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生写作中的心理障碍及对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666496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初中生写作中的心理障碍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谈初中生写作中的心理障碍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谈初中生写作中的心理障碍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谈初中生写作中的心理障碍及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谈初中生写作中的心理障碍及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谈初中生写作中的心理障碍及对策.docx

《谈初中生写作中的心理障碍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初中生写作中的心理障碍及对策.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谈初中生写作中的心理障碍及对策.docx

谈初中生写作中的心理障碍及对策

谈农村初中生写作中的心理障碍及对策

无锡市藕塘中学吴红华

【摘要】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据半壁江山,但是学生对作文普遍有畏惧心理,害怕写作,老师也把作文教学看作一块难啃的骨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农村初中生在写作中存在的一些心理障碍,是造成写作困难的重要因素。

笔者分析了学生在写作中常见的心理障碍:

懒惰、依赖、应付、畏惧心理。

要消除这些心理障碍,既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师对学生多鼓励表扬,做好思想疏导工作。

学生能用心观察、多读多练、积累素材。

【关键词】作文教学心理障碍对策

【正文】

作文是体现语文水平的重要方面,在当今的语文中考中,作文占了半壁江山,语文成绩的高低取决于作文成绩的好坏,因此,广大师生不得不重视作文。

但是,作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农村初中生的作文水平普遍低于城市学生,学生害怕上写作课,即使绞尽脑汁,咬断笔杆,写出来的作文多是“虚假、空洞、抄袭”。

而老师也怕批改作文,怕上作文讲评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学生在写作中存在一些心理障碍,也许是造成他们写作困难的重要因素。

根据笔者的观察,归纳了农村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心理障碍,大致有以下几种。

1、懒惰。

一个学生一旦形成某一方面的行为习惯,就会成为他们心理品质中稳固的因素。

很多农村父母自己的文化水平也不高,近年来,外来务工人员的增多,外来学生已经占学生总数的一半,造成农村初中学生的语文基础普遍差,从小养成了懒散的习惯。

上了初中,学习就更赶不上了,对写作文,懒于思考,懒于积累,懒于练笔,懒于写字,怕苦怕动脑,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够。

2、依赖。

具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常常表现为缺乏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以前在小学阶段,老师会手把手的指导,如何列提纲,如何选材,甚至家长的代写,养成学生依赖老师和家长的习惯。

现在,中学作文要求高了,字数一般不少于600字,每当老师布置完题目,学生翘首等待,希望老师给出一个模式,然后就照此模仿。

3、应付。

一些懒的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观察生活,不注意素材积累,每次写作,就只能抱着应付的态度,胡编乱造,匆匆忙忙,凑满600字就大功告成。

文中错别字和病句多,通篇是逗号,不会去检查和修改。

有的学生还拖拖拉拉,一节课只能写几行字。

学生把每周的作文课看成是一场“灾难”,写作成了一项苦差事。

这样的学生,如果老师和家长不及时教育,长此以往,会演变成逆反心理,因为初中是学生逆反心理特别明显的时期,学生与老师容易产生冲突。

有逆反心理的学生表现为:

对老师布置的作业胡乱涂写或者干脆不做,对师长的教导听而不闻,对老师的批改视而不见。

使师生关系变得紧张。

4、畏惧。

在写作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种现象,不少学生一提起作文就愁眉苦脸、哀声叹气,表现出较为强烈的畏难情绪和排斥心理,对写作不感兴趣,写作学习的动机水平较低。

据有关方面调查,不喜欢写作、害怕写作的中学生在初中阶段高达94%,在高中阶段也高达90%。

福建师大教授在闽、浙、苏三省10所高师、30所中学所做的一次较大规模的"语文教育现状"问卷调查(10880份)中,调查结果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不喜欢、害怕写作和弃权的人数超过很喜欢和喜欢写作的人数,害怕写作的多于很喜欢写作的人(很喜欢的占6.1%,喜欢的占39.6%,不喜欢的占34.4%,害怕的占10.2%,弃权的占9.6%)。

心理学认为,人的有意义的活动总是由动机引起的,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因,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

动机包括兴趣、热情、主动性、积极性等,学生畏惧写作的心理,实际上是一种动机障碍,这种动机障碍会导致学生的写作学习长期处于一种低水平、低效能的状态中。

而在这种低效能的写作学习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素养要想得到有效的提高,简直是难以想象的。

那么,如何消除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这些心理障碍呢?

