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易错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657897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易错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易错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易错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易错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教师招聘易错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易错题.docx

《教师招聘易错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易错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招聘易错题.docx

教师招聘易错题

8.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是().

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科书D.考试成绩

8.B.教学大纲是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

16.中小学用得最多的课的类型是().

A.新授课B.复习课c.技能课D.综合课

16.D.中小学用得最多的课的类型是综合课,它适用于比较容易的课程.

20.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作用.

A.基础B.关键c.导向和动力D.物质基础

20.c.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导向和动力作用,而遗传才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基础.

12."视其所以,观其所南,察其所安"这句话反映了德育的().

A.导向性原则B.疏导性原则

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12.B.这句话反映了德育的疏导性原则.

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思想最早出自().

A.《学记》B.《论语》c.《孟子》D.《中庸》

16.B.《论语》中最早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相结合的教育思想,此语最早由孔子提出.

18.学生的个别差异给教师劳动造成了().

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长期性

18.B.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决定了老师在进行教学是必须要有创造性,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1.苏联心理学家阿格法诺夫做的"拾柴火"实验是(B)

A.观察法实验B.自然实验

C.实验室实验D.自然实验与实验室相结合实验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其它科学研究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B)

A.客观原则B.系统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

6.梅耶学习过程模式的主要特点是(A)

A.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B.强调模仿的作用

C.强调强化的作用D.强调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

10.多伊奇认为,对于学生的同伴关系和学习动机能够产生更为积极影响的目标奖励结构是(C)

A.竞争目标结构B.个人主义目标结构

C.合作目标结构D.友谊目标结构

15.应遵循形象化,组织化与联想化三条原则的学习策略是一种(C)

A.复习策略B.群集策略

C.形象联想策略D.元认知策略

18.1990年提出品德形成的三维结构理论模式的我国心理学家是(B)

A.肖锋B.章志光

C.邵瑞珍D.李伯黍

20.教师注意力的特点集中表现在(D)

A.注意集中能力B.注意稳定能力

C.注意转移能力D.注意分配能力

17、永久性遗忘是因消退而引起的(A)

A、存储性障碍B、提取性障碍C、生理性障碍D、心理性障碍

18、“满意与不满意”是情绪、情感的哪种两极性表现?

(A)

A、肯定与否定B、增力与减力C、激动与平静D、紧张与轻松

10、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社会交往需要是(B)

A、生理与安全的需要B、爱与归属的需要

C、求知与审美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

3、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D)

A、复杂性、创造性B、连续性、广延性

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

21、心理学研究表明,过度学习量为50%时学习效果最佳。

24、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它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

25、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前习俗水平主要包括惩罚服从取向和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28、钻研教材包括钻研____课程标准______、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

30、班会的类型主要有____常规班会____、生活会和___主题班会______

34、皮亚杰关于认识发展的理论对教育的启示有哪些?

34、【答案要点】

(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2)教学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

35、试述马斯洛的动机理论。

35、【答案要点】

(1)马斯洛将人的动机分为匮乏动机和成长动机。

匮乏动机是指机体的基本需要或匮乏性需要,它在本质上是有机体身上的赤字形成的需要,我们把它叫做匮乏需要或匮乏性需要;成长动机是指被自我实现的趋向所激发的动机。

在成长动机的驱使下,人们愿意承受不确定性、紧张乃至痛苦,以使自身的潜能得以实现。

(2)马斯洛的动机理论基础是需要层次理论。

①需要的五种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②各层次的关系及作用:

a、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

b、当低级需要未得到满足时,这些需要便成为支配个体的主导动机。

一旦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较高一层的需要便会占主导地位,支配个体的行为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1小题,共16分)

37、昆特女士教八年级的英语课。

一天,刚上课时她就很兴奋地宣布:

“我想告诉你们,咱们班出了一个诗人。

弗兰克写了一首很美的诗,我想读给大家听听。

“昆特女士朗读了那首诗,它的确很美。

然而,昆特女士注意到弗兰克的脸红了,看上去非常不安。

班上有些同学在窃窃私语。

后来,昆特女士问弗兰克是否愿意再写一首诗去参加全市的诗歌比赛,他说再也不写了,因为他真的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并不擅长,并且也没有时间写。

(1)你认为弗兰克为什么会有上述反应?

