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可持续发展论文9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06796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可持续发展论文9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企业可持续发展论文9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企业可持续发展论文9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企业可持续发展论文9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企业可持续发展论文9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可持续发展论文9篇.docx

《企业可持续发展论文9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可持续发展论文9篇.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可持续发展论文9篇.docx

企业可持续发展论文9篇

企业可持续发展论文9

第一篇:

中小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也就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来说是经济发展,另外经济还要可持续发展。

从微观上说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而本文也着重从微观角度也即是从中小工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来探讨其发展模式。

二、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一是“前提是发展”。

只有发展才能解决人类面临的许多问题。

其主要口标是提高生活和医疗卫生水平,以及提高社会的平等性,确保政治权利和公民权利,求得人类自身全面发展。

经济发展,既要重视数量增加,乂要重视质量提高,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强调把数量增加建立在质量提高的基础上。

二是“核心是可持续”。

发展离不开环境与资源,发展的可持续性等同于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强调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强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保护环境,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惜况下,必须强化环境与资源的保护。

三是“口的是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

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发展的综合性、协调性和整体性,寻求的是经济、社会、环境、资源、人口的全面发展。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前进而不是倒退的,但是,环境人类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的物质基础,因此中小工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环境保护。

保持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性,是中小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三、甘肃省中小工业企业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甘肃省一直以来是国家工业基地。

计划经济时期,国家经济重点围绕着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展,对中小工业企业的发展缺乏必要的重视。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策环境逐渐宽松,中小企业逐步发展起来。

在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和当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中央强调:

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要积极扶持中小企业。

因此,甘肃省中小企业经历了限制、自由、支持、扶持发展的过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中小工业企业显示强大的生命力。

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崛起,中小工业企业的发展日趋严峻。

甘肃省中小工业企业的发展模式还存在许多问题,而主要问题是可持续发展意识淡薄、生产工艺落后、管理水平低、技术进步缓慢、自然资源利用率低、污染治理措施少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大。

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中小工业企业将会因为缺乏自然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支持而无法保持高速增长,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

所以,化解中小工业企业快速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负面影响,不仅关系到已确立的近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LI标的实现,也关系到甘肃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绿色产业的发展。

四、甘肃省中小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可借鉴的发展模式

当前,德国、日本等国都大力倡导建立循环型社会,已经走到世界前列,甘肃省中小工业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模式可以借鉴这些国家。

(-)企业内部循环经济模式

通过组织厂内各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延长生产链条,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尽量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产品的耐用性等。

杜邦公司创造性地把循环经济三原则发展成为与化学工业相结合的“3R制造法”,通过放弃使用某些环境有害型的化学物质、减少一些化学物质的使用量以及发明回收本公司产品的新工艺,致使该公司生产造成的废弃塑料物减少了25%,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减少了70%。

(二)工业园模式

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能量及信息的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关系,使一家工厂的废气、废水、废渣、废热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建立工业生态园区。

典型代表是丹麦卡伦堡工业园区。

该工业园区的主体企业是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板生产厂,以这4个企业为核心,通过贸易方式利用对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自己生产中的原料,不仅减少了废物产生量和处理的费用,还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形成经济发展和环保的良性循环。

(三)回收利用体系

德国的包装物双元回收体系是专门组织回收处理包装废弃物的非盈利社会中介组织,1995年由95家产品生产厂家、包装物生产厂家、商业企业及垃圾回收部门联合组成,口前有1.6万家企业加入。

它将这些企业组织成为网络,在需要回收的包装物上打上绿点标记,然后山回收企业进行处理。

任何商品的包装,只要印有它,就表明其生产企业参与了“商品包装再循环计划”,并为处理自己产品的废弃包装交了费。

“绿点”计划的基本原则是:

