用劳动者的承包人不具备用人单位资格,由具备用人单位资格的发包人承当工伤保险责任。

"劳动合同法"第九十四条规定,个人承包经营违反规定招用劳动者,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发包的组织与个人承包经营者承当连带责任。

这意味着,如果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伤亡被认定为工伤的,企业不得以与劳动者之间没有劳动关系为借口而不承当工伤保险待遇赔偿责任,同时,作为实际用工的个人承包经营者,其是劳动者的真正雇主,当然也责无旁贷地应当对劳动者的工伤保险待遇与企业一起承当连带赔偿责任。

〔,2013年〕

06工伤“私了〞协议的效力

*于2005年9月23日进入*电子公司工作,双方签订劳动合同。

2005年10月20日,*在工作中受伤,2006年5月24日,经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认定为工伤。

2009年6月24日,*被鉴定为伤残七级。

,双方当事人签订"协议书",主要容为:

签订本协议后,*电子公司一次性支付*68000元,双方劳动关系、工伤保险关系终止。

之后,双方未实际履行该协议。

,*电子公司出具"辞职证明书",称*于2005年9月进入本公司,现因个人原因提出离职,双方劳动关系解除。

离职后,*申请仲裁,要求*电子公司支付三项工伤待遇,仲裁委员会支持了*的仲裁请求。

电子公司不服,诉至法院,法院亦认为,*系*电子公司职工,其在工作中受伤,并已被认定为工伤,依法应享受相应工伤待遇。

双方就工伤处理事宜虽于2006年12月1日签订了协议,但*电子公司并未按协议约定向*支付相关补偿金,双方的劳动关系也未实际终止。

因此,该协议对*不具有约束力,*依法享有获得相应工伤补偿的权利。

点评:

劳动者发生工伤后,用人单位就工伤保险待遇私下与劳动者达成的协议,当事人有异议提起诉讼的,法院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公平原则与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作出判断。

对于明显违反公平原则的协议,法院有权依据劳动者的请求判决用人单位补足双方协议低于工伤保险待遇的差额局部。

劳动者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的,经相关劳动部门认定为工伤的,有权利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如果劳动者受工伤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私下达成赔偿协议,之后劳动者又就工伤保险待遇提起仲裁和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待遇赔偿,则人民法院应综合衡量意思自治原则和公平原则,对赔偿协议的效力作出具体判断。

如果赔偿协议是在劳动者已认定工伤和评定伤残等级的情况下签订的,且不存在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的情形,则应该尊重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认定协议有效。

但是如果劳动者能举证证明该协议存在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等情形,符合合同变更或撤销情形的,法院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展处理。

如果赔偿协议是在劳动者未经劳动行政部门认定工伤和评定伤残等级的情形下签订的,且劳动者实际所获补偿明显低于法定工伤保险待遇标准的,可以变更或撤销补偿协议,判决用人单位补足双方协议低于工伤保险待遇的差额局部。

〔,2011年〕

07工伤待遇低,补!

2008年8月12日,*在工作期间受伤,被认定构成工伤、八级伤残。

2009年5月,*与公司就工伤事宜签订协议:

一次性贴补*工伤医疗补助金、伤残就业补助金合计9000元。

后*诉至法院,要求撤销该赔偿协议。

法院认为,判断协议效力应考察该协议是否构成显失公平。

根据*的年龄及工资标准,其应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与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之和为81029元。

双方在协议中就此项约定公司贴补9000元,仅为应支付款项的11.11%,可以认定该协议容显失公平,应以撤销。

点评:

劳动者在发生工伤后,经济状况恶化,维权本钱较高,又急需治疗,故获赔心理迫切,但法律知识又缺乏,用人单位便经常会利用劳动者的劣势地位,变相迫使劳动者承受较为苛刻的赔偿协议,有时甚至会剥夺劳动者的主要赔偿权利。

因此,在司法审查标准的把握上,对于劳资双方自行达成的工伤赔偿协议与普通的民事协议相比,应更加严格。

一般可将协商赔偿额与法定赔偿额比照,如果两者相差不大,可以认为劳动者为获取时间利益、节约维权本钱而作出的让步;如果两者相差悬殊,则应撤销赔偿协议,判令单位补足赔偿数额,或在不撤销协议的根底上,直接判决补足。

〔,2012年〕

08罗**诉公司工伤保险待遇纠纷案2009年3月至2012年7月,罗**在市**煤业从事采煤工作,**煤业公司为罗**参加了工伤保险。

2012年10月24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诊断罗**为煤工尘肺壹期。

2013年3月14日,市北碚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罗**为工伤。

2013年5月16日,市北碚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罗**伤残等级为柒级。

后市北碚区工伤保险管理所将罗**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通过转账方式支付给**煤业公司,但**煤业公司未向罗**支付。

罗**遂提起本案诉讼,请求**煤业公司予以返还。

法院审判:

罗**受伤系工伤,依法应享受各项工伤保险待遇。

**煤业公司依法为罗**参加了工伤保险,故应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煤业公司从市北碚区工伤保险管理所领取上述费用后应当向罗**支付,但其未支付,现罗**请求**煤业公司予以返还,符合法律规定,对罗**的诉讼请求应当予以支持。

点评:

用人单位依法为劳动者参加了工伤保险,劳动者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