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高层建筑施工87834.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34757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05.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高层建筑施工8783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整理高层建筑施工8783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整理高层建筑施工8783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整理高层建筑施工8783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整理高层建筑施工8783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高层建筑施工87834.docx

《整理高层建筑施工8783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高层建筑施工87834.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高层建筑施工87834.docx

整理高层建筑施工87834

第一章编制说明

(1)认真贯彻国家对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和政策,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程序。

(2)保证重点,统筹安排,遵守招标文件的规定与投标书的承诺。

(3)遵循建筑施工工艺及其技术规律,坚持合理的施工程序和施工顺序。

(4)采用流水施工方法、工程网络计划技术和其他现代管理方法,组织有节奏、均衡和连续施工。

(5)科学地安排冬期和雨季施工项目,保证全年施工的均衡性和连续性。

(6)充分利用先由施工机械和设备,扩大机械化施工范围,提高施工项目机械化程度;不断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

(7)尽量利用先进施工技术,科学地确定施工方案;严格控制工程质量,确保安全施工,努力缩短工期,不断降低工程成本。

(8)科学地规划施工平面图,减少施工用地;合理储存建设物资,减少物资运输量。

第二章综合说明

一、编制依据

1、《建筑法》、《工程建设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国家、安徽省、铜陵市有关建设工程规范、规定和标准(含标准图集)。

2、金铜大厦工程设计图纸。

3、地质勘察报告。

4、建设部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

二、拟使用国家及地方规范主要清单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4、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5、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6、建筑给水排水与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7、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8、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9、砌筑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

10、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1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03-2002)

1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96)

1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1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15、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88-92)

16、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 5144-2006)

17、塔式起重机使用操作规程(JG/T100-99)

18、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

19、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JGJ/T1001-99)

第三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金铜大厦工程;

结构类型:

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层数:

地上十七层,地下一层;

建设地点:

安徽省,铜陵市;

建筑面积:

总面积为34800m2

质量要求:

合格;

工期:

480天;

安全文明要求:

确保安全文明施工;

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安全等级:

二级。

l、工程概况

金铜大厦,地面上17层,高59.88m,建筑面积34800m2,主要用途:

办公室

和会议室、写字间、接待宾馆等。

地下一层,主要用作车库,地下室地面标高巧电梯间地面标高-6.5m,室内外高差0.6m。

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

2、结构简述

(l)施工场地为原有低、多层建筑拆除经初步平整的场地,现场地标高差

不多与路脊标高相同,地质资料显示,地表以下3~4Ⅲ为杂填土、耕植土,较为

松软,其下是粉质粘土,中密,地下水位标高位于地表下lm处;

(2)地下室及电梯井的地下防水,钢筋混凝土自防水加SBs防水;

(3)主体结构基础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按图工施;

(4)主体结构混凝土采用商晶混凝土,由商品混凝土公司供应;围护墙及

分隔墙采用粘土空心砖与混合砂浆砌筑;外墙面装饰,抹混合砂浆后贴外墙面砖,局部有玻璃幕墙。

第二节、现场施工概况

现场施工概况

金铜大厦工程位于铜陵市经三路与纬四路交叉口,材料运输交通便利,目前“三通一平”及前期材料工作已完成,具备了施工条件。

建筑施工的特点

结构和施工机具设备的稳定性要求高,钢材加工量大,混凝土浇筑困难,安全问题突出,要有高效率的机械设备等。

第四章:

降低地下水主要施工方法 

1、主要设备 

①有井点管、总管和抽水设备。

 

②井点管用直径20~55毫米钢管,长5~7米,管下端配有滤管和管头。

滤水井管的过滤部分,用钢筋焊接骨架,外包孔眼为1~2毫米滤网,长2~3米。

吸水管用直径200~100毫米胶皮管或钢管,其底端应沉入管井抽吸时最低水位以下。

     

③总管用直径100~127毫米钢管,分节连接,每节长4米,一般间隔0.8~1.6米,设一个连接井点管的接头。

 

④抽水设备:

采用一台真空泵、一台离心泵(一般流量为30~50m3/小时)、备用一台离心泵、气水分离器一台,组成一套。

 2、井点布置 

①当基坑宽度小于6米时,降水深度不超过5米,采用单排线状井点布置在地下水流上游一侧。

 

②当宽度大于6米或土质不良渗透系数较大时,采用双排线状井点。

 

③当基坑面积较大时,采用环行井点。

   

3、井点布置的一般要求 

井点管距基坑壁一般不小于1~1.5米,以防局部发生漏气,滤管必须埋入透水层中,总管标高的布置尽可能接近原有地下水位线,并沿抽水的水流方向有0.25~0.5%的上仰坡度,水泵轴心与总管齐平。

真空泵的抽吸能力一般按6米为宜。

 

若井点管的长度小于挖土深度,可将标高全部降低或采用二级井点抽水(即先挖去第一级井点抽干的土,然后再在下布置第二级井点),在排水总管边挖土范围的四周,应有排水沟,防止雨水及地面水流入基坑。

 

地下构筑物竣工后,按设计要求回填土后才能拆除井点排水设备,拔出井点管所留的孔及时用粗沙填实。

对有抗渗要求的,孔口上端2米处应用粘土填夯。

 

4、井点管的埋设与使用 

4.1、沉放射水式井点管施工方法 

在井点上装吊射水式井点管,下有射水球阀,上接可旋动的水管和高压胶皮管、水泵等。

射水前先将井点管竖直,利用高压(6~8㎏/㎝2)的水在井点管下端冲刷土壤,即可将井管下沉,利用下端锯齿形以便沉管时加以转动增加下沉速度,同时可避免射水口被淤泥堵塞。

埋设井点管的孔,一般孔径为300㎜,冲孔深度比滤管底深0.5米左右,并保持垂直。

埋管时,井点管与孔壁间及时用粗沙灌实,以免细沙堵塞滤管洞眼。

灌沙时如管内水面同时上升即为合格。

距地面下米深度内应用粘土填塞严密,防止漏气。

4.2井点管使用及注意事项 

①井点管埋设后,即可接通总管和抽水系统进行试抽水,检查有无漏气,漏水现象,出水是否正常,井点管有无淤塞,如发现异常即进行检修后方可使用。

 

②轻型井点使用时,应保证连续不断地抽水,正常出水规律“先大后小,先浊后清”。

如发生异常,应及时检查纠正。

 

③井点系统工作的良好与否,通过观测真空度来判断。

由于管路系统连接不好,漏气造成真空度不好,应立即检查纠正。

 

④井点管淤塞,可通过管内流水声;手扶管壁感到震动;夏、冬季摸管子冷热情况检查。

如管内淤塞过多,应逐个用高压水反冲洗或拔出重埋。

 

第五章:

基坑工程监测

1、采用方向法进行观测,从基坑开挖开始观测。

位移观测点在第一步护坡做完后布置,并做好基准点的维护(2皮砖墙)。

土方开挖期间,要每天观测一次,其它可每周观测2~3次,并做好记录。

2、设专人专用水准仪及经纬仪进行观测,记录要准确工整严禁涂改,每次观测结果详细记入汇总表。

3、如地面变形产生裂缝时,应增设观测点,随时观测裂缝的变化。

4、基坑开挖完成15天后,如边坡稳定不再继续变形,经过业主、监理、设计三方同意可放大观测周期,回填结束,观测停止。

5、场地查勘与观测成果分析

5.1每次观测结果应详细记入汇总表。

正常情况下,分阶段每周进行观测成果汇总,定期报告变形情况;

5.2对观测结果集中进行讨论,分析变形是否过大或是否趋于稳定,及时发现问题并确定是否需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6、基坑巡视

在对基坑进行变形监测的同时,基坑巡视是基坑安全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

通过巡视,可以及时、直观地观察到地表裂缝、塌陷等表象,对基坑的局部稳定性的判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在基坑开挖及维护期间,应安排专职安全员对基坑周边进行巡视,并对巡视结果进行记录,一旦发现地表有裂缝或漏水等异常应作好记录,严密观察其变化情况,同时及时向项目部汇报。

