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课题申报书: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研究.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6821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育课题申报书: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学教育课题申报书: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小学教育课题申报书: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小学教育课题申报书: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小学教育课题申报书: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课题申报书: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研究.docx

《小学教育课题申报书: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课题申报书: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研究.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教育课题申报书: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研究.docx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研究

学科分类:

基础教育

课题类别:

一般课题

关键词: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发

预期研究成果:

研究报告

课题设计论证

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与研究价值

(一)问题的提出

劳动教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重视劳动教育,把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之中,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因此开展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研究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二)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是关于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研究,其研究重点是小学阶段课程开发研究,因而不具有深刻的理论性,而是在有关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

是为全面落实国家劳动课程计划,就劳动课的性质、目标、内容在实践层面进行研讨,就劳动课育人功能的实现途径进行初步探索。

通过查阅资料、问卷走访、课题研讨等形式开发出具有本地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劳动课程。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国内研究现状

经查阅有关资料和检索知网数据库,2018-2020年有关研究劳动教育和课程开发的文章有500多篇,说明有关专家、学者对劳动教育和劳动教育课程开发十分观注,并进行了很有成效的研究。

劳动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具有综合育人价值【1】。

劳动教育并不狭隘地指体力劳动或直接的生产劳动,而是基于体力劳动与物质生产劳动的实践活动。

在家庭生活之中体现为自理、自立的独立生活活动,在职业生活中体现为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各种劳动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在社会生活中体现为丰富多样的为社会作出应有贡献的公益性活动,在学习之中体现为与具体的学科知识相联系的实践和动手操作的、能够化知识为能力与智慧的活动【2】。

劳动教育课程必须积极回应时代需求,融入新时代的元素,充分体现新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和劳动精神,以传播和教授新时代的劳动理念、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育内容,努力保持自身的生命力,实现自身的教育意义。

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生动灵活、富有朝气和时代感的新劳动教育课程【3】。

2、国外研究现状

新世纪以来,国外各主要大国基于新世科技发展和科技革命进行了前瞻性研究,认识到创新型人才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中的引领性作用,。

反映到中小学教育中就是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进行研究性学习,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研究也是其重要内容。

“目前国际上中小学劳技教育课程发展的总趋势是:

课程目标向以基本技术教育为主线转移,课程内容中提高现代科学技术含量,很多国家已把信息技术作为劳技课程的必学项目;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4】。

姚静在《德国中小学的劳动技术教育及启示》研究中认为,德国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目的是将其视为学生进入社会和职业生活的必要准备和基础,是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5】。

潘可扬,潘卫东发表了《跨世纪日本的技术教育改革对我们的启示》,对日本的《世纪技术教育》的报告研究后得出,日本技术教育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学生在生产领域或社会领域的生存能力和创造能力【6】。

汝骅对俄罗斯中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研究中得出,俄罗斯工艺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独立劳动生活的能力【7】。

(四)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1、选题意义:

就湖北而言,劳动教育目前仍然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部分。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各项要求,我们必须尽快开发出具有湖北地域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

2、研究价值:

在专家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中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在理论层面,通过学习丰富劳动教育教育教学理论,加深对劳动课程开发有关理论的理解,处理好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中各学段,各层级的关系,有利于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

在实践层面,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各中小学规范开展劳动教育课程,提高劳动教育课的综合效益。

二、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重点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标

1、理论学习:

进行与劳动教育课程开发有关的理论研究,明确劳动课程开发应遵循有关理论、原则。

2、课程论证:

对劳动教育课程的架构进行设计搭建课程体系,对课程各部分、各学段目标,相互关系任务进行比较论证,力求科学合理,体系完整,螺旋上升。

3、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的方法、过程。

4、课程验证:

课程开发结束后,在本校选取一定数量的班级,对开发出来的课程进行验证。

对验证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预防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措施,对教师提供教材教法指导。

(二)研究内容

1、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劳动教育的论述,教育行政部门对新时期劳动教育的要求;中外专家学者有关劳动教育的理论,近期国内外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的最新研究动向和成果。

2、设计论证课程架构,搭建课程体系,各学段各年级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的目的任务、应遵循的理论和原则以及课程育人功能、技能训练、能力培养的具体指标。

3、预设课程开发过程中调研内容、方法,拟定各学段各年级课程素材选取的类别,努力开发出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具有本地地域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

