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佛教的汉语词语.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651868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来自佛教的汉语词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来自佛教的汉语词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来自佛教的汉语词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来自佛教的汉语词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来自佛教的汉语词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来自佛教的汉语词语.docx

《来自佛教的汉语词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来自佛教的汉语词语.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来自佛教的汉语词语.docx

来自佛教的汉语词语

来自佛教的汉语词语

佛教自传入中国,佛教词语对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不单增添了汉语词汇的表现力和生动性,而且使汉语更加丰富多彩和韵味芳馨。

在佛教文化和中原文化相互融入渗透过程中,佛教以佛经翻译为主要途径对汉语体系进行延伸充实和丰富,同时也促进了汉语音韵学的发展,推动了汉语句法的灵活性,还为中国的翻译方法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佛教用语与汉语词汇的有机结合,产生了众多新词汇。

据统计,近人丁福保所编《佛学大辞典》收有佛教语词近三万条。

这些汉晋时期至唐朝八百年间诸位大师所创造的,加入我国词汇系统从而变为新成分的佛教词语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从而奠定了其在汉语词汇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佛教的传入对汉语基本词和根词的扩增

 

在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中,某些佛教词语逐渐融入汉语基本词的大家族,为汉语增加了不少新的构词成分。

 

(一)音译词

 

梵语词汇被借用时,往往是读音的借用,或译出其中一个音节。

例如:

 

“佛”梵文为Buddha,是这一批外来语中影响最深远、最广泛的一个,佛教甚至成了一种后起的传统文化的象征。

因此,与佛有关的词语大量出现。

最初被译为“浮屠”(《汉明帝永平八年诏书》),南北朝时又写成“佛图”(《世说新语?

言论篇》),也作“佛陀”“佛驮”,后来简称“佛”。

佛又可作根词用,构成大批的新词。

据统计,《佛学大辞典》中由“佛”组成的词语有152个。

“南无”nāmó,梵语namas,巴利语namo。

又作南牟、那谟、南谟等,意译作敬礼、皈依。

原为“礼拜”之意,但多使用于礼敬之对象,表归依信顺,含救我、度我之意。

南无一词常与佛菩萨的名号连用,以显示信徒的恭敬之心。

“般若”bōrě,梵语prajn~a^。

又作波若、般罗若,意为智慧。

般若是佛教六度(即六波罗蜜)之一,被认为是通往觉悟的重要法门,般若经典在佛经中数量庞大,著名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都属于般若经典。

“伽蓝”梵语sam!

gha^ra^ma之略译,全译为僧伽蓝摩,又作僧伽蓝。

意为僧园、僧院。

佛教用伽蓝指代寺庙。

很多寺庙还建有伽蓝殿供奉伽蓝神,即保护寺庙的神灵,中国的伽蓝殿一般供奉关公,是佛教在中国本土化的产物。

“阿弥陀佛”梵语amita-buddha,意译作无量寿佛。

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在极乐净土实践教化、接引众生的伟大悲愿。

 

“菩萨”省略自“菩提萨埵”梵语bodhi-sattva。

意思为“觉有情”,指未曾成佛,但已解脱烦恼的智者,亦泛指一切修习大乘佛教之人。

汉语中本没有“萨”字,是新造的字。

 

“魔”是梵文音译的略称,全名是“魔罗“意译为障碍、扰乱、破坏。

魔,音译初作“磨”。

“魔”的原义是指一种使人迷惑烦恼,不易摆脱的妨碍修行的东西。

这一类音译词还有“塔”“袈裟”“和尚”“菩提”“弥勒”“

阿修罗”等。

(二)意译词

 

意译词是根据外来概念的意义,利用汉语的构词材料,并按照汉语的构词方式创造的新词。

这类词在吸收印度佛教语言形成的词中占了绝大多数。

例如:

 

“方便”犹言善巧、权宜,是利益他人、化度众生的智慧和方式。

“方便”“

演说”《法华经》言:

