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适应性测试理综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30362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3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适应性测试理综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广东适应性测试理综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广东适应性测试理综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广东适应性测试理综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广东适应性测试理综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适应性测试理综资料.docx

《广东适应性测试理综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适应性测试理综资料.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适应性测试理综资料.docx

广东适应性测试理综资料

2016年适应性测试理科综合

注意事项: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Si28S32Cl35.5K39Mn55Sn119

第一卷

一、选择题: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B.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C.性激素属于蛋白质类有机物D.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

2.下表中实验目的、所选用的试剂及其作用匹配正确的选项是:

选项

实验目的

试剂

试剂的作用

A

实验目的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双缩脲试剂

使还原糖产生砖红色

B

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碳酸钙

使叶片研磨充分沉淀

C

观察染色体

龙胆紫溶液

使染色体着色

D

观察线粒体

甲基绿溶液

使线粒体染色

3.关于正常人体内的抗利尿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该激素合成有关的基因在垂体的细胞中表达

B.饮水不足时垂体释放该激素减少

C.该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到肾脏

D.该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4.下图表示温特的胚芽鞘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A.胚芽鞘a将直立生长

B.胚芽鞘b发生弯曲生长与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有关

C.胚芽鞘b发生弯曲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有两重性

D.该实验能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进行极性运输

5.某实验小组探究培养液中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

时间(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数量(只/ml)

36

41

57

129

146

153

168

191

232

225

224

则该培养液中草履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是

A.232B.225C.224D.227

6.农药DDT抗性家蝇品系的产生,是由于家蝇体内编码脱氯化氢酶基因(DHCE)突变造成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因使用DDT导致家蝇体内DHCE基因突变

B.抗性家蝇品形成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

C.DDT抗性家蝇与普通家蝇在分类上属于不同物种

D.DDT抗性品系的产生不影响家蝇种群的基因频率

7.某有机物主C、H、O三种元素组成,分子球棍模型如下图所示。

关于该有机物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1H9O3B.不能使溴水褪色

C.属于芳香族化合物D.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8.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瓶中盛满水,b口进气,用排水法收集NO2

B.瓶中盛适量浓硫酸,a口进气干燥NH3

C.b口进气,用排空气法收集CO2

D.瓶中装满水,b口进气,通过排水量可测量所制备H2的体积

9.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6gCH4中含有共价键总数为0.4NA

B.常温常压下,2.24LNO2气体中含有NO2分子数为0.1NA

C.1L0.1mol.L-1的醋酸中含有H+离子数为0.1NA

D.铝热反应中1molFe3O4完全反应,移转的电子数为6NA

10.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由此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苏打和小苏打溶液中分别加入盐酸

均冒气泡

两者与盐酸反应的速率相同

B

将0.1mol.L-1Na2CO3溶液滴入BaCl2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1Na2SO4溶液

有白色沉淀并保持不变

BaCO3不能转化为BaSO4

C

向含有Fe2+的MgSO4溶液中,先加H2O2溶液,然后再调溶液的pH约为5

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Fe2+被H2O2氧化为Fe3+

D

将K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庚烷,振荡,静置

下层溶液显紫红色

生成的I2全部溶于庚烷中

11.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

X

Y

Z

M

R

Q

原子半径/(10-10m)

1.86

0.99

1.43

1.60

0.75

0.74

主要化合价

最高正价

+1

+7

+3

+2

+5

_____

最低负价

_____

-1

_____

_____

-3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元素X和Q组成的化合物不可能含有共价键

B.X、Z、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可彼此反应

C.Y-半径比O2-半径大

D.M(OH)2的碱性比XOH的碱性弱

12.右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中,电极I为Al,其他电极均为Cu,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流向:

电极IV—(A)—电极I

B.电极III的电极反应:

2H20-4e-=4H++O2↑

C.电极II的质量减少,电极III的质量增加

D.三个烧杯中的SO42-浓度都始终保持不变

13.某温度下,0.200mol.L-1的HA溶液与0.200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部分微粒组分及浓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微粒

X

Y

Na+

A-

浓度/(mol.L-1)

8.00x10-4

2.50x10-10

0.100

9.92x10-2

A.0.1mol.L-1HA溶液的pH=1

B.该温度下KW=1.0x10-14

C.微粒X表示OH-,Y表示H+

D.混合溶液中:

n(A-)+n(X)=n(Na+)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楞次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

