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下册冀教版语文全册教案及教学设计.docx
《小学六年级下册冀教版语文全册教案及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下册冀教版语文全册教案及教学设计.docx(1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六年级下册冀教版语文全册教案及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下册冀教版语文全册教案及教学设计
1、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案72、楼兰的忧郁教案113、鸟是树的花朵教案154、我和大猩猩握了手教案205、一个人和一幅画教案226、早晨教案24
7、葵花之最教案27
9、寓言两则教案31
揠苗助长教案31
刻舟求剑教案33
10、还有人活首吗,教案3611、我的母亲教案39
12、济南的冬天教案4413、祥子买车教案4814、养花教案52
15、母鸡教案56
16、我了解的老舍先生教案5918、秋天的怀念教案6420、勇气教案66
21、再见了,亲人教案6822、桥梁远景图教案7123、黄河象教案73
25、科学幻想之父教案7926、蟋蟀的住宅教案8127、古诗三首《特童》教案8528、风筝教案88
2012-2013学年下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习目标:
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中重要的也是最艰难的环节。
在教学中,认真学习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素质教育“两全一主动”的教育思想,确立“一切为了孩子发展,一切为了发展孩子”的教育理念,在备、教、改、导、考、析等教学环节下功夫,加大力度,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和学科竞赛辅导。
在教学方法上,对不同课题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分层次,分类别训练,在预习、课堂活动、课后练习、检测中,围绕趣学、乐学、学会、会学创设学生全身心参与。
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
总之,在深知教学是一门艺术的原则下,奉行的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的理念。
本册课文共有六个单元即六个专题,依次为:
人生感悟,民族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的小学生活,书后还附有10首古诗词、9篇供选读的课文。
本册要求学会80个字,每课要求学会的字,排在方格里。
一)知识与技能: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能辨析学过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
注意积累词语,把词语归类进行正确的搭配。
2、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
能根据讨论的话题,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表达清楚,
有条理。
3、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
能在观察和想象的基础上,写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复习书信、读书笔记、建议书等常用应用文,养成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复习学过的九种标点符号的用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点拨、学生们自学或者小组合作学习等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册课文的教学,要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山河壮丽,文化灿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了解革命领袖的豪迈气概和革命前辈献身革命的崇高品质,了解劳动人民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了人类作出贡献,受到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教育;还要使学生从一些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学习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正确思想方法,受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启蒙教育。
二、教学重点:
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
在全面完成各课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学习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得更有真情实感。
要恰当安排教学的顺序。
要把握教学重点,在阅读中学习并掌握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一些方法。
四、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33名,其中男生15人、女生18人。
从去年的学习成绩来看,该班学生大部分在学习态度上端正,上课能认真听讲,平时自觉按时完成作业,但由于语文基础较差,加上某些同学的学习方法不得当,和学习风气不太浓,所以语文学习成绩进步不明显,该班也有一部分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平时学习比较懒惰,学习兴趣也不够浓厚,所以语文成绩较差,还有大部分同学家长忙于生计,并不注重孩子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的教育,这给班级的管理和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都带来一定的困难。
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是在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五、提高质量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教学观,以育人为主,培养创新型人。
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良好地学习习惯,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并落实到学生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
2、认真学习新课表,在课堂中渗透新理念,不搞应试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学能力及合作交往等能力为主,提高学生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
指导学生认真读书,精心设计作业题,如联系语境理解词语、句子;学习文中常见的构段方式;学习分析自然段、逻辑段;学习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等,着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优化教学手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4、加强读写训练,启发督促学生多读课外书,读好课外书,和好书交朋友,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扩大学生的视野,同时指导学生注意积累,勤动笔,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以利于训练学生观察、思维、想象、表达等能力。
5、科学合理地安排语文、语综、习作教学,认真备课、上课,充分发挥各教辅用书、教具、学具地作用,提高课堂效率。
做好每个单元的测试工作,及时反馈,补漏查缺,加强培优补差,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平时精心设计各类练习,不滥抄滥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6、教师团结协作,经常交流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群策群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合格的毕业生。
六、单元课时分配:
第一单元:
13—15课时。
第二单元:
13—15课时。
第三单元:
13—15课时。
第四单元:
13—15课时。
第五单元:
13—15课时。
第六单元:
13—15课时。
七、教学进度:
周次日期课题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楼兰的忧郁》《鸟是树的花朵》13.03—3.09《我和大猩猩握了手》《一个人和一幅画》23.10--3.16
《综合学习一》《早晨》33.17--3.23
《葵花之最》《三人行》43.24--3.30
《寓言二则》《还有人活着吗》53.31--4.06
《我的母亲》《济南的冬天》64.07--4.13
《祥子买车》《养花》74.14--4.20
《母鸡》《金翅雀》84.21--4.27
《秋天的怀念》《无言的父爱》94.28—5.03《勇气》《再见了,亲人》105.04—5.10五一放假115.11--5.17
《桥梁远景图》《黄河象》125.18--5.24
《儿童与发明》《科学幻想之父》135.25--5.31
《蟋蟀的住宅》《古诗三首》146.01—6.07《风筝》《冬至的梦》156.08--6.14
《我的第一个笔记本》《成长靠你们自己》166.15--6.21
期末复习176.22--6.28
期末复习186.29-7.05
期末考试197.06—7.12
1、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在反复品读文字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维也纳森林的特点.
