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日元纸币地防伪特征.docx
《第三节 日元纸币地防伪特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 日元纸币地防伪特征.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节日元纸币地防伪特征
第三节日元纸币的防伪特征
一、日元所采用的主要防伪措施
提到日元的防伪性能,通常人们把它和号称世上最难伪造的货币—瑞士法郎相提并论。
确实,日元纸币特有的淡黄色纸质,须发毕现的人像水印,采用深凹版印制技术制作的主景图案等,给过目者无不留下难忘的深刻印象。
1〕日本纸币纸防伪技术
据记载,日本的第一纸币发行于1600年的伊势山田地区,被称作“山田羽书〞〔YamadaHagaki〕。
由于发行管理控制得当,备付制度监管有力,防伪方法使用有效,一直发行流通了270多年,直至1871年废止“藩札〞。
羽书以与后来各藩大名发行“藩札〞〔hansatsu〕使用的主要防伪手段,一是以手工自制的“和纸〞作为钞纸,这些钞纸原料以野生植物为主,加工方法独特,造出的纸质量上乘,不易仿造。
使用天然的火山凝灰岩作为纸染色剂,制作出颜色独特的“名盐雁皮纸〞;二是一钞版制成假如干块,由假如干工匠分头保管,互相牵制防伪造;三是每隔七年对羽书进展改版,旧的钞每年燃烧销毁;四是造纸、制版和印钞的工匠限定由专门的工匠家族承当。
当然,传统的防伪技术也并非都是成功的经验。
日本银行发行第一钞票“大黑天〞券时,最初使用了防照像复制的浅蓝色油墨,造纸中参加蒟蒻粉增强纸的坚韧度。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遭遇了“滑铁卢〞:
蓝色油墨含有铅的成分,在日本的温泉地区,空气中富含硫化氢成分,油墨中的铅与硫化氢发生化学反响,变成了黑色;而造纸中
参加的蒟蒻粉吸引了昆虫和老鼠。
不到3年这种钞票即停用。
传统日本纸币使用的以植物纤维为钞纸原材料的做法被今天的日元券制造所吸收:
日元纸币的纸原料除马尼拉麻、麦秆浆和木棉浆外,还参加了日本特有的植物——三桠树的树皮,它的纤维柔韧,吸收性和抗蛀性极好,在明治时代就是纸币的重要原料。
三桠树是日本特有的植物,四五百年前人们就开始用这种植物的皮纤维造纸。
200年前在四国地区富士宫市Shiraito瀑布附近开始种植。
从明治初年起日本政府印钞部门开始使用三桠造纸,它成为常用的造纸原料。
三桠属〔Mitsumata〕属瑞香科,每节分为三个杈。
树干可长到2米,每3年采伐1次。
树叶椭圆形,对生。
初秋发芽,次年2-3月开花。
花黄色四瓣,每朵花有8个雄性花蕊和1个雌性花蕊,6月结实。
三桠皮纤维柔软、纤细、光洁,适宜于印刷,被用作世界上质量最好的纸币——日元券的制作材料,制出的钞纸呈淡黄色,柔韧而挺括,形成的水印也十分清明。
每年日本的印钞部门需要采购一定数量的三桠皮。
因此,一些农民靠种植三桠树挣钱。
除了制作日元券,三桠皮还用来制作书法纸和工艺/装饰纸。
图3-3-1三桠树盛开的花
日本的水印制作可以追溯到18世纪,这种技术被用在家庭的屋顶装饰和拉门的槅扇上。
在“藩札〞上也使用水印防伪。
为了,做水印的人被隔离居住,干活时也是在卫兵的看管下,分头干活。
他们还必须在一个誓言上蘸自己的血按下指印。
因为高度,所以具体的制作过程很少保存到到今天。
1871年,政府掌管了制造和发行纸币的工作。
1887年以后政府颁布禁令,非经许可任何个人不得生产有灰水印〔shadedwatermark〕或用金属网笼水印〔wirewatermark〕的纸。
1947年12月4日颁布《水印纸制造法》〔第149号法规〕,明确规定:
“除日本政府、国立印刷局或经批准的个人,其他任何人不得制造有灰水印或网笼水印的纸,具有和政府货币、日本银行券、政府债券、税票或任何其他由日本政府发行的单证上的水印一样或相似的文字或图样。
〞者将处以6个月以下劳教或5000日元以下罚款,从法制的角度规了日元券生产的管理,确保了日元券防伪特征的惟一性。
