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下第6单元教案.docx
《语下第6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下第6单元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下第6单元教案
授课时间:
月日星期课型本学期第课时
21、七律长征(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3个生字;解释“只等闲、尽开颜、万水千山”的意思;并且体会词语在诗句中的所含有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诗句的意思,能联系重点词语体会诗歌的感情.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诗歌具有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巧用.
教学难点:
学习红军长征中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感情。
教学准备:
ppt
教学流程:
预习要求:
1.读通课文,标上小节号。
2.圈出一类生字,组词。
3.不理解的词语划下来,查字典理解,写在词语附近,查不到的课堂上交流。
一、一分钟演讲。
二、教学过程
(一)解题。
教师简介历史背景:
(二)学生自读课文,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三)范读、教读。
1.老师先范读课文,明显暗示出诗句停顿节奏。
2.学生按节奏试读,达到能读上口,会停顿的程度。
(四)读句、释词。
1.读每一句诗,先理解句中词语的意思。
(远征:
指二万五千里长征。
万水千山:
“万”和“千”都不是实数,而是说无数的山、无数的水,实指在长征中遇到的无数艰难困苦。
等闲:
平平常常的意思。
五岭:
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边境。
2.再读诗句,说说每一句话的意思。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红军战士不害怕在长征中遇到的无数艰难困苦,这些艰难困苦在红军眼里被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在红军眼里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在红军看来,不过像泥丸一样在脚下滚过去。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江两岸是悬崖峭壁,水流很急,激流拍岸,给人以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泸定桥上的铁索悬挂在水流湍急的江面上,使人有寒气逼人的感觉。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更让红军战士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过了岷山,心情豁然开朗,个个笑逐颜开,表现了红军历尽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的喜
三、作业设计
(一)用“——”画出带点字正确的读音。
远征难(nánnàn)更(gēnggèng)喜岷(mínmíng)山
尽(jǐnjìn)开颜五岭逶(wēiwěi)迤(yíyǐ)
(二)填空。
1、《长征》是的作品,他是我国杰出的革命家、军事家、文学家。
诗句中概括介绍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诗句是,。
读了这首诗,我的眼前浮现了红军战士、、
、、等五幅画面。
2、“五岭、乌蒙、金沙、大渡、岷山”是的代表。
这是毛泽东同志在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
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
四、板书设计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翻越五岭
长 疾跨乌蒙 气势磅礴
巧渡金沙江 语言
征 飞夺泸定桥 含义丰富
喜踏岷山雪
高度的艺术概括性
五、教学反思
授课时间:
月日星期课型本学期第课时
21、七律长征(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全诗。
2.理解诗句,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理解中间四句的意思,体会长征的艰难,体会诗歌表达的大无畏精神和英雄豪迈的气概。
教学重点:
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领会全诗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
教学准备:
课堂作业本、ppt
教学流程:
一、一分钟演讲
二、复习检测
1.听写词语
2.课文中几次写到了茉莉?
每一次写茉莉分别带给人什么感受?
三、复习检查。
1、朗读全诗。
2、指名背诵并解释全诗。
四、品诗、品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指名读开头两句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指导朗读这两句诗,进一步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自由朗读全诗,思考:
从哪些诗句中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
你是怎么想的?
让学生根据下面的提示,在四人小组里练说:
第一步先找出的是那一句。
第二步说说从这句诗中看出红军遇到了什么困难。
第三步说说红军是如何对待困难的。
3、学生交流后,汇报。
4、你能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吗?
5、想象诗句所展示的画面,体会“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等词语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1)轻声读中间四句诗,想象一下红军过五岭、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情景。
(观看录象)
(2)交流。
(3)讨论“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这四个词语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6、红军长征途中征服了万水千山,作者为何只选择五岭、乌蒙、金沙江和大渡河来写?
7、齐读最后两句。
师:
毛泽东用“更喜”来形容什么?
这突出了红军的什么精神?
五、总结。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伟大的长征虽然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了,但红军的英雄形象还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欣赏歌曲《长征》。
3.扩展阅读。
推荐毛泽东的另一首歌颂长征的词《忆秦娥.娄山关》。
六、作业设计
1.(用成语填空)红军在长征途中爬过了的雪山,穿越了的草地,历尽了千辛万苦。
当到达陕北时,红军战士已经累得,但是长征的胜利让他们乐得。
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军事史上的空前奇迹,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壮举,有力地证明了革命队伍无坚不摧。
2.长征是指党中央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1934年10月从福建出发,途经十一个省,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根据地,行程二万五千里,史称二万五千里长征。
3.有人这么理解:
从“暖”字可以推知巧渡金沙江在春天,从“寒”字可以推知飞夺泸定桥在冬天。
这样理解对不对?