项目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作出反应,分析其原因,并根据对基坑安全的影响程度制定有效控制措施,以防止形势恶化,危及基坑的安全。

7、注意事项

7.1每次观测应用相同的观测方法和观测线路。

7.2观测期间使用同一种仪器,同一个人操作,不能更换。

7.3加强对基坑各侧沉降、变形观测,特别对有地下管线的各边坡要进行重点观测。

第六章:

土方工程

1、施工准备

(1)做好施工区域内的“三通以平”工作。

(2)先进行降水,以保证土方、基坑干燥不积水。

(3)做好测量放线工作,在不受基础施工影响的范围,设置测量控制网,包括轴线和水准基点。

根据龙门桩上的轴线,放出基坑灰线和水准标志。

龙门桩设置在离基坑边缘3.0m左右。

灰线、标高、轴线进行技术复核后,方可破土动工。

(4)基坑上部设排水措施,防止地面水流入坑内冲刷边坡,造成塌方和破坏基土。

(5)做好基坑挖土各类施工机械的准备工作,包括挖土机械、运输车辆、排水机具等。

2、开挖土方

根据工程情况,该工程主楼设计为现浇阀板基础,基底标高为-4.95米,属于深基础,基坑支护采用加大放坡系数、并在基坑四周增做混凝土护壁;具体施工方案待中标后根据现埸情况制定详细施工方案。

(一)基坑开挖程序

测量放线→降水→切线分层开挖→基坑支护→修坡→留足预留土层。

(二)挖土要点

(1)基坑由机械大开挖至-4.75米,则预留20cm由人工挖修整平。

                                             

(2)雨期施工时,要注意收看天气预报,尽量避开雨天,四周加做排水沟,确保坑内不积水。

同时经常检查边坡情况,防止坑壁受水浸泡造成塌方。

(3)弃土及时运出,在基坑边缘上侧临时堆土或堆放材料以及移动施工机械时,与基坑边缘保持1m以上的距离,以保证坑边直立壁或边坡的稳定。

(4)挖土至坑底设计标高后及时由建设单位、质检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组织基槽验收,做好记录,如发现地基土质与地质勘察报告、设计要求不符时,与有关人员研究及时处理。

达到设计要求后,及时进行垫层施工,每一块坑底的无垫层暴露时间严格控制在24h以内。

(三)挖土注意事项

(1)为防止超挖,配备专职测量人员进行标高监测控制。

(2)严禁触动基土,以保证基础的质量。

(3)挖土时注意检查基坑底是否有古墓、洞穴、暗沟等,如发现迹象及时汇报,并进行探查处理。

3、回填土

为保证地基不受侵扰,在基础工程施工完成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回填,但在回填前应做好输电(强、弱)电缆、上下水管等预埋工程。

