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快总部经济发展建议.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37971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进一步加快总部经济发展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关于进一步加快总部经济发展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关于进一步加快总部经济发展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关于进一步加快总部经济发展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关于进一步加快总部经济发展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进一步加快总部经济发展建议.docx

《关于进一步加快总部经济发展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进一步加快总部经济发展建议.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进一步加快总部经济发展建议.docx

关于进一步加快总部经济发展建议

区政协三届二十二次常委会议材料

关于进一步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建议

区政协总部经济发展课题组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是我区“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培育都市经济新增长点、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江东从中心城区向核心城区转变的必由之路。

为全面了解我区总部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基础,对进一步加快我区总部经济发展提出意见建议,区政协总部经济发展课题组就我区总部经济有关问题进行了调研。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区总部经济得到较快发展,正日益成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并通过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完善发展总部经济的硬环境、优化软环境,加快引进培育发展各类企业总部,推进总部经济加快发展,努力把我区打造成为宁波市总部经济集聚示范区。

一、江东区总部经济发展现状

总部经济是顺应全球经济发展一体化趋势而新崛起的经济形态。

总部经济理论的创立者赵弘认为,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从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

这一理论自2002年在我国首次提出以来,由于其高度契合全国各中心城市转型发展实际,被迅速传播、补充、完善,并应用于实践。

虽然各地对总部经济概念的理解存在差异、发展起点不同、发展模式和具体操作上各有不同的选择,但总部经济能为所在城市带来税收贡献效应、产业乘数效应、消费带动效应、劳动就业效应、社会资本效应等五种效应,得到了广泛认同。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总部经济,是指企业总部在具有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资源比较密集的中心城市聚集,带动各类服务业发展,形成强大的聚集和辐射效应,对中心城市发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

我区从2004年就开始关注总部经济发展,是全国最早关注总部经济发展的城区之一。

当时,我区的总部经济已初露端倪:

以韵升等为代表的工业企业向外扩张所形成的总部企业、以广天日月集团等为代表的建筑企业向外扩张所形成的总部企业、以向阳渔港等为代表的服务业企业向外扩张所形成的总部企业等,都有所发展,累计达到20家。

同时城市化的加快推进和东部新城的开发建设,使我区的资源要素禀赋和城市功能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业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而我区一些工业企业经过长期积累,处于快速增长期,为满足企业生产空间需求,纷纷外迁。

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区委、区政府提出了服务强区战略,提出要发展总部经济,引导工业企业把产品的加工制造环节外移,把管理、结算、销售、研发等总部职能留在江东。

之后,随着楼宇经济崛起和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在“十一五”规划中我区提出了要大力吸引大公司大企业的区域性决策中心、研发中心、销售中心和结算中心,引导区内企业走“生产基地在外、企业总部在内”的发展路子。

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下和有关部门努力下,从2005年起,我区总部企业加快集聚,年均增速达到4家以上,并在2007年达到当年增加12家的高峰。

2009年我区通过政策引导在工业总部大楼实现了部分工业企业集聚。

2010年10月,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今年3月发布的“十二五”规划把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列为我区今后五年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4月份以来,我区又先后制订《江东区总部企业认定办法》、《江东区促进总部经济发展实施细则》、《江东区总部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我区总部经济发展的目标、政策、措施和任务。

开展总部经济研究,需要将总部企业的界定作为基础。

目前全国各地对总部企业认定的标准和认定的条件各不相同。

宁波市总部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于今年2月下发了《宁波市重点优势总部企业评价激励实施办法(试行)》,该办法分类确定了全市重点优势总部企业的认定标准,根据该标准我区有18家企业符合市优势总部企业条件,其中有11家企业进入宁波市100强,总部企业数位居第二(见表1、表2)。

我区在市级认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区情将我区总部企业分为综合型总部和职能型总部两类(见表3),较好地涵盖了总部经济价值链划分和层级内容。

