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玛县政府业务用房初设.docx
《班玛县政府业务用房初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玛县政府业务用房初设.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班玛县政府业务用房初设
编制人员
建筑专业:
刘德元(二级注册建筑师)
结构专业:
丁毅(高级结构工程师)
给排水专业:
李玉梅(高级给排水工程师)
暖通专业:
王惠萍(注册暖通工程师)
电气专业:
徐茂莲(高级电气工程师)
目录
项目概况
总平面设计
建筑专业
结构专业
给排水专业
暖通专业
电气专业
消防设计专篇
节能设计专篇
无障碍设计专篇
投资概算
第一章项目概况
第一节、项目建设背景
青海藏区是我国除西藏以外面积最大、藏族人口较多的地区,具有生态、资源和稳定上的战略地位。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藏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战略决策。
基层政权组织,是国家政权的基础,在我国政权体系中有不可低估的地位及作用。
它肩负着领导、组织广人民群众进行经济、文化建设的重任,在国家和人民之间起着上通下达的桥梁作用,发挥着重要的组织和协调作用,对促进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基层政权组织的工作环境,使其能够更好的广大群众服务。
随着国家向西部倾斜政策的进一步落实,藏区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不断发展,地方基层政权组织的肩负着地区社会发展的重任,因此完善地方基层政权建设,改善基层政权组织工作环境,就显得非常迫切。
由于基层政权建设的需要,原班玛县政府综合业务大楼已远远不能满足现有要求,不能集中统一的为群众办事,不能充分发挥其政府职能,无法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的作用。
目前,国家启动基层政权建设项目,旨在改善边远、贫困县(市)和乡(镇)业务用房陈旧、拥挤状况,给基层政权机关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二节、建设选址及建设地点
一、项目选址
1、建设项目选址位于班玛县人民路188号县政府院内。
用地南侧为城市主干道民贸路,对外交通十分便利。
2、班玛县政府业务用房选址东侧为原人民政府广场,南为青少年活动中心,政府广场东侧即为城市的主干道人民路,在班玛县的规划中,在城镇中心区,即人民路、莲花街交汇地段及沿街形成商业金融中心区,并设立商业街,主要布置商业服务、文化娱乐、金融、集贸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区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条件有一定的基础。
3、根据《班玛县城赛来塘镇总体规划》,将规划人民路和民贸路中段为全县行政办公中心区,人民路和莲花街交汇地段为商业金融服务区。
本项目选址用地及周围用地均规划为行政办公用地,远离工业区、商业区、居民区。
4、符合班玛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5、项目地现有约4140平方米住房,包括部分房改房1100㎡、自建砖混房2080㎡及自建简易住房960㎡,需整体进行拆迁。
二、建设地点
根据班玛县交通和建设局签发的《班玛县政府业务用房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班玛县城赛来塘镇人民路188号县政府广场院内。
第三节、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总建筑面积为8101.44m2。
主要建设各局业务用房和门厅、值班室等附属用房以及室外供热、供排水、供电等总图工程。
1、土建工程:
本次主体工程为班玛县政府业务用房一幢,建筑面积8101.44m2。
2、室外给排水设施:
室外配套设施建设给水管道铺设330m,给水阀门井1个;排水管道铺设110m,检查井6个;新建一个25m3的化粪池。
3、室外消防:
室外消火栓设置1个,消防检查井1个。
4、采暖设施:
采暖管网敷设280m。
5、道路硬化:
本次道路硬化面积为1220m2。
6、绿化:
本项目绿化面积为530m2
第四节、设计依据
一、文件、法规
1、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班玛县发展和改革局与青海煤矿设计研究院签订的《班玛县政府业务用房建设项目设计委托书》;
3、《班玛县政府业务用房及检察院技侦楼场地岩土工程详勘报告》(YK2009-09-01);
4、班玛县交通和建设局签发的《班玛县政府业务用房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地字第6326222010730号);
5、班玛县交通和建设局签发的《班玛县政府业务用房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地字第6326222010730号);
6、班玛县交通和建设局签发的《班玛县政府业务用房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地字第6326222010730号);