B.法拉第最先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C.库仑最早测出了元电荷e的数值

D.伽利略推翻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

15.甲、乙两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甲的轨道半径比乙的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B.甲的向心力比乙的大

C.甲的周期比乙的大

D.甲的动能比乙的大

16.真空中有两根足够长直导线ab、cd平行放置,同游恒定电流I1、I2,导线ab的电流方向如图,在两导线所在的平面内,一带电粒子由P运动到Q,轨迹如图PNQ所示,NQ为直线,重力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粒子带正电

B.粒子从P到Q的过程中动能增加

C.导线cd中同游从c到d方向的电流

D.导线cd电流I2小雨导线ab电流I1

17.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1的光滑均质球,夹在竖直墙面和倾角为θ的斜块之间,斜块质量为m2,斜块底面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两者始终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块对球的作用力为m1gcosθ

B.地面对斜块的摩擦力为μ(m1+m2)g

C.减小m1,地面对斜块的摩擦力一定减小

D.减小m1,墙面对球的作用力一定增大

18.如图所示,已知带电量均为+Q的点电荷M、N固定不动且连线水平,检验电荷P可在M、N连线的中垂面内绕中心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重力忽略不计,则:

A.圆轨道上各点的电势处处不相等

B.P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

C.P做圆周运动的半径越小,线速度一定越大

D.P做圆周运动的半径越小,角速度一定越大

19.高速公路长下坡路段刹车失灵车辆可以驶离行车道,转入行车道外侧增设的安全减速专用上斜坡避险车道,某避险车道的上斜坡与水平面夹角为37°,斜坡长50m,某汽车进入该避险车道入口时速度达到90km/h,假设汽车动力为零,所受摩擦力为车重的0.3倍,g取10m/s2,sin37°=0.6,cos37°=0.8,则

A.该车上滑到速度为零所用的时间为10s

B.无论该车的质量如何,上滑至速度为零所用的时间都相同

C.该车上滑到速度为零的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为摩擦力阻力的平均功率的两倍

D.若该车进入斜坡时的速度为108km/h,则汽车恰好可到达斜坡顶端

20.如图(a)所示一理想自耦变压器,A、B输入电压如图(b)所示,A1、A2和V1、V2分别是接入原线圈和副线圈中的理想交流电流表和电压表,其示数分别用I1、I2、U1、U2表示,R为定制电阻,现将滑片P从图示位置逆时针匀速转动,在P转动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未超过其量程,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I1、I2、U1、U2变化规律的是:

 

21.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水平向左的均强电场E,M点与P点的连线垂直电场线,M点与N在同一电场线上。

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等量正电荷的粒子,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ν0分别从M点和N点沿竖直平面进入电场,重力不计。

M点的粒子与电场线成一定的夹角进入,N点的粒子垂直电场线进入,两粒子恰好都能经过P点,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力对两粒子做功不相同

B.两粒子到达P点的速度大小可能相等

C.两粒子到达P点时的电势能都减少

D.两粒子到达P点所需时间一定不想等

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2.(6分)某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装置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

实验时,通过电磁铁控制小球从P处自由落下,小铁球依次通过两个光电门I、II,测得遮光时间分别为△t1和△t2,两光电门中心的高度差为h,回答下列问题:

 

(1)用螺旋测微器测得小铁球直径的示数如图(b)所示,则小铁球的直径D=_______________mm;

(2)计算重力加速度表达式为g=____________________;(用测定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一下建议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

A.减小光电门I、II间的高度差

B.换用密度更大、体积更小的金属球

C.多次改变光电门I、II的位置,测量g并求其平均值

23.(9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器材测定一电压表的量程UX和内阻RX:

待测电压表V1(量程约0-2.0V,内阻约为3kΩ);

标准电压表V2(量程0-6.0V,内阻约为20kΩ);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50Ω);

电阻箱(0-9999.9Ω);

直流电源(6V,有内阻);

开关S及导线若干;

回答下列问题:

(1)图(a)是该实验小组未完成的实物连线图,请你在图(a)中完成实物连线图。

(2)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阻值,保证V1满偏,记录V2的读数U2和电阻箱的阻值R,断开开关。

