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旅游景观研究分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693385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旅游景观研究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四川省旅游景观研究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四川省旅游景观研究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四川省旅游景观研究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四川省旅游景观研究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旅游景观研究分析.docx

《四川省旅游景观研究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旅游景观研究分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旅游景观研究分析.docx

四川省旅游景观研究分析

四川省旅游景观分析

 

 

————————————————————————————————作者:

————————————————————————————————日期:

 

四川省旅游景观分析

四川省旅游景观的主要类型

四川省简称川或蜀。

地处中国大西南,肥沃的土地,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的历史和绚烂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构成了多样性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

她拥有2处自然遗产,1处自然文化遗产,9处国家级风景区。

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有:

峨眉山、青城山——都江堰、黄龙——九寨沟、缙云山、剑门蜀道、蜀南竹海、贡嘎山等处。

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

乐山大佛、杜甫草堂、武侯祠、大足石刻、三星堆遗址等33处。

此外,还有19处省级风景名胜区和27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大熊猫、银杉等为主的各类珍稀动物、植物保护区17个。

四川省旅游资源类型齐全,我初步对四川省旅游资源进行分类:

四川省部分旅游景点分布图

景区类型

景点名称

自然旅游景观

地文旅游景观

山地景观

乐山大佛、四姑娘山、九顶山风景名胜区、二郎山、鼓城山景区、万源八台山龙潭河景区、八台山、蒙顶山、泸山、五色山、什邡蓥华山、老峨山、华蓥山

岩溶景观

米易龙潭溶洞、曾家山旅游景区、天仙洞风景名胜区、

黄土景观

黄联土林

地震遗迹景观

叠溪松坪沟风景名胜区、川东河口地震遗址、映秀5.12汶川地震遗址、北川地震遗址、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绵竹汉旺地震遗址

水域旅游景观

江河景观

黄河九曲第一湾、西羌大峡谷、金沙江峡谷、东谷河谷、长江黄河分水岭风景区、金沙江第一湾、尼工峡谷、  龙门山大峡谷、明月峡

湖泊景观

大佛湖景区、东坡湖公园、雍错湖、望龙湖、九塞沟、升钟湖旅游景区、中国死海旅游度假区、邛海、泸沽湖、桂湖、翠月湖、白塔湖、邛崃市竹溪湖景区、三岔湖景区、双溪湖风景区、西蜀玉珠凤凰湖风景区、犀牛海、树正群海、五色海、木格措、古尔沟

瀑布景观

九寨沟树正瀑布、九寨沟诺日朗瀑布

泉景观

古尔沟温泉旅游区、隆扎温泉、热水塘温泉、雄狮喷泉、古尔沟神峰温泉、茹布扎卡温泉、然乌温泉、喜德温泉、红格温泉旅游度假区、花水湾温泉度假旅游区、鱼泉山市级风景区、灵秀温泉

冰川景观

海螺沟、达古冰川、螺髻山、长海

大气旅游景观

冰雪景观

三奥雪山、亚拉雪山、贡嘎雪山、嘎金雪山、西岭雪山、

生物旅游景观

植物景观

天马山国家森林公园、米亚罗红叶风景区、七盘沟森林公园、土地岭森林公园、包座原始森林、龙灯大草原、玉科大草原、扎溪卡草原、普公坝草原生态旅游区、红原大草原风景区、拉日马草原、蜀南竹海、二滩国家森林公园、翠云廊景区、北川药王谷、五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桫椤谷、玉蟾山风景名胜区、佛头山森林公园、泸州张坝桂圆林、五彩池、若尔盖大草原、米仓山森林公园、黑竹沟、高山杜鹃林、娑萝映彩池、龙池国家森林公园、成都植物园、天曌山国家森林公园、镇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动物景观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喇叭河旅游度假区、卧龙自然保护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野生动物栖息地

三江水乡、勿角大熊猫原生态旅游区、铁布梅花鹿自然保护区、鞍子河自然保护区

人文旅游景观

历史古迹景观

古人类文化遗址

营盘山古文化遗址、中路古遗址、三星堆遗址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渠县賨人谷景区、长坪沟

