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37989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2016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2016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说勤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10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懂得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深入感悟文章的内涵。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解题:

题目中的“说”就是谈、讲的意思。

这是一篇说理类的文章。

读了这个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文章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又是怎样把这个道理说明白、说清楚的呢?

)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分段。

1、听课文录音,想一想:

课文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

2、交流(只要求说出大概意思就可以了)

3、引导分段。

 

(1)学生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在哪里提出了观点?

又是怎样证明这个观点的?

课文最后又是讲了什么?

 

(2)交流。

 (3)根据以上问题给课文分段,并在文中作好记号。

三、分段读通课文。

1、先拼读生字,读熟新词。

2、分段读通课文。

 自己练读——指名读——纠正读音,指导读通长句——齐读。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一段,画出中心句。

2、出示:

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

是勤奋。

 

(1)这里的“桥梁”是什么?

 

(2)把那句自问自答的句子换一个说法。

 (3)过渡:

是的,勤奋是实现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相机出示:

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讨论:

“鲜花”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汗水和心血”又是指什么?

 (4)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5)出示:

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比一比,你更喜欢哪一句?

为什么?

——齐读后一句。

3、齐读第一段。

4、当堂背诵第一段。

五、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自己设计记忆字形的方法,感到困难的在下面打“?

”。

2、交流自学情况。

3、指导书写“枕”、“末”、“惯”、“基”。

4、钢笔描红。

六、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3:

读一读,再抄写。

2、背诵第一段。

3、区别形近字组词。

未()悄()社()梁()渡()

末()稍()杜()粱()度()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懂得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的道理。

2、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3、略知说理文的篇章结构,摆事实,讲道理。

重点难点:

懂得勤奋能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勤奋也能使基础较差的人成为可用之才,不应自暴自弃。

懂得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勤能补拙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学习了第一段,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二、细读第二自然段

1、课文围绕“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

”这一中心,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

(相机板书:

司马光、童第周)

2、大家一定还记得一年级学过的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司马光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

板书(天资聪明)

3、天资聪明的司马光长大后取得了什么成就呢?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讨论:

(1)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什么?

“终于”这个词说明了什么?

“警枕”的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司马光怎样用汗水和心血去浇灌的?

(引导学生边读边找出书上有关词语和句子。

理解“滚瓜烂熟”“一遍又一遍”)

(3)司马光的事例告诉我们(板书):

“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4)自由练读第二自然段

(5)指名读,师与生一起评点,是否读出了司马光的刻苦、勤奋?

4、小结:

砸缸救人的司马光从小就天资聪明,但是他依然始终如一地勤奋学习,最后写成了名留千古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这就充分说明了“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三、细读第三自然段

1、学生自学,完成下列思考题,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有关的词句画出来:

 

(1)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

 

(2)童第周的情况和司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

 (3)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为什么他同样取得了成功?

 (4)童第周的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小组交流讨论

3、师生围绕思考题交流探讨

4、学生讨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这句话的含义,老师相机板书。

5、指导朗读

6、让学生根据板书小节,引导学生明确:

不论天资聪明还是基础比较差的人,只要勤奋,都可以成才。

7、齐读两句名言,大家认为这两句名言好吗?

好,就让我们一起把它抄在自己笔记本的首页,时刻勉励自己。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主要写了什么?

2、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3、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谈谈学习了这一课的感想,并写在小作本上。

五、总结课文:

(略)

六、作业完成课后思考题3、4两题。

附、板书:

          13、说勤奋

 司马光(天资聪明)         编成《资治通鉴》

           勤奋是通往

           理想境界的桥梁

 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      完成蛙卵剥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教材分析:

本文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住破寺,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的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中的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中国的医药学史上,有一本空前巨著,板书《本草纲目》,它是医药科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作者就是,板书:

李时珍。

2、通过课前的预习,你对李时珍这个人物有多少了解?

学生自由畅谈。

3、今天我们就要阅读一则他在创作《本草纲目》过程中发生的故事。

写全课题:

李时珍夜宿古寺

二、质疑

1、指名学生朗读课题

2、读了这个课题以后,你有什么疑问呢?

请学生回答。

3、请学生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

李时珍晚上寄宿在古寺中。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能够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四、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出示本课生字,词语,指名学生朗读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对于难读的词语,请学生多读两遍

3、交流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的?