2、学习课文形散神聚的特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风貌。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反复品读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了解维也纳森林的特点,并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形散神聚的写法。
教具准备:
搜集资料、著名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课前老师让每一位同学都听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这首曲子,那么谁来说一说你对这首曲子的了解有多少,这首曲子是施特劳斯继圆舞曲《蓝色多瑙河》之后的又一首著名的圆舞曲,同学们在听了之后有怎样的感受呢,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自然风光优美,建筑艺术典雅。
身处城市中的我们,一定觉得森林离我们很遥远,那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中国当代作家冯骥才去感受维也纳森林的魅力吧~
二、初读课文
1、打开书本,自由读课文,把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
答疑解惑
眩惑:
迷惑。
张目:
睁眼。
颁布:
公布,发布。
清爽宜人:
清洁凉爽,合人心意。
埋伏:
在估计敌人要经过的地方布置兵力,伺机出击。
温文尔雅:
态度温和。
目力所及:
视力能达到的地方。
和谐:
配合的适当均匀。
森森然:
树木茂盛繁密惑军队整齐威严。
和谐:
配合的适当匀称。
2、指名读课文,领略了维也纳森林的魅力。
思考:
?
维也纳森林有哪些特点,
?
要求学生圈画出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语句,并加以体会。
学生边听边划并作旁批。
(1)景色美;
(2)面积广;(3)作用大。
3、请学生回答相关的语句,并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1)景色美
“放眼远眺,绿海无边,每一棵树都使一朵绿色的浪花。
多少棵树才汇成这海一样无边无际的森林,”
“维也纳人的眼睛整天为城市的奇光异彩所眩惑,此刻觉得绿色真是一种净化眼睛和心灵的颜色。
”
“森林之间是大片大片的开满鲜花的牧草,很难看见土的颜色。
”
指导朗读,读出维也纳森林的美。
(2)面积广
“维也纳的森林到底有多大,有人说40平方千米„„整个国土的44,被森林覆盖。
”
“处处森林相连,谁能找到这维也纳森林的边缘,”
这是一个反问句,把它变成陈述句该怎么说,反问句的作用是什么,
带着自己的感受试着读一读。
(3)作用大
森林具有降温的作用。
“森林不单使人赏心悦目,还神奇的调节着气温。
”
“在维也纳,无论太阳怎样灼热,只要站在树阴里,便立刻清爽宜人。
”
„„
“我在游览维也纳郊外一座皇家猎宫时„„林间更是烟雾飞扬,真是壮观~”
结合我们身边的事例来说一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例如:
打铁时,夏季下雷阵雨时,壶里的水溢到炉子上时„„
(水遇热形成的水蒸气即烟雾)
4、质疑:
皇家猎宫为何建在此处?
说明维也纳空气清新。
为明确文章中心句作铺垫。
五、情感升华
1、整体回顾,深入体会维也纳森林的魅力。
2、指导朗读。
3、完成练习:
维也纳森林,你默默地向世人展示着迷人的魅力: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业
阅读冯骥才的相关作品或了解中国环境问题并提出宝贵的建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再次感受维也纳森林的魅力。
2、在保护自然方面,维也纳人做了哪些事,
?
颁布了《森林法》
?
视草地如居室内的地毯
?
不肯使用汽车内的空调
?
