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紫云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690424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8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永州市紫云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湖南省永州市紫云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湖南省永州市紫云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湖南省永州市紫云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湖南省永州市紫云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永州市紫云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

《湖南省永州市紫云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永州市紫云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永州市紫云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docx

湖南省永州市紫云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湖南省永州市紫云中学【最新】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B.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

C.钢铁生锈D.水变成水蒸气

2.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肥皂水能区分软水和硬水

B.水蒸馏是化学变化

C.只能用水做溶剂

D.过滤能除去河水中所有杂质

3.分类观是重要的化学学科思想之一,下列选项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A

B

C

D

X

化合反应

单质

氧化物

石油

Y

氧化反应

金属

化合物

化石燃料

A.AB.BC.CD.D

4.下列鉴别各组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用盐酸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

C.用水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D.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5.安全意识是人类生存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下列实验操作比较安全的是(  )

A.用鼻子揍到容器口直接嗅闻未知气体的气味

B.若室内着火,应立即打开门窗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和深洞前,要做灯火试验

D.发现家里煤气泄漏时,应立即打开排气扇

6.下面对表中灭火实例的灭火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  )

灭火实例

灭火原理

A

住宅失火时,消防队员用水灭火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

隔绝空气或氧气

C

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熄

隔绝空气或氧气

D

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

可燃物与燃烧物隔离

A.AB.BC.CD.D

7.我县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下列特产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

A.富官庄小米B.王庄大樱桃

C.沙沟水库鲤鱼D.崔家峪豆腐

8.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洁厕精除掉马桶内壁的水锈

B.用pH试纸测定人口腔唾液的pH时,你可发现pH一般在6.6~7.1之间

C.用纯碱溶液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D.用蔗糖、小苏打和柠檬酸自制汽水

9.下列四个坐标示意图分别表示四个实验过程中的某些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

高温煅烧石灰石一段时间,试管中固体的质量变化

B.

等质量的镁条和铁丝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变化

C.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整个过程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变化

D.

将水通电一段时间,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变化

10.在反应A+3B=2C+2D中,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9:

11,已知1.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成5.1gD,则在此反应中反应物B和生成物C的质量比为?

(  )

A.2:

1B.2:

3C.3:

1D.1:

2

11.现有A、B两种质量相等的固体,其中A为纯净的氯酸钾,B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将A、B分别放入试管中,并在两个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制取氧气。

当A、B均完全反应后,如下图所示,得到的氧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2.如图为KNO3、NaNO2(亚硝酸钠)、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NO3和NaNO2的溶解度相等

B.60℃时,NaCl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

C.将接近饱和的NaNO2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D.除去NaCl中少量KNO3,可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

二、填空题

13.写出下列金属元素的符号:

热水瓶内胆上镀的金属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_____;闪光灯中使用的金属_____;水银温度计里的金属_____.导电性最好的金属是_____.

14.如图是小路同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片断:

(1)如图甲所示,调节平衡螺母无法调节天平平衡.要使该天平平衡,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

(2)小路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反应前称得左盘内装置及物质总重量为_____g,然后取下装置,注入稀硫酸,此时气球的变化是_____;

(3)充分反应后,小路将装置放回天平左盘,观察到天平指针向右偏转.该现象能否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_____,理由是_____.

(4)将锌粒换成铁钉,将稀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按图示实验,观察到反应前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能判断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是_____.

15.请从下列物质中,选出适当的物质进行填空:

A盐酸B氢气C硝酸钾D肥皂水E熟石灰F活性炭、

(1)被称为最理想的“绿色能源”是_____(填序号,下同);

(2)农田施用的复合肥料是_____;

(3)常用于金属除锈的酸是_____;

(4)常用于区分硬水与软水的是_____.

(3)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

(2)能用来除去冰箱中的异味的是_____.

16.氧气是由_____构成的,金属铁是由_____构成的,氯化钠是由_____和_____构成的.

17.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若使a、c的饱和溶液同时析出晶体,方法是_____.

(3)在t2℃时,a、b、c三种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填“a”、“b”或“无法确定”)

(4)在t2℃时,将150克a的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加水_____克.