(三)研究重点

1、研讨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的目的任务、应遵循的理论和原则。

2、设计论证课程架构,搭建课程体系,明确各学段各年级课程目的任务以及课程在育人功能、技能训练、能力培养方面的具体指标。

3、通过调研拟定各学段各年级课程素材选取的类别,经过专家评审确定课程素材,努力开发出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具有本地地域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

(四)创新之处

当前我省劳动教育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框架内,我省劳动教育的有关研究均与此相关联。

本研究将在国内外有关劳动教育课程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研讨独立的劳动教育课程的目的任务、应遵循的理论和原则;搭建劳动课程体系,明确各学段各年级课程目的任务以及课程在育人功能、技能训练、能力培养方面的具体指标;努力开发出具有本地地域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实施步骤

(一)研究思路

1、理论学习梳理: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劳动教育的论述,梳理中外专家学者有关劳动教育的理论,近期国内外劳动教育的最新研究动向和成果。

2、课程开发论证: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上制定课程开发方案,搭建课程体系,拟研课程素材的入选标准。

课程开发方案拟定后请有关专家学者对课程课程开发方案进行评审论证,并根据评审意见进行修改补充。

3、课程开发实施:

根据课程开发方案,各学段课程开发承担人收集课程素材进行课程开发。

各学段课程素材收集整理完成后,课题组进行讨论研究,确定备选课程素材。

4、课程开发评审:

请有关专家对开发出的课程进行评审,形成初步劳动教育课程。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资料研读文献,明确党和国家对劳动教育的总体要求,教育行政部门的具体部署和学科规范,了解国内外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通过整理归纳形成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并指导我们的课程开发。

2、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学生了解劳动教育课程现状,收集课程开发素材信息;通过问卷老师听取老师对课程开发的意见建议,收集课程开发素材。

3、实地访谈法:

通过实地走访家长、手工艺人和本地各种达人,了解本地有特色的手工、小吃、种植、养殖项目、适合课程开发的现代动手动脑项目,为我们的课程开发注入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

(三)、实施步骤

1、课题准备阶段(2020.07---2020.12)

①广泛收集资料,撰写《课题申请·评审书》;

②研读文献,整理归纳形成本研究的理论指导。

2、课题实施阶段(22021.01---2022.01)

①调研劳动教育课程的现状,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②课程设计论证,搭建课程体系;

③课程开发实施,确定备选课程素材;

④课程开发评审,形成初步课程材料。

3、课题总结阶段(2022.02---2022.07)

①劳动课程开发相关材料的整理;

②完成结题报告;

③请有关专家鉴定。

四、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前期相关研究成果、核心观点等

五、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1】陈宝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

2020年03月30日人民网-人民日报

【2】宁本涛《重塑劳动教育观》2019-01-29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3】卢丽华于明业《基于新时代构建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

《中国德育》2020年第02期

【4】于慧颖《深化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教育研究》2001(12):

47

【5】姚静.《德国中小学的劳动技术教育及启示》[J]《基础教育参考》.2007,

(10):

26-29

【6】潘可扬,潘卫东.《跨世纪日本的技术教育改革对我们的启示》[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9:

80-83

【7】汝骅.《俄罗斯中小学的劳动教育与综合技术教育》[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3:

96-99

课题编号:

8178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研究

学科分类:

基础教育

课题类别:

一般课题

关键词:

劳动教育、中学英语

预期研究成果:

论文集

课题设计论证

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

价值

1.1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劳动的

价值。

2018年9月,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

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并明确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能够切实参加各项劳动教育活动。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意见》再一次把劳动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而在当今社会,劳动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一直被边缘化,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缺位成为我国当前教育的严峻现实。

高中英语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该大力推动劳动教育。

英语课程学习主要是以语篇为依托,而语篇学习材料往往是人类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创造以及对人类劳动的感悟、体验、态度的文字记录或文学表现形式。

因此,语篇学习材料不仅是英语知识的载体、多元文化的载体,也是劳动知识的载体、劳动技能、劳动价值观、劳动态度的载体。

作为高中一线教师,如何基于我校乃至我市高中英语发展的现状,在阅读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过程中落实“劳动教育”,全面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2课题的界定

1.2.1核心概念的界定

(1)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

其目标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这些品质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

本课题中的劳动教育是指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以英语语篇为依托,以语篇中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为内容,以一定的劳动活动为形式,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一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