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标书范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661674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6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技术标书范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建筑工程技术标书范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建筑工程技术标书范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建筑工程技术标书范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建筑工程技术标书范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技术标书范例.docx

《建筑工程技术标书范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技术标书范例.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工程技术标书范例.docx

建筑工程技术标书范例

一、施工条件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

建设地点:

**************************

结构形式:

砖混结构

(二)现场条件

1、自然条件:

据往年资料,最低气温在1月份,最低温度-17℃,最高气温在七月份,最高温度39℃,主导风向冬季北风,其它季节东南风。

2、技术经济条件:

交通运输:

施工所用材料及构件可由城区道路运至施工现场。

材料供应:

按招标文件要求。

施工水电:

可从甲方指定电源、水网引出,施工力量满足要求。

临时设施:

根据工程和场地情况,需现场搭设办公室、仓库、制作棚、职工宿舍等。

二、施工组织方案

(一)施工组织方案考虑的基本原则:

1、认真执行基本建设程序;

2、施工项目统筹安排、保证重点;

3、采用网络技术,尽量做到流水施工;

4、科学地布置施工平面图;

5、合理储备施工物资;

6、充分利用机械设备,提高机械化程度;

7、科学地安排雨季施工项目,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8、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新材料。

9、科学文明施工,减少环境污染。

(二)施工准备:

1、平整场地,修好运输和施工通道,达到三通一平。

①路通:

工程开工前,按照施工总平面图的要求,修好施工现场的临时性道路,形成完整畅通的运输道路网,为物资运进场地和堆放创造有利条件。

②水通:

开工之前,按照施工总平面图的要求,接通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的管线,做好地面排水系统,为施工创造良好的环境。

③电通:

工程开工前,要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接通电力和电讯设施,确保施工现场动力设备和通讯设备的正常运行。

④平整场地:

按照建筑施工总平面图的要求,拆除地上妨碍施工的建筑物或构筑物,进行平整场地的工作。

2、搭建临时设施,组织施工机具进场。

3、同建设单位一起复核设计资料,明确技术和质量要求。

复核测量基线、并做好水准点位标志的保护工作。

4、搞好施工现场布置,合理安排各种设备、机具、施工水电线路。

三、工期进度计划及网络图

如果我单位有幸中标,我们将于2007年4月11日开工,2007年7月20日竣工,总日历100天。

(具体计划详见后附网络图)

因采用网络计划控制,除主工序外,其他工序在施工时间安排上均有相对机动性。

四、分部分项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一)土方工程

A、土方开挖:

复查轴线水准点无误后,经建设单位、监理公司有关人员验收后方可放准线,开始挖基槽。

开挖时严格控制好标高、轴线及截面尺寸。

土方开挖过程中,如发现土质种类,地下水位等与工程地质资料不符时,应报告有关技术人员进行处理。

在施工测量中,除开工前的复测放线外,还应对平面位置(包括控制边界线、边坡的上口线和底口线等)、边坡坡度和标高等进行测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施工用的测量仪器,应经常检查、校正、随时防止发生误差。

严禁超挖土方,如发生超挖现象,不得随意补填,必须报告工地有关人员采取措施。

土方开挖过程中,地下水位应低于开挖基底以下30厘米。

土方开挖完成后,报请建设单位、监理公司、勘察单位、设计院、质量监督站,共同对基槽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下步工序施工。

B、土方回填:

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底的垃圾等杂物,抽除坑穴积水、淤泥,验收基底标高。

对填方土料应按设计要求验收后方可填入。

填土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排水措施,每导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压实程度。

填土施工时应分层压实。

填方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标高、压实程度等。

C、安全措施:

①基坑开挖时,两人操作间距应大于2.5m,挖土应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或逆坡挖土。

②基坑开挖应严格按要求放坡。

操作时应随时注意土壁的变动情况,如发现有裂纹或部分坍塌现象,应及时进行支撑或放坡,并注意支撑的稳固和土壁的变化。

③土堆应离开坑边一定距离,以防造成坑壁坍方。

(二)钢筋工程:

1、原材料要求:

进场的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牌,使用前应按有关标准、规定抽取试样做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合格严禁使用。

2、钢筋加工方式:

现场设钢筋加工棚,集中下料、加工,塔吊运送各处使用。

3、钢筋制作:

(1)钢筋绑扎时必须严格按设计钢筋型号和规定的间距进行,不得随意变换。

钢筋末端的弯钩应向内弯曲,并与结构构件的底面垂直。

钢筋的交叉点应采用铁丝绑扎牢固,铁丝长度一般为200-400mm,钢筋直径12mm以下宜用22号铁丝,直径12以上的钢筋宜用20号铁丝。

在浇筑不久的砼上接绑或接焊钢筋时,必须防止原有钢筋受到震动后弯曲偏移,以保证钢筋与砼的严密结合。

(2)直径20mm以上的钢筋接头采用焊接,其焊接方法及搭接长度按规范规定执行。

在开工前做好各种型号的钢材焊接试验,送交检测部门检验。

钢筋的接头位置严格按设计要求布置,设计无要求时执行国家规范。

钢筋焊接应由持有焊工证的焊工进行,严禁无证操作。

(3)安装和绑扎钢筋时,不得脚踏钢筋,在已安装好或绑扎好的钢筋上面,不得通行或运料,必要时应先搭好跳板;为了确保保护层厚度,在绑好的钢筋上搁置水泥砂浆垫块,垫块厚度同设计保护层厚度,间距1米左右,用钢丝与钢筋固定。

4、钢筋连接位置要求:

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

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当受力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时,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

②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

当采用绑扎接头时,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

②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

5、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包括:

①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

②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

③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

④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6、安全措施:

(1)钢筋加工操作地点应铺垫木板,以防触电。

各种操作平台均应牢固稳定,工作地点应保持整洁。

(2)机械必须有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修,保持完好,不得超负荷使用;非指定人员严禁开动机器。

工作时应穿戴相应的劳保用品;一切电动机械,必须先接好零线,并检查没有漏电后方准使用。

(3)冷拉盘圆钢筋时,为防止钢筋末端脱落伤人,应设置挡拦设施。

(4)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及国家规范、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认真贯彻"谁施工谁负责质量安全"的原则,保质保量完成工程。

(三)模板工程:

1、该工程模板使用组合式钢模板和新型胶合板模板,模板支撑采用ZCM早拆体系。

2、安装柱模板:

(1)工艺流程:

弹柱位置线→抹找平层作定位墩→安装柱模板→安柱箍→安拉杆式斜撑→办预检

(2)按标高抹好水泥砂浆找平层,按位置线作好定位墩台,以便保证柱轴线边线与标高的准确或者按照放线位置,在柱四边5-8cm处的主筋上焊接支杆,从四面顶住模板,以防位移。

(3)安装柱模板:

通排柱,先装两端柱,经校正、固定、拉通线校正中间各柱,模板按柱子大小,预拼成一面一片或两面一片,就位后先用铅丝与主筋绑扎临时固定,用U型卡将两端模板连接卡紧,安装完两面再安装另外两面模板。

(4)安装柱箍:

柱箍可用角钢、钢管等制成,采用木模时可用螺栓、方木制作钢木箍,柱箍应根据柱模尺寸,侧压力大小,在模板设计中确定柱箍尺寸间距。

(5)安装柱模板的位杆或斜撑:

柱模两端设两根拉杆,固定于事先预埋的楼板内的钢筋环上,用经纬仪控制,用花蓝螺栓调节校正模板垂直度,拉杆与地面的夹角为45°预进而的钢筋环与柱距离离为3/4柱高。

(6)将柱模内清理干净,封闭清理口,办理柱模预检。

5、安装梁模板:

(1)工艺流程:

弹线→支立柱→调整标高→安装梁底模→安装侧模→办预检

(2)柱子拆模后在砼上弹出轴线和水平线。

(3)安装梁钢支柱之前,支柱下垫通长脚手板,一般梁支柱采用单排,当梁截石较大时,可采用双排式多排,支柱的间距应由模板设计规定,一般情况下,间距以60-100cm为宜,支柱上面垫10cm×10cm方木,支柱双向加剪力撑和水平拉杆,离地50cm设一道,以上每隔2m设一道。

(4)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板,并拉线按直,梁底板应起拱,当梁跨度等于或大于4cm时,梁底板按设计要求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5)绑扎梁钢筋,经检查合格后办理隐检,并清除杂物,安装侧模板,把两侧模板与底板用U型卡连接。

6、安装楼板模板:

(1)工艺流程:

支立柱→安大小龙骨→校正标高→加立杆的水平拉杆→办预检

(2)地面夯实,并垫通长脚手板,楼层地石立支柱前也应垫通长脚手板,采用多层支架支模时,支柱应竽,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

(3)从边跨一侧开始安装,先安第一排龙骨和支柱,临时固定,再安第二排龙骨和支柱依次逐排安装,支柱与龙骨间距应根据模板设计规定,一般支柱间距为80-120cm,大龙骨间距为60-120cm,大龙骨间距为40-60cm。

(4)调节支柱高度,将大龙骨找平。

(5)铺定型线合钢模板块:

可从一侧开始铺,每两块板间边肋用U型卡连接,U型卡安装间距一般不大于30cm,每个U型卡长紧方向应正反相间,不要安在同一方向,楼板在大面积上均应采用大尺寸的定型组织钢模板块,在拼缝处可用窄尺寸的拼缝模板或木板代替,但均应拼缝严密。

(6)平台板铺完后,用水平仪测量模板标高,并用靠尺找平。

(7)标同校完后,支柱之间应加水平拉杆,根据支柱高度决定水平拉杆高几道,一般情况下离地面20-30cm处一道,往上纵横方向每隔1.6cm左右一道,并应经常检查,保证完整牢固。

(8)将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办预检。

7、模板拆除

(1)模板拆除,砼必须达到必要的强度,特别是2×13.LT等垂直底模,必须等砼强度达到规进值才能拆除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拆除模板时不要用边过猛过急,拆大模板时材料及时运走完整

②拆模顺序一般是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先拆除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

③应按下列要求进拆除,上层楼正在浇砼时,下层立柱子不得拆除,再下一层模板的立柱仅可拆除部分

④组合式钢模板亦加强保护,拆除后不得抛扔,拆下的即清理干净、板面刷油分类整齐

8、安全技术措施

①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并系牢固。

②工作前应先检查使用工具是否牢固,板寻等工具必须用绳子捆在身上以免掉落伤人,工作时亦集中精力,防上钉子扎脚和高空滑落。

③高空扩模时应专人指挥并在下面划分作业区暂停人员过往

④拆除模板一般用长撬棍,人不许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下。

(四)砼工程:

1、原材料要求:

(1)水泥:

进场时必须有质量证明书,对其品种、标号、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检查验收,并按规定抽样进行复检试验,合格使用,不合格严禁使用。

袋装水泥应储存于干燥的库棚中,下面垫板离地30厘米以上,以防受潮;堆置高度不宜超过12包,并悬挂标签;散装水泥应分别储存于封闭防潮的储仓或储罐中,按出厂先后日期依次使用。

(2)砂:

采用天然的中粗黄砂,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细度模量在2.4-3.0之间,含泥量不大于3%。

使用前必须进行检验,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3)石子:

采用碎石石子,其粒径按设计要求而定,采用连续颗粒级配。

石子使用前要抽样送到指定的部门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石子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杂。

(4)水:

用饮用水,其它水未经水质分析试验不得使用。

2、砼配合比:

经试验确定的配合比施工时不得任意修改。

采用外加剂时,应做掺外加剂的砼配合比试验,并严格按配合比施工;水灰比及最小水泥用量,严格按照配合比报告执行。

3、混凝土的拌制与运输:

(1)砼搅拌前,应对使用水泥的品种、标号、出厂日期进行检查,防止混用其他不同品种的不合格水泥。

施工前对袋装水泥的重量进行抽查重量,若有不足应予补齐。

混凝土原材料按重量计取;各种衡器应定期校验,保持准确。

(2)机械搅拌混凝土应遵守下列规定:

在搅拌混凝土时严格掌握各种材料的用量,不得任意增减;每次搅拌不宜超过搅拌机的标准容量;给搅拌机加料,先将石子倒入加料斗内,略铲平,再将水泥和粉状掺和料倒在石子中间,然后倒入砂子。

材料进入搅拌筒的顺序:

先开放加水器,再将加料斗内材料倒入,搅拌均匀后,方可出料。

自全部材料装入搅拌筒中起,至混凝土开始出料止,延续搅拌最短时间不少于2分钟。

搅拌筒中装满材料时,搅拌机不得停转。

(3)混凝土内加外加剂应准确地控制规定的外加剂掺入量。

先将外加剂调制成均衡溶液,同时应在混凝土的用水量中扣除外加剂溶液的含水量水泥及骨料投入搅拌筒后,随即将外加剂溶液掺入;掺入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外加剂溶液的浓度均匀一致。

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做到外加剂在混凝土中分布均匀。

(4)搅拌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水灰比,砂、石的含水量和混凝土的坍落度应定时测定,若情况有变化时,应随时测定,及时调整。

4、砼的浇灌与捣实

(1)浇灌砼时,应将模板和钢筋上的垃圾、泥土和油污等杂物清除干净,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在地基或基土上浇灌砼,应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排水和防水措施。

(2)在浇灌和捣实砼过程中,严格保持钢筋平直,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

并应严格保持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正确。

操作人员不应在模板支撑及钢筋上行走,以免造成变形,影响质量和安全;浇捣时应注意模内钢筋的临时支撑和砼厚度标志,随时抽出,不得埋入砼内。

(3)砼从高处下落时,其自由下落高度不应超过2米,当可能发生离析时,应采用串筒或斜槽下落。

串筒的最下两节应保持与砼浇灌面垂直。

若需留置施工缝,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4)振捣时,插入式振动器不得触碰钢筋、预埋件和模板,并应注意保持各种预埋件的位置正确。

若需接长钢筋,应在刚浇灌的砼初凝前完成。

(5)砼坍落度,每台班至少应检查两次。

每台班必须制作砼试块一组,以检验28天龄期的强度。

拆除模板后,应浇水养护,保持砼经常湿润。

浇水养护的延续时间,不应少于7昼夜。

(6)插入式振动器应安放在牢固的脚手板上,不应放在模板支撑或钢筋上。

使用插入式振动器的振捣方法,可采用垂直振捣(振动棒与砼表面垂直)或斜向振捣(振捣棒与砼表面成40度至45度角),振动棒向砼内插入时应快插;不得使软轴折成死弯,并不得将软轴插入砼内,避免碰撞模板和钢筋。

振捣时必须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使这一层砼上下振捣均匀,每一振捣位置应振至砼不再沉落,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浆为止;振完后应缓慢拔出,但当振动棒端头即露出砼表面时,应快速拔出,以免砼内吸入空气。

插入式振动器可按三角形、梅花形或一字形排列逐点振捣;振捣位置的间距不得超过振捣动半径的1.5倍(一般约为30-40厘米),最好与振动半径相等,即30厘米,若为分层浇筑,振动棒应插入下一层内约5厘米振捣。

(7)浇筑砼应连续进行。

若必须间歇,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砼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灌完毕。

间歇的最长时间不得超过180分钟,否则按留置施工缝处理。

砼浇捣完毕后,表面应刮平压光。

(8)砼在拌制浇灌过程中,还应该做到检查砼组成材料的质量和用量,每一工作班至少两次。

检查砼在拌制地点及浇筑地点的坍落度,每一工作班至少检查两次。

在每一工作班内,当砼配合比可能因外界影响而有变动时,应及时检查。

并调整且随时检查砼的搅拌时间,在浇筑砼时应填写施工记录。

5、砼养护:

①在砼浇筑完毕后12小时,待砼表面收水(用指甲划不出明显的刻痕时)后,即开始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昼夜。

②最初3昼夜内,应每隔2-3小时浇水一次,以后每日至少3次,保持砼处于足够的湿润状态。

③对养护用水的要求与拌制用水的要求相同。

④在养护过程中,应同时做好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砼试块的养护工作。

⑤砼强度未达到12公斤力/厘米2以前,不得在其上行走、搬动料具、安装模板及支架,否则必须垫铺架板,架板应另设支点,不得直接与砼接触。

6、安全措施:

(1)作业场地要有良好的排水条件,不得积水。

(2)固定式机械要有可靠的基础。

(3)作业后,应及时将机内、水箱内、管道积水放尽,并清洁保养机械,清理工作场地,切断电源,锁好电闸箱。

(4)固定式搅拌机的操纵台应使操作人员能扯到各部工作情况,指示信号准确可靠,电动搅拌机的操作台应垫上橡胶板或干燥木板。

(5)传动机构、工作装置、制动器等,均应昆固可靠,保证正常工作。

(6)骨料规格应与搅拌机动的性能相符,超出许可范围的不得使用。

(7)空车运转,检查搅拌筒或搅拌叶的转动方向,各工作装置的操作、制动、确认正常,方可作业。

(8)进料时,严禁将头或手伸入料斗与机架之间察看或探摸进料情况,运转中不得用手或工具等物伸入搅拌筒内扒料出料。

(9)料斗升起时,严禁在其下方工作或穿行。

料坑底部要设料斗的枕垫,清理料坑时必须将料斗用链条扣牢。

(10)向搅拌筒内加料应在过转中进行,添加新料必须先将搅拌机内的混凝土全部卸出后才能进行。

不得中途停机或在满载荷时启动搅拌要,反转出料都除外。

(11)作业中,如发生故障不能继续运转时,应立即切断电源,设专人在外监护,或卸下熔断器并锁好电闸箱,然后方可进入。

(12)作业后,应将料斗降落到料斗坑,如须升起则应用链条扣牢。

(13)使用前检查各部应连接牢固,旋转方向正确。

(14)振捣器不得放在初凝的混凝土、地板、脚手架、道路和干硬的地面上进行试振。

如检修或作业间断时,就切断电源。

(15)插入式振捣器软轴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50cm,并不得多于两个弯,操作时振动棒应自然垂直地沉入混凝土,不得用力硬插、斜推或使钢筋夹住棒头,也不得全部插入混凝土中。

(16)振捣器应保持清洁,不得有混凝土粘结在电动机外壳上防碍散热。

(17)作业转移时,电动机的导线应保持有足够的长度和松度,严禁用电源线拖拉振捣器。

(五)砌体工程:

1、材料要求:

(1)砌体工程所用的材料应有产品的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

块材、水泥、钢筋、外加剂等尚应有材料主要性能的进场复验报告。

(2)砌筑砂浆应采用机械搅拌,自投料完算起,搅拌时间不得

少于2min。

(3)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应分别在3h和4h内使用完毕;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时,应分别拌成后2h和3h内使用完毕。

2、施工要点:

(1)砌体砂浆必须密实饱满,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

(2)砌体组砌方法要正确。

(3)预埋件及预留孔洞按设计要求留置准确。

(4)砌体用材料严格按国家质量标准进行验收并符合设计要求。

(5)严格按照配合比拌制砂浆(采用重量比),严禁用小车、铁锨等作为计量工具。

砂浆应有良好的保水性能,分层厚度不宜大于2厘米。

砂浆采用机械搅拌,根据机械容量,计划各种材料的每次投入量,搅拌时间不少于1.5分钟。

(6)常温条件下,砖在使用前应浇水湿润,严禁干砖上墙。

湿润程度应根据气候条件确定,并应防止润湿不均或过湿现象。

砌体上下错缝内外搭接,砌体的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密度一般为10毫米,但不应小于8毫米,也不应大于12毫米。

