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资本及增殖理论1010.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76984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资本及增殖理论10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三章 资本及增殖理论10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三章 资本及增殖理论10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三章 资本及增殖理论10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三章 资本及增殖理论10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 资本及增殖理论1010.docx

《第三章 资本及增殖理论10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资本及增殖理论1010.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章 资本及增殖理论1010.docx

第三章资本及增殖理论1010

第三章资本及增殖理论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马克思劳动力商品理论;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理论;资本主义工资理论。

□难点和重点

资本的特点及本质;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资本主义企业管理;工资的本质及工资的国民差异。

□本章主要内容

一、资本及其形成

(一)货币转化为资本

(二)劳动力的买和卖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三、资本的特点及本质

四、剩余价值率

五、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六、资本主义企业管理

七、资本主义工资

(一)工资的本质

(二)工资的基本形式

(三)名义工资、实际工资、相对工资和工资的国民差异

一、资本及其形成

(一)货币转化为资本

资本最初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但是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

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是有区别的,这可以从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的区别看出来。

1.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公式是:

W(商品)——G(货币)——W(商品)。

即商品生产者卖出自己生产的商品,换回货币,再用这些货币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

资本流通公式是:

G(货币)——W(商品)——G(货币)。

就是说资本家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购买特定商品,然后再出卖商品,换回货币。

两种流通在形式上存在明显的区别,表现在:

流通的顺序相反,起点和终点不同,流通中作为媒介的东西不一样。

商品流通是先卖后买,起点和终点都是商品,作为流通媒介的是货币。

资本流通是先买后卖,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作为流通媒介的是商品。

在两种流通形式上的区别背后,隐藏着两种流通的本质区别。

主要是:

第一,两种流通的目的不同。

商品流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资本流通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或价值增殖的价值。

第二,两种流通的内容和实质不同。

商品流通是不同使用价值的交换;资本流通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流通终点的货币量大于起点的货币量。

第三,两种流通的运动限度不同。

资本流通公式G——W——G′,反映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等各种资本运动的共同特征,适用于一切形式的资本,因此G——W——G′是资本的总公式。

2.总公式的矛盾。

资本总公式,从形式上看同价值规律是相矛盾的。

因为按照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流通中不会发生价值增殖。

而资本总公式却表明经过买卖两个阶段,货币在流通中发生了价值增殖。

3.要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必须说明剩余价值产生的条件是什么,才能进一步阐明货币是怎样转化为资本。

首先,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

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

其次,离开流通过程,价值也不能发生增殖。

在流通以外,商品生产者只是同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以自己的劳动创造出商品的价值,而不能创造出剩余价值。

所以,在流通以外,价值不可能增殖,货币也不可能转化为资本。

以上分析可见,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这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根据这个条件,我们来分析价值增殖从哪里发生。

首先,价值增殖不会发生在G——W阶段的货币上,因为在这里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只是在实现它所购买的商品的价值。

其次,价值增殖也不可能发生在W——G阶段上,因为商品出卖只能使价值从商品形式转变为货币形式,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

最后,价值增殖必然是发生在G——W阶段的商品上。

货币所有者必须购买到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它的使用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比它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

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二)劳动力的买和卖

劳动力即人的劳动能力,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中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在任何社会,劳动力都是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

但是,只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它才成为商品。

1.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是劳动者必须具有法律规定的人身自由,有权支配自己的劳动力;二是劳动力的所有者因各种原因缺乏生产资料;三是社会上存在着投资对劳动力的需求。

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由于劳动力存在于活的人体中,它的生产和再生产,就是维持、恢复和延续劳动者的体力和脑力,这就需要消费一定的生活资料。

因此,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时间,可以转化为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需要的时间。

它包括三部分:

(1)劳动者本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这是劳动力价值的最低界限。

为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不仅包括用来满足人的自然需要的资料,如食物、衣服、住宅、燃料等,还包括满足劳动力精神生活需要的资料,如对报纸、电视机、休假等的需要。

(2)劳动者养育子女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3)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用以培训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

