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一中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综述.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38410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01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山一中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唐山一中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唐山一中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唐山一中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唐山一中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唐山一中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综述.docx

《唐山一中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山一中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综述.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唐山一中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综述.docx

唐山一中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综述

唐山一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组题人齐雪茹

卷(选择题共70分)

一、本题共55小题,1—40题每小题1分,41—55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图1为我国东部某省针对地势低洼积水区开发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

读图1回答1~2题。

 

1.该农业生产模式,将

A.因地制宜,减轻盐碱B.降低区域整体海拔

C.减轻农民劳作负担D.导致严重的农药污染

2.最适宜推广该农业生产模式的地区是

A.三江平原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D.珠江三角洲

图2为世界某区域简图。

读图回答3~4题。

3.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用立竿测影法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发现①城市一年有两次立杆无影,一次是2月5日,则另一次的日期大致是

A.5月5日B.8月6日C.11月7日D.12月8日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月份,①②两地河流都进入汛期

B.7月份,①地盛行东南风,②地盛行西北风

C.①地为常绿阔叶林,②地为落叶阔叶林

D.①②两地沿岸气候都受寒流影响

下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运动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B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

C受热带气旋的影响

D受强冷空气的影响

6.当P天气系统强盛时,下列关于印度半岛的说法

正确的是

A.此时是德干高原一年中凉爽的时候

B.此时印度半岛农田干枯,土地龟裂

C此时是乞拉朋齐降水量最多的时候

D此时印度半岛西南季风来得早,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如右图所示X-Y线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PQ为锋面,回答7~8题

7.关于PQ锋面性质及雨区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A.为冷锋,雨区位于PQ西北侧

B.为暖锋,雨区位于PQ东南侧

C.为暖锋,雨区位于PQ西北侧

D.为冷锋,雨区位于PQ东南侧

8.图中山脉东侧的地形地势特征是:

A.西高东低B.东高西低C.北高南低D.南高北低

2013年9月国家领导人访问了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并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行程如图5所示。

读图,回答9~10题。

9.从北京到土库曼斯坦再到圣彼得堡,不可能有的自然带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

10.图中A地冬季气温比B地高得多,导致此差异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洋流

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图示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

因素有

①旱涝 ②台风 ③凌汛 ④风沙 

⑤寒潮⑥盐碱化⑦缺水⑧低温

A.①②③④B.①④⑥⑦

C.③④⑤⑦D.②③④⑧

12.适宜在图示平原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

作物有

A.水稻、油菜、茶叶B.春小麦、亚麻、甜菜

C.棉花、玉米、甘蔗D.冬小麦、棉花、花生

北京市某校“地理社团”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右图中大图表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小图示意苏门答腊岛。

读图完成13~14题。

13.下列地理现象与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与②风向不同——大气环流不同

B.③与④气候不同——海陆位置不同

C.⑤与⑥自然带不同——海拔高度不同

D.①与⑥植被相似——气候类型相同

14.苏门答腊岛曾多次发生重大泥石流灾

害,其原因有

①距海较近,降水丰沛②地形崎岖,坡度较大

③多火山灰,土质坚实④处板块边界,岩石破碎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下图是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

读图回答15~16题。

15.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海水侵蚀B.风化和风蚀C.冰川侵蚀D.流水侵蚀

16.图中由海水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是

A.岩洞B.岩礁C.沙滩D.海岸

科考人员在河西走廊发现了一种类似于蜂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距今已有上亿年,周围有4-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右图是该地区地质剖面图。

读图回答17~18题

17.形成“蜂巢”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流水沉积

18.此处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A.沉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喷出

C.岩浆喷出-沉积-外力侵蚀-地壳抬升

D.岩浆侵入-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

图示范围内,植被种类丰富,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亚热带常绿林、温带落叶林、山地针叶林、山地草原、高寒草甸、高寒荒漠、地衣均有分布。

据此回答19~20题。

 

19.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降水差异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纬度低,且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

B.乙地位于河流谷地,焚风效应显著,降水最少

C.丙地深处大陆内部,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

D.丁地海拔高,太阳辐射强,空气上升运动显著,降水最多

20.关于图示地区的陆地自然带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由甲到丙体现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由甲向西体现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由甲到丁体现了垂直地带分异规律D.由丁到乙体现了地方性分异规律

