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土木工程材料烧土制品与玻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36071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1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章 土木工程材料烧土制品与玻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3章 土木工程材料烧土制品与玻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3章 土木工程材料烧土制品与玻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3章 土木工程材料烧土制品与玻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3章 土木工程材料烧土制品与玻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3章 土木工程材料烧土制品与玻璃.docx

《第3章 土木工程材料烧土制品与玻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 土木工程材料烧土制品与玻璃.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3章 土木工程材料烧土制品与玻璃.docx

第3章土木工程材料烧土制品与玻璃

第3章烧土制品与玻璃

本章导学

学习目的:

粘土的组成及在焙烧时的变化(形成石质材料的过程及烧结性)。

生产烧土制品的主要过程。

成型方法类型,干燥与焙烧方式,以及制品上釉的目的。

烧结普通砖中的红砖、青砖、过火砖及欠火砖的特点。

烧结普通砖的技术性质、强度等级确定、等级划分及合理应用。

烧结空心砖类型及采用空心砖的技术经济意义。

烧结空心砖的技术性质、强度等级确定及等级划分。

教学要求:

深入现场了解烧土制品与玻璃的生产工艺、技术规格与要求。

烧土制品是以粘土为主原料,经成型及焙烧所得的产品。

我国在建筑上应用烧土制品的历史悠久,如粘土砖、瓦在距今2300年前的战国就开始应用。

作为建筑材料的烧土制品至今仍在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

以普通粘土砖为例,尽管出现许多新型墙体材料,但砖墙仍占很大的比重。

这是因为粘土原料较普遍,制品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并有较好的装饰效果。

烧土制品按用途可分为:

墙土材料(烧结普通砖、粘土空心砖)、屋面材料(瓦)、地面材料(地砖)、装修材料(饰面陶瓷)及其它功用材料(卫生陶瓷、绝热砖、耐火砖及耐酸砖板)等。

3.1烧结普通砖的生产与技术指标

3.1.1粘土原料

3.1.1.粘土的组成

粘土的主要组成矿物称为矿物。

粘土矿物是具有层状结晶结构的含水铝硅酸盐(xA12O3•?

ySiO2•?

zH2O),常见的粘土矿物有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等。

粘土吕除粘土矿物外,还含有石英、长石、褐铁矿、黄铁矿以及一引起碳酸盐、磷酸盐、硫酸盐类矿物等杂质。

杂质直接影响制品的性质,例如细分散的褐铁和碳酸盐会降低粘土的耐火度;块状的碳酸钙焙烧后形成石灰杂质,遇水膨胀,制品胀裂而破坏。

粘土的颗粒组成直接影响粘土的可塑性。

可塑性是粘土的重要特性,它决定了制品成型性能。

粘土含有不同粗细的颗粒,其中极细(尺寸小于0.005mm)的片状颗粒,使粘土获得较高的可塑性。

这类颗粒称为粘土物质,含量愈多,可塑性愈高。

3.1.1.2粘土焙烧时的变化

粘土焙烧后能成为石质材料,这是粘极为重要的特性。

粘土成为石质材料的过程:

粘土在焙烧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具体过程因粘土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别。

一般的物理化学变化大致如下:

焙烧初期,粘土中自由水逐渐蒸发,当温度达110℃时,自由水完全排出,粘土失去可塑性。

但这时如加水,粘土仍可恢复可塑性。

温度升至425℃~800℃时,有机物烧烬,粘土矿物及其它矿物的结晶水脱出。

这时,即使再加水,粘土也不可能恢复可塑性。

随后,粘土矿物发生分解。

继续加热至1000℃以上时,已分解的粘土矿物将形成新的结晶硅酸盐矿物。

新矿物的形成使焙烧后的粘土具有耐水性、强度和热稳定性(低抗温度激变的本领)。

与此同时,粘土中的易熔化全物形成一定数量的熔融体(液相),熔融体包裹未熔融颗粒,并填充颗粒之间的空隙。

由于上述两个原因(新矿物和液相的形成),焙烧后的粘土冷却后便转变成石质材料。

随着熔融体数量的增加,焙烧后的粘土中开口孔隙率减小,吸水率降低,强度、耐水性和抗冻性提高。

烧结普通砖及其多孔烧土制品的温度约为950~1000℃。

3.1.1.3粘土的烧结性

粘土在焙烧过程中变得密实,并转变为石质材料的性质称为粘土的烧结性。

图3—1为焙烧温度与焙烧后粘土吸水率之间的关系曲线,由该图可以说明粘土的烧结性。

随温度的升高,焙烧后的粘土吸水率减小,即烧结程度提高,一直达到C点。

在温度t0_tA的温度间隔称为粘土的烧结范围,tA为开始烧结温度。

烧结范围与粘土组成有关,此范围愈宽,焙烧的制品愈不易变形,因而可获得烧结程度高的密实制品。

生产普通粘土砖的易熔粘土(耐火度很低的粘土)浇结范围很窄,只有50~100℃,耐火粘土的烧结范围高达400℃。

图3-1焙烧后粘土吸水率与焙烧温度的关系

3.1.2烧土制品生产简介

烧土制品生产工艺的简、繁,因产品不同而异。

烧结普通砖、粘土空心砖的工艺过程为:

采土→原料调制→制坯→干燥→焙烧→制品。

饰面烧土制品(饰面陶瓷):

原料调制→成型→干燥→上釉→焙烧→制品。

也有的制品在成型、干燥后先焙烧(素烧),然后上釉再焙烧一次(釉烧)。

(一)原料调制与成型

原料调制的目的是破坏粘土原料的天然结构,剔除有害杂质,粉碎大地原料,然后与其他原料及水拌合成均匀的、适合成型的坯料。

根据制品的种类和原料性质,将坯料调成不同状态以供成型。

坯料成型后通常称作生坯。

成型方法有如下三种:

1.塑性法成型用含水量为15~25%可塑性良好的坯料,通过挤泥机挤出一定断面尺寸的泥条,切割性差的坯料,在压力机上成型。

由于生坯含水量小,有时可不经干燥立即进行焙烧,简化了工艺。

外墙面砖及地砖多此法成型。

2.半干压或干压法成型用含水量低(半干压法成型为8~12%,干压法成型为4~6%)、可塑性差的坯料,在压力机上成型。

由于生坯含水量小,有时可不经干燥立即进行焙烧,简化了工艺。

外墙面砖及地砖多用此法成型。

3.注浆法成型用含水量高达40%呈泥浆状态的坯料,注入石膏模型中,石膏吸收水分,坯料变干获得制品的形状。

此法适合成型形状复杂或薄壁制品,如卫生陶瓷、内墙面砖等。

(二)干燥与焙烧

成型后的生坯,其含水量必须降至8~10%方能入窑焙烧,因而要进行干燥。

干燥是生产工艺的重要阶段,制品裂缝多半就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

干燥分自然干燥与人工干燥。

前者是在露天下阴干,后者是利用焙烧窑余热在室内干燥。

焙烧是生产工艺的关键阶段。

焙烧是在连续作用(装窑、预热、焙烧、保温和冷却、出窑等过程可同时进行,即一边在装窑,而另一边在出窑)的隧道窑或轮窑中进行。

有的制品(如内墙面砖、外墙面砖等)在焙烧时要放在匣钵内,防止温度不均和窑内气体对制品外观的影响。

(三)上釉

釉是复盖在制品表面上的破璃态薄层。

上釉的目的是提高制品的强度和化学稳定性,迸发获得美观和清洁的效果。

釉料是熔融温度低、容易形成玻璃态的材料。

制成釉所用矿物原料的纯度要求较高,有些则是化工原料。

3.1.3烧结普通砖的生产

我国很早(二千多年前)就掌握了烧制粘土砖瓦的技术。

普通砖一直是土木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材料,以后虽然有混凝土材料的出现和发展,但由于粘土砖有其特有的优点,故至今仍然是我国主要的墙体材料之一。

(一)烧结普通砖的主要品种

烧结普通砖是指以粘土、页岩、煤矸石或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经焙烧而成标准尺寸的实心砖。