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妙法。

后来称提供机会便利。

 

“烦恼”本意指人在修行佛教时,身心受到扰乱,因而产生迷惑,苦恼的精神状态,后世指与佛教中宁静所对立的境界。

《楞严经》云:

谓虽自在随其所欲,无涩无难,然唯修得世间定故,未能永害烦恼随眠,诸心心法,未名为定。

 

“习气”谓烦恼的残余成分、有烦恼之余气,现烦恼相,名为“习气”。

后指不良的习惯或作风。

 

“导师”一词源于《法华经》:

有一导师,聪慧明达,善知险道通塞之相,将导众人欲过此难。

 

“尊重”《无量寿经》云:

尊重奉事诸佛,为世明灯,最胜福田,殊胜吉祥,堪受供养。

 

“胜利”《药师经》云:

何但念药师琉璃光如来一佛名号,便获尔所功德胜利?

 

“利益”《华严经》云:

发菩提心,随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尽于未来劫海,广能利益一切众生。

 

“圆寂”即往生,用于僧尼寂亡,最早指释迦牟尼过世。

 

这类词还有“心”“空”“色”“因缘”“志愿”“如来”“法宝”“妄想”“无边”“无量”等等。

(三)半音半意译词

 

这种词我们也称为梵汉合成词,它由两部分组成:

一半音译,一半意译。

这种词反映了汉语在吸收外来语中“半音半意”的造词方法。

例如:

 

“魔鬼”梵语为Mara,初时被译为“磨罗”,简称为“磨”,后来改从石为从鬼,即为“魔”,并与中国原有的词“鬼”连用,于是就有了“魔鬼”一词。

 

“忏悔”对自已的过错或罪恶进行反省并决心改正,谓之忏悔。

这是一个梵汉并举的词。

忏,是梵语Ksama(忏摩)的省音,意为悔过。

忏悔原为僧团每半个月举行一次的诵戒仪式。

在仪式上,让犯戒者披露自已的过失。

 

这类词还有“佛家”“念佛”“欢喜佛”“禅师”“昙花”“佛典”“寺院”“僧伽”“尼姑”等。

二、佛教的传入对汉语常用语领域的扩张

 

佛教的传入对汉语常用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佛教词语在汉语的各个领域内几乎都有,常见于哲学、文学、民俗以及日常生活中。

 

(一)哲学词汇

 

佛教是世界上最富有哲学思辨特点的宗教,许多佛家名相自然就是哲学名词。

现代哲学深受佛教的影响。

 

“平等”梵语sama,即均平齐等,无高下、浅深之差别。

它指一切现象在共性或空性、唯识性、心真如性等上没有差别,称为平等。

现代哲学用“平等”表示人与人之间在政治、经济上处于同等的社会地位,享有相同的权利。

 

“世界”佛教用语。

即宇宙,“世”即时间,“界”即空间。

《楞严经》云:

“何名为众生世界?

世为迁流,界为方位”,过去、现在、未来称“世”,上下八方称“界”。

中国本无明确的时空观念,“天下”亦仅指古人可以到达的地方而止,直至佛教传入中国才有比较抽象的宇宙观。

 

“唯心”《华严经》:

“三界所有,唯是一心。

”《大乘入楞伽经》卷上:

“因有故成无,因无故成有。

微尘分析事,不起色分别。

唯心所安立,恶见者不信。

”佛教主张诸法均由心起,有“三界唯心”之说。

唯心主义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早有的思想,“唯心”一词却源自佛教,用在哲学上指思想、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实际”佛教语,指“真如”、“法性”境界。

犹言实相。

《大乘义章》卷一:

“实际者,理体不虚,目之为实,实之畔之,故称为际。

”现在把客观存在的现实叫做实际。

 

此外“理论”“自由”“悲观”“自觉”“因果”“相对”“绝对”“意识”等都是哲学词汇中的重要成员,表示一些基本命题,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二)文学词汇

 