历经100多年的淬炼、升华,日本独有的钞纸与水印制作工艺相结合,逐渐形成了精美、细腻、逼真的纸币水印风格,不仅防伪性能极佳,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图3-3-2日元券清晰精美的水印
2〕实施“纸-墨-版-印〞一条龙作业
日本银行券全部由财务省国立印刷局印制,从设计制版、造纸、制墨到印制形成了一体化的生产系统,每个环节都受到严格的控制。
传统的日本纸币除使用水印外,还在纸币上印制复杂的图样增加伪造的难度。
在当时各藩国发行的纸钞上可以看到水印、着色以与外国字、专门的暗记用来防伪。
明治以后以来,日本纸币印制使用的雕刻制版受到美国和欧洲的两方面影响,但又有自己的本土特色。
明治维新以后,政府从欧美聘请了一批技艺精湛的凹版雕刻师,后来又有一些留学归国人士把国外的雕刻风格与制版工艺介绍到国,经过多年的交融、吸收、拓展,形成了深凹版、多层次凹版和超细线纹的精湛技艺。
据日本银行人士介绍,超细线纹雕刻技术能够做到在1毫米间隔里容纳数根细线纹,重要防伪部位如肖像局部可达到每毫米有11根线纹。
D版券的黑色编号券与D版以前各版日元券主要就是靠手工雕刻制版、凹版印刷和特殊的钞纸来防伪造。
3〕定期升级改版,保持纸币防伪技术的前瞻性
从18世纪末以来,日本政府就十分重视纸币防伪技术的更新问题。
当时出现“藩札〞被伪造和发行者滥发的情况,德川幕府即制定了改版钞票和监控流通货币数量的规定,每7年对藩札进展改版。
各藩制定了严厉的罚如此,对制造和使用假币者严惩不贷。
二战后日本共发行了A、B、C、D、E五版券,前两版券根本保持7-10年的更新换代周期。
C版券流通时间长达20年。
从D版开始,日元的防伪技术升级又恢复到7-10年的频率,并有加速的趋势:
1984年发行1000、5000和10000日元券的黑色编号券。
1993年发行了上述3种面额的褐色编号券,虽然没有对1984版进展较大改版,但增加了一些当时先进的防伪技术:
人物肖像和局部文字采用磁性油墨凹版印刷;在底纹、边框和装饰边纹的一些部位设置了缩微文字;用紫外荧光油墨印制钞票上的印章。
2000年日本银行发行D版2000元券,在油墨防伪和印刷防伪等方面有较大突破:
应用了光变油墨、珠光油墨、红外油墨印刷和隐形面额数字等技术。
2004年日本银行发行E版券,在保存日元券特有的深凹印、精细线纹等传统防伪技术之外,扩大荧光油墨、隐形图文的应用部位,增加了全息图像技术,把多年来一直沿用的人像水印改为条状水印,视障标志由水印环形图案改为更易于识别的凹印条状和点状图案。
4〕与时发布反假信息,重视公众防伪知识普与
多年来,日本银行一直把确保和提高货币信誉度列入年度计划的六大战略目标之一,不仅在设计、制造环节先努力保持先人一着的态势,而且也十分重视现金处理、收付等行业和社会公众的反假货币知识宣传教育。
不论是每次钞票改版前后,还是社会出现伪造货币事件,日本银行与财务省与其金融厅、国家警署密切协作,妥善应对,与时向银行客户和社会公众说明情况,提高他们的防意识。
如2004年全国发现的假日元券数量达10年来最高记录。
其中主要是旧版10000日元假币,日本银行一方面通过官方发布假币,一方面尽快召集银行客户开会,提醒他们提高警惕,加强防。
2004年版新钞发行前后,日本银行通过提供新版钞信息,印制和散发描述新版图样的海报和小册子,在总行货币博物馆和日银的小樽博物馆举办以新版钞票为主题的展览,通过一系列宣传培训活动,帮助公众熟悉新版钞票防伪特征,促进了新旧版钞票的平稳过渡。
5〕始终保持较高的钞票更新率,尽量缩小假币生存空间
从日本银行年度投放、回笼与清分、销毁的数据看,日元纸币的更新速度较快,回笼的钞票其清分比例接近100%,而每年销毁的纸币占年投放量1/3左右。
较快的纸币更新速度为日元纸币构建了一个良好的流通环境,帮助人们更方便地识别货币的真假。
〔单位:
亿〕
资料来源:
日本银行历年年报
附图3-3-32003-2007年日元纸币回笼与清分数据
二、日元纸币D版券防伪特征
1983年版的日元纸币看似柔美、淡雅的构图,精美细致的水印,实如此机关暗布,设置了不少防伪点。
如在正面与背面水印窗周围的朵朵樱花,局部以黄色小圆圈表示的花蕊实际上是防复印标记,但设置得十分巧妙,与纸币上的其他图案有机地融为一体。
1993年发行的钞票做了少许改动,增加了两项防伪措施——紫外荧光油墨印制的“总裁之印〞和缩微文字。