古代工程景观

都江堰风景区、剑门关景区

古典园林景观

皇茶园

古建筑景观

麦昆哇尔玛大型藏塞古建筑群景区、双流县黄龙溪旅游区、七曲山大庙旅游景区、明代白塔、春秋祠、宽窄巷子、中国皇家禅林广德寺、武侯祠景区、成都洛带古镇、剑门关、洪椿坪、息心所

宗教文化景观

小角楼欢乐谷、罗汉寺、松潘清真北寺、白玉县安章寺、大依寺、白玉寺、嘎拖寺、德云寺、达格则自然生态及宗教文化旅游区、麦洼寺宗教文化旅游区、格尔登寺、郎依寺、神秘藏传佛教寺庙景区、御建古刹惠远寺、查加寺、色须寺、巴巴寺、永安寺、观音寺、清真寺、金刚寺、南无寺、安觉寺、青城山、宝光寺、凌云山、南充西山风景区、冕宁灵山寺、峨眉山、阆中大佛寺、乐至县报国寺、真佛山、佛来山旅游景区、大佛禅院、冲古寺、文殊院、天师洞、华藏寺、灵泉寺、真佛山风景区、黄龙寺、青羊宫、 清音阁、成都昭觉寺、宝光寺

陵墓景观

汉江崖汉墓、秦汉瓦日石棺墓葬群、石塔镇海

纪念地景观

清溪文庙、晏阳初名人文化公园、李调元纪念馆、巴西会议会址、熊克武故居、竹园烈士陵园、红军长征记念碑园、蓬南场烈士陵园、包座战役遗址、朱德纪念园、杜甫草堂博物馆、汉桓侯祠、陈毅故里景区、三苏祠、苍溪县红军渡•西武当山景区、陈寿万卷楼、巴山游击队纪念馆、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罗瑞卿故居、张澜纪念馆、黄继光纪念馆、张大千纪念馆、李白纪念馆、南充西山风景区、邓小平故里、红原日干乔红军文化旅游区

现代人文景观

产业旅游地景观

三圣花乡、麒山农业生态园、泸州老窖旅游区、夹江天福观光茶园、、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峨眉山竹叶青生态茗园、成都伊利乳业园、桃花故里、西蜀人家、客家杏花村、眉山青神中国竹艺城、叙府龙芽科技园、中国苍溪梨文化博览园、翠湖梨乡、樱桃山旅游景区

现代建筑与工程景观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第一山亭、成都

主题公园

活水公园、置信.国色天香乐园、成都欢乐谷、鑫岛游乐城、四川射洪中华侏罗纪公园旅游区、成都极地海洋世界、兴文石海稻城亚丁自然保护区、天国山、四川安县生物礁国家地质公园、罨画池公园、凤山公园位、花舞人间

文体康娱景观

汉陶博物馆、大渡河漂流、名称博物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皇泽寺博物馆、阆中风水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中国彩灯博物馆、南充市北湖公园、宋瓷博物馆、国际长江漂流基地、泸州市博物馆、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峨眉山博物馆

文学艺术景观

山水文学作品景观

玉垒山石刻、锦屏山风景区、

雕塑绘画景观

《甘珠尔》石刻佛塔、安岳石刻景区、南部禹迹山大佛风景区、资中县重龙山风景名胜区、荣县大佛、卧佛院、夹江千佛崖、乌木博物馆

民族风情景观

特色聚落景观

西羌第一村、茂州古城、黑虎羌寨、假居民居、通化古城、薛城古镇、甲居藏塞、洛带古镇、平乐古镇、仙市古镇、阆中古镇、夕佳山民居、广元昭化古城、剑阁古城、街子古镇旅游景区、佛宝古镇、芙蓉古城、邛崃市临邛古城风景区、福宝古镇、段家大院子、桃坪羌寨、水磨古镇、双流县黄龙溪、坪头寨、磨西古镇、柳江古镇、上里古镇、李庄古镇、怀远古镇、安仁古镇、成都芙蓉古城等

节庆旅游活动

七月火把节

购物旅游景观

春熙路

2四川省旅游景观的形成机制

在天府之国——四川形成了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旅游景观,且旅游景观种类丰富,这与四川的地理条件,历史发展渊源,以及文化背景与这密切的关系。

我从以下几方面阐述四川省旅游景观的形成机制。

2.1自然因素

2.11地质历史条件在三叠纪印支运动中,松潘、甘孜与三江褶皱系的强烈隆起,处其东侧的四川盆地开始下陷成为盆地;燕山运动中沿系发生了大模变形,川东出现了褶皱带;中部弯隆及背斜构造,成为穹隆带;西部侧仍表现为断陷沉降,成为沉降带。

