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汇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622392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9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汇编.docx

《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汇编.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汇编.docx

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汇编

《经济生活》主观题汇编(19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的经营发展事关经济社会的生机与活力。

目前我国小微企业规模已近5000万家,成为纳税的重要力量。

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材料:

由于小微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市场发育不完善等原因,大量新创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

“缺人才、用工难,缺资金、融资难,税费高、负担重是小微企业面临的普遍和突出困难。

并且,国务院虽出台了扶持小微企业的政策意见,但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不够,造成政策措施不能很好落实。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当前对小微企业实施税收优惠的理由。

2.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当前,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2015年暑假,某高校学生小李回到家乡T市进行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活动,感受到了新农村发生的可喜变化。

项目

以前

现在

种粮

“粪大水勤,不用问人”的传统施肥,过量施肥

扎实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程等科技项目的应用与推广。

“缺什么,补什么”,按需施肥,粮食产量稳增

土地

城镇化加速推进,耕地捉襟见肘

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将池塘养鱼与水生蔬菜无土栽培相结合,既节约土地,又增加效益

环境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环境脏乱差

借山水林泉资源和自然景观风貌,合理布局优势产业,提供观赏、游乐、避暑、餐饮等休闲场地,发展休闲生态农业

加工

农产品直接销售,几乎没有什么加工的

果品、畜牧产品等农产品加工渐成体系,农产品的附加值大幅提高

规模

家庭单打独斗,机械化设备难以有效使用

村民将承包的土地以入股的形式流转给专业合作社,入股农民可享受利润分红和优先就业权;农村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初见成效

销售

农产品销路单一,存在滞销,价格较低

在知名商业站监理了“农产品销售店”,信息很快变成了现实的销量,收益提高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T市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措施及意义。

【答案】

措施:

①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提高土地规模效益,促进粮食增产,增加农业效益。

②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发展生态农业,美化农村生态环境。

③以工促农,推进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通过信息化促进农产品销售;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拓宽农民收入渠道。

意义:

①有利于维护粮食安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民收入,建设新农村。

②有利于“四化”同步发展,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③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解析】

本题要求考生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T市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措施及意义,一共是两小问。

既有措施类的设问,又有意义类的解答题。

解答本题时需要根据材料一中T市的具体做法加以概括和总结,根据材料可知该市在在三农问题的做法是通过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通过推荐城镇化进程,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村经济发展;通过产业化经营、信息化、土地流转等增加农民收入。

对于该市的做法所产生的意义,考生可以从宏观和微观、眼前和长远不同的角度去具体分析,具体来说可以从对农业、农村和农民三个方面回答,最后还可以从还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难度】较难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高铁正加快“走出去”步伐,成为一张闪亮的“中国名片”

2014年7月15日,横贯安哥拉全境的本格拉铁路全线竣工;7月25日,土耳其安卡拉至伊斯坦布尔高速铁路二期顺利通车;尼日利亚连接首都阿布贾至卡杜纳铁路铺通,沿海铁路合同签订;连接埃塞俄比亚与吉布提铁路正在铺轨……

材料二:

中国高铁疾驰海外,截止到目前已建成通车项目、在建项目和正在洽谈项目遍及欧亚非等几大洲。

然而中国高铁走出海外并非坦途:

M国政府突然撤消了中铁建集团已经中标的合同;在非洲某国的项目、在建期间内战并未停止…

材料三: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铁建集团已经做好高铁出海的全球谋划,为不同地形、地貌和气候类型国家量身打造了具体方案。

目前已经成功拥有世界先进的高铁集成技术、施工技术、装备制造技术和运营管理技术,具有组团出海的实力,可以挑战任何竞争对手。

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分管海外市场的副总裁徐宗祥说“中国铁路装备最大的优势,一是性价比高,二是交货能力强。

材料四:

中国高铁“出海”短板是国际化人才,南车集团曾因将“雨刮器”翻译成“抹布”而痛失订单。

开拓市场难,守住市场更难,而守住市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本土化。

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简称南珠机电)在马来西亚的项目,因为该国是伊斯兰国家而在动车组上特意设计了祈祷间;专门留了女性车厢以便于更保守的教徒乘坐;就连行李架的设计也参照了伊斯兰教堂的穹顶,从而使对方看到了我们的努力和诚意。

(1)请结合材料,说明我国高铁“走出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2)结合材料,针对中国高铁“走出去”遇到的问题,说明我国政府应该如何作为?

