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 第十章 机械与人 单元巩固训练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40485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7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 第十章 机械与人 单元巩固训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 第十章 机械与人 单元巩固训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 第十章 机械与人 单元巩固训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 第十章 机械与人 单元巩固训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 第十章 机械与人 单元巩固训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 第十章 机械与人 单元巩固训练题.docx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 第十章 机械与人 单元巩固训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 第十章 机械与人 单元巩固训练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 第十章 机械与人 单元巩固训练题.docx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第十章机械与人单元巩固训练题

第十章机械与人

一、选择题

1.升旗杆顶上有一个重要装置是(  )

A.定滑轮B.动滑轮C.滑轮组D.省力杠杆

2.如图所示的四种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B. 

                 

C. 

                 

D. 

3.卖茶杯的人,从货架上拿起茶杯;喝茶水的人,从桌面上端起盛茶水的茶杯,就两人克服茶杯重力做功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都是有用功        B. 都是额外功        C. 对喝茶的人而言是有用功        D. 对卖茶杯的人而言是有用功

4.下列有关能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动机工作的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B.高空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变小

C.摩擦生热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匀速飞行的加油机给飞机加油的过程中,加油机动能不变

5.如图所示的杠杆中,动力的力臂用

表示,图中所画力臂正确的是(  )

A.

B.

    

C.

D.

6.如图所示的四个过程将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  )

A. 

塑料圆筒滚动时皮筋越拧越紧B. 

麦克斯韦滚摆向低处滚动

C. 

运动员用拉弯的弓把箭射出去D. 

人造地球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

7.下列关于内能和机械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机械能越大,它的内能也越大

B. 物体的内能的大小与机械能大小无关

C. 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大,机械能也可能增大

D. 物体的运动速度减少时,机械能减小,内能可能不变

8.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若两滑轮组的效率分别为η甲、η乙,甲、乙两人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甲、F乙,则η甲:

η乙和F甲:

F乙分别是(不计绳重及机械摩擦)(    )

A. 2:

32:

3                        

B. 3:

23:

2                        

C. 1:

13:

2                        

D. 1:

12:

3

9.如图所示,“套圈”出手后,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套圈”由a到b过程中,动能逐渐增大

B. “套圈”在b点的机械能大于a点的机械能

C. “套圈”由b到c过程中,机械能逐渐变小

D. “套圈”由a到b再到c过程中,重力势能先变大后变小

10.关于做功,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举力做了功

B. 起重机吊着货物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一段距离,向上的拉力做了功

C. 重物竖直下落,重力做了功

D. 小球在水平面上滚动,重力做了功

11.两位学生比赛爬竿,他们的质量之比为4:

5,已知甲用18s爬到顶,乙用20s爬到顶,则两人匀速爬竿过程中所做功和功率大小是 (  )

A. 甲学生做功较少,功率较大                                

B. 甲学生做功较少,功率较小

C. 甲学生做功较多,功率较大                                

D. 甲学生做功较多,功率较小

12.如图所示,分别沿力F1、F2、F3的方向用力,使杠杆平衡,关于三个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沿F1方向的力最小         B. 沿F2方向的力最小         C. 沿F3方向的力最小         D. 三个力的大小相等

二、填空题

13.a、b、c是一个苹果下落过程中的三个位置.苹果经过位置________时重力势能最大,经过位置________时动能最大.

14.如图所示,能改变用力方向的滑轮是________滑轮(选填“A”或“B”),使用时它相当于________杠杆;若用大小为30牛的力F分别将甲、乙物体匀速提起2米,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则提起乙物体的拉力做功为________焦。

15.一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________转动,这根硬棒就是________.

16.使用机械可以极大地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1)如图甲,工人在铺设电缆时,要在转弯处安装一组导向轮,这组导向轮属于________ (选填“动滑轮”或“定滑轮”)

(2)如图乙,尖嘴钳是常用的电工工具,刀刃部分靠近转动轴,这是为了________ ,从而在使用时更加省力.

17.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俯卧撑运动,可将他视为一个杠杆,他的重心在A点,重力为500N,那么他将身体撑起,双手对地面的压力至少________N,若他在1min内做了20个俯卧撑,每次肩部上升的距离均为0.4m,则他的功率至少为________W.