下面以1993年版10000日元钞票为例,来介绍D版券的防伪特征。
附图3-3-4日元D版券的防伪特征分布
1、水印
视障标志水印
10000元为横列2个环形水印图案,5000元为竖列2个环形水印图案,1000元为1个环形。
均在纸币正面左下角。
人像水印
10000元为福泽谕吉,5000元为新渡户稻造,2000元为一民族建筑——牌楼,1000元为夏目潄石。
均在纸币正中空白处。
2、超细线条印刷
采用雕刻凹印人像与与超细线纹重叠印刷的方法,每根细线不到0.1毫米,具有极好的防伪性。
主景人像眼眸、眉毛等部位。
3、凹版印刷
在大面额纸币上使用了深凹版印刷技术。
手摸有明显的粗糙感。
正面汉字面额“壱万円〞,行名,主景人像等。
4、缩微印刷
从1993年发行的日元券开始采用,在正背面多处有“NIPPONGINKO〞〔日本银行〕,使用放大镜才能看清。
正背面多处都有。
5、荧光油墨印刷
自1993年版起日元纸币正面人像左侧的“总裁之印〞的红色印章在紫外光下发出橘红色。
6、专用纸
纸含有特有的“三桠皮纤维〞,制成的钞纸呈现一种特殊的淡黄色,面额越大颜色越深。
钞纸手感滑润、柔软而不失坚硬。
附图3-3-52000年版2000日元正面防伪特征分布
1、水印
纸币中间的椭圆形区域印有与正面主景图案一样的固定水印,迎光透视,该水印非常清晰,层次丰富,从纸币的正背面均可看到。
2、微缩文字
纸币正面多处印有凹版和胶印的微缩文字“NIPPONGINKO〞。
3、变色油墨
纸币正面右上角的面额数字“2000〞采用光变油墨印刷,与票面垂直角度观察时呈蓝色,倾斜一定角度观察如此变为紫色。
4、隐形数字
正面左下角椭圆形图案中,侧视旋转钞票可见白色或黑色“2000〞面额数字。
背面右上方“2000〞数字的下方,倾斜钞票可看到“NIPPON〞字样,而且前三个字母与后三个字母颜色(黑、白、深、浅)不同。
5、珠光油墨条
纸币的正面左右两边分别用珠光油墨印刷了一条带,转换钞票角度可看到该区域颜色变为粉红色。
6、盲人触摸标记
为了方便弱视人群通过触摸辨识纸币面额,纸币的盲文标记采用凹版印刷工艺,以粗大的条块代替旧版日元的触摸水印的标记。
7、紫外光防伪特征
纸币采用有色荧光油墨印刷工艺,在紫外光下,纸币正面“总裁之印〞呈现橙色荧光,同时,正面的局部背景图案发出浅黄绿色荧光。
8、红外光防伪特征
纸币采用了红外线防伪技术,正面局部图案在红外光下不可见。
附图3-3-72000年版2000日元背面防伪特征分布
1、微缩文字
2、隐形文字
3、红外光防伪特征
纸币采用了红外线防伪技术,背面局部图案在红外光下不可见。
三〕日元E版券的防伪特征
2004年发行的3种面额日元纸币,日本银行对外公布的大众防伪特征共有9项,具体到每种面额上有8项:
10000元和5000元应用全息图像技术,在1000元券上如此改为珠光油墨面额与隐形面额数字组合。
图10-3-9日元E版券的防伪特征分布
1、全息图案
晃动钞票时,可以分别看到樱花、面额数字和日本银行标志的图案,位于10000元、5000元在正面左下角。
放大观察全息图里还有微缩文字。
2、珠光油墨印制的隐形面额数字
晃动钞票时,可以看到珠光油墨印刷的“千円〞和隐形面额“1000〞,位于1000元在正面左下角。
3、条形水印
透光观察,有竖条形水印。
10000元3条,5000元2条,1000元1条,位于正面主景人像右侧。
4、隐形图案
变换一定观察角度,可以看到“NIPPON〞〔日本〕,位于背面水印窗右侧。
正面观察变换角度观察
5、珠光油墨印刷图案
从不同角度可以看到粉红色珠光油墨印刷的半透明图案,位于正面左、右两边。
6、缩微文字
在正背面多处有“NIPPONGINKO〞〔日本银行〕,有的字体比D版券上使用的微缩文字还要小,位于正背面多处作为装饰线条或设置在底纹中。
7、紫外光防伪特征
在紫外光下,正面行长印章呈橘红色。
某些底纹呈黄绿色,位于正反面。
8、凹版印刷
图案的油墨层较D版券要厚,位于正面主景图案、日文面额、背面主景图案等处。
9、视障标记
黑色凹印,10000元为L形条,5000元为八角形块,1000元为横条,位于在正面左、右下角。
10、红外光防伪特征
纸币采用了红外线防伪技术,正背面局部图案在红外光下不可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