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说明文阅读理解的方法.docx
《记叙文说明文阅读理解的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叙文说明文阅读理解的方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记叙文说明文阅读理解的方法
现代文阅读指南
写在前面的话
1、阅读材料的规范性:
与中学的任何课程一样,语文课培养的阅读能力也是规范的或是理想状态下的能力,学生阅读现代文的能力也大体局限在不同文体规范性的样板之内。
正因如此,高考现代文的阅读选用的材料,都是十分规范的文章,我们这里说的规范,包括中心明确、结构严整、相应文体要素清晰等诸方面。
这种规范性不是一篇或几篇的特例,而是全部阅读材料的共性,应当指出,这种规范性往往不是原始材料所具备的,而是命题者为规范而节选、改编而成的。
与高考现代文阅读材料的规范性截然不同,某些模拟试题选材不精,或保持材料的自然姿态,这当然达不到应有的训练目的。
2、语感:
准确地辨别和筛选文中重要信息和材料,需要具备书面语言敏锐的感知能力,有了较强的语感,阅读时就能准确地抓住关键所在。
敏锐语感的培养,靠一时的突击是不会奏效的,只有通过平时多读、多思考、多品味才能获得。
3、阅读的心理准备:
近年阅读以主观题为主,甚至全用主观题。
考生关键在于祛除恐慌心理,最忌一见长文、难文就心烦心慌,又忌一见短文就草率下笔,所以不管是何文章,都要镇静、认真地带着问题去读。
4、答题的基本步骤:
(1).初读:
感知全文结构、中心,勾画关键词句。
(2).看题:
审读题干,弄清所考知识点。
可以从客观题中获取信息,先打草稿。
(3).做题时,必须依序来做,出题者往往强调题目的整体性,系统性。
(4).语境求解的关键是:
做题时,必须紧扣中心作答。
第一篇:
记叙文阅读
记叙文阅读目标:
1、结构层次,文章思路,内容要点。
2、中心主题
3、写作特色
4、关键词、句、段落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5、人物形象特征,人物描写方法
6、线索
7、人称
8、环境描写
10、表达方式
11、顺序、倒叙、插叙
12、六要素
一、结构层次,文章思路,内容要点
1、怎样给文章分段?
(1).按情节发展划分:
抓过渡句、过渡段,有四分法,多指小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三分法多指记叙文(起因----经过----结果)。
如《皇帝的新装》分为“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展新装”。
(2).按时间顺序分:
抓时间词。
如〈〈老山界〉〉,“第一天:
下午、天黑、夜里、半夜,第二天:
黎明、下午”
(3).按地点的变化划分:
抓方位词的变化。
如:
〈〈藤野先生〉〉“东京—仙台—北京”。
《小橘灯》“乡公所楼上——小姑娘家——寓所——离村后”。
(4).按段落的内部关系划分:
A.总分关系:
大部分记叙文有“总—分—总”结构B.转折关系;C.并列关系D.因果关系E.递进关系。
如《谁是最可爱的人》“总写:
概括赞美——分写:
三个事例三个角度——总写:
收篇总结,再次赞美”
(5).按写了几件事或一个事物的几个方面来划分:
例如《春》“盼春”——“绘春”(春草图、春雨图、春花图、迎春图、春风图)——“颂春”
(6).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来划分。
(7).按描写角度(正面或侧面)来划分。
(8).按作者的情感变化来分。
例如:
《荔枝蜜》“不喜欢”——“想去看看”——“赞颂”——“想变成”
2、如何归纳段意、层意:
(1).抓段首或段尾的中心句或中心词:
如果中心句以转折、递进、因果句式出现,要取其正(重心)的部分,转折、递进句式以后为正。
(2).抓过渡句。
(3).逐句或逐段归纳内容要点,看几个要点之间是什么关系,并列关系相加相综合;偏正关系以正为主,抓主带次,谁为主,谁为次,要联系全文中心来定。
递进和转折关系都是以后为主。
(4).复杂段落,勾画重点词,连词成句,改造即成。
3、划分段落的步骤:
(1).先看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讲的什么意思,逐段归纳要点,排列出文章写了那些材料,解决“写了什么的问题”。
(2).理解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安排材料的,解决“怎么写的”的问题,再根据分段的依据分段。
4、划分段落的意义:
文章的结构是作者思路的体现,作者的思路是通过安排文章结构的次序体现出来的。
叶圣陶说:
“思想是有一条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
”结构就是这种思路的具体体现,我们阅读时只有把握住文章的结构,弄清文章的层次,包括段与段之间及一段内部的层次,才可能真正理解文章。
分段训练有助于我们写作,要写好文章,就要先会拆文章,会分析文章。
二、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看标题,标题表明内容。
如《回忆我的母亲》、《最后一课》。
2、抓文章的中心句、中心词,概括句(往往是第一段、末段的首句或尾句)以及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3、通过分段,看各段之间是何关系,并列关系相加,偏正关系以正为主。
三、如何归纳主题、中心思想:
1、分析写作背景,背景出主题出。
2、看标题,标题点明中心。
如《谁是最可爱的人》
3、看开头结尾的中心句:
大都是议论、抒情句,这些句子的作用在结构上:
总领下文、总结全文、承上启下、开篇点题、篇末点题;在内容上:
突出主题、画龙点睛、揭示深化中心。
例如:
《驿路梨花》的末句,“驿路梨花处处开”在结构上篇末点题,在内容上深化中心,歌颂了雷峰精神已经发扬光大。
4、抓文眼:
因为文眼是文章中最精彩传神的词语或句子,也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凝聚点,也就是中心词、中心句。
5、小说的主题应该从人物形象特征入手,通过故事情节来表现中心。
6、注意中心主题该深化要深化,要由小我向大我转化。
四、写作特色:
1、结构布局上:
①、巧妙的构思、曲折的情节。
②、首尾呼应。
③作铺垫、埋伏笔。
④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运用倒叙、插叙。
⑤、出人意料的结局。
⑥结构严谨、清晰。
⑦利用引文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2、表现手法(写作方法)上:
①、以小见大。
②、托物言志、借物喻人、象征。
③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④、景物烘托。
⑤、对比、对照、衬托(正衬、反衬)。
⑥欲扬先抑。
⑦、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3、语言特色:
1、婉约动人,生动形象,清新优美。
②、豪放粗犷。
③、诙谐幽默。
④、夸张、辛辣讽刺的语言。
⑤、朴素的语言饱含深情。
⑥、大量运用修辞手法。
⑦、句式骈散结合。
⑧、含蓄深沉的语言。
4、表达方式上:
①、先叙后议。
②、夹叙夹议。
5、选材剪材上:
①、详略得当。
②、选材典型、新颖、别具一格。
五、关键词语、句子或段落在文中的作用和含义:
1、结构上的作用含义:
1、前后照应:
指对前文(含标题)作必要的回应,照应是针对前文说的。
包含四种情况:
A、首尾内容呼应B、内容照应标题(开篇点题、结尾点题)C、前文作铺垫、埋伏笔,后文回应D、前文设置悬念,后文回应。
两个概念:
伏笔:
是对后文内容所作的暗示。
伏笔是针对后文说的,文章往往同时使用伏笔和照应两种方法,即前有伏笔,后作照应。
悬念:
引起读者期待心理并急于阅读下文的一种手段。
一种是通篇设置悬念,贯通全篇:
“前文设置悬念——引发读者寻根究底——释除悬念”。
另一种只是局部设置悬念。
②、承上启下。
③、总领下文或归结全文。
④、为后文作铺垫、为后文埋下伏笔(伏笔:
见上文解释)。
⑤、与后文形成对比、对照,反衬后文,从而突出中心。
2、内容上的作用含义:
1、语境求解,紧扣中心主题分析。
(文中开头结尾的议论抒情句,往往画龙点睛,点明升华主题)。
2、从修辞手法的作用上结合中心分析。
(例:
“小草青得逼你的眼”。
“逼”字运用拟人,形象生动的表现了小草的青翠,蓬勃的生命活力)。
③、找关键词,语境求解。
(例:
“后来到底寻了他一个不是”。
“寻”字是无中生有,表现贾雨村阴险毒辣,过河拆桥)。
说明:
★对文章相关的环境在文章的开头部分详写的作用:
为下文作铺垫,埋伏笔。
如《星空》中开篇对达里湖的美作详细的描写;又如《南极的植物》开篇对南极恶劣的生存条件作详细的描写。
★在文章的开头简略交待一些情况的作用:
为下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埋伏笔。
如《寻找生命归宿的年青人》开头一段。
《2002年眉山中考题》
★文章开头部分的景物描写的作用:
为下文展开作铺垫,或烘托了某种气氛。
如《夜走灵官峡》的开头起铺垫作用。
《驿路梨花》的开头烘托了气氛。
★议论抒情式的开头或结尾的作用:
往往起点明中心的作用。
★文章在开头要是有铺垫、伏笔,后面必有照应,这样才能结构严谨。
如《一面》中可累见到鲁迅先生后,他断定鲁迅“一定是个不平常的人”,此处是伏笔、铺垫,后面必有照应。