这一部分越来越占据重要位置。

另外,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决定还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由于各国及各个历史时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工人阶级形成的条件不同、自然特点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因而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一定历史时期,劳动者平均必要的生活资料的种类和数量也就不同。

但是,在一个国家的一定时期,必要生活资料是一个可以确定的量,它是决定劳动力价值的标准。

劳动者生活上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是劳动力价值的最底线。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具有重要特点。

一般商品被使用或消费时,随着其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消失或转移到新产品上去。

劳动力商品却不是这样,它的使用价值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使用或消费就是劳动。

劳动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

所以,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根本条件。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投资者在市场上购买到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以后,便离开了流通领域,进入生产领域,开始了生产商品的劳动过程。

生产商品的劳动过程就是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创造出使用价值的过程。

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又是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的过程。

价值形成过程是指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恰好用来补偿劳动力的消耗,整个过程没有余额,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劳动力的价值刚好创造出来。

如资本家雇佣纺纱工人,支付劳动力日价值3元,等于纺纱工人6小时的劳动量。

嘉定工人劳动6小时消耗10公斤棉花,价值10元,还消耗纱锭等劳动资料价值2元,这样,资本家共预付了15元。

如果工人6小时把10公斤棉花纺成棉纱,卖得15元,包含生产资料转移过来的12元,工人新创造的新价值3元。

和预付的数额一样,这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

如果这样,资本家是不甘心的。

资本家如果让工人劳动12小时,消耗20公斤棉花和4元的纱锭等生产资料。

这样,资本家共预付24+3=27元。

但20公斤棉纱可以卖30元。

30—27=3元。

这3元就是剩余价值。

所以,价值增殖过程就是指超过一定点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整个生产过程不但生产出来了商品,而且还生产出来了新价值,实现了价值增殖。

在价值增殖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了二部分,一部分是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叫做必要劳动时间。

另一部分是无偿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叫做剩余劳动时间。

以上分析说明,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是商品生产的客观物质条件,其价值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并被等量保留的,而工人的剩余劳动才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剩余价值的本质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它直接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三、资本的特点及本质

资本一般或资本的共同规定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资本的功能在于增殖,资本是一种能自行增殖的价值。

这是资本最重要的特征。

2.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它是一种处于不断运动的价值。

3.资本是一种基本的生产要素,在形式上首先表现为一定数量的生产要素,如厂房、机器、原材料等。

但资本的本质不是物,是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社会生产关系。

资本在一般的商品经济中反映的是投资者与劳动者之间的经济关系以及资本对劳动的支配关系。

但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反映的则是私人投资者(包括资本家)与雇佣劳动者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经济关系。

正如马克思所说,“黑人就是黑人。

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

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

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资本。

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第486页,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所以“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它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特有的社会性质”(马克思:

《资本论》第3卷,第20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资金和资本是两个不能混淆的概念。

资金是以货币形式出现的价值,资本则是可以多种形态表现的价值;资金相对静止,资本则必须运动。

当资金投入以增殖为目的的运动时则变成资本。

 

四、剩余价值率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资本家所预付的资本总要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用于购买生产资料,一部分用于购买劳动力。

这两部分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

依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的生产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C)就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原料、燃料、辅助材料;厂房、机器设备)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

可变资本(V)就是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了等价的劳动力价值,而且还包括了一定量的剩余价值(M),因而这部分资本价值是一个可变的量,所以才称为可变资本。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1)它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说明了剩余价值不是全部预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

(2)为考察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的比率。

公式是:

m’=m/v=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五、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的方法概括起来有两种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生产技术水平和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2)雇佣劳动者的工作日是一个可变量。

工作日的最低限度必须大于必要劳动时间,最高界限受生理和道德因素的制约,必须小于24小时。

(3)雇佣劳动者有充分的权利反对资本家过度延长工作日。

(4)工作日的现实长度的确定,取决于资本家与工人阶级的力量对比。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

因为,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需要降低劳动力价值,而劳动力价值是由工人及其家庭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所构成的,因而就需要降低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也就是要提高这些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

同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通过个别企业率先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超额剩余价值而实现的。