能够解决的,马上师生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留到下节课的教学中。

五、理清文章的主要段落大意

六、朗读课文

七、生字教学

八、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完成习字册的上的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精读课文,通过重要段落,分析体会人物形象感知人物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16、李时珍夜宿古寺

2、读了这个课题,我们的脑海中不禁闪现出这样一个问题:

李时珍为什么要夜宿古寺呢?

请小朋友赶紧拿起课文,到课文的第一、小节中去找找答案,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二、教学课文第一、二节

1、指名一位学生朗读课文一、二节

2、你知道李时珍夜宿古寺的原因吗?

指名学生交流。

(因为他们一心想赶路,错过了客店)

3、从这一点中,你体会到什么?

4、从这两小节中,你还知道李时珍师徒察访药材怎么样?

(让学生联系“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已经走了好几个月”来自由交流交流)

5、是啊,长时间的长途跋涉没有减缓李时珍师徒前进的脚步,为了赶路,他们错过了客店,这就是李时珍夜宿古寺的主要原因。

6、齐读第一、二节

三、学习课文三、四节

1、是的,前不见村,后不着店的荒野上,李时珍师徒焦急地走着,突然前方的树丛中隐约出现了房屋的轮廓,走近前一看,哦!

是一座—“古寺”(生答。

出示古寺的图片)

2、小朋友,这是一座怎样的古寺啊?

请你细细读读课文第四节,将描写古寺的相关语句画出来!

3、学生朗读,做标记

4、交流:

 一座破败的古寺、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5、读了这几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古寺的条件非常的差,很久没有人来了,很危险等等)

6、你能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吗?

7、读好这句话“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厚厚的蜘蛛网。

四、分析课文5-12节

1、为了察访药材,为了修好《本草》,这些对李时珍来说已经算不得什么了!

师徒俩毅然决定在古寺中寄宿一夜!

2、小朋友,请你自己读读课文5-12节,去看看一下李时珍在古寺的生活,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在旁边简单地做做批注。

3、学生认真读课文,在有感触的地方做上批注。

4、交流:

 非常仔细

 ●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若有所悟。

 ●出示两中药材的图片,请学生看

 ●抓住李时珍的动作来说说体会

 ●朗读体会

 非常爱劳动人民

 ●抓住李时珍的语言来体会

a.李时珍笑着问徒弟:

“庞宪,觉得苦吗?

”(“笑”字,让学生联系课文的前前后后,说说这种真的苦不苦?

b.“恩,长年累月地------值得的。

”(两组对比,住在破庙里和住在家里,万民得福和自己吃苦,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 

c.“庞宪,趁着大好-----记下来吧。

”(放弃自己休息,在月光下记录)出示他在月光下记录的图片,你想对他说写什么?

5、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但李时珍还在认真辨别着,记录着。

五、拓展说话

1、同学们,我们今天学的这个故事(朗读课题),仅仅是发生在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中的一个故事,你还了解他的哪些故事?

(指名一两个学生说)

2、正是由于李时珍这种不畏艰辛,认真踏实的作风,才发现了很多有用的中药,例如课文讲到的:

忍冬花初开时,-----消暑解寒。

胭脂草------治虫咬伤。

刀豆子-----治呃逆。

鸡肠草------

3、你还知道哪些中药?

说说它的药效!

4、中国医药学的史册上要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世界医药学的史册上也要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他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医药著作《本草纲目》(出示图片),此时,瞻仰着他的象,看着这本《本草纲目》,你想说些什么?

18.维生素C的故事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介绍维生素C作用的科普小品。

文章采用故事的形式,借助于曲折的情节,生动地向读者介绍了维生素C的有关知识。

学情分析

本文为略读课文,学生只要能读顺读通,理解内容,弄清维生素C对保持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就可以了。

课堂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注重课内外延伸,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老师每天都给同学们一颗维生素C,你们知道维生素C吗?

2、那维生素C是怎样被发现的,又是被谁发现的呢?

3、今天我们就来读一个《维生素C的故事》。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质疑

1、自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再读课文,质疑(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海上凶神”这种怪病有什么症状?

病重的船员是怎么对哥伦布说的?

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说?

病重的船员为什么在荒岛上能转危为安?

“海上凶神”这种怪病的原因是什么?

病重的船员在荒岛上是靠什么维持生命的?