六、人物形象:
1、运用人物描写方法:
“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去分析人物性格特征,综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进行人手形象的整体分析。
同时不要忽略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2、各种描写都是为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感情、内心世界而服务的。
七、文章的线索:
1、线索的特点:
A、连贯性:
贯穿全文,不脱节,不跳跃;
B、始终性:
线头在开端、线尾在末段,线索在开头结尾都要有体现。
2、线索的分类:
①以某一事物为线索:
如《背影》以“背影”为线索,《枣核》以“枣核”为线索,《记一辆纺车》以“怀念纺车”为线索。
②以某一事件为线索:
如《社戏》中的“看戏”,《卖蟹》中的“卖蟹”。
③以某一人物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
如《夜走灵官峡》、《孔乙己》两文中都是以我的见闻和感觉为线索。
④以时间为线索:
如《老山界》、《驿路梨花》。
⑤以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
如《荔枝蜜》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春》以“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为线索,《白杨礼赞》以“赞美白杨树的感情”为线索。
⑥以地点或(行踪)的转换为线索:
如《散步》《老山界》。
⑦以景物的变化为线索:
如《海滨仲夏夜》。
八、人称:
1、主要人物(主人公)的确定:
最能表现中心的人物。
2、第一人称:
1第一人称可以是主要人物,也可以是次要任务。
2第一人称做次要人物的作用:
陪衬,穿针引线的作用。
③采用第一人称的优点:
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
缺点:
不能超出“我”耳闻目睹的范围。
3、第三人称:
①优点:
不受时间和室间的限;②缺点:
不如第一人称那样容易使读者感到亲切和真实。
说明:
有些文章采用第二人称,但仍然是通过“我”的角度来展示的,所以仍然属于第一人称。
九、环境描写:
1、社会环境描写一般指人为性的环境,可出现在文中任何地方,包括人物或事件。
如《最后一课》中“普鲁士兵正在操练”、“布告牌上传出的坏消息”。
2、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为故事情节的展开交待的时代背景。
3、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A、烘托、衬托人物的心理活动、思想性格、人物心情等。
B、渲染某种气氛。
例如:
《故乡》中对萧索破败的乡村景象的描写,渲染了沉寂、荒凉的气氛,烘托出我的悲凉心情。
《挖荠菜》中“夜色越来越浓,村落啦、树林啦、坑洼啦、沟渠啦,好象一下子全部掉进了神秘的沉寂里”这一环境描写,衬托出作者恐怖害怕的心理。
《七根火柴》中,“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那湿漉漉的衣服,那双紧闭的眼睛……一切都象整个草地一样,雾蒙蒙的。
”这段环境描写就衬托了无名战士坚强不屈,勇于牺牲的精神品质。
十、表达方式:
1、记叙:
侧重叙说和交待。
描写:
侧重于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与刻画。
2、说明:
对事物或事理作解说、介绍。
3、议论:
侧重于评论、分析、表明观点。
抒情:
侧重于情感的抒发、倾吐,一种是直接抒发感情,另一种是寄情于物,情景交融,间接抒情。
说明:
以记叙为主的文章叫记叙文,以说明为主的文章叫说明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叫议论文。
十一、记叙的顺叙:
1、顺序:
按先后的顺序进行顺序叙述。
作用:
使文章脉络清楚,自然流畅。
2、倒叙:
A、倒叙有两种,一种是把事件的结局先写出来,再按顺序记叙。
另一种是提到前面叙述的并不是事情的结局,而只是后面发生的事情,叙述由倒转顺后,并不是叙述到开头写的那件事情为止,而是可以发展下去写更多的事情。
B、倒叙文章段落的划分:
注意倒顺之间的起迄点,认清那些过渡句、过渡词。
C、倒叙的作用:
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3、插叙:
A、插叙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把叙述的线索中断一下,插进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一种是插入的内容跟时间有关联,在叙述过程中插入一段从前发生的事情,这种插叙必须交待起迄点,有过渡衔接的话。
另一种是对人物或情况作一些说明介绍,跟叙述的时间顺序没有什么关系,也不一定有过渡的话。
例如《故乡》中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就属第一种插叙。
B、插叙的作用:
对内容补充交待,帮助展开情节。
4、补叙:
补叙与插叙的区别:
插叙是文中事件的枝节,一般与所叙述的事件不是同时发生。
补叙是事件本身较重要的组成部分。
十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拟人、夸张:
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说明了或论证了)什么(中心或特征或论点),例如:
把石拱桥的外形比作“虹”,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石拱桥的外形美。
2、反语:
加强讽刺效果,强烈地讽剌了……
3、引用:
引用材料是为了表现中心内容。
4、反复:
强调作用,突出地表现了什么中心……
5、排比:
增强文章的句势、气势。
6、反问:
加强句子肯定或否定的语气。
7、设问:
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7、对比:
鲜明地突出了……(中心)
十三、语境求解法:
(阅读的基本方法)
1、“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中心”,这是语境求解的高度概括。
2、任何主观题都必须围绕中心作答。
虽然某些阅讯题,只涉及到局部,“就事论事”即可解答,但大多数题目,看起来是出在某个词、某个句、某个段落上面,但其思维均指向全文的中心,和全文的主题、结构、特色相关。
3、对主观填空题,首先确定答题的语言单位,是词、短语或句子?
4、规定字数的,把削减字数放到最后做。
5、尽可能用原文词、句,主要是一些关键性的字句。
十四、如何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或两句比较,哪一句更好?
)
1、从修辞上分析:
设句、反问、对比,褒贬感情色彩的不同,排比、拟人、反语、比喻,从修辞的作用上去分析。
2、从句式上分析:
①陈述句中,双重否定句语气最强,肯定句次之,否定句最弱。
②反问句式语气强烈,设问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感叹句表达某种强烈的感情;祈使句表达某种命令、禁止、请求的语气;递进句式和转折句式强调后半部分分句。
3、找关键词分析两句的不同之处,如:
《春》花下蜜蜂嗡嗡闹着(不能用叫),突出了热闹的气氛,如《中国石拱桥》大拱的双肩上(不能用两边)原句用拟人准确地说明了大拱的位置。
4、找关键副词,在程度上、语气上、范围上、时间上、估计等方面分析,如表限制、表估计、表修饰等。
5、从感情色彩上看有什么不同:
如“临终”不能用“临死”代替,一个为褒义,一个为中性。
6、看原句是否与上下形成了前后照应。
如果有照应关系,原句肯定好。
十五、描写在说明文和记叙文中的区别:
说明文中的描写是为了形象地说明事物特征,把事物说明得更准确、具体。
记叙文中的描写是为了把人和事写得有声有色、生动形象。
十六、文章引用传说、神话的作用:
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加神秘色彩,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如果是说明文,就在前面的基础上加上为了更好地引出说明对象,或更好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如果是议论文,在前面的基础上加上为了引出论题或论点,做事实论据,更好地证明论点。
十七、代词的指代内容:
瞻前顾后,向前后多读几句,然后将答案放回原文中,看是否符合文意,其中“这”往往指代前面的内容。
十八、词语的顺序能否互换?
1、按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安排词语顺序。
2、与上下文的语序是否相符合。
十九、怎样列小标题:
1、选用文章的中心词、中心句。
2、根据段意和中心思想概括。
二十、用一个标点把一个词单独分开的作用:
(或一个词、句独立成段的作用)
加强语气,强化效果的作用,更突出了……什么中心。
二十一、如何理解散文中出现主人公自述的丑陋的“隐私”?