(3)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个别企业率先采用新技术,提高了劳动效率,使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但是仍然可以按社会价值出售,使该企业能够比其他企业多获得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

(4)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获得的,相对剩余价值则是整个资本家阶级获得的。

相对剩余价值是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5)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作为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a.两种剩余价值生产的手段虽然不同,但其结果和本质是一致的。

即它们都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了剩余价值量,提高剩余价值率。

b.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

c.都以劳动生产率一定程度的提高为前提。

区别:

a.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的物质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

b.在劳动力价值不变,从而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要提高剩余价值率,就必须延长工作日;在工作日长度一定的情况下,要提高剩余价值率,就必须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六、资本主义企业管理

1.传统管理阶段(18世纪末--20世纪初)

这一阶段的管理,主要是解决如何分工作业,以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如何减少资本的耗费,以便赚取更多的利润。

亚当·斯密认为,劳动分工有利于提高每个专业工人的劳动熟练程度;有利于节约工作转换所损失的时间;工人的注意力集中在一种特定的对象上,有利于创造新工具和改进机器设备。

因此,生产管理、工资管理和成本管理就成为当时管理的主要内容。

传统管理的突出特点是凭经验办事:

(1)工人凭自己的经验操作,没有统一的操作规程;

(2)管理人员凭自己的经验管理,没有统一的管理办法;(3)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培养是采取师傅带徒弟,传授个人经验的方法,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

2.科学管理阶段(20世纪初--40年代)

管理工作逐渐成为一种职业,资本家和经营者分离开来。

这一阶段企业管理的主要特点是向系统化、标准化、科学化发展。

其代表人物有泰罗(1856-1915,美国古典管理学家,被西方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亨利·法约尔(1841-1925,法国古典管理科学家,被西方称为“现代经营管理理论之父”)。

泰罗管理的基本原则是:

(1)用科学方法规定每个工人应该做的工作及其工作方法,以代替陈旧的凭经验办事的方法。

(2)用科学方法来选择和训练工人。

(3)实行差别工资,达到定额标准者奖,达不到者罚。

(4)促进管理人员和工人分工作业,改变过去将大部分工作和责任推给工人的状况。

泰罗于1911年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

法约尔经营管理理论的要点是:

(1)明确划分经营与管理的概念。

认为经营有六项基本活动,管理只是其中一项,其余五项为:

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

(2)指出管理的五种职能: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3)确定管理的十四项原则:

分工、权利和责任、纪律、命令、指挥的统一性、个别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职工的报酬、集中化、等级链、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团结与协作。

他的管理理论主要包含在1914年发表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中。

3.现代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今)

主要有“管理科学派”和“行为科学派”等。

“管理科学派”是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的继续和发展。

“行为科学派”是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管理问题。

如美国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1924-1932年间,梅奥等人通过历史上著名的“霍桑试验”。

霍桑工厂是美国芝加哥郊外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该厂具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但工人仍愤愤不平,生产成绩也不理想。

霍桑试验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照明试验;

(2)福利试验;(3)群体试验;(4)谈话试验。

通过试验,疲劳并不会引起工人的不满,而欲求得不到满足才是引起不满的真正原因,欲求并非都是物求,要想办法使工人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价值,产生强烈的工作效率欲望和动机,乐于为企业服务,领导者的能力就在于善于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通过提高职工的满足度来提高职工的士气。

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 1908-1970),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

它们是:

  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等。

若不满足,则有生命危险。

  安全的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

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较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这种需要。

每一个在现实中生活的人,都会产生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的欲望。

  社交的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

社交的需要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

这种需要是难以察悟,无法度量的。

  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

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

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

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的感觉。

  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

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

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

针对不同层次需要的追求,给予相对的满足,才能成为推动人们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才能提高生产率。

 概括起来说,行为科学派的基本观点是:

a.注重探索人类行为的规律,提倡知人善任,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

b.强调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一致性。

c.主张在企业中恢复人的尊严,实行民主参与管理,改变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有命令服从变为支持帮助,有监督变为引导,实行职工自主自治。

 

七、资本主义工资

(一)工资的本质

1.工人出卖的不是劳动,资本家支付的也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也没有价格。

这是因为:

第一,任何商品,在出卖之前必须有独立的存在。

而劳动在工人和资本家发生买卖关系时并不存在,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只有在劳动过程开始时才存在,而这时劳动已不属于工人,而属于资本家了,因此,工人也就不能再把它出卖了。

第二,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和价值的内在尺度,但它本身没有价值。

无意义的同义反复。

第三,如果说劳动是商品,就会否定价值规律,或者否定剩余价值规律。

2.工人作为商品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劳动力是存在于人体内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是人的劳动能力。

劳动是劳动力的支出,即劳动力的使用过程。

劳动不是商品,而劳动力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则可以成为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可见,资本主义工资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但现实生活中工资往往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3.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采取工资的形式,抹煞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界限和对立,使工人的全部劳动都表现为有酬劳动,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二)工资的基本形式

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有两种:

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1.计时工资是按工人的劳动时间支付的工资。

例如,月工资、周工资、日工资、小时工资,等等。

它们是工人劳动力的月价值、周价值、日价值、小时价值等等的转化形式。

考察计时工资的实际状况,不能只看工资额,必须把工资同工作日的长短、劳动强度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才能反映工人受剥削的真实程度。

2.计件工资。

计件工资是按工人生产的产品数量或完成的工作量支付的工资。

它同计时工资一样,本质上都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计件工资是以计时工资为基础的。

计件工资的单价,即每件产品的工资标准,是以计时工资的日工资额除以工人每天生产的产品数量来确定的。

因此,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但是,计件工资又具有计时工资不同的特点,是更适合资本主义剥削的工资形式。

这表现在:

第一,计件工资可以直接控制工人劳动的质量。

产品质量合格,工资才能得到完全的支付。

而资本家往往借口产品质量不合格克扣工人工资。

第二,计件工资是刺激工人延长工作日,提高劳动强度的手段。

第三,计件工资本身具有控制工人劳动质量和劳动强度的作用。

第四,实行计件工资会导致工人内部的竞争,破坏工人的团结,削弱工人阶级对资本家联合斗争的力量。

有利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三)名义工资、实际工资、相对工资和工资的国民差异

考察工资量的变化,不能只是看工人得到多少货币工资,而且要看这些货币的实际购买力。

这就需要区分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名义工资是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的货币额,即货币工资。

实际工资是指工人用货币工资能实际买到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

它能确切地反映工人的实际生活状况。

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物价及其它有关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变动是一致的。

但是,由于受物价水平、服务费用、税收负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二者的变动又往往是不一致的。

如果名义工资不变,物价上涨,实际工资会下降;物价下降,实际工资会提高。

如果名义工资增加和物价上涨同时发生,实际工资的变化就取决于两者变化速度的对比。

在名义工资增长速度与物价上涨速度相等时,实际工资不变;在名义工资增长速度快于物价上涨速度时,实际工资会增加;在名义工资增长速度慢于物价上涨速度时,实际工资会下降。

因此,考察工资水平及其变化,必须把名义工资同物价水平及其它有关因素联系起来研究实际工资的变动。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实际工资的变动是有起有伏,时高时低的。

但从较长时间看,呈上升趋势。

这是因为,一方面引起实际工资上升的因素在起作用。

另一方面,还存在引起实际工资下降的因素。

考察工资水平的变动,还要分析相对工资的变动。

只有这样,才能认识工资所反映的工人的经济地位。

相对工资是工人的工资同资本家的剩余价值相比较的工资。

工资和剩余价值是工人新创造的价值的两部分,在新价值已定的条件下,剩余价值部分增加,工资部分就减少。

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由于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相对工资呈下降趋势。

在不同国家,工资水平存在着很大差别。

各个国家同一时期工资水平存在的差别叫做工资的国民差异。

研究工资问题,还必须注意到工资的国民差异。

影响工资国民差异的因素主要有:

各国的历史、自然条件不同;劳动者教育培训费用不同;劳动生产率不同;劳动力市场供应状况不同;工人组织程度及工人运动的发展水平不同;物价、房租、税收、服务费用不同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