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基础练习第24讲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
《高考历史基础练习第24讲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基础练习第24讲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基础练习第24讲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24讲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选择题
1.下图是美国《1992—1998年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相互关系变化示意图》。
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动
C.“新经济”发展模式的实施
D.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完善
2.美国三大产业占GDP比例统计表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50
7.0%
38.0%
55.0%
1980
2.5%
33.4%
64.1%
2006
1.0%
20.0%
79.0%
上表反映出( )
A.美国产业结构日益优化的趋势
B.美国制造业逐渐衰落
C.经济危机阻碍了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D.美国经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3.下面是1993—1999年美国经济增长及IT产业的贡献率(%)数据图:
对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
A.IT产业的增长率平稳而美国经济发展有升有降
B.IT产业的贡献率与美国经济的阶段特征不相符
C.IT产业的贡献的增长并未体现美国经济的特征
D.IT产业的贡献与美国经济的增长趋势保持一致
4.“特别是1996年起,美国经济连续增长了112个月,年实际增长率达到4%,而且与此同时保持着较低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基本实现了经济学家们梦想的零通货膨胀率下的充分就业水平。
”材料中所述现象主要得益于( )
A.国家干预的加强B.混合经济的完善
C.第三产业的兴起D.信息技术的推动
5.1993年1月克林顿在就职演说中提到:
“让我们决心把我们的政府变成如富兰克林·罗斯福说的一个‘大胆、持久试验’的地方,一个为我们的明天,而不是我们的昨天的政府。
”下列“试验”不属于克林顿执政期间的是 ( )
A.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
B.把赤字财政、刺激消费作为干预经济的目标
C.通过增加供应来刺激新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D.扶持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新经济”
6.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一系列新现象:
创纪录的长期繁荣、高增长,通货膨胀率下降,就业率上升。
1996年美国《商业周刊》主编斯蒂芬·谢泼德指出,美国已进入一个新经济时代。
材料旨在说明( )
A.美国经济呈现虚假繁荣
B.凯恩斯经济思想作用凸显
C.世界多极化格局的保障
D.信息技术成为经济发展动力
7.对英国福利制度的解释,符合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
史实
结论
A
提出英国是“福利国家”的观点
寻找到英国名目繁多的福利制度作证据
B
二战后,英国在铁路、电力等领域实行国有化
得出英国的福利是公民的社会权利的观点
C
查到“英国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的一手史料
得出英国是“福利国家”的结论
D
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年英国的社保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等一手史料
得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政府在国家福利制度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8.1951年10月,工党在大选中败北,保守党丘吉尔再次组阁后并没有废弃工党政府的施政措施,仅终止钢铁工业和国内运输业的国有化计划,并在国民保健方面减少一些政府开支。
其原因是( )
A.保障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B.英国已成为福利国家
C.国家干预适应经济发展
D.工党的改革卓有成效
9.1971年,英国失业率上升,失业人数超过100万,这个数字让人们很难接受。
新当选的保守党政府立即着手解决失业问题,但是又出现了更大程度上的通货膨胀。
为解决上述问题,英国政府( )
A.进一步扩大福利国家规模
B.调整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
C.加强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
D.开创“新经济”发展模式
10.1957年一项调查发现,用于卫生、养老金、家庭补贴和援助方面的公共支出(不包括住房和教育)就占联邦德国国家收入的20.8%。
这主要是因为联邦德国 ( )
A.用收入调节实现社会公平
B.实行稳定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C.保护社会经济竞争的秩序
D.推行“中央统制经济”的模式
11.1982年,英国保守党政府取消了与收入关联的疾病与失业救济,对失业者的救济改为应纳税津贴;同年通过的《社会保障与住房补贴法》要求雇主为其雇员承担疾病津贴,作为补偿,雇主可以减少国民保险的缴纳数额。
该政策的制定( )
A.挫伤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B.推卸了政府的社会责任
C.调整了福利国家运行方式
D.增加了雇主的税收负担
12.(2017浙江4月选考,23,2分)大数据分析为历史认识提供了新的方法。
下图所示为德国在1820—1870年、1870—1913年、1913—1950年、1950—1973年四个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结合所学分析判断,反映1913—1950年经济增长情况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二战后,德意志民族在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执政时期:
1949—1963年)引领下由“战争民族”迅速转变成世界上著名的“商业民族”。
二战后联邦德国经济迅速恢复的主要原因有( )
①推行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②获得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③组建欧洲共同体
④对经济进行大规模的国有化改革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4.(2017天津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以刺激需求为主的调节方式,推动经济发展。
1953—197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
美国为3.5%,英国3.0%,法国5.2%,联邦德国5.9%,日本9.8%,等。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等
材料二 从1973年11月开始,意、英、美、日、法、联邦德国等国相继出现经济危机。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普遍、持续、大幅度下降,企业破产严重,股票行情大幅度下跌,工业、金融和贸易公司的破产具有普遍性。
失业人数大量增加,到1975年底,达1850万人。
与此同时,物价大幅度上涨,美国为7.4%,日本18.9%,联邦德国12.7%,法国26%,英国19.1%,意大利24.6%。
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滞胀”阶段。
——摘编自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
(1)材料反映了这些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2分)它们依据的经济理论及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6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时期经济危机的表现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不同。
(2分)造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试分析材料一中所涉及的经济理论为何不能解决“滞胀”问题。
(4分)
(3)综上,你对经济政策及经济理论有何认识?