(2)为了鼓励弗兰克,昆特女士应该怎么做?

37、【答案要点】

(1)学生的表现与它所处的年龄阶段有关,按照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的心理还不成熟而且比较复杂。

他们通常完全以自己的立场、观点分析看待事物,不考虑事物的客观性。

过分的关注自我,过多反省,自我封闭,孤芳自赏、体验敏感,多疑、导致老师公开读他的作文时,有了种种不情愿的表现,在该同学的眼里自己的文章是一种隐私,尽管写的好也不希望拿出来公开读。

显然,老师的做法不符合他的心理特征,引起了他的反抗和淡漠,害怕自己的文章再被公开读,从此不再想写好作文,表现为不再积极上进。

(2)老师应该争取得到他的同意,可以在课堂上说“弗兰克同学的作文这次写的很好,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找他借来欣赏一下。

”这样既尊重了学生本人的意见,又不会使他觉得有压力,还可使大家欣赏到他的美文,并且还能激发他的写作动机,有助于他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1.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主要体现的是( C )。

  A.前制度化教育B.制度化教育C.非制度化教育D.正规教育

15.受测验长度影响的测验质量指标是(A  )。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

19.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叫作( C )。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

21.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_____学校系统________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22.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的_赫尔巴特___《普通教育学》_为标志。

 25.未成年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概括起来有___人身权________和______受教育权_________。

27.教学大纲一般由______说明部分________和______本文部分_______组成。

30.我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__________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_____。

31.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辅导、__生活辅导____________和___择业指导____________。

33.当代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3.【要点】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11.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  A)。

  A.判断B.诊断C.评定D.评分

 16.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

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 B )。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22.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队生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不断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称之为_________个体身心发展_____。

23.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统称为教师的___人格特征.________。

24.学生的学习要以间接经验为主,以直接经验为_____基础__________。

28.在德育的模式中,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叫作_______道德两难

30.主张“有教无类”的古代教育家是_______孔子________。

32.古希腊提出问答法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____苏格拉底__________。

33.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是班组组织的领导者,又是班组人际关系的______艺术家_____。

34.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___本质____________和真谛。

38.教学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38.【要点】

(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0.对于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40.【要点】

(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

  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41.班集体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41.【要点】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3.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以下多少百分比的教学评价项目,才能

  进入新单元的学习?

( D )。

  A.50%—60%B.60%—70%C.70%—80%D.80%—90%

6.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D )。

  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欲望内驱力D.自我提高内驱力

9.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

( B )。

  A.顺就迁移B.同化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具体迁移

 12.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 )。

  A.发散思维B.聚合思维C.形象思维D.抽象思维

13.态度的核心成分是(C  )。

  A.行为成分B.认知成分C.情感成分D.理智成分

17.未知概念是已知概念的上位概念,则对未知概念的学习属于(D  )。

  A.类属学习B.总结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命题学习

28.各种发明创造都可以看做是___创造性_________问题解决的典型例证。

  29.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任何问题都含有给定的条件、__要达到的目标________和_____存在的限制或障碍______三个基本成分。

  30.布卢姆认为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____知识__________,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___评价_________。

  31.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和鉴别能力,称为____区分度______

2.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89年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健康、_心理健康_________、_________社会行为___和道德健康。

 

35.在学习时间管理中怎样高效利用最佳时间?

35.【要点】首先,要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学习活动。

其次,要根据一周内学习效率的变化安排学习活动。

再次,要根据一天内学习学习效率的变化来安排学习活动。

此外,要根据自己的工作曲线安排学习活动。

36.教学中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6.【要点】

(1)相似性;

(2)原有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37.教学上怎样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37.【要点】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38.班级规模是从哪些方面影响课堂管理的?