佛教不仅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文体和新的意境,也为中国文学输入了大量的词汇。

首先,因佛典的翻译和流传,佛教典籍中不少优美的典故和具有艺术美的新词语,被引进我国六朝尤其是唐以后的文学作品中,大大地丰富了我国文学语言的宝库。

如白居易《和梦游春》诗:

“愁恨僧祇长,欢荣刹那促。

 

不少佛教词语甚至还成为文学理论术语。

例如:

“造境”,佛教认为万法皆由心所生,而心识有创造功能。

文学家将其引申指心识有创造诗境的功能。

唐朝吕温《吕衡州集》卷三有言:

“研情比象,造境皆会。

 

(三)民俗与日常用语

 

佛教传入我国以来,许多在佛经里表达佛家礼仪节日的词,自然而然地走进民间,并在相关联的意义上又派生出新词。

例如:

 

围绕因果轮回鬼妖地狱、丧葬礼俗的词:

阴司、阎王、超度、火葬、火化等;

 

围绕烧香拜佛、吃素食斋、问询施礼等礼俗的词语:

拜佛、诵经、法会、还愿等;

 

围绕僧人云游行乞、积聚功德等生活礼俗的词语:

化斋、施食、行善、济人等。

日常用语中,时时有“佛语”出现,其中最多的是时间词。

例如:

 

“刹那”“时之极微”者的一组时间词在佛经中都有定量。

出处:

《僧祗律》:

“一刹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间,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

”还有现在、过去、未来这些时间词语,早就被汉语吸收,成为汉语时间词的“骨干”。

 

“单位”指禅林僧堂中,僧人坐禅的座位。

在座位上方贴有各人名字,故称单位。

如《敕修百丈清规·日用轨范》谓:

“昏钟鸣须先归单位坐禅。

”此词以后用于计算事物数量的标准。

如米为计量长度的单位,时为计算时间的单位,克为计算重量的单位等。

机关、团体或其所属的某一部门称为工作单位。

三、佛教的传入对汉语熟语的补充

 

(一)成语

 

“七手八脚”谓人多而手忙脚乱。

出于《续灯录》卷三二:

“七手八脚,三头两面;耳听不闻,眼觑不见。

 

“八字没见一撇”源于禅宗。

《续灯录》卷二九:

“若问是何宗,八字不著丿。

”后作“八字没见一撇”,意为不露端倪。

 

“天花乱坠”传说佛说法时,诸天感动,撒下香花。

如《心地观经.

序分》云:

“六欲诸天来供养,天花乱坠遍虚空。

”后多形容讲经说法,有声有色,极其动听。

亦指言谈虚妄,不切实际,或用甜言密语骗人。

 

“火烧眉毛”源于《五灯会元》卷十六:

僧问:

“如何是急切一句?

”蒋山法泉禅师答:

“火烧眉毛。

”形容情势紧迫,必须立即设法去解决眼前的困境。

 

“心心相印”心者,佛心;印者,印可、印定。

谓不立文字,不依言语,直以心印心,故曰“心印”。

以此佛的心直印于众生之心,谓之以心传心,以心印心。

意在开示迷途,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金石萃编.

圭峰定慧禅师碑》:

“但心心相印,印印相契,使自证知光明受用而已。

”后多用以指彼此思想感情完全投合。

 

“心猿意马”心神散乱,把握不定,俗谓之“心猿意马”。

《大日经.

住心品》分析六十种心相,其中之一为“猿猴心”,谓躁动散乱之心如猿猴攀缘不定,不能专注于一处。

“意”则犹如奔马,追逐外物,故称“意马”。

佛家把“心猿意马”视为入定修道的障碍。

 

“少见多怪”见识不广的人见到新鲜的事物,就以为怪诞,不可信,俗语谓之“少见多怪”。

源于中国第一篇佛学论文,汉末牟融的《牟子理惑论》。

当时佛教传入未久,有人问:

说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恐怕只是说得好听,未必是事实吧?