3、疏理学生质疑,布置学习活动:

 ①动笔读书:

读读找找,自己解疑。

 ②真情播音员:

文中有许多感人的话,请你找出你觉得好的地方,

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再有感情的朗读一下。

4、交流。

(课件展示相关内容:

哥伦布简介、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等)

三、总结延伸

 课件出示有关维生素的小知识。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理解有关词语,用“奇妙”“甚至”造句。

3、通过反复朗读,理解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来对诗好吗?

老师说上半句,你说下半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海内存知己

(1)会对吗?

齐对(天涯若比邻)

(2)连起来读两遍。

(3)这是唐朝诗人王勃的名句,意思是说,四海之内,如果我们是知心朋友的话,那即使你远在天涯也会觉得我们是天天见面的邻居。

当然“天涯若比邻”只是诗人对朋友的劝慰,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还不能真正做到“天涯若比邻”。

然而历史在进步,科技在发展,21世纪的我们却真真切切地做到

(出示)“虽然对方远在天涯,但是却让人感觉近在咫尺。

(1)齐读

(2)找出两组反义词远(近)天涯(咫尺),天涯是说距离远,咫尺是说距离近。

(3)这句话中还有一组关联词(虽然……但是)这是组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在朗读时,我们应该强调前半句,还是后半句呢?

(4)指导朗读,一组同学读前半句,齐读后半句。

2、同学们,那到底是什么东西那么奇妙,能让远在天涯的人觉得近在咫尺呢?

板书: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3、你想走近国际互联网吗?

你想了解它吗?

你想到网上漫游,让我们再次读课题,把你的渴望,好奇读出来。

二、质疑自学。

1、那么你想知道国际互联网那些方面的知识呢?

2、生质疑。

 同学们想了解的内容还真不少,限于课文有限内容,我想我们只能解决其中三个问题,其他的问题就留给同学们课后探究了。

3、出示问题:

 

(1)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

 

(2)国际互联网是怎么工作的?

 (3)国际互联网与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

4、自学探究: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能回答这三问题的句子,并做上记号。

5、小组交流:

同学们能把你自学的结果与同学们交流吗?

三、作业:

1、抄写词语。

2、继续研究问题。

3、朗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复习词语。

2、上节课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

二、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1、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呢?

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

2、指名读,出示:

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之珠织成了一张团团包住整个地球的“大网”……起来的。

 

(1)齐读

 

(2)国际互联网有什么特点呢?

(大)它像什么?

(巨型的蜘蛛网)

 (3)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到它的大呢?

(巨型、团团包住、大网、无数条、亿万台)

 (4)我们再次用朗读体会这张团团包住的巨大的网。

 (5)国际互联网看不见,摸不着,请你听老师的朗读,并且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把这张能把地球“团团包住”的神奇的网。

 (6)让我们再一次体会一下这张神奇而巨大的网。

(齐读)

 (7)这里的“网”是指一般的网吗?

那它指什么?

(国际互联网);这里的“线”是指一般的“线”吗?

 (8)“网”不再指普通的网,“线”不再指普通的“线”,它富有了新的含义,所以要在“网”和“线”上加双引号,这篇课文里的很多词语都加上了双引号请你注意那是表示特殊意义。

 (9)引读:

这里的线不再是指普通的线,这里的线有的是看的见的();也有的是看不见的(),这些“线”上飞速流动着()、()、()它们能够在短短的几秒钟内跨过()传到()。

3、同学们,国际互联网是怎么工作的呢?

 (出示)国际互联网是看得见的()、()看不见的()来传递文字、声音、图象等信息的。

 

(1)情境体验,了解关系。

 学到现在我们也比较累了,来轻松一下。

 

(2)现在老师不是你的老师了,角色变一变,就当一回你们的奶奶吧,行不行?

 (3)前几天,我收到悉尼朋友的一封信,看完信,我就拿出信纸,准备写回信。

我儿子在一旁就嚷嚷开了:

“妈,都什么年代了,干吗不上网,发电子邮件啊?

”“年轻人什么都爱赶时髦,什么网不网的,写封信,老朋友照样能收到。

孙子、孙女们,是奶奶有道理呢,还是你爸爸有道理啊?

 (上网发电子邮件只要几秒钟,速度快)

 要速度快,成啊。

我不写信了,打个电话,也只要几秒钟就能听到老朋友的声音了?

 (如果你上网,在网上和亲朋好友通电话,不仅能传来对方的声音,还能显现他的形象呢!

 是吗?

那可太奇妙了,我还真想看看几十年未见的老朋友如今是什么模样了?