中东西三个不同的构造单元为今天盆地貌格局奠定了基础。

根据岩性、构造和地貌刑天的不同,四川省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地貌区:

盆东平行岭谷:

位于隆昌—渠江以东,多为箱形褶皱,海拔700-1000米,以华蓥山为最高,主峰1433米,山岭多由中生代灰岩、泥岩、页岩和砂岩所组成,背斜顶部的砂岩被剥蚀后,下部的灰岩出露,径流水侵蚀发育成为槽谷,出现三岭二槽的现象,在槽内还有小型岩溶地貌发育。

盆中方山丘陵:

位于华蓥山以西,龙泉山以东北至米仓山、大巴山,南抵长宁山的广大地区。

区内中生代岩层褶皱和缓,有的是断背斜有的是穹窿体,有的是岩层近乎水平,红岩丘陵发育完好,由于岩层的顶部有坚硬的砂岩保护,发育成了典型的方山丘陵。

成都平原区:

位于龙泉山以西,实为龙门山与川西山地山前冲积扇平原,为一地堑平原。

川西高原区:

川西南山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系中段,地貌类型为中山峡谷。

川西北高原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分为丘状高原和高平原。

丘谷相间,谷宽丘圆,排列稀疏,广布沼泽。

分布在若尔盖、红原与阿坝一带的高原沼泽是我国南方地区最大的沼泽带。

川西山地西北高、东南低。

根据切割深浅可分为高山原和高山峡谷区。

主要山脉在岷山、巴颜喀拉山、牟尼芒起山、大雪山、雀儿山、沙鲁里山。

横断山脉的主峰贡嘎山海拔7556米,它不仅是四川第一高峰,也是世界著名高峰。

四川盆地(卫星图片)

2.12水文环境为四川自然景观优锦上添花四川河流众多,源远流长,这从我国水系图不难看出。

境内共有大小河流1419条,其中流域面积5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45条,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22条,号称“千水之省”。

除西北的白河、黑河由南向北注入黄河外,其余均属长江水系。

金沙江、岷江、嘉陵江、沱江、涪江等河流长度皆超过500公里,各河流皆由边缘山地汇集到盆地底部,并注入浩浩长江之中。

 四川的天然湖泊虽有1000余个,但水域面积多不大,一般都在1平方公里以下。

较大者有如下几处。

泸沽湖,又名左所海、永宁海、勒得海,位于四川盐源县与云南宁蒗县之间,面积72平方公里,四川境内面积约27平方公里。

湖面海拔2700米,是高原上的一个断陷湖。

邛海,古名邛池,位于西昌市东南5公里。

水域面积31平方公里,最深处34米,是四川最大的湖泊。

湖面海拔1510米。

马湖,又名龙湖,位于雷波县东北约25公里的黄琅区。

湖面海拔1100米,面积约7平方公里,最大水深160米,蓄水3亿立方米,是一个地震湖泊。

新路海,位于甘孜州雀儿山东南麓,海拔4118米,为冰蚀湖,也是四川海拔最高的湖泊之一。

南北长约3公里,东西宽1公里。

中国水系分布图

2.13气候条件成为四川自然旅游景观区域差异形成的重要条件四川地处亚热带,受地势的影响,盆地的气候和川西高原山地气候迥然不同。

四川盆地属温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冬暖、春旱、夏热、秋雨的特点。

1月平均温度5℃―8℃,7月平均温度25℃―29℃,年均温15℃―19℃,无霜期280―300天。

与中国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比较,1月平均温度一般都高出3℃以上,极端最低温度一般高出10℃以上,造成盆地湿气重、雾多、日照少的气候特色。

成都一年中阴雨天多达250天―300天。

盆地雨量充沛,多集中在夏秋季节的7、8、9月间,龙门山――夹金山迎风的东坡,年降水量1300毫米―1800毫米,是中国的多雨区。

有这样的气候差异四川不同的地方形成了不同的旅游景观。

2.14生物多样性形成了四川自然景观的重要构景要素总体上看,四川省龙泉山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和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的交错地带,因此,四川省的动植物种类繁多;另外,第四季冰川对我国的影响较小,特别四川地区,使得很多古老的珍惜动植物得以保存,例如,大熊猫,珙桐等,在四川就形成了许多以动植物为主要特色的动植物景观。