牟子用了一句俗谚回答:

“少所见,多所怪,睹骆驼言马肿背。

”意思是说,少见多怪的人第一次看见骆驼,就说是背肿的马。

 

“水到渠成”比喻条件成熟了,事情自然成功。

《景德传灯录》卷十二载,僧问仰州南塔光涌禅师:

“文殊是七佛师,文殊有师否?

”师曰:

“遇缘即有”。

又问“如何是文殊师?

”师竖拂子示之。

又问:

“如何是妙用一句?

”师曰:

“水到渠成。

 

“水乳交融”佛教常以水乳来比喻事物结合之紧密或难于分辨。

《最胜王经》六:

“上下和穆,犹如乳水。

”《五灯会元》卷九:

“师呵呵大笑:

‘如水乳合。

’”同书卷十七:

“玄黄不辨,水乳不分。

”后常用来比喻结合紧密无间,关系十分融洽。

 

“电光石火”“电光”是闪电之光,“石火”是击石所迸发的火星。

俗用“电光石火”比喻事物稍纵即逝、转头成空。

在佛经上,“电光”常用作比喻世间事物生灭变幻,无常迅速,“犹如梦幻与泡影,亦如朝露与电光。

”较早见于唐代敦煌变文,如《无常经讲经文》说:

“人生一世,如石火电光,岂能久住。

“叶落归根”此语出自《坛经》,惠能大师将入涅磐时,曾对他的门人说他想回归新洲老家。

说:

“诸佛出现,犹示涅磐,有来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归必有所。

”六祖又对门人说:

“叶落归根,来时无口。

”后来把“叶落归根”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

 

“四大皆空”佛教把一切色法归纳为地水火风,谓之“四大”。

后称看破红尘,身无牵挂的超脱态度为“四大皆空”。

 

“头头是道”原是禅语,指开悟之后,一言一语、一举一动无不暗合道妙。

后指说话、办事很有条理。

所谓“头头皆是道,法法本圆成”(《续传灯录慧力洞源禅师》)。

 

“对牛弹琴”讥笑讲话不看对象或对不明事理的人讲道理,白费唇舌。

这句俗语出于中国第一篇佛教论文,即汉代的《牟子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禅宗亦用此语,如《续灯录汝能禅师》:

“对牛弹琴,不入牛耳”。

指的是禅师说法不对根机,达不到效果。

 

“有口皆碑”形容对突出的好人好事,引起人们普遍赞美;众人的口,便成了座座无形的丰碑。

《五灯会元》卷十七“(师一日)上堂良久云:

‘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这里是指所有的人都讲说他的功德。

 

“如入宝山空手回”比喻在良好的机遇、条件下却一无所获。

语本《心地观经离世间品》:

“如人无手,虽至宝山,终无所得。

无信手者,虽遇三宝,无所得故。

”此中“宝山”,比喻佛法宝藏;“信手”,比喻对佛法的信仰之力。

有手,才能入山探宝而回,同样,有信力,才能得到佛法的真谛。

 

“自欺欺人”是用自已都未能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

《法苑珠林》卷七五引《佛说须赖经》云:

“佛言:

夫妄言者,为自欺身,亦欺他人妄言者,亡失一切诸善根本,于已愚冥,迷失善路。

妄言者,一切恶本。

断绝善行闲居之本。

”此以犯“妄语戒”者为“自欺欺人”。

后沿用为成语。

 

“衣钵相传”“衣”指“三衣”,即僧尼不同场合所穿用的三种法衣。

“钵”即僧尼所用的食器,由梵名钵多罗而来。

“衣钵”代表僧人随身所有之物。

佛教禅宗师徒间传法,常以衣钵为信,称为衣钵相传。

也比喻前人的学术思想或艺术手法对后人的影响。

 

“抛砖引玉”《五灯会元·赵州东院从谂禅师》:

“大众晚参,师云:

‘今夜答话玄也,有解问者出来。

’时有一僧便出,礼拜,谂曰:

‘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墼子。

’”意谓原来自已抛出一块砖是想引出一块玉,却不料引出一块砖坯。

后世将此为谦词,比作用粗浅的看法,引出成熟高明的意见。

 

“作茧自缚”此句表达了佛教的“自因自果”的观点,出自《楞伽经》:

妄想自缠,如蚕作茧。

如蚕作茧,以妄想丝,自缠缠他。

后俗语中用作茧自缚比喻自已做事不慎而使自已陷于困境。

 

“空中楼阁”出于《百喻经三重楼喻》:

谓昔有富翁,欲造三重楼。

木匠依吩咐,开始在地面上砌砖。

富翁惊问何故?

木匠答道:

“作三重楼呀!

”富翁急忙说:

“我不要下面二重,只要最上一层!

”木匠不胜惊异,说明不造下二重就不能造最上一层的道理。

但是,富翁还是执迷不悟,引来了众人的嘲笑。

佛教用这个比喻说明修行者应筑好根基,循序渐进的道理。

今多用以比喻虚幻的东西或空想。

“皆大欢喜”原为佛经结束语中的习惯用语。

如《维摩诘经.嘱累品》“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谓参加法会的大众听佛讲经说法后,都感到身心愉悦,无比欣喜。

后泛指大家都很高兴。

 

“顺水推舟”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应某种形势而说话、办事。

原为禅语,见《续灯录》卷七“到这里唤著顺水放船”“顺水推舟”在禅宗那里比喻随顺众生的机缘,开示说法。

 

“看风使帆”原为禅语,意为随缘,对机。

语本《五灯会元》卷十六“看风使帆,正是随波逐浪。

截断众流,未免依前渗漏。

”“看风使帆”是解释“随波逐浪句”的。

后变为“占风使帆”比喻顺着势头行事,多含贬义。

 

“借花献佛”佛说法时,诸天散花。

“借花献佛”典出《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

释迦佛过去世为善慧仙人,闻普光佛出世,欲觅名花供养。

遇一位青衣,密持七支莲花而过,莲花感善慧之诚,踊出瓶外,青衣大惊。

善慧“为欲成就一切种智,度脱无量众生”,愿以五百钱购取五支莲花。

青衣见其诚心,即以五花相赠,愿结生死之缘,又“请寄二花以献佛前,使我生死不失此愿”。

善慧旋至普光佛所,“即散五茎,皆住空中,化成台;后散二茎,亦止空中,夹佛两边”。

普光佛悬记善慧当来作佛,号释迦牟尼。

后因以“借花献佛”比喻借别人之物去做人情。

“森罗万象”即纷然罗列在眼前的一切事物,指天地万物。

出于三国时译出的《法句经》:

“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

 

“聚沙成塔”把细沙聚成宝塔,也作“积沙成塔”。

语出佛典。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

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

”这段偈子的意思是:

甚至于小孩子做游戏,也能聚沙为佛塔。

象这样的各种与佛结下善缘的人都已注定将成就佛果。

后比喻积少成多,常与“积腋成裘”合用。

例:

要懂得聚沙成塔、积腋成裘的道理,注意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滴油。

 

“镜花水月”亦作“水月镜花”。

《大日经》等佛经载有十喻:

幻、阳炎、梦、影(谓镜中之形像)、乾达婆城(海市蜃楼)、响、水月(水中所现之月影)、浮浪、虚空花(病眼昏花,于空中所见的种种花状幻象)、旋火轮。

密宗以此十喻观想此世界虚幻不实,而离贪染执著。

故此中镜乃指镜像,花指虚空花。

《景德传灯录》卷十四:

“三界六道,唯自心现,水月镜像,岂有生灭?

”后来人们多解作镜中花,水中月,用来比喻诗文中空灵的境界。

 

“鹦鹉学舌”《景德传灯录.药山惟俨和尚》“有行者问:

‘有人问佛答佛,问法答法,唤作一字法门,不知是否?

