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高年级语文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研究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31779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小学高年级语文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研究开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基于小学高年级语文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研究开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基于小学高年级语文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研究开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基于小学高年级语文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研究开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基于小学高年级语文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研究开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小学高年级语文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研究开题报告.docx

《基于小学高年级语文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研究开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小学高年级语文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研究开题报告.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于小学高年级语文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研究开题报告.docx

基于小学高年级语文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研究开题报告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基于小学高年级语文主题的

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研究

学号:

140621025

报告人:

甘琦玮

申请学位:

教育硕士

所在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学科专业:

小学教育

指导教师:

顾建军教授

报告时间:

2015年7月1日

 

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部制表

 

基于小学高年级语文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研究

(开题报告)

140621025甘琦玮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选题背景:

在近代科技理性主义的影响下,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一直以传授知识为主,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一些同知识、技能的传授无直接关系的课外活动,被看作是学生学习的负担遭到排斥。

这种知识本位的课程远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制约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四种基本素养,世界各国、各地区都推出了旨在适应新世纪挑战的课程改革举措,呈现的共同趋势是倡导课程向儿童经验和生活回归,追求课程的综合化与实践化。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第二部分的“课程结构”内容中明确提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中设置的必修课程,从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说: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开展以语文主题为主的实践活动,能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系统化,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

选题缘由:

基于以上背景,以及一线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想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一些相关研究。

然而,由于实习时间有限,加上实际上课权利受限,不能进行长时间课程实施的实验研究,因而选择“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研究”。

选择研究对象为“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主要是基于学生知识积累、认知发展水平以及参与度的考虑。

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学校进行系统学习不久,语文及其它学科基础知识的积累还相对较弱;其认知发展水平也较低,对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安排可能不能很好地参与实践。

而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知识积累,其探究能力与收集资料的能力也较低年级学生强,对其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也会比较好。

综合实践活动在设计与实施中存在很多问题,笔者提出将语文学科内容与综合实践课程进行整合,形成“基于语文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并通过调查和教学实践研究对其设计和实施的合理性进行探讨。

因此最终确定论文选题为“基于小学高年级语文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研究”。

选题意义:

首先,从个人角度,笔者作为一名从理工科跨考教育的学生,教育方面基础还不是特别扎实、视野也不够开阔,因此我对很多现象及方法都觉得颇为有趣,也许前人已做过很多研究,也已形成成熟理论,但我仍想通过自己的一点点研究使自己获得一点扎根理论。

同时,也期待此次研究能对以后自己的教学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当然,如果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更多问题并解决,或能找到更好的综合实践活动设计要点就更好了。

其次,对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研究,能够深化课程理论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是否能够有效实施,在很大程度上要看其基本理论与设计方案是否合理精妙,因此,对于课程基本理论方面的研究既是为了拓展这门课程研究现状的学科化视野,也是为了深化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应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研究。

最后,对语文主题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研究,能够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与语文素养的提高。

它以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语文性、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为内容,以语文主题下的实践活动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语文运用为主要目的。

该研究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聪明才智的充分展示、潜能的发挥与能力的提高,能更好地促进语文性、实践性、开放性与综合性地实施语文主题下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1.有关“综合实践活动”

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重视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各国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但各国在其称谓上各不相同。

如美国没有统一的“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课程,而各州都设计了不同类型的综合实践性活动的课程,主要有:

自然与社会研究(studiesofscience,technologyandsociety,即STS),STS具有强烈的研究性和反思性实践特征;设计学习(projectofdesignlearning,简称PDL),强调学生的自主设计和实践操作;社会参与性学习(socialparticipatinglearning),体现不同地方的历史文化传统、社会生活方式和发展状况。

英国国家课程标准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主要集中在社会研究(socialstudies)和设计学习(projectofdesignlearning)等方面。

社会研究围绕公民的形成进行主题设计与实施;设计学习注重综合艺术设计和信息与交流技术。

法国课程标准中设计了一类“综合学习”的课程,有“技术实践”、“动手做(hands-on)”等方式。

注重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涉及多样的学习活动方式(接受、探究、应用等)。

日本文部省在1998年12月和1999年3月颁布的《学习指导纲要》中增设了“综合学习时间”,使日本中小学课程结构由“必修学科”、“道德”、“特别活动”三个板块变成了由“必修学科”、“道德”、“特别活动”和“综合学习时间”构成的四个板块。