突出了……什么中心思想,体现了文章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的特点。
第二篇说明文阅读
说明文阅读目标:
1、说明的顺序2、说明的结构3、说明的方法
4、说明的对象及特征5、说明的语言6、说明文的类别
一、说明顺序:
语段可以只用一种说明顺序,也可用几种说明顺序。
例如《人民英雄纪念碑》就是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来介绍十块浮雕。
1、空间顺序:
从外到内、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及近等。
标志:
注意方位词的转换。
2、时间顺序:
①多用于事物的演变过程,标志:
表时间的词语的转换,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从“三千年前”写到“现在”,中间还有许多历史阶段和时间词。
②此外,还有以生产或工作程序先后为序,适于说明某种物品的生产过程或使用方法,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符合事理,其标志为“首先”—“接着”—“然后”—“最后”,例:
《制作门帘》一文,以及植物的生长史。
3、逻辑顺序:
①由总到分,由概括到具体。
②由主到次。
③由果到因,由因到果。
④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如《蜘蛛》先说张网捉虫的情景,再阐释蜘蛛吐丝的生理机制。
⑤并列式结构:
并列写了几个问题,如《人类的语言》三段并列写了三个问题。
⑥由特点到用途。
事理说明文以逻辑顺序为主:
事物说明文中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常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物,常用空间顺序。
二、如何抓说明对象?
抓说明对象的特征?
①看标题,特别是标题中的修饰限制部分,往往是说明对象特征。
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蜘蛛》、《大自然的语言》就是标题点明说明对象或特征。
②抓中心句(首括句或段尾总括句)、承上启下句、概括句,有的中心句在第一段的开头或结尾,有的中心句在尾段的开头或结尾,有的中心句是文章中间的过渡句。
例如《松鼠》一文的开头“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就是中心句。
③抓各段的内容概括要点(或中心句),并列相加,偏正以正为主。
如果中心句是以转折、递进、因果句式出现,要取其正的部分,转折、递进以后为正。
三、说明文的结构层次:
说明文的顺序是说明文结构层次的内在依据。
1、先逐段归纳要点。
2、再根据说明顺序来同类合并分段。
四、说明方法:
1、种类:
①分类别;②下定义;③举例子;④作比较;⑤列数字;⑥打比方(引用、作诠释)。
2、作用:
①分类别:
使说明的内容……条理化、明晰化,给人清晰的印象。
②列数字:
精确可靠,揭示出事物或事理的特征和本质,给人以确切具体的印象。
③举例子:
增强说服力和可信度。
④作比较:
可以形成对比,鲜明地显示事物的特点。
⑤打比方:
使陌生、抽象的事物通俗、具体形象。
⑥下定义:
可以准确提示事物的性质和特点。
⑦引用:
充实说明内容,增加说服力和权威性。
3、下定义和作诠释的区别:
下定义必须对事物的本质属性作理论性的概括;作诠释只是对表面现象进行解释,比下定义要具体详尽一些。
五、说明文语言:
1、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准确性。
2、生动说明的优点在于语言的生动形象,更有感染力;平实说明的优点在于准确性比生动说明强,但欠生动形象。
3、分析加点词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其它文体也一样)
答:
分析加点的关键副词,如“基本上”、“大约”、“比较”、“一般”、“极个别”、“大多数”等,从程度、语气、范围方面去分析,是否表推测、表估计、表限制、表修饰等。
4、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
答:
不能,删去后原句就变成了……,这与事实不符,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六、说明文的类别:
1、事物说明文:
说明实体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等特征,如《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核舟记》。
2、事理说明文:
说明抽象事理,如《死海不死》、《人类的语言》、《食物从何处来》。
七、首段或末段的总括段如何填空白横线?
答:
先找出各分段的中心词句或用词语概括各分段的主要内容,理出各段的先后次序,归纳填空。
八、如何把一句话复位到原文中去?
答:
看原文所给的选择位置与该句话有何关系,比如总分关系、证明与被证明、因果、转折、递进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