18.七水硫酸镁(MgSO4·7H2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48.1℃以下的潮湿空气中稳定,在温热干燥空气中易失去结晶水。

工业上将白云石(主要成分为MgCO3、CaCO3)煅烧成粉,用于制取MgSO4·7H2O,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煅烧过程中,MgCO3转化为MgO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MgO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4)将分离后的母液循环利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干燥得成品时,需要控制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填充题

19.下列变化中,属于缓慢氧化的是_____

A电灯发光B木炭燃烧C食物腐烂D_____.

四、计算题

20.【最新】学生实验操作考查的内容是“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过程)

(1)计算:

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g,需要水的体积为_____mL.

(2)称取氯化钠:

称取前要先取下垫圈,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然后在天平两端托盘上分别放上质量相等的纸片,再用_____移动游码调整至如图_____(选填“A”或“B”)处;向天平的左盘的纸片上加氯化钠,天平快接近平衡时应_____,至天平平衡(若称量过程中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将称好的氯化钠倒入烧杯中.

(3)量取水:

用_____(选填“10mL”、“50mL”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水,并将其沿烧杯内壁小心地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

(4)溶解:

用玻璃棒轻轻不断搅拌,使氯化钠完全溶解.

(5)转移:

配好氯化钠溶液后,将溶液转移到老师指定的、贴有标签的容器内.

(实验反思)

(1)配制该溶液时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和_____.

(2)这次实验中使用的托盘天平、烧杯、量筒都有刻度,通过观察发现其中有“0”刻度的仪器是_____.

(3)经检测,某同学配制的该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填序号).

A整个实验过程中右盘都未放纸片,且称取前只在左盘放纸片就调节天平平衡

B将称量完毕的食盐转移到烧杯里时,不慎将少量食盐洒落在桌面上

C氯化钠粉末不纯

D量筒量取水的体积偏大

E烧杯用蒸馏水润洗后再配制溶液

F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21.如图为某药品的说明书。

如果小孩每日食物中铁元素过多,含量超过200mg则不利于身体的发育。

有个小孩一天吞食了8片此药,问:

(1)8片此药中铁元素的质量是多少?

(2)请你判断铁元素是否过量。

22.某补钙药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现将用20片该药剂制成的粉末与40盐酸混合(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恰好完全反应后称得剩余物的质量为55.6g,请回答下列问题(计算请写出过程):

(1)青少年缺钙易出现的疾病是;

(2)该品牌补钙药剂每片含CaCO3的质量为多少?

(3)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精确到0.1%)

五、实验题

23.如图所示,图(A)为电解水生成气体与时间关系图,图(B)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此反应的表达式_____.

(2)若甲试管生成气体A,则甲应连接电源的_____极(填“正”或“负”),气体B用_____来检验.

(3)0s~2s内甲乙两试管内气体的体积比与8s时甲乙两试管内气体的体积比_____(填“相同”或“不同”),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_____.

(4)在水通电分解的变化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写微粒名称)_____,没有改变的粒子是_____.

24.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实验:

(1)图甲中,在滤纸条上每隔一定距离滴酚酞试剂,向试管口棉花上滴浓氨水。

过一会,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由此说明_____。

(2)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图乙实验中能够推断水的化学式为“H2O”的实验现象是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图丙中,通电前,红磷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实验结束时,松开弹簧夹,能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

(4)图丁实验中,设计两个集气瓶的目的是_____,该实验可得出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

六、科学探究题

25.某化学小组将金属钠置于充满CO2的集气瓶中进行燃烧,反应后集气瓶内有黑色固体和白色固体生成.于是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依据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原理推测,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产物是_____.

在老师指导下查阅资料可知:

①钠不仅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而且在常温下就可以与空气中的氧气、水等物质反应.

②氧化钠与氧化钙相似,也可以和水发生反应.

③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钙溶液显中性.

(2)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振荡,滴加2滴无色酚酞

白色固体完全溶解,且溶液呈红色

白色固体是氧化钠

实验2

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白色固体完全溶解,且有气体产生

白色固体是碳酸钠

实验3

取少量实验1的溶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静置后,滴加2滴无色酚酞

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呈红色

白色固体是氧化钠和碳酸钠

实验4

取少量实验1的溶液,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静置后,滴加2滴无色酚酞

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呈无色

白色固体是碳酸钠

①上述实验_____(填实验序号)结论正确.

②钠在C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实验反思

①若钠着火,可以选用的灭火物质是_____.

A水B泡沫灭火剂C干沙土D二氧化碳

②对上述不正确结论的解释是_____.

