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694616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小学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小学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位置。

2.引导学生经历由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感受方向与位置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认识数对。

【教学难点】

经历数对形成的过程,理解数对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尝试用已有的知识描述小强的位置。

师:

这是军训的一个方队,其中小强表现最棒,仔细观察,小强在什么位置?

想一想怎样用准确而简练的语言把小强的位置描述出来?

学生描述位置时说法可能不统一,从而产生统一说法的需要。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创设走进军营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通过让学生先尝试描述小强的位置,感受到不同的方法,感受统一标准的必要性。

二、直观感受,探究新知

1.介绍列和行,抽象成点子图

播放课件,介绍数学上列和行的规定。

在数学上,我们是用列和行来描述位置。

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确定第几列,通常是从观察者的左边往右边数。

确定第几行,是从前面往后数。

课件同时呈现将具体的人抽象成点子图的过程,感受点子图的优势。

2.用列和行描述位置

学生运用列和行的方法描述小强的位置:

第3列第2行。

追问:

你是怎样确定小强在这个位置的?

学生在解释中进一步明确第一行和第一列的数法。

学生进一步用列和行表示位置。

3.学生尝试用更简洁的方式描述位置

追问:

像这样用列和行来描述位置有什么好处?

学生感受到这样的方法比较简洁。

追问:

能不能让它再简练一些呢?

学生自主尝试用更简练的方法记录小强的位置。

预设:

学生可能会想出用以下方法记录小强的位置。

预设1:

3.2

预设2:

3l2h

预设3:

3列2行

……

学生交流各种方法,并谈自己的感受。

4.介绍数对

谈话:

数学上我们用数对(3,2)表示小强的位置。

追问:

这个数对(3,2)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通过交流进一步明确:

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

学生用数对的方法记录小刚、小亮、小芳和小华的位置。

追问:

想一想,写数对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明确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应注意的地方。

【设计意图】学生尝试用统一的说法描述小强的位置。

抽象出点子图,使孩子感受到点子图的好处。

练习中充分体会到用列和行描述位置的好处,随即尝试用更加简练的方法表示出小强的位置,经历符号化的过程,经历用数对表示位置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用数对表示位置方法的优越性。

5.小游戏:

快速找信箱。

游戏规则:

第一,台下的同学以开火车的形式依次说出表示某个信箱的数对,台上的同学马上把这个信箱的主人找出来。

第二,限时30秒,看谁找的多。

第三,其他同学仔细观察,发现问题马上指出来。

6.座位中的数对。

师:

想象一下,假设你们都站在老师这个位置上观察,哪是第1列?

哪是第1行?

让学生用数对写出自己的位置,同桌检查。

检查:

请第3列的同学起立并报数,说说这组数对的特点;请第2行的同学起立并报数,说说这组数的特点。

电脑出示(1,1)(2,2)(3,3)(4,4)(5,5)(6,6),能让那些同学站起来。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小游戏,进一步巩固对列、行和数对含义的认识,对数对知识的应用和巩固有实践、有提炼、有总结、有提升。

三、实践操作,积累经验

1.转化成方格图

课件呈现将点子图抽象成方格图的过程。

追问:

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通过比较发现点子图和方格图的异同。

2.在方格图中确定位置

追问:

在方格图上,你还能找到小强的位置吗?

学生尝试找到小强的位置

追问:

你能在方格图中标出小军和小力的位置吗?

学生在题纸上尝试确定位置。

3.小军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5,),你能在图上标出他的位置吗?

【设计意图】学生体会将点子图抽象成方格图的过程,发现它们的异同点,感受0的产生。

认识了方格图之后,进一步尝试

用数对确定方格图中的位置。

通过数对(5,)的不完整,产生矛盾,使学生感受到:

数对是一对数,只有一个是无法确定其具体位置的。

四、拓展应用,发展思维

生活中应用数对的知识

追问:

除了确定队列中的位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用到了数对的知识?

通过课件进一步介绍确定位置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谈话:

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知识还运用在编排大型舞蹈,下棋等等许多方面,就连去电影院确定自己的座位,也要用到数对的知识。

【设计意图】将视野认知拓展到生活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用数对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回顾梳理,畅谈收获

谈话:

谁来谈谈你的收获?

引导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三方面进行交流。

预设1:

我学会了用数对确定位置。

预设2:

这节课我们是先从平面图开始,然后抽象出点子图,最后转化成方格图,越来越清楚了。

预设3:

我感到数对的知识与生活关系很紧密。

【设计意图】在回顾梳理的环节中,帮助学生回顾从一维到二维确定位置的方法,进一步引导学生大胆猜想空间中确定位置的方法,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用数对确定位置》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之前已经有“列、排”的初步认识,但对“数对”这样的抽象知识没有丝毫的基础。

总体说来,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

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

课堂中喜欢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

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

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从生活现实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能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用数对确定位置》效果分析

首先,教师的提问直奔主题:

“小强在什么位置?

”,“怎样能用准确而简练的语言把小强的位置描述出来?