通过采取综合体验学习和课题研究性学习等方式,形成综合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总体来看,“国际上类似于我国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取向主要有三种:

设计本位学习(project-basedlearning,简称PBL)、服务学习(servicelearning)与“综合学习”。

国外研究者在课程内涵、特点、目的、实施策略、评价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做出了与本国教育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成果,但对实施的保障因素如国家政策、经费支持、家庭参与及社区协同的系统性研究还较缺乏。

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国内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为了较全面地把握相关研究的整体概况,本次文献主要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Scholar-CNKI学术搜索等,对2000年1月1日至2015年5月31日的所有文献进行精确检索。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于2001年进行实验探索,有关这门课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00年以后,虽然之前在活动课程的研究上获得十分丰富的成果,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非活动课程,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研究主要始于2000年,通过对2000年1月1日至2015年5月31日的文献检索进行分类整理。

其中,期刊及硕博士论文的获得分别是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及“CNKI中国博士学位论文网络出版总库”中以主题检索找到相关文献。

而专著则是在“Scholar-CNKI学术搜索”中以题名检索图书获取。

得出如表1、表2所示的结果。

表12000—2015年国内有关“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的文献计量表

年份

文献类型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合计

期刊

82

339

401

349

382

299

272

243

252

220

227

231

195

179

58

8

3737

优秀硕

士论文

0

49

41

43

53

29

52

52

43

53

46

26

33

11

4

0

535

博士论文

0

0

4

1

2

2

1

2

1

2

0

1

1

0

0

0

17

专著

31

93

136

101

89

90

129

108

149

105

205

142

157

152

50

9

1746

合计

113

481

582

494

526

420

454

405

445

380

478

400

386

342

112

17

6035

表22000—2015年国内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研究的文献计量表

年份

文献类型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合计

期刊

0

3

7

4

3

3

0

1

1

1

3

3

1

0

0

0

30

优秀硕

士论文

0

1

1

2

0

0

2

0

0

0

1

0

0

0

0

0

7

博士论文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专著

0

0

2

0

2

0

0

1

4

1

7

2

0

1

0

0

20

合计

0

4

10

6

5

3

2

2

5

2

11

5

1

1

0

0

57

从表1来看,国内“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主要集中在2001年国家进行实验探索以来的十几年,其研究成果虽十分丰富,但期刊论文中刊登于核心期刊的数量相对较少。

从表2来看,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文献著作相对较少,占“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文献总数的0.94%。

无论期刊论文还是专著多以问题及对策等实践运用为主,对课程的内涵及价值及设计等方面的研究较少。

按研究性质划分,我国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及特点;②目的与意义;③地位和作用;④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的理论依据;⑤目标与原则;⑥主题设计;⑦实施模式与方法;⑧评价方式等。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理论依据方面,许瑞芳谈到美国服务学习对我国社区服务的启示;李学丽、徐春妹、李树培等认为杜威的活动课程论、克伯屈设计教学法、多元智能理论等都对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有借鉴与启示;还有很多的学者认为,陶行知的教育理论是开发设计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依据。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具有不确定性,课程实施中的活动主题主要由学校师生确定,选择适宜的主题关系到活动质量的优劣。

如刘光义在其《关于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的思考》中提出主题设计应着眼主体性,着重层级性;应着眼持续性,着重时段性;应着眼整体性,着重个体性。

课程评价为课程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课程评价历来是课程领域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关注颇多。

如,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真实性评价,运用“成长档案袋”、CIPP评价模式等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多元性评价等。

介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者们在研究中非常重视与课程实践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指导课程实践的思想和方案。

但是,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重局部,轻整体。

研究成果中对自己有兴趣或工作中所涉及的领域或某个主要问题较重视,结果造成缺乏整体性的思考,对相关思想和观念的整合方面还是一个空白。

二是重移植,轻本土。

如对实施模式和方法以及评价方式的研究,更多借鉴和照搬国外经验和思想,轻视国内历史和现实。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整体评析: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国内外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是与各国教育实践及课程与教学现状联系在一起的。

