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冰冻天气疾病防治.docx
《低温冰冻天气疾病防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温冰冻天气疾病防治.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低温冰冻天气疾病防治
低温冰冻天气疾病防治
实用手册
目录
第一章基本概念5
一、什么是严寒天气5
二、严寒天气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有哪些5
三、严寒天气需要重点关注哪些人群6
第二章严寒天气到来前如何做好准备7
一、居家准备7
二、外出驾车或长途车准备9
三、坐长途车外出的准备9
第三章严寒天气常见疾病自我防治10
一、低温症10
二、冻伤11
第四章严寒天气传染病预防控制13
一、家庭传染病预防控制13
二、公共场所(滞留场所或临时安置点等)传染病预防控制14
三、医院传染病预防控制15
第四章严寒天气伤害预防16
一、预防火灾引起的伤害16
二、预防车祸引起的伤害16
三、预防跌倒引起的伤害17
第五章严寒天气一氧化碳中毒预防18
第六章严寒天气其它小知识19
一、严寒天气如何保暖19
二、严寒天气如何科学饮食19
三、严寒天气如何保证水的供给20
四、风雪围困后如何应对20
第一章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严寒天气
严寒天气指气温较低,一般指零下温度或者是下雪结冰时候,人体感到不适。
在不同地区,构成严寒天气和它的影响因素也不相同。
在相对温暖的地区,接近结冰的温度已被认为是严寒。
当温度低于平常、风速增大,热量迅速从人体散失,可以导致冻伤、低温症等健康问题。
二、严寒天气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有哪些
(一)与寒冷直接相关的疾病增加:
冻伤、低温症;
(二)因为结冰,道路损坏造成的伤害增加:
车祸、摔伤等;
(三)因为交通不通畅导致人员滞留、人员密度过大、过度疲劳导致胃肠道疾病、呼吸道疾病发病增加;
(四)因为食物不安全供应导致食物中毒、食源性传染病发生增加;
(五)因为饮水不安全供应导致水源性传染病发生增加;
(六)因为不正确使用取暖工具或汽车取暖不正确导致一氧化碳中毒增加,火灾发生增加;
(七)因为天气变化导致呼吸道疾病(流感等)增加。
三、严寒天气需要重点关注哪些人群
(一)家庭中老人和小孩
(二)独居家里,没有足够供暖设备的住户(困难户、五保户)
(三)因交通不畅、冰雪围困导致的滞留人员
(四)露宿街头者
(五)长期在户外工作的人员
第二章严寒天气到来前如何做好准备
做好预防工作是应对严寒的最好方法。
在寒冬到来之前预先做好准备,在极端寒冷天气中做好安全防范措施,你就能够抵御严寒、预防疾病。
一、居家准备
(一)准备物资
严寒天气可能导致交通不通畅,自来水管网破坏,供电系统破坏,商店关门,物资供应紧张,为造成不必要的生活困难,可以根据当地情况,准备以下物品,以保证数天的使用:
1.易储存的食物(面包、饼干、谷类食品、罐头食品)。
如有小孩,应准备婴儿食品和用品。
2.储存干净的饮用水,或购置瓶装水,在水管冰冻的时候使用。
3.常用药物
如果所住区域可能持续严寒甚至与外界中断联系,必须尽早储藏足够多的食物、水和药物。
紧急物资一览表:
1.停电后的取暖方法:
热水袋、火炉等
2.应急燃料:
煤、炭、汽油
3.电热取暖装备
4.毯子
5.火柴
6.灭火器
7.简易急救药箱和相关说明书
8.手电筒和应急灯
9.干电池收音机
10.钟和表
11.电池
12.电话号码本
13.雪铲
14.粗盐
15、特殊用品:
尿布、药品等
(二)其它注意事项
1.关注天气预报;
2.检查应急物品准备情况。
3.不要让老年人单独居住在另外的房子,如要单独居住,应经常与家人保持联系。
4.为住所门窗增添耐风雨的材料,使之能抵御寒风并防止暖气外流。