7、班玛县政府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影响登记表(班国环水字[2010]46号);
8、关于班玛县政府业务用房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书(班国环水字[2010]46号);
二、标准、规范
1、标准
原国家计委《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的通知》(计投资[1999]2250号);
《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筑标准》(计投资【1999】2250号);
2、规范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9年版);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青海省实施细则》DB63/617-200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50034-2004;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外墙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2002;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青海省用水定额》(青政办[2009]62号)
3、与工程建设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及甲方提供的其它有关资料。
第五节、项目建设条件
一、社会经济状况
2009年底,班玛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57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6%;第一产业生产总值5390万元,下降0.6%;第二产业生产总值1974万元,增长82.6%;第三产业生产总值4211万元,增长8.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78万元;农民人均所得1991.14元;全社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11万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116万元,比上年增长13.76%。
班玛县现有普通中学2所,小学12所,中、小学在校生3736名,小学生入学率达97%。
有电视台1座,综合医院1所,藏医院1所,乡镇卫生院10所,卫生技术人员102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2人,病床40张。
2008年底班玛县辖8乡1镇32个村(牧)委会,县域总人口24404人,其中非牧业人口4224人,以非牧业人口计算的县域城镇化水平为17.31%。
班玛县是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其中有藏族、汉族、回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满族、苗族、羌族、壮族、保安族等11个民族,其中藏族2245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2%,汉族156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40%,其它民族占1.6%。
二、自然地理条件
一)地理位置
班玛县位于果洛藏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北纬32°27′32″-33°18′41″,东经99°45′04″-101°14′03″,东南部与四川省阿坝、色达、镶塘等县相连,东北与久治县为邻,西部、西北部与达日县接壤,南北宽约96公里,东西长约137公里,呈一长方形,总面积为6343平方公里,占全州总面积的9.56%。
县府所在地赛来塘镇距州府大武320公里,距省会西宁786公里,距四川成都760公里。
班玛县城赛来塘镇是省政府于2001年3月批准设立的,该镇位于县境中部、玛柯河河畔,依山傍水,气候宜人,有“果洛小江南”之称。
花龙公路从镇区穿过,交通条件便利。
自1955年建县以来,经过几代人近54年的建设,目前已形成一个草原新镇。
二)地形地貌
境内多山,沟谷纵横,河流交错,整个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高,东南低。
西北部海拔高,山体大,山体浑圆,坡面较缓,沟谷较开阔,坡麓及沟口地带形成平坦而宽阔的滩阶地;东南部山体挺拔尖削,峰脊明显,山坡陡峭,冲沟、滑坡面、裸岩、峭峰随处可见,沟谷狭窄,沟口地带形成冲积扇滩地和长条形阶地,由于河流的切割作用而具有高山河谷的总体地貌特征,河流曲折蜿蜒,两岸峰峦迭嶂,地形起伏强烈。
全县平均海拔3300~4000米之间,最高峰海拔5039米,最低处玛柯河出境处海拔约3147米,相对高差1892米,但所跨纬度不足1度,因此,其气候随海拔高度的垂直变化十分明显。
三、气候条件