表1、市级重点优势总部企业分类、认定标准及我区企业列入数

分类

标准

企业数

现代制造业类总部

实现或部分实现总部与生产基地分离;总部企业拥有一定数量的功能机构或分支机构;本市纳税额达到3500万元及以上

2

现代服务业类总部企业

企业具有3个及以上下属功能机构或分支机构,其中本市以外设立的下属企业1个及以上;本市纳税额达到1000万元及以上(科技信息、文化创意、中介服务类总部企业在本市纳税额达到300万元以上)。

14

现代农业及其他类总部企业

实现总部与生产基地分离,具有一定数量的功能机构或分支机构;现代农业类本市纳税额达到500万元及以上,建筑业及其它类本市纳税额达到3000万元以上。

2

表2、宁波市各县(市)区百家优势总部企业数

县(市)区

企业数

鄞州

15

江东

11

江北

11

海曙

9

北仑

9

象山

8

余姚

6

慈溪

5

镇海

4

奉化

3

宁海

3

表3、江东区总部企业认定标准及企业数

分类

标准

企业数

综合型总部

控股企业或分支机构在3家以上,具有决策管理、销售管理等三项以上职能的,纳税1000万以上的现代服务业总部、纳税500万以上制造业总部、纳税1000万元以上建筑业总部、纳税5000万以上总部、上市公司

21

职能型总部

控股企业或分支机构在3家以上,具有部分职能的所得税在400万以上市级金融分支机构、纳税300万元以上贸易会展等现代服务业、纳税500万元以上现代商贸业、纳税400万以上现代制造业、纳税100万元以上的500强企业等

56

按照我区现有的认定标准,截止2011年6月,我区共有总部企业共77家(见附表1)。

我区总部企业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征:

一是行业分布集中。

全区77家企业中,属于服务业企业的64家,属于工业企业的7家,属于建筑业企业的6家。

二是空间分布集中。

属于百丈、东郊、东胜街道的总部企业较多,这些总部企业主要依托高端商务楼宇和城市综合体,大多集中在中山东路、百丈东路、彩虹路、兴宁路和中兴路(见附表2、附表3),重点分布在波特曼、恒富大厦、金融大厦等楼宇。

三是溢出效应明显。

2010年,77家总部企业累计营业收入550多亿元,其中宁波银行、广天日月、神化化学营业收入超100亿元,轿辰集团、韵升进出口公司营业额超50亿元,已成为我区营业收入最大的5家企业。

77家总部企业纳税额11亿元,纳税额占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5%,其中宁波银行、昆仑信托、韵升集团、雅戈尔新城置业的纳税额突破亿元大关。

从全区今年1-5月份税收增收情况来看,总部企业的税收增速高于全区税收增速3.4%。

总部企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并有力地拉动了专业服务、金融、贸易、物流、信息、商业及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

二、进一步发展总部经济的基础分析

 当前,许多国际著名的大型跨国公司纷纷将公司总部或者地区总部迁移至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对这些城市经济地位的提升发挥了很大作用。

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城市发展总部经济应该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根据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的研究,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主要包括基础条件、商务设施、研发能力、专业服务、人才资源、政府服务、开放程度、市场氛围等内容。

结合我区总部经济的发展现状,对照发展总部经济应具备的条件,我区进一步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的有利条件有:

(一)核心功能区的主导性作用进一步增强。

总部经济是企业空间布局的一种形式,在选择总部所在城市时,该城市所处的区位条件是总部企业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根据宁波市“十二五”规划有关中心城区功能定位,江东区要加快发展商贸物流、金融会展、科研创意、行政管理等,建设成为承载城市核心功能的现代化新中心城区。

这一要求定位与海曙、江北、鄞州等中心城区最大不同的是我区要在打造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中发挥核心功能作用。