2.2社会历史条件

2.21不同的历史时期为四川省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从四川省的旅游景点的统计上来看,其中古迹占很大一部分。

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不同历史时期,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生活方式,形成了许多反映时代特点的事物,在四川,这个人类活动历史悠久的地方,各种古镇,古寺庙,古建筑。

其中广汉三星堆和成都金沙遗址,是古蜀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农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很早兴起,使历史上四川的农业、冶金、丝织、建筑等都得到一定发展。

2.22社会文化的地域差异成就了四川省人文景观四川是多民族聚居的家园,除汉族外,有52个少数民族成分,世居的有彝、藏、羌、回、蒙古、傈傈、满、纳西、白、布依、傣、苗、土家等15个少数民族,堪称民族大省。

在川西横断山脉地区,有数十个民族先后在这里迁徙、生息、繁衍和融合,故有“民族走廊”之称。

四川的藏族人口仅次于西藏,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唯一的羌族聚居区。

在四川,形成了四个文化区域:

巴文化区、蜀文化区、攀西文化区、川西高原。

四个文化区各具独特的四川旅游文化特色。

4000多年前,巴蜀文化就已逐步形成且具有相当的规模,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川的地形影响下,交通相对闭塞,更民族与外界交流甚少,因此在四川文化保留着原有的特色。

在不同的地域形成不同的文化类型,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四川成为了即融合有格局特色的一个多元文化区,吸引着各地的游客。

2.23宗教文化的深刻影响四川宗教十分发达,主要教种有佛教、道教。

因而四川有上千座保存较好的宗教寺庙,在历史古迹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相传四川乃道教的发祥地,自魏晋以来道教便开始在四川盛行,传播较广,四川境内的主要道观有:

成都的青羊宫、青城山的福建宫、天师洞、上清宫等。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后,在四川传播得很快。

明代,特别是万历年间佛教盛行,四川兴建了大量的寺庙、宝塔和古建筑。

目前保存较好的上千座寺庙中,绝大部分为佛教庙宇,经历代培修,许多庙宇至今保存完好。

其中新都宝光寺、梁平双桂堂、成都文殊院、广元皇泽寺、乐山大佛寺、平武报恩寺及峨眉山的报国寺、伏虎寺、万年寺、金顶等规模较大,较为著名。

2.24适应旅游市场的需求

 

四川是多民族聚居的家园,除汉族外,有52个少数民族成分,世居的有彝、藏、羌、回、蒙古、傈傈、满、纳西、白、布依、傣、苗、土家等15个少数民族,堪称民族大省。

在川西横断山脉地区,有数十个民族先后在这里迁徙、生息、繁衍和融合,故有“民族走廊”之称。

四川的藏族人口仅次于西藏,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唯一的羌族聚居区。

各民族节庆活动丰富多彩。

历史被写在尘封虫蚀的故纸堆里,对大多数人来说是遥远而隔膜的。

而凝固在山水名胜中的历史,却活生生地展示着三千年灿烂的文明。

巴山蜀水多奇观,自古文人多入川。

川江号子、秦岭山歌唤起悠远的历史回忆,数千年的灿烂文化装点出秀美的巴蜀风光。

从世界之最的大佛到历史悠久的古堰;从灵秀雅致的三苏故里到素洁静谧诗圣故居,四川到处是知名的历史古迹,到处是森森翠柏的风雨楼台……四川地灵人杰,是著名的文化之邦。

它地处东西交融、南北过渡的地理位置,多年来既有利于揉合吸收东西民族之长,又是南北文化交流的要冲。

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文明的精华,哺育出了巴蜀地区光辉灿烂的文化。

四川宗教十分发达,主要教种有佛教、道教。

因而四川有上千座保存较好的宗教寺庙,在历史古迹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相传四川乃道教的发祥地,自魏晋以来道教便开始在四川盛行,传播较广,四川境内的主要道观有:

成都的青羊宫、青城山的福建宫、天师洞、上清宫等。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后,在四川传播得很快。

