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067805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8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历史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历史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历史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历史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

《历史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

历史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玉溪市通海县二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卷I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五四运动时,人们走上街头,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游行中不可能出现的口号是(  )

A.“拒绝在和约上签字”B.“打倒亲日派卖国贼”

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2.罗马社会的发展,推动着罗马法不断积累与完备。

右图所示法律出现的原因是()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权

B.对外扩张使帝国的版图不断扩大

C.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D.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3.《湖北工业史》载,1861年俄国茶商李凡诺夫在汉口开设顺丰砖茶厂。

到1873年将原来的手工制作砖茶改为用蒸汽机器压制,从而成为湖北使用机器生产的第一家近代工业企业。

这表明()

A.外国人在华开设工厂已合法化

B.部分民族企业由手工工场转化而来

C.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D.列强入侵客观上加速了近代化进程

4.《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私犯中规定:

“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夜间行窃,如当场被杀,应视将其杀死为合法”。

该条款体现的目的是()

A.维护罗马贵族的利益

B.保障下层平民的权益

C.严厉惩处夜间行窃者

D.保护罗马公民财产权

5.下列抗击我国侵略的斗争中,属于人民群众自发进行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抗争是()

①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②黄海海战中邓世昌英勇抵抗

③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④卢沟桥守军奋起抗战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③

6.1951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演说称:

“对日媾和是一种‘和解’的媾和——美国最关心的是保护日本不受侵略,同时希望日本也不威胁别国的安全。

”美国这一做法()

A.成为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肇始

B.承认了美日是平等的伙伴关系

C.有利于提高战败后日本的国际地位

D.表明美国竭力避免新的世界大战

7.下图显示的中国革命圣地与选项中取得的重大成就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①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B.②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C.③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④作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决策

8.下幅图片数据表明,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

A.农业在经济中占据主要地位,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一半以上

B.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继续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得到大力促进

C.产业结构基本实现由工业为主,向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转变

D.随着“重点发展重工业”战略的实施,农业所占比例迅速提高

9.1881年底,有人赋诗赞扬近代通讯事业的发展:

“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

……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

”诗中的通讯手段应是(  )

A.有线电报B.无线电报

C.有线电话D.无线电话

10.元宵节吃元宵是中国的传统习俗。

1916年元旦,北京的警视厅通令全市卖元宵者,一律改“元宵”为“汤圆”,政府认为“元宵”音不吉利。

当时的政府是()

A.晚清政府B.袁世凯政府

C.孙中山政府D.蒋介石政府

11.村民选举是我国农村自治的基础环节。

近年来,每次村委会换届的参选率都在90%以上;一大批素质好、能力强、作风正的人走上了村委会的领导岗位;选举还培养了农民参与民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和素质。

这一事实表明村民选举()

A.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

B.开辟了直接选拔政府官员的有效途径

C.使农民开始拥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使农民有能力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12.“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

这是什么?

——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诗中的“新潮”是()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五四运动爆发

C.中国共产党成立D.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兴起

13.俄国沙皇政权被推翻后,列宁从流亡地回到了彼得格勒,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

这就是()

A.《四月提纲》B.《土地法令》

C.《和平法令》D.《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14.“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

“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在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

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

”此材料说明对他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

A.官僚资本B.外国资本

C.封建官府D.地主阶级

15.杰斐逊曾经说过:

“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

”制宪者们精明地设置障碍,使权力不能集中在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之手,以避免胡作非为或盲动。

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最能体现上述思想的是()

A.众议院议员的产生B.选民资格的确立

C.大法官的终身制D.国家权力的运行

16.有人认为:

“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

主题使然也。

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

”这反映出(  )

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②实力是否强大,对历史进程的发展无关紧要

③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④革命成功需要抓住时机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①④

17.亚洲最大国家的代表第一次在西方为亚洲讲话……周恩来今天是地球上人口最多国家的代表,成为全世界注意的焦点”。

某年西方报纸评论的会议应是()