我区的“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指出,“十二”期间要全面建成现代化新中心城区,为建设成为功能国际化、产业高端化、生活品质化、环境生态化的现代化核心城区打下坚实基础。

“十二五”期间,随着宁波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国际贸易展览中心、和丰创意广场、财富中心等建成投用以及市行政管理中心全面建成,我区将逐步成为承载宁波市核心功能的中心城区,综合服务、辐射带动和要素集聚功能将不断增强,信息流、人才流、现代物流、资金流等要素资源也将随之而来,这一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为加快发展我区总部经济奠定了基础条件。

(二)建设服务强区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

在实施服务强区主战略中,我区通过大力发展楼宇经济,特别是有力实施了重点楼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0),实现了楼宇“五个翻番”目标(见表4)。

目前,我区已有高品位楼宇43幢,税收千万楼35幢,亿元楼3幢,楼宇企业突破7600家,为吸引企业总部落户江东提供了载体。

随着“十二五”期间服务业“6611”发展格局的形成(六大经济、六大服务业集聚区、十大城市综合体、百幢优质楼宇),我区将成为全市乃至长三角南翼区域高品位楼宇最集聚、产业平台最高端的城区之一,我区总部经济的楼宇承载力也将进一步增强。

金融服务、贸易会展、航运物流、文化创意、专业服务、现代商贸等“六大经济”发展壮大,为我区重点引进和培育总部企业奠定了现实基础。

表4、2007-2010年重点楼宇三年指标完成情况

五个翻番

2007年基数

2008年

完成情况

2009年

完成情况

2010年

完成情况

楼宇入驻企业翻番

3700家

5030家

6520家

7600家

楼宇税收总额翻番

8.5亿

11.8亿

18.2亿

21.5亿

税收千万楼翻番

11幢

23幢

25幢

33幢

楼宇单位产出翻番

1.45元

2.1元

2.5元

3.1元

楼宇投用面积翻番

103万

148万

197万

250.78万

(三)各项政策措施的引导性作用进一步增强。

为促进总部经济发展,我区通过各项政策措施的制订和落实,着力完善总部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以吸引更多的企业总部入驻江东,鼓励更多的企业把研发中心、销售中心、运营中心、结算中心设到江东。

2010年,我区对总部企业的扶持资金达到5500万元左右,为我区总部企业加快发展创造了条件。

随着《江东区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江东区总部企业认定办法》、《江东区促进总部经济发展实施细则》等总部经济专项扶持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我区总部经济政策渐成体系,必将对总部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引导和助推作用。

(四)服务环境的保障性作用进一步增强。

发展总部经济对区域软、硬环境要求较高。

近年来,我区加快软、硬环境的建设,尤其是致力于投资环境的改善,日益受到海内外投资者的青睐。

“十一五”期间全区共完成征地5000多亩,拆迁250万平方米,46个重大功能性项目建成投用,同时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和城市管理体制创新,各类信息化项目在加快推进,城市管理水平在不断提升,优化了总部企业发展硬环境。

“十一五”期间全区人才总量保持快速增长,截至2010年底,人才总量达到54250人,比“十五”末增加了64%,高层次人才1045人,比“十五”末增加了143%。

同时我区的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走在了省市前列。

此外,我区还建立了区领导联系企业、重点区块、重点项目等机制,并且开展了“三服务”等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所有这些都为加快发展总部经济创造了较为有利的社会环境。

尽管我区在吸引企业总部方面具备了一定的优势和有利条件,但与上海、杭州等地的先进城区相比,与江东未来发展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总部经济发展氛围不够浓。

经过多年的发展,总部经济虽然被全区广大干部所接受,但有一部分干部对其基本知识、发展内涵、发展规律等认识还不够深刻,尤其是相关职能部门、街道对此尚未形成共识。

部门与部门,部门与街道之间统筹、协调、合作不够,全区上下抓总部经济发展的氛围还不够浓厚,总部经济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一些干部也心存疑虑,认为发展总部经济一线大城市条件较为充分,二、三线城市发展总部经济难有作为,缺少举全力共破总部经济发展难题的决心。