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课程的基本理念、基础理论、设计与实施、问题及策略、实验与案例方面,这些成果为今后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并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改革实践提供一定的现实指导,对本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但是研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局限,具体表现在:

第一,重存在性条件,轻开发性资源。

如在课程案例设计方面,往往局限于现有条件进行现实性案例设计,创造和挖掘新信息和新资源的开发性案例较少。

第二,重局部问题的研究,轻宏观整体问题的考量。

在课程内容的研究方面,研究较重视国家指定的四大领域,尤其在四大领域中的研究性学习方面的成果十分显著,对非指导性领域的研究相对较缺乏,在指定性领域和非指定性领域的整体性研究上存在不足。

在实施过程及问题的研究方面,已有研究更多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部查找其实施存在的题,并从教育教学领域阐述其问题和困难背后的原因,如没有相应的课程标准或教学指南,没有历史经验的借鉴,缺乏专职教师,一线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不足等;而对于影响课程的其它因素,如传统意识、个体观念、考试制度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对课程实施影响的整体性分析还有待深入。

第三,重实践操作,轻理论分析。

己有研究更多偏重于课程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实验和案例等操作环节中的问题,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价值、目的和意义、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等问题的研究较少。

2.有关“主题教学”

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对国外主题教学(thematicInstruction)方面文献的研究发现,国外学者采用不同的术语表达了主题教学的相同理念。

Fried-Booth(1982,1986),Haines(1989),Papandreou(1994),Stoller(1997)等用“设计作业”(projectwork)这个概念表达以学生为中心的语言教学理念,即在母语或外语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完成教师基于同一主题语料提出的“设计作业”进行目标语的学习和运用,从而提高目标语的综合能力。

其他一些学者如Pappasetal.(1990),Lipsonetal(1993)等直接用主题教学(thematicInstruction)来表达相同的理念。

BerniceGelman(2001)指出:

主题教学通过对教学材料进行创设有意义的连接,为学习者建立真实化的学习环境,从而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学习潜能;主题教学有利于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促进师生间、师师间、及生生间的合作和协调关系。

从源头上看,主题教学可追溯到1931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莫里逊(Morrison)倡导的著名的“莫里逊单元教学法”(即主题教学)。

该方法认为,通过单元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数日或一周的时间内学习一项教材或解决一个问题,是促进其人格发展的一种教学法。

其特点是:

始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贯穿教师指导学生自学的原则,重视学习的有效性,对知识务求领悟,对技能务求熟练。

饶杰腾在《语文学科教育学》一书中记录了“单元教学法”的主要主张:

“单元教学最早出现在19世纪、20世纪初,是欧美'新教育运动'的产物。

其主要的主张是,学生学习内容和活动应该是完整的,反对把教材分割成一课又一课,认为这样不符合学生心理(尤其不符合完形心理学原理),不易掌握,更不利于发展学生能力和合作精神。

据此把学习内容划分为较大的单元”。

该方法随着美国课程改革的转向而失势。

到20世纪90年代,受启于70年代在欧美国家首先展开的脑科学研究的成果,美国学者SusanKovalik和其研究团队于1982年开发了“整合性主题教学模式”(IntegratedthematicInstruction,简称m),强调围绕主题去组织并整合课程。

到20世纪末期,随着“核心知识课程”改革的兴起,主题教学逐渐成为核心知识课程实施中的主要教学模式。

美国“三棵栋树小学”校长曾指出:

“我们的教师已经改变了教学方法,从教科书教学转变到主题计划。

在主题计划中,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加强了,而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则更富有意义和更加相关了。

在英国,20世纪70年代,全国上下推行过类似“主题教学”的教学模式,但试行后发现,学生们在完成小学教育后,无法适应中学的教育方式,因为中学还在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授课。

因此,英国工党和保守党政府主张取缔“主题”教学,并恢复了小学阶段的传统授课方式。

然而,“主题”教学模式到20世纪末期又一次被提上了议程。

因为现在的小学教育使得学生们的创新意识不断萎靡,越来越多的老师呼吁必须在小学教育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现在的教师在制定教学主题时,充分考虑到了国家的课程标准。