与动物的和谐相处
3、这种和谐生活的创造凭借的是什么,文章中有关键句提示吗,
“维也纳人明白,宜人的气候不只是上帝的恩赐,更是缘于祖祖辈辈对这种恩赐的倍加珍爱。
”
师:
是大自然与人类的友好、亲密、融合的关系,是人们对大自然的珍爱,大自然需要人们的保护,人们生活的环境也依赖着大自然。
4、师:
维也纳森林的一切得益于上天的恩赐,更离不开维也纳人祖祖辈辈对这土地的珍爱,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这里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
看到了这一幕幕美景,同学们对此有什么想说的吗,可联系生活的情景。
提示:
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如何相处方面。
6、小结:
同学们,世界上美好的东西,都是可以创造出来的,我们跟自然的关系也是这样。
我们只要爱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同样可以拥有像维也纳一样美好的生存空间~
二、读读背背
?
让学生挑自己最喜欢读的段落或者句群。
说说喜欢的理由,大声朗读,争取背过。
?
同桌互背,速记练习。
三、拓展练习
?
仿写句子
?
放眼远望,绿海无边,每一棵树都是一朵绿色的浪花„„
仰望夜空,
世人只知道„„哪里知道„„
?
学了本文之后,你最大的感想是什么,动手写一写。
四、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把自己的感想整理好写在“小本本”上。
2、楼兰的忧郁
课程内容
《楼兰的忧郁》
课程类型
阅读课文
教材来源
冀教版语文六年级下
课程学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吞噬”、“湮没”、“踩覆”、“暴戾”、“回眸”、“悲怆”、“晓谕臣民”、“络绎不绝”、“面目全非”、“追古抚今”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自然环境被破坏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唤起人们科学保护自然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
感受自然环境被破坏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唤起人们科学保护自然的自觉性。
教学过程
一、情趣导入
1(听着《楼兰姑娘》这首歌,看到眼前的图片,你眼前呈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生自由发挥)
2(王昌龄曾在诗中写到: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
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诗中提到的楼兰古国,曾一度十分繁华,这里曾是丝绸之路的咽喉门户,当年张骞出使西域,路过这里时,曾被这里的富饶和美丽惊呆了。
刚才我们所看的是楼兰的复原图画,(出示现在楼兰废墟图片)而现在的楼兰竟然是这个样子。
3(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指导学生设计思考问题,如:
是什么使得楼兰成为现在这个样子,楼兰还能恢复原有的美景吗,从图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4(楼兰在哭泣,楼兰在忧郁。
(揭示课题)
二、自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通过独立阅读解决自己的问题。
2(默读课文,把课文中你感受深的句子或段落勾画出来,并做简要批注。
(1)第3自然段中“在宁夏,山里的农民世代靠挖甘草维持生计。
”“这里的人们就是这样一代又一代地挖着,却不知道已经把宁夏的生存环境‘挖’地面目全非。
”人们不会科学地利用资源,这是造成楼兰现状的主要原因。
(2)文章第4、5自然段将楼兰今昔对比描写,抓住“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两岸,沃野千里”与“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对比;“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与“万丈厚土,寸草不生”对比,思考:
楼兰的忧郁是什么,怎么造成,我们该如何做才能让这种现状转变,
(3)文章第7、8自然段讲述了人们植林固沙的艰难,想一想,这三十年人们经历了哪些困难,为什么这么坚定,
从歌曲和楼兰的复原图画中,初步感受楼兰原来的景象,再出示现在楼兰的景象,让学生从视觉上通过楼兰的今昔对比,感受环境破坏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边读边画边写批注。
这个独立思考过程,可以让学生安静下来,体会文字中叙述的楼兰的忧郁在哪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结合课文前面讲到的环境恶劣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谈谈,体会治沙工作刻不容缓)
(4)为什么要“领着孩子们常来看看这座人类对命运抗争的丰碑,”
这丰碑告诉人们什么,文章结尾的省略号起到什么作用,
(5)结合课文理解“楼兰的忧郁”是什么,我们该如何让楼兰不再忧郁,
三、交流合作