5.家中如果养有宠物,应该为其提供可避寒的处所和干净食品与水源。
二、外出驾车或长途车准备
在寒冷季节,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架车外出。
如果确实需要在冬天架车外出,在出发之前要做好事先准备。
(一)定期检修、保养汽车。
在冬季来临之前应检查汽车的抗冻水平,如有需要添置抗冻液。
检查车轮气压和置换旧轮胎。
在冬天及时为油箱加油以避免油箱、管内冷凝。
(二)车内物品准备清单:
寒冷天气出车,车内要备好如下物资。
毯子、急救药箱、牵引绳、防滑铁链、火机或火柴、罐头、铁铲、装水容器、挡风玻璃铲雪铲、导电线、地图、移动电话、指南针、工具箱、毛巾、高热能的罐装食品或干粮、罐头刀、手电筒、备用轮胎、色彩鲜艳的标志物、厚衣服。
三、坐长途车外出的准备
在寒冷季节,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
如果确实需要外出,在出发之前要做好事先准备。
(一)要充分考虑外出时的困难
1.道路不通畅引起火车或汽车延误旅客滞留车站的困难。
2.火车或汽车在路途中堵塞的困难。
3.下车后徒步回家路途中遇到的困难。
(二)随身要备好如下物资。
防寒衣服(厚衣服、围巾、帽子、手套)、防滑鞋、高热能的罐装食品或干粮、保温瓶(装有热水)、移动电话、手电筒、常用药品。
第三章严寒天气常见疾病自我防治
长时间暴露于寒冷天气可以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常见的疾病有低温症与冻伤。
一、低温症
(一)什么是低温症?
当人暴露于寒冷天气时,机体耗热将快于其产热,当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时,机体储存的热量将被耗尽。
其结果将发生低温症,即体温低于正常值。
体温过低时大脑功能将受到影响,导致患者意识不清或行动不便。
低温症开始时,患者往往容易忽视而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严重患者可出现意识丧失,脉搏、呼吸微弱。
(二)什么情况容易发生低温症?
下列情况容易发生低温症:
1.无足够食物、衣物和取暖设备老年人;
2.在寒冷卧室睡眠的婴儿;
3.长期在户外的人,如流浪汉、旅行者、猎户等;
4.喝酒或服用禁药的人群。
(三)低温症开始的症状有哪些?
成年人的始发症状有:
寒战、疲惫、意识模糊、记忆力下降、言语不清、嗜睡。
婴儿的始发症状有:
皮肤发红、发冷、活动减少
(四)发生低温症时,如何处理?
1.出现低温症始发症状时,应测量体温,当体温低于35℃,属紧急情况,应立即就医。
2.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医学护理,应先为患者取暖。
首先让患者呆在温暖房间,脱去患者身上湿衣;然后温暖重要部位,如胸部、颈部、头、腹股沟等,可使用电热毯,或直接接触用体温帮患者取暖;喝热开水等可帮助患者升高体温,但不能饮用酒精饮料;对意识丧失的患者不能给予饮料;在患者体温升高后,保持患者身体干燥,并给予暖毯保暖,注意要包住头部与颈部。
3.严重低温症患者可出现意识丧失,脉搏、呼吸微弱。
治疗这种病人应小心护理,并迅速采取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二、冻伤
(一)什么是冻伤?
冻伤是由于受到低温或严寒而导致身体直接损伤。
冻伤会导致受伤部位感觉迟钝和表皮色素缺失。
冻伤常常发生在鼻子、耳朵、面颊、下颚、手指或者脚趾。
冻伤会对身体产生持久的伤害,严重的导致截肢。
(二)如何发现冻伤?
当处于寒冷环境,防护不足时候,身体某部位的皮肤出现发红或者感觉疼痛,就应该警觉可能出现冻伤。
冻伤患者通常对冻伤的发生没有察觉,直到受冻的组织感觉麻木才有可能意识到。
冻伤开始的症状有:
1.皮肤颜色改变,如白色或者灰黄色;
2.皮肤感觉异常坚硬或者呈蜡样;
3.麻木感。
(三)发生冻伤时,如何处理?