18.小龙背着质量为25kg的实验器材从实验楼的一楼上到三楼,又沿走廊水平走了5m到实验室.每层楼高3m,小龙对实验器材做功________J.若在搬运实验器材的整个过程中小龙总共做功4500J,则小龙自身的体重是________N.(g=10N/kg)

19.陈老师和万老师体重相同,都从一楼上到四楼,陈老师走得慢,万老师走得快,则他们做功和功率大小比较为:

W陈________W万,P陈________P万;某天陈老师抱着女儿与万老师一起从一楼上到四楼,则W陈________W万,P陈________P万(填“>”“<”或“=”).

20.从________叫动力臂,从________叫阻力臂.

21.焦耳(1818﹣﹣1889)是英国物理学家,他为发现和建立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作了奠基性的研究,后人为了纪念他,把焦耳命名为________ 的单位(选填“能量、电流或力”),简称“焦”.轻轨列车需要减速停车时,停止给电机供电,同时将一电阻接入电机,列车失去动力后,由于惯性仍能继续前进,带动发电机转动,电阻发热,此过程中机械能最终转化为________ 能.

22.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筑物越建越高,“高空坠物伤人”事件时有发生.原因是物体所处的高度越高,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越________(选填“大”或“小”).当高处的物体坠落时,因重力势能转化为________能,从而带来安全隐患.

三、实验探究题

23.某学习小组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1)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选填“左”或“右”),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测量________.

(2)调节杠杆平衡后,在不同的位置挂不同数量的钩码,使杠杆平衡,得到如表中的实验数据:

 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6

 5

 5

 6

 2

 5

 10

 10

 5

 3

 4

 15

 6

 10

 4

 2

 20

 8

 

分析实验数据得到两种结论:

①F1+l1=F2+l2;②F1l1=F2l2.你认为正确的是第________(选填“①”或“②”)种结论,实验4中的阻力臂是________cm.

(3)如图甲所示,在杠杆的左端20cm处挂2个50g的钩码,而在杠杆的右端10cm处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往下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测力计的读数F=________N;如果测力计沿图中虚线方向向下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读数F′________F(选填“>”、“<”、“=”),g取10N/kg..

(4)杠杆在图乙的水平位置平衡后,用手使杠杆缓慢地转过一个角度(如图丙)后松手,杠杆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保持静止.

(5)如图丁所示采用另一种装置,已知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2cm,当弹簧测力计在C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拉力F的力臂大小为________cm,弹簧测力计示数大小为________N.

24.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a所示,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

(2)如图b所示,调节平衡后,左侧挂上钩码,在右侧用弹簧测力计(图中未画出)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为便于测量力臂,应使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________.

(3)操作过程中,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达到量程仍不能使杠杆水平平衡,你认为接下来合理的操作是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4)甲同学测出一组数据后就得出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乙同学认为他的做法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

四、综合题

25.撑杆跳高的过程中包含很多物理道理,如:

(1)运动员对竿施力的同时也被撑杆弹起来,说明________.

(2)弯曲的竿具有________能;

(3)运动员最终会落向地面,是由于运动员受到________作用;该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

26.如图所示,搬运工人用滑轮组在20s内将重为540N的重物匀速提升3m,所用拉力为200N.求:

(1)他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额外功是多少?

(3)拉力的功率是多少?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多少?

27.建筑工地上,需要利用拖拉机和滑轮组(如图所示)将质量为1.2×103kg的物体,拉到长100m,高50m的斜面顶端,测得拉动一个物体沿斜面匀速上升时拖拉机的水平拉力为4×103N,g=10N/kg,不计绳重及滑轮与绳、轴间的摩擦.

(1)在图中画出物体对斜面压力F的示意图;

(2)对物体做的有用功,以及此时滑轮组与斜面组合的机械效率;

(3)若动滑轮重1000N,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4)若拖拉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2kW,求拖拉机在水平地面上匀速拉动物体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答案解析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一、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国旗杆上的滑轮轴固定不动,所以应该是定滑轮,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分析】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

2.【答案】B

【解析:

A、手推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B、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B符合题意;

C、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C不符合题意;

D、扳手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杠杆分类方法的了解与记忆: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为省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为费力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为等臂杠杆.

3.【答案】D

【解析】

(1)卖茶杯的人,从货架上拿起茶杯,克服茶杯重力做的功是有用功

(2)喝茶水的人,目的是端水,因此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克服茶杯做的功是额外功.

