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道德状况.docx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道德状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道德状况.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道德状况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道德状况
时间:
2012年01月01日09时00分来源:
《求是》作者:
秋石
字号:
『大字体中字体小字体』我要评论
在我国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日益变革的大背景下,包括道德在内的社会意识形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多样、多变的复杂情况。
当前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是应该怎样评价我国现阶段的社会道德状况,道德总体上是进步的,还是退步的?
这个问题已经超出单纯道德评价的范畴,涉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成就的评价,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评价我国现阶段道德状况的立场和方法论
考察道德现象,离不开具体的价值观立场、认识方法论和历史视野。
1.价值观立场。
道德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实践精神方式,与人的实践活动密不可分,渗透在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
这就使得人们容易把道德本体化和独立化,忘记道德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事实上,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是一定经济基础的反映,受经济基础制约,其独立性只有相对意义。
评价道德的价值是正还是负、性质是善还是恶,总是具有两方面的维度:
一方面,看决定道德发生发展的经济基础的性质;一方面,看道德对相应的经济基础起作用的性质。
从根本上说,建立在进步经济基础之上的道德,能够推动进步经济基础发展的道德,其价值为正、性质为善,反之,则价值为负、性质为恶。
从这个基本价值观立场出发,评价当前我国道德状况的性质,就要放眼广阔的经济社会领域:
根本标准,只能是生产力的标准,是经济基础的标准,是社会进步的标准,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标准。
2.认识方法论。
对当前我国社会道德状况进行评价,首先要把握全面的道德现象。
列宁曾说过:
在社会现象领域,“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也不如”。
在道德领域,所谓整体的普遍联系,就是道德在生产方式以及上层建筑历史变革总进程中的状况,就是道德反映和作用于经济基础以及同上层建筑其他方面相互作用的总联系方面。
这才是反映本质的道德现象。
3.历史视野。
经济进步与道德进步是同向还是二律背反,不能作静态的无谓争论,只能在人类历史进程的动态比较中来评判。
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事实来看,即便是在历史最黑暗的时期,人类道德进步的总趋势并没有根本逆转。
道德发展的这种客观规律同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今天,我们只有在历史的比较中,才能深刻认识到,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上的新中国,使中国人民在道德上和精神上获得了巨大跃进;而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在道德和精神上获得了新的巨大进步。
二、我国社会道德状况在总体上获得巨大发展进步
从正确价值观立场、科学认识方法论和历史视野出发来分析认识当前我国的道德状况,必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我国道德状况的主流是发展进步的。
1.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的变革,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为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道德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注入了持续的动力。
第一,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为全社会打下了共同利益的坚实基础,从而使社会共同利益成为中国社会道德的利益基础。
决定道德性质的直接基础是利益关系。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在全社会始终得到倡导和坚持的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其利益基础正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共同利益。
私有制作为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废除,使没落的旧道德特别是自私自利的道德原则,丧失了赖以存在的根本制度基础和利益基础。
这是中国道德发展史上翻天覆地的大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完善,使多种经济成分得到迅速发展,多种经济利益得以普遍实现。
不可否认,受私有经济成分发展的影响,受市场经济利润至上、等价交换等原则的影响,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道德观念和行为确实有了更加顽强的表现。
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从社会主流道德来看,集体主义道德原则,仍然是中国社会道德的主旋律,其最深厚的根据,就是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巩固了社会共同利益的基石。