班玛县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冬春寒冷多风,夏秋温暖多雨,年平均气温2.4℃,最低月均温(一月)为-7.6℃,极端最低气温为-29.7℃;最高月均温(七月)为11.7℃,极端最高气温为28.1℃。
≥0℃的持续日数为165~210天,≥5℃的持续日数为80~150天,≥10℃的持续日数为12~58天。
年平均雨量为638.4毫米,全年蒸发量为1281毫米。
光照充足,太阳辐射量大,全年日照时数在2520~2790小时之间,年太阳辐射量在590.1~606.9千焦/厘米2.分之间。
四、工程地质条件
一)、地形地貌
本场地地形较平坦,场地地貌属玛柯河西岸一级阶段,地貌单一。
二)、地层结构及岩土特性
根据探井揭露证实,拟建场地自上而下依次由素填土(Qml)、卵石(Q41dl+pl)等组成,现将各岩土层特征分述如下:
1素填土:
黄褐色,成份以粉土主,含碎石及植物根系,上部含少量的建
筑及生活垃圾,土质不均,松散,稍湿。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
0.80~1.90m,平均1.43m。
2卵石:
杂色,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一般粒径
为8~18mm,颗粒形状多呈亚圆型~次棱角状;颗粒排列十分混杂,大部分不接触,母岩成分以变质岩、板岩为主,强风化程度,其余充填物为各级砂、砾充填,密实度依据野外鉴别为松散~稍密,偶有塌落现象,该层未穿透。
揭露厚度为5.60~6.70米,平均揭露厚度6.08米。
三)、场地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1、场地的稳定性与适宜性
通过勘察拟建场地范围地形平坦,地貌类型单一,地层结构较简单,无不良地质作用,场地的稳定性较好,适宜建筑物的修建。
2、场地各岩土层承载力的确定
当基础宽度b≤3.0米,或埋深d≤0.5米时,第②层卵石根据野外描述、颗粒密实、级配程度、风化程度及地区经验综合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卵石fak=300kPa;
当基础宽度b>3米,或埋深d>0.5米时,第②层卵石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应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的第5.2.4条5.2.4式进行修正后使用。
3、场地的地震效应
拟建工程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及《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属丙类建筑,其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
班玛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第二组,设计特征周期值为0.40s。
场地土层剪切波速分别为填土Vse≈100m/s,卵石Vse≈370m/s,场地土层等效剪切波速Vse≈310m/s,场地覆盖层厚度按20米计算,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无软弱下卧层及液化土层分布,场地对建筑抗震属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
4、场地土的冻胀性
班玛地区为季节性冻土区,标准冻深为1.19米。
场地冻结面以上地基土冻结前天然含水量平均值为19%<21.4%≤22%,冻结期间地下水距冻结面的最小距离>1.5米,平均冻胀率为1<η≤3.5,冻胀等级为Ⅱ级,冻胀类型为弱冻胀。
5、场地水、土的腐蚀性评价
勘察深度范围内未见地下水出现,因此可不考虑地下水的影响。
根据场地土的腐蚀性分析报告,场地土环境类型分类为Ⅲ类。
根据场地土的腐蚀性分析报告,场地环境类型分类为Ⅲ类。
PH=8.1~8.2,SO42-=200.00~300.00mg/kg,Cl-=83.00~100.00mg/kg,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具微腐蚀性。
根据地区土壤电阻率(经验值)大于100Ω.m,场地土对钢结构具微腐蚀性。
6、基础形式与持力层的选择
根据场地地层结构、岩土特征、建筑物特征、性质,第①层为素填土:
处于地表、土质不均,严禁做持力层;
第②层卵石:
承载力较高,埋深适宜,可做天然地基持力层。
根据建筑物特征、性质、基础形式宜采用条形基础或独立基础。
四)、结论与建议
1、拟建场地地形平坦、地貌单一,地层结构较简单,场地与地基的稳定性较好、适宜拟建物的修建。
根据建筑物特征、性质及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建议选择第②层卵石为
持力层,基础形式建议采用条形基础或独立基础。
2、班玛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第二组,设计特征周期为0.40s。
场地对建筑抗震属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
4、属丙类建筑,其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
4、根据场地土易溶盐含量分析报告,易溶盐含量小于3%为非盐渍土,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及钢结构均具微腐蚀性。