故答案为:

D.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有用功和额外功定义的掌握理解情况,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4.【答案】D

【解析】A.电动机工作时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A不符合题意;

B.在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过程,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内能增加;故此过程中机械能变小,B不符合题意;

C.物体在摩擦生热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不符合题意;

D.匀速飞行的加油机给飞机加油的过程中,质量减少,速度不变,加油机动能减少,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分析】动能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速度,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高度.

5.【答案】D

【解析】因为动力的力臂的做法是通过支点作用线的垂线段,而A、B选项中线段与动力作用线不垂直,A、B不符合题意;又因为C选项中,表示力臂的不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线段,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分析】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

6.【答案】A

【解析】【解答】解:

A、塑料圆筒滚动时,速度变小,即动能变小,同时皮筋越来越紧,弹性形变程度变大,弹性势能变大,所以该过程是将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故A正确;

B、麦克斯韦滚摆向低处滚动,其质量不变,速度变快,动能变大,同时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变小,所以是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故B错误;

C、运动员用拉弯的弓把箭射出去,在该过程中,弓的弹性势能变小,同时箭的动能变大,所以是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故C错误;

D、人造地球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速度变大,即动能变大,同时相对高度变小,势能变小,所以势能转化为动能,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特点是物体的弹性形变减小,弹性势能减小;速度增加,动能增加.

7.【答案】A

【解析】【分析】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动能的影响因素是物体质量和物体的运动速度,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被举高的高度,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物体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内能是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它的大小与物体质量和物体温度有关。

A.物体的机械能越大,它的内能也越大   符合题意;   

B.物体的内能的大小与机械能大小无关   不合题意;

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大,机械能也可能增大 不合题意;

D.物体的运动速度减少时,机械能减小,内能可能不变  不合题意;

故选A。

【点评】理解掌握机械能和内能的决定因素是解决机械能和内能问题的关键。

8.【答案】C

【解析】【解答】

(1)机械效率η=

,因为甲、乙两人用滑轮组把相同的物体提升了相同的高度,所以所做的有用功相等.由于不计摩擦及绳重,所做的额外功就是克服动滑轮的重力所做的功,因此额外功相等,所以两滑轮组机械效率相同,即ηa:

ηb=1:

1;

(2)甲、乙两人所用的拉力的大小与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有关,a滑轮组由2段绳承担,即Fa=

;b滑轮由3段绳子承担,即Fb=

,其中(G=G物+G动),所以Fa:

Fb=3:

2.

故选C.

【分析】

(1)甲、乙两人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组成的滑轮组,把相同物体提升了相同的高度,在不计绳重和机械摩擦情况下,做的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根据η=

即可解答;

(2)在不计摩擦和绳重的情况下,甲图有二段绳子在拉动滑轮和重物,故甲拉力为F甲=12(G动+G物);乙图有三段绳子在拉重物,故乙拉力F乙=13

(G动+G物).掌握好“在不计绳重和机械摩擦情况下,有用功就是提升重物所做的功,额外功就是提升动滑轮所做的功”这一关系,在有些题目里能较快地得到答案.

9.【答案】D

【解析】

【解析】根据影响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来分析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

“套圈”由a到b过程中,“套圈”所处的高度增加,但它的速度减小,所以它的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小;

“套圈”由b到c过程中,“套圈”所处的高度降低,但它的速度变大,所以它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

故A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因为在整个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所以“套圈”在任何一点的机械能守恒,故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0.【答案】C

【解析】【解答】A、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有力但是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所以举力没有做功,故A错.

B、起重机吊着货物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一段距离,钢丝对重物有向上的拉力,在拉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了距离,所以拉力没有做功,故B错.

C、重物竖直下落,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所以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所以重力做了功,故C正确.

D、小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但是并没有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所以重力没有做功,故D错.

故选C.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

“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分析】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条件:

一是力,二是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此题考查的是力对物体做功的条件的判断,特别要好好理解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例如D答案,有力也有距离,但是因为物体的运动方向不是沿着力的方向,而是与力的方向垂直,这样力就没有做功.