谁的垃圾谁付钱。

(4)循环型社会模式

日本在循环型社会建设方面主要体现三个层次上。

一是政府推动构筑多层次法律体系。

2000年6月,日本政府公布《循环型社会形成促进基本法》,这是一部基础法。

随后乂出台了《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等第二层次的综合法。

在具体行业和产品第三层次立法方面,出台了《家电循环法》、《汽车循环法案》、《建设循环法》、《促进容器与包装分类回收法》、《食品回收法》、《绿色采购法》等。

二是要求企业开发高新技术,首先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就要考虑资源再利用问题,如家电、汽车和大楼在拆毁时各部分怎样直接变为再生资源等。

三是要求国民从根本上改变观念,要把垃圾视为有用资源。

五、基于环境保护的甘肃省中小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甘肃省中小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坏境影响,存在于三个阶段:

起始阶段,生产过程及生产周期结束阶段。

在起始阶段,原材料、燃料,以及辅助材料的投入,在取之无度时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在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废水、废气的排放会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生产周期结束阶段,对产品回收不合理,废品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这些悄况如管理混乱,必然会使中小工业企业的环境成本管理处于无序状态,经营成本就会不断增长,中小工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严重考验,探索基于环境保护的中小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成为甘肃省理论界当务之急。

(-)树立生态理念

充分认识环境保护与科学发展的高度一致性,正确处理环境与建设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要大力普及环保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环境意识,把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理念同中华民族关爱自然、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结合起来,通过多种途径,普及科学知识,在全社会形成了解国惜、珍爱环境、节约资源、造福后代的共识,大力倡导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及生态环境、生态人居和文化建设,摒弃盲LI追求过度消费,倡导正

确的生活方式。

(二)把环境保护作为决策的重要环节

环保从源头抓起,最重要的是各级政府、各级管理部门、各级领导要依法承担起改善环境质量和环境管理的责任,牢牢树立科学发展观念,转变把环境因素置于决策之外的决策模式,实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

同时,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要用绿色GDP核算体系代替传统的GDP核算体系,把环境保护纳入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教育干部树立长远的、可持续的政绩观,改变以牺牲长远利益换来短期效益的政绩观。

(三)完善排污权的初始分配方式和排污交易体系

排污权的初始分配方式多种多样,鉴于省惜,即广大中小工业企业存在承受能力低、政府管理水平低、信息不对称、保护环境的费用缺乏等问题,我们认为可以采取免费发放、公开拍卖、标价出售相结合的方式。

环境是有一定的自净能力的,因此,在环境容量资源即环境自净限度内可以实行排污许可证免费发放,在此基础上实行有偿发放排污许可证,获得的资金可以用来治理污染。

在交易体系方面,地方政府应保证排污许可证合理分布,防止过分集中;要避免排污指标向污染物重、物耗和能耗高的中小丄业企业流动,否则会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应致力于降低交易费用,建立健全相关的技术保护体系及制度约束体制等,运用行政、法律、经汛财政等手段,规范排污权交易制度。

应防止个别中小工业企业通过垄断排污许可制造不公平竞争,阻碍其他企业的建立和迁入。

(四)完善环保投资激励制度

实施排污权交易制度,应有利于改变甘肃省U前工业环保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的状况,为此,应实行控污授信额度管理,即中央政府委托地方政府以许可证的形式将辖区拥有的环境容量使用权出售给排污企业,排污企业只能在其购得的许可证允许的范用内排污。

排污权人对排污信用享有所有权,即可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那些将其排放保持在许可证核准水平内的厂商,可以存储节余的排污权,在价高时将其多出售或出租给其他厂商牟利。

负责存储这些节余配额的部门是地方环保局,曲环保局对这些信用进行保护,使存入排污信用的厂商拥有对该信用的所有权。

只有当存入专柜的排污信用成为减少费用的唯一来源,存入专柜信用的排污权才具有商业激励性和行业约束力。

要防止政府对排污信用进行征收,以确保政策的稳定性,保证厂商有经济动力去治理污染从而获得排污信用。

同时,对违约厂商实行透支罚款,情节严重的要没收许可证,维护市场的稳定性和公正性。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中小工业企业在追求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不能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企业的发展必须与其内外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

应该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生产经营决策中,在塑造“绿色”企业形象的同时乂兼顾了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实现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第二篇:

外向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一、河北省外向型企业出口发展现状

(-)出口增长率。

受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河北省出口增长率出现负增长,2010年之后迅速恢复;但自2011〜2013年增速下降,全国排名有所下降;2014年出口总值出现大幅提升,出口增长率达到15.4%,大大高于2012年和2013年的3.5%和4.5%。

但是,从2015年一季度开始,全省各月累计出口增速逐月回落,与全国出口向好发展的趋势相反,出口形势较为严峻。

前2个月出口增长25.5%,一季度回落到增长10.7%,1〜4月增长5.5%,1〜5月继续回落到增长1.1%,上半年进一步回落到仅增长0.9%。

儿年来,河北省外向型企业出口波动较大,动力明显不足,面临可持续发展的困境。

(二)可持续发展能力。

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指企业在追求长久生存与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能实现经营LI标、确保市场地位,乂能使企业在已经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的扩展经营环境中保持优势、持续盈利,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稳健成长的能力。

二、制约河北省外向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原因分析

(-)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

2014年河北省最主要外贸出口产品是机电与高新技术产品、钢材、服装与纺织品三大类,所占全省外贸出口商品的比重高达81.3%,其他出口商品包括农产品、矿产品、轻工产品等所占比重过低,只有18.7%o这种出口产品的结构潜藏的巨大风险,会对河北省对外贸易的健康、持续发展造成威胁。

在河北省外贸出口商品中,商品结构还是以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高耗能、高污染初级加工品为主,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仅为7.8%。

特别是2015年上半年,资源型商品中,钢材出口增速逐月回落;劳动密集型商品家具及其零件出口增长4.0%,低于2014年的增长率26.3%;箱包及类似容器岀口增长10.2%,低于2014年的增长率20.3%o资源型、劳动密集型产品增长率下降必然影响河北省整体的外贸增长趋势。

(二)流动资金短缺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

订单300万美元、1,100万美元、3,500万美元……这原本让企业欢欣鼓舞的数字,现在却成了外贸企业的心头病,因为大笔拟签订单背后,是资金缺口1,000万元、5,000万元、3,000万元的阴影。

据河北省商务厅3,274份调查数据显示,发现有468家企业因流动资金短缺有单不敢接,行业涉及纺织服装、医药化工、轻工、农业、机电、钢铁等,资金缺口从儿百万到儿千万不等。

从企业类型看,民营企业占多数;从企业规模看,中小企业型企业占多数。

由于流动资金短缺,河北省外贸企业对来之不易的订单望而却步,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和进一步发展。

(三)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所谓科技创新能力,是指企业拥有相应的科技资源,具有一定的产品技术优势。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是实现创新活动价值增值循环的关键,是外向型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

一是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不强。

企业专利申请多数是实用型或外观型的,发明专利不多,特别是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少。

一些高新技术企业总体水平仍处于较低层次,产业核心技术不强,没有形成上规模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业;二是大部分出口企业不重视产品的技术革新和升级换代。

不愿意增添现代化的加工、检测手段和设备,更不愿意在研发新产品上下功夫;三是在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方面,企业资金投入少,研发能力薄弱。

由于受困于资金、市场、效益等综合因素的影响,研发投入难有保障,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只占销售收入的瑰左右。

技术创新人才匮乏,更缺乏高素质的技术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创新型企业家队伍,技术领军人物更是少之又少。

(四)出口企业产品没有品牌优势。

自主品牌建设是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中核心的内容,打造出口自主品牌是建设出口强省的有效途径。

据河北省商务厅向1,844家抽样企业发放调查问卷显示,并对全省44个外贸基地和广交会参展企业进行调研发现,河北省多数企业创建出口自主品牌工作刚刚起步,大部分外贸出口企业都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与核心竞争力的出口品牌,多为贴牌生产和原料低级加工。

即使是机电和高新技术出口产品,仍以中低端零部件产品为主,缺乏竞争力强的名牌商品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出口产品。

主要原因:

一是企业缺少创建自主品牌的专业团队。

多数企业品牌推广工作山兼职人员代管,品牌建设相关信息存在不全面、不完整、不专业的现象。

企业虽然认同品牌国际化,但对品牌经营和品牌战略研究不足。

有的企业没有品牌发展规划,对品牌定位、品牌内涵、品牌形象、品牌文化等诸多内容缺乏系统的提炼。

实操层面,对品牌推广、品牌宣传、品牌孵化方面了解比较肤浅,在品牌与市场契合度分析、自主品牌与贴牌出口成长性分析方面做得不够;二是自主品牌企业面临巨大压力。

企业反映,单个企业在人力和财力方面势单力薄,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三是自主品牌国际化发展支持力度不够。

河北省创建国家品牌、区域品牌、企业品牌的营商氛圉较为缺乏,对自主品牌国际化发展缺少政策导向,扶持力度不够。

三、河北省外向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优化产品结构,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

首先,淘汰落后,采用先进。

淘汰落后的机械设备、生产工艺和技术,在此基础上,采用世界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推广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大力扶持节能、环保、高效、技术含量高、有市场竞争能力的优势产品和特色产品,化资源优势为竞争优势,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其次,实行对产品的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

要通过技术改进和技术引进等办法,提高工业制成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最后,加快发展机电和高新技术产业。

加大河北省自主知识产权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改变对外贸易结构,而且在引导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企业加强传统产业技术升级。

对于钢铁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要加强技术研发升级,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提升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延伸产业链条;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创新,抓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二是鼓励外向型企业加大新科技和新项口、新产品的科研投入。

利用先进的技术改造,提升传统项LI,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打造以产品技术为竞争力基础的多领域、多层次的产业链;抓好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在提高晶硅电池转化效率、开发海上风电机组整机及关键部件、高附加值新材料、混合动力整车、新型海洋生物制品等方面下工夫,着力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三是政府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中心,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企业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对新技术、新产品最敏感。

要坚持企业为主导,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大政府科技资源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三)大力推进自主品牌建设。

首先,创新培育出口自主品牌的机制。

创新技术转移机制,建立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创新培训机制,建议各大进出口商会结合行业特点,制定品牌创建培训计划,指导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的发展。

创新品牌评估机制,适时对自主品牌国际化取得突出成效的企业进行摸底和评估,定期公布一批全省出口自主品牌企业;其次,加大对出口自主品牌的政策支持力度。

针对传统产业加工制造技术水平较高,具备打造品牌硬件基础的情况,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和扶持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山贴牌生产向委托设计和自主品牌为主方向转变,将“河北制造”变成“河北创造”,通过提升品牌国际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危机,支撑出口企业具备持续发展的后劲;再次,营造培育出口自主品牌的氛圉。

积极开展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宣传和推介活动,组织企业抱团参加国际知名展览会,突出地域特色,扩大区域品牌知名度。

鼓励企业扩大自主品牌出口份额,在展会、门户网站、宣传册、礼品和包装等环节鼓励使用自主品牌标识。

(四)提高产品综合竞争实力,实施绿色营销战略。

产品综合竞争实力是指产品设计、质量、功能、包装、环保、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竞争能力。

目前,产品的竞争已经明显超过价格竞争,特别是在高端产品的国际市场营销中体现更为明显,它强调企业产品的综合竞争实力。

河北省外贸企业目前仍然在拼更低的价格,建立在这种模式上的出口企业竞争力是不可持续的。

因此,要调整营销手段,实施绿色营销发展战略。

要积极转变发展模式,充分发挥企业人力资本优势,把改进技术作为企业战略的重心,通过技术进步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产品的技术环保标准,突破出口贸易中的技术贸易和绿色贸易壁垒。

(五)加强扶持,解决外向型企业资金困难问题。

政府要主动予以扶持,拓宽融资渠道,下力缓解企业资金短缺问题,加大金融机构对企业的支持力度。

一是对产品有市场、效益高、信誉好的企业,金融机构要积极予以支持,在信贷结算、汇兑等方面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二是允许企业以房产、土地使用权、有价证券和无形资产作抵押取得贷款。