同时,过去实行单一公有制时造成的利益“大锅饭”局面和平均主义道德弊端,得到了根本改变,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统筹兼顾,有了更大的伸展和实现余地,按劳分配原则获得了有力的道义支撑,自私自利并没有重新成为社会普遍的道德原则。
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不断改革完善的过程中,不断变革的道德,也给予经济发展以强有力的助推作用,与中国经济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的作用与反作用关系。
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些革命性的思想解放和制度创新,既对人们的传统道德观念产生了剧烈的冲击,也催生了与时代的发展进步相适应的新道德观念和新道德规范。
新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更新了传统的观念,激励着人们勇于变革、勇于进取、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在不断破除不符合时代精神的陈规陋俗的进程中,不断为人们的行为确立新时代的准则。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为全社会打下了共同道德价值的坚实基础,使以人为本和为人民服务成为中国社会道德的基本价值取向。
中国共产党诞生90多年来,自身进行了许多重大变革,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如一、坚定不移。
从为人民服务到以人为本,都是中国共产党为自身设立的最根本的道德价值目标、道德价值尺度和道德建设的核心。
党的这种道德价值目标和道德价值尺度,已成为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天经地义的神圣道德观。
第三,马克思主义为灵魂的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建立,从精神道德的意义上说,在于使人民群众通过认识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步的客观规律,通过认识人类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必将不断改造自身并升华自身的精神道德境界的客观规律,培育出对人类现实生活和未来前途充满正义、向善和光明憧憬的高尚社会理想与道德理想。
马克思主义的精神道德学说,本质上是以真善美的价值目标激励人们为创造和建设新社会奋斗的实践理论,帮助人们站在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的层面,把人类的终极价值、至善目标和解脱苦难的希望,寄托在人民大众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人自身的伟大社会实践中。
中国人民正是在实践马克思主义精神道德学说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人格和精神境界,不断建设真善美的新社会和新生活。
2.在新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基础上生长起来的崭新道德,以及不断开展的群众性道德建设活动,又反过来为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营造了良好的精神道德环境,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动力。
第一,经济的发展进步和道德的发展进步之间存在的作用和反作用的相辅相成关系,决定了经济的发展进步,决不可能建立在社会道德总体滑坡的基础之上。
一个伟大的事业,总是伴随着相应高尚的道义基础。
党在领导人民建设新社会新生活的进程中,始终高度重视社会的精神文化建设尤其是思想道德建设,用先进的道德思想武装人民,用高尚的道德精神激励人民,用优秀的道德榜样引导人民。
在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明确提出了“五爱”的社会公德规范。
从上世纪60年代起,在全社会广泛开展了学习雷锋和焦裕禄的活动。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都坚持对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成就作出新概括、任务作出新部署。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十四届六中全会分别通过了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决议,集中阐述和部署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战略任务。
党中央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方略,制定下发了世界政党史上第一部由执政党制定的专门部署道德建设工作的文件《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党的十六大以来,思想道德建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以及深入贯彻落实,使全社会在思想道德建设上更加自觉自信。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伟大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和全社会重视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新的里程碑。
第二,社会主流道德舆论和主流道德观念积极、进步、向善。
对社会整体道德质量的更高标准,对国民道德素质的更高要求,对社会向善价值追求的更紧迫期待,对社会各色各样败德行为的更严厉谴责,都深刻揭示了全社会道德状况向善前进的大趋势。
对人的正当利益的肯定、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对人的个性的肯定、对人权的肯定;改革开放意识、进取竞争意识、自由民主意识、公平公正意识、和谐包容意识、生态环保意识等的增长,无不是社会主流道德舆论和主流道德观念积极、进步、向善的表现。
第三,社会道德建设领域大大拓展。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以及经济道德、公共道德、新闻道德、生态道德等各个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道德建设的触角,日益向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延伸,道德调节社会关系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加深。