在企业层面,部分企业家对我区总部企业如何界定、怎么发展总部经济以及有何政策等方面知之甚少,有的企业在外地开设了子公司,但也不清楚运用总部经济发展模式做大做强企业。

有的企业家在决定企业空间布局时,往往还是根据以往经验习惯设置企业组织构架,认识不到企业资源可在不同区域实现最优配置,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二)总部经济发展规模不够大。

从总部企业的分布来看,集聚的态势未形成。

我区楼宇基本上以单体为主,现有的77家综合型和职能型总部企业散落在全区大大小小的楼宇里,规模偏小,能级偏低,影响不大。

集聚总部企业最多的波特曼大厦也仅有五家总部企业入驻。

各地的发展经验表明,总部经济适合“群居”,而不是“散居”。

总部企业集聚度不高,企业的规模经济优势和范围经济优势就得不到应有发挥。

城区经济应是税收经济,主要是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换取更多的税收收入,促进城区经济的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从总部企业税收贡献来看,我区总部企业的税收产出比例不够高。

2010年,重庆渝中区总部企业税收达45.67亿元,占总税收的38.7%,武汉武昌区总部企业税收达25.77亿元,占总税收的38.5%,都远高于我区25%的比例。

同时我区一些总部企业因总部职能单一化、没有对分支机构实现税收汇总缴纳等原因,总部规模与税收贡献不成比例。

(三)总部经发展支撑力不够强。

一是楼宇品质整体不高。

除农行大厦、宁波银行大楼外我区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由总部企业拥有产权并冠名的楼宇,大部分楼宇属于多业主楼宇,给楼宇品质、管理服务的提升带来了难度。

从现有43幢大型楼宇智能化达到4A以上的楼宇来看,每100平方米商务面积配备的停车位在0.7以上的甲级配置楼宇只有14幢,停车位缺口为2664个,每1000平方米商务面积配备的电梯在0.2部以上的甲级配置楼宇只有17幢,近1/3楼宇电梯配备严重不足,电梯缺口达51部。

从楼宇的管理来看,只有中信泰富等四幢楼宇有国际物业管理公司,其余的物业公司都是以普通物业管理为主,缺乏物业经营管理的理念和能力,使写字楼宇的物业管理处于较低水平。

此外,我区部分处在中心地段的楼宇因建造时间早、缺少停车位等配套设施已不适应总部企业的办公营业需要,致使有的企业产生外迁想法。

二是配套产业发展相对不足。

总部经济的发展需要完善的现代服务体系作为支撑。

我区服务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达到80%,但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均衡,仍是金融业一业独大,尤其是专业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规模较小,知名品牌专业服务机构较少,尚不能满足总部经济发展的需求。

我区的商业设施布局比较散、商业场所比较小,商业氛围相对不浓,缺少有影响力的城市综合体,不少总部企业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在区外购物消费,这既造成了税源流失,也不方便总部企业员工的生活。

三是高端人才资源不足。

总部经济被认为是“头脑经济”、“白领经济”,对高端人才的需求非常大。

由于各种原因,我区人力资源市场化程度不高,所引进的人力资源公司未能充分发挥作用,许多总部企业反映,在推进自主创新和企业高端发展过程中已越来越感受到高端人才瓶颈制约。

(四)总部经济发展环境不够优。

毗邻我区的高新区、鄞州区凭借土地资源较为丰富、税收返还、免租金等优势,吸引拉拢周边的总部企业前往入驻,对我区发展总部经济带来不利影响。

近年来,我区一些本土培育的总部企业因受发展空间制约不得不将总部外迁。

虽然我区采用了工业总部大楼的模式发展工业企业总部,但因定位、办公条件、办公环境等因素影响,企业入驻后效果并不明显。

如何以总部经济发展模式找到应对大型企业外迁之策仍为当务之急。

发展总部经济既需要良好的硬件环境,更需要优质的软件环境。

面对激烈的竞争态势,我区在推进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度环境、服务机制和人文环境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亟需进一步改善,如有的总部企业反映,他们提出的要求解决总部办公大楼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造成他们萌生外迁的想法。