(4分)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建一种新的体制结构。
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
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
——[美]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
材料二 1945年底,(英国)议会通过大英银行国有化法案,1946年开始实施煤炭工业国有化。
法国(20世纪60年代)鼓励和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和全民教育事业,不惜投入巨额资金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支持科学研究活动,国家投资开办职工职业培训工作。
1949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正式提出“公平施政”的政策纲领,把过去各种建议合并起来,形成一个更广泛、更系统、更具体的计划。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三 英国撒切尔夫人执政11年间一反传统的经济政策,率先在西方国家中推行以现代货币主义为中心的新经济政策,人们通常称这服药方为撒切尔主义。
它首先对付结构性经济危机,重新倡导资本主义自由经营和私人首创精神。
——摘编自黄安年《评撒切尔夫人治理“英国病”》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是什么。
罗斯福的“试验性疗法”使得美国的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4分)
(2)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初期欧美国家发展经济的方式。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理论来源。
(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英国结构性经济危机的具体表现,为此英国撒切尔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5分)
答案精解精析
一、选择题
1.C 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出现了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发展模式,经济持续增长,低通货膨胀率和低失业率并存,C项正确。
2.A 表格中数据显示美国第一、二产业比例逐渐下降,第三产业比例逐渐上升,体现出美国产业结构日益优化的趋势,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美国制造业逐渐衰落,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经济危机的信息,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对比信息,D项错误。
3.D 美国经济的发展虽然有升有降,但整体是上升的,与IT产业的增长趋势保持一致,A项解读错误;IT产业的贡献率与美国经济的阶段特征相符,是知识经济的体现,B项解读错误;IT产业的贡献的增长体现了美国经济的特征,即知识经济,C项解读错误;IT产业的贡献与美国经济的增长趋势保持一致,虽然略有升降,D项解读正确。
4.D 由时间信息“1996年”可知,此时美国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A项错误;混合经济指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不是材料所述现象的主要原因,B项错误;第三产业的兴起属于经济结构的变化,不是材料中经济增长模式变化的主要原因,C项错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信息技术推动美国经济增长模式变化,是材料中所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故D项正确。
5.B 由所学可知,与美国多年来奉行的赤字政策相反,克林顿政府把平衡预算、消灭赤字、偿还国债作为干预经济的重要目标,故B项不是此时期的“试验”,符合题意。
6.D 由题干中“创纪录的长期繁荣、高增长,通货膨胀率下降,就业率上升”,推知此时美国为真繁荣,故A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凯恩斯主义失灵,之后各国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B项明显不符合题意;冷战后多极化趋势加强,但多极化格局还未形成,故C项错误;题干中提到“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已进入一个新经济时代”,新经济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经济发展形态,故D项正确。
7.D A项颠倒了史实和结论的顺序,显然错误,排除;B项中史实与结论无必然联系,错误;“英国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仅仅属于“福利国家”的一个方面,以其证明英国是“福利国家”,论据不够充分,C项错误。
D项符合题意。
8.C 西方国家的政党政治,各政党虽然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但都是资产阶级,故保守党执政是否改变原有政策都不会影响英国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故A项错误;英国成为福利国家是工党执政时期的成绩,故英国已经成为福利国家不是影响保守党没有废弃工党政府的施政措施,仅减少了部分国有化计划和政府开支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英国保守党对于工党的政策仅废除了一些国有化计划,减少了一些政府开支,可知保守党继续采取工党的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原因是国家干预经济政策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故C项正确;工党与保守党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故即使工党改革卓有成效也不是保守党采取其政策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9.B 20世纪70年代,面对经济“滞胀”和严重的失业危机,英国政府调整经济运行机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发展混合市场经济,缩减社会福利规模等,B项正确,A、C两项错误;开创“新经济”发展模式的是美国,D项错误。
10.A 财政是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战后德国公共支出比重大是为推动社会公平,建设福利社会,故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货币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德国经济竞争的相关概况,故C项错误;战后德国阿登纳政府废除以行政控制为特征的“中央统制经济”,故D项错误。
11.C 依据材料无法推断出该政策对于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影响,A项错误;该政策的制定主要是为了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而非推卸政府的社会责任,B项错误;该政策的制定改变了福利支出完全由政府承担的运行方式,由政府、雇主、工人共同承担,C项正确;由“雇主可以减少国民保险的缴纳数额”可知,D项错误。
12.C 1913—1950年,这一时期德国经历了一战和二战,且均为战败国,受到严厉的制裁,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故③为1913—1950年经济增长情况,选C项。
13.A 二战后联邦德国阿登纳政府废除以行政控制为特征的中央统制经济,建立介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的“社会市场经济”,这一模式使得联邦德国经济飞速发展,故①正确;1947年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联邦德国在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下经济得以恢复,故②正确;1967年欧洲共同体才成立,故③错误;阿登纳政府并没有对经济进行大规模的国有化改革,故④错误。
因此A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4.
答案
(1)经济高速增长。
凯恩斯主义。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府通过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2)70年代物价上涨,30年代物价下跌。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
国家干预经济,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会加剧通货膨胀,而抑制通货膨胀则会进一步阻碍经济增长,扩大失业人数。
(3)凯恩斯主义一定时期内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当经济出现新问题时又无法予以解决。
因此,经济政策或理论需根据实际调整和完善,与时俱进。
15.
答案
(1)疾病:
经济大危机。
转变:
由以“自由放任”政策为主转变为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4分)
(2)方式:
英国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法国通过政府直接投资的方式拉动国内市场;美国对经济进行计划指导。
理论:
凯恩斯主义。
(4分)
(3)表现:
经济发展停滞;通货膨胀。
(或答经济“滞胀”)措施: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发展“混合经济”;缩减福利国家规模。
(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