我认为,要消除这些心理障碍,既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

如果教师、学生和家长一起努力,定能扭转不良局面,迎来语文教学的新气象,

1、鼓励表扬,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对于心理不成熟的初中生来说,多次的写作挫折,会使他们越来越害怕写作文。

那么如何让学生消除畏惧心理,让学生能享受到写作的乐趣呢?

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切合学生的实际去命题,耐心指导,多创设情境,唤醒学生的生活感受,激发写作欲望。

作文讲评以鼓励为主,多方面挖掘“亮点”,切不可讽刺挖苦。

采用分阶段的形式,完成写作目标,逐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热情。

把“逼我写”转变为“我想写”“我会写”,形成良好的写作心理品质。

使学生感觉写作是一种自我需求,是自然而然的,富有创造性的事情,能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感,而不是精神上的折磨。

2、疏导教育,使学生学会正确归因。

由于中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还不够成熟,当他们面对“没东西可说”、“不知从何说”、“有话说不出”诸如此类的实际性写作困难时,往往不善于分析造成写作困难的原因是什么,在归因时不免会将缺乏写作能力这种不可控的因素,当作是导致自己写作困难或失败的唯一原因,觉得自己“写作能力差”、“不是块写作的料”。

“我的作文水平就只能是这样了”,“再怎么练也就是这个样子了”,“在写作上投入努力是没有意义的”,这些想法会阻碍学生的提高,教师要因人而教,时时纠正学生的认识偏差。

心理学研究表明:

如果把失败归结到自己努力不够或方法不对,相信努力与结果有必然联系,那么,面对困难,学生就不容易产生无助感,不会丧失学习的信心,学生就会不断寻求成功的途径,呈现积极的态势。

如果将失败归结于自己的能力不够,就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

人的能力是通过努力和实践得来的,个人努力和正确的方法是自己可控制的,是可以改变的。

失败只是暂时的,或许是自己努力不够,或许是没有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

在相同的教育环境下,每个学生的困难又是不同的,教师需要针对性地指导,提高他们的写作技巧。

例如:

有的缺少遣词造句的能力,语言表达不到位;有的审题偏差,对中心的把握不到位;有的不会谋篇布局,文章的结构混乱。

3、用心观察,使学生练就敏锐眼光。

学生作文时,总是埋怨生活平淡、枯燥、无聊。

每天就是学校和家里,两点一线,没可写的事情。

其实,是他们没有磨砺视觉,练出发现美的眼睛。

生活天宇,浩渺广阔,人生世相,光怪陆离,生活本是五色草、七色花,大自然处处都是一幅幅优美的的画卷,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真正去感悟,就能发现一花一草、一狗一猫,一片云、一颗心……到处是可写之物,物物都能生发妙文。

如七年级课文《幼时记趣》就是很好的例子。

观察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对生活观察得越细致,则描写的事物越生动形象。

作为教师,我们要时时提醒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要让学生像林黛玉初进荣国府一样,处处留心,时时在意,留心路边的小草何时吐出新芽,池塘里的荷花何时开了妍,留心同学的眉头何时蹙了起来,嘴角是否含有笑意,兴奋和悲伤时的语调、表情有什么不同……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去观察事物,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此外,教师还要注意抓住情景,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观察,如:

有一次上着语文课,忽然楼外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这震耳欲聋的声音使人无法上课,学生也热闹起来,有的站起来向窗外望去,有的大叫,有的用手蒙住耳朵……我呢,也就顺水推舟,抓住机会,利用此情此景引导学生观察当时的情景并提出要求,回家写一篇观察日记,结果大部分同学都写得很生动。