(一)基坑回填的前提

基坑回填时,基础工程应经过验收。

地下室室外工程已经完工,在地面以上工程不产生开挖土方的可能,以免影响主体结构施工。

回填土的来源应落实,回填土质应采用无有机质和腐殖质的土壤,并应符合最佳含水量要求,粘性土以手捏成团,落地开花为宜。

因回填土过干将夯打不密实,过湿则易变成橡皮土。

基坑内无明显积水(积水和有机质物体如模板、纸袋等残留物,应清除干净)。

做好临基坑四周的排水工作,不使基坑外的地面水流入基坑。

(二)施工方法

(1)回填土从场地最低部分开始,由一端向另端自下而上分层铺填。

每层虚铺厚度,用打夯机械夯实时不大于30cm。

(2)深浅坑(槽)相连时,先填深坑槽,相平后与浅坑全面分层填夯。

墙基与管道部分回填采用在两侧用细土同时均匀回填、夯实,以防止墙基及管道中心线位移。

(3)采用自卸式汽车运输土料。

回填土较少部分采用人工回填,用手推车送土,以人工用铁锹、耙、锄等工具进行填土。

(4)再夯实或压实后,对每层回填土的质量检查检验,采用小轻便触控仪直接通过锤击数来检验干密度和密实度,或采用环刀法取样测定土的干密度,求出土的密实度。

(三)回填土施工的注意事项

(1)回填土应考虑天气对回填土的影响,必要时应采取暂停回填土或采取防水覆盖措施。

(2)要控制好回填土土料的质量,严禁使用淤泥和含水量过大甚至达到饱和及被雨水淋湿的土料进入基坑。

(3)不允许用含有冰块和冻结的土块充作回填土。

(4)当回填土的表面被雨水浸、淋时,回填前应将其表面铲去,方可填筑。

(5)回填时发现有机质杂质应随时清除,大块土块应先敲碎,再填筑。

(6)碾压回填土时,应注意保护基础结构或外墙防水层不受破坏。

第七章:

基础工程

1、垫层施工方案

(1)、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应及时组织有关单位进行地基验槽,办理地基验槽记录。

(2)、验槽后应及时浇筑垫层砼,减少基坑暴露时间。

砼垫层浇筑应控制好标高,平整度。

垫层表面要抹平压光,进行养护。

(3)、在砼垫层施工时,应按规范留置试块。

在试块制作时,应由监理公司有关人员旁站监督。

(4)、等砼垫层有一定的强度后,根据施工图纸,把建筑物轴线、底梁边线、坑沟位置等用墨线弹出。

经过技术复核后,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2、基础模板

(1)基础模板施工方案

翻梁侧模支承在铁与凳上,基础外侧立两排钢管桩锚入基础土内,并连成整体。

外围梁外侧模竖向每间隔30cm备5×100cm方料,方料外侧水平备三道φ48钢管,且与外侧钢管排桩连成整体,外围梁内侧模及内里翻梁侧模竖向同样每间距隔30cm备5×10cm方料,竖向方料外侧水平向上下备5×10cm方料,中间备2根钢管(穿墙螺栓网),内侧模间下排纵横向用5×10cm方料对撑,上排用方料成450角撑于下排对撑上,对撑间距400mm,翻梁中间每间隔500mm设置一道穿墙螺栓。

外围翻梁上30cm墙模与梁侧模连成整体,侧模安装时必须严格控制好梁墙的轴线及模板的垂直度,在梁的上口及中间设置控制梁、墙厚度用的钢筋桎,严格控制好梁墙的宽度尺寸。

3、基础钢筋

(一)钢筋制作、焊接同主体工程制作与焊接要求。

(二)由于基础梁钢筋较多、密集,所以基础梁主筋采用对焊连接,具体要求见对焊连接专项方案。

(三)钢筋绑扎

待砼垫层有一定强度后,在垫层上放样弹线,经复核无误后,进行筏板基础的钢筋绑扎。

钢筋采用机械搬运、人工绑扎的方法,绑扎时分析受力情况,注意钢筋的位置与绑扎顺序:

(1)钢筋网绑扎时,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每点扎牢,中间部分每隔一根相互成梅花形扎牢,但应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

对于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全部钢筋交叉点均扎牢。

(2)钢筋网绑扎时,各相邻绑扎点的铁丝口呈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3)钢筋弯钩朝上绑扎,不要倒向一边,对于双层钢筋的上层钢筋弯钩朝下绑扎。

(4)为保证柱钢筋位置准确,拟采用插筋,同时插筋的箍筋比柱的箍筋小一个柱筋直径。

为保证浇捣混凝土插筋不产生位移,在插筋放置准确后,采用将插筋点焊牢固。

对基础梁的钢筋接头尽量设置在受力较小部位,且在同一根钢筋全长上尽量少设接头:

同一构件内的接头相互错开,焊接接头在35d且不小于500mm长度范围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在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积占总受力钢筋总截面积在受拉区尽量不超过50%。