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如前面一样,以“主题教学”为主题进行文献搜索,汇总结果如下表3:

表32000—2015年国内有关“主题教学”研究的文献计量表

年份

文献类型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合计

期刊

96

211

136

113

69

81

81

100

79

60

51

41

47

46

35

29

1275

优秀硕

士论文

0

26

28

14

20

13

12

13

14

8

6

1

3

2

1

0

161

博士论文

0

1

0

0

2

1

0

1

0

1

0

0

0

0

0

0

6

专著

37

93

96

70

75

79

52

63

49

42

28

25

16

8

11

6

750

合计

133

331

260

197

166

174

145

177

142

111

85

67

66

56

47

35

2192

从表3中可以看出,自2000年来,国内开始尝试实施主题教学,“主题教学”这一概念在国内教育教学领域的熟悉度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高。

从专著文献来看,《主题学习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用模式》一书,以信息化教育为大背景,从“学习”角度探索信息技术如何实现课程的整合问题。

作者把“主题学习”视为一种综合性的课程框架,并寻求信息技术对这种综合性的支持。

作者比较全面地探讨了主题学习之“设计”之基本环节与方法,并提供了大量的实例。

又如,《跨学科主题单元教学指南》一书,对综合课程进行了新定位,认为在理论上,综合课程是融合不同学科知识的课程形态,与分科课程相对应;从实践上看,综合课程既是一种组织教学内容的方式,也是一种组织教学活动的方式,目的是将分散的学科知识整合在一个有机的整体中。

作者以“主题单元”为实现综合课程的载体,在明确阐明了课程整合之目的与意义的基础上,详细阐明了如何组织一个跨学科主题单元的环节、策略与方法,其主旨在于指导教师如何开展主题单元学习,故其定位是“教学指导策略”。

《窦桂梅与主题教学》一书,作者立足于语文学科如何实现“三个超越”一一超越教材、超越课堂与超越教师,阐述了自己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以“主题教学”而达此目的的教学实践。

全书以丰富的案例来阐明此主旨。

从课程类型分布来看,主题教学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这两大课程类型中均有研究与实践,犹以学科课程中展开主题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为重点。

对于主题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相整合的研究也有不少,如周晶研究了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农村初中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何敬荣进行了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农村初中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研究;李晓龙进行了基于化学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研究;张君进行了综合实践活动主题选择的研究。

对基于语文主题下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论文将进一步将小学语文主题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并侧重体现语文性的教学探索。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研究目标:

本研究通过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主题下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研究,力求在研究中发现语文主题下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现状与设计中存在的矛盾,感受并发现其中的核心问题,并利用相应的理论知识对其进行总结和反思,挖掘其实践层面背后的理论问题,试图从语文学科层面出发,为更好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促进学生发展,探索出一些合理性高、操作性强的教学设计经验与方法。

研究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开发、创造的课程,它是由学校、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

本文从基于语文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原理依据、原则、主题领域的确定和设计的方法、思路与步骤入手,进行基于小学高年级语文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探索;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研究基于语文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以及评价方案。

论文框架: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缘由

(三)选题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一)小学高年级

(二)主题与主题教学

(三)语文主题

(四)实践

(五)综合实践活动

(六)设计

(七)教学设计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与整体评析

(二)关于“主题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与整体评析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1章基于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实样态及分析

一、基于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状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设计

(三)信度与效度检验

二、基于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基于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状况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三、调查研究的总体结论及问题域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呈现的问题及归因

第二章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理论基础分析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与理论基础

(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析

(二)杜威的活动课程理论

(二)加里培林的多元智能理论

(三)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

……(待完善)

二、主题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主题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二)主题选择的来源与方式

三、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系统论和传播学及其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二)教学设计的科学学习论和教学论基础

(三)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与教学观

第三章基于小学高年级语文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案设计

一、关于方案设计的一些考量

二、小学五年级语文(某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案设计

(一)主题选定

(二)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分析

(三)学情分析

(四)目标与重、难点分析

(五)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设计

(六)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设计

第4章基于小学高年级语文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实施与评价

一、小学五年级语文(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以某一主题某一两个课时活动为例

(一)实施前的准备

(二)具体实施过程

二、效果评价

第五章研究结论与反思

一、研究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