烧结普通砖为矩形体,标准尺寸为240×115×53mm,这样,四个砖长、八个砖宽、十六个砖厚,加上砂浆缝厚度(10mm),都恰好是1m。

1m3砖砌体需砖512块。

(二)普通粘土砖的生产

生产普通粘土砖的原料为易熔粘土,从颗粒组成来盾,以砂质粘土或砂土最为适宜。

为了节约燃料,可将煤渣等可燃性工业废料掺入粘土原料中,用此法焙烧的砖称为内燃砖,我国各地砖石普遍采用这种烧砖法。

生产工艺过程为:

采土→配料调制→制坯→干燥→焙烧→成品。

普通粘土砖一般是用塑性法挤出成型。

泥条的切割面(即砖的大面,是砌筑时的砌筑面)比较粗糙,易与砂浆粘结。

普通粘土砖是在隧道窑或轮窑中焙烧的,燃料燃烧完全,窑内为氧化气氛,砖坯在氧化气氛中烧成出窑,制得红砖再经浇水闷窑,使窑内形成还原气氛,促使砖内的红色高价氧化铁(Fe2O3)还原成青灰色的低价氧化铁(FeO),制得青砖。

青砖耐久性较高,但生产效率低,燃料耗量大。

普通粘土砖焙烧温度应适当,否则会出现欠火砖或过火砖。

欠火砖是焙烧温度低,火侯不足的砖,其特征是黄皮黑心,声哑,强度低,耐久性差。

过火砖是焙烧温度过高的砖,其特征是颜色较深,声音清脆,强度与耐久性均高,但导热系数较大,而且产品多弯曲变形。

3.1.4烧结普通砖的技术性质

(一)强度

烧结普通砖按抗压强度分为五个等级,各强度等级划分标准如表3-1所示。

强度等级

抗压强度平均值*

变异系数δ≤0.21

变异系数δ>0.21

强度标准值fk≥

单块最小抗压强度值fmin≥

MU30

30.0

22.0

25.0

MU25

25.0

18.0

22.0

MU20

20.0

14.0

16.0

MU15

15.0

10.0

12.0

MU10

10.0

6.5

7.5

(二)耐久性

为了确定砖的耐久性,需进行下列试验:

1.抗冻试验吸水饱和的砖在-15℃下经15次冻融循环,重量损失和裂缝长度不超过规定,即认为抗冻性合格。

在温暖地区(计算温度在-10℃以上)可以不考虑砖的抗冻性。

2.泛霜试验也称起霜,是砖在使用过程中的一种盐析现象。

砖内过量的可溶盐受潮吸水溶解,随水分蒸发而沉积于砖的表面,形成白色粉状附着物,在砖表面形成絮团状斑点,影响建筑的美观。

如果溶盐为硫酸盐,当水分蒸发呈晶体析出时,产生膨胀,使砖面剥落。

经试验的砖不应用现起粉、掉屑和脱皮现象。

3.石灰爆裂试验是指砖的坯体中夹有石灰块,有时也由掺入的内燃料(煤渣)代入,砖吸水后,由于石灰逐渐熟化而膨胀产生的爆裂现象。

经试验后砖面上出现的爆裂点不应超过规定。

4.吸水率试验砖的吸水率说明孔隙率大小,也可反映砖的导热性、抗冻性和强度的大小。

特等砖的吸水率不应大于25%,一等砖不大小27%,二等砖则不限。

通过上述试验后,按“烧结普通砖国家标准”(GB5101—1998)的规定,对砖的耐久性做出评定。

(三)外观指标

砖的外观指标包括尺寸偏差、弯曲、缺棱、裂缝、混等率(指本等级产品中混入低于该等级产品的百分数)等九项指标。

GB5101—85规定,根据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外观指标,将烧结普通砖分为优等品(A)、一等品(B)和合格品(C)。