A.布雷顿森林会议B.亚非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日内瓦会议

18.有一位学生对近代中国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作了以下一些连线,其中正确的有()

A.第一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B.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岛、澎湖列岛等

C.第二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割占台湾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19.民主派领袖杰斐逊称美国总统制为君主制的“新版”,以下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A.美国总统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B.美国总统像英国的国王一样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C.美国总统拥有很大权力,但不具有君主的绝对权力

D.美国总统任期终身

20.“评价太平天国,不能非此即彼。

无论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和结果如何,无论洪秀全其人如何,也不能反过来说大清就是好的,大清的镇压是正义的,大清不需要被革命。

”这一观点认为对太平天国运动应该()

A.遵从革命史观来评价B.功过折中进行评价

C.结合事实作具体分析D.主要肯定其反清意义

21.2009年是英国“光荣革命”胜利320周年,“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

A.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确立

B.资产阶级革命任务的基本完成

C.近代内阁制和政党政治的形成

D.以“法治、臣民”为特征的近代社会完全形成

22.下图是近代实业家张謇在筹建大生纱厂时发行的

股票,该厂建立的有利时代背景是()

A.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走向瓦解

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

C.列强放松对中国经济的侵略

D.国民政府鼓励民营经济发展

23.在莫斯科电影展览会上,评判委员会的评语是:

以其勇敢的现实主义精神,生动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的现实生活。

这部获得“荣誉奖”的影片是()

A.《定军山》B.《风云儿女》

C.《渔光曲》D.《歌女红牡丹》

24.下图为人民解放战争某一时期的形势示意图。

“蒋介石打出一套沉重的组合拳,一拳打向山东,一拳打向陕北。

但他却露出了自己的胸部,毛泽东抓住时机给他的胸部连捅了三刀。

”与此材料表述相吻合的是()

A.中国全面内战爆发B.敌我力量发生剧变

C.战略决战时机成熟D.揭开战略反攻序幕

25.“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的叙述,表明了“机户”与“机工”之间存在着()

A.租佃关系B.雇佣关系

C.人身依附关系D.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26.为纪念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某次会议,朱德元帅曾赋诗一首:

“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

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

”该会议是指()

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D.中共七大

2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其主要依据是()

A.出席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

B.确定了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基本政治制度

C.当时还没有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规定新中国的国名、首都、国旗、代国歌

28.近代中国先后发生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关于下列四幅图片所代表的历史事件的说法错误的是()

A.都是社会各阶级面对中国变化作出的积极反应

B.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进步影响

C.都体现了求民主、反专制的进步潮流

D.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29.《新全球史》中写道:

“冷战的结束暗示了权力关系发生巨变的可能性,暗示了标志着世界历史的一个新时代的全球重组正在进行。

”“全球重组”的实质是()

A.世界多极化政治格局的形成

B.世界政治力量和权力结构的根本性变化

C.世界新的冷战局面的出现

D.美国等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结束

30.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

该时期是(  )

A.1949~1951年B.1953~1955年

C.1958~1960年D.1979~1981年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11.0分,共55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政府对台湾的基本政策包括:

祖国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私人财产、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合法继承权和外国投资不受侵犯;台湾当局和各界代表人士可担任全国性政治机构的领导职务,参与国家管理。

材料二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基本方针政策……包括: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除外交和国防事务外,由香港当地人自己管理,享有高度自治权;香港的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香港将保持自由港和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地位,继续同各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有关的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经济关系;英国和其他国家在香港的经济利益将受到照顾。

请完成:

根据上述材料,比较我国政府在台湾、香港的基本政策有何异同?

采取这些措施有何意义?

32.阅读下图:

 

请回答:

(1)写出漫画“通途”中交通禁行标志的具体含义。

(2)有人说:

“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

”结合材料,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的?

33.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近代以来,中国宪法经历了重大发展。

请回答:

(1)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是什么?

其有何进步意义?

(2)新中国第一部临时宪法是什么?

这部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3)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体现了哪两大原则?

该宪法有何历史地位?

34.学习历史不仅要掌握史实,更要学会解释史实。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