第四,社会道德榜样的层次愈加丰富多样。
道德模范的层次更加丰富多样,对人的道德评价的尺度也更加丰富多样。
从雷锋到郭明义,从焦裕禄到杨善洲,这些精神道德上一脉相承的道德榜样所践履的主人翁责任意识、无私奉献精神和坚守品格,始终代表着我们这个时代普通群众和领导干部道德风貌的主流。
第五,道德理论发展进步。
我国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越来越系统化、规模化和科学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指导全社会的道德建设,提供了扎实的理论支撑。
事实证明,我国道德的发展进步,在总体上是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同向的,道德建设的成就,在冰雪灾害、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以及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一系列检验社会道德状况的关键时刻,得到了充分的显示和证明。
三、我们面临的道德考验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中,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这些考验,也必然会在道德领域表现出来。
1.我国社会道德问题的主要表现。
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存在的道德问题,主要表现于一些时段、一些领域和一些人群。
第一,道德问题主要表现于一些时段。
我国道德领域出现受到普遍关注和产生广泛争论问题的时期,集中表现在改革发展的节点时期,比如,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初期,实行商品经济制度的初期,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期等。
新的政策特别是新的制度体制推行的初期,常常也是新旧社会规范(法律、行政和道德等)冲突的时期,旧规范往往失范,新规范尚待建立。
第二,道德问题主要表现于一些领域。
一是与市场经济联系紧密,容易发生权钱交易和容易受到金钱腐蚀的领域,是腐败、诚信等问题多发易发的重灾区。
二是现有道德严重失范的领域,比如,公共道德领域问题多发易发,一个重要原因,是现有道德所调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人群发生了重大变化:
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从农民到城市新市民;从单位人到社会人;从体制内的人到体制外的人;从国有制的人到个体、私营和外资等多种所有制的人等。
第三,道德问题主要表现于一些人群。
一是一些官员道德缺失。
突出表现在少数官员弄权谋私、钱权交易、贪污腐化等。
这些人的败德行为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最大。
二是一些企业和商人道德缺失。
突出表现在诚信缺失、坑蒙拐骗、制假贩假等。
三是一些文化名人道德缺失。
突出表现在沽名钓誉、抄袭剽窃、低俗炒作等。
四是一些公民道德缺失。
突出表现在不守公德、见危不救、以怨报德等。
正是这些局部的、少数社会成员的败德现象,无形中给民众带来了极大的道德压力和心理暗示,很多人因此认为社会正在逐渐滑向一个低信任度和缺德的深渊,进一步加剧了人们评价社会道德状况的悲观、消极情绪。
2.出现道德问题的主要原因。
第一,道德发展滞后性的原因。
道德的发展轨迹和经济的发展轨迹是同向的,但决非简单同步。
旧的道德观念将长久地影响人们,而新的道德观念转换成为人们的内心信念和行为规范,往往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期。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优秀传统道德相承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既是宣传思想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工作,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艰巨任务。
第二,体制机制不完善的原因。
在我国社会大变革、大转折、大发展的时期,道德问题往往折射的是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体制机制问题。
比如,最为群众诟病的一些官员贪污腐败的问题,虽然表现为官员的败德,但深层次的重要原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钱权交易多发频发,而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却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
比如,屡屡引发国内外关注的社会诚信缺失的问题,虽然表现为一些企业和商人的败德,但深层次的重要原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风险急剧加大,而社会征信等信用体系依然缺失。
比如,遭致普遍抨击的见危不救、不守公共秩序等问题,虽然表现为一些社会成员公德失范,但深层次的重要原因,是中国传统的“熟人社会”文化向“陌生人社会”文化不断转变,而社会控制和约束体系逐渐弱化。
比如,让人忧心忡忡的仇官仇富现象,虽然表现为一些社会成员的非理性心态,但深层次的重要原因,是社会收入差距拉大、贫富不均造成的社会心态失衡甚至扭曲。
第三,法治和德治还不完全相适应的原因。
社会上确实存在重法治轻德治的倾向,甚至有人对德治很反感,认为德治就是人治,德治是法治的对立面。
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当前败德行为的代价过低,并与违法行为代价过低的情况交织在一起,这是导致许多道德问题持续产生的重要体制机制原因。
第四,社会舆论放大效应的原因。
一例败德的突发事件,会引起一些小报小刊和网络媒体的亢奋、躁动以及持续、深度的追踪报道,道德“滑坡”的舆论也随之铺天盖地般传播开去。
而那些在默默无闻的场合、做着默默无闻的善事的平凡的道德模范们的事迹,却难以成为小报小刊和网络媒体关注报道的对象。
但是,在平凡的道德楷模的事迹报告会上,有哪一个动情至深而泪流满面的听众,能够赞成我们的社会已经全面道德“滑坡”的论点呢?