38.【要点】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首先,班级的大小会影响成员间的情感联系。

再次,班级的大小也会影响交往模式。

最后,班级越大,内部越容易形成各种非正式小群体,而这些小群体又会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39.什么是复述策略?

试阐述常用的复述策略

39.【要点】一、复述策略的定义:

  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

  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二、常用的复述策略有:

  

(2)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排除相互干扰;

  (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4)多种感官参与;

  (5)复习形式多样化;(6)画线。

2.近年来学校提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所以,学校中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员都被看成是[C ]

A.教师

B.管理人员

C.教育者

D.服务人员

16.在知识经济条件中,教育与生产紧密结合的形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产学合作:

另一种则是教育、生产、____科学_一体化。

17.从系统论出发,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___教育中介___。

18.按照实施教育的不同社会空间划分,教育学包括:

社会教育学、学校教育学和___家庭教育学__等。

20.学生文化往往都是在日常的相互交往中,由那些有着共同爱好、共同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学生群体表现出来的。

这表明学生文化具有明显的__非正式性___。

21.教育要抓住关键期,是因为个体身心发展具有_不平衡性____性。

2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素质)与外部环境(如社会发展水平)在___个体实践活动_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23.劳动技术教育是传授基本的生产技术知识和生产技能、培养__劳动观点___和劳动习惯的教育。

26.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包括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和对__知识__的研究等三个方面。

27.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___有差别__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佳发展的原则。

32.确定学校德育内容的依据包括教育的方法和德育目标,___身心特点__,时代特征。

33.班级中学生交往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依据交往双方的数量多少_____来区分,有个体与个体的交往、个体与群体的交往,群体与群体的交往。

34.班集体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

36.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有哪些?

36.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1分);

(2)人们的教育理想(1分);(3)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2分);(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2分)。

37.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37.

(1)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2分);

(2)课程综合化的趋势(2分);(3)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的趋势(2分)

40.简述一堂综合课的结构。

40.组织教学(2分);检查学习(1分);讲授新教材(1分);巩固新教材(1分);布置课外作业(1分)。

18.小学教育通常是一个国家学制中第一个阶段的教育,也称为___初等___教育。

20.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_总体特征_____及矛盾,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23.我国《教师法》第十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但教师能否合格履行教师角色,根本还在于教师的____专业__素养。

24.社会、知识和___儿童___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26.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___主导___作用。

27.小学教学的任务中,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____首要__任务。

28.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这是教学的___循序渐进___原则。

34.班主任了解学生一般采用观察法、__谈话____法、书面材料和学生作品分析法以及调查访问。

38.简述教师的人格特征。

38.

(1)情绪稳定,性格开朗,兴趣广泛(2分);

(2)坚定的意志和积极的进取精神(2分);(3)心胸开阔,兼容并定(1分)。

39.我国现行小学课程的设计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39.

(1)高度的科学性和高度的思想性的统一(2分);

(2)要以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为最终目的(2分);(3)要适合小学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1分)。

41.班主任如何做好先进生的教育工作?

41.先进生是指在一个班中那些思想好、学习好、纪律好、劳动好、身体好的学生(1分)。

(1)严格要求,防止自满(1分);

(2)不断激励,弥补挫折(1分);(3)消除嫉妒,公平竞争(1分);(4)发挥优势,全班进步(1分)。

42教学过程就是一个认识过程。

请运用教学过程的基本概念及教学过程的本质,分析这一观点。

42.

(1)教学过程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2分);

(2)教学过程首先是一种认识过程(2分);(3)教学过程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2分)。

其特殊性表现在:

①间接性(1分);②引导性(1分);③简捷性(1分);④交往性(1分)。

4.研究表明,一般9岁以下儿童的道德判断水平主要处于(C )。

A.习俗水平

B.后习俗水平

C.前习俗水平

D.普通伦理水平

5.采用暂时隔离法,改交儿童的不良行为应遵循(A )o

A.1岁1分钟原则

B.1岁3分钟原则

C.1岁30分钟原则

D.1岁1小时原则

16.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_社会环境_____两个方面。

19.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操作定向、_操作模仿_____、操作整合和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24.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是流畅性、变通性和__独创性____。

28.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主要有__教师领导风格____、班级规模、班级的性质和对教师的期望。

30.布卢姆等人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__动作技能目标____。

32.通过对一些行为进行奖励使之越来越接近期望的目标。

这种促使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称为___行为塑造法___。

36.简述童年期的主要心理特征。

36.