11.【答案】B

【解析】【分析】爬竿做功属于重物上升做功的类型,做功的多少直接应用公式W=Gh来计算.功率公式为

​。

(1)做功的多少比较:

甲乙的质量之比为4:

5,可知甲乙重力之比也是4:

5;都是爬到顶,所以上升的高度之比就是1:

1;所以根据公式W=Gh,可知做功之比是4:

5,即甲学生做功较少.

(2)功率的比较:

甲乙做功是4:

5,所花的时间是18s:

20s=9:

10,根据功率公式

,可知功率之比为8:

9,即甲学生功率较小.

故选B

【点评】判断大小的题目,一定要抓住公式,利用公式来比较,不能图省事,凭自己的感觉来做选择.

12.【答案】B

【解析】【解答】解:

如图,三个方向施力,阻力和阻力臂相等,

∵三个方向施力,F2的力臂LOA最长,

∴F2最小(最省力)

故选B.

【分析】支点为O,阻力和阻力臂相同,找出动力F1、F2、F3的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臂最长的最省力,据此分析判断.

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

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二、填空题

13.【答案】a;c

【解析】【解答】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重力势能: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

故答案为:

a;c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力势能和动能的掌握情况。

属于基础题。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14.【答案】A;等臂;120

【解析】【解答】解:

(1)提升物体A时,滑轮的轴固定不动,是定滑轮;因为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

(2)B是动滑轮,绳的自由端升高的距离s=2h=2×2m=4m,提起乙物体的拉力做功为W=Fs=30N×4m=120J;

​故答案为:

A;等臂;120.

【分析】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利用力和距离的乘积可以计算功的大小.

15.【答案】固定点;杠杆

【解析】【解答】解: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杠杆.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故答案为:

固定点;杠杆.

【分析】杠杆是指一根能够绕某一固定点转到的硬棒.这个点叫做支点.

16.【答案】 定滑轮 ; 减小阻力臂 

【解析】【解答】解:

(1)工人在铺设电缆时,在转弯处安装一组导向轮,这组滑轮的轴是固定不动,不随货物升降的,所以是定滑轮;

(2)尖嘴钳的刀刃部分靠近转动轴是为了通过减小阻力臂,达到省力的目的.

故答案为:

(1)定滑轮;

(2)减小阻力臂.

 【分析】

(1)定滑轮是轴固定不动的,不随货物升降的.

(2)对杠杆分类: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为省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为费力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为等臂杠杆.

17.【答案】300;40

【解析】【解答】根据杠杆平衡知识可知:

F1L1=F2L2,F1×1.5m=500N×0.9m,双手对地面的压力F1=300N;他在1min内做功为W=nFS=20×300N×0.4m=2400J;则他的功率P=W/t=2400J/60s=40W.

故答案为:

300;40.

【分析】求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求出地面对手的力,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得双手对地面的压力;根据

求出1分钟做的功,利用公式

求出做功功率.

18.【答案】1500;500

【解析】【解答】解:

(1)从实验楼的一楼上到三楼,通过的高度为:

h=3m×2=6m;实验器材的重力为:

G=mg=25kg×10N/kg=250N;

克服重力做功为:

W=Gh=250N×6m=1500J;

水平运动过程中,由于力的方向竖直向上,距离的方向是水平,故沿走廊水平走了5m到实验室的过程中,小龙没有做功.

故整个过程中小龙对实验器材做功为1500J;

(2)小龙克服自身重力做功为:

W身=W总﹣W=4500J﹣1500J=3000J;

则小龙自身重力为:

G=

=

=500N;

故答案为:

1500;500.

【分析】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功的大小等于力乘以距离,即W=Fs.根据功的公式变形可求重力.

19.【答案】:

=;<;>;>

【解析】【解答】解:

(1)两人体重相同,上楼的高度相同,根据公式W=Gh可知两人做的功相等,即:

W陈=W万;陈老师用的时间大于万老师用的时间,根据公式P=

可知陈老师的功率小于万老师的功率,即:

P陈<P万;

(2)陈老师抱着女儿与万老师一起从一楼上到四楼,G陈>G万,而上楼的高度相同,根据公式W=Gh可知W陈>W万;两人用的时间相同,根据公式P=

可知陈老师的功率大于万老师的功率,即:

P陈>P万.故答案为:

=;<;>;>.

【分析】

(1)已知两人的体重相同,还知道楼的高度相等,根据公式W=Gh可比较做功的大小;又知道万老师走得快、用的时间少,根据公式P=

可比较功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