当前社会存在的这些道德问题警示人们:
道德考验必将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
但中国人民有信心经受住这一切考验。
因为社会的道德主流是进步、光明、向善的,因为社会的道德问题是发展前进中的问题,更因为中国人民从事着以真善美为价值前提和价值目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转载请注明来源:
求是理论网,原文网址:
·以正确道德示范呵护善的价值观
·薛涌:
市场有没有道德
·道德的力量
·我们需要怎样的“道德想象”
·道德建设应从常识出发
·周亚军:
制度,让道德更有力
·培养国民的道德自觉与自信
·周国平:
德行是从智慧中流出的
·道德情感背后的正义观
·今天怎样为道德撑腰
发表评论
**********转载请注明来源:
求是理论网,原文网址:
字号:
『大字体中字体小字体』我要评论
在我国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日益变革的大背景下,包括道德在内的社会意识形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多样、多变的复杂情况。
当前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是应该怎样评价我国现阶段的社会道德状况,道德总体上是进步的,还是退步的?
这个问题已经超出单纯道德评价的范畴,涉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成就的评价,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评价我国现阶段道德状况的立场和方法论
考察道德现象,离不开具体的价值观立场、认识方法论和历史视野。
1.价值观立场。
道德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实践精神方式,与人的实践活动密不可分,渗透在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
这就使得人们容易把道德本体化和独立化,忘记道德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事实上,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是一定经济基础的反映,受经济基础制约,其独立性只有相对意义。
评价道德的价值是正还是负、性质是善还是恶,总是具有两方面的维度:
一方面,看决定道德发生发展的经济基础的性质;一方面,看道德对相应的经济基础起作用的性质。
从根本上说,建立在进步经济基础之上的道德,能够推动进步经济基础发展的道德,其价值为正、性质为善,反之,则价值为负、性质为恶。
从这个基本价值观立场出发,评价当前我国道德状况的性质,就要放眼广阔的经济社会领域:
根本标准,只能是生产力的标准,是经济基础的标准,是社会进步的标准,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标准。
2.认识方法论。
对当前我国社会道德状况进行评价,首先要把握全面的道德现象。
列宁曾说过:
在社会现象领域,“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也不如”。
在道德领域,所谓整体的普遍联系,就是道德在生产方式以及上层建筑历史变革总进程中的状况,就是道德反映和作用于经济基础以及同上层建筑其他方面相互作用的总联系方面。
这才是反映本质的道德现象。
3.历史视野。
经济进步与道德进步是同向还是二律背反,不能作静态的无谓争论,只能在人类历史进程的动态比较中来评判。
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事实来看,即便是在历史最黑暗的时期,人类道德进步的总趋势并没有根本逆转。
道德发展的这种客观规律同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今天,我们只有在历史的比较中,才能深刻认识到,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上的新中国,使中国人民在道德上和精神上获得了巨大跃进;而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在道德和精神上获得了新的巨大进步。
二、我国社会道德状况在总体上获得巨大发展进步
从正确价值观立场、科学认识方法论和历史视野出发来分析认识当前我国的道德状况,必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我国道德状况的主流是发展进步的。
1.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的变革,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为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道德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注入了持续的动力。
第一,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为全社会打下了共同利益的坚实基础,从而使社会共同利益成为中国社会道德的利益基础。
决定道德性质的直接基础是利益关系。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在全社会始终得到倡导和坚持的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其利益基础正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共同利益。
私有制作为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废除,使没落的旧道德特别是自私自利的道德原则,丧失了赖以存在的根本制度基础和利益基础。
这是中国道德发展史上翻天覆地的大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完善,使多种经济成分得到迅速发展,多种经济利益得以普遍实现。
不可否认,受私有经济成分发展的影响,受市场经济利润至上、等价交换等原则的影响,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道德观念和行为确实有了更加顽强的表现。
