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习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715997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0.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沉降观测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沉降观测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沉降观测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沉降观测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沉降观测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沉降观测习题.docx

《沉降观测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降观测习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沉降观测习题.docx

沉降观测习题

第四分册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检测技术

第一篇主体结构现场检测

5.沉降观测习题集

单位:

姓名:

上岗证号:

得分:

一、填空题

1、垂直位移监测,可根据需要按变形观测点的_中误差或相邻变形观测点

的中误差,确定监测精度等级。

2、变形监测网基准点应选在稳固可靠的位置,工作基点应选在比

较稳定且的位置,变形观测点应设立在能反映的位

置或监测断面上。

3、监测基准网应由和构成。

4、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应布设成_形网并采用方法观测。

5、DS05级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不得大于—〃。

6、垂直位移观测起始点高程宜采用测区原有高程系统。

较小规模的监测工程,

可采用系统;较大规模的监测工程,宜与联测。

7、建筑物沉降观测应测定建筑及地基的、及。

&建筑物沉降观测:

如果最后两个观测周期的平均沉降速率小于—/日,可以认为整体趋于稳定,如果各点的沉降速率均小于—/日,即可终止观测;否则,应继续每—个月观测一次,直至建筑物稳定为止。

9、建筑主体倾斜观测应测定建筑顶部观测点相对于底部固定点或上层相对于下

层观测点的、及。

10、建筑物整体倾斜观测应避开强和的时间段。

11、当利用相对沉降量间接确定建筑整体倾斜时,可选用和

和两中方法。

12、沉降观测标志一般分为、、。

13、垂直位移监测,可根据需要按或,

确定监测精度等级。

14、沉降观测时,仪器应避免安置在有空压机、搅拌机、卷扬机、起重机等的

范围内

1、每个工程变形监测应至少有()个基准点。

A2B、3

C4D、4

2、监测基准网应多长时间复测一次()。

A2个月B、3个月

C6个月D、1年3、施工沉降观测过程中,若工程暂时停工,停工期间可每隔多长时间观测一次,正确答案选()。

A1-2个月B、2-3个月

C3-4个月D、4-5个月

4、塔形、圆形建筑或构件宜采用以下那种方法检测主体倾斜,正确答案选()

A、投点法B、测水平角法

C前方交会法D、正、倒垂线法

5、工业厂房或多层民用建筑的沉降观测总次数,不应少于()次。

A3B、4

C5D、6

6、对于深基础建筑或高层、超高层建筑,沉降观测应从()时开始。

A上部结构施工B、主体封顶时

C不一定D、基础施工

7、变形监测的精度指标值,是综合了设计和相关施工规范已确定的允许变形量的()作为测量精度值。

A1/10B、1/30

、1/25

C1/20

B、关键断面

般断面

多项选择题

变形监测网中设立变形观测点的监测断面一般分为:

()

A、特殊断面

C重要断面

B、工作基点

A、部分基准点

C变形观测点

D黄海高程点

变形监测网监测周期的确定因素有

C观测精度

D工程地质条件

每期观测结束后,数据处理中出现以下哪些情况,必须即刻通知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采取相应措施,正确答案选(

变形量达到预警值或接近允许值变形量缓慢增长但未达到预警值建(构)筑物的裂缝或地表裂缝快速扩大变形量出现异常变化建筑物沉降速度一般分为以下哪几种形式:

()。

缓慢沉降B、加速沉降

等速沉降D、减速沉降

沉降观测应提交下列哪些图表,正确答案选()。

工程平面位置图及基准点分布图

沉降观测点位分布图沉降观测成果表时间-荷载-沉降量曲线图等沉降曲线图沉降观测的标志一般采用以下哪几种形式,正确答案选()

A、墙(柱)标志B、基础标志

C隐蔽式标志D、敞开式标志

8、工业建筑物可按以下哪些施工阶段分别进行观测,正确答案选()。

A、回填基坑B、安装柱子和屋架

C砌筑墙体D、设备安装

9、根据建筑变形测量任务委托方的要求,可按周期或变形发展情况提交下列哪些阶段性成果。

()

A、本次或前1~2次观测结果B、与前一次观测间的变形量

C本次观测后的累计变形量D、简要说明及分析、建议等

四、判断题

1、观测仪器及设备应每月一次进行检查、校正,并做好记录。

()

2、变形监测方案应包括监测目的、精度等级、监测方法、监测基准网的精度估

算和布设、观测周期、项目预警值、使用的仪器设备等内容。

()

3、垂直位移基准点标志可利用稳定的建(构)筑物,设立墙水准点。

()