5、班玛地区为季节性冻土区,标准冻深为1.19米。
其冻胀性建议按弱冻胀性土考虑。
6、勘察深度范围内未见地下水出现,因此可不考虑地下水的影响。
五、公共设施条件
道路: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班玛县人民路188号政府广场院内,周边华西路、人民路等道路路网已形成,交通条件便利。
供电:
项目选址位于班玛县内,拟从县内供电管网取得电源,班玛县城供电电源由仁钦果和大团水电站双电源供电,县城现有变电站一所,总变电容量1440千伏安。
县内电力供应稳定充足,项目用电可从政府大院配电箱内直接引入,完全能满足本项目用电需要。
给水:
目前班玛县城供水能力已达600立方/日,供水压力0.3MPa,城市供水主干管从场址门前通过,管径为DN200铸铁管,场址内支管管径为DN100,通达各处,其供水水量及水压均能满足项目建设要求。
本项目供水可从县政府院内给水阀门井引入。
排水:
可直接排入项目区城市排水主干管,干管管径为DN400。
采暖:
班玛县城赛来塘镇属常年采暖区,现县政府西侧,紧邻西山脚下已建锅炉房一处,安装2台7MW的热水锅炉,1台烧煤锅炉已经使用,供县城政府单位及部分居民采暖,可满足本项目供暖要求。
县政府业务用房采用集中供暖,供暖面积为8101.44平方米,进水口管径为DN125,回水口管径为DN125。
第二章总平面设计
第一节、总体规划布局
-、规划布局原则
1、在总图规划中,项目建设应本着“经济、适用、安全、美观”和“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的原则,做到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2、结合本工程的性质用途和相关要求,县政府业务用房总平面布置方案满足功能的同时,应符合消防、卫生、安全、施工等有关规定、规范,结合考虑主导风向的影响,在竖向布置方面因地制宜,通盘考虑。
总体布局体现一种大气、秩序。
第二节、总平面布置
1、班玛县政府业务用房拟建用地为一矩形地块,从人民路原县人民政府院方向进入。
2、建筑物呈“一”形布置,建筑周边设环形道路。
3、新建业务用房主入口为北向,室外设无障碍坡道,给排水、采暖、电气外网、道路硬化等附属设施满足新建建筑物的需要。
4、整个院区与原县政府院合为一体,不需用围墙分隔。
5、在空地配置一些花池、树木等绿地,种植一些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绿化树种、花草以美化环境。
6、建设场地道路宽度分别为:
7.0米、4.0米。
道路纵坡普通地段为0.3%-2%
7.0米宽道路横坡为双向起坡,4.0米宽道路横坡为单向起坡;横坡坡度1%-2%。
全部道路均采用C20混凝土路面,最薄处厚度为220mm,按通行机动车考虑。
第五节、总平面经济技术指标
总用地面积:
7630平方米(11.46亩)
建筑基底面积:
605+1490=2095平方米
拟建建筑建筑面积:
8098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
2536+8098=10634平方米
绿化用地面积:
2380平方米
容积率:
1.39
建筑密度:
27.45%
绿化率:
31.20%
第三章建筑设计
第一节、设计依据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9年版);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青海省实施细则》DB63/617-200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外墙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
与工程建设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及甲方提供的其它有关资料。
第二节、平面设计
1、新建县政府业务用房设计为地上六层,“一”字型布置,长为77.20m,宽为18.10m。
2.各层功能设置为:
一层设门厅、值班室、电力控制室、来访接待室、普通办公室、库房等。
二层均设置为普通办公室。
三、四层设置为普通办公室及会议室。
五层设置为机要室、普通办公室及会议室。
六层视屏会议室、档案室、网络机房、普通办公室等。
第三节、立面设计
本项目结合周围环境及环保要求,考虑到县政府业务用房建筑的性质和用途,采用合理平面布局,主要从整体形象着手设计,建筑物主体造型力求庄重大方、简约肃穆、安全适用,并适当考虑班玛县城藏族建筑风格的融合和协调,简单大方但有庄严气派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和藏区艺术风格。
建筑立面装饰材料为中级水性外墙涂料及石材。
第四节、剖面设计
建筑物一至五层层高均为3.60米,六层部分层高设为4.20米,室内外高差为0.90米,建筑总高度为23.10米
第五节、交通组织及出入口设置
1、楼内设置两部疏散楼梯、两部电梯作垂直交通。
2、建筑设一个主出入口,四个次出入口,主出入口处设置防寒门斗和门厅,并设置无障碍坡道。
第六节、建筑物主要特征表
项目名称
班玛县政府业务用房建设项目
备注
建设地点
班玛县赛来塘镇人民路188号
建设单位
班玛县人民政府
建筑面积
8101.44平方米
建筑类别
二类
耐火等级
二级
建筑层数
地上六层
结构形式
框架结构
抗震设防烈度
七度
墙体
300厚加气混凝土