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基础有垫层时按35mm,无垫层是70mm。

钢筋绑扎完毕后,及时进行检查验收,要求绑扎却扣、松扣的数量不得超过应绑扣数的10%,且不得集中。

弯钩朝向正确。

钢筋允许偏差项目检验方法与允许偏差见主体工程。

4、基础混凝土

(一)混凝土浇捣前准备工作

(1)对已经全部安装完毕的模板、钢筋和预埋件、预埋管线、预留孔洞等进行检查和隐蔽验收。

(2)浇筑混凝土所用的机具设备、脚手架等的布置及支搭情况经检查合格。

(3)浇筑前应先将底坑内的积水、污泥排除干净,保持坑内清洁无积水。

对局部排除积水有困难时,采用水下浇筑混凝土的施工方法进行。

(二)混凝土浇筑

每个单元每个分项的混凝土浇筑需一次成型,不得留施工缝。

对砼成型后质量要求较高.

(三)混凝土养护

为了使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保证混凝土在规定龄期内达到设计强度,防止混凝土产生收缩裂缝,在混凝土浇筑完毕终凝后,及时进行浇水养护,浇水次数保持使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

养护时间不少于7d,对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少于十四个昼夜。

夏季高温时采用草包覆盖、洒水养护等方法。

第八章:

主体结构工程

本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主要以木工、钢筋工、瓦工为主,包括绑筋、支模、浇砼等具体工序。

顺序如下:

钢筋砼剪力墙、柱绑筋、支模、浇砼→钢筋砼梁、板支模、绑筋、浇筑→墙体砌筑;施工时注意流水作业,穿插进行。

一、施工工艺流程

技术交底→抄平放线→轴线复核→扎剪力墙、柱钢筋→钢筋验收→支剪力墙、柱模板→技术复核验收→浇捣筑混凝土→支梁底模→扎梁钢筋→支梁侧模→支现浇板模板→扎板钢筋→复核验收→浇捣梁板混凝土→养护→弹线复核→上层结构。

二、模板工程

模板质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观感质量的好坏,为了保证混凝土密实度及外观质量,我公司计划在模板方面进行一定的投入,决定模板宜采用九合板与竹胶板为主——在开工前购置,用钢管与方木作支撑。

为了保证施工进度,模板总量按以满足进度需要为标准进行购置,周转使用。

模板统一安排在木工间集中加工,按项目部提供的模板加工料单及时进行制作,复杂混凝土结构先做好配板设计,包括模板平面分块图、模板组装图、节点大样图等。

制作完成后堆放整齐,随用随领。

加工间制现场采用人力翻斗车运输,现场制作业点采用塔吊垂直运至施工部位。

(1)、异形柱模板(剪力墙)

异形柱(剪力墙)模按截面尺寸用九合板制作成定型模板,采用钢管扣件排架支撑。

钢管立杆间距按1.0m,该支撑系统同时用作梁板支撑。

异形柱模板安装时,先弹出柱的中心线及四周边线。

同排柱模板安装时,先将柱脚互相搭牢固定,再将两端柱模板找正吊直,固定后,拉通线校证中间各柱模板。

开间较大部分各柱单独找正吊直,然后拉通线校证复核。

柱模板各柱单独固定外还应加设剪力撑,以加强整体稳定性,防止浇灌混凝土时产生偏斜。

对本工程的异形柱,采用在柱截面中设对拉螺杆以增强刚度。

为了及时清除柱脚杂物,在柱角模板预留清扫口,在浇捣混凝土前封堵。

(2)、梁板模板

梁模板采用九合板,板采用竹胶板模板,支柱用φ48焊接钢管与扣件组成排架系统,支柱在高度方向设置纵、横水平拉杆和斜拉杆,水平拉杆离地面500mm处设一道,以上每2m设一道,立柱底部铺5cm厚垫板,同时上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下层支架的立柱。

另外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支撑。

对梁高在70cm以上深梁模板支模,由于混凝土侧压力随高度的增加而加大,为防模板向外爆裂及中间膨胀,在梁侧中部设置通常模楞采用对拉螺栓紧固。

施工中,模板受混凝土自重和施工荷载等外力作用会产生变形,支柱也会产生压缩变形和侧向弯曲变形,为了抵消这种情况产生的挠度,当梁板跨度大于4m时,模板中间应起拱,起拱高度以为全跨长度的1‰-3‰。