多次重复上述操作。

根据多次测得的数值在U2-R坐标中描点,如图(b)所示,请根据坐标中的描点作出U2—R图线。

(3)U2关系式为U2=_____________(用RX、UX和R表示),根据图(b)中图像求得V1的量程UX=__________V,内阻RX=______________Ω(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4.(12分)如图所示,水平固定的闭合导轨分别有平行的直轨和同心半圆导轨构成,两轨间距离均为d,同心圆的内圆半径均为d,两轨间充满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内外两条轨道间用导线和电阻为R的电阻连接,其他电阻可以忽略,一根导体棒在两轨道上滑动,棒在平行直轨道上垂直导轨做均匀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v;棒在圆弧导轨上匀速转动,棒与外圆轨道接触点的线速度大小为v,运动中棒的延长线始终过圆心O1或O2。

求:

(1)当棒在圆弧轨导上运动时,电阻R两端的电压U;

(2)棒在平直导轨上移动距离为L的过程中,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Q;

25.(20分)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圆柱形管底端固定一弹射器,弹射器上有一圆柱形滑块,圆柱管和弹射器的总质量为2m,滑块的质量为m,滑块与管内壁间的滑动摩擦力f=3mg,在恒定外力F=9mg的作用力下,圆柱管和滑块以同一加速度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弹射器突然开启,将滑块向上以相对地面2v弹离圆柱管的底端,同时圆柱管也以速度v仍向上运动,忽略弹射过程中弹片的位置变化,忽略空气影响,重力甲速度为g,求:

(1)弹射后,滑块相对管上升的最大距离;

(2)从滑块被弹开到它第二次获得相对地面速度大小为2v的过程中,摩擦力对滑块做的功。

26.(13分)制备纯净的液态无水四氯化锡(SnCl4易挥发形成气体,极易发生水解)的反应为:

Sn+2Cl2≜SnCl4,Sn也可与HCL反应生成SnCl2,已知:

物质

摩尔质量/(g.mol-1)

熔点/°C

沸点/°C

Sn

119

232

2260

SnCl2

190

246.8

623

SnCl4

261

-30.2

114.1

Mn02

87

535(分解)

——

某同学设计的相关实验装置图如右:

(1)A中浓盐酸与B中物质进行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G中冷却水的进水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4)为避免E中副反应的发生,对装置需要改进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K中固体物质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当要结束实验时,不能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

①关闭A的活塞②停止F的加热③停止G的通水

(7)若将B中的固体换成_________________,并将除A和B以外的器皿去掉,反应可制备SnCl2。

(8)实验结束后,若得到的SnCl4为13.05g,至少消耗__________gMnO2,为了避免尾气污染,需要改进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5分)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是由Na2CO3-与H2O2符合而形成的一种固体放氧剂,可用于洗涤、纺织、医药、卫生等领域。

工业上常以过碳酸钠产品中活性氧含量([O]%=

x100%)来衡量其优劣,13%以上为优等品。

一种制备过碳酸钠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过碳酸钠受热易分解,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稳定剂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品质量有很大影响。

①下列试剂中,可能用作“稳定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MnO2b.KIc.Na2SiO3d.FeCl3

②反应温度对产品产率(y%)及活性氧含量的影响如右图所示,要使产品达到优等品且产率超过90%,合适的反应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③“结晶”时假如NaCl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液”中可循环利用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产品中活性氧含量的测定方法:

称量0.1600g样品,在250ml锥形瓶中用100mL0.5mol.L-1硫酸溶解完全,立即用0.02000mol.L-1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现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为终点,平行三次,消耗KMnO4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6.56mL,另外,在不加样品的情况下按照上述过程进行空白实验,消耗KMnO4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24mL。

①过碳酸钠与硫酸反应,产物除硫酸钠和水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测定时,若用工业盐酸代替硫酸,分析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样品的活性氧含量为________%,表明该样品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优等品。

28.(15分)氮的氧化物(如:

NO2、N2O4、N2O5等)应用很广,在一定条件可以互相转化。

(1)N2O5可通过电解或臭氧氧化N2O4的方法制备。

电解装置如图所示(隔膜用于阻止水分子通过),其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

2NO(g)+O2(g)=2NO2(g)△H1

NO(g)+O3(g)=NO2(g)+O2(g)△H2

2NO2(g)=N2O4(g)△H3

2N2O5(g)=4NO2(g)+O2(g)△H4

则反应N2O4(g)+O3(g)=N2O5(g)+O2(g)的△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2O5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

2N2O5(g)=4NO2(g)+O2(g)。

某温度下测得恒容密闭容器中N2O5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t/min

0.00

1.00

2.00

3.00

4.00

5.00

C(N2O5)/(mol.L-1)

1.00

0.71

0.50

0.35

0.25

0.17

设反应开始时体系强压为Po,第2.00min时体系压强为p,则p:

po=____________;1.00-3.00min内,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N2O4与NO2之间存在反应N2O4(g)=2NO2(g)。

将一定量的N2O4放入恒容密闭容器中,测得其平衡转化率【a(N2O4)】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图中a点对应温度下,已知N2O4的起始压强p0为108kPa,列式计算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x物质的量分数)。

②由图推测N2O4(g)=2NO2(g)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提高试α(N2O4),除改变反应温度外,其他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写出两条)。

③对于反应N2O4(g)⇄2NO2(g),在一定条件下N2O4;与NO2的消耗速率与自身压强间存在关系:

v(N2O4)=k1.p(N2O4),v(NO2)=k2.[p(NO2)]2。

其中,k1、k2是与反应及温度有关的常数。

相应的速率—压强关系如下图所示:

 

一定温度下,k1、k2与平衡常数Kp的关系是k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上图标出的点中,指出能表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点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2分)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测得某绿色植物的叶片光合作用曲线如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曲线上的A点-E点五个点中,在____________点对应的时间爱你叶绿体产生O2的速率最高。

在C点时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原因是此时叶片较多气孔关闭,导致_______________;此时叶绿体内C5的含量______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2)在光照下,该植物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部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Rubisco酶是植物叶片中的催化C5与CO2结合形成C3的可溶性蛋白质,热稳定性较好。

若用某种化学试剂降解可溶性蛋白质,则叶绿体中的[H]含量会是________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如果其他条件适宜,温度从30°C升到40°C,Rubisco酶活性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9分)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回答下列问题:

(1)患流感后,机体反应产生的某些物质刺激了体内有关的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至_____________形成全身酸痛的感觉。

兴奋产生时,神经细胞膜电位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患流感后,位于________________的提问调节中枢活动可能会受到影响,最终会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多,代谢增强,产热增加,体温升高。

(3)流感滨度侵入宿主细胞后,______________与宿主细胞结合并将其裂解,把流感病毒释放到体液中,失去寄主基础的流感病毒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后,被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清除。

以上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31.(8分)紫茎泽兰是我国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植物,调查其在不同入侵生境中的生长情况,结果如下表:

入侵生境

幼苗密度(株/m2)

成熟植株密度(株/.m2)

成熟植株高度(cm)

草地

468

123

120

人工林

548

95

115

自然林

688

64

84

回答系列问题:

(1)紫茎泽兰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________法调查。

紫茎泽兰可产生大量种子,其生态适应性很强,如果侵入地区能提供理想的生长环境,其种群数量将呈_____________型增长。

(2)从不同生境的幼苗密度来看,最适宜紫茎泽兰定居的生境是_______________,综合来看,与草地和人工相比自然林具有较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稳定性。

(3)泽兰实蝇是紫茎泽兰的专食性天敌。

泽兰实蝇将卵长生在植株的茎尖,孵化后的幼虫蛀食幼嫩部分,并在植株顶端形成虫瘿,阻碍植株生长和繁殖。

两者的种间关系属于_____________

32某植物的花有紫、红、白三种颜色,假设花色由R和r、P和p两队等位基因控制的,R对rP和p为显性。

已知由白色底物形成紫色产物的生物化学途径是;

 

纯合的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F1为紫花,F1自交,所得的F2植株中紫花:

红花:

白花=9:

3:

4。

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该植物花色的两队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对非等位基因上。

(2)F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F1自交所得的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紫花植株中仅有一对基因纯合的植株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DNA分子中碱基对的_______________、增添和缺失可引起基因突变。

若基因R发生突变后,合成①的翻译过程提前终止,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考题:

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