(3)结合材料,用企业经营的知识分析中铁建集团成功的经验

【答案】

(1)有利于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有利于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缓解国内过剩产能,优化结构促进国内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自主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

(2)为中国企业创造良好国际环境,履行组织经济建设职能,利用国际组织规则维护中国企业利益,保护中国公民合法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通过外交途径宣传中国企业实现互利共赢。

(3)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全球谋划,为不同类型国家打造具体方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诚信经营。

生产出性价比高的产品,提高交货能力。

【解析】

(1)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回答我国高铁“走出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首先,设问中涉及“走出去”,所以有利于我国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其次问题指向还有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有利于缓解国内过剩产能,优化结构促进国内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自主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

(2)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回答针对中国高铁“走出去”遇到的问题,说明我国政府应该如何作为。

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首先针对材料中“突然撤消了中铁建集团已经中标的合同”,中国政府要为中国企业创造良好国际环境,履行组织经济建设职能,利用国际组织规则维护中国企业利益;针对“在建期间内战并未停止…”,中国政府要保护中国公民合法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通过外交途径宣传中国企业实现互利共赢。

(3)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回答中铁建集团成功的经验,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全球谋划,为不同地形、地貌和气候类型国家量身打造了具体方案”体现了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拥有世界先进的高铁集成技术、施工技术、装备制造技术和运营管理技术”体现了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一是性价比高,二是交货能力强”体现了企业重视信誉和形象诚信经营。

【难度】较难

4.目前,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具有新的特点。

表:

2006~2014年我国GDP增速及三大产业占GDP比重

年份

GDP(%)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6

12.68

11.7

48.9

39.4

2008

9.63

10.7

47.5

41.8

2010

10.45

10.1

46.7

43.2

2012

7.7

10.1

45.3

44.6

2014

7.4

9.2

42.6

48.2

材料一:

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最大优势,引进技术和管理就能迅速变成生产力,现在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

材料二: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

广东经济新常态就是要加快经济转型与创新驱动,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水平攀升,当前,我省正面临破解经济减速、转型缓慢、区域差别三大难题,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加快建设法治广东,开创法治广东建设新局面。

法治是我省经济适应新常态,加快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的保障。

根据表和材料,对我国经济发展呈现的新常态作出简略判断。

运用基本经济制度和个人收入分配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完善的法治对发展广东经济的意义。

【答案】

①我国经济增速由高增长向中高速增长。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经济发展方式正在转变。

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②第一,有利于保证各种所有制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

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经济转型。

第二,有助于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缩小区域差别。

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广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实现经济增速。

【解析】

依据图表中GDP增长速度由12.68

%逐年下降为7.4%,说明我国经济增速由高增长向中高速增长;三大产业占GDP的比重发生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说明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依据材料一,经济发展由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转化为依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由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正在转变。

第二小问属于意义类主观试题,分析说明完善的法治对广东经济发展的意义,由于知识限定是基本经济制度和个人收入分配的相关知识,所以学生在组织答案时要首先说明完善的法治对基本经济制度和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进而指出对广东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从对基本经济制度影响看:

完善的法治有于利保证各种所有制依法平等使用

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从而促进经济转型。

从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看:

完善的法治有助于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缩小区域差别,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广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实现经济增速。

【难度】一般

5.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有利于提升科技对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和引领能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注:

①2007-2011年我国科技服务业年平均增速达到18.6%,同期我国GDP平均增速为10.5%。

(2011年美国科技服务业占其服务业比重为9.58%。

材料二:

科技服务业具有人才智力密集、科技含量高、产业附加值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等特点。

相对于国民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发展趋势,我国科技服务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存在着市场化程度低、缺乏知名品牌、发展环境不完善、国际化程度低等问题。

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是实现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的重要一环。

材料三:

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意见》提出了我国科技服务业产业规模到2020年达到8万亿元的发展目标,提出了我国科技服务业要重点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等重要任务,提出了加大财税支持、拓宽资金渠道等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联系材料二、三,从经济生活角度简要说明如何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

【答案】

(1)经济信息:

近年来,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迅速,产业增加值不断增长,在服务业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

但与美国相比,我国科技服务业产业增加值及在服务业中的比重偏低,有较大差距。

(2)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挥科技对我国服务业的支持领能力;

②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各类科技服务主体的活力;③国家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税、金融、产业等政策支持和保护,为科技服务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④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培育具有全球性影响力的科技服务品牌。

【解析】

第一问利用图表加注释的形式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及归纳方面的能力。

从第二问属于怎样做类试题,解答时要明确主题,经济生活涉及的主体一般有国家、企业、消费者、劳动者等,组织答案时要分别加以说明。

本题考察的是就业问题,需从国家、企业、劳动者自身角度加以考虑。

【难度】一般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材料一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状况统计列表

项目

年份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1978年

343.4元

133.6元

57.5%

67.7%

2002年

7702.8元

2475.6元

37.7%

46.2%

2012年

24565元

7917元

36.2%

39.3%

材料二据统计,中国人一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

“酷抠”是当下一种时尚的抠门,这是一种褒义下的“抠”,因为酷抠族崇尚的是“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酷抠族精打细算不是吝啬,而是一种节约的方式。

喜欢高质量、幽雅的生活,具有很好的审美眼光和高雅的生活品位。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请你就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向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说明其经济生活的理论依据。

(2)根据材料二中反映的社会现象,有人认为:

“节俭是好事,消费是坏事”,请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答案】

(1)材料一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大幅增加,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改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但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

建议政府: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一般而言,可支配收入越多,消费量越大。

因此应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②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要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③收入预期影响居民消费。

要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城乡居民消费信心。

④消费观影响消费行为。

要引导城乡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倡导科学理性消费。

⑤价格变动影响消费者的需求量。

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提高城乡居民实际购买力。

(2)①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人们的消费水平。

我国当前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不平衡,应该坚持勤俭节约,不应浪费。

②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是生产的目

的和动力。

适度消费能够拉动经济增长,过分节俭或浪费资源会阻碍生产的发展。

“节俭是好事,消费是坏事”这一观点不够全面。

③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做理性的消费者。

坚持求实心理主导消费行为,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解析】

(1)材料一是图表,对图表项目和数据要准确解读。

通过1978年这个年份,我们要看出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图表主要反映的是城乡居民的收入及恩格尔系数的变化,此类题要求我们把图表内容变成文字语言,图表题应该注意纵向看,横向也看,可以看出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大幅增加,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但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

第二小问要求提出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建议,属于回答措施类题型;提高居民消费水平需要从影响消费的因素角度回答;向政府提出建议要符合政府这一主体。

居民收入和物价水平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消费心理也对消费有重要影响,针对每一个因素,具体展开回答。

(2)学生要根据材料内容可以总结出,材料二反映的社会现象分别体现的是浪费与节约;“节俭是好事,浪费是坏事”的观点,需要一分为二的看待,既要看到其合理之处,又要指出其不足之处;得出“节俭是好事,消费是坏事”这一观点不够全面的结论。

“生产和消费的相关知识”是该题划定的答题范围,学生可以从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等角度具体解读题目观点。

【难度】一般

7.转方式、调结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进、稳中求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情况图。

材料二目前,我国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2%,而美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的科技贡献率已达到80%左右。

2013年,我国三大产业的比重为10:

43.9:

46.1,世界平均水平为3:

28:

69。

我国工业领域需求与生产矛盾突出,产能过剩严重,部分主要行业产能利用率已降至75%以下。

2013年我国继续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涉及造纸、炼钢等19个重点行业。

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根据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解释我国GDP增长速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答案】

济信息:

2010-2013年我国GDP总量持续增长,增速逐步降低,表明我国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原因:

①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经济发展稳中求进,稳中求好。

②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自主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不足。