三、进一步发展总部经济的对策建议   

发展总部经济是中心城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个现代化都市区,必然也是一个总部经济的集聚区,如果没有总部经济作支撑,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的作用和地位就会削弱,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也会受到制约。

我区要按照市委、市政府把江东建设成为承载城市核心功能的现代化新中心城区的要求,加快发展总部经济,更好服务全市发展大局,在服务全市中发展江东总部经济,在发展江东总部经济中提升服务全市的能力。

为此,我们建议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部署谋划好总部经济发展

1、积极营造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江东的客观条件、城区定位和发展方式,注定了必须加快发展总部经济。

要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研讨会、报告会等途径,使全区广大干部切实提高对发展总部经济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机遇感和责任感,加强发展总部经济的调查研究,提高把握和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克服畏难情绪,坚定发展信心。

要加大对我区发展总部经济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类媒体,有计划、有重点地宣传江东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优势、规划、有关优惠政策和重点项目,以及总部经济发展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不断扩大总部经济影响力,形成有利于总部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要在全区范围内掀起企业家“二次创业”活动高潮,通过政企上下共同努力,将创业创新精神融入我区企业家的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企业家创新发展能力。

要搭建高层论坛、信息交流、高管培训等各类载体,组织企业家到北京、上海、广东等总部经济发达地区进行学习考察,进一步拓宽企业经营者放眼全球视野、增加丰富知识,成为驾驭企业发展的能手,努力提高企业家将总部经济的经验和理论导入实践的能力。

2、建立健全总部经济协调推进机制。

发展总部经济是我区实施“服务强区”战略、做强做大“六大经济”的有力抓手,是促进城区功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是服务与辐射全市、全省乃至长三角地区海洋经济、临港大工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有力抓手,是提升企业效益、将价值链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的有力抓手。

建议建立健全总部经济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有关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得到全面落实。

一要建立健全总部经济工作推进体系。

围绕协调服务、规划建设、招商工作、载体建设、环境改造和重大活动等关键环节,抓紧组建由分管领导牵头、各有关职能部门负责的工作推进组,齐心合力破解发展难题。

二要建立完善工作运行机制。

以加强指导、强化协调、解决问题、推进工作和督办催办为内容,制定总部经济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以加强沟通协调、帮助解决问题为内容,制定区级领导联系重点总部企业制度;以定期征求意见、实行常态化服务为内容,制定政府与总部企业对话制度;以总部经济需求为内容,制定总部经济信息互通和共享制度;以建立统计分析和核算体系为内容,建立全区总部经济数据库和资料库,对总部企业实行档案化管理,在把握总部企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运用综合评价分析的方法,科学确定制造业、服务业等不同产业类别各项指标的权重,构建总部企业的评价体系。

3、尽快制定总部经济发展规划。

要按照“十二五”规划总体要求,把发展总部经济当作我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谋划,及时编制形成江东区总部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总部经济发展产业定位,合理规划产业布局。

规划要从我区实际情况出发,实施差异化战略,形成与其他城区错位发展的格局,形成符合核心城区功能定位的特色总部经济集群。

要从宏观和全局的高度提出发展策略,体现针对性和系统性,立足于长三角地区产业聚集和宁波产业基础,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电子商务、传统优势产业、开放型经济、战略新兴产业和海洋经济产业总部。

要优化总部经济空间布局,加快建设总部经济的各种载体,建设各种要素市场,把江东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经济实力和效益。