明代,特别是万历年间佛教盛行,四川兴建了大量的寺庙、宝塔和古建筑。

目前保存较好的上千座寺庙中,绝大部分为佛教庙宇,经历代培修,许多庙宇至今保存完好。

其中新都宝光寺、梁平双桂堂、成都文殊院、广元皇泽寺、乐山大佛寺、平武报恩寺及峨眉山的报国寺、伏虎寺、万年寺、金顶等规模较大,较为著名。

四川庙宇大多雕柱飞檐,金碧辉煌,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

而且寺庙内众多的匾额楹联、古碑石刻,记载着古代不少诗人墨客的诗文,是考察和研究我国古代文化不可多得的史料。

与宗教发展相联系的是四川众多的石窟造像、石刻与绘画艺术。

四川石窟规模宏大,有的摩崖造像上万尊,大多为佛教造像,也有道教和儒家造像,栩栩如生。

其中人物摩崖造像以唐、宋时期的石刻规模最为巨大、最为完整和分布广泛。

影响较大的有:

唐、宋时期的乐山石刻、荣县石刻,唐代的夹江千佛岩,南北朝和唐代的广元千佛崖以及新近开发的唐、宋时期的安岳石窟等。

此外,四川石刻造像的又一大特色是佛像高大,依山而凿。

如世界第一大佛乐山大佛,始建于唐,高71米;四川第二大佛为荣县大佛,始建于北宋,高36.67米;还有潼南大佛,始建于明代,高27米。

安岳石窟则是以石刻文字为主,称为“经窟”(指经文石刻)。

四川石刻之精湛、完整,集我国石刻艺术之大成。

创建于唐的成都大慈寺、剑阁昭觉寺和创建于宋的蓬溪宝梵寺,还保存有不少古代壁画。

据史书记载,其中大慈寺壁画最为壮观,苏轼誉之为“精妙冠世”,无奈明清时已毁于战火。

四川境内还有不少帝王陵墓。

陵墓中规模较大的有:

位于成都城南的三国时刘备(161年--223年)之“汉昭烈皇帝之陵”,史称“惠陵”。

位于成都西郊的五代前蜀国皇帝王建(847年―918年)的陵墓,又称“永陵”。

位于成都北郊磨盘山麓的五代后蜀国孟知祥(893年―934年)的陵墓,史称“和陵”。

这些陵墓中藏有不少文物,其中以王建墓的墓室和文物保存最为完好,为研究五代时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四川是三国历史文物保存最多的省份,这体现出四川文化遗迹的又一大特色。

古今史学家认为,在魏、蜀、吴三国中,蜀国是治理得最好的。

刘备、诸葛亮及其继任者蒋琬、费?

,给蜀地带来过短暂的安宁和繁荣,蜀地百姓尊敬他们,乐于为他们修祠建庙。

故三国之中,魏国、吴国保留的遗迹少,而蜀国则多。

四川是蜀国的中心,当然三国遗迹就多在四川了。

从历史记载和目前的文物保护单位数字来看,四川的三国遗迹,与其他各省比较,的确是最多的。

著名的有成都武侯祠、阆中的张飞庙、汶川姜维城、剑门蜀道、庞统墓、子龙墓、蒋琬墓等,他们为热衷于三国故迹的专家、游客提供了探访、参观的场所,对于三国历史研究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四川地区受地理条件限制,在古代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地区。

因而对于产生和繁荣于这个地区的早期的人类文明,史籍记载很少。

人们知道四川曾有过灿烂的文明,但史籍记载也很少。

人们知道四川曾有过灿烂的文明,但对它的了解仅限于传说。

唐代大诗人李白“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蜀道难》)的诗句,正是这种状况的极好说明。

青铜时代蜀国都城三星堆的考古发现,揭开了这一历史上的千古之谜。

三星堆文明不仅以其迥然不同于同时期中原文明的特色,引证了关于中华民族起源于全国若干地区的“满天星斗说”,而且以其明显的西亚文化特征,说明四川地区是最早开始对外进行文化交流的地区之一。

加之三星堆文明本身的发达程度令人震惊,它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封建王朝,这一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居于世界的前列。

对此,诸多的史籍如《史记》、前后《汉书》等都有详尽的文字记载,汉代发达的文学艺术也有生动的描绘,但有关这一时期形象资料却不多见,尤其是关于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形象资料,更是十分少见。

的发掘成果震惊了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