3.1.5烧结普通砖的应用

烧结普通砖是传统的墙体材料,主要用于砌筑建筑的内、外墙、柱、拱、烟囱和窑炉。

烧结普通砖在应用时,应充分发挥其强度、耐久性和隔热性能均较高的特点。

用于砌筑墙体和烟囱量能发挥这些特点,而用于砌筑填充墙(非承重的墙体)和基础,上述特点就得不

到发挥了。

在应用时,必须认识到砖砌体(如砖墙、砖柱等)的强度不仅取决于砖的强度,而且受砂浆性质的影响。

砖的吸水率大,一般为15%~20%左右,

在砌筑时吸收砂浆中的水分,如果砂浆保持水分的能力差,砂浆就不能正常硬化,导致砌体强度下降。

为此,在砌筑时除了要合理配制砂浆外,还要使砖润湿。

用小块的烧结普通砖作为墙体材料,施工效率低,墙体自重大,极待改革。

墙体改革的技术方向,主要是发展轻质、高强、空心、大块的墙体材料,力求减轻建筑物自重和节约能源,并为实现施工技术现代化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条件。

3.2建筑陶瓷的生产与技术指标

3.2.1建筑陶瓷的生产

建筑陶瓷是指用于建筑饰面或作为建筑构件的陶瓷制品,它属精陶或粗瓷类。

主要品种有内外墙贴面砖、地砖、陶瓷锦砖及室内外卫生用陶瓷等。

建筑陶瓷的生产:

建筑陶瓷的生产一般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坯料制备、成型与烧结。

饰面陶瓷的生产过程为:

原料调制→成型→干燥→上釉→焙烧→制品。

也有的制品在成型、干燥后先焙烧(素烧),然后上釉再焙烧一次(釉烧)。

釉是附着于陶瓷坯体表明的玻璃质薄层,釉面具有一定的光泽和颜色,使制品获得优良装饰效果。

同时,釉层能提高制品的抗渗性、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从而提高大大增强了要从材料的使用功能。

(一)坯料制备

采用天然的岩石、矿物、粘土等作为原料时,一般要经过粉碎-精选(除去杂质)-磨细-配料(保证制品性能)-脱水(控制坯料水份)-练坯、陈腐(去除空气)等过程。

原料经过坯料制备以后,根据成型要求,可以是粉料,浆料或可塑泥团。

(二)成型

建筑陶瓷成型方法很多,按坯料的性能可分为三类:

可塑法、注浆法和压制法。

可塑法又叫塑性料团成型法。

坯料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份或塑化剂,使之成为具有良好塑性的料团,通过手工或机械成型。

注浆法又称浆料成型法。

它是把原料配制成浆料,注入模具中成型。

分为一般注浆成型和热压注浆成型。

压制法又称为粉料成型法。

它是将含有一定水份和添加剂的粉料,在金属模具中用较高的压力压制成型,与粉末冶金成型方法完全一样。

(三)烧结

建筑陶瓷制品成型后还要烧结。

未经烧结的陶瓷制品称为生坯,生坯经过初步干燥之后即可涂釉,或直接送去烧结。

生坯是由许多固相粒子堆积起来的聚集体。

颗粒之间除了点接触外尚存在许多孔隙,因此没有多大的强度,必须经高温烧结后才能使用。

陶瓷生坯在加热过程中不断收缩,并在低于熔点温度下变成致密,坚硬的具有某种显微结构的多晶烧结体,这种现象称为烧结。

烧结后,坯体体积减少、密度增加,强度和硬度增加。

常见的烧结方法有:

热压或热等静压法;液相烧结法;反应烧结法。

3.2.2常用建筑陶瓷的主要技术性质

(一)釉面内墙砖的技术要求

常用建筑饰面陶瓷制品有釉面内墙砖,墙地砖和陶瓷锦砖等。

 釉面内墙砖的技术要求:

釉面内墙砖简称釉面砖,习惯上又常称作瓷砖、瓷片,釉面砖几乎是厨房、卫生间及公共卫生设施不可替代的装饰和维护材料。

生产釉面砖的主要原料是烧后呈白色的耐火粘土、叶蜡石或高岭土等。

建筑陶瓷的生产的阶段:

建筑陶瓷的生产一般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坯料制备、成型与烧结。

饰面陶瓷的生产过程为:

原料调制→成型→干燥→上釉→焙烧→制品。

也有的制品在成型、干燥后先焙烧(素烧),然后上釉再焙烧一次(釉烧)。

釉是附着于陶瓷坯体表明的玻璃质薄层,釉面具有一定的光泽和颜色,使制品获得优良装饰效果。

同时,釉层能提高制品的抗渗性、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从而提高大大增强了要从材料的使用功能。

1、品种、形状及规格尺寸

釉面砖按釉面颜色分为单色(含白色)、花色和图案砖三种,按正面形状分为正方形、长方形和异形配件砖。

为了增强粘贴力,釉面砖背面做有凹槽纹,背纹深度应不小于0.2mm。

釉面砖的主要规格尺寸有297×247×5mm至98×98×5mm等多种,异形配件砖的外形及规格尺寸更多,可按需要选配。

2、技术要求

根据《釉面内墙砖》(GB/T4100-92)规定,其技术要求如下:

(1)尺寸偏差。

釉面砖尺寸偏差应符合允许范围要求,通常误差均在±0.5mm左右。

(2)外观质量。

釉面砖根据表面缺陷、色差平整度、边直度和角直度、白度等外观质量分为优等品、一级品、合格品三个等级。

其表面缺陷允许范围见表3-2。

                                        釉面砖表面缺陷允许范围表3-2

缺陷名称

优等品

一级品

合格品

开裂、夹层、釉裂

不允许

背面磕碰

深度为砖厚的1/2

不影响使用

剥边、落脏、釉泡、斑点、坯粉、釉缕、桔釉、波纹、缺釉、棕眼、裂纹、图案缺陷、正面磕碰

距离正面1m处目测无可见缺陷

距离正面2m处目测缺陷不明显

距离正面3m处目测缺陷不明显

(3)物理力学性能。

对釉面砖物理力学性能要求包括:

吸水率应不大于21%;弯曲强度平均值应不小于16MPa,当厚度大于或等于7.5mm时,弯曲强度平均值应不小于13MPa;经急冷急热试验和经抗龟裂试验后,釉面不应出现裂纹。

3、釉面砖的特点与应用

釉面砖色泽柔和典雅,朴实大方,热稳定性好,防火、防潮、耐酸碱,表面光滑,易清洗。

主要适用于厨房、浴室、卫生间、实验室、精密仪器车间及医院等室内墙面、台面、台度等的饰面材料,其效果是既清洁卫生,又美观耐用。

通常釉面砖不宜用于室外,因其为多孔精陶坯体,吸水率较大,吸水后将产生湿胀,而其表面釉层的湿胀性很小,若用于室外经常受到大气温、湿度变化的影响,当砖坯体产生的湿胀应力超过了釉层本身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导致釉层产生裂纹或剥落,严重影响对建筑物的饰面效果。

釉面砖铺贴前必须浸水2h以上,然后取出晾干至表面无明显水,才可进行粘贴施工。

否则,干砖粘贴会吸走水泥浆中的水份,影响水泥砂浆的正常凝结硬化,降低粘贴强度,造成空鼓、脱落等现象。

(二)墙地砖

墙地砖包括建筑物外墙装饰贴面用砖和室内外地面装饰铺贴用砖,由于目前这类砖的发展趋向为产品常可墙、地两用,故称为墙地砖。

墙地砖是以优质陶土为主要原料,再加入其它材料配成生料,经半干压成型后于1100℃左右焙烧而成。

墙地砖按其表面是否施釉分为彩色釉面陶瓷墙地砖(简称彩釉砖)和无釉陶瓷墙地砖两类。

上釉的墙地砖过去多分为二次烧成,现推广一次烧成新工艺。

墙地砖的表面质感有多种多样,通常配料和改善制作工艺,可制成平面、麻面、毛面、磨光面、抛光面、纹点面、仿花岗石面、压花浮雕面、无光釉面、有光釉面、金属光泽面、防滑面、耐磨面等等。

釉面墙地砖通过釉面着色可制成红、蓝、绿等各种颜色,通过丝网印刷可获得丰富的套花图案。

无釉墙地砖坯体着色也可制得单色、多色等多种制品。

《彩色釉面陶瓷墙地砖》(GB11947-89)规定了彩釉砖的规格尺寸、等级划分、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