(二)做好“三篇文章”,推进总部经济发展

1、做好提升文章。

古语云“一鸟在手,胜于千鸟在林”。

要加强总部企业的安商兴商工作,积极调动全区服务资源、管理资源,想方设法帮助现有的总部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用最好的服务提升总部经济发展水平。

要结合楼宇整规活动,对经营在江东、纳税不在江东的总部型企业,做好落地服务工作;对纳税在江东但经营不在江东的总部型企业做好定期上门服务工作,防止税源转移,尽快使企业落户江东。

要加快办事处或分公司转向独立注册法人,使其成为区域性总部机构,提升税收贡献水平。

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宁波银行、昆仑信托、君安投资等高端服务业综合型总部企业扩大业务,做大做强,做优做精。

推进韵升集团、东力集团、斐戈集团等制造业总部企业和广天日月集团、新中源、银晨国际等建筑业总部企业加快发展,加快神化金属(铜、镍)大宗商品交易所建立,使行业竞争优势更加明显、经济效益更加显著。

要积极帮助金穗税务师事务所、中冠工程造价事务所、杰艾人力资源等区属骨干专业服务企业拓展市场,服务全市,走出宁波(见附表3)。

2、做好培育文章。

要积极推动企业制度创新,培育壮大上市梯队,帮助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做好上市工作,把上市公司的总部留在江东。

对可实行服务业分离的工业企业,要指导其推行分离工作,分离出生产性服务业,将工业企业最具核心竞争力的生产性服务业做大做强,逐步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将生产基地外迁,逐步培育成为以管理、研发、营销为主的并拥有多个分公司或子公司的总部企业。

对具备发展连锁经营条件的营销企业,要引导其从销售门店管理向品牌建设、人才管理、财务中心管理升级,努力培育该类企业成为连锁经营企业总部。

当前要做好金辉(大宗商品)航运物流、宁波中外运阿联船舶代理、挪威船级社、韩进海运、美集物流运输、深圳永航国际船务代理、敦豪全球货运、宁波冶金勘察设计研究、宁波泛迪控股集团、红光控股集团、中国进出口银行宁波分行等企业扶持培育工作,帮助他们转型升级,成为总部企业(见附表4)。

3、做好引进文章。

一要加快总部企业集聚。

积极参与和服务好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国际贸易展览中心、和丰创意广场、宁波书城、文化广场等平台建设和招商工作,充分利用这些平台,大力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民营500强企业和服务业500强企业以及央企、行业龙头等分支机构,提高总部经济辐射能力,抢占总部经济发展制高点。

二要突出金融服务业的核心地位。

争取未落户江东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分行落户江东。

加大力度引进大宗商品交易、证券、保险、期货、信托、投资、融资租赁、消费金融等类金融机构,吸引国内外私募股权(PE)、风险投资(VC)、天使基金等投资机构在我区设立区域总部,引导本地企业组建成立股权投资总部,吸引民间资本和股份经济合作社投资优质金融及类金融机构,提高该类企业对我区经济的带动力。

三要大力引进有优势产业支撑的生产性服务业总部。

结合当前市级工业经济“4+4+4”产业规划(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生命健康、海洋高技术、设计创意等四大新兴产业,石化、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电工电器等四大传统优势产业),主动参与产业链整合、产业链延伸,引进符合我区产业规划的制造业的决策、管理、研发、营销、采购总部。

四要积极创新招商模式。

通过推行行业招商、主题招商、以商引商、政企联动、专业公司招商等多种形式,拓宽招商渠道,提高招商质量和效果。

尤其是当前要集中力量,专人负责,紧盯北京黄金交易中心、中国诚通华东物资城项目、百隆总部、贝发总部、西摩总部等有投资意向的企业,广泛搜集信息,加强对企业总部的跟踪,做好招商工作,力争引入成功(见附表5)。

要关注在外地创业的甬商企业的引进,建议成立江东区总商会,及时发现跟踪甬商在外地设立的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