(7)砌墙时必须按要求使用皮数杆。

砌体前,在楼面上弹上墙身墨线,并将门窗口处划分清楚、准确,然后撂底摆砖。

(8)自下向上引测竖向标高时,可采用经纬仪施测,要保持上下层窗口在同一垂直线上,并随时对各部位尺寸进行校核。

(9)埋入砌体中的拉结筋,应设置正确、平直,其外露部分在施工中不得任意弯折。

(10)设计要求的洞口、管道、沟槽和预埋件等,应于砌筑时正确留出或预埋,宽度超过30cm的洞口,应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

(11)砌体接槎时,必须将接槎处的表面清理干净,浇水湿润,并应填实砂浆,保持灰缝平直。

(12)施工时需在墙中留置的临时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的墙面不应小于50厘米;洞口顶部设钢筋砼过梁。

(13)埋设钢筋的灰缝厚度,应比钢筋直径大4毫米以上,以保证钢筋上下至少各有2毫米厚的砂浆层。

(14)砌体施工时,应合理留置脚手架眼,其中下列部位不得设置脚手架眼:

①120mm厚墙;

②过梁上与过梁成60°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

③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

④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mm和转角处450mm范围内;

⑤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mm范围内;

⑥设计不允许设置脚手架眼部位。

(15)设计要求的洞口、管道、沟槽应于砌筑时正确留出或预埋,未经设计同意,不得打凿墙体和墙体上开凿水平沟槽。

宽度超过300mm的洞口上部,应设置过梁。

3、质量标准及验收

砌体工程验收前,应提供下列文件和记录:

(1)施工执行的技术标准;

(2)原材料的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

(3)混凝土及砂浆配合比通知单;

(4)混凝土及砂浆试件抗压强度试验报告单;

(5)施工记录;

(6)各检验批的主控项目、一般项目验收记录;

(7)施工质量控制资料;

(8)其他必须提供的资料。

(9)砌体的一般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砌体的一般尺寸允许偏差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1

轴线位移

10

用尺检查

垂直度

小于或等于3m

5

用2m托线板或吊线、尺检查

大于3m

10

2

表面平整度

8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3

门窗洞口高、宽(后塞口)

±5

用尺检查

4

外墙上、下窗口偏移

20

用经纬仪或吊线检查

3、安全措施:

(1)在操作之前必须检查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道路是否畅通,机具是否完好牢固,安全设施和防护用品是否齐全,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才可施工。

(2)砌基础时,应检查和经常注意基坑土质变化情况,堆放砖应离开坑边1m以上。

(3)墙身砌体高度超过地坪1.2m以上时,应搭设脚手架。

(4)脚手架上堆料量不得超过规定荷载,堆砖高度不得超过3皮侧砖,同一块脚手板上的操作人员不应超过二人。

(5)在楼层施工时,堆放机具、砖块等物品不得超过使用荷载。

(6)不准站在墙顶上做划线、刮缝及清扫墙面或检查大角垂直等工作。

(7)砍砌块时应面向内打,注意碎砖跳出伤人。

(8)使用于垂直运输的吊笼、绳索、必须满足负荷要求,牢固无损;吊运时不得超载,并须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理。

(9)用起重机吊砌块要用砖笼;吊砂浆的料斗不能装得过满。

吊件回转范围内不得有人停留,吊车落到架子上时,砌筑人员要暂停操作,并避开一边。

(10)如遇雨天及每天下班时,要做好防雨措施,以防雨水冲走砂浆,致使砌体损坏。

(六)脚手架工程:

A、施工准备:

安全技术负责人应按搭设脚手架的安全规范要求,向架设和使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应按规范规定和要求对钢管、扣件、脚手板等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

经检验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

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

清除搭设场地杂物,平整搭设场地,并使排水畅通。

B、脚手架搭设:

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二步。

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应按规定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

底座安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底座、垫板均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

垫板采用长度不少2跨、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垫板。

立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严禁将外径不同的钢管混合使用;

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的,错开距离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当搭至有连墙件的构造点时,在搭设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