③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待转变。

④我国工业领域需求与生产矛盾突出,产能过剩严重,阻碍经济发展。

⑤经济总量的大幅度提高,制约增长速度。

【解析】

本题是图表题,要根据表头、项目、数据等内容加以概括总结。

图表反映的是我国2010年到2013年间,GDP总量与GDP增速的变化,从柱状图和折线走势上概括。

我国GDP增速下调的原因分析,学生可以从以下角度具体回答:

增速下调是国家主动调低的,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工业产能过剩严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要求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调低经济发展速度,注重经济发展质量。

【难度】困难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国政府性债务规模情况表

单位亿元

年度

政府层级

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政府债务,下同)

政府或有债务

政府负有担保的债务

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

2012年底

中央

94376.72

2835.71

21621.16

地方

96281.87

24871.29

37705.16

合计

190658.59

27707.29

59326.32

2013年6月底

中央

98219.48

2600.72

23110.84

地方

108859.17

26655.77

43393.72

合计

206988.65

29256.49

66504.56

注:

2012年底全国政府性债务的总负债率为39.43%,低于国际通常使用的60%的负债率控制标准参考值。

材料二:

从债务资金投向看,截止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支出投向情况如下:

在已支出的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01188.77亿元中,用于市政建设项目支出37935.06亿元、土地收储项目支出16892.67亿元、交通运输实施建设项目支出13943.06亿元、保障性住房项目支出6851.71亿元、教科文卫项目支出4878.77亿元、农林

水利项目支出4085.97亿元、生态建设项目支出3218.89亿元、工业和能源项目支出1227.07亿元。

这些基础性、公益性项目的支出总计87806.13亿元,占87.98%。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面对人均将近2万元的政府性债务,有人说:

“既无内债,也无外债一身轻是最理想的财政收支状态。

”结合材料二,运用“财政”的知识说明政府合理举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答案】

(1)全国政府性债务主要为政府债务。

与2012年比2013年前6个月政府债务和政府或有债务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特别是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增长较快。

2012年底全国政府性债务的总负债率为39.43%,低于国际通常使用的60%的负债率控制标准参考值,风险总体可控。

(2)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财政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不存在。

政府根据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合理举债形成债务收入,并把债务资金收入投向教科文卫和保障性住房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为改善人民生活提供物质保障,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债务资金投向市政和交通运输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率;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解析】

(1)本题以材料加注释的形式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及归纳方面的能力。

本题材料中的一些词语专业术语性较强,需要学生静下心了仔细研读分析。

解答本题学生要看到在全国政府性债务中政府债务占绝大多数,也要看到与2012年比2013年前6个月全国政府性债务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特别是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增长较快,但全国政府性债务的总负债率低于国际通用的负债率控制标准参考值,风险总体可控。

(2)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二,运用“财政”的知识说明政府合理举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解答本题学生首先要对设问中“既无内债,也无外债一身轻是最理想的财政收支状态”的观点进行简单评析,说明财政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不存在。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审清设问的要求,本题设问强调的是财政作用的相关知识。

学生要本题材料中政府债务支出的投向,通过对财政支出投向的把握,从财政促进社会公平、为改善人民生,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等几个方面展开说明。

【难度】较难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可提高金融体系稳定性,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促进银行业适度竞争;但其本身也有成本,可能诱发道德风险,使银行承受更多风险,还产生了逆向选择的问题。

材料二:

在经过21年的酝酿之后,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终于进入落地前的最后阶段。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336项深化改革目标到四中全会180多项依法治国举措,经济体制改革正呈现新动向。

2014年11月30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

此前,央行也曾召开系统内的全国存款保险制度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研究部署2015年1月份推出存款保险制度。

材料三:

“随着利率市场化加快推进和民营银行的扩围,银行间竞争更加激烈,潜在的经营风险也在上升。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利率市场化重要制度基础,它的建立有利于宏观金融稳定,也有助于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和有序竞争。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分析称。

(1)《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公布,会引导居民调整“投资与理财”方向,请你从以下方式中选出可能会出现的两项,并说明理由。

①购买国有银行股票;②增加即期大额消费;③办理各大银行信用卡;④增加配置商业保险

选项

理由

(2)结合材料二、三,运用“生产、劳动与经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谈谈为什么要推行该制度。

【答案】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