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47页.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649351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204 大小:1.6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47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4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47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4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47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4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47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4页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47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47页.docx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4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47页.docx(20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47页.docx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47页

负数的初步认识

(1)

上课时间:

月日课型:

新授课总课时编号:

01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的例1、例2,以及“练一练”,练习一第1-4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如温度、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

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学习指导:

一、自主准备

1.找一只温度计,仔细观察,并将观察内容与家长交流;或上网搜索,了解有关温度计知识。

2.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二、自主探究

1.阅读课本第1页的例1。

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大声地读一读,并在下面写一写)

2.阅读课本第2页的例2。

思考:

怎样表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

3.想一想:

气温在()时候用正数表示,在()时候用负数表示,气温的正和负是以()为分界点的。

海拔高度呢?

三、自主质疑

你对正数和负数有了哪些了解?

还有什么疑问?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你知道今天的学习内容吗?

(揭示课题)你认为本节课应学会什么?

二、交流提升

1.认识温度计

知道测量气温要用什么吗?

(出示温度计)谁能把温度计向大家介绍一下?

(温度计的结构、计量单位、类型、表示温度的方法等)

2.交流例1

(1)出示例1,全班交流:

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

(2)小组交流:

以这三个城市的最低气温为例,说一说怎样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气温,正数和负数又是怎样读和怎样写的?

(3)全班交流。

(以0摄氏度为标准,0摄氏度以上用正数表示,0摄氏度以下用负数表示。

写正数时,正号可写出,也可省略不写,写出正号的,一定要读出“正”字,省略正号的,“正”字也省略不读,我们以前认识的数都是正数。

而写负数时,一定要写出负号,读时也一定要读出“负”字。

)(板书:

+20(20)、-20、0

3.交流例2

(1)小组交流:

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分别比海平面高或低多少米?

怎样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海拔高度。

(2)全班交流。

(以海平面为标准,超过海平面的用——正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用——负数表示。

)(板书:

+8844.4、-155)

(3)想一想:

气温在()时候用正数表示,在()时候用负数表示,气温的正和负是以()为分界点的。

海拔高度呢?

4.归纳总结

(1)小组交流:

说说你对正数和负数有了哪些认识?

(2)全班交流。

(3)相机引导小结:

像+20、+884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

像-20、-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三、巩固拓展

1.练习一第1题。

生自已阅读第5题后全班交流:

你知道了什么?

说说哪个是正数,哪个是负数?

2.练习一第2题。

全班交流:

你是怎么表示的?

为什么?

学生订正。

3.练习一第3题。

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追问:

正数和负数能写完吗?

4.练习一第4题。

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交流时,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0刻度线以上表示零上温度,每格表示10摄氏度,半格表示5摄氏度,特别要注意表示零下温度时数的方向)。

五、总结延伸

你有哪些收获?

你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负数初步认识

+20(20)、-20、0、+8844.4、-155

像+20、20、+884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

像-20、-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后记:

 

负数的初步认识

(2)

上课时间:

月日课型:

新授课总课时编号:

02

教学内容:

教材第3-4页的例3、例4,以及“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5-8题。

教学目标:

1.能在盈与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及相反方向运动等现实的情境中准确地应用负数,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2.通过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在现实情境中应用负数,体验负数。

教学难点:

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方向的量,体验负数的意义。

学习指导:

一、自主准备

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相反意义的量?

试着举例用正数或负数来表示。

二、自主探究

1.阅读课本第3页的例3。

从表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大声地读一读,并说一说表中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2.从例3的学习中,你知道()和()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通常情况下,怎样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

3.填写课本第3页的“试一试”。

4.阅读课本第3页的例4。

思考:

如何用图来表达学校、邮局、公园之间的相对位置?

(在下面画一画)

5.如果把向东走2千米记作+2千米,那么向西走2千米可以记作什么?

6.在直线上用点表示邮局和公园的位置

看了上图,你有什么发现?