4、工业厂房或多层民用建筑的沉降观测总次数,不应少于6次;竣工后的观测周期,可根据建(构)筑物的稳定情况确定。

()

5、刚性建筑的整体倾斜,可通过测量顶面或基础的差异沉降来间接确定。

()

6、建筑物主体倾斜观测的周期可视倾斜速度每1-3个月观测一次,当遇到基础

附近因大量堆载或卸载、场地降雨长期积水等而导致倾斜速度加快时,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

()

7、当由基础倾斜间接确定建筑整体倾斜时,该建筑不一定需具有足够的整体结

构刚度。

()

8、同一测区或同一建筑物随着沉降量和沉降速率的变化,原则上可以采用不同

的沉降观测等级和精度。

()

9、在变形观测过程中,当某期观测点变形量出现异常变化时,应分析原因,在

排除观测本身错误的前提下,应及时对基准点的稳定性进行检测分析。

()

五、简答题

1、建筑物沉降观测检测变形观测点的布点原则?

2、各期变形监测的作业原则?

3、主体倾斜观测点和测站点的布设应满足那些要求?

4、建筑物沉降观测点的埋设要求?

5、工业建筑物沉降观测一般观测时间怎样安排?

6、建筑使用阶段沉降观测次数一般如何进行?

7、变形观测数据的平差计算应满足哪些规定?

六、计算题

1、某多层住宅楼进行主体沉降观测,共布设6个沉降观测点,观测精度需满足三等变形观测要求,观测时采用两次仪器高法观测,测量基准点相对高程为10.00000m。

某日,对该住宅楼进行了一次沉降观测,观测路线环线闭合,观测成果如下表所示。

试计算本次观测各变形观测点相对高程,并判断观测闭合差是否满足测量精度要求?

沉降观测成果表

测站

1

2

3

4

测点

BMO

A

A

B

B

C

C

D

水准尺读数

后视(左尺)

后视(右尺)

前视(左尺)

前视(右尺)

续上表

测站

5

6

7

测点:

D

E

E

F

F

BMO

水准尺读数

后视(左尺)

后视(右尺)

前视(左尺)

前视(右尺)

2、某水塔,采用测量水平角的方法来测定其倾斜。

如附图所示:

在相互垂

直方向上标定两个固定标志测站A、B,同时选择通视良好的远方不动点M和M

为测量方向点,在水塔上标出观测用的标志点1、2、3、4、5、6、7、8,其中

标志点1、4、5、8位于水塔勒脚位置,标志点2、3、6、7位于水塔顶部位置,观测标志点为观测时直接切其边缘认定的位置。

测站A距水塔勒角中心b的水

平距离为45.000米,测站B距水塔勒角中心b的水平距离为40.000米,水塔勒角中心b至顶部中心a的垂直高度为Hk=27.000米,各观测点水平角测定如下表所示,试计算该水塔顶部相对于勒角位置的整体倾斜偏歪量及偏歪方向?

(假定bA方向为正南方向,bB方向为正东方向。

水平角测量结果汇总表

序号

水平角读数

序号

水平角读数

/1

111°42’21〃

/5

102°18’03〃

/2

107°41’26〃

/6

104°59’05〃

/3

105°47’00〃

Z7

102°57’05〃

/4

103°48’53〃

/8

104°59’05〃

3、某多层住宅楼需判断其整体倾斜是否超过规范要求:

其中一墙角观测结

果:

勒脚处A点相对于墙角顶B点的水平方向位移量为70mm建筑物高度HAb=16m试判断该墙角的整体倾斜情况。

4、某建筑物全高30m设计时允许倾斜度为4%0,监测该建筑物安全时,监测容许误差取容许偏移量的1/20,取3倍测量中误差为容许误差,试判断监测之精度要求。

答案:

一、填空题

1、高程、高差

2、变形影响区域之外、方便使用、监测体变形特征

3、基准点、部分工作基点

4、环、水准测量

5、106、假定高程、国家水准点

7、沉降量、沉降差、沉降速率

8、、、3

9、倾斜度、倾斜方向、倾斜速率

10、日照、风荷载影响大

11、倾斜仪测记法、测定基础沉降差法

12、墙(柱)标志、基础标志、隐蔽式标志

13、变形观测点的高程中误差、相邻变形观测点的高差中误差

14、振动影响

二、单项选择题

1、B

2、C

3、B

4、B

5、C

6、D

7、C

三、多项选择题

1、BCD

2、ABC

3、ABCD

4、ACD

5、BCD

6、ABCDE

7、ABC

8、ABCD

9、ABCD

四、是非判断题

1、x

2、V

3、V

4、X

5、V

6>V

7、X

9」

五、简答题

1、1)建(构)筑物的主要墙角及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

2)沉降缝、伸缩缝、新旧建(构)筑物或高低建(构)筑物接壤处的两侧;