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从社会主流道德来看,集体主义道德原则,仍然是中国社会道德的主旋律,其最深厚的根据,就是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巩固了社会共同利益的基石。
同时,过去实行单一公有制时造成的利益“大锅饭”局面和平均主义道德弊端,得到了根本改变,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统筹兼顾,有了更大的伸展和实现余地,按劳分配原则获得了有力的道义支撑,自私自利并没有重新成为社会普遍的道德原则。
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不断改革完善的过程中,不断变革的道德,也给予经济发展以强有力的助推作用,与中国经济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的作用与反作用关系。
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些革命性的思想解放和制度创新,既对人们的传统道德观念产生了剧烈的冲击,也催生了与时代的发展进步相适应的新道德观念和新道德规范。
新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更新了传统的观念,激励着人们勇于变革、勇于进取、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在不断破除不符合时代精神的陈规陋俗的进程中,不断为人们的行为确立新时代的准则。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为全社会打下了共同道德价值的坚实基础,使以人为本和为人民服务成为中国社会道德的基本价值取向。
中国共产党诞生90多年来,自身进行了许多重大变革,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如一、坚定不移。
从为人民服务到以人为本,都是中国共产党为自身设立的最根本的道德价值目标、道德价值尺度和道德建设的核心。
党的这种道德价值目标和道德价值尺度,已成为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天经地义的神圣道德观。
第三,马克思主义为灵魂的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建立,从精神道德的意义上说,在于使人民群众通过认识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步的客观规律,通过认识人类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必将不断改造自身并升华自身的精神道德境界的客观规律,培育出对人类现实生活和未来前途充满正义、向善和光明憧憬的高尚社会理想与道德理想。
马克思主义的精神道德学说,本质上是以真善美的价值目标激励人们为创造和建设新社会奋斗的实践理论,帮助人们站在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的层面,把人类的终极价值、至善目标和解脱苦难的希望,寄托在人民大众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人自身的伟大社会实践中。
中国人民正是在实践马克思主义精神道德学说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人格和精神境界,不断建设真善美的新社会和新生活。
2.在新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基础上生长起来的崭新道德,以及不断开展的群众性道德建设活动,又反过来为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营造了良好的精神道德环境,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动力。
第一,经济的发展进步和道德的发展进步之间存在的作用和反作用的相辅相成关系,决定了经济的发展进步,决不可能建立在社会道德总体滑坡的基础之上。
一个伟大的事业,总是伴随着相应高尚的道义基础。
党在领导人民建设新社会新生活的进程中,始终高度重视社会的精神文化建设尤其是思想道德建设,用先进的道德思想武装人民,用高尚的道德精神激励人民,用优秀的道德榜样引导人民。
在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明确提出了“五爱”的社会公德规范。
从上世纪60年代起,在全社会广泛开展了学习雷锋和焦裕禄的活动。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都坚持对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成就作出新概括、任务作出新部署。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十四届六中全会分别通过了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决议,集中阐述和部署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战略任务。
党中央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方略,制定下发了世界政党史上第一部由执政党制定的专门部署道德建设工作的文件《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党的十六大以来,思想道德建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以及深入贯彻落实,使全社会在思想道德建设上更加自觉自信。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伟大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和全社会重视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新的里程碑。
第二,社会主流道德舆论和主流道德观念积极、进步、向善。
对社会整体道德质量的更高标准,对国民道德素质的更高要求,对社会向善价值追求的更紧迫期待,对社会各色各样败德行为的更严厉谴责,都深刻揭示了全社会道德状况向善前进的大趋势。
对人的正当利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