1.如果察觉到有冻伤的症状,应寻求医生治疗。
2.在治疗冻伤时,首先确认患者是否有低体温症状。
如有,要先测量体温。
低体温症需要紧急医疗救护。
3.如果冻伤患者没有低体温症状或者不能够立刻到正规医疗机构救治,应可以先按照以下程序做应急处理:
(1)立刻进入温暖的室内;
(2)避免用冻伤的脚走路,这样会加重冻伤对身体的损害;
(3)将受冻伤的部位浸入到温而不烫的水中(水温以能够让健康部位的皮肤感觉舒适为准);或者用身体的体温来温暖受冻伤部位,比如用腋窝来温暖冻伤的手指;
(4)不要使用雪或者通过按摩来摩擦冻伤部位,这样会加重损害;
(5)不要使用热的垫子、热的灯或者热的炉子、壁炉、取暖器。
冻伤的部位通常感觉麻痹很容易被烫伤。
以上的过程不能替代正确的医疗救治。
发生冻伤时,应当到正规医疗机构救治。
第四章严寒天气传染病预防控制
天气寒冷和阴雨连绵是容易引起传染病流行的自然因素,人员密集和流动大是引起传染病流行的社会因素。
冬季容易发生的传染病有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和病毒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
一、家庭传染病预防控制
(一)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不要过劳过累。
保持正常、合理的生活规律,积极锻炼身体,不吸烟,不酗酒,保证充分休息,增强身体抵抗力。
养成均衡饮食习惯,多吃水果、蔬菜等绿色食品。
(二)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要洗手。
勤洗澡,勤换洗衣服被子。
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手绢或纸巾掩口鼻。
(三)注意饮食卫生。
食物要煮熟热透。
(四)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添衣保暖。
(五)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
注意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六)建议及时接种流感、肺炎等疫苗。
(七)减少到人多拥挤公共场所。
(八)出现感冒发热或呕吐腹泻等呼吸道或胃肠道症状,要尽早到医院就诊。
(九)清理病人呕吐物及粪便时须戴上口罩和手套,事后须再洗手。
被患者呕吐物和粪便污染的被服、地板等物体表面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清洗和喷洒(拖地、擦洗)。
清洁用具也需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配制含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可用84消毒液按原液与清水按1:
30的比例或1公斤水加泡腾片3片。
二、公共场所(滞留场所或临时安置点等)传染病预防控制
(一)根据滞留场所和安置点人数决定设立临时医疗点。
医疗点要规范门诊日志,完善诊病登记。
医疗点要指定专门的人负责疾病监测和传染病报告。
(二)必要时建立健康巡查制度。
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人要及早送医院隔离治疗。
发现有聚集性呕吐、腹泻或发热等症状病人时,应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三)降低人员密度。
根据滞留场所的容量,估算收留人数。
疏散人员,降低人员密度。
(四)加强健康宣传教育。
通过派发宣传资料或广播、电视等形式广泛进行开展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的自我防病意识。
教育群众不要随地吐痰,痰应用纸巾裹好后放入有盖垃圾桶内。
不乱扔垃圾。
不能随地大小便。
(五)提供安全饮水。
(六)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尤其是临时提供食品的供应点。
(七)提供足够数量的厕所,并加强厕所卫生管理,定期保洁和清扫。
设置洗手设施,预备洗手卫液及抹手纸巾或干手机供洗手之用。
(八)提供加盖的垃圾桶,并定期清理垃圾。
有呕吐物必须及时清理消毒。
(九)做好通风换气,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人员密集的场所特别要保证空气流通。