为什么?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授课时间:
月日星期课型本学期第课时
22、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艰苦”“燃眉之急”造句。
。
2.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它融进了北进的滚滚铁流,融进了宣传鼓动员的竹板声里”等句子的含义。
3.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大意
教学准备:
ppt
教学流程:
预习要求:
1.读通课文,标上小节号。
2.圈出一类生字,组词。
3.不理解的词语划下来,查字典理解。
4.收集关于月的诗句
一、一分钟演讲。
二、谈话揭题
1、同学们,通过课前搜集资料,你了解哪些红军长征的故事?
(指名说)
2、师针对学生回答,简介一些红军长征的故事。
过渡: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长征最为艰苦的一段历程。
出示课题:
14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让学生齐读)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师简介彭德怀生平。
过渡: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
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
1、快速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指名回答)(课文记叙了红三军团长征过草地时,因为断粮,彭德怀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他牲口全部枪杀充饥的事。
)
2、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师随机纠正读音。
3、再读课文,本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
4、小组讨论课文可以分几段?
每段写了什么?
讨论交流:
第一段:
(1节)讲红军过草地时饥寒交迫,后继部队连野菜都挖不到。
第二段:
(2~20节)讲彭德怀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他牲口全部枪杀充饥的事
第三段:
(21节)讲大黑骡子的身影融进北进的滚滚铁流,融进了宣传鼓动员5的竹板声里。
5、指名按分好的段落朗读课文并评议。
四、指导写生字
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辅导。
五、总结全文。
六、作业设计
(一)注音。
骡子饥饿彭德怀絮语御寒警卫融洽宿营
(二)填空。
1.本文记叙了红军长征过草地时,因为
的事,表现了彭德怀的感情。
赞扬了他的精神。
2.彭德怀:
中国无产阶级、,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领导人之一,人,曾领导“”等著名战役,毛泽东赞扬他说:
。
3.长征:
1934年10月~1935年10月,历时两年,行程2万5千里,经过11个省市。
从江西瑞金出发到达陕北吴起镇。
毛泽东高度评价长征:
“长征是;;
。
”长征中发生了惊心动魄的故事有:
、
、。
七、板书设计
22彭德怀和它的大黑骡子
爱骡子 更爱战士
八、教学反思
授课时间:
月日星期课型本学期第课时
22、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燃眉之急、饥寒交迫”,会用“艰苦、燃眉之急”造句。
2.能用批注式阅读方法品读课文,在阅读、批注的过程中了解彭德怀杀大黑骡子的原因。
3.通过品读课文,感受彭德怀虽深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们的情怀,体会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教学重点:
运用“批注”式的阅读教学方式,学生自读感悟。
教学难点:
关注课堂生成信息资源,师生、生生对话交流。
教学准备:
ppt
教学流程:
复习检测:
1.听写词语
2.课文写了件什么事?
一、一分钟演讲
二、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
2.许多红军战士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地,有的再也没有爬起来。
这些,都被一个人看在了眼里,他就是——。
这时,他毅然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一起说)。
三、深入理解课文
(一)走进文本,品味彭德怀的“爱骡之情”。
1.找相关语句,感受“爱骡之情”。
(1)学生自由默读课文,划出相关句子。
教师巡视点拨。
(2)请将自己画出的句子读出来,简单谈谈感受。
(二)结合相关材料,体会彭德怀的“爱兵之情”。
1.师生交流为什么要杀大黑骡子。
2.恶劣的自然环境,敌人的围追堵截,没有一粒粮食,野菜、草根也找不到,马鞍、皮带都成了红军战士充饥的食物,很多人到达草地前身体已经很虚弱,有的倒在泥浆里永远也爬不起来了,有的小战士临死的时候,已经骨瘦如柴了。
作为红三军的军团长,彭德怀看到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而牺牲,又
(1)要杀大黑骡子了,此时彭德怀的心情真的平静吗?
能谈谈你的体会吗?
怎么能舍得?
于是,他决定——“杀骡子”,(板书:
杀!
)
(三)研读关键语句,品味彭德怀与战士的“互爱之情”。
1.学生交流预设:
2.全班交流。
四、品评精神,升腾文本。
枪声响了,永远带走了大黑骡子,它永远消失在了大家的视线里,漫漫征途再也见不到它的身影,它——(引读最后一节)
1.“融进”是什么意思?
你从两个“融进了”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读懂是大黑骡子给了战士们生命,是大黑骡子给了战士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2.红军长征,翻雪山,过草地,历尽艰难万险,战士们身无“御寒衣”,忍受着饥饿和寒冷,晕倒了能勇敢地爬起来,紧紧地跟上去。
”他们的力量从哪里来?
仅仅来自大黑骡子吗?