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备上市条件、在行业中具有领先地位、经济效益好的企业,要按照统一标准核准企业上市发行股票和债券;三是尽快建立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鼓励民间投资、社会募集、会员风险保证金等多渠道来筹集资金,筹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和多元化资本的信用担保机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兴办商业担保公司和互助担保基金。

探索以社会资金为主、政府引导资金为辅的区域性基金试点。

通过多渠道解决外向型企业的资金缺口问题。

第三篇:

新型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一、福建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概念提出及意义

(一)创新型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概念提出

创新型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现在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资源等宏观环境下,创新型中小企业能够持续进行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通过研发成果转化以促进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

创新型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涵盖生态持续、经济持续以及人文持续的三者协调发展系统,在这个系统里面,三个要素的可持续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促进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福建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意义

创新型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载体,其结构灵活,市场感应力强,成为市场创新活跃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U前,福建省有5批创新型企业,共428家,其中创新型中小企业占70%以上。

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福建省创新能力的总体发展趋势与状态,是福建省创新活跃指数不断提升的重要力量。

二、福建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

根据民建中央专题调研报告《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转型与创新的调查与建议》统计,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3.7年,而欧洲和日本企业平均为12.5年,美国企业平均&2年。

中小企业一年创业,二年发展,三年倒闭的模式既浪费了社会资源,也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如何使中小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人们关心的共同课题。

基于福建省积极培育创新型企业,最近儿年福建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较快,主要体现在创新型中小企业数,但是,福建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也不容乐观。

如表1、表2所示,从表1来看,有效专利以及发明专利在这三年总体上增长,但是大型与中小型企业差距不断拉大,在有效专利总数上,创新型中小型在这三年分别占总专利数为31.55%、30.05%和23.53%;而发明专利数所占比例也有相同非趋势,分别占30.05%.16.99%和19.96%。

这说明了创新型中小企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山于激烈竞争,其创新能力并没有随着提高,创新可持续发展乏力。

从表2来看,创新型中小企业在2011-2013年间,其有新产品的企业数量呈波动递减,而新产品销售收入总额也呈逐年下降趋势。

可见,随着创新型中小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其创新发展出现停缓,企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

本文将创新型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界定为企业实现自身发展的潜力,这种潜力是创新型中小企业借助外部环境资源,并依靠自身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努力塑造自主创新品牌的一种作用力。

正是这种作用力促使企业在逐步摆脱政策性支持的前提下进一步发展。

在提出其概念的前提下,本文重点分析了创新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素,并将动力因素分为“三系统,两要素”,并介入“一中间变量”,将

“一变量、两要素、三系统”进行融合分析,目的在于研究创新型中小企业生命周期过程中在政府支持与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创新型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以及相关研究有利于福建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谋求生存与发展,减少可持续发展成本,避免福建省中小型企业在前期高投入、高风险下夭折。

三、福建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动力因素分析

实现创新型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就要对其发展动力因素进行研究,创新型中小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外部驱动要素,另一类则是内部驱动要素;乂可将这两要素分为三个系统:

生态系统、经济系统以及人文系统。

山于两要素与三系统之间有部分重叠,重叠部分引入创新型中小企业生命周期这一变量来协调。

“一变量、两要素、三系统”是本文创新型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的关键。

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发展的理论而言,动力机制的根源

起始于事物内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外因往往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从这一层面上,福建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于创新型中小企业内部因素,即创新型中小企业内生驱动力。

而创新型中小企业内生驱动力主要包括:

企业家创新精神、企业创新发展战略、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企业内部人才及团队培养、企业创新文化、企业创新激励政策以及企业外部交流机制等。

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内生驱动力往往是企业可持续发展、保持增长强劲力的动力保障;而相对而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外部驱动力则是通过外部刺激调动企业内部驱动力发挥作用,这些外部驱动力辅助、促进、调动创新型中小企业内部驱动力的产生或增强。

而在内部驱动力以及外部驱动力这两要素中可以区分三个系统;生态系统是纯外部驱动要素,经济系统是混合驱动要素,它既包括企业对自主创新贡献的经济投入,也包括政策性经济支持。

但从实践层面上讲,福建省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