(十)做好心理辅导。
三、医院传染病预防控制
(一)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转。
尤其是门诊、急诊、呼吸科、外科、防保科等重点科室。
保证传染病网络报告系统的正常运转。
(二)规范预检分诊工作。
重点做好发热门诊的分诊工作,尤其是在流感病人数量急剧增加的时候。
(三)遇到如下异常情况及早报告给辖区疾控中心:
1.符合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范畴;
2.死亡人数高于平时;
3.肺炎病人、发热病人、腹泻病人、呕吐等病人高于平时;
4.出现聚集性发热、腹泻、呕吐、肺炎病人;
5.其它临床医生认为是异常情况。
(四)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加强医院消毒,加强病房通风管理。
第四章严寒天气伤害预防
一、预防火灾引起的伤害
(一)小心使用炭火盆、电热器、燃油炉、燃气炉等。
要遵照产品的使用说明做到安全用火、用电。
(二)不要在炉内燃烧纸张
(三)易燃物品应远离取暖设备,如窗帘、家具或被褥,不要在取暖装置上覆盖任何东西。
(四)不要让儿童独自接近取暖设备。
(五)保证电暖器的电线不会绊到人,电线不应在地毯或者地垫下面穿过。
如果您的电暖器的电线有损坏或者产生火花,不要再使用。
(六)避免使用蜡烛等明火,尽量使用手电筒或者应急灯。
(七)不要在室内放置燃油,燃烧的气体会把它点燃。
(八)如果电器是湿的请不要使用,因为有漏电和短路的危险。
(九)购置灭火器。
(十)准备急救电话本。
二、预防车祸引起的伤害
(一)避免在能见度低、下大雪的情况下出行;
(二)如果架车旅行,请使用防滑链并随身携带手机;
(三)驾车出行绝不要在挡风玻璃上泼水来除去其上的冰雪,这样可能会导致玻璃破裂;
(四)出发前,让其他人知道你的目的地和预计回来的时间。
如果你按时未归,他们可通知有关部门。
三、预防跌倒引起的伤害
(一)避免在冰面、雪地徒步行走。
(二)如果确实要行走时,穿上防滑鞋。
(三)尽可能的使用矿物盐和其他化学融雪剂来保证楼梯和人行道没有冰,沙子用在冰面上也可以减少滑倒的风险。
(四)外出旅行、野营或者滑冰之前,应告知你的家人和朋友。
第五章严寒天气一氧化碳中毒预防
一、不要在室内使用炭类或者煤气烧烤——燃烧的气体是致命的。
二、使用火炉、炭炉或其它燃烧性的加热工具要保证通风。
三、呆在车上的时候应每小时发动汽车一次,持续10分钟。
保持车内一定通风。
第六章严寒天气其它小知识
一、严寒天气如何保暖
(一)在保证室内通风良好的情况下,避免不必要的开门和开窗。
关上不需要的房间。
(二)穿保暖衣物并保持干燥。
成人与小孩应穿足够衣服:
帽子、围巾或口罩、收紧袖口、手套、防水外衣和鞋、多层合身衣服。
确保外衣密实挡风从而减少身体热量的流失。
羊毛、丝绸和聚丙烯衬里的衣服要比棉制保暖。
过量的流汗会增加热量的流失,所以当感到热时脱掉不需要的衣服。
当发生持续的颤抖时,应尽快回到室内,因为颤抖是身体流失热量的重要信号。
(三)关注老人和婴儿的保暖
1.1岁以下的婴儿决不能在寒冷房间睡觉。
给婴儿提供保暖的衣物并且保持温暖的室温。
在紧急情况下,可以用自己的体温来为婴儿保暖。
2.65岁以上老人在寒冬期间应检查室温,保证房屋足够温暖,3.对邻居年长者应给予帮助。
二、严寒天气如何科学饮食
(一)均衡饮食有助于保持温暖。
(二)进食一些高能量食品,饮用温暖的甜饮料。
(三)不要进食生冷食品。
(四)不要进食冰冻饮料,以免引起肠胃痉挛。
(五)不要饮用含有酒精和咖啡因的饮料,以免引起热量快速流失。
三、严寒天气如何保证水的供给
严寒天气会导致房屋水管冰冻甚至破裂。
当严寒到来时:
(一)把所有水龙头拧松一些,让它们缓慢滴水。
(二)保持室内温暖。
(三)增加水管附近暖空气循环。
例如,打开厨房水池下方的橱柜门。
(四)如果水管冰冻了,不要用火来解冻。
而是直接用电吹风的热风缓慢的为水管解冻。
(五)如果不能够为水管解冻,或者水管已经破裂,请使用瓶装水或者从邻居家获取。
若无其他水源,在紧急情况下可将雪融化后取水煮沸。
四、风雪围困后如何应对
当风雪围困时,应呆在室内或车上,并参考以下措施:
(一)电话或布置标记物求援。
(二)将应急物品集中放置。
(三)注意保暖。
(四)保持清醒。
(五)呆在车上的情况应每小时发动汽车一次,持续10分钟。
保持车内一定通风。
警惕一氧化碳中毒。
(六)四肢经常活动,增加血液循环和保持体温。
(七)不要进食冰雪。
(八)与同伴紧靠,互相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