又如,布置写《运动会一瞥》,观察同学跑步、跳高、跳远……,用准确传神的动词,描写同学们的神情,推测同学们的心理。

好的习惯是可以培养的,只要老师用心引导,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是可以训练出来的,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景一物也将成为他们生发妙文的佳品。

不仅要学会观察生活,还要会思考生活,这样才能拥有自己的思想,把周围的点点滴滴形成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

4、积累素材,使学生产生写作冲动。

俗话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要想让学生克服作文畏惧心理,首先要解决的是“无啥可写”的问题。

“读”是说和写的基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这些名言都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读”与“写”之间的辨证关系,说明只要有阅读量的积累,就会产生写作上质的飞跃。

(1)组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于拓展视野中积累语言。

A.利用好班内图书角,将报纸、杂志、书籍等放到书橱内,让学生自由阅读。

每周让学生去图书馆借阅图书。

B.读书汇报。

每周利用1-2次早读,组织学生,或朗诵自己喜欢的文章,或谈读书心得。

C.好书推荐。

为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我向学生推荐了一些有益的书,例如初一年级上学期,我推荐了《朱自清散文选》《朝花夕拾》《西游记》《呐喊》《边城》《汤姆苏亚历险记》《男生贾里》《女生贾梅》《骆驼祥子》等,一般两周看完一本书,看的时候,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用软面抄划出左右两半,左边摘抄书中的精彩语段,右边写点评或感悟,定期收来批阅。

利用好《亲近母语》自读课本,让学生在书上做一些评注,然后大家评议,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读书的兴趣。

假期里又推荐了《我与地坛》《苏东坡传》《老人与海》《傅雷家书》等,另外,诗歌朗诵赛、成语故事大赛、成语接龙、手抄报展示和读书笔记展览等活动,都让学生拓展了视野,提高了兴趣,积累了语言,为作文奠定了文字基础。

(2)组织学生活动,积累人生体验,使学生学会思索生活,表现自我,从而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产生一吐为快的创作欲望。

A.利用班队课,引导学生对社会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学会思考生活,从而形成比较深刻完整的认识。

如“假如我是盲人”体验到了残疾人的苦衷,从而激发其爱心。

“网络的利弊”、“交通安全你我他”、“流行小说与经典作品”、“我的航天梦”等讨论活动,使学生受到教育,也为写作提供了素材。

B.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体验生活美,激发写作灵感。

课外活动课上,举行跳绳、拔河、踢毽子比赛等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为写作提供了素材。

在劳技课上,动手学习编织、泥塑,制作航模作品,进行“巧手比赛”。

社会实践活动课上,举行“摄影作品比赛”,模拟《假如我是导游》……这些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增长了见识,还拉近了学生与自然的距离,提高了审美情趣,从而激发他们表达美的欲望,写作成了他们的内心需要,学生对写作也就不害怕了。

5、多读多练,使学生克服懒惰心理。

自然,多读还要多写,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写作也一样,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就难奏效。

滴水穿石,熟能生巧,写作能力是在不断实践中提高的,写作信心是在实践中产生的。

为了让学生达到勤练笔的目的,每学期除了规定的8次大作文外,我还要求学生写随笔和周记,并定期进行检查,平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举行的作文竞赛,征文比赛,向校报投稿,争取被录用。

让他们得到练笔的机会。

对于学生的作文,我多采取"褒"的态度,只要学生把作文写满600字交上来,写好写差,我都给予肯定,在要求数量的基础上再讲质量。

改评作文时,只要发现学生作文中有闪光点,我都及时表扬。

好的作文,我拿到班里范读、张贴,打印给大家读,让大家学习。

对那些写作次数多,作文质量好的同学,我还进行物质奖励。

每个长假,鼓励学生把自己满意的文章打成电子稿,发到我的邮箱里,为出版班刊做准备。

这样做,不仅让那些害怕写作的同学消除畏惧心理,而且还能让绝大部分同学养成了勤练笔、坚持练笔的习惯。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2、《作文四十讲》仲志平编2012年

3、《语文教学的艺术》江西高校出版社

4、《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