屋面
XPS板温层,高分子卷材防水(二级)
上人屋面
地面
防滑地砖、镜面花岗石
内墙面
普通内墙涂料
顶棚
普通内墙涂料、纸面石膏板吊顶
外墙面
水性中级外墙涂料、石材
外门
断热铝合金地弹门、无框自动推拉门
内门
成品带门套实木门
外窗
70系列铝塑节能保温窗
单框双玻
第四章结构设计
第五章给排水设计
第六章暖通设计
第七章电气设计
第八章消防设计专篇
第一节、工程概况
班玛县政府业务用房项目为地上六层,建筑面积8101.44平方米,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高度23.10米,建筑类别为二类,框架结构。
第二节、建筑专业
一、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二、总平面防火设计
建筑周边设环形消防车道,道路最小宽度4.00米,道路转弯半径9.00米,道路标准按通行20吨消防车考虑。
与相邻永久性建筑的最小间距为18.00米。
三、建筑防火设计
1、防火分区
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面积小于2500平方米。
2、疏散控制
1)、建筑内设两部疏散楼梯,疏散宽度3.40米。
2)、疏散走道宽度为2.40米。
3)、建筑一层设五个疏散出口,总疏散宽度10.80米。
4)、房间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为19.20米。
5)、房间内任意点至房间疏散门的最大距离9.00米。
6)、最大层使用人数为140人。
3、防火构造
1)、楼梯间为封闭楼梯间,楼梯间与走道间的门为乙级防火门。
2)、楼梯间在一层设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3)、中庭在与二层的开口连接部位设甲级防火卷闸(耐火极限大于3.00小时)。
4)、首层外保温防护层厚度不小于6MM。
5)、屋顶与外墙交界处、屋顶开口部位四周的保温层,采用宽度500mm的A级保温材料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6)、外墙、屋面板温材料为XPS保温板,燃烧性能等级为B1级。
第三节、给排水专业
第四节、电气专业
第九章节能设计专篇
第一节、建筑专业
一、设计依据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青海省实施细则》DB63/617-2007
二、项目概况
建筑为采暖建筑,按《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须作建筑节能设计。
当地建筑气候分区为严寒地区A区。
外墙体材料为300厚加气混凝土。
三、建筑物理性能指标
建筑体型系数:
0.27
南向窗墙面积比:
0.29
四、建筑节能设计措施
1)、外墙外保温采用剂塑型XPS聚苯乙烯保温板薄抹灰系统。
2)、屋面采用剂塑型XPS聚苯乙烯保温板保温层。
3)、周边地面采用剂塑型XPS聚苯乙烯保温板保温层。
4)、外门采用断热铝合金地弹门、无框自动推拉门。
5)、外窗采用70系列铝塑单框双玻节能保温窗。
第三节、给排水专业
第四节、暖通专业
第五节、电气专业
第十章无障碍设计专篇
第一节、设计依据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第二节、无障碍设施
一、出入口
建筑物的主入口设置1.50米宽的无障碍坡道,坡度为1:
12。
二、地面
室内地面采用平整度好的防滑地砖。
三、卫生间
一层卫生间设无障碍专用厕位。
四、垂直交通
两部电梯均设置为无障碍电梯。
第十一章环保专篇
一、场址环境条件
项目所处地区尚处于开发阶段,环境受污染程度轻,大气、水质现状良好。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染防治法》;
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5、《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0-1993)一类标准;
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2002);
8、《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J121-88);
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方法》;
1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制标准》(GB12523-90)。
三、项目建设期对环境的影响
(一)施工期空气影响
施工期间的扬尘对空气影响较严重。
产生扬尘较多的阶段有土石方、土地平整和物料装卸与运输以及相应的土建施工阶段。
本项目附近环境敏感目标较远,扬尘对环境保护目标不会产生较大影响。
此外,施工期间,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在运行中将产生机动车尾气,其中主要含有CO、NOx、HC等污染物,对周围区域的空气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这些废气排放局限于施工现场和运输沿线,为非连续性的污染源。
(二)施工期噪声影响
在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