(是彭德怀关心战士,爱护战士的无私精神,誓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品质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每一位红军战士。
)
五、总结全文
默读课文,讨论:
作者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为课题?
六、作业设计
推荐阅读:
在漫漫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像这样可歌可泣的故事,数不胜数,曲曲动人情,篇篇催人泪!
建议大家去读《丰碑》《金色的鱼钩》《倔强的小红军》《草地夜行》《领袖将帅和他们的战马》等。
看完后,可以与其他同学交流感受,共享情感。
五、板书设计
22、彭德怀和它的大黑骡子
爱骡子
更爱战士
热爱革命事业
六、教学反思
授课时间:
月日星期课型本学期第课时
23、大江保卫战(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惊心动魄”、“闪烁”造句。
3.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地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教学难点:
初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教学准备:
ppt
教学流程:
预习要求:
1.读通课文,标上小节号。
2.圈出一类生字词。
3.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理解。
4.搜集萧红资料
一、一分钟演讲。
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师述:
曾经有这样一首歌唱遍祖国大江南北,许许多多的人为之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请听——《为了谁》。
2、过渡:
这首歌赞颂了抗洪救灾中英勇无畏的人民子弟兵。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1998年抗洪救灾的课文。
3、板书课题:
大江保卫战
4、教师简介背景
5、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归纳整理出几点。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顺,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嶙峋、肆虐、惊心动魄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3、思考分段,简述段意
第一段
(1):
写长江遭遇特大洪水,人民子弟兵打响了大江保卫战。
第二段(2~5):
写我部队官兵在大江保卫战中表现神勇,涌现出许多动人事迹。
第三段(6):
赞扬了人民子弟兵的精神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四、学习第一段
1、范读,思考:
这一段写了几层意思?
概括归纳:
一、灾情危急,二、奔赴战场
2、圈画出反映灾情危急的词语、标点,读一读并体会。
“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以及三个“!
”。
3、指导朗读。
4、画出子弟兵奔赴战场的词语,读一读。
“日夜兼程”、“挺进”
5、指导朗读,体会子弟兵们大战洪水的英勇气概。
六、作业练习。
童年就像一幅画,色彩鲜艳,线条柔美;
童年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童年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总结全文。
六、作业设计。
1.看拼音,写词语
Kuàijiébēngtāxīní rìyèjiānchéngpībōzhǎnlàng
()()()( )()
líng()晨()墓()角()罗绸缎
tā()实糟( )崩( )( )拉
2.填空
(1)本文是一篇洋溢着时代气息的,记述了
动人情景,热情歌颂了
(2)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采用的方法,从不同侧面反映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气概。
七、板书设计
大堤抢险(面) 英雄
23、大江保卫战 铁汉本色(点) ↓
勇救群众(面) 铭记八、教学反思
八、教学反思
授课时间:
月日星期课型本学期第课时
23、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品位,理解文中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3.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点:
1.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教学难点:
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勇于帮助别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ppt作业本
教学流程:
复习检测:
1.听写词语
2.说说课文如何分段
一、一分钟演讲。
二、复习导入
1、齐读第一段(媒体播放灾情,渲染气氛),说说主要内容。
三、学习第二段
1、默读,思考:
这一段写人民子弟兵在大江保卫中的动人事迹,主要写了哪几个典型事迹?
2、学习事迹之一:
大堤抢险
(1)听录音、看插图、画句子,“——”画战士们是怎样做的,“~~”画战士们是怎样想的。
(2)看媒体播放战士们抢险的场面,身临其境地体会战士们的心情。
(3)把你想到的用笔写下来,在交流。
(4)指导朗读,面对险情,战士们的大无畏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
3、学习事例之二:
铁汉本色
(1)自由读,说说这一层主要讲了什么?
(2)你觉得黄晓文是个怎样的人?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准备用自己的话来说说黄晓文的事迹,先同桌说,再集体交流。
(4)体会“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
,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
” (5)课前搜集了资料,你还知道哪些感人的事迹?
4、学习事迹之三:
勇救群众
师过渡:
在大江保卫战中,子弟兵们除了保卫江堤,还要救护遇险的群众,这方面的感人事迹也是数不胜数。
(1)轻声读第五节,画出你受感动的句子。
①同桌先交流,交流你感动的原因。
②再集体交流。
☆“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晃晃的电杆。
”(体会到群众正在危险中,战士们迫不及待地进行营救。
)
☆“……”(体会到子弟兵救人的事例数不胜数。
)
☆“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
”(体会到子弟兵急人民所急,把生的希望留给人民,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他们无愧于“军旗”、“军徽”,他们不愧是人民子弟兵。
)
☆“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向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
”
(2)体会了这么多,那么在你们心目中,子弟兵们是怎样的形象呢?