3)人工地基和天然地基接壤处、建(构)筑物不同结构分界处的两侧;

4)烟囱、水塔和大型储藏罐等高耸构筑物基础轴线的对称部位,且每一构筑物不得少于

4个点;

5)基础底板的四角和中部;

6)当建(构)筑物出现裂缝时,布设在裂缝两侧。

2、1)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

2)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及方法;

3)采用同一仪器和设备;

4)观测人员相对固定;

5)记录观测时的环境因数;

6)采用同一基准处理数据。

3、1)当从建筑外部观测时,测站点的点位应选在与倾斜方向成正交的方向线上距照准目标倍目标高度的固定位置。

当利用建筑内部竖向通道观测时,可将通道底部中心点作为测站点;

八\、‘

2)对于整体倾斜,观测点及底部固定点应沿着对应测站点的建筑主体竖直线,在顶部和底部上下对应布设;对于分层倾斜,应按分层部位上下对应布设;

3)按前方交会法布设的测站点,基线端点的选设应顾及测距或长度丈量的要求。

按方向线水平角法布设的测站点,应设置好定向点。

4、建筑物沉降观测标志应稳固埋设,高度以高于室内地坪(±0面)-0.5m为宜,对于建筑立面后期有贴面装饰的建(构)筑物,宜预埋螺栓式活动标志。

5、1)工业建筑可按回填基坑、安装柱子和屋架、砌筑墙体、设备安装等不同施工阶段分别进行观测;

2)若建筑施工均匀增高,应至少按增加荷载的25%、50%、75%和100%时各测一次。

6、建筑使用阶段观测次数,应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率大小而定。

除有特殊要求外,可在第一年观测3-4次,第二年观测2-3次,第三年后每年观测1次,直到稳定为止。

7、1)应利用稳定的基准点作为起算点;

2)应使用严密的平差方法和可靠的软件系统;

3)应确保平差计算所用的观测数据、起算数据准确无误;

4)应剔除含有粗差的观测数据;

5)对于特级、一级变形测量平差计算,应对可能含有系统误差的观测值进行系统误差改正;

6)对于特级、一级变形测量平差计算,当涉及边长、方向等不同类型观测值时,应使用验后方差估计方法确定这些观测值的权;

7)平差计算除给出变形参数值外,还应评定这些变形参数的精度。

五、计算题

〔、△hoA左=-0.04423米;△hoA右=-0.04429米;△h°A=-0.04426米;

△应8左=0.03756米;△hAB右=0.03763米;△hAB=0.03760米;

△hBc左=-0.04135米;△hBc右=-0.04136米;△hBc=-0.04136米;

△1^左=0.05733米;△hcD*=0.05720米;△hcD=0.05727米;

△hDE左=0.17082米;△hDE右=0.17087米;△hDE=0.17085米;

△hEF左=-0.05480米;△hEF右=-0.05490米;△hEF=-0.05485米;

△hF0左=-0.12500米;△hF0右=-0.12508米;△hF°=-0.12504米;

闭合差h=Ah0A+^hAB+^hBc+^hcD+^hDE+^hEF+AhF0=0.00020米=0.20mm允许闭合差=

1.59mm。

平均分配高差△h=0.00003米;

各变形点本次观测相对高程如下:

HA=9.95571米;

HB=+9.99328米;

Hc=9.95189米;

HD=+10.00913米;

HE=+10.17995米;

HF=10.12507米;

2、/a=(/2+Z3)/2=106°44'13〃

/b=(/1+Z4)/2=107°45'37〃

/a'=(/6+Z7)/2=103°58'05〃

/b'=(/5+Z8)/2=103°38'34〃

/a'>Zb',水塔在南北向上向北偏;

东西向偏歪分量:

ai=tg(/b-/a)*45000=803.8mm;

南北向偏歪分量:

a2=tg(/a'-/b')*40000=227.1mm;

矢量相加,水塔顶部相对于勒角整体倾斜偏移量为:

835.3mm;

偏歪方向:

arttg=74°13'24〃(北偏西)

水塔整体倾斜率:

835.3mm/27000mm=%。

3、该墙角整体倾斜率:

70mm/16000mm瑶

根据规范要求,多层住宅楼的整体倾斜允许值为4%。

,故不满足规范要求

4、容许偏移量△=a*H=30000*=120mm;

容许误差f△=120*(1/20)=6mm;

由于取3倍测量中误差为容许误差,故监测中误差mx=6/3=2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