读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和我国人口增长预测图,回答21~23题。

21.若我国人口进人婚育的平均年龄为25岁,则下一次生育高峰出现的时段大约在

A.2010—2015B.2015—2020C.2025—2030D.2030—2035

22.据图,有关目前我国人口再生产具有的特点,正确的是

A.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低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23.我国人口总数达到最高峰的时间大约在

A.2020B.2028C.2035D.2040

24.右图是某地的气温和降水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是地中海气候B.该地是温带季风气候

C.该地河流7、8月份开始进入汛期D.该地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读甲、乙两区域图(图13),回答25~26题。

25.甲、乙两区域共同的优势资源有

A.石油B.铁矿C.水能D.太阳能

26.乙地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A.破坏森林导致水土流失B.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

C.大气污染导致土壤盐碱化D.沿湖围垦导致降水量减少

2013年6月19日一场罕见雾霾袭击新加坡。

读图回答27~28题。

 

27.罕见雾霾袭击新加坡,雾霾烟尘来自

A.苏门答腊岛B.加里曼丹岛C.爪哇岛D.马来半岛

28.用于对雾霾的分布范围监测系统还可用来

A.出行导航  B.规划城市道路交通  

C.进行矿物地质探测D.建立城市管理数据模型

29.图7为甲地与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差年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一年中均有两次直射B.甲、乙两地纬度相差20°

C.M、N两日太阳直射点与甲乙两地纬度差相等D.乙地位于南半球

海岸线的进退主要受到流水沉积、海水侵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读某海岸线历史变迁图(图5),回答30~31题。

30.近现代以来,图中海岸一直以堆积作用为主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1.图中乙处的海岸线变化较大,下列关于其所受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4至12世纪,侵蚀作用为主        B.12至15世纪,堆积作用为主

C.15至19世纪,侵蚀作用为主       D.19世纪至现代,堆积作用为主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乌裕尔河下游地区,区内湖泊星罗棋布,河道纵横,水质清澈、苇草肥美,沼泽湿地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

黑龙江省政府将扎龙自然保护区作为全省重要的保护对象。

读下图,回答32~33题。

32.下列关于扎龙湿地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③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④气候寒冷,地下水位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3.对扎龙湿地进行重点保护的主要目的是

A.涵养水源B.调蓄洪水C.美化环境D.保护生物多样性

34.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判断,下图中M地的气候成因及特征是

A.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B.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

C.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

D.夏季受西风带的影响,高温多雨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冬、夏日照时数空间分布。

读图完成35~36题。

35.导致该区域西部冬、夏季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高度B.天气状况C.昼夜长短D.海拔高度

36.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四地中最适合建太阳能发电站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013年夏季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受高温灾害影响。

图3为“2013年7月某日14时副热带高压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37~38题。

37.此时,下列地区最可能出现高温晴热天气的是

A.西南地区、西北地区B.日本北部、朝鲜半岛

C.长江中下游、黄河下游D.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38.图中数码所在地区最可能有台风活动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右图是“中纬度某地剖面示意图”,此时正经受某天气系统的影响。

分析完成39~40题。

39.观测发现,该天气系统过境时的夜晚气温较高,主要原因是

A.有降水,大气中水的相态变化会放出热量

B.云量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多

C.云量增多,大气的逆辐射增强

D.云量增多,地面长波辐射增强

40.图中天气系统一般出现在下列哪种气压状况图中(单位:

hPa)

 

图2示意的是我国正在建设中的敦煌至格尔木铁路(T),全长约506千米,计划4年竣工。

据图,回答41~42题。

41.T铁路开通后,由敦煌至格尔木的路程大为缩短,不再绕行的甲、乙两省级行政区中心城市分别是

A.银川、西安B.银川、兰州

C.兰州、西宁D.兰州、成都

42.总体考虑T铁路所经地段

A.沙丘连片B.北高南低C.沟壑纵横D.起伏和缓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43~44题。