1(小组合作,挖掘楼兰忧郁的深层次原因。
2(各组选择一个要点进行整理,汇总发言材料。
注意结合课文中的原句,抓住关键词,特别是楼兰的今昔对比,发表自己对楼兰忧郁的原因的见解。
也可以结合自己收集的环境破坏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的资料,谈环境保护的重要。
(所有的理论终究是为实践做指导的,所以还要想一想,怎样才能改变3
现状,我们当前的任务是什么,
四、研讨朗读
1(分组讲述本组整理的学习要点。
(其他组的同学可以补充)
2(重点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今日西部是怎样一个地方,
(2)过去西部是怎样一个地方,
(3)楼兰古国为什么消亡,
(4)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
3(思考:
课文为什么具有震撼人心、振聋发聩的力量,(再读课文体会)
五、拓展延伸
1(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感受,
2(假如你生活在当年的楼兰,你会怎么做,假如你是当年的楼兰国王,你又会怎样做,
3(楼兰现在的景象让你震撼,现在我们又可以做什么,
六、课外活动
亲自参加一次环境保护的活动,并将感受记录下来,和身边的人交流,唤起更多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结合课文中的内容,体会丰碑“告诉他们我们生存环境的危机与艰难,不能
再砍树、铲草皮、挖树根了~告诉他们沙暴曾经湮没了一个楼兰„„”而如果不及时治理,沙暴湮没的就不仅仅是一个楼兰了。
小组进行整理要点,体现小组合作的重要,汇总材料时不仅要结合课文中相关语句,还应该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更深入谈谈环境保护的重要。
分组叙述要点,同时还要提倡各抒己见。
重要的是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相关的语句和关键词来说明自己的观点,避免漫无边际的空泛议论。
让学生通过阅读体会到,作者成功运用对比手法,多次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做具体的描写,形成鲜明的对比,显示了巨大的落差,造成了文势的跌宕,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与交流,已经感受到环境破坏给人类带来的灾难,通过拓展延伸,唤起学生科学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最后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学生真正感受环境保护不是在喊口号,而要用实际行动来实现。
3、鸟是树的花朵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本课6个要求会写的生字,领悟“妙不可言、稀疏、空旷、白腴、优雅”的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语言文字理解“鸟是树的花朵”,品味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品味语言文字的能力,在朗读中体会文本,感悟文本的深刻内涵。
教学难点:
调动学生的想象世界,经验世界,情感世界,与文本深入对话,更深刻理解树与鸟之间浑然一体的关系。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
你最喜欢什么花呢,为什么,板书:
花朵
学生自由作答。
师:
花儿用自己的美丽装点了自然,让大自然更加生机勃勃,五彩斑斓。
补充板书:
鸟是树的
看到这个题目,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预设:
生:
为什么说鸟是树的花朵,鸟是树的怎样的花朵,鸟怎么会成了树的花朵,
下面让我们带着思考一起走进这篇散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桌轮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指名读文。
随机指导。
包含生字的随文指导。
重点指导:
瞬蹈婉
三、默读课文,自主学习
师:
刚才我们一起走进了课文,此时此刻,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师:
是啊,这小小的鸟儿在冬天,如若落在那干枯的树杈上,总让我们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作者说的多好:
鸟是树的花朵。
你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鸟儿又是怎样的花朵呢,请结合具体的词句来谈谈。
默读,勾画,批注。
再体会着读一读。
学生阅读思考。
师:
下节课再让我们一起走进文章的字里行间去品味。
第二课时
一、咬文嚼字,深入研读
师:
上节课,我们一起初步学习了课文,这节课我们将走进文章的字里行间去品味。
谁来谈谈,在作者眼里,为什么说鸟是树的花朵,又是怎样的花朵,
预设1:
(第2段)(从第二段“一些鸟落到了树上,大大小小,五颜六色。
我仿佛看见满树的花朵”。
师追问:
你读到了什么,(鸟就像是树的花朵)
怎么读到的,(我从“五颜六色”读到的,因为鸟儿颜色不同,大小不同,真的就像是花朵盛开在树枝上。
)
师:
多么与众不同的花朵呀!