我年纪大了,出门诸多不便,我能在国际互联网上看到我最喜欢的京剧吗?

我能买到我所需要的日用品吗?

俗话说:

活到老,学到老。

我能在网上学到英语吗?

那国际互联网还真是无所不能了,怪不得这篇课文的题目就叫(齐读)

4、训练语言,发挥想象。

 

(1)既然国际互联网那么奇妙,还是让我们到互联网上看看吧,看看我们可以在网上获得什么呢?

(齐读第三小节)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国际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方便的呢?

你从哪个符号看出五个方面呢?

 (3)那就让我们再次体会一下国际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极大的方便。

引读:

人们可以……(这是娱乐)

   可以和……(这是休闲)

   可以和……(这是学习)

   还可以……(这是工作)

   甚至……(这是生活)

   “……”这说明了什么?

(国际互联网还可以为我们做很多事。

 (4)你知道那些呢?

(网上会诊、网上交易、网上下棋、网上储蓄)

 (5)当然还有很多功能有待于同学们去开发,网络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在你们中间也会出现举世瞩目的彼尔盖茨。

 (6)国际互联网给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可以这样说,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有了……(引读)

5、总结:

同学们,《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这篇课文,从互联网的结构、它是怎么工作的以及它与人类有什么关系,但这只是网络知识一个很小的方面,犹如冰山一角,所以就需要同学们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四、作业:

1、用“奇妙”“甚至”造句。

2、朗读课文。

3、搜集资料

板书:

 “大网”         包住地球

     通过飞速流动

 “线”   跨越万水千山 缩小地球

 国际互联网 传到各地电脑 近在咫尺

     内容无所不在

     息息相关

     可以 还可以 甚至可以

习作5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小闹钟》和《小溪流的自述》中的片断,从中学到利用拟人化手法来介绍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的方法。

并领悟到这样写的好处。

2、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采用“某某的自述”的醒狮,用拟人的手法来写熟悉的事物,并且要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写的具体、生动。

教学过程:

1初读例文,感知写法。

 自由读读两则例文片断,并思考:

这两篇习作分别写的什么内容?

你觉得两篇习作在写作上最值得学习的是什么?

2互相交流

 两篇习作片断最值得学习的是让被介绍的事物开口说话,自己介绍自己,也就是用自述的方法来介绍熟悉的事物,是文章生动、有趣;

3再读例文,学习写法

 在齐读例文,并思考:

在自述时,可以写那些内容呢?

 读后同座、小组交流

 在用自述的形式介绍自己熟悉的事物的时候,可以从事物的形状、色彩、结构、功能以及心理、愿望等方面来写。

4明确要求,完成习作。

 再读读例文芊的阅读提示和例文后习作提示,进一步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

用自述的形式,选自己熟悉的事物,借助拟人、比喻等手法,将习作写的具体、生动、有趣。

5自己确定写作素材

 教科书小书包课桌电视机电冰箱等等

6生习作师巡视指导

7互相交流,修改习作

 完成习作以后,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修改自己的习作

 班级中交流

 一、明确学习目标

二、教学读读背背

1.复习。

背诵学过的成语。

2.指导。

 

(1)学生自由地读,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2)指名一学生读,及时正音,集体齐读。

 (3)教师范读。

(让学生边听边体会每排两条成语之间有什么关系。

 (4)学生分组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

可查字典。

 (5)学生说说这些成语的意思。

以下词义供参考:

 学富五车:

形容读书多,学问渊博。

 满腹经纶:

一肚子学问和才能,形容人饱学而有理大事的才能。

 学贯中西:

有关中西方的学问都通晓。

形容人学问渊博。

 博古通今:

对古代的事知道很多,又通晓现代的事情。

 功成名就:

功业建立了名声也就有了。

 著作等身:

著述之多,等于身体一样高。

形容著作极富。

 温文尔雅:

态度温和,举止文雅端庄。

 文质彬彬:

形容人举止文雅,态度端庄,从容。

3.练习。

 

(1)自由地读,边读边思考,如何记忆。

 

(2)同座位的同学互相练背,交流记忆方法。

4.反馈。

 

(1)指名试背,说说记忆的经验。

 

(2)集体背诵。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

 

(1)指名读练习要求。

 

(2)让学生说说该项练习的要求是什么。

2.指导。

 

(1)让学生自读两句名言,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指名试读,正音。

 (3)邻近同学讨论两句名言的含意。

 (4)交流讨论结果,教师相机点拨。

  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