七、推断题

26.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无色气体单质,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B_____;C_____。

(2)实验室常用_____鉴别B和C。

(3)写出由物质C转化为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写出物质C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物质A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潮湿的衣服被晒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水变成水蒸气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睛】

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物理变化。

2.A

【详解】

A、软水中加入肥皂水会出现较多泡沫,硬水中加入肥皂水出现浮渣,选项正确;B、蒸馏操作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C、水是溶剂的一种,其他物质也能做溶剂,比如酒精,选项错误;D、过滤只能除去难溶性杂质,无法除去可溶性杂质,选项错误。

故本题选A。

3.A

【详解】

A、由氧化参加的化合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是交叉关系,故符合题意;

B、金属属于单质中的一种,二者属于从属关系,故不符合题意;

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二者属于从属关系,故不符合题意;

D、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二者属于从属关系,故不符合题意。

4.D

【解析】

【详解】

A、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

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正确;

B、用盐酸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有气泡冒出的是碳酸钠,无变化的是氯化钠,正确;

C、用水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温度升高的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固体,正确;

D、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具有助燃性,不能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无法鉴别,错误;

故选:

D。

【点睛】

本考点属于物质的鉴别题,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5.C

【解析】

【详解】

A、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让少量气体进入鼻孔,不能直接用鼻子闻,故错误;

B、室内着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否则火势更大,故错误;

C、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和深洞中,常含较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供呼吸,进入前要做灯火试验,故正确;

D、煤气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有爆炸的危险,不能立即打开排气扇,故错误。

故选:

C。

6.A

【分析】

根据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解答本题。

【详解】

A、可燃物的着火点不能降低,所以住宅失火时,消防队员用水灭火原理是降低温度和隔绝氧气,故错误;

B、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原理是隔绝空气或氧气,故正确;

C、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熄,原理是隔绝空气或氧气,故正确;

D、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原理是隔离可燃物,故正确。

故选A。

【点睛】

结合燃烧条件分析灭火措施,判断灭火原理,考查运用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

7.B

【分析】

富含维生素的物质主要集中在水果、蔬菜等。

【详解】

A、富官庄小米,富含糖类;

B、王庄大樱桃,富含维生素;

C、沙沟水库鲤鱼,富含蛋白质;

D、崔家峪豆腐,富含蛋白质。

故选B。

8.B

【解析】

【详解】

A、洁厕精显酸性,所以可以除掉马桶内壁的水锈,故正确;

B、PH试纸只能粗略的测定溶液的pH值,不可能测得pH一般在6.6~7.1之间,故错误;

C、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能清除油污,所以可以来洗涤餐具上的油污,故正确;

D、水作溶剂,蔗糖是溶质,在柠檬酸加入后会与其中的小苏打(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汽水喝起来清爽宜人,故正确。

故选:

B。

【点睛】

此题所考查知识点较多较细,在解答时要明确题目所需解决的问题,善于联系所学知识并迁移到该题进行解答。

9.D

【解析】

试题解析:

坐标问题可从反应速度(线的陡度-斜率)与量(线的高度)的变化考虑。

A、石灰石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固体)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完全后还有固体残留,固体质量不会为0;B、镁的活动性比铁高即反应比铁剧烈,相对原子质量比铁小即相同质量时置换出的氢气比比铁多,综上镁线斜率大更陡,氢气量更多线更高,错误;C、高锰酸钾加热分解会有二氧化锰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应该是增加的,错误;D、由2H2O===2H2↑+O2↑可知,同时间内生成氢气与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

1即体积比为2:

1,正确

考点:

化学反应中反应的速率与物质量的变化

10.A

【详解】

由于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9:

11,则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a,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1a。

设1.8gA与B反应时B的质量为x

A+3B=2C+2D中

9a33a

1.8gx

解得:

x=6.6g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C的质量为:

1.8g+6.6g﹣5.1g=3.3g

则反应物B和生成物C的质量比为:

6.6g:

3.3g=2:

1

故选A。

11.A

【分析】

因为A、B是两种质量相等的固体,其中A为纯净的氯酸钾,B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所以A中氯酸钾的质量大于B中氯酸钾的质量,因而A产生的氧气比B多,B中有催化剂二氧化锰,可以使氯酸钾在较低的温度下迅速的放出氧气,而A却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缓慢的放出氧气,因而B先得到氧气,A后得到氧气。