三、自主应用

1.电梯上升15米记作+15米,下降10米记作()米,-20米表示电梯()米。

2.公交车上的售票员将下车3人记作-3人,上车4人记作()人,-5人表示()人。

3.知识竞赛抢答的评分规定:

答对一题得10分,记作+10分;答错一题扣10分,应记作()分。

王明答对12题,答错3题,他得了()分。

四、自主质疑

你认为本节课应学会什么?

你还有什么疑问?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你知道本节课应该学会什么?

(揭示课题)

二、交流提升

1.交流第3页的例3

(1)课件出示例3,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全班交流:

从表格中你知道些什么?

(2)小组交流:

对照表格,说一说一至六月份每个月的盈利或亏损情况。

(3)全班交流。

2.交流第3页的“试一试”

全班交流:

你是怎么填的?

填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学生订正。

3.交流第3页的例4

(1)课件出示例4,小组交流:

如何用图来表达学校、邮局、公园之间的相对位置?

(2)如果把向东走2千米记作+2千米,那么向西走2千米可以记作什么?

(3)在直线上用点表示邮局和公园的位置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看了上图,你有什么发现?

在直线上,0左边的都是什么数?

0右边的都是什么数?

从数轴上看,-2和2到0的距离相等吗?

-2接近2,还是接近0?

比一比它们的大小。

你有什么发现?

4.归纳总结

(1)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发现生活中的盈亏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也可以规定一个方向为正,另一个方向为负。

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相反意义的量?

举例用正数或负数来表示。

(2)完成课本第4页的练一练。

从这张记录单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指名说说线框中的数各表示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填空,集体订正。

题中两个意义相反的量分别是什么?

三、巩固拓展

1.练习一第5题。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2)提问:

每一题中分别用正数表示什么数量?

用负数表示什么数量?

两个量的意义有什么关系?

2.练习一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追问:

表格中收入用什么数表示?

负数表示什么?

3.练习一第7题。

(1)你是怎样填的、可以读一读吗?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2接近-4,哪个数更接近0?

思考:

正数和负数在数轴上的排列方向是怎样的?

4.练习一第8题。

(1)学生独立读题,了解题中两个意义相反的量分别是“上车人数”和“下车人数”。

(2)全班交流题目后面的3个问题。

5.第4页的“你知道吗?

学生先自主阅读,通过交流,使学生体会到中国古代文明对于数学发展的卓越贡献,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五、总结延伸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负数初步认识

正数负数

盈利亏损

收入支出

存入取出

上车下车

方向:

正数和负数,根据具体规定。

教学后记: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上课时间:

月日课型:

新授课总课时编号:

03

教学内容:

教材第7—8页的例题和“试一试”、“练一练”、及“练习二”的

第1—5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实际操作和讨论思考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自己的空间观念,初步知道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时的运用。

3.在动手操作、探究思考的过程中,提高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经历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框架、剪下书后的平行四边形。

自主探究方案:

一、自主准备:

1.下面的图形是一些不规则图形,你能想办法把他们变成我们学习过的规则图形吗?

(可以在图上画一画,移一移)

 

2.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常遇到一些复杂(不规则)的图形,可用什么办法探究它们的面积?

二、自主探究:

1.假如要你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你打算把它转化成什么图形进行研究?

我想转化成:

2.你能把右图中的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吗?

(可以剪下教材第115页的平行四边形,动手试一试)

 

3.思考:

(1)还可以怎样剪?

(2)转化成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

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3)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你能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吗?

猜想: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4.验证:

(剪下教材第115页的多个平行四边形)

将这几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求出面积,再填写下表。

编号

转化成的长方形

原来的平行四边形

长∕cm

宽∕cm

面积∕cm2

底∕cm

高∕cm

面积∕cm2

(1)观察、比较转化成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相关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2)我们的猜想正确吗?

(3)如果平行四边形面积用S表示,底用a表示,高用h表示,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

S=

三、自主质疑:

通过探究你有哪些收获(获得哪些知识,学会哪些学习方法)?

你还有什么疑问?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谈话:

你知道今天的学习内容吗?

(揭示课题)

你认为本节课应学会什么?