读出这种美来。
生2:
我从“满树的花朵”想到鸟儿落在干枯的树枝上,就像树枝上真的开满了花一样,让树不再单调,变得美丽起来。
(美美地读一读吧。
)
师:
此时此刻,我仿佛真的看到那美丽的鸟儿,在冬天盛开在落光了叶
子的树上,幻化成美丽的花朵。
这又是怎样的花朵呢,
千姿百态的花朵。
师:
为什么呢,(因为鸟儿各不相同,样子不同,大小不同,真是千姿百态。
)让我们感受一下这千姿百态的花朵吧。
学生朗读。
预设2:
(第三段)
“仿佛早春的玉兰花,开得白腴而优雅。
”“瞬间(装点”
生:
白鸽落在这干枯的树枝上,就像早春开放的玉兰花一样。
让这冬天的树,无比灿烂。
师:
用你的声音读出这种灿烂。
生读
多么美丽的花朵,多么绚烂的花朵,多么灵性的花朵,这孤单的大树,因为有了它们的陪伴,一定不再孤单。
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这棵树,你想对鸟儿说点什么呢,
生:
“再歇一歇吧。
我就是你的家。
”“谢谢你们来陪伴我。
”“尽情地唱吧,跳吧,我的孩子们。
”
师:
善良的大树,温柔的母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盛开的花吧~指名读,自读。
师:
作者抓住了鸟儿的特点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冬日盛开在枯树上的美丽图画,乌鸦(八哥霎那间让树焕发出无限生机,白鸽如那绽放的玉兰花,给人以温暖和希望,麻雀更让这冬天的树活力四射,真是冬日里一道迷人的风景。
预设3:
(第5段)
“冬天的风因为这些小鸟的跳跃,显得柔和而富有弹性。
”“它们在树枝上唱着歌,使树枝上的冬天没有了寒冷的凝滞。
”
抓住“弹性(凝滞”等关键词,来理解鸟儿为大树带来的生机和活力。
生:
鸟儿来到树上,连冬天的风都变得柔和而富有弹性。
师:
冬天的风,你怎么形容,
寒冷(刺骨(凛冽
为什么此时的风则是柔和而富有弹性呢,
生:
此时此刻,鸟儿的跳跃,让人们倍感冬日的生机勃勃,所以似乎连风也变得柔和。
生读。
师:
此时此刻,大树看着这小小生灵的舞蹈与歌唱,又是一种怎样的心境,
快乐(幸福(温暖。
生读文。
师:
此时此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内心又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师:
让我们的心灵一起和她们起舞吧~自读。
师:
鸟是树的花朵,树是鸟儿赖以生存的家园,鸟儿只有在这里,才会如孩子般尽情(欢快地歌唱(舞蹈,多么美丽(和谐的一幅画卷。
作者抓住了鸟儿的动作,和自己的感觉让我们一起走进了冬天的树,走进了冬天里一幅自然天成的画。
齐读。
预设4:
(第6段)
“树枝上的鸟儿比真实的花朵还要美丽。
”
师:
你赞同作者的观点吗,为什么,
生:
赞同,因为鸟儿从春到夏一直陪伴着树,在冬天更为树增添了生机。
因此鸟儿比真实的花朵更美。
你从哪里读到的,
生:
“你见过一朵花从春开到冬吗,”鸟儿这朵花从春开到冬,是朵百开不败的花。
生读。
生:
赞同。
这朵花会在树枝之间飞来飞去,比真的花朵更美。
师:
你认为是朵,
生:
会飞的花朵。
(生读)
师:
飞动的鸟如同一朵会飞的花,好美啊~
生:
赞同。
这朵朵花儿还能唱出美妙的歌曲。
是朵会唱歌的花。
(生读)
师:
多么美丽的花朵,能歌能舞,简直是花中仙子,真令人羡慕~
指名读。
预设5:
(第8段)
“鸟从来就是树上的花朵。
它们隐藏在树叶之间,与绿叶一起舞蹈,与春风一起唱歌。
”“树本来就是鸟的家园。
”
生:
我从鸟从来就是树的花朵这句话,读到鸟儿就如树上的花朵一般,只是它隐藏在树上,所以人们从未曾注意,鸟是被人遗忘的花朵。
生读。
生:
夏天的蝉鸣由一只鸟定调,秋天的月夜被一声鸟鸣切开,是鸟让自然界充满无限生机,它才是真正的花朵。
生读。
师:
是啊,鸟儿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色彩,于是春天,我们吟诵着“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夏天,我们感受着“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秋天,我们在“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中走过。
而冬天因为鸟儿变得如此生动,于是有人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鸟儿歌唱
用它们镶满梦幻的脸
向着大地上的树木
袒露着心语和爱
有谁曾告诉我
十二月的瓦蓝色天空
缺乏一种春天的等待呢
这歌声中倏地绽放的羽翼
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