”将学生直接引入到有效的思考中,避免学生兜圈子,有效地节省了课堂时间。

描述小强的位置由学生直接说出来改为写,这样就能避免受其他同学的干扰,能够激活每个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描述物体位置的经验。

其次,“渐变”有利于学生体会抽象的过程。

让学生谈变化前后的感受,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同时深刻感受到简化的过程和优点。

当学生认识到用“第几列第几行”描述物体位置的简捷性后,教师又抛出了一个挑战性的问题“这还不是最简练的方法,数学的表示法经常用到数字和符号,你能用更简练的方法来表示小强的位置吗”,让学生根据数学的简明性和符号化特点,自主探索更简捷的表示方法, 

最后,由人物图到点子图的“渐变”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符号化的深刻认识,同时让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尽情释放。

在此基础上提升到“数对”的方法上,使学生更加感受到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简明性和准确性。

通过课件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充分感悟“数对思想”的价值,体验“数对知识” 应用的广泛性。

总体上来说,学生们对这节课的数对知识有了较深的认识与认知,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材分析

教材定位:

本课通过“军营中的队列训练”这一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入“数对”知识的学习。

同时,通过对“小强在什么位置”、“你能既准确有简明地表示小强的位置吗”、“你能在图上标出他的位置吗”这一系列问题的探索,将实际的具体情境数学化,抽象成在平面上确定位置。

依据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1、在现实情境中感受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式、方法。

2、突出在平面上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多样性和实质统一性:

都需要两个数据。

教学难点:

灵活应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用具: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发展学生能力,我准备了:

多媒体课件、方格纸、水彩笔等教具。

学生准备:

铅笔、练习本等学习用具。

教学方法: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课标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因此,我在讲求教法的同时,更重视对学法的指导。

我把学法确定为:

观察法、探索法、讨论法等。

《用数对确定位置》评测练习

一、基础性练习

⑴、用数对表示平面图中的位置时,我们规定:

竖排叫做(),横排叫做(),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往()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往()数。

⑵、○在第4列第5行,用数对表示是(,);用数对表示是(2,7),那么它在第()列第()行,(8,7)在图中表示第()列第()行的位置。

二、发展性练习

请标出如图的数对位置。

三、补充练习:

1、先写出三角形ABC各个顶点的位置,再画出三角形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的图形△A'B'C'。

写出所得图形顶点的位置。

A'()B'()C'()

2、如图是游乐园的一角。

⑴如果用(3,2)表示跳跳床的位置,你能用数对表示其他游乐设施的位置吗?

请你写出来。

⑵请你在图中标出秋千的位置.秋千在大门以东400m,再往北300m处。

《用数对确定位置》课后反思

“数对”这一数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本节课通过让学生看军营情境图激起学生的好奇心,通过说出小强的位置,唤起了学生对已有的用“第几组第几个”或“第几排第几个”的知识来确定位置的经验,帮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然后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确定小强的位置,有的从左边数起,有的从右边数起,有的从前边数起,有的从后面数起,这样找出的位置不是唯一的,使学生认识到这样描述位置的方法不够准确。

进而让学生将叙述的语句改准确,使学生认识到如果叙述准确了,又显得太罗嗦。

有没有一种既准确又简明的方法呢?

这样就使学生产生了学习新方法的内在需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经历由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学中我先给学生出示了实物图,然后通过电脑演示了有实物图到点子图的过程。

最后我把点子图的各个点用横线和竖线连接起来,然后点子图的各个点逐渐缩小,直到缩到与横线和竖线的交叉点一样大为止。

通过电脑的演示使学生亲身感知了由实物图到点子图再到方格图的变化过程,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3、在教学中我应用了小组讨论的方法。

在解决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的时候,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现成的答案,而是引导学生经历了一个探索问题的过程。

通过学生小组内的谈论,学生找到了许多中简单表示第3列第2行方法。

通过学生的讨论汇报,我适时引导从而使学生认识了数对表示方法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简洁性。

4、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始终坚持了“数学知识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的思想。

通过展示军训中的情景图,从而引起了新知识的探讨过程。

我还设计了寻找班级的数对以及猜一猜的文字游戏也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通过实际的教学,我认为我在教学这节课的时候还存在着以下几点缺憾:

1、讲完课后总觉的有些面面俱到,没有突出重点。

2、在小组讨论的时候给学生的时间太少,学生自由活动不够充分。

在汇报讨论结果的时候又过于仓促。

一节课已经结束了,但我的思考却没有终止,我不停地思考着我教学的每一个细节,考虑着我教学的得与失。

我始终坚持着教数学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而不是已记住一些知识为目的。

知识的探索必须以实际生活为依赖,使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会数学的价值。

 

《用数对确定位置》课标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第一学段学习了用前后、左右、上下等表示物体位置和东西南北等8个方向及认识简单的路线图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第一学段“方向与位置”内容的延续和发展,也是第三学段进一步学习和相关知识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认识字自己的生活环境、发展空间观念具有重要作用。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用角度表示方向、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简单的路线图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本单元的教学应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推理与表达的能力。

同时让学生感受方向和位置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