同时为了防止因模板起拱而减少梁的截面高度,采用梁端底模下降的办法。

(3)、楼梯模板

楼梯底板采用九合板,踏步侧板及档板采用25mm厚木板。

在楼梯混凝土浇捣完毕后,踏步面采用木板封闭,以确保踏步尺寸准确,棱角完好。

施工时,应安装平台梁和平台板模板,再安装楼梯板模板。

(4)筒模

在墙、柱模板施工的同时,电梯井筒模同步施工。

电梯井筒模采用交接筒模,分为底座、支架、模板三大部分,其中底座为爬升与固定作用,支架为模板的依靠。

施工时用塔吊吊运提升,提升到位后底座支腿伸入下层已施工好的预留洞中使整个筒模固定到位,在此之后调节模板到位校正对拉螺栓固定。

拆除时松开对拉螺栓,要动丝杆退出铰接模并清理模板表面,准备提示进行下一道工序。

筒模施工示意图详见附图。

(5)、模板支设注意事项

①、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的固定设施。

②、支模时,必须考虑有足够的承载力,包括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新浇筑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③、模板内面及时清理干净,并涂刷专用脱模油,施工时应注意严禁脱模油污染钢筋。

④、为了保证混凝土观感质量,在模板拼缝处贴胶带纸,确保无漏浆现象。

(6)、拆模

现浇结构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是,按下列规定:

①、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积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后,予以拆除。

②、底模,在混凝土达到以下设计强度后,方予拆除:

板:

结构跨度≤2m时,50%

板:

结构跨度>2m,≤8m时,75%

梁:

结构跨度≤8m时,75%;>8m时,100%

悬臂构件:

100%

③、拆模时,按合理顺序进行拆除,一般按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

拆模时不得强力震动或硬撬硬砸,不得大面积同时撬落拉倒,对重要承重部位应拆除侧模检查混凝土无质量事故问题后方可继续拆除承重模板。

(4)以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为不利时,先进行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7)、模板质量检查

模板工程安装完成后及时进行技术复核与分项工程质量检查,确保轴线、标高与截面尺寸准确。

①、要求模板及其支架系统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强度、稳定性。

②、模板接缝全部采用胶带纸粘贴。

③、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④、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三.钢筋工程

(Ⅰ)、钢筋制作

本工程钢筋用量较多,而钢筋的质量优劣是直接影响结构的安全使用与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本工程的钢筋质量(钢筋由甲方提供),钢材进场时,项目部质量员与材料员等对钢材严格按《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998、《钢筋混凝土应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91及GB50204-2002等规范进行外观质量、标志、出厂质量证明书等验收,并抽样进行力学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加工。

(1)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加强施工现场文明管理,钢筋统一由钢筋加工间集中制作,由项目部提供钢筋配料单,及时按要求加工。

(2)钢筋在运输和储存时,不得损坏标志,并按批分别堆放整齐,避免锈蚀或油污。

(3)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按设计要求,钢筋的表面要求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在使用前清除干净。

不使用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

(4)钢筋要求平直,无局部曲折。

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Ⅰ级钢筋的冷拉率控制在4%以内。

(5)Ⅰ级钢筋末端作180°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

Ⅱ级钢筋末端须作90°弯折时,弯曲直径D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四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箍筋变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其直经的10倍。

(6)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权长的净尺寸不大于±10mm。

(7)钢筋制作完成后,按规格、使用部位堆放整齐。

(Ⅱ).钢筋下料\成形加工

(1)下料配料:

A、钢筋因弯曲会使其长度发生变化,这一点在配料中值得注意,因此不能直接根据图纸中尺寸下料,必须了解对砼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再根据图中尺寸正确计算其下料长度。

钢筋弯曲调整值:

45°弯曲为0.5d;90°弯曲为2d;135°弯曲为2.5d。

钢筋弯钩增加长度一般是:

半圆弯钩为6.25d,直弯钩为3.5d,斜弯钩为4.9d,对弯钩增加长度尚要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