’师曰:

‘如鹦鹉学人语话,自语不得,由无智慧故。

’”禅宗强调直指人心的“顿悟”,反对在语言文字上拾人余唾。

“鹦鹉学舌”,即使学得维妙维肖,也无补于事。

后因以“鹦鹉学舌”比喻人云亦云,没有自已的见解。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佛教告诫修行者: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这里“道”指“道行”,即修行的功夫;“魔”指“魔障”,即魔罗所设置的障碍。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意思是:

修行的功夫每增高一尺,魔罗所设置的障碍就会增高一丈。

佛教有“十种魔障”乃至“四十五种魔障”之说。

修行者几乎时时、处处都有可能遇到魔罗所设置的障碍,必须提高警惕。

 

佛教是许多成语或典故的来源。

例如“唯我独尊”“六根清净”“盲人摸象”“不可思议”“不二法门”“

广结善缘”等成语均出自佛教。

(二)俗语和谚语

 

俗语和谚语是活跃在人们口头上的定型语句,其中也有不少词条都来源于佛教。

例如:

 

1.俗语

 

俗语,即指流行于民间的通俗语言,如“祝愿”“报应”“圆满”“恩爱”等等这些词的源头皆是出自佛教经典。

当我们上门求人办事的时候,会说:

无事不登三宝殿。

这是典型的佛教成语,三宝殿是指代表佛法僧的殿堂,原意是:

只有遇到事情时,才会想起到寺院寻求帮助,后来比喻登门求人办事。

我们替人求情时,会说:

不看僧面看佛面。

这又是典型的佛教成语。

僧、佛都是世人敬仰的对象,二者的阶次有高下,“佛”是佛教的信仰目标,而“僧”是佛教的信仰徒众,所以汉地有“不看僧面看佛面”的说法,用来比喻即便不顾某个人的情面,但也要照顾他的主人或长辈、亲友的情面。

 

“口头禅”禅宗的末流,好取现成的经语、公案、挂在口头上,作为谈助,被斥为“口头禅”。

“口头禅”完全违背了禅宗“顿悟见性”的宗旨。

后来,把口头上经常说的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话称为“口头禅”。

 

“前因后果”有因则必有果,有果则必有因,这是佛教讲的因果关系。

《涅槃经·陈如品》说:

“善恶之报,如影取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悔无追。

”这就是说善因必有善果,恶因必有恶报。

后来以“前因后果”指事情的整个过程。

 

“现身说法”出自《楞严经》:

“我於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佛菩萨均有法身、报身和化身。

化身是法身的妙用,能够自在变现,度化众生。

佛菩萨出于大悲心,不住于涅槃寂静中,出生入死,方便宣教,普渡众生,所说之法,多至“八万四千法门”。

后来,人们用自已的亲身经历和行为去劝说别人,也叫做“现身说法”。

 

还有“阎王催命不催食”“和尚无儿孝子多”“远来的和尚好念经”“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等等。

 

2.谚语

 

有源于佛教故事的,例如“生公说话,顽石点头”。

“生公”指晋初高僧竺道生,他是鸠摩罗什的高徒,悟性非凡。

传说他曾聚石为徒,讲《涅槃经》,说到断绝善根的人也有佛性时,群石为之点头。

比喻说理透彻,使悟性全无的人也信服。

 

有反映佛教思想的,例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佛指修行圆满的人。

放下手中的屠刀,马上就能成佛。

这是劝人改过向善的佛教语。

后来比喻坏人停止作恶,也会变成好人。

 

这样的谚语还有很多,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万般皆由命,半点不由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忍辱精进,禅定修行”等。

 

(三)歇后语

 

歇后语是汉语中独有的一种别具特色的语言形式,具有生动、形象、活泼、饶有趣味的特点,与佛教也有密切关系。

例如:

 

“菩萨拜观音,求人不如求已

”宋代诗人苏东坡曾与方外交佛印禅师同游杭州寺院。

东坡见大殿上的观世音菩萨手持数珠,东坡觉得奇怪,便问道:

“彼自是观音,自诵其号,未审何谓?