43.图中P—Q两地间有一座桥梁,该桥下溪流的正常水位最接近

  A.55米    B.65米    C.85米    D.95米

44.当地环保部门在桥下采样检测水质量,发现有高浓度的农药残留。

这些农药最有可能

来自下列哪一个地区

  A.甲    B.乙    C.丙    D.丁

读世界某区域图(图4),据图示信息,完成45~46题。

45.据图示信息推断,甲城市白昼最短日应出现在

A.4月B.6月

C.10月D.12月

46.对Q湖的成因,解释最合理的是

A.冰川刨蚀地表而成B.火山口积水而成

C.岩浆堵塞河道而成D.断层陷落而成

【2013·济南模拟】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气压带,⑤⑥⑦表示风带。

读图回答47~48题。

47.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低气压带—冷暖空气相遇形成B.⑤—低纬信风带—东南风

C.②—高气压带—空气冷却下沉形成D.⑥—中纬西风带—西南风

48.当图中④地周围出现极夜时,下列地理现象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武汉梅雨B.南京伏旱C.北京寒潮D.哈尔滨洪涝

【2013·安徽示范高中第一次联考】1492年,哥伦布航海期间,每天都用船上的象限仪观察北极星,只要数据为28°,他就坚信自己航向正确。

读哥伦布航海线路图和所使用的象限仪图,回答49~50题。

49.哥伦布每天用象限仪观察北极星,保持28°,是为了

A.顺风航行B.顺水航行C.向西航行D.向西南航行

50.在航行途中,如果只考虑海水运动,船只行驶较快的是

A.甲航段B.乙航段C.丙航段D.丁航段

读图4,回答51~52题。

 

51.与乙地相比,甲地

A.气温年较差小B.年降水量多C.冬季风强盛D.太阳辐射弱

52.形成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太阳辐射B.地形C.大气环流D.海陆位置

图2为纬度42°附近某区域沙尘暴遥感影像,其中黑色部分为海洋,浅色部分为陆地和沙尘。

该区域荒漠直抵海岸,来自陆地的沙尘在海洋上空形成了一条条弧线。

读图,完成53~55题。

53.图示区域位于

A澳大利亚太平洋沿岸地区

B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

C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

D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

54.影响图示区域降水量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地形D大气环流

55.图示区域气候类型主要为

A.温带海洋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

56.(16分)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地理信息小组将所搜集资料进行了整理后,向全班同学做了汇报交流。

图7所示M区域(阴影区)约占某国陆地面积的23%。

通过该国政府的支持和科研人员的努力,这片昔日的荒原,现如今已变成可以实施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世界新粮仓,在该国M地有“谷物带”之称。

(1)推测M地区利于发展大规模机械化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6分)

(2)简述农业科研人员在改造M地区可能采取的有利措施。

(4分)

(3)该小组认为M地的农业生产模式可以复制到同纬度的非洲东部地区。

听汇报的思思同学提出了“不宜在非洲复制”的相反看法,请为思思同学的反驳提供论据。

(6分)

57.(14分)图(a)是世界某区域的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温线图,图(b)是其区域简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a)(b)

(1)图(a)中回归线地区沿海与内陆、东岸与西岸的年均温差异很大,试分析原因。

(4分)

(2)读图(a),描述回归线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6分)

(3)图(b)中大陆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试分析其成因。

(4分)

唐山一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1-5:

ABCBD6—10:

ADABD11—15:

BDABA16—20:

CBABD

21—25:

BBBDA26—30:

BACDC31—35:

CADBC36—40:

ACACB

41—45:

ABBDB46—50:

DDCCD51—55:

CDDCB

56.(16分)

(1)地处高原地区,地域开阔,地势较平坦,地表环境较单一。

(6分)

(2)改良酸性土壤(添加熟石灰、增施有机肥);培育新品种;提高灌溉技术等;提高粮食作物产量等。

(4分)

(3)(同纬度的非洲地区)自然条件虽然与M地相似,但地表状况略显复杂,(2分)经济水平,科研能力仍然较低,农业生产技术较落后。

(6分)

57.(14分)

(1)内陆比沿海气温高,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导致;东岸比西岸气温高,是因为洋流的影响。

(2)大致上由东岸向西岸逐渐减少。

湿润的东南信风给东岸带来大量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多;向西则信风越来越干燥;东岸受暖流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

(3)北部:

离岸风,上升流。

南部:

寒暖流交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