请用笔把他们写下来。
再交流。
(3)朗读,选择你喜欢的句子背下来。
(4)齐读这一节。
四、总结。
1.引读第六节。
2.有一首歌《为了谁》,唱的就是这群可歌可泣的抗洪英雄,让我们一起再来聆听,永远记住这群英雄,在歌声中结束这堂课。
五、作业设计
1、像文中黄晓文那样的抗洪英雄我还知道,我们可以用这些成语来赞美他们。
2、描写水势盛大的成语有
3.“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这副对联表现了和。
它是由“”改写而成的。
六、板书设计
大堤抢险(面) 铭记
23、大江保卫战 铁汉本色(点) ↓
勇救群众(面) 英雄
七、教学反思
授课时间:
月日星期课型本学期第课时
习作六-----写一个我崇拜的人(第一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训练学生写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提高学生写人的能力
2.学会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特点,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
3.继续锻炼、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采用比赛的办法,让学生了解习作的重点,更易于接受,从而产生倾吐表达的欲望,奏响心曲,实现理与趣的和谐相融。
教学难点:
1.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采用比赛的办法,让学生了解习作的重点,更易于接受,从而产生倾吐表达的欲望,奏响心曲,实现理与趣的和谐相融。
2.教学准备:
课堂作业本、ppt
教学流程:
预习要求:
1.读通课文,标上小节号。
2.圈出一类生字词,不理解的词语划下来,查字典理解。
一、一分钟演讲。
二、导入语
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过许多人:
父母、同学、老师……通过书刊、电视等也了解了很多人:
革命前辈、英雄模范、时代精英…在这些人中,相信大家一定有自己喜欢或者崇拜的一个人,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他(她)吧。
只要大家好好听,用心想,认真写,说不定你写的作文还能上报呢。
⒉指名若干学生汇报。
⒊教师小结:
听得出来,大家心中都有自己喜欢或者崇拜的人,他(她)们不仅仅是我们身边的同学、老师、朋友、亲人……还有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体育健将、影视名人等。
三、说说自己喜欢或者崇拜的人
(一)导语:
前两天,就让同学们预习了本次习作要求,大家都作了相应的准备。
下面就把你喜欢或崇拜的人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二)提出说的要求:
1、想好要介绍的人有什么特点,他(她)的哪些方面表现出了这些特点,他(她)长什么样?
说话有趣吗?
有没有在说话、做事方面和他人不一样的地方等等。
2、重点讲清你为什么喜欢或者崇拜他(她),他(她)的哪件事你喜欢或者崇拜?
你崇拜他(她)什么?
3、谁都可以,只要是你喜欢或者崇拜的人都行。
(三)、练习说。
1、先想后说。
2、先四人小组练习说,然后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参加班内比赛。
3、进行班内比赛,一人说,其余评分。
4、师出示评分标准:
(满分5分)
5、根据学生说的情况,给以相应评判。
6、选出本次说人物的冠军。
四、根据所说,打草成文。
(一)、师相机点拨。
(二)、生列提纲,师巡视。
及时给予个别辅导。
五、修改习作交流评议
1、反复朗读细心修改
2、交流习作师生评议
⑴朗读习作。
请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们听的学生读,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哪些地方写得好?
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
⑵学生自评。
让读习作的学生自我评价,体验习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⑶师生评价。
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习作的评价,要引导公正客观地评价他人的习作,分享他人习作的快乐。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授课时间:
月日星期课型本学期第课时
练习6(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解长征,激发学生对长征故事的兴趣。
诵读和熟记12个词汇。
2.让学生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和历史文化知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和历史文化知识。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和历史文化知识。
教学准备:
ppt
教学流程:
预习要求:
1.预习练习6
2.搜集身边的“新词儿”
一、一分钟演讲。
二、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谈话导入:
同学们,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创举,它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激动人心、可歌可泣的故事。
本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几篇这样的诗文,今天我们继续关注长征。
(2)播放《四度赤水出奇兵》,要求对照题中的歌词来听。
(3)简介《四度赤水出奇兵》的故事背景。
(4)学生再认真看歌词,了解大意。
质疑、点拨。
(5)学生再细读这段话,同学之间交流。
(6)布置学生课后找相关故事读读。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读题并带着问题再次读歌词,重点看看两个看看两个“重”字在歌词中的不同读音和意思。
(引导、培养学生细读的习惯)
(2)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师生小结。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再次听录音,边听边体会其中的感情。
(2)引导体会歌词特点:
写得雄壮,音韵很和谐。
(3)在弄懂内容、体会情感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诵读。
(4)指名学生有感情地诵读。
三、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诵读并背诵《清平乐六盘山》。
(1)指名试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