无釉陶瓷墙地砖尚无国家标准,可参照此标准执行。

1、产品等级与规格尺寸

釉面砖按表面质量和变形允许偏差分为优等品、一级品、合格品三个等级。

主要规格尺寸见表3-3,其它规格和异形产品,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釉面砖的主要规格尺寸(mm)表3-3

100×100

300×300

200×150

115×60

150×150

400×400

250×150

240×60

200×200

150×150

300×150

130×65

250×250

200×100

300×200

260×65

2、技术要求

(1)表面与结构质量要求。

彩釉砖的表面缺陷和色差应符合表3-4的规定。

同时在产品的侧面和背面,不允许有妨碍粘结的明显附着釉及其它影响使用的缺陷。

釉面砖表面质量要求表3-4

缺陷名称

优等品

一级品

合格品

缺釉、斑点、裂纹、落脏、棕眼、溶洞、釉缕、釉泡、烟熏、开裂、波纹、磕碰、剥边

距离砖面1m处目测,有可见缺陷的砖数不超过5%

距离砖面2m处目测,有可见缺陷的砖数不超过5%

距离砖面3m处目测,缺陷不明显

色差

距离砖面3m目测不明显

釉面砖的尺寸偏差应符合标准的规定。

各级砖均不得有结构分层现象(坯体有夹层或有上下分离现象)。

为保证粘贴牢固,背面的凸纹高度和凹背纹深度均不应小于0.5mm。

(3)物理力学性能

(i)吸水率。

不大于10%。

吸水率越小,抗冻性越好,寒冷地区应选用吸水率较低的产品。

(ii)耐急冷急热。

经过三次急冷急热循环不出现炸裂或裂纹。

(iii)抗冻性。

经20次冻融循环不出现破裂、剥落或裂纹。

(iv)抗弯强度。

平均值不低于24.5MPa。

(v)耐磨性。

仅指地砖,依据耐磨试验釉面出现可见磨损时的研磨转数,将砖分为I、II、III、IV四级。

(vi)耐化学腐蚀性。

根据耐酸、碱腐蚀试验,分为AA、A、B、C、D等五个等级。

2、墙地砖的特点与应用

墙地砖质地较致密,强度高,吸水率小,热稳定性、耐磨性及抗冻性均较好。

其中,厚的一般用作铺地砖,薄的用于外墙饰面砖。

用于外墙饰面砖及地砖的吸水率不得大于6%,严寒地区用的墙地砖吸水率应更小。

对于矩形外墙面砖,铺贴时可采用长边垂直或水平两种排列方式,砖缝又可取错缝或齐缝排列,而接缝宽度又有密缝与离缝之分,或采取密缝和离缝组合排列。

不同排列方式,可获得完全不同的装饰效果。

随着建筑陶瓷工业的飞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引进和自行研制了一批新型墙地砖,如劈离砖、仿石砖、彩胎砖(瓷质砖)、艺术砖等,这为满足现代建筑装修的需求,提供了更新一代的装饰材料。