(1)学习开始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

(2)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主义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3)个性发展占有重要地位。

(4)道德概念的认知已从直观具体的、比较肤浅的认识逐步过渡到比较抽象、本质的认识。

(5)开始从动机与效果的统一来评价道德行为。

(每个要点1分)

37.简述直观教学必须运用的感知规律。

37.

(1)直观的对象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1分)。

(2)对象和背景的差异越大,将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开来越容易(1分)。

(3)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容易感知(1分)。

(4)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清晰地感知(2分)

39.简述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39.

(1)主体性原则(1分);

(2)内化性原则(1分);(3)特定性原则(1分);(4)生成性原则(1分);(5)有效的监控原则(1分)。

40.简述迁移的意义。

40.

(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1.5分);

(2)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2分);(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5分)。

41.简述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

41.

(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1.5分);

(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1.5分);(3)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2分)。

43.国内一项关于儿童对成人惩罚的公正判断的发展性研究表明,5岁和7岁儿童对成人不公正的惩罚,多数持肯定态度,而9岁儿童则对成人的不公正惩罚提出了疑义。

请用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有关理论对此特点进行分析。

  

 43.

(1)反映了年幼儿童的道德判断标准受成人的影响;“

(2)中高年级儿童的道德判断标准受自己的主观标准的支配;(3)表明小学儿童道德判断水平的发展是从他律到自律。

(每个要点2分,论述水平4分,共10分。

6.从迁移的观点看,“温故知新”属于(A )。

A.顺向正迁移

B.顺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逆向负迁移

18.中国心理学家通常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_行为规范_____学习三类。

19.斯金纳认为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是____强化__。

23.小学儿童的品德发展存在着关键年龄。

从整体发展来看,小学儿童的品德关键年龄大致在____小学三年级__。

25.有些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是为了引起老师注意他。

这时他的学习内驱力主要属于___附属___内驱力。

28.学生身上表现出的退缩、神经过敏等行为问题,这属于__心理____问题行为。

29.吸引与排斥、____合作与竞争__是课堂里主要的人际关系。

33.技能即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__一种活动方式____。

31.布鲁巴奇等人提出了四种教学反思方法,即反思日记、详细描述、__交流讨论____和行动研究。

32.根据问题结构特点的分类,数学应用题中的问题一般属于_结构良好_____问题。

36.简述学生认知差异研究对教学的主要启示。

36.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2分)。

要做到:

(1)创设适应学生认知的教学组织形式(2分);

(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1分);(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1分)。

43.当前,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有的老师往往以说理为主,收效甚微。

请你从学生品德结构特点及关系角度进行分析,论述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方法和途径。

43.

(1)指出“说理”即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认识教育(3分);

(2)运用品德结构的观点,指出品德教育应该重视品德教育是一个统一的整体(4分);(3)指出还应采用多种方法、手段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3分)。

3.儿童能运用表象来表现他们的世界所发生的事并能据此进行想象,从而获得知识。

这种认知表征是(C )。

A.动作表征

B.符号表征

C.映象表征

D.表象

4.教“果实”时。

教师不仅提供某一果实,还提供了颜色、大小、形状不同,可食与不可食,硬与软的各种果实。

这运用了心理学中所说的( D)。

A.感知觉

B.比较

C.判断

D.变式

6.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最好是令其( C)。

A.产生成就感

B.观察榜样

C.相信自己

D.认识自己

9.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反对形式训练说,提出了迁移的(A )。

A.相同要素说

B.概括化理论

C.关系转换说

D.学习定势说

13.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D )。

A.与生俱来的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19.运用符号办事的能力是(B )。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认知策略

D.动作技能

21.动机有激活、指向和______维持和调节___三个基本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