【详解】

A、分析图象可知A产生的氧气多,并是在B产生氧气一段时间后生成,故选项正确;

B、分析图象可知AB反应产生的氧气一样多,与事实不符,故选项错误;

C、分析图象可知A反应从一开始就有氧气产生,比B要先得到氧气,与事实不符,故选项错误;

D、分析图象可知A产生的氧气多,但却是从一开始就有氧气生成是不正确的,应加热一段时间后再有氧气生成,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2.C

【解析】

A、溶解度大小比较需要指明具体的温度,错误;B、60℃时,NaCl的溶解度为37g,60℃时NaCl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27%,错误;C、NaNO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将接近饱和的NaNO2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正确;D、氯化钠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硝酸钾,硝酸钾含量较少,不能形成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不出硝酸钾,不能除去KNO3;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析出氯化钠应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错误。

故选C。

13.AgAlMgHgAg

【详解】

热水瓶内胆上镀的金属是银,符号Ag;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铝,符号Al;

闪光灯中使用的金属是镁,符号Mg;

水银温度计里的金属是汞,符号Hg;

导电性最好的金属是银,符号Ag。

故填:

AgAlMgHgAg。

14.

(1)先将游码归零,再调节平衡螺母

(2)73.2气球逐渐膨胀

(3)不能实验中气体体积变大使装置所受浮力增大造成天平不平衡

(4)铁钉上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颜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可知,称量前,先把游码归零,检查天平是否平衡,若天平不平衡,应调节左右的平衡螺母,使其平衡。

(2)物质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质量,故物质的质量=70g+3.2g=73.2g;稀硫酸与锌粒反应会产生氢气,使锥形瓶内的压强增大瓶内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故气球逐渐膨胀。

(3)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造成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因为实验中气体体积变大使装置所受浮力增大造成天平不平衡,故不能说明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4)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就是看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之前溶液是蓝色说明溶液中含有铜离子,后面变为浅绿色说明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故现象为铁钉上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颜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15.BCADEF

【解析】

【详解】

(1)氢气燃烧时只生成水不污染空气,是理想的绿色能源,故选B;

(2)硝酸钾含钾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料,故选C;

(3)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不溶于水,一般需要用盐酸才能除去,故选A;

(4)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选D;

(5)熟石灰氢氧化钙具有碱性,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选E;

(6)活性炭有吸附性,能冰箱中的异味,故选F。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

16.氧分子;铁原子;钠离子;氯离子

【解析】

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氮分子构成的;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t1蒸发溶剂b>a>c无法确定100

【解析】

【详解】

(1)在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二者的溶解度相等;

(2)a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若使a、c的饱和溶液同时析出晶体,方法是蒸发溶剂;

(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则饱和溶液中溶解度大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大;a、b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c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所以在t2℃时a、b、c三种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ab析出晶体,溶质的质量减小,溶剂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仍然是饱和溶液,c的溶解度变大,溶质的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等,而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大于t2℃时c的溶解度,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因为不知道饱和溶液的质量,因此无法确定析出晶体的多少;

(4)在t2℃时,a的溶解度是5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的a,所以150克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50g溶质a,设加入水的质量为x,因此有:

50g=(150g+x)×20%,解得x=100g;

故答案为:

(1)t1;

(2)蒸发溶剂;(3)b>a>c;无法确定;(4)100。

【点睛】

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

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及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情况等知识,并掌握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才能正确解答。

18.分解反应MgO+H2SO4=MgSO4+H2O过滤提高原料利用率温度

【详解】

试题分析:

(1)煅烧MgCO3会生成MgO和CO2,发生的是分解反应;

(2)MgO与H2SO4反应生成MgSO4和H2O,方程式为MgO+H2SO4=MgSO4+H2O;(3)通过操作a能将沉淀物分离出来,据此可知a为过滤;(4)结晶后的母液是MgSO4的饱和溶液,循环利用母液可使原料中的镁元素最大可能地转化到产物中,即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5)因为七水硫酸镁在温热干燥空气中易失去结晶水,因此干燥成品时需控制好温度,以防七水硫酸镁分解。

考点:

工艺流程

19.C呼吸作用

【解析】

【分析】

缓慢氧化是指反应进行的很缓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

【详解】

A、电灯发光是由电能转化为光能,属于物理变化,缓慢氧化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