(三)陶瓷锦砖

陶瓷锦砖俗称陶瓷马赛克,它是边长不大于50mm,具有多种几何形状的小瓷片,可以拼成织锦似的图案,用于铺地和贴墙的装饰砖。

陶瓷锦砖是用优质瓷土磨细制成泥浆,经脱水干燥后,用半干压法成型入窑焙烧而成。

出厂前由工厂按设计图案反贴在牛皮纸上,每张大小约300mm见方,称作一联。

1、品种及形状

陶瓷锦砖按其表面性质分为无釉、有釉两种,目前国内生产的多为无釉马赛克。

按砖联花色分为单色和拼花色两种。

陶瓷锦砖的基本形状有正方形(大方、中大方、中方和小方)、长方、对角(大对角、小对角)、斜边长、六角、半八角及长条对角等多种。

其产品尺寸允许偏差和外观质量分为优等品和合格品两个等级。

2、主要技术指标

根据标准JC456-92规定,陶瓷锦砖的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1)尺寸偏差。

单块锦砖和每联锦砖的允许尺寸偏差应符合标准规定。

(2)吸水率。

无釉锦砖吸水率应不大于0.2%,有釉锦砖吸水率应不大于1.0%。

(3)抗压强度。

要求15~25MPa。

(4)耐急冷急热性。

有釉锦砖经急冷急热试验应无裂纹,无釉锦砖不作要求。

(5)耐酸碱性。

要求耐酸度大于95%,耐碱度大于84%。

(6)成联质量。

锦砖与铺贴纸粘结牢固,不得在运输或铺贴施工时脱落,但在浸水后应脱纸方便,脱纸时间不应大于40min。

优等品在联内的锦砖及联间的锦砖,目测应基本无色差,合格品目测可稍有色差。

3、陶瓷锦砖的特点与应用

陶瓷锦砖具有色泽明净、图案美观、质地坚硬、抗压强度高、耐污染、耐腐、耐磨、耐水、抗火、抗冻、不吸水、不滑、易清洗等特点,它坚固耐用,且造价较低、陶瓷锦砖适用于工业建筑要求洁净的车间、工作间、化验室以及民用建筑的门厅、走廊、餐厅、厨房、盥洗室、浴室等的地面铺装,也可用作高级建筑物的外墙饰面材料,能遇雨自洗。

彩色陶瓷锦砖还可用以镶拼壁画、文字及花边,形成一种别具一格的锦砖壁画艺术。

陶瓷锦砖铺贴施工时,将每联的纸面朝上,用1:

1.5的水泥砂浆粘贴于基层上,随即用大方木拍压平实,30min后洒水湿纸,揭去牛皮纸,即可显示出陶瓷锦砖的镶拼图案。

陶瓷锦砖。

(四)琉璃制品

琉璃制品是我国陶瓷宝库中的古老珍品,它是用难熔粘土制坯成型后,经干燥、素烧、施釉、釉烧而制成。

琉璃制品的特点是质细致密,表面光滑,不易沾污,坚实耐久,色泽绚丽,造型古朴,富有我国传统的民族特色。

琉璃制品主要有琉璃瓦、琉璃砖、琉璃兽,以及琉璃花窗、栏杆等各种装饰制品,还有陈设用的建筑工艺品,如琉璃桌、绣墩、鱼缸、花盆、花瓶等。

其中琉璃瓦是我国用于古建筑的一种高级屋面材料,采用琉璃瓦屋盖的建筑,显得格外具有东方民族特色,富丽堂皇,光辉夺目。

琉璃瓦品种繁多,造型各异,主要有板瓦(底瓦)、筒瓦(盖瓦)、滴水、勾头等,另外还制有飞禽走兽、龙纹大吻等形象,用作檐头和屋脊的装饰物。

琉璃瓦色彩艳丽多样,常用的有金黄、翠绿、宝蓝等色。

琉璃瓦因价格昂贵,自重大,故主要用于具有民族色彩的宫殿式和园林建筑,以及纪念性建筑物上。

3.3建筑玻璃的生产与技术指标

3.3.1玻璃的组成、分类与性质

(一)玻璃的组成与分类

1、玻璃的组成

玻璃的组成很复杂,其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含量72%左右)、Na2O(含量15%左右),CaO(含量8%左右),另外还含有少量Al2O3、MgO等,它们对玻璃的性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改变玻璃的化学成分、相对含量和制备工艺,可获得性能和应用范围绝然不同的各类玻璃制品。

为使玻璃具有某种特性或改善玻璃的工艺性能,还可加入少量的助熔剂、脱色剂、着色剂、乳浊剂和发泡剂等。

玻璃主要化学成分的作用见表3—5所示。

           玻璃中主要氧化物的作用表3—5

氧化物名称

作用

增加

降低

SiO2

化学稳定性、耐热性、机械强度

密度、热膨胀系数

Na2O

热膨胀系数

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

CaO

硬度、强度、化学稳定性

耐热性

Al2O3

化学稳定性、韧性、硬度、强度

析晶倾向

MgO

化学稳定性、耐热性、强度

韧性

2、玻璃的分类

玻璃的种类很多,按其化学成分可分为硅酸盐玻璃、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