”佛印答道:

“求人不如求已。

”见宋·苏轼《问答录》。

本来,观世音菩萨是人们求拜的对象。

佛印就“自诵其号”而借题发挥,答了一句颇含机锋的话:

“求人不如求已”谓求别人帮忙还不如靠自已努力。

 

“阎王贴告示,鬼话连篇”。

阎王是管地狱的神,是小鬼的上司,所以阎王贴告示是让小鬼们看的,告示的内容便是鬼话。

比喻说一些不真实的话,骗人的谎言。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古时人的身高为八尺左右,举起手来也不过是一丈,而和尚的身高是一丈二尺,所以说是摸不到他的头脑的。

比喻弄不明情况,搞不清底细。

 

此类歇后语还有“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屠夫念经,假慈悲”等。

四、佛教的传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文章还是语言中,佛教词语使用已经非常普遍,只是很少有人会觉察到而已。

 

“生老病死”最早由佛教提出的,佛教认为这是人生所必须经历的四种痛苦,也称四相。

《法华经》言:

生老病死,四苦也。

《百喻经》言: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

为生老病死之所侵恼,欲求长生不死之处。

现今,生老病死指生育、养老、医疗、殡葬等大事。

 

“痴心妄想”来源于佛教,痴是佛教所说的三毒之一,三毒指贪、嗔、痴。

痴又作无明讲,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

佛教认为,正因为有痴心、妄心、贪心,所以众生才会有痛苦产生。

现形容一个人不切实际的想法。

 

“醍醐灌顶”出自佛教。

“醍醐”是从牛乳中提炼的精华,比喻佛法的最高境界。

“灌顶”是佛教密宗的一种形式,《大日经疏》言:

以甘露法水灌佛子之顶,令佛种永不断故。

现比喻恍然大悟,茅塞顿开之愉悦。

 

“不离不即”出自《圆觉经》,“不离不即,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是佛。

”真相与妄相有区别,即不即;但妄相乃真相显现,即不离。

后指若合若离,即不接近也不疏远,也做若即若离。

 

“当头棒喝”源于禅宗的一种修行方法。

禅门认为佛法不可思议,开口即错,用心即乖。

为了打破学人的迷执,不少禅师或用棒,或用喝,或者“棒喝交驰”,作为一种特有的施教方式,以促人领悟佛理。

后以“当头捧喝”、“当头一棒”泛指警觉迷误。

 

“味同嚼腊”《楞严经》卷八:

“我无欲心,应汝行事。

于横陈时,味同嚼腊。

”谓修行人清心寡欲,淡于世味。

后世以此比喻寡淡无味,了无情趣。

如《儒林外史》:

“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着性命去求他,及到手之后,味同嚼蜡。

 

“水涨船高”水位升高,船也随着上浮。

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增长而提高。

此语出于宋.

圆悟《碧岩录》第二九则:

“水长船高,泥多佛大。

”是引用继彻禅师的话。

原意为修福、修慧的功力越深厚,则悟境越高,成就越大。

 

“一丝不挂”原是佛教用来形容没有一丝牵挂,心地清净无染着。

现形容人赤身裸体。

 

“一尘不染”佛家指佛教徒修行,掘除欲念,保持心地纯净。

现形容环境的清洁,或比喻人品的纯洁。

 

“飞蛾投火”多作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单刀直入”佛教比喻认定目标,勇猛精进。

现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梦幻泡影”源于《金刚经》。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教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梦境、幻觉,和水泡和影子一样空无,转瞬即逝。

现用来比喻不实在、不存在的东西和不能实现的妄想。

 

“降龙卧虎”源于佛教故事。

一些高僧有神通,能用法力制服老虎。

现形容力量强大,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万劫不复”佛经中常常用“劫”来计算世间。

有大劫、中劫、小劫。

现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