二、探究交流

1.交流例1

出示例1两个组图,组织小组交流。

谈话:

每组的两个图形,面积相等吗?

可以怎样比较,先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2)全班交流:

这两个图形的面积你是怎样比较的?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演示课件,动态展示剪、移的过程。

(3)总结提升。

明确:

通过剪、移,把一个不规则的多边形转化成规则的图形,再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这是数学上一种很重要的方法—转化。

2.交流例2

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全班交流:

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你是怎样转化的,课前已经思考了,现在谁来汇报?

(学生操作展示:

不同的剪法和拼法)

(2)组织比较:

不同的转化方法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讨论:

是不是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长方形?

(4)全班交流总结。

明确:

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长方形,只要沿着这个平行四边形任意一条高剪开、平移,就可以得到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3.交流例3

出示例3,全班交流:

你剪下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是多少?

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

(学生展示不同的平行四边形的转化)

小组讨论:

例3下面的三个问题。

全班交流总结: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它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面积相等,而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4.完成“试一试”

全班交流:

你是怎么算的?

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要知道哪两个条件?

5.完成“练一练”

全班交流:

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

面积是多少?

学生订正。

三、巩固拓展

1.练习二第1题。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

小组交流:

画出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

怎么验证自己画的平行四边形是否符合要求?

全班交流。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是5×3,画平行四边形时,既可以让高为3,底为5,也可以是底为3,高为5;还可以在底是3,高为5的情况下,让角的大小发生变化,也能画出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2.练习二第2题。

先指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再算一算。

全班交流:

你算出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订正。

3.练习二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4.练习二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

5.练习二第5题。

拿出你准备的长方形框架,拉一拉、看一看、比一比。

小组交流:

将一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周长变化了没有?

面积呢?

为什么?

全班交流总结:

将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周长不变,面积变小了,因为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底没变,高变短了。

四、总结延伸

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上课时间:

月日课型:

新授课总课时编号:

04

教学内容:

教材第9—10页例4、例5及“练一练”、“试一试”、“练习二”第

6-9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自己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自己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经历探究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材第115页的三角形。

自主探究方案:

一、自主准备:

1.说一说:

下面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你知道涂色三角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吗?

你是怎么想的?

()()()

2.思考:

(1)三角形的面积与它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2)有没有直接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呢?

(3)假如要你探究三角形的面积,你打算把它转化成什么图形进行研究?

我想转化成:

二、自主探究:

1.拼一拼:

从课本第115页上选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剪下来,看看能不能拼成平行四边形。

2.填一填:

你剪下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吗?

如果能,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各是多少?

请填写下表。

4.想一想:

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原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

三、自主应用:

试一试:

完成书上第10页的“试一试”。

四、自主质疑:

说一说:

(1)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的?

你还有什么疑问?

(2)你认为本节课应学会什么?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提问:

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你知道今天的学习内容吗?

(揭示课题)你认为本节课应学会什么?

二、交流提升

1.出示例4的方格图及其中的平行四边形。

全班交流:

每个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

小组交流:

你是怎么得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的?

说说你的想法。

全班交流:

有人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出三角形面积,也有同学先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除以2得出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会有什么联系呢?

2.交流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探究情况。

(1)出示例5:

展台出示各组的表格填写情况,各组派代表上台展示拼的过程。

小组讨论:

你剪下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

面积是多少?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

面积是多少?

(2)全班交流:

你有什么发现?

(即例5下面的问题)

(3)梳理、明确: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无论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

因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用字母表示三角形面积公式:

S=ah÷2

3.交流“试一试”

全班交流:

你是怎么想的?

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

学生订正。

三、巩固提升

1.完成“练一练”的1、2两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讨论交流: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弄清谁是谁的2倍,谁是谁的一半。

2.练习二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组织校对。

3.练习二第7题。

(1)多媒体出示第7题的方格图及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2)独立思考:

你认为图中哪几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为什么?

(3)小组交流:

分别是怎么想的。

(4)全班交流、总结:

可以通过计算,判断三角形的面积是不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也可以把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逐一比较,很快作出判断。

4.练习二第8、9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想法。

学生订正。

四、总结延伸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2倍一半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练习

上课时间:

月日课型:

练习课总课时编号:

05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13页练习二的第10—17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能比较熟练地应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3.养成良好的审题、检验的习惯,提高正确率。

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答有关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明确学习任务。

谈话:

最近我们研究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我们分别是怎么得到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的?

你有什么体会?

明确:

这节课进行相关的练习。

二、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二第10题。

(1)先组织观察:

观察每组的两道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2)猜想:

算式的结果可能会怎样?

(3)计算验证。

2.完成练习二第11题。

(1)读题,思考,尝试。

(2)全班讨论、交流:

要使画出的三角形的面积是9平方厘米,可以怎么想?

(学生可以自由上台发表意见,并在大屏幕上画出相应的三角形。

(3)小组交流:

画出的三角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

底和高的乘积是多少?

(4)全班交流:

要使画出的三角形的面积是9平方厘米,只要保证三角形的底和高乘积是18平方厘米。

(5)画错的同学在书上订正。

3.完成练习二第12题。

(1)媒体出示书上的三个图形,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

你量出的每个图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

面积是多少?

(3)学生订正。

三、提高练习

1.完成练习二第13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

要求一共产鲜花多少枝?

要先求什么?

(3)学生订正。

2.完成练习二第14题。

(1)学生独立尝试计算。

(2)组织交流:

种黄瓜、种辣椒的面积是多少,你分别是怎样算的?

(辣椒地的高是多少?

你是怎么判断的)

3.完成练习二第15题。

小组合作:

量出红领巾的底和高,再求出红领巾的面积。

展示交流。

(把红领巾对折后量高)

4.完成练习二第16题。

(1)媒体出示书上的两幅图,集体交流:

涂色三角形的面积各是多少?

(2)小组交流:

为什么底和高不一样,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却相等?

5.完成练习二第17题。

(1)学生独立尝试计算。

(2)组织交流。

四、拓展练习

1.练习二的思考题。

媒体出示七巧板图,每人拿出自己准备的七巧板,拼一拼,比一比。

小组讨论:

图中的每个图形各占正方形面积的几分之几?

全班讨论:

大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中等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小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你是怎么想的?

2.填空:

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等相底,面积也相等,如果这个三角形的高是8㎝,则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是()。

如果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是8㎝,则这个三角形的高是()。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

五、总结延伸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练习

三角形面积=底×高÷2

梯形面积的计算

上课时间:

月日课型:

新授课总课时编号:

06

教学内容:

教材14—15页例6、例7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三第1—3题。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自己探究,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公式,能应用公式进行正确计算。

2.学生通过操作和观察,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

探索发现梯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

在探究中理解梯形的上、下底与平行四边形的底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剪下书上第117页的梯形。

自主探究方案:

一、自主准备:

你能想办法求出下面梯形的面积吗?

(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

你打算怎样做,与同学交流。

(可以在图上画一画)

(3)假如要你探究三角形的面积,你打算把它转化成什么图形进行研究?

我想转化成:

二、自主探究:

(剪下课本第117页的6个梯形)

1.拼一拼:

剪下的梯形中,哪两个梯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动手拼一拼。

2.能拼成平行四边形的,求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再填写下表。

 

3.想一想:

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两个梯形有什么关系?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关系?

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

每个梯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想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梯形的面积=

三、自主应用:

试一试:

一块梯形麦田,上底36米,下底54米,高40米。

这块麦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四、自主质疑:

说一说:

梯形的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的?

你有什么疑问?

你认为本节课应学会什么?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提问:

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你知道今天的学习内容吗?

(揭示课题)你认为本节课应学会什么?

二、探究交流

1.出示例6,交流梯形的面积。

(1)组织汇报:

面积是多少。

(2)组内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3)组织全班交流.

2.出示例6,交流梯形面积的探究情况。

小组交流:

对照例6的表格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拼的,怎么填的?

讨论并交流例6下面的问题。

全班交流:

指名上台展示拼法,并对照拼